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白石励志故事 推荐度:
- 齐白石励志故事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齐白石励志故事14篇
齐白石励志故事1
齐白石是我国最著名画家之一,他最善长画小虾小虫等小动物,另外,在篆刻方面他也颇有建树。
齐白石年轻时候,他就很喜欢篆刻。有一天,他去拜访一位老篆刻家,老篆刻家说:“你去挑一担础石回家,等这一担石头都变成了泥浆,你印就刻好了。”别人都以为老篆刻家戏弄齐白石,劝他不要理那老家伙,齐白右却真挑了一担础石来,夜以继日地刻着,一边刻,一边拿古代篆刻艺术品来对照琢磨。刻了磨平,磨平了又刻,手上起了血泡,他不在意,他就那么专心致志地刻呀刻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础石越来越少,而地上淤泥却越来越厚。最后,一担础石统统都化为泥了,齐白石也练得了一手好篆刻艺术,他刻印雄健、洗炼,独树一帜,达到了炉火纯青境地。
有一次,他过生日。由于齐老是一代宗师,学生朋友来了很多。 从早到晚,客人络绎不绝,老人笑吟吟地迎来送往,等到夜晚送去最后一批客人,老人再也支持不住了,他躺下很快睡着了。
第二天,齐白石老人一早就起床了,他顾不上吃饭,先到画室去做画,家里人都劝他吃饭,他却不肯歇一歇。总算五张画画完了,家人都长长松了一口气,等着他吃饭。谁知他摊纸挥毫又继续作起画来。家里人怕他累坏了,都说:“您不是已画够五张了吗?怎么还画呀?”
老人轻轻抬起头说道:“昨天生日,客人多,没作画,今天追画几张,以补昨天‘闲过’”。说完,他低下头继续作起画来。
正是凭着这种勤奋精神,齐白石老人画越作越精,受到了世界人民喜爱。
齐白石励志故事2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之间齐白石迁居北京已经快10年了。这10来年,是他含辛茹苦、艰难奋进的10年,也是他绘画艺术不断超越、大放异彩的10年。特别是在日本东京举办的中日画展,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说是中日画展,实际上简直成了中国画展,甚至可以说是齐白石画展。带去了那么多他的画,仅3天时间就被抢购一空。他的名字不仅震动了日本画坛,还传到了欧洲、美洲、大洋洲。许多不同肤色、操着不同语言的国际友人远涉重洋,千里万里,奔赴北京,千方百计地寻求他的画。
京城古玩字画店的老板突然发现,平时不太为人们注目的齐白石的画,突然被一批又一批黄发、碧眼、白皮肤的外国人抢购一空。他们来到画店,拿着一张写着“齐白石”三字的纸,嘴里叽哩哇啦,指名非要买他的画不可。于是,老板们就把齐白石的画价提高了几倍甚至几十倍,可是仍然满足不了这些操着不同语言远方来客的需求。京城古玩字画店,都出现了这种在世俗眼光看来简直是神奇的现象。
齐白石的家,那个曾经冷落了相当一段时间的院落,突然热闹起来了。古玩字画店老板的态度,一夜之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他们亲自上门请齐白石画画,一个个笑容满面、彬彬有礼、态度谦和,而且润笔费也不断上涨。
所有这一切的转变,齐白石当然知道是为什么。作画,是他毕生为之呕心沥血的事业。这不止是他个人的荣誉,也是养育了自己的祖国的荣誉。对东京画展的成功,他自然是欣喜的。他挥笔写下了一首诗:“着点胭脂作杏花,百金寸纸众争夸;平生羞杀传名姓,海国都知老画家。”
但是,面对东京画展的成功,面对许多人对自己的态度骤然间由冷落变得异常热情,面对自己在海内外的`声名越来越大,齐白石的头脑更是清醒的。
1930年,齐白石度过了67岁生日。这年夏季的一天,艳阳高照,天气炎热,人们挥汗如雨。他到照相馆,不顾盛夏酷暑,翻穿皮马褂,手里拿着白折扇,照了一张相。他在白折扇上题词曰:“挥扇可以消暑,着裘可以御寒;二者均须日日防,任世人笑我癫狂。”
当时这张照片陈列于海王村照相馆,很快传遍了京城。不少人都不理解,甚至议论纷纷:“哪有既穿皮袄,又摇折扇的道理呢?”
