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长笛入门:谈竹笛循环换气及其训练

时间:2016-11-01 16:54:36 娱乐资讯 我要投稿

少儿长笛入门:谈竹笛循环换气及其训练

为您整理了“少儿长笛入门:谈竹笛循环换气及其训练”,方便广大网友查阅!更多少儿兴趣相关信息请访问少儿兴趣网。
一 循环换气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所特有的一种具有较高难度的气息技巧。在吹奏过程中,运用口腔中包含的气在口腔、舌、唇的合力作用使乐器继续发音的同时,通过鼻吸气,然后不留痕迹地续吹。这种十分隐蔽的吸气、吹气动作,可以连续进行,任意延长演奏时间,从而会给听众"一口气吹很长时间"的深刻印象。在音乐表现与舞台效果等方面都是极具特色的传统民族风格的演奏技巧。竹笛演奏运用这一技巧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4年春赵松庭先生创作《早晨》时首次使用了这一技巧。1957年在"全国音乐周"上,赵松庭因演奏此曲而受到观众与同行们的高度赞赏,观看了演出的刘管乐先生说:"特别突出的一点,是他把唢呐的换气法也用到笛子上来。有的人看到演奏很惊奇,觉得这样一个瘦人,怎么会有那么长的气呢?一般的人就更莫名其妙了……"[1]此后,随着乐曲创作的`不断推进,演奏技术的不断完善及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循环换气这一技巧在全国范围内迅速被争相传习而普遍推广使用。至今,经历半个世纪的发展,它已成为中国竹笛教学、演奏中的必修科目和常用技巧之一。

二 历来关于竹笛循环换气技巧的阐述虽不多见,却也各有所长。赵松庭先生在《笛艺春秋》中作了这样的阐述:"做成吹笛子的口形,通过口腔肌肉的收缩使气从口腔内挤出来。注意口风要极细,逐渐地学会在一面向外挤气的同时鼻内吸入空气。接着向外吐气,使气流不断。"[2]他在《笛子十讲》中对循环换气的原理作了较为概括的总结,也运用"挤气"这一说法。[3]胡结续先生在《竹笛实用教程》中认为:"吸气的同时,下颚蓄气的呼出最为关键",并抓住了一些动作的要领,如"舌头(舌根)往后收",喉腔扩张"并尽量增大","下颚(颌--笔者)往上收缩"将气"压出"[4]。陆金山先生在《笛子自修教程》中以"特长音"命名,并强调利用口腔的压力将气"挤"入吹孔(而不是吹)的动作[5]。俞逊发、胡锡敏先生在《中国竹笛》中这样表述循环换原理:"它是通过口腔存气,依靠咽壁压气的一瞬间,同时鼻子偷偷吸一口气。"并且把循环换气过程归纳为三步,分别是:提高气息位置、放大口腔并有意识地将气含在口中、依靠咽壁压气和口腔上下压缩的同时迅速吸一口气[6]。上述4种说法虽不能面面俱到,却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循环换气技巧主要包括4个环节:

(1)含气。主要依靠舌根收缩,喉咽腔打开使口腔、咽喉容积增大,含气量增多。

(2)挤音。将口腔、咽腔里含的气通过舌根向前上方的推力以及下颌的上拉力使口腔容积减小,气压增大,口腔、咽腔里含的气就被挤出(这一环节是尤其重要,舌根前推与下颌上提的力是发音的关键)。解剖学的常识告诉我们,颌舌?⒕ネ患〉氖账跏股喔?蛏戏皆硕??⑸嗉∈账酰?股喔?蚩谇磺安吭硕?U饬阶樵硕?箍谇坏娜莼???杆偌跣。?佣?谇荒谄?逖骨吭龃螅?纬杉菲?脑??Α5奔烦龅钠???锌刂频姆缑攀保?热羝?慕嵌取⒎缑拧⒖诰⑿?鞯玫保?憧梢曰竦美嗨朴诖灯?男Ч??怪竦逊⒁簟?

【少儿长笛入门:谈竹笛循环换气及其训练】相关文章:

1.少儿长笛入门:浅论竹笛演奏艺术

2.少儿长笛入门:掌握竹笛作品的风格

3.少儿长笛入门:中国竹笛独奏艺术发展的主要特征

4.少儿长笛入门:笛子的悠久历史及其文化

5.少儿长笛入门:中国竹笛的音色特征在艺术表现中的作用

6.少儿长笛入门:昆曲笛乐初探

7.少儿长笛入门:笛子震音技巧研究

8.少儿长笛入门:笛子演奏和创作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