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起家汉高祖的故事

时间:2022-12-09 09:44:33 白手起家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白手起家汉高祖的故事

  刘邦的一生可谓两个极端,第一个极端就是他的平民身份,他做过泗水亭长,众所周知,他是一个为人懒散,精于算计,打架骂人,流氓气十足的人,后来应吏做了泗水亭长,可谓历史潮流中的沙粒尚且不算。

白手起家汉高祖的故事

  可是这位为人懒散,以打架欺人,流氓气满身的小混混,却成就了他独一无二的一生,开创了继秦皇统一之后的乱世统一大业,四百余年的大汉王朝,在他的手中形成了。

  第二个极端就是他真正的平步青云,成为了万人之上,俯瞰天下,九五乘龙的万乘之尊。成为了统一汉族文化,统一民族思想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的一位开国之君。一举从社会底层的人士,跳跃成了著名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杰出的指挥家,以及大汉王朝的开国君主。

  如此大的转变,可谓中国历史之最,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性和奇迹。

  刘邦抢了秦始皇的天下。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为中华民族的统一打下了坚定的基础,刘邦继秦始皇之后,为统一汉族文化,统一民族思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二位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的有功之帝,为这个国家和民族,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但是刘邦和秦始皇却一点相似之处都没有,秦始皇有强势的家庭背景,乃是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秦王的继承人,刘邦却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百姓。秦始皇有先天的优越条件去平定天下,刘邦只能做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二人的出身可谓天地之差,但是刘邦却继秦始皇之后为彻底的统一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至关重要。

  汉高祖刘邦的一生可谓是波澜起伏,他为人精细,不做意气之争,能屈能伸,而且知人善任,这些优点成就了他不平凡的一生。如果他不能任用张良、萧何,重用韩信之辈,如何能够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对手?如果他不在鸿门宴上做足卑躬屈膝之态,如何能够逃过项羽的兵强马壮?如果他不是精打细算,敢舍敢取,如何能够在秦朝末年那个群雄并起的时代取得一席之地?

  刘邦为了这个天下,可谓是呕心沥血,面子丢光,甘冒奇险。甚至为求发展不惜机关算尽,娶到吕雉,而且征战天下从来都是御驾亲征,不畏艰险,实在让人敬佩。

  说到汉高祖刘邦,就不得不提一提西楚霸王项羽,二人的龙争虎斗竟然以刘邦完胜而项羽被逼自刎的局面收场,实在有些让人不服气。大家都知道,西楚霸王项羽勇猛过人,力能举鼎,号称万人之敌。刘邦却是一个流氓出身,并无大将之才,又无谋略的一个人物。二人的争斗,却以这样一个出人意料的战果而结束,这中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刘邦在沛县响应,参与秦末农民起义行动。公元前206年刘邦首先进入关中要地,秦王子婴请降,秦国灭亡,刘邦在这股大潮流中脱颖而出,为他以后的稳定人心起到了相对性的作用。而此时的项羽,手下雄兵数十万,战将数百员,实力可谓一时无两的强硬,刘邦从沛公,被项羽封为汉王,此时的刘邦,仍然不敢与项羽作对,没有取秦而代之。二人的相争持续到了之后的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正式开始,直至消灭割据势力,统一中国,建立大汉王朝。

  而刘邦和项羽之战,为何能够刘邦弱而胜,项羽强而败呢?这就要说明刘邦的高超的御人之术和他天生的性格了。刘邦曾经说过:“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扶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从这句话看得出来,汉高祖刘邦是一个非常有自知自明的人,皇帝都是高高在上,不容许有谁在任何方面强过他,如此一来刚愎自用,亡国则不远矣。刘邦的为人知道自己不是安邦定国之才,没有攻无不克的军事才能,也没有运筹帷幄的智谋,他谦虚,谨慎,不狂妄自大,不刚愎自用,所以他得人心。