然而,许多有识之士从齐白石的“癫狂”里,看到了他对当时社会世态炎凉的讥讽与抨击,也看到了他知人与自知的大智慧:“热”时,要防人趋炎附势;“凉”时,要防人落井下石。他把亲身经历和体验的酸、辣、苦、涩,绝妙地凝聚在这一帧穿着皮袄摇着折扇的小照上。
齐白石励志故事3
齐白石是我国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他最善长画小虾小虫等小动物,另外,在篆刻方面他也颇有建树。
齐白石年轻的时候,他就很喜欢篆刻。有一天,他去拜访一位老篆刻家,老篆刻家说:“你去挑一担础石回家,等这一担石头都变成了泥浆,你的印就刻好了。”别的人都以为老篆刻家戏弄齐白石,劝他不要理那老家伙,齐白右却真的'挑了一担础石来,夜以继日地刻着,一边刻,一边拿古代篆刻艺术品来对照琢磨。刻了磨平,磨平了又刻,手上起了血泡,他不在意,他就那么专心致志地刻呀刻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础石越来越少,而地上的淤泥却越来越厚。最后,一担础石统统都化为泥了,齐白石也练得了一手好篆刻艺术,他刻的印雄健、洗炼,独树一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有一次,他过生日。由于齐老是一代宗师,学生朋友来了很多。从早到晚,客人络绎不绝,老人笑吟吟地迎来送往,等到夜晚送去最后一批客人,老人再也支持不住了,他躺下很快睡着了。
第二天,齐白石老人一早就起床了,他顾不上吃饭,先到画室去做画,家里人都劝他吃饭,他却不肯歇一歇。总算五张画画完了,家人都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等着他吃饭。谁知他摊纸挥毫又继续作起画来。家里人怕他累坏了,都说:“您不是已画够五张了吗?怎么还画呀?”
老人轻轻抬起头说道:“昨天生日,客人多,没作画,今天追画几张,以补昨天的‘闲过’”。说完,他低下头继续作起画来。
正是凭着这种勤奋精神,齐白石老人的画越作越精,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爱。
齐白石励志故事4
齐白石是我国最著名的画家之一,齐白石最善长画小虾小虫等小动物,另外,在篆刻方面齐白石也颇有建树。
齐白石年轻的时候,齐白石就很喜欢篆刻。有一天,齐白石去拜访一位老篆刻家,老篆刻家说:“你去挑一担础石回家,等这一担石头都变成了泥浆,你的印就刻好了。”别的'人都以为老篆刻家戏弄齐白石,劝他不要理那老家伙,齐白右却真的挑了一担础石来,夜以继日地刻着,一边刻,一边拿古代篆刻艺术品来对照琢磨。刻了磨平,磨平了又刻,手上起了血泡,他不在意,他就那么专心致志地刻呀刻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础石越来越少,而地上的淤泥却越来越厚。最后,一担础石统统都化为泥了,齐白石也练得了一手好篆刻艺术,他刻的印雄健、洗炼,独树一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有一次,他过生日。由于齐老是一代宗师,学生朋友来了很多。从早到晚,客人络绎不绝,齐白石笑吟吟地迎来送往,等到夜晚送去最后一批客人,齐白石再也支持不住了,齐白石躺下很快睡着了。
第二天,齐白石一早就起床了,齐白石顾不上吃饭,先到画室去做画,家里人都劝齐白石吃饭,他却不肯歇一歇。总算五张画画完了,家人都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等着齐白石吃饭。谁知他摊纸挥毫又继续作起画来。家里人怕他累坏了,都说:“您不是已画够五张了吗?怎么还画呀?”
