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国画的文章

时间:2024-06-05 19:39:45 文章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喜爱国画的文章

  中国画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也是中国哲学思想最亲切的样式。中国画的源头是中国文化,它从产生到发展到改变,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阳光网小编为大家推荐了喜爱国画的文章的有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喜爱国画的文章篇一

  春秋战国是中国美学的奠基时期,以儒家和道家美学为代表。道家思想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老子的自然观作为审美的最高理想,对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的“大音希声”说和“大象无形”说,认为优秀的艺术超越了物质形态的“声”和“形”,成就了感性的审美境界。庄子发展了老子的自然观,提出顺其自然、由技进道的“游心”境界。他的“得意忘言”、“言不尽意”等思想,最终指向大美不言的胜境。魏晋南北朝时代,以《老子》、《庄子》、《周易》等“三玄”为阐释对象的玄学成为这个时代美学与艺术理论的哲学基础。玄学抨击名教、崇尚自然,催生了以情为本的审美观的确立。玄学清谈中的言、象、意之辩催生了意向理论,并为中国古代美学的核心范畴――意境理论奠定了基础。中国绘画文化真正步入了一种自觉时代,表现出了一种对绘画艺术之审美品格的`自觉追求。

  中国艺术既源自自然,又参赞化育,造于自然,以笔补造化,正是天人合一的一种表现。天人合一在人与自然亲密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相关的文化心理,这是人以诗意的情怀去体悟自然的结果,认为人与自然本为一体,是一种亲和关系。自然万物是愉情悦性的对象,人们可以从中获得身心的愉快。中国绘画美学同样是从“天人合一”的生命情调中,及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中寻求美。中国传统绘画在受传统哲学等影响的同时,与现实的人生密切相连,以抽象概念记录直接印象,体现了中国人的生命意识。中国古人认识到,艺术作品不仅是人的生命的体现和结晶,而且它本身的结构形式具有人的生命特征,艺术作品亦如人,有肌肤、骨骼、血脉、精神,是个生机盎然、有血有肉的生命体,是一种生气贯注的有机形式,它源于生命,在表现生命的同时,自身又获得了生命形式,并且以自身的生命形式而给人以无穷的美感。中国绘画的生命特征来自主体心灵与物象的融合,是画家之心赋予山水形象以灵气和动变。王微说“且古人之作画也,非以案城域、辨方州、标镜阜、划浸流。本乎形者,融灵而变动者心也。灵无所见,故所托不动。”山水画中没有艺术家主体精神、心灵气息的贯注,也就没有灵动的生命。

  中国绘画以具有抽象意味的点线形式来造型:“曲以为嵩高,趣以为方丈。以之画,齐乎太华;枉之点,表夫隆准”。山水画具有扬身荡思的审美感发力:“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虽有金石之乐,璋之琛,岂能仿佛之哉;岂独运诸指掌,亦以神明降之。”要创造出这样感荡情思的画面,不仅是画家指掌间运笔的力量气势和技巧的表现,更是画家神明、灵感、精神和情感体验贯注融入的结果。中国画以线条的运动传达万物的体态和生命,骨法用笔以线条运动的回环曲折、开阖收放、疾需浓淡的节奏变化,来表现艺术对象的生命气象。人们以现实生活中的观赏经验为基础,提出了艺术形式的虚拟性原理。肯定中国绘画具有虚拟的真实性,这种真实性是以人们远眺或鸟瞰事物的心理感受为基础的。这就为中国山水画散点透视的空间意识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中国绘画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譬如佛教。盛行于东晋南朝时期的佛教境界理论在借鉴玄学理论内核的基础上,对“境”和“境界”做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阐述,为意境说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思维方法。尤其佛教理论家们对“心”和“境”关系的论述与艺术意境理论的基本特征相契合,影响十分广泛。

  山水美、自然美的凸现和独立,从深层原因看,无疑与晋宋之际以精神为本体的佛学这一社会主流意识的发展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所以正如谈论山水诗,不能不谈到谢灵运及其身后的佛学修养一样,谈到山水画,就不能不谈到当时首屈一指的山水画家宗炳以及他作为佛学家这一事实。宗炳是名僧慧远大师的弟子,他酷爱自然,为了能自由自在的游山玩水,拒绝高官厚禄。因为他觉得自然山水中含有佛学之理,自有“神明之化”。他在《明佛论》中写道:“昔远和尚澄业庐山,余往憩五旬,高洁贞厉,理学精妙,固远流也。其师安法师,灵德自奇。微遇比丘,并含清真。皆其相与素洽乎道,而后孤立于山,是以神明之化,邃于岩林。”王羲之重视书法之“意”的表达,除去其个性因素外,还与他对佛学义理的痴迷和接受有关。佛学作为一种精神本体学说,其对艺术观念、审美意识的渗透,便表现为一种畅神写意论的兴起。王羲之在书法上自觉推进尚意趣尚,与佛学观念的影响也是分不开的。

