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梭的记忆散文

时间:2018-02-28 11:19:51 我要投稿

摩梭的记忆散文精选

  摩梭的记忆

  这里,宛若仙境,你去了就分不清天在湖里还是湖在天上,更会分不清身在人间还是身在天堂。

摩梭的记忆散文精选

  十几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无人知晓的小镇,虽然离最近的丽江只有二百多公里,却因为山高路远而鲜有人问津。摩梭人世代在这里繁衍生息,平静、祥和地过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成为世界上至今唯一留存的女儿国—它就坐落在泸沽湖畔,上帝创造的最后一片净土,是连神明都贪恋的地方。泸沽湖蓝色的水,格姆女神多情的泪,早已泪雨成诗,幻化成了神奇的美。纳西族的支系-摩梭人,成为身份证上唯一没有显示民族,而被标明为“摩梭人”的人。

  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神奇、古朴,无论是成丁礼、阿夏婚、母系家庭、丧葬仪式,都是绝无仅有的。每个礼仪,每种风俗,都是一个个优美动人的故事,一支支悠扬动听的牧歌,无不充满几分神秘与浪漫,几分诗情与画意,从而给人以无尽的遐想与思忆。

  而这里,也只接待真心向往的人,从丽江古城出发,长达八小时的车程,不断的转车、被暴雨冲刷过的颠簸的石子路、坡陡弯多,一路的舟车劳顿已经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而我转山转水,翻遍十万大山,历尽艰辛来到这里,无关风月,只为了赴这场相约,只为了能在途中遇见你。

  当皮肤黝黑的摩梭导游提示前面就是"高原明珠”泸沽湖时,车子刚刚停稳在高架桥边,车里一群九零后的年轻人就迫不及待地雀跃着奔向了桥头。我也似乎忘记了年龄,紧随其后,居高临下远眺前方那片心之向往的湖水。眼前的泸沽湖是一种朦胧般的蓝,山峦环绕,白云飘渺,洲湾堤岛,或隐或现。湖岸曲折婀娜,逶迤伸展。缓缓滑行于碧波之上的猪槽船和一座座绿色的岛屿,使其更增添几分古朴、几分宁静,好一个远离嚣市,未被污染的处女湖。

  坐上泸沽湖里古老的猪槽船,泛舟湖上,极目望去,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湖水因阳光的折射作用,呈现出深浅不一的蓝色,而眼前的湖水则是澄澈的碧蓝。清澈见底的湖水深达几十米,能见度可达12米,一种白色的小花隐约地漂浮着,花漂浮在水面上其他部分则全在水下,因为水质清澈根茎完全可以一见到底。据说这种花在有阳光的时候才将花露出水面,没有阳光的时候花都潜在水里,“水性杨花”因故得名,这种白色的小花也是摩梭人饭桌上的佳肴呢。细小的花蕊沾着泸沽湖的水珠,凝艳欲滴,惹人怜爱。那天阳光甚好,一片片的白花随波飘散着,为神秘的泸沽湖增添了些许意趣。

  摇浆的摩梭女衣着鲜艳,头上的围巾在轻风的吹拂下显得更加耀眼。被泸沽湖的风整日吹晒的脸庞健康、红润,一条船上坐满了十人,而她一个人摇起桨橹却毫不费力。她说昨天泸沽湖还是风雨交加,游人根本无法上船,你们今天能坐在船上欣赏到泸沽湖的美景,真是幸运。

  我们让摩梭女放下船桨,任船只顺水漂流而下。远处一条条的猪槽船划开万顷碧波,悠悠荡荡飘向远方。摇浆的都是清一色的摩梭女,一样的衣着艳丽,她们置身在这山光水色之间,与碧蓝的湖水、飘荡的小船、四周葱茏的群山融为一体,悠远的歌声贴着水面飘了过来,那么深沉、缠绵,浸透了母性的凉荫。白云缭绕的里务比岛,林木苍翠,恍若仙境,不愧为“蓬莱三岛”之一。群山、蓝天、白云、小船,置身其中,不由得令人啧啧赞叹。

