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范文
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提出“诗意语文,追寻生命花教育的境界”,我觉得正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他认为“我们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尊崇,以热切而理性的思索努力追寻着语文教育的本真:培养真正的人,具有“人的精神”的人,培养具有和谐的、多方面精神生活的人。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对人主体间灵肉的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的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动其自由天性。”诗意语文,是人与人之间精神的自由对话。因其自由,思想即为独立,情感即为自主,意志即为能动。因此,诗意语文的首要任务就是倾听学生的思想、情感和意志,诗意语文追求的学习氛围是自由、自然的氛围,诗意语文致力于培养的是具有自由品质的人。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我们要创设生命灵动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应该是润泽生命、相互倾听、合作分享、活动的、思考的、以“学”为中心的课堂。首要任务是要教育学生学会倾听的能力,在相互倾听的课堂上, 教师应认真倾听学生的每一句话,站在欣赏学生的每一句话,站在欣赏学生智慧的角度,发现学生智慧的火花,从而产生“真不简单”、“真有趣呀”、“原来如此”等赞美,使智慧之火越烧越旺。而学生呢,要认真倾听老师的点拨和同伴的意见,从中发现自己未发现的问题,打开知识探究的大门。特别是面对成绩不好或者回答不流畅的学生,教师能够心怀期待,以智慧启发学生,在耐心的倾听中让学生获得自信和持续上进的动力。
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和教学习惯,从注重研究教师怎样“教”转到研究学生怎样“学”上来;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建立起以“学”为中心的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流程,把教师的活动定位在唤醒、激励、鼓舞、引导、启发和评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交流的核心,让师生在思考探究中顿悟,让思想在交流合作中升华。
现代社会中,孩子们完全生活在大人构建的自认为完美的空间里,就读设施最好的学校,穿最舒适的衣服,吃最精致的食品……但遗憾的是,未曾捧起泥土嗅过的芳香,也没机会触摸岩石感受它的远古。课堂上,人们谈起文学滔滔不绝,讲起故事有声有色,可我们遇到“花生长在树上”的尴尬,有过批改“田野、麦子熟了,田野泛起金黄的麦浪”作业时的无奈,更有许多大学毕业生,学了很多知识,走上工作岗位后却无所适从。关键的问题是,我们的教育过分强调“读万卷书”,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行万里路”。可谓是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少年儿童是未成熟的个体,他们自身的发展,他们的心智与情感的发育,离不开自然和社会所提供的各种“养料”,这些养料是学生精神成长的“维生素”,缺一不可。他们只有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感知、不断思考、不断积累,才能够成长为心智和情感健全的人。孩子要认识每件事物,最好亲自去接触它、观察它,亲自操作它,进而去感知、感悟、理解、思考,这样一个过程下来,才算是真正的认识和掌握了。
我有一个教育理想,那就是让现在的孩子体验到我们小时候能趴在地上堵截蚂蚁时的开心、观察花生时的惊奇,感悟捉青蛙的快乐;把童年还给孩子,把体验还给孩子,把思考还给孩子,让孩子在自主、快乐、探究式的学习环境中习得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