  刘邦接下来的语句就更是经典了:“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这句话无疑的证实了刘邦高超的御人之术,用人之道。韩信能从项羽的军营之中归降于刘邦,而又在不受到重视的情形下负气而走,却被萧何追回,继而被刘邦的优待感动,死心塌地的为刘邦卖命,这就是有名的萧何月下赶韩信。

  由此看出,刘邦的成功不是偶然,他不知道韩信是否有大才,一试之下果然让他刮目相看,如此高傲的韩信,自然有他高傲的资本。所以刘邦不给他重视,逼走韩信,此刻却让萧何去把韩信追回,在珍而重之的对待韩信,让韩信死心塌地的为他效力。他懂得如何让一个人才在短时间内对自己彻底的效忠,韩信知道了刘邦是个可以追随之人,并且不曾听信萧何之言,要亲自试之才决定是否重用自己。可见刘邦的精明之处,他懂得何时该用何人,知道谁该去干什么,所以他成功的击败了项羽。

  项羽的英雄事迹大家都知道,力能举鼎,百万秦军中九出九进不曾伤到分毫。可谓勇力过人,他手下的大将不计其数,精兵数十万,如此强势之人,败在了刘邦的手中,却是为何?

  原因只有一个,项羽是个英雄,刘邦是个小人。项羽是个真英雄,刘邦是个真小人,所以项羽败而刘邦胜。

  关乎到二人最大的一次事件,就是鸿门宴,如果鸿门宴上项羽杀了刘邦,相信天下已得七分,皇位必然项羽无疑。而刘邦如果在鸿门宴被杀,别说皇帝,连命都没了。二人的人生一大转折,在鸿门宴上出现了扭转乾坤的变故。

  当时项羽强而刘邦弱,刘邦虽然手握十万大军,项羽则是四十万精兵,可谓相差悬殊,如果开战,刘邦必败无疑,刘邦不得不去“负荆请罪”。若不如此,项羽必怒,怒则开战,而刘邦弱小,战则必败无疑。刘邦请罪,表明了我刘邦没有和你项羽争夺天下之意,因此一赌,却赌赢了,项羽果然因此对刘邦放心。

  这就体现了刘邦的真小人之道,面临重大抉择的时候就如同亡命徒一般的豪赌一场,胜败由天。话虽如此,刘邦也有一定的筹码,刘邦知人善任,能做到这点,说明刘邦看人看的极准,他就算定了凭借二人共同起兵反秦的“战友”关系,项羽定然不会杀他,所以欣然前去“请罪”,抓稳了项羽不杀他的心理,躲过了这致命的一劫。

  这一个重大的转折,奠定了二人的对立形势,秦末虽然天下大乱,有“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之象,但是刘邦知道,项羽才是他真正的对手,作为真小人,刘邦表面和项羽情同手足,拉扯关系,心中却将项羽定为死敌。而项羽却因为英雄的气概,把刘邦当成了起义军的一份子,是自己的战友,不曾因此对刘邦下手,却因此与皇帝之位失之交臂。

  刘邦的真小人,遇到了项羽的真英雄,二人的对立,讲义气和刘邦惺惺相惜的项羽,定然不能胜过表面亲厚暗地捅刀子的刘邦。所以这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项羽的强势被刘邦占领,真正的龙争虎斗,让刘邦在这场战斗中彻底的消灭了项羽,成为了继秦始皇之后又一位“统一”的皇帝。

  刘邦是个真小人,他知道争夺天下不能心慈手软,更不能讲情道义,皇帝只有一个,要么是你项羽做皇帝我刘邦死,要么是你项羽死我刘邦做皇帝。只能是一个二选一的选择题,所以在面临这个问题上,刘邦显示出了他大丈夫应有的心狠手辣,毅然决然的性格。

  刘邦不但是个真小人,还是个大流氓,刘邦年轻的时候一无是处,用一个现代小混混常用的一个形容词:“装!”这个形容词的含义暂且不做定论,而刘邦却早在两千多年前,已经把这个当今小混混做足的事情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装的很圆满。