齐白石轻轻抬起头说道:“昨天生日,客人多,没作画,今天追画几张,以补昨天的‘闲过’”。说完,他低下头继续作起画来。
正是凭着这种勤奋精神,齐白石的画越作越精,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爱。
齐白石励志故事5
小木匠变成了闻名世界的大画家的故事,他就是以画虾出名的齐白石,齐白石出生在湖南湘潭,的一个叫白石铺的乡下地方,不过她小时候不叫白不叫齐白石,叫做齐纯芝,27岁正式学画学诗的时候才改叫白石,为了方便,我们统一叫他齐白石了。齐白石的家里是很穷,一家五口人,只有一亩田,他只上了半年的学,就回家帮忙干活了,小时候他经常去放牛,他非常爱大自然,对,路边的路边草丛的小昆虫像蚂蚁,蜜蜂,蛐蛐这些特别感兴趣,也喜欢看水里面的小鱼小虾小螃蟹什么的,齐白石从小力气就不行,干不了田里的重活,15岁的时候,家里就让他去学木匠,好以后养家糊口。齐白石就跟着师傅学做各种木工,他们每天去不同的人家,做桌子椅子和种田的工具。有一天,齐白石和师傅做完工,在回家的时候路上,遇见了另外三位木匠。师傅对那三位毕恭毕敬,可是那三个人却理也不理,齐白石就非常奇怪问道,我们是木匠,他们也是木匠师傅,你为什么这么恭敬呢?师傅说,木匠分为粗木匠和细木匠,我们做的是粗活,他们做的是细活,他能够做各种精致小巧的东西,还会雕花,这种手艺不是聪明人一辈子也学不成的。
齐白石第二年就找了一位细木工师傅,开始学雕花,他细心观察,学得非常好。他的雕花在方圆百里都有了名气,大家都愿意请他。在他20岁那年,他在一位主人家里发现了一本画谱,他就借回家,每天晚上用薄纸盖在画上,把所有的画都描下来。他画的在当地也出了名。这样一直到27岁,他就是一直是一位生活在乡村的木匠,每天帮人画点画,做点木工。
直到有一天,当地的一个有名的画家胡沁园看到了齐白石的画,他找到了齐白石,发现他很有天赋,但他画画的技巧不够,读书也太少,这样是很难成为大画家的。胡沁园非常热心,他问齐白石愿不愿意跟他学习画画和读书。齐白石非常感动,就去到胡沁园家,每天跟着胡沁园每天认真学习,每天天不亮就起来认真地读书,练字,画画。胡沁园不仅不收学费,还经常给齐白石的家里送米送粮,好让齐白石能专心学习。
齐白石不仅画画越来越好,读书也非常用功,能熟练地背诵唐诗三百首和许多唐宋八大家的文章。他因为会雕花,很快也学会了刻印章。
他跟着胡沁园一直学了十年,终于成了当地知名的画家了。
每天,每天悠闲自得地读读诗啊,做做画,过得非常的舒服,直到四十岁的时候,有一位朋友想请他去西安去教画画,并且把路费也给寄来了,再此在这之前,齐白石连湖南省都没有出去过,但因为是朋友的邀请,齐白石还是去了西安,那个时候的交通不便,所以路上走得很慢很慢,齐白石一路慢慢走,一路欣赏着大好河山,一个人只有经过很多的'事,走过很多的路,看过很多的风景,才能开阔自己的眼界,西安之行是齐白石第一次远行,他觉得收获非常大,后来又有四次她去了,不同的地方,教画画,在旅途中他看到了洞庭湖的烟波浩渺,看到了黄河的巨浪滔天,华山的险峻,桂林山水的秀美。这些美丽的景色,像画卷一样,珍藏在他的心中。
齐白石后来去回到湖南,那时他已经50多岁了,如果正常的话,他就这样平静走完这一生,但是,那时的湖南局势很乱,发生了很多战争,当地还有很多土匪,土匪们知道齐白石画画教画很有钱,就想着要绑架他,再问他家要钱。为了安全齐白石离开了家乡,来到了北京。北京有很多的画家,齐白石在北京,没人在意他,在扇子上面画一幅画,一般的画家,可以收四个银元,齐白石只收两个银元,也很难卖掉。。不过齐白石还会做印章,他做的印章还是有人买,所以他勉强可以生活下去。直到有一天,北京城,一个有名的画家,叫做陈师曾发现了他的印章做得很好,就,跑来找到齐白石,发现齐白石的画也非常不错,他们两人成了很好的朋友,陈师曾和齐白石互相讨论,互相学习,齐白石的画画得更好了,陈师曾后来把齐白石的画带到