  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的产物,其发展演变的一脉相承性,同样体现在基本观念的传承上。从魏晋开始,尽管中国绘画主体始终追求笔墨的时代性,使绘画本体面貌不断地产生变化,但绘画主体却始终在绘画观念上追本朔源。

  喜爱国画的文章篇二

  只有坚持正确的文化立场,才可能正确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画。中国画是以中国文化和哲学为基础,西画是自然科学为基础,由于基础不同,两者在艺术精神、造型观念、风格特征、观察方法、表现手法、绘画语言等方面产生很大差异性。要想学好中国画,就必须深入认识和理解中国画的本质和它自身内在的规律性。

  中国画在中国人心目中占据着很崇高的地位,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内涵,不可能是纯技术的表现,更是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中国民族精神的三大支柱是“儒、释、道”文化。这样的民族文化精神决定了中国画必然既不拘于客观物象,也不限于个体世界,而是在“技进乎道”“技道统一”中,以大道至简的表现形式完成主体精神的.高扬和自由。因此,中国画很重要的观念就是写意精神,写意精神不仅是中国画的精神,也是中国文化的精神,这种精神是跟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形从意”、“法从意”艺术法则、尊重个体生命的哲学精神相统一。

  写意精神是中国画的核心精神,中国画不管是工笔还是没骨、小写意、大写意等画法,其本质都是“写意”的,写的是具体物象的象内、象外之意和画家主体的心中之意。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之所以得到具体体现,主要来源之一是“书画同源”的艺术观念,是具有书写性的线条为中国画写意精神的体现提供了表现手段。

  近一百多年来,在西画改造中国画观念的影响下,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受到很大的消蚀和破坏,当前的中国画表现出严重的制作化、工艺化、写实化倾向,长此以往,中国画的文化基因和艺术精神必然会变异,真正的中国画也可能会从地球上消失!(当然相信不会消失)所以我们要深入理解和领会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守住中国画的文化精神底线。

  喜爱国画的文章篇三

  自幼热爱绘事,更兼倡导《人学》(何为《人学》?大美学也!),故尔国内画界,尤其传统中国画界,素不陌生。由于隔代,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潘天寿、李苦禅、傅抱石、李可染等高龄大师且不论,平生最景仰两位稍年轻的大师,一位即汤文选先生,另一位则为黄胄先生。在我看来,在前述高龄大师之外,对现代中国画贡献最大者,当非汤、黄二位莫属。

  黄胄先生直接以写生进入国画,除了天分,更加毕生勤奋,创制了大量画作,其中有不少巨制。他的作品,对传统国画的笔墨、形韵、精气全面冲击,迄今影响至巨。诚如黄胄先生自言:“只有进攻,没有防守”。

  汤文选先生同样引进了西画的理念、技巧、思维,同样对国画传统的笔墨、形韵、精气进行了改造,但其形式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且明言继承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再行创造。而且,比之黄胄先生的绘画题材多集中于人物、动物,汤文选先生则几乎是全面开花,人物、山水、花鸟、畜禽、走兽、虫鱼等等无所不及,且几乎全都留有神品可以传世,其中又尤以写意花鸟为甚。毋庸置疑,同样是天分加勤奋所致。

  很凑巧,汤、黄二位先生均出生于1925年,长我18岁,适为我的叔父、师傅辈;更让我兴奋的是,据说,我所最景仰的新中国美术事业的开创者——徐悲鸿先生,在生时(1953年)曾对人(裱画师刘金涛先生——引者注)说,他在中国的青年画家中最看中两个人才,一个是汤文选,另一个是黄胄,他们日后必将大有作为。事实果如其言,而且与我喜好的直觉不谋而合,真让我感到惊幸。尽人皆知,徐悲鸿先生素有画界伯乐之慧眼,而且侠骨柔肠,慷慨扶助,不仅公心亲举,更且仗义疏财。徐先生真圣人也!就我所知,后来名震海内外的南北二“石”(北齐白石,南傅抱石)的成才,便均受过徐悲鸿先生的惠顾。可惜徐先生天不假年,不能亲见其对汤、黄的准确预言。

  时过境迁,自然生灭,黄胄先生也已于1997年仙逝,汤文选先生亦然耋耋老矣。今日由我命笔,作汤文选先生画赞,于我后生,何等荣幸!