  吕公和沛县的县令交好,迁居到沛县之后,许多人慕名前来拜访,刘邦也去了,当时接待客人的是在小沛担任主簿的萧何,他宣布了一条规定:凡是贺礼钱不到一千钱的人,一律到堂下就坐。刘邦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文钱没有就直接闯了进去,而且开口就说:“我出贺钱一万。”

  吕公听说了,赶忙出来亲自迎接他。一见刘邦器宇轩昂,与众不同,就非常喜欢,请入上席就坐。刘邦虽然后来成就开国大业,但是绝对说不上气宇轩昂,他为人散懒,十足小混混模样,但是在吕公面前,却是“气宇轩昂”,可见刘邦“装”的十分圆满,这就是刘邦装出来的。

  一番侃侃而谈,吕公刮目相看,这次刘邦不但酒足饭饱,深得吕公赏识。饭后吕公又将他盛情留下,提出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刘邦当然会接受这门亲事,征得父母同意之后,便和吕氏结了婚,这就是以后历史上有名的吕后。汉惠帝刘盈就是她和刘邦的儿子,还有一个孩子就是鲁元公主,她嫁给了软弱却孝顺的张敖。

  刘邦初去的目的可能简单到为了一顿好饭而已,没想到却因此白得了一个老婆,可见装的不是一般的厉害。

  说刘邦是流氓一点不错,刘邦最为脍炙人口的事情无非就是斩白蛇起义了。刘邦因为完不成任务,不得不远走他乡,途遇白蛇拦路,刘邦竟然只身前去杀了大蛇,可见他好勇斗狠,如同亡命之徒一般和猛兽拼命。可谓匹夫之勇,不足为取。

  而刘邦却因此奠定了他在百姓心中的位置,他楞说这白蛇是上天派下来相助他的,是白帝之子,自己是赤帝之子下凡,因为自己醉酒而误杀了白帝之子,后来的刘邦起义也是顺应了“天意”自称赤帝之子。可见刘邦非常的赖,居然赖到了上天这么一个大靠山。而且见风使舵使的非常好,恰到好处,抓住了这个斩白蛇的机会,抓住了当时百姓对“天意”无比的虔诚和信赖,利用了这一次绝妙的机会。

  刘邦可谓是集人性化于一体的皇帝,他不但知人善任、谦虚谨慎,遇事沉着冷静、不做意气之争,还知道大丈夫能屈能伸。项羽分封诸侯的时候封刘邦为汉王,领巴蜀及汉中地。同为起兵反秦之一的诸侯王,刘邦却是第一个进入关中覆灭大秦王朝的诸侯,项羽只不过持着自己是当年楚国贵族的后裔,就如此狂妄自大的分封各路诸侯,刘邦却作为手下将领一般听候项羽的分封,如此窝囊气,刘邦能忍?不和项羽做无谓之争,待养精蓄锐之后,在和项羽一决雌雄。刘邦就这么忍下来了。

  并且项羽故意封秦降将章邯封为雍王、司马欣封为塞王、董翳封为翟王,共领关中之地,以便牵制刘邦。刘邦忍气吞声的接受封号,于四月领兵入汉中、并烧毁栈道,表示再也无意出兵,以麻痹项羽。这正是刘邦的高明之处,既然我让你认为我不会与你争夺天下,我就做个彻底。

  刘邦当真是一个极具人性化的皇帝,他不但拥有如此众多的优点,而且为人懂得信任,信任同伴才是最强大的力量,给与手下的将领足够的兵力和军事指挥权利,当时的韩信和张良连续的使用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等计策,一步步的消灭了项羽军,逼得西楚霸王在乌江自刎,从此天下太平。如果不是刘邦给与了韩信和张良足够的军事指挥权利,刘邦在怎么御驾亲征,也无法将战斗打的如此漂亮。所以刘邦懂得鼓舞士气,让将士为自己卖命。

