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在这个夏天散文随笔
“宁静的夏天,天空中繁星点点、、、”在喧闹的城市里,怕是这样的夏天只能在记忆里找寻吧。记得那时,全家人一起在房顶纳凉,小手指着刚从课本中学到的北极星、北斗七星向家人炫耀、、、原来认为是件极其普通的事情,现在看来却是那么的幸福,那么的美好,那么的令人向往。人常说物是人非,现在却是物非人非,唯一永恒的是心中那永不磨灭的记忆。只是,生活还在继续,我们只能带着这样的记忆向前一步步走下去。以后的生活中再忆起那人、那景、那事时,或是为现在的不能拥有而伤心流泪,或是为曾经的永恒拥有而幸福微笑。选择权予于你,什么样的选择什么样的生活。
文章如果只写到这里,那么只好用“事后诸葛亮”这句来形容自己。我们总爱追忆过去,以至于影响了现在前进的步伐时,自己还无知无觉。普希金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将会成为我们亲切的怀恋。”暂不去说他想向我们传达什么,单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会怎样继续?当然,不悲伤不心急是必要的。除此之外,其它要顺其自然么?当面临生活的种种时,是的,我们不是圣人,不可能把每样事情都做得完好,只是,我们可以尽最大努力向着完好前进。我相信:机会是制造出来的,只要你想。也相信:选择了,就不要轻易放弃,多一份坚持,少一份遗憾,尤其是感情。或许结局还是未变,至少我们不留遗憾的同命运抗争过,足矣。
经常回忆从前无非有两种情况:一是,回忆确实太美好,美得让你想起时,嘴角都会不自觉的扬起;二是,回忆总美过现在,面对现在的境况,总会留恋过去。如果回忆教会你选择怎样的生活态度,那么现在的生活里请你记起:这些都要回忆,为了回忆的美丽,我们必须把握现在。“不在乎结局美否,只在乎曾经拥有”在说出这句时,也请想象一下回忆时你抱着现在这样一个残破的结局回忆曾经拥有的美好时会不会为未坚持曾经的美好而深感遗憾,或是能不能真正做到为曾经的拥有而幸福微笑。回忆的我们需要它安慰,现在的我们不需要,需要的是完成更美的回忆。
说完现在,接着到了未来。在这我想说两个词“感同身受”和“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词义解释:‘感’,感激;‘身’,亲身;心里很是感激,就像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身临其境”词义解释:‘身’,亲自;‘临’,到、进入;‘境’,境界、地方;形容亲身到了那个境地。仔细品味一下,单从字面意思,我们便可以看出两词的不同。“感同身受”与“身临其境”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记得,在一本《成功与智慧》杂志中看到这样一个小幽默:“廉价同情”。内容是这样的:电影《红楼梦》放映到“黛玉焚稿”时,旁边一位老太太哽咽不已,并用手帕不住地擦眼泪。旁边人劝慰说:“林黛玉要碰上您的儿子就好了。”谁知,老太太立刻停止哭泣,说:“我的儿子肯定要娶薛宝钗,他是知道我的脾气的。”还记得,以前我们的.恩师常对我们说一句话:“不要自欺欺人,这样最终害的是你自己。”曾经不以为然,继续我们所谓的“应付”。现在做为辅导老师,当我不由自主的对我的学生说出“不要自欺欺人,骗我可以别骗你自己”时,我心里惊了一下,我变成了他或是她。虽然举例不是很恰当,但是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可观出“感同身受”与“身临其境”的差距。
从我们小时候,父母就想把所有生活的经验传与我们,然后不停告诫我们这个危险,那个不安全。年幼的我们也只是应着,转头却忘的一干二净。不是我们不听父母的话,也不是我们不乖,只是我们好奇心太强了。它压过了所有,让我们不顾一切想亲自尝试一下,只有这样才能安慰那颗不安分的心。当然,结果经常是以我们的失望而告终,于是我们后悔没听父母的话,生活在无尽的悔恨中。只是,这时我们忘记了问自己这样一句:如果,重来一次还会不会做这样的事?那么,现在用心感受一下,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当然我们不能否定经验的威力,只是这些经验如果不是自己的就很难得到充分应用。是呀,每个人刚出生时,其人生就像一张白纸,未来的彩绘是自己在别人的辅导下一笔笔画出的。别人的辅助和经验就像一个探险的规则,而运用这规则去探险的只有你自己,未来就在前面,而你必须身临其境。之前也说过,我们不能否定经验的威力。科学家,思想家们也说过:我们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那我们怎样才能获取别人经验呢?对,从书中和与人的交流中。而这则需要我们“感同身受”,才能将别人的经验充分应用。
说到与人交流,又让我想起“理解”一词,最近也一直为这个词困扰着。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即使没有自己“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希望他人能有“感同身受”的感觉。殊不知,“身临其境”如同“绝对音感”,而“感同身受”则如“相对音感”。旁人永远没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就像多数习音律之人没有“绝对音感”一样。可我们仍想要学好音律怎么办呢?我们只能从“相对音感”上下功夫。但是,要知道让自己的“相对音感”很接近于“绝对音感”是需要付出很多的。对一个人的理解能够“感同身受”,也是同练习“相对音感”一样。这不仅仅需要双方的充分交流,还要双方彼此信任,需要双方将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告知对方,并且认为对方就是那个可以理解自己的人。从此来看,理解不是做不到,只是你的潜意识里在拒绝理解,因为你拒绝将自己的内心与人分享,毕竟分享自己并不是件容易之事。想被理解吗?那就分享自己的“身临其境”,使之成为他人的“感同身受”。
好了,该止住了。从“回忆”到“现在”再到“未来”又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有点杂,也算是这个夏天自己认识上的一点成长吧。
【成长在这个夏天散文随笔】相关文章:
3.这个午后散文随笔
6.在我们这个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