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优秀文章

时间:2022-11-23 13:11:29 文章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作家的优秀文章

  阅读是一种汲取,一种感觉,一种轻松,一种愉快,一种洒脱,一种情怀,一种享受,一种幸福。阅读到一篇优秀的好文章,更是一种享受和幸福。对此阳光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作家的优秀文章,以供参阅。

作家的优秀文章

  作家的优秀文章篇(1)

  世界上美丽的东西千千万万,却没有一样比年轻更为美丽;世界上珍贵的东西数也数不清,却没有一样比青春更为宝贵。我们是多么值得骄傲多么让人羡慕啊!而我们若只是挥霍光阴,只是享受,不去奋斗拼搏,那我们真的算拥有青春吗?像我们这样一个处于青春最美丽的年轻一代,我们有着自己的梦想和激情,我们渴望拥有美丽而健康的未来,因此我们在“马不停蹄”的奔跑着。人的一生当中青春是公平的,赋予给我们的都是一段年轻的时光,这段时光是人生最美的最奢侈的时光,我们可以放下一切尽情的追求和梦想,我们应该为这样一个时刻高歌和呐喊:青春万岁!

  这样一个时刻,我们又免不了是似非似的一种茫然,这样一个时刻,我们对未来有太多的憧憬和希望,我们需要前进,我们需要未来,因此我们就思考、行动,最终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心中最真、最美的东西。这一路上,我们非常自由和潇洒,因为我们没有压力,我们也没有负担,我们更没有痛苦,我们只有快乐和自由,驾驶着和平年代的翅膀而尽情自由飞翔。我们也许在路上看到了很多,也想到了很多,也感触到了很多。将青春变成人生最美好生活的出发点。“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昭示着一代伟人奋斗的青春。因此,我们才学会了成长和珍惜,我们才学会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是过程?是当下?还是爱?都是,都是,一切的平淡都是人生的最根本,人生最重要和最美的东西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眼前,只是好像我们都没有太在意。青春正我在我们手中,我们不能容忍青春在我们手中白白流逝,我们不能在叹息声中虚度光阴,我们不能在叹息声中了结生命,那么就让我们在青春时节奋发吧!让青春之花永远绽放在我们心中,书写一卷有声有色的人生。

  想要留住现在吗,那就好好地过好你的现在吧,哪怕是一分或一秒,我们需要一个美丽和值得回忆的过程,我们需要青春无悔。因为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就是我们的时间,时间是最宝贵的,是无价的,任何人的时间又都是由他们自己去把握的,而任何人的时间又都是命中注定的,我们没有办法改变时间,我们没有办法去增加未来,我们只有好好的学会享受现在的时刻。请珍惜!

  青春在奋斗中展现美丽,青春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奋斗拼搏之中。就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他搏风击雨中,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正拥有青春的我们,何不以勇锐盖过怯懦,以进取压倒苟安,扬起奋斗的帆吧!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不断前行,展示我们子一代人青春的壮美与力量,让我们就像雄鹰一样搏击长空吧!让青春之歌扬出昂扬的旋律,让我们的声明发出耀眼的光芒。

  奋斗抒写无悔青春,在漫漫人生道路上,青春虽然只是一小段,但当你白发苍苍回首时,你会发现曾经拥有的青春依然会在记忆中闪烁着动人的光彩。青春无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我们只有把握好青春的每一天,在激流中涌进不断拼搏,我们才可以骄傲地说:“我的青春是无悔的!。

  人的一生当中也就那么短短几十年,而那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也就分为那么了了的几个阶段。过程是怎么去渡过,怎么去走,去过自己应该过的生活才是关键.一路上,我们因追求而美丽,我们因激情而显出了青春的活力,我们在拥抱自己的未来,拥抱文明社会的未来。我们在奋斗,奋斗这样一个永不会回头的青春史。这个时刻,这个年代,我要用什么样的语言去记载和歌颂它呢,我想我是用尽所有优美的词句都无法去歌颂和赞赏它吧,因为一切的美丽都是蕴含在其中的,是我们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一种美。我们在这个路上只要学会珍惜,学会抓住,学会生活,学会拥有现在。只有我们懂得了这些,我们才不会因为自己年轻的错过而懊悔,我们不会感到惋惜,我们只会有甜美的回忆,因为是年轻的我们曾经留下的甜美。

  青春因奋斗而精彩,有了奋斗,青春才会飞扬,有了拼搏,青春才会美丽。把握青春的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我们向着成功奋斗、向着成功搏击,做最好的自己,向着我们的目标“冲!冲!冲!”要让我们的青春更美好、更充实、更闪亮,那么就去拼搏吧、去奋斗吧!

