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红楼梦读书笔记

时间:2022-11-22 18:29:49 文章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红楼梦读后感-红楼梦读书笔记

  恐怕许多人都读过《红楼梦》,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曹雪芹是中国古代四大著名之一。本文是小编整理的红楼梦读后感,仅供参考。

红楼梦读后感-红楼梦读书笔记

  红楼梦读后感篇1

  《红楼梦》的确是一本需要在不同年龄、不同阶段反复阅读的鸿篇巨着,没读一遍你就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收获。

  小时候读过,那时只是看热闹。长大了看过电视剧版的,第一次从人物场景里见到了不同的人物表演。多年后回过头来,再一次读一读纸质版的《红楼梦》又是一番滋味。表面上看,《红楼梦》是一部儿女情长的小说,其实质是在演绎自家的豪门兴衰。

  看了不到十回,大家族之祸已现端倪,乱起于萧墙。宁国府在书中描述位于东,东在中国是尊位,宁荣两府之长就居于东之宁府。在第五回,梅花盛开时宁府的宴请,咋看起来是大家族的盛宴雅汇,暗示着却是“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到了第七回尤氏婆媳的二次宴请,就揭开了乱之源。这个乱是从一个下人的口中流出的,这说明乱已扩散延至于下了。以焦大一个醉汉的姿态,揭开了长门重孙贾珍的丑事以及宁国府的淫乱。家政乱,纲就乱了,这是始乱之源。看到第九回宝玉在私塾里读书的一幕,再一次通过宁荣两府的子孙后代的表演。后代子孙不教之乱就是根,学堂之乱将埋在下的.乱根拔了出来。宝玉、薛蟠、秦钟、贾瑞等富家纨绔子弟,教而不学,学而不化,结伙滋事之事描述的淋漓尽致。教育是儒家对中国的最大贡献,而国之教化正是借助儒家这个教育媒介来形成伦理道德之风的。学生就是因为对人世间的一切都较陌生,因而需要教导学习。学生睹俭则俭,睹奢则奢,耳濡目染,渐成风气。正风气成则聚为气候,气候播之于四方,则春华秋实。而邪风横行四邻,祸害乡亲,久之天下必乱。

  政端、风成,则社会稳定,家庭安康。北宋史学家范祖禹在《唐鉴》中就说过:“汉之党尚风节,故政乱于上而俗清于下,及其亡也,人犹畏义而有不为。”。如此,政乱只是国乱,只要民风还在,还可重新崛起而昌盛。“唐之党趋势利,势穷利尽而止。故其衰季,士无操行,不足称也。”。也就是说政乱风浊,成土本瓦解之势,那就国毁人亡了,无法挽救了。所以从最初《红楼梦》几回里,由乱起萧蔷之中,上乱乱纲,下乱乱目,纲目混乱,家破人亡也就成为必然,非作者之亲历是写不出这样的巨著的。

  红楼梦读后感篇2

  恐怕许多人都读过《红楼梦》,但大众人士都很少书面评阅她,没有点儿丰厚的文化底蕴谁敢妄加评阅?鄙人拙识,可能是职业使然,我被《红楼梦》中的肖像描写深深吸引。

  写作课上,让学生写人,尽管我使出浑身解数,大部分学生写人物外貌都是千篇一律,这让我大伤脑筋,也许悟一悟 《红楼梦》中的肖像描写,对我的教学有所帮助吧。

  《红楼梦》的开篇,各样人物出场,便是通过人物眼光,在对比中各自亮相。宝黛初会,一见面便似曾相识,”这个妹妹我曾见过“。贾宝玉初见林黛玉,便抓住她于众不同的外貌特征:”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虽也用说书传统的肖像套话,却又不落俗套地勾画出了黛玉所特有的'”笼烟眉“。正因黛玉”眉尖若蹙“,宝玉给她取字”颦颦“。正因黛玉”泪光点点“,宝玉觉得”久别重逢“。正因黛玉貌如”神仙“,却并没有”通灵“佩饰,宝玉登时发作起痴狂病,狠命摔去那”劳什子“。正因为运用了有特征的肖像为引线,从而带出了有个性的心理、言语和行动描写,显示了主人公心相通的痴情,拉开了《红楼梦》大悲剧的序幕。