  掬一捧泸沽湖的水,轻轻拍打在脸上,清凉透底。摩梭女说泸沽湖的水可以直接饮用,于是再捧起一捧湖水喝进嘴里,果然清冽甘甜。在湛蓝天空和碧蓝湖水包围下,每个人都仿佛像个婴儿般安静的躺在母亲的怀抱里,无忧无虑。这份逍遥自在,心醉了,人也醉了……

  位于泸沽湖西北部的里格半岛,三面环水,有着最淳朴的摩梭人家和最原始的自然风光,是背包客的最爱。来泸沽湖的路上有专门的观景台可以拍到里格半岛的全貌,伸向湖心的一部分,把泸沽湖形象地分成了心形。站在观景台的最高处,将相机举过头顶,这样选对了角度,就可以拍出绝无仅有的心形湖泊。

  在泸沽湖的北岸,巍然屹立着一座秀丽的“格姆”山,摩梭人把她视为女神的化身。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被赋予女性形象的神话,成为当代名副其实的“女儿国”。而转山节就是摩梭人朝拜格姆女神山的节日。每年的农历七月二十五日是摩梭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届时,摩梭人身着盛装去朝拜泸沽湖畔的格姆女神山,围着女神庙转三圈,一边转一边撒五谷,再插上竹杆,绑上金幡佛像,敬献供品,祈求女神福佑。从山头到山脚,转山的队伍形成一条条色彩绚丽的长龙,“女神歌”响彻云天。中国名山成十上百,格姆女神山以“天人合一”别具风采。这天是摩梭人最虔诚的一天,也是泸沽湖畔的情人节,许多的爱情故事都是在这天发生。

  格姆女神山下的小落水村是云南境内泸沽湖边的最后一个村寨,云南和四川的交界线就在村口,它是摩梭部落最古老的村寨之一。古老的民居建筑,原生态摩梭民风民俗,至今保存完整。

  在泸沽湖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人们的饮食文化也被染上了浓浓的自然、古朴的特点。时至今日,摩梭人的饮食无论主食还是副食,仍是以山间泉水、芳草、果仁、五谷杂粮作佐料,人工自酿、自腌、自烤、自煮后置于坛里,放于火上,而后数日、数月直至数年才开启供已食用,供远方来客品尝。走进神秘的木楞房,坐在长条的矮凳上,品尝着泸沽湖有名的猪膘肉、烤乳猪、苏里玛酒、酸鱼、烤鱼干、牛头饭、猪肠血米、烤土豆等。好客的摩梭人用走婚时招待客人的礼仪热情地款待着我们。满桌的美食佳肴,令人目不暇接,大快朵颐。

  泸沽湖是女儿国,也是歌舞的王国。吃罢丰盛的晚餐,我们贪恋着夕阳下的泸沽湖美景,又被歌声吸引到寨子里的篝火晚会上,天涯各处原本素不相识的游客,在摩梭儿女的相伴下,手拉着手围着熊熊的篝火载歌载舞,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在泸沽湖畔的小木楼里,头枕着泸沽湖的波涛,沉沉地睡去。泸沽湖的夜,静谧、安详。

  清晨的泸沽湖,在蒙蒙细雨中显得更加宁静。走进摩梭人的家里,那座用于走婚的花楼,斑驳的印迹依然清晰可见。热恋中的摩梭儿女,多少年来用这种奇特的方式,追求着自己心目中圣洁的爱情。神秘的摩梭人,在我们面前一点点揭开了面纱。

  摩梭人世代生活在泸沽湖畔,他们至今仍保留着由女性当家和由女性成员传宗接代的的母系大家庭以及“男不婚、女不嫁、结合自愿、离散自由”的母系氏族婚姻制度,俗称走婚。

  在全人类都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的今天,在泸沽湖却仍然保留着古代早期对偶婚特点的“阿夏”婚姻形态,其显著特点是:亲密的伴侣之间不存在男娶女嫁,男女双方仍然属于自己原有的家庭。婚姻形式是男方到女方家走访、住宿,次晨回到自己家中。因为是由男方的“走”而实现的婚姻,所以当地人又称这种关系为“走婚”。