  青春不言败,我喜欢“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就话。因为这是青春的一种赞礼,对青春的一种放歌。是的,青春不言败,青春无敌。青春是不固执,不偏激,不保守,不僵化的时代。

  青春时代是人生大放光彩的时代。即使你有百般不如意,万事不顺心,你可以有一种理由苦闷、埋怨,但却不能有一种理由放弃理想和追求,因为青春如此美丽,美丽的青春牢牢在握,希望属于你,这个世界属于你。青春,需要奋斗!拥有有青春,就拥有一份潇洒和活力,拥有青春,就有一份灿烂和辉煌!

  作家的优秀文章篇(2)

  舍弃

  有一种爱,撕心裂肺、撼天动地,任何文字在它面前都苍白而脆弱,如果一定要给它一个定义,只有两个字还可以贴切——牺牲。

  我和哥哥是双胞胎,从记事时起,母亲就这样告诉我和哥哥,可我和哥哥都觉得,我们长的一点都不象。

  家里除了我和哥哥,还有妹妹,母亲一个人拉扯着三个孩子,日子一直过得紧紧巴巴的。零食是我们三兄妹都不敢奢望的。还好,母亲的肚子里有很多的传说和故事,我和哥哥,还有妹妹就在母亲的一个又一个故事中快乐的长大着,成为小山村里人们的艳羡。

  一次,母亲去给一户新结婚人家帮忙,人家给了她两块喜糖。母亲纸包纸裹地将糖拿回家,给了妹妹一块,剩下的一块,母亲看看我,又看看哥哥,说道:“就一块了,你们抓阄,谁抓到了给谁,抓不到的不可以生气。”母亲说完,找来两张纸条,分别写上了,“吃”和“不许生气”,放到家里那个瓷罐子里,盖上盖,晃了晃,将盖打开,我抢先抓起了一个纸条,迫不及待地打开,一下就泄气了,纸条上写着:“不许生气”。

  这以后,母亲再无法定夺什么的时候,就采取抓阄的方法。尽管我总是输,但我从来没有过怨气,因为我认为这是公平的结果,怨只能怨自己的运气不好。

  上学了,第一个学期考试,我考了一班第一,哥哥考了二班第一。母亲买了一个新的文具盒做礼物,我又和哥哥进行抓阄来决定文具盒的归属,母亲写好两个纸条放进那个瓷罐,经常先抓,经常输给哥哥的我,动了一个心眼,让哥哥先抓,结果,文具盒还是被哥哥抓去了。

  初中毕业的时候,我和哥哥一起考上了县城的重点高中,可家里却只能供一个人上高中。那天晚饭后,母亲又拿出了家中那个屡次被派上用场的瓷罐,将写好的两个纸条团好,放了进去,晃了晃,拿起盖子,对我和哥哥说道:“一个纸条上写着上学,一个纸条上写着上班。抓住哪个就是那个,妈只能供你们兄弟中的一个,不要怪妈……”空气变得异常压抑,几乎要把人窒息。哥哥走到母亲面前,伸手要去抓纸条,母亲犹豫了一下,拦住了哥哥,说道:“让你弟弟先来吧,他是弟弟。”母亲将瓷罐递到我面前,我的手颤抖着伸进瓷罐,迟迟不敢决定抓哪一个纸条,这可是决定我和哥哥一生命运的纸条啊!