  曹雪芹描写贾宝玉的肖像,一次未能尽意,再次让他亮相,使黛玉感到他”外貌最是极好“,却又已”好皮囊“跟世俗所说的”腹内原来草莽“形成反差。这种”表里不一“的肖像,唤起读者的关注。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肖像描写中”眼睛“的描写甚是重要,我们经常说:他的眼睛会说话。鲁迅说: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是画了全副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画好眼睛,等于成功地描写了肖像。而成功的肖像,就等于在读者眼前,打开了认识人物的窗户。曹雪芹这样描写黛玉的眼睛:奇眉妙眉,奇目妙目,奇想妙想,真真写杀!那奇妙处,就在于会说话,能让读者透过它们看到内心。

  生活中不存在容貌完全相同的人,人物外貌的独特之处,就在最能体现其人本质并且足以区别他人的地方。作者应该根据人物的性格,作品的需求,用精巧的笔墨把它们描写出来,力求外貌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特色鲜明。

  红楼梦读后感篇3

  读完《红楼梦》,我不禁被里面优美的语言所折服,同时也为贾宝玉和林黛玉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而叹息。

  不得不说,曹雪芹是一个杰出的文学家,他不仅把《红楼梦》这一故事写得如此美妙,就连里面的每一句诗词都是尽心雕琢。

  《红楼梦》语言优美,每一句话都进过千锤百炼,对人物的刻画更是入木三分。”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他用优美的语言,活活把一个柔弱、聪慧的林黛玉捧到了我们面前。”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似水杏“,把薛宝钗的端庄典雅体现得淋漓尽致。

  《红楼梦》结构严谨,前后照应,为人物的后续发展处处埋下了伏笔。贾宝玉魂游太虚幻境,看了金陵十二钗,听了红楼十二曲,这每一首判词、每一首曲,无一不与那十二位小姐日后的命运紧紧相连。袭人的汗巾,湘云的麒麟,都与她们未来的归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贾宝玉是《红楼梦》里的叛逆者。他反抗当时的礼教,不愿终日与四书五经为伍。林黛玉则是一个才女,她的诗里,充满了女性特有的娇媚。在诗社的作诗活动中,她屡屡夺冠。她的诗,总能让人心悦诚服。

  他们不服礼教,冲破礼教的束缚,深深的.相爱了。丛林黛玉初来贾府的那一刻,贾宝玉就迷上了她。为她摔玉,当她耍小性子的时候,不开心的时候,总是跟在她身后,不停的解释、道歉,直到她原谅。宝玉越来越爱黛玉,为她着迷,到后来,他甚至说,如果黛玉死了,他就去做和尚。可见,他对待遇的痴情非同一般。黛玉也是一个痴情的人,每次的伤心、落泪,都是因为宝玉。为宝玉做香袋,却又因和宝玉耍小性子而把它剪破。她的喜怒哀乐,全因宝玉而变。宝玉因她变得吃啥,而她,又因宝玉香消玉殒。

  他们,本是金童玉女,只因封建礼教的迫害,一辈子无法在一起,注定只能成为封建社会下的又一对牺牲品。我为他们感到叹息,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却只换回了一个悲惨的结局。

  不管《红楼梦》的结局如何,它始终是一部流传百世,难以超越的经典。


猜你喜欢:

1.★《红楼梦》读后感1000字

2.★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

【红楼梦读后感-红楼梦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红楼梦》读书笔记12-08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范文12-03

关于红楼梦的读书笔记随感12-09

红楼梦70回读书笔记12-09

《红楼梦》读书笔记900字左右12-09

浅谈《红楼梦》12-09

红楼梦里的经典诗词12-06

红楼梦经典语句03-22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完整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