  项羽败在如此一个有头脑,有智慧,有远见,并且性格人性化,懂得知人善任,不刚愎自用,不妄自尊大的人手中,可谓不冤。拥有刘邦这样的对手,九泉之下相信项羽也可瞑目了。

  开创了大汉王朝的刘邦,有些不得人心。

  公元前202年2月,刘邦兑现了先前的诺言,封韩信为楚王,彭越为越王。受封的韩信和彭越联合原来的燕王臧荼、赵王张敖以及长沙王吴芮共同上书刘邦,请他即位称帝。刘邦开始假意推辞,韩信他们说:“大王虽然出身贫寒,但能率领众人扫灭暴秦,诛杀不义,安定天下,功劳超过诸王,您称帝是众望所归。”

  刘邦顺水推舟地说:“既然你们大家都这样看,觉得有利于天下吏民,那就按你们说的办吧。”可见刘邦装的多么圆滑?

  做了皇帝,统一了群雄割据的局面,刘邦的真小人性格完全的发挥了出来,他首先对付的就是韩信,韩信封地在当年的楚国,不但兵精粮足,而且韩信用兵如神,刘邦设计要处置韩信,却因为韩信的造反证据不足,将韩信降职为淮阴侯,当时韩信曾经大呼:“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样的话语。

  后来有人说韩信谋划让陈豨在外地反叛,使刘邦亲自前去平叛,然后自己在都城袭击太子和吕后。但是事情败露,吕后采用了萧何的主意,将韩信诱骗入宫抓捕,最后被斩于未央宫钟室,留下了“成也萧何败萧何”的成语。真相如何,无人得知,但是这中间有一个重大的漏洞:韩信用兵如神,连百万之众。试问古今的军事将领谁能一人指挥数百万人同时作战?韩信用兵如此厉害,如果想反,直接反了就是,刘邦远非其敌。何必假惺惺的还应吕后之召前去进宫?刘邦怕后人说他“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士亡。”这类的话,所以,刘邦的史官不能写出实情,只能说韩信造反了。

  处置了韩信,其他的功臣良将自然不在话下,尤其手握重兵之人。这是刘邦真小人的一面,作为皇帝,绝对不会允许有功高盖主的人存在,而且更不能和一同打江山的将领共同分享,这是一个作为一个皇帝最起码的准则,刘邦深知其中的道理。为了将祸患扼杀在萌芽中,刘邦只能做起了真小人,难免以后有人居功自傲,起兵谋反,在让刚刚稳定的天下又进入战火纷飞的情形。

  因此可以说刘邦高瞻远瞩,目光长远,可惜了韩信如此人物,竟然不懂得揣摩帝王心理,落得冤死的地步。如果我是韩信,平定天下就辞官归隐。不但落个好名声,还可以安度晚年。

  作为一个开国皇帝,刘邦可谓极尽皇帝之能事,做的面面俱到,可谓淋漓尽致。刘邦以“休养生息”为国策从而在全国大力发展经济,并且“释放奴婢”解放了生产力,从而一定程度上打击奴隶制度。他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轻徭薄赋”政策、实行“十五税一”低税率,推行“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的财政支出紧缩政策而提倡节俭。他制定礼仪从而巩固皇权,下“求贤诏”在全天下广招贤士人才。并且祭祀孔子重用儒士,从而为汉朝及后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思想治国奠定了基础,而且秉承了百善孝为先的理念以孝治理天下。

  作为一个皇帝,能够做到如此的爱民如子,减轻百姓赋税,与时俱进的摒弃奴隶制度实行封建制度,提倡勤俭节约,尊儒重士,重礼求贤,如此的面面俱到,当真是为皇帝之楷模。

  刘邦是一个豁达大度的人,从谏如流的好皇帝,刘邦的一生充满了传奇性,他在自己重病垂危之际曾经说过: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可见刘邦具有常人难以触及的气魄。是为:威加四海,还歌大风!

【白手起家汉高祖的故事】相关文章:

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04-07

白手起家的实战故事04-07

白手起家点子故事04-08

白手起家创业故事05-10

白手起家创业故事05-10

白手起家创业故事05-10

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05-10

白手起家的成功故事精选04-18

白手起家餐饮创业故事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