生活的味道的优美散文

时间:2018-03-08 16:03:12 优美散文 我要投稿

生活的味道的优美散文

  几年前,我因为一些事情非常心烦,到寺中小住。在寺庙里,我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也没有人来安排我做事。闲来无事,我就坐在寮房前的台阶上晒太阳。这时,小林走过来,给了我一把扫帚,一个簸箕,说,“走,跟我去扫地!”

生活的味道的优美散文

  小林是我在寺庙里认识的一位朋友,是来自新加坡的女孩,已经在这里住了几年,每次来庙里,我们有机会就聊聊天。

  她让我去干活,我不好推辞,我嘴上答应着“好”,但是心里却想,“这样的粗活,在家里,我都是找小时工来做的。”她分派给我的任务是把秋天落在草坪里面的树叶子用耙子耙出来,然后扫到一起,最后集中倒在一个地方堆肥。我一边干活一边问自己,放着手头那么多要写的文章不写,跑到这里来干嘛?本想参禅悟道的,竟然来这里扫地!心里虽然这么想,但我手里的活仍然干得很认真,满身是汗,一直干到太阳落山。

  吃茶去

  记得赵州禅师有这样一则公案。

  赵州禅师得法于南泉普愿禅师,为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之后的第四代传人,人称“赵州古佛”,八十岁后,驻锡河北赵州观音院(今河北赵县柏林禅寺),演示生活中的安心法门,接引四方参禅之人。

  一日,两位刚到寺院的行脚僧人慕名来找赵州禅师,请教修行开悟之道。禅师先问其中一人,“以前来过这里没有?”对方回答,“没有来过”。禅师对他说,“吃茶去”。接着禅师又问另一位僧人,“以前来过这里没有?”回答,“曾经来过”。赵州禅师还是让他“吃茶去”。这时,在禅师身边的监院满腹疑问,连忙问他:“师父,新来的叫他吃茶去是可以理解的,来过的人为什么也叫他吃茶去呢?”赵州禅师突然喊了一声监院的名字,监院应声答应,禅师说,“你也吃茶去”。对于这段公案,在柏林禅寺里“禅茶一味”碑记中以“新到吃茶,曾到吃茶,若问吃茶,还是吃茶”的十六字加以概论。

  禅修是一个体验的问题,而不是知性的问题,生活也一样。就像喝茶,要想知道它的味道,就要亲自去品尝,然后才知道它是花茶、乌龙还是龙井,是冷的还是热的。但是,我们常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这个事情我知道怎么做,但是不屑于做。这是知识分子更容易有的作风,脑袋里总是有一个想法,“这么简单的道理,我知道。”喜欢辩论,而不愿意实践。所以知识分子禅修,往往要比没有文化的人更难入门。

  对于人性中的这个习气,禅宗早有洞察,所以赵州禅师还有这样的一个趣事。

  一次,有人问赵州禅师:“怎么参禅才能悟道?”禅师听后,站起来说道:“我要去小便。”那人一下子愣在那里不动了。这时候,禅师却停下来,转过身去,说道:“你看,这么一点小事,也得自己去做,何况参禅悟道!”

  不思量

  自从那次扫地之后,小林常来找我一起去干活,我就跟着去做。要做的事情都很简单。

  一次,是把所有寮房里用坏了的笤帚集中起来修理,那些笤帚都是现在超市卖的那种塑料产品,把手和笤帚苗接口的地方,最容易坏,有的断了有的松了。我想,如果有人家里的笤帚出现这样的问题,肯定马上扔进垃圾桶。但是小林找来了钳子、铁丝、木头、斧子、胶水等各种工具,坐在小板凳上,一个一个地很耐心地修。我开始只是在旁边看着,看她很快就用铁丝绑好了一把,看上去还不错,至少能再用一段时间了。我也跃跃欲试地说,“我也会啦!”于是,我也开始动手,在把所有的工具都用上之后,我终于也修好了一把。