  我终于抓起一个纸条,打开——“上班”!我疯了般跑出家门,身后追来母亲和哥哥的呼唤……

  第二天,我就到5公里外的一家小煤窑做起了挖煤工。小煤窑距离地面五、六十米的深处,温度高达40几度,人象在蒸笼里一样。早7点下井,晚7点半上井。出来的时候,整个人只有牙齿还是白的,其他地方全都是黑色的,谁都不认识谁了。最初的几天晚上,因为劳累过度,总是睡不着觉,好不容易睡着了,就会做同一个梦,梦见自己的肺变成了蜂窝煤,就常常从梦里惊醒,就想,要是能够继续上学该多好啊!

  可我并不嫉妒哥哥,我疯狂地工作、加班,我要让哥哥和妹妹都能够上大学。哥哥和妹妹的容光也是我的容光。我们毕竟是血脉一族。

  很快,哥哥高考,并被一所名牌大学录取,妹妹也考上了一所重点高中。家里的钱却越发的紧巴了。我决定外出到省城去打工。到省城后,一个星期过去了,我都没有找到工作,我摆起了地摊。一年后,我的地摊变成了一个摊床,终于可以勉强供哥哥和妹妹的学费了。

  一次,路过哥哥上学的城市,就走了进去,推开哥哥的寝室,我愣怔住了,哥哥正在啃一个干馒头,连咸菜都没有。我的眼睛一热,心里暗暗对哥哥说:哥哥,弟弟一定要让你吃得好一些。

  通过朋友介绍,我开始走私。利润大了许多,却总是提心吊胆。哥哥知道后,劝说我不要再做走私生意,犯法。我笑笑,说:“我小心些,不会有事儿的。”

  我还是被发现了破绽,丢下摊床躲了起来。一天,哥哥来电话,说母亲病了,让我赶回家。我风风火火地赶回家,结果被等在家里的警察抓住了。警察带我走的时候,母亲哭的象个泪人,不停地叮嘱我注意照顾自己。我瞪着母亲,一句话也没有说。

  我被判了6年刑期。

  妹妹来看我,劝说我要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出去,出去了还可以做一番人生。我苦笑,说那次上学还是上班的抓阄就已经决定了我的命运,我认命了。妹妹急了,说道:“那次抓阄,你跑出去后,妈妈和哥哥都去追你,我把瓷罐里的另一个纸条也打开看了,那个纸条上写着的也是‘上班’,是妈妈作弊了,不是你命不好,你不能向命低头啊……”

  多年前,母亲就已经将我舍弃了啊!我僵愣着,不再有泪落下来,我已经成了一个被抽空血液的躯壳。

  母亲来看我,带给我一对护膝,说我有关节炎,特意为我缝制的。我把护膝推还给母亲,说道:“我没有母亲,你以后不用来看我了。”

  刹那间,母亲苍老了许多,望着母亲流着泪、佝偻着身体走开的样子,我心底生出一种快感。

  我心里,从此割掉了母亲这个词,我不再有母亲。

  哥哥还是常来看我,每次来都带着那对护膝,我发现,每次,那对护膝都会变厚一些,哥哥告诉我,每次护膝被退回去后,母亲都要再缝上去一层。我暗想,多少层也暖不了我的心了。

  6年后,我出狱了,心里却已经结满了坚冰。已经是一家电子公司副总经理的哥哥表示要帮助我,我拒绝了。已经是一所学校老师的妹妹说母亲想我,我让妹妹转告母亲,说我早就没有了母亲。

  我选择了都市,和朋友开了一家小吃,一年后,我自己的饭店开张了。有了钱,不愁了温饱,心里没有上大学的疼痛却越来越剧烈,记忆便常常回到那个决定命运的抓阄的日子,对家乡的想念和对母亲的怨恨也便越发强烈……

  哥哥和妹妹仍会不断地来找我,告诉我的无非都是母亲很想念我,盼望能见上我一面,并说着,母亲每天都到村头的路口去张望,苍老了许多等等。我依然冰冷地拒绝着,但每次拒绝后,心底都好象有刀划过,那刀口总是让我想起儿时母亲为我盖被子,抱着生病的我气喘吁吁送乡医院的身影。