  20世纪最后的写意国画巨匠

  在我看来,能称作20世纪最后的写意国画巨匠者,只有汤文选、黄胄两位先生。历史将为他们作证。

  黄胄先生单刀直入,别开生面,使中国画进入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新的境界,尤其在写意人物和动物画方面;汤文选先生则撒网合围,步步为营,为中国画的全方位的改造、创新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无论在人物、山水、花鸟、虫鱼、畜禽、走兽等各方面,均留下了值得后人永久回味的神品,其中又特别在写意花鸟和走兽(虎)画方面。

  关于黄胄先生,拟另外专论,下面仅谈汤文选先生。

  面对汤文选先生的大量作品,我感到进入了一座巨大的森林,其中的每一棵树(作品)都具有参天的气象。或换用古人评画的九品标准,我认为,先生的不少画作可列为神品,而且无论人物、山水、花鸟等各类,均有作品可入神上极品之列。泛观近现代中国画界,能有如此成就者,实在屈指可数,极少。

  按照我对中国写意画最高境界的描述:精简的笔墨,气和的形韵,神奇的意境,我的确只在极少数画家的作品中能有所发现,然而在汤先生的作品中,可有此精简的笔墨、气和的形韵、神奇的境界者,不仅量多,而且面广、质佳。面对汤先生的作品,真是令人不能不神往,不能不惊叹,不能不折服。这也其实并非我个人的感受,国内不少著名画家、评论家也都与我具有同感。下面不厌其详,广泛列举,但无分先后,供读者参考:

  著名画家喻继高先生言:“汤文选的画力度大,给人以精神上的震撼与振奋,汤文选先生在大写意的成就与贡献上,当今无人可比。”

  前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画家杨力舟先生言:“汤文选先生对齐白石等前辈大师的优点有所吸收,但他还有自己特殊的创造。借物喻情,借物喻意,这些拟人化的手法汤先生运用自如,就这一点,我觉得他超过了前辈大师。”

  著名画家刘大为先生言:“在传统上继续向前推进很难,推进一寸都难,但汤先生作了卓有成效的追求。汤先生画的老虎、小猪、麻雀、花鸟册页小品很精到,可以说是神品。”

  著名画家孙其峰先生在看了汤先生的一幅六尺白梅后,欣然题字:“文选学长,笔墨纵横恣肆,气势磅礴,有如怀素、青藤之狂草,难能可贵。”

  著名画家杜滋龄先生言:“汤老有长者风度,平时说话很少,但他的画却是大境界,大气魄。”

  著名作家、画家冯骥才先生参观画展时动了真情:“这比吴昌硕画得强烈,您的用笔有速度、有激情。”“当今画坛水墨老虎非您汤老莫属。”“您这么好的作品,在首都刊物上介绍不多,您是在埋头做学问。看来真正的大画家还在地方,您这么好的艺术应让更多的人来欣赏。”

  著名画家何家英先生言:“汤先生的画里有一股浩然正气,令人感动。他对审美的理解太深,太透彻了;他的作品,无论大小,都非常洗练,非常概括,在审美中,他非常敏感,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情节,一些小情趣,他拿到手上来,归纳后,一下子便大起来,表现得非常大,所以他的作品哪怕是小画,也能给人震撼,看了过后叫人喝彩。”

  著名画家贾广健先生言:“汤先生是我们年轻一代画家了解得比较多的老画家,他是继齐白石、潘天寿之后最引人注目的花鸟画家。我从80年代初就非常关注汤先生的画,汤先生在我心灵中的地位非常高,对汤老的艺术我非常崇拜。”

  著名画家吕云所先生言:“汤先生继承了中国传统写意花鸟最精髓、最本质的东西,包括拙、壮、重、大、厚、沉等,有很强的金石韵味。当代的花鸟画坛,汤先生是佼佼者。汤先生画的老虎,与徐悲鸿的那种严格的写实风格不同,与张善孖的也不同。汤先生在水墨老虎上确确实实是自己提炼了一套语言,大泼墨,大粗线,再收拾。行笔的自由、线条的量感,使作品显得特别的磅礴和深厚雄强。真是特别的难能可贵。”⑨