  当时,因为那把笤帚我高兴了一整天,比写完一篇论文还要高兴。

  有时,小林让我跟她做的工作是,把居士们离开时没有带走的东西整理起来。其中,有各种没有用完的洗发水、沐浴露、牙膏,还有用过的'水杯子、毛巾等。这些,如果旅客留在酒店的房间,肯定也会被扔进垃圾桶。但是小林把它们搜集起来之后,进行了很仔细的分类。每一种都放在一个固定的盒子中,而且盒子外面贴上标签,写好名字,哪些需要消毒,哪些可以直接提供给有需要的人。在她收拾好的小仓库中,我看到几乎没有什么会被浪费。在仓库的角落里,我发现一个很小的塑料药瓶,很重,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她收集的小铁钉!

  慢慢地,我喜欢上了跟着她干活,不温不火,专心地,慢慢做,有时甚至觉得很享受。那时,我忽然发现,原来我在写作上的拖延症,是因为我在工作时都伴随着焦虑,希望或者逼迫自己能写得更快更好。所以,写作变成了苦役,而没有享受。

  那一次回到自己家,我发现自己爱上了做家务,把房间里乱扔的书和衣服,很耐心地整理好,然后把桌子和地板很仔细地擦干净。就像跟着小林干活一样。生活就是这样,你不爱它,它也不爱你,当你爱上它,它就给你带来快乐。

  我一直没有问过小林,带我去干活,是不是因为看到我在台阶上发呆,才有意为之。不管有意还是无心,事实上,她确实给了我很大启发。

  就像那个禅宗的故事中所说的。

  晚唐时期有一位龙潭和尚,他的师父是道悟禅师。他在禅师身边呆了很长时间,天天侍候师父。他觉得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师父并没有给他指示禅机心要。有一天,龙潭忍不住向师父说道:“我来到这里之后,你还没有指示我禅修心要。”师父却说:“从你来了,我无时无地不在指示你心要啊。”龙潭问:“你是怎么指示的?”师父说:“你端茶来,我就喝;你端饭来,我就吃;你向我磕头时,我就低头领受。哪一样不是指示你心要啊?”龙潭听了师父的开导,低下头,很长时间都不说话。师父说:“见则直下便见,拟思即差(你如果当下悟到了就悟了,如果思量就会有偏差。)”龙潭在这一瞬间,不再思量揣度,一下子悟道了。接着,他又进一步请教师父:“如何保持悟性呢?”师父说:“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无别胜解。(意思是,逍遥自在地过日子,随缘随分,就用普普通通的凡心,并没有其他的高妙之处。)”

  悄然

  之后,我经常去寺庙。我曾经问自己,是不是因为我的烦恼比别人多?答案是否定的。

  赵州禅师活到120多岁,他八十岁之后,还背起行囊四处行脚。因此后人有一首诗“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中未悄然。”一位八十岁的得道高僧仍然内心有困惑,所以行脚天下。他一生足迹遍及河北、江西、湖南、湖北、浙江、安徽六个省。更值得提醒的是,他寻访的师友不仅遍及惠能门下的“二甘露门”、青原系和南岳系,还包括了北宗神秀的足下。而且,他只认禅证的上下,而不拘辈分的高低。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及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等到他回来发现,困惑都出自内心,并不在外面。

  往往,我们不远万里去求的那个“道”,就在日常生活之中,就像下面这个公案中所说的。

  有源律师问慧海禅师:“和尚修道如何用功?”禅师回答:“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又问:“那些有烦恼的人不也是这样吗?”禅师说,“不一样,他吃饭时不好好吃,百种思量;睡时不好好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

【生活的味道的优美散文】相关文章:

1.年的味道优美散文

2.童年的味道优美散文

3.青草的味道优美散文

4.老家的味道优美散文

5.阳光的味道优美散文

6.冬天的味道优美散文

7.雪的味道的优美散文

8.秋夜,幸福的味道优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