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似是而非的陋见
《洞见》上有一文,题目是“不要去打扰别人的幸福”。作者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主题。其中一例是:一位姑娘假日乘硬座去见男友,其同学听闻后,说:“我如果是男友,肯定买卧铺给她。”姑娘听了浑身不舒服起来。其他例子类似,都是你自以为很幸福的一件事,在旁人的反向评论掺近来后,立马破坏了幸福感。
看了文章,我很惊讶。我惊讶于作者的浅薄和幼稚,更惊讶于作者对自己的浅薄和幼稚还沾沾自喜。
人是有看法的动物,所以必然是社交动物。社交的最大职能就是相互交流看法。因此,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评判他人的情况,是社交的合理功能,是人的本性,是天经地义的。而作者要求“不要去打扰别人的幸福”,所谓的“打扰”,就是指以自己的看法影响了他人对事物的感受。比如你在津津有味啃鸡爪子,有人说,经过检查,这种鸡爪含有致癌物质百分之几,含有提高血粘度物质百分之几,含有促使心梗多发的X物质百分之几,等等,你的津津有味立马烟消云散,这个人的行为就是“打扰别人的幸福”了。说到底,作者就是要求不要去评判他人,换句话说,不要去社交,因为社交就是交流看法嘛。这是不是幼稚得可笑?反过来说,人的所谓幸福感,也是在他人认可、或者你觉得他人会认可的情况下,才会产生的。姑娘穿上新衣服,旁人说很漂亮,她才会产生幸福感;旁人说很难看,她还会幸福吗!我写好一篇文章,觉得很满意,是因为我认为别人看了会赞赏。如果别人看后都没有反应,我的幸福感就会消失。项羽说过:富贵不归故里,如衣锦夜行,谁知之哉?可见人的幸福感是在经他人认可、或者预期他人会认可的时候才产生的。与世隔绝的绝对孤独的人,不可能有幸福感,因为他没有了对照物,没有了寻求共鸣额看法,只有动物般的生存的物质要求。看法与交流看法是互为因果的,因此社交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
如果顺从作者的要求,“不要去打扰别人的幸福”,那就只有两个方法,一个是不相往来,也就是杜绝社交,但这是不可能的;另一个方法是违背本意,只说好话,照顾别人的幸福。但这可是别有用心者的行为,不是常人的作为。凡事附和对方,不表达自己的真实看法,只能说明你另有目的,比如说话对象是不想失去的情侣或客户,不敢得罪的领导,或者是你想争取选票的享受民主的群氓。
反过来说,你的幸福感在有人打扰下立马消失了,说明你的幸福感是不牢靠的,脆弱的,风一吹就会轰然倒塌的沙器。这样自欺欺人的幸福感要它做什么呢!
【似是而非的陋见】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