  最应该记住的最容易忘记,谁记得母乳的甜美滋味。母亲成为我夜不能寐的想念和疼痛。

  一天,妹妹打电话来,说她在家乡的小村,在护理母亲,母亲得了很严重的病,却怎么都不肯去医院,只是总念叨我的名字,很想见我一面。我冷漠地说道:“我在忙着赚钱,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可放下话筒,我却感觉思绪飞出了身体,离开了大脑,飞向家乡那个小村,有冰凉的液体滑出我的眼眶。那一晚,我喝得酩酊大醉。

  几天后,妹妹找到我,脸色抑郁。我不耐烦地说道:“有什么事快说,我还有事。”

  “妈快不行了,她说她想见见你。”

  我心里咯噔一下,嘴上却坚硬着:“我没有妈。”

  妹妹却自顾自地说着:“我这次回老家,邻居的老人告诉我,哥哥是爸和妈收养的……”

  ——我刚刚出生的时候,哥哥也正好出生在小村的另一个家庭。当时,那个家庭的女人生产哥哥时大出血而亡,那家的男人抱着哭叫不停的哥哥找到母亲时,母亲就把哥哥收留了下来。我和哥哥两岁多那年,那个家庭的男人和我的父亲在一场大火中,因为抢救公物双双而亡,母亲就带着我和哥哥,还有小妹一起生活……

  时光和思维骤然停止,我如被电击般,怔呆着,世界在我身边空茫着、膨胀着……母亲从未舍弃掉我啊!当选择被逼上割舍,当割舍的是心的一部分,那舍弃是贯彻心骨的疼痛啊!而割舍掉多少,都有浩荡的爱留下来!而我却用自己的无知、浅薄、狭隘伤害着自己,也伤害着母亲。

  我疯了似的奔向火车站,第一次感觉到,再快的火车都赶不上心的速度。在心底不停地祷告,祷告上天能给我和母亲多一点的时间……可还是晚了,当我赶回家乡的小村,母亲已经埋在了黄土下面。扑跪在母亲的坟头,一捧一捧给母亲的坟添着土,泪也一滴一滴地落着。我不知道,这些年来,母亲忍受着怎样的疼痛和煎熬,自己的泪是不是还能够润泽母亲被误解的心灵。捧着母亲为我缝制的那双护膝,我将头一次次磕下,心里一声声叫着:“妈妈,妈妈……”

  可我,再唤不回母亲的笑容了。

  爱是世间最圣洁的情感,尽管有些时候含泪带血。

下页阅读更多作家的优秀文章

  作家的优秀文章篇(3)

  张晓风散文:孤意与深情

  我和俞大纲老师的认识是颇为戏剧性的,那是八年以前,我去听他演讲,活动是季曼瑰老师办的,地点在中国话剧欣赏委员会,地方小,到会的人也少,大家听完了也就零零落落地散去了。

  但对我而言,那是个截然不同的晚上,也不管夜深了,我走上台去找他,连自我介绍都省了,就留在李老师那套破旧的椅子上继续向他请教。

  俞老师是一个谈起话来就没有时间观念的人,我们愈谈愈晚,后来他忽然问了一句:

  "你在什么学校?"

  "东吴--"

  "东吴有一个人,"他很起劲地说,"你去找她谈谈,她叫张晓风。"

  我一下愣住了,原来俞老师竟知道我而器重我,这么大年纪的人也会留心当代文学,我当时的心情简直兴奋得要轰然一声烧起来,可惜我不是那种深藏不露的人,我立刻就忍不住告诉他我就是张晓风。

  然后他告诉我他喜欢的我的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认为深得中国文学中的阴柔之美,我其实对自己早期的作品很羞于启齿,由于年轻和浮浅,我把许多好东西写得糟极了,但被俞老师在这种情形下无心地盛赞一番,仍使我窃喜不己。接着又谈了一些话,他忽然说:

  "白先勇你认识吗?"