  摩梭人婚姻独特,风俗独特,家家之主,皆为女性,其家庭成员血缘,均为母系血统。如家庭成员中,祖辈只有外祖母及其兄弟姐妹,母辈只有母亲、舅舅和姨母。 走婚所生的孩子一律随母而居,跟随母姓,由家庭中的母亲、舅舅和姨母等共同抚养。子女成年后,对这些老人承担赡养义务。男阿夏不是女阿夏的家庭成员,也无抚养孩子的法定义务,但在生产劳动和物质生活方面要给予必要的照顾,有了孩子要经常看望和帮助,自觉承担一定的抚养义务。所以对摩梭男子而言,他的相当一部分精力是与自己的姊妹一道共同抚养外甥,同时还要拿出一部分精力来帮助女阿夏抚养自己的亲生子女。

  摩梭人所住的房屋称为“祖母屋”,祖母屋由两根木柱支撑,分别为“男柱”和“女柱”,代表男女平等。祖母屋中火塘的火代表家族的命脉,因此不能熄灭。家中所有重要仪式和聚会都要在火塘前进行。

  在这个母系家庭中,外祖母是最受尊重的长者,虽然她们年迈体弱,但是她的权利是至高无上的。她们深入简出,子女孝敬的钱物都用在了白天经常要去朝拜的女神庙。她们每天虔诚地膜拜,祈祷格姆女神保佑一家人生活平安、风调雨顺。

  这里原本没有医院,家庭成员生病采取的治疗方法都来自土方,山间、林边就是天然的中草药厂,生小孩也都是在自家的夹壁内进行,且是采用最传统的蹲式。摩梭人死后土葬,在她们的心里,既生于自然也要魂归自然。

  泸沽湖养育的摩梭女儿,美丽健壮、勤劳善良、情深似海。她们在自己的花房里编织少女的梦,实现着情真意挚的爱。她们没有古圣先贤留下的清规戒律,没有孤寂、失落的忧伤和烦恼。她们不奢求不属于自己的一切;不会做金钱、物质和权力的奴隶;她们按照自己的质朴本性,遵循自己心的指引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无忧无虑地劳动、生活、恋爱;在母亲湖的湖光山色中展示自己纯朴的本色;在摩梭人最隆重、热烈、欢乐的格母女神的庆典——转山节中尽情地歌唱,尽情地享受生活的甘甜。

  摩梭人不喜与外族人交往,都市文化带来现代文明的冲击,让她们接触到外面新奇多彩的世界。但都市人身上的诸多陋习还是让他们心里本能地排斥甚至拒绝。在泸沽湖被开发旅游的今天她们还是固守着原有的生活习俗,用于接待的民居、旅店仍然都是由摩梭人自己经营。有资格可以接待家访的摩梭女,她们最大的心愿是可以带上自己的家人到北京天安门,去瞻仰伟大领袖的遗容,纯朴的心愿令人为之一震。

  从小落水村的摩梭人家出来,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继续环湖前行,进入到四川境内的泸沽湖。雨雾飘渺中的泸沽湖更加朦胧、安详,三两只的小船静静地停靠在岸边,一丛丛金色的芦苇簇拥着小船,像极了一幅静谧的水墨画。泸沽湖,彩云之南神往已久的这片蓝,为了揭开东方女儿国的神秘面纱,往返六千公里,旅途中几次心悸,总算见到了最美的你。记忆中的泸沽湖,神秘的摩梭人,相信不久后的将来还会与你再次相遇。

【摩梭的记忆散文精选】相关文章:

1.相片的记忆散文精选

2.钱塘的记忆散文精选

3.轻放的记忆散文精选

4.永恒的记忆散文精选

5.记忆的深处散文精选

6.别离的记忆散文精选

7.端午记忆精选散文

8.散文精选-小镇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