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田野散文随笔
去年的一个冬天,我应邀参加了文联组织的一次采风笔会,参观我县的科技农业示范园和特色农业园区。由摄影组、书画组、作协组等三十余人组成的参访团乘坐大巴出发了。
那天风柔云薄,感觉还不是那么寒气袭人。
冬天的天气总让人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期待,总是盼望柳叶舒青、杏花怒放的时节快些到来,不过再过一段时间就要冰天雪地了,将会迎来一个腊梅绽放的时节。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县农业局,在会议室里,一位年轻干练的领导向我们介绍了全县的农业发展情况和宏伟的规划蓝图。全县现有保护耕地面积一百余万亩,其中瓜菜种植面积四十万亩。近年来,围绕打造省城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组织实施了“四个一”农民增收工程,形成了“一镇一品”的特色农业,全县的瓜菜保护棚数量已达十二万个,年产瓜菜一百九十余万吨;发展起了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三十处,奶牛存栏量达两万八千头;创建了国家级生态镇六个,省级生态镇三个;农业部“三品一标”认证数量达到了六十四个;销售收入过五百万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了八十二家,年产值近百亿元,带动了农民的增收致富。
现代农业都市园区发展迅猛,有三个国家级蔬菜标准园,五个市级现代化农业都市园,发展了以农产品采摘、乡村旅游为重点的休闲观光农业。
声名远震的 “明远香”牌黄河大米、“仁风”牌富硒西瓜,“曲堤”牌绿色黄瓜,“垛石”牌樱桃番茄,分别荣获国家绿色博览会金奖。还有“太平宝”蜜汁西瓜,“廻河”牌无公害西红柿,“崔寨”牌哈密甜瓜,分别获得农业部认证品牌,真正形成了“一镇一品”,“一镇一业”格局。这些响当当的优质农产品已经远销大江南北,走进了千家万户的餐桌,深受国人青睐,并已经开始走出了国门,远销到海外,品牌效应已经显现,家乡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省会最大的优质瓜菜生产基地和特色粮食生产基地。
特色农业的规模化发展,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走出了农业局会议室,我们驱车来到了位于索庙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到了这里,我们看到保护地栽培的大棚一个连着一个,真是让人大开眼界,真正见识了什么是现代品牌农业和特色农业。
现代化的农业物联网应用工程让我讶异,耕作,施肥,浇水,喷药,全都是微机操作,保护棚内种植的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引进的品种,绿油油的一排排,一片片,排山倒海一般涌入眼帘,让人赏心悦目。
在办公区内,我们参观了工作人员的办公场景,工作人员一一向我们作了介绍,在这里农作物的长势,温度,湿度,病虫害等情况在显示屏上一目了然,工作人员只要坐在微机旁边鼠标一点,园区大棚内的一道道工序便井然有序地开始运作,看上去是那么的井井有条,既方便快捷又节省了大量的劳力。
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了育苗大棚,只见苗圃秧箱一眼望不到边,绿油油的秧苗长势喜人,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到了特色菜品种植园区,跳入眼帘的是那些长势喜人的似玛瑙、像珍珠一般的樱桃西红柿,紫色的甜椒,乌溜溜的茄子,黄橙橙的圣女果,那些害羞的草莓隐藏在绿叶中……五颜六色的瓜菜在雾气的蒸腾下,一股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让人流连忘返,不愿离去。
下午,我们又驱车来到了仁风富硒西瓜生产基地,远远望去,只见白茫茫的瓜果大棚一眼望不到边,波浪起伏的大棚一座挨着一座,仿佛步入了一片白色的海洋……进入棚内,只见满园的.西瓜一串串,一排排,立体生长着,那些西瓜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悬在半空中,吊着生长,瓜农告诉我,这样长出来的西瓜光照均匀,没有阴阳面,口感好。你看,它们排列组合的多么井井有条,每棵秧上只长有两个西瓜,它们的个头比排球还要小,圆圆的似玛瑙、像翡翠,又堪比一串串无比硕大的珍珠,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爱不释手、心旷神怡!
仁风富硒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张召文经理,向我们介绍了仁风西瓜的种植历史和品种培育的由来,相传仁风西瓜已有几百年的种植历史,以前曾经是皇家的贡品,近年来在传统西瓜品种上,研制出了“小凤”系列——小兰瓜。这个新品种,它瓜形小,质脆,皮薄,瓤黄,入口爽甜,适合现代家庭追求健康的消费需求,一上市就受到了城乡居民的追捧和欢迎。
……
好了好了,不用再说了,也不需要再参观别的什么了,这足已让我陶醉其中了!
看到这喜人的景象,我已经感触到了中国农村的未来和农民致富的希望。
引导农民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结合各地条件,由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转变,这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个方向。
近年来,我们县先行一步,组织农民走出去,学习外地先进技术、经验,更新了农民的传统种植观念,引导他们走上了特色型、经济型、效益型农业发展的路子,使得农民的收入年年提高,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使他们在有限的土地上收获了最大的经济效益。
接近傍晚,结束了一天的行程,我们踏上了回城的路途,这时袅袅炊烟不时地从村庄上空缕缕升起,西方的天空出现了一片斑斓的色彩,雲天上方呈现出神话般五彩辉煌的仙境,晚霞洒满了这片我深爱着的充满希望的田野。
【希望的田野散文随笔】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