  著名画家宋玉麟先生言:“汤老和黄胄、亚明是同时代的杰出艺术家。以前的人物画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这次画展,汤老以水墨大写意花鸟为主。他的水墨老虎,前人没这样画过,是属于汤老的创造,气魄很大,给人以震撼,表现出时代精神。汤老下笔很重,但很有韵致,给人以美的享受。他和前人拉开了距离。齐白石作品小,很精致;汤老尺幅大,有气势。齐白石注重色彩对比,色彩很丰富;汤老以水墨为主,讲究单纯。同样是农村题材,齐白石往往取农村生活中的局部或一角,而汤老往往在一个大的背景中表现,跨度也很大。齐白石用笔的线条圆韵,讲韵致,苦禅先生线条也是圆韵;汤老的线条偏方,有点块面的味道,有现代感,这是否和汤老学过西画有关?当然,这都要有很高的功力,否则不可能达到这样高的境界。”

  著名画家范扬先生言:“看了汤文选老先生的画展,真是了不起呀,画面气势夺人,雄风犹在,震撼人心。那松树、老虎气势相当摄人,应该说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成就。尤其在用笔的厚度上,不让白石,不让齐白石呀,一流一流,一流高手。”

  美术评论家刘曦林先生言:“汤先生是我很尊敬的前辈,他现在是同辈中最有成就的画家。”⑿

  美术评论家金维诺先生言:“在花鸟画上,汤文选先生以敏锐的观察、巧妙的构思、精湛的技巧,开拓了花鸟画的`新领域。”

  美术评论家陈绶祥先生言:“汤先生是不多的有文化的画家。他的画大幅的非常有气魄,小幅的非常精到,有深厚的传统功力。”

  美术评论家马鸿增先生言:“大写意画领域发展相对慢,为什么?不是画家不努力,而是难度太大,有几个大师摆在那里。齐白石、潘天寿摆在那里,很难突破。但汤文选先生在他们的基础上又迈出了很大的一步。……汤先生有多方面的突破,包括从观念到题材、到技法,他在前辈大师的基础上又迈出了很大的一步。”

  美术评论家董玉龙先生言:“从历来入中国美术馆的藏品来看,除1954年创作的《婆媳上冬学》外……前后共十件作品,在三十五年的不同时间内,先后经评选参加历次全国美展,后又在不同的地点、由历次不同专家组成的选评组一致推崇,并收藏于中国美术馆,应当说,这是中国画创作和收藏史中的新记录。”

  美术评论家孙美兰教授言:“透过观赏汤文选精品力作,可以得到一个总体印象:在境界类型上,是诗的、文学的,有时是戏剧的、情节性的。在境界表述方式上,前人曾区分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他超然于‘有我’、‘无我’之间。在境界形态上,有‘写境’、有‘造境’,他已出乎‘写境’,入乎‘造境’。在绘画形式感上,他力举‘突破文人画雅淡疏朗、闲情逸致的格局’,而通达畅怀于‘崇高而又宏伟的精神气度’,这一系列对传统美学规律的综合、提炼、排挞、强化、拓展和对西方现代艺术的筛选、融汇、吸收、转化,使他晚年的作品凸现出具有强烈现代气息的东方表现性意象特征,一派大写意浩荡豪迈之气度。难怪汤先生画展在广州举行时,学者李正天先生坦言:‘将汤先生作品拿到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与西方任何一位现代派大师的作品同时展出,将毫不逊色。’”⒃

  等等等等,类似的评论还有许多。

  事实证明,汤文选先生国画大写意艺术水准的高超,的的确确已经获得广泛的公认,并受到国画界上上下下一致极力的推崇。正是因此,我坚信我的论断:汤先生真真实实是20世纪最后仍然在世的写意国画巨匠。而且我更进一步强调,汤文选先生的成就还是全方位的:在国画写意人物方面,他是一流的大师;在国画写意山水方面,他仍然是一流的大师;在国画写意花鸟方面,他更是超一流的大师。正是因此,我非常赞同2003年11月第4、5期《中华财富》封二上的标题:“汤文选——继齐白石之后又一位承前启后、借古开今的国画大师”的提法,汤文选先生在国画领域的实力和价值,无可置疑。