  "认识。"那时候他刚好约我在他的晨钟出版社出书。

  "他的《游园惊梦》里有一点小错,"他很认真的说,"吹腔,不等于昆曲,下回告诉他改过来。"

  我真的惊讶于他的细腻。

  后来,我就和其他年轻人一样,理直气壮的穿过怡太旅行社业务部而直趋他的办公室里聊起天来。

  "办公室"设在馆前街,天晓得俞老师用什么时间办"正务",总之那间属于怡太旅行社的办公室,时而是戏剧研究所的教室,时而又似乎是振兴国剧委员地的兔费会议厅,有时是某个杂志的顾问室……总之,印象是满屋子全是人,有的人来晚了,到外面再搬张椅子将自己塞挤进来,有的人有事便径自先行离去,前前后后,川流不息,仿佛开着流水席,反正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做学术上的或艺术上的打尖。

  也许是缘于我的自入,我自己虽也多次从这类当面的和电话聊天中得到许多好处,但我却不赞成俞老师如此无日无夜的来者不拒。我固执的认为,不留下文字,其他都是不可信赖的,即使是嫡传弟子,复述自己言论的时候也难免有失实之处,这话不好直说,我只能间接催老师。

  "老师,您的平剧剧本应该抽点时间整理出来发表。"

  "我也是这样想呀!"他无奈地叹了口气,"我每次一想到发表,就觉得到处都是缺点,几乎想整个重新写过--可是,心里不免又想,唉,既然要花那么多功夫,不如干脆写一本新的……"

  "好啊,那就写一个新的!"

  "可是,想想旧的还没有修整好,何必又弄新的?"

  唉,这真是可怕的循环。我常想,世间一流的人才往往由于求全心切反而没有写下什么,大概执着笔的,多半是二流以下的角色。

  老师去世后,我忍不住有几分生气,世间有些胡乱出版的人是"造孽",但惜墨如金,竟至不立文字则对晚辈而言近乎"残忍",对"造孽"的人历史还有办法,不多久,他们的油墨污染便成陈迹,但不勤事写作的人连历史也对他们无可奈何。倒是一本《戏剧纵横谈》在编辑的半逼半催下以写随笔心情反而写出来了,算是不幸中的小幸。

  有一天和尉素秋先生淡起,她也和我持一样的看法,她说:"唉,每天看讣闻都有一些朋友是带着满肚子学问死的--可惜了。"

  老师在世时,我和他虽每有会意深契之处,但也有不少时候,老师坚持他的看法,我则坚持我的。如果老师今日复生,我第一件急于和他辩驳的事便是坚持他至少要写二部书,一部是关于戏剧理论,另一部则应该至少包括十个平剧剧本,他不应该只做我们这一代的老师,他应该做以后很多代年轻人的老师……

  可是老师已不在了,深夜里我打电话和谁争论去呢?

  对于我的戏剧演出,老师的意见也甚多,不论是"灯光"、"表演"、"舞台设计"、"舞蹈"他都"有意见",事实上俞老师是个连对自己都"有意见"的人,他的可爱正在他的"有意见"。他的意见有的我同意,有的我不同意,但无论如何,我十分感动于每次演戏他必然来看的关切,而且还让怡太旅行社为我们的演出特别赞助一个广告。

  老师说对说错表情都极强烈,认为正确时,他会一叠声地说:"对--对--对--对--……"

  每一个对字都说得清晰、缓慢、悠长,而且几乎等节拍,认为不正确时,他会嘿嘿而笑,摇头,说:"完全不对,完全不对……"

  令我惊讶的是老师完全不赞同比较文学,记得我第一次试着和他谈谈一位学者所写的关于元杂剧的悲剧观,他立刻拒绝了,并且说:

  "晓风,你要知道,中国和西洋是完全不同的,完全不同的,一点相同的都没有!"

  "好,"我不服气,"就算比出来的结果是'一无可比',也是一种比较研究啊!"

  可是老师不为所动,他仍坚持中国的戏就是中国的戏,没有比较的必要,也没有比较的可能。

  "举例而言,"好多次以后我仍不死心,"莎士比亚和中国的悲剧里在最严肃最正经的时候,却常常冒出一段科浑--而且,常常还是黄色的,这不是十分相似的吗?"

  "那是因为观众都是新兴的小市民的缘故。"

  奇怪,老师肯承认它们相似,但他仍反对比较文学。后来,我发觉俞老师和其他年轻人在各方面的看法也每有不同,到头来各人还是保持了各人的看法,而师生,也仍然是师生。

  有一阵,报上猛骂一个人,简直像打落水狗,我打电话请教他的意见,其实说"请教"是太严肃了些,俞老师自己反正只是和人聊天(他真的聊一辈子天,很有深度而又很活泼的天),他绝口不提那人的"人",却盛赞那人的文章,说:

  "自有白话文以来,能把旧的诗词套用得那么好,能把固有的东西用得那么高明,此人当数第一!"

  "是'才子之笔'对吗?"

  "对,对,对。"

  他又赞美他取譬喻取得婉委贴切。放下电话,我感到什么很温暖的东西,我并不赞成老师说他是白话文的第一高手,但我喜欢他那种论事从宽的胸襟。

  我又提到一个骂那人的人。

  "我告诉你,"他忽然说,"大凡骂人的人,自己已经就受了影响了,骂人的人就是受影响最深的人。"

  我几乎被这种怪论吓了一跳,一时之间也分辨不出自己同不同意这种看法,但细细推想,也不是毫无道理。俞老师凡事愿意退一步想,所以海阔天空竟成为很自然的事了。

  最后一次见老师是在国军文艺中心,那晚演上本《白蛇传》,休息的时候才看到老师和师母原来也来了。

  师母穿一件枣红色的曳地长裙,衬着银发发亮,师母一向清丽绝俗,那晚看起来比平常更为出尘。

  不知为什么,我觉得老师脸色不好。

  "救风尘写了没?"我趁机上前去催问老师。

  老师曾告诉我他极喜欢元杂剧《救风尘》,很想将之改编为平剧。其实这话说了也有好几年了。"

  "大家都说《救风尘》是喜剧,"他曾感叹地说,"实在是悲剧啊!"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我总要提醒俞老师一次"救风尘"的事,我自己极喜欢那个戏。

  "唉--难啊--"

  俞老师的脸色真的很不好。

  "从前有位赵先生给我打谱--打谱太重要了,后来赵先生死了,现在要写,难啊,平剧--"

  我心里不禁悲伤起来,作词的人失去了谱曲的人固然悲痛,但作词的人自己也不是永恒的啊!

  "这戏写得好,"他把话题拉回《白蛇传》,"是田汉写的。后来的《海瑞罢官》也是他写的--就是给批斗了的那一本。"

  "明天我不来了!"老师又说。

  "明天下半本比较好啊!"

  "这戏看了太多遍了。"老师说话中透露出显然的疲倦。

  我不再说什么。

  后来,就在报上看到老师的死。老师患先天性心脏肥大症多年,原来也就是随时可以撒手的,前不久他甚至在计程车上突然失去记忆,不知道回家的路。如果从这些方面来看,老师的心脏病突发倒是我们所可能预期的最幸福的死了。

  悲伤的是留下来的,师母,和一切承受过他关切和期望的年轻人,我们有多长的一段路要走啊!

  老师生前喜欢提及明代的一位女伶楚生,说她"孤意在眉,深情在睫","孤意"和"深情"原是矛盾的,却又很微妙地是一个艺术家必要的一种矛盾。

  老师死后我忽然觉得老师自己也是一个有其"孤意"有其"深情"的人,他执着于一个绵邈温馨的中国,他的孤意是一个中国读书人对传统的悲痛的拥姿,而他的深情,使他容纳接受每一股昂扬冲激的生命,因而使自己更其波澜壮阔,浩瀚森森……

【作家的优秀文章】相关文章:

作家写景的文章11-23

作家写雨的文章11-23

作家描写冬天的文章11-23

作家描写春天的文章11-23

作家写的秋天的文章11-23

作家写的好文章11-23

大作家描写春天的文章11-24

大作家写的励志文章11-23

作家写老师的文章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