  诚如天津美术评论家王振德先生所言:“从艺术紧跟时代来看,像汤先生这样的艺术家很少有。在新中国成立的几个重要时期,汤先生都拿出了自己的力作,而且均得到了美术界的认可。20世纪五十年代初,汤先生创作的一批新人物画,咱们不说他得奖的频繁,收藏的档次之高。就群体来看,汤先生绝对应属于王盛烈、周昌谷、黄胄等反映新时代人物画劲旅中的一个主将。《说什么我也要入社》、《婆媳上冬学》等这些作品都画得特别精到,现在看来,仍无可挑剔。那时汤先生二十出头,创造力确实很高,他不仅勤奋,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我还佩服先生过人的天赋。到20世纪七十年代,汤先生画了一批山水画,山水里面安排有火车、汽车等,表现山乡巨变。这批作品对山水画的革新,也是很突出的。他画的山水画,不是口号式的,而绝对是表现了强烈的时代特征,把它摆在像钱松岩先生、李可染先生,包括王颂余先生等山水大家里面,汤先生也毫不示弱,也有他自己的特点,也是里面的一员干将。等到20世纪八十年代前后创作的这批花鸟画,完全体现了汤先生对艺术的追求和主张,他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我认为这里最重要之处,是汤先生在中国画的继承和向前推进方面,所做出的贡献确实很了不起。汤先生作品里面可以看出齐白石的水墨韵致和凝重老辣,在似与不似之间大做文章,有齐派的风韵,但不是齐白石;可以看得出来有吴昌硕的纵横和金石气,但不是吴昌硕;也能够看出来有潘天寿的气度与雄强,但绝不是潘天寿;还能够看出来有朱屺瞻先生的那种率直和野趣,但又不是朱屺瞻,最后表现的是汤先生自我的艺术个性。从汤先生画语录里,可看出他对中国画充满了信心。……我觉得这么多年来,汤先生紧跟时代的步伐前进,弘扬民族文化精神,表现了强烈的艺术个性,为中国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我相信汤先生在中国绘画史上,在当代绘画史上会留下重重的一笔。”⒄

  王先生代我说了很多话,但我还是要补充几点。

  汤先生的人物画至今仍是一座标杆,现在的写意人物不仅没有进步,而且大大地倒退,一些人竟然只靠“单线平涂”便当上了今天的“大师”;

  汤先生的山水画也是有创造性的,他运用西方水彩画的烘托法、反衬法大面积地取代传统的皴染,例如《舞练图》(1978年)、《幽涧车声》(1978年)等,取得了传统山水画中从未有过的全新效果,从而大大丰富了中国写意山水画的“语言”。此外,《红日照丹江》这幅不足六平方尺的小幅绘画,却有着宏大奇伟的气势,几乎可与傅抱石、关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娇》媲美。

  至于汤先生的写意花鸟、走兽、畜禽等,那是他艺术生命的最后寄托之所,自然他会有奇深的发明和创造。关于这一点,我们留待下面讨论。

  苦难的历程与艺术的升华

  人类中的天才,几乎都是超越苦难的产物。察看历史上每一个天才的生平,他们几乎无不是在与苦难比拼意志、比拼毅力、比拼智慧中度过,并从而战胜苦难、超越苦难,实质上也同时是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以达到智慧的升华而终于成为天才。

  中国历史上的天才显然均是如此,或许还更不得不如此(关于这一点,有兴趣的读者可继续参阅我的著作,例如《问人性》)。中国的历史之父司马迁可以为我作证:“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也。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失明,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实际上司马迁自身的遭遇也同样是如此。此外,宋代苏轼在《留侯论》中亦言:“古之所谓豪杰人士,必有过人之状,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汤文选先生既是中国20世纪最后的国画界巨匠,无疑应是中国国画艺术中的天才,所以,他的命运也终于难逃上述中国历史对“天才”的“符咒”。然而幸运的是,不论汤先生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反正他的确是选择了“淡泊”以明“思来者”之“志”,“临之而不惊”、“加之而不怒”,忍辱负重,宁静致远,从而才会有他的今天。

【喜爱国画的文章】相关文章:

国画的作文12-29

关于国画的作文01-02

关于国画的英语作文11-25

初学国画的基础知识11-22

国画教学计划范文12-09

我爱国画作文03-15

【优秀】国画的作文15篇04-29

销售文章励志文章11-26

高考文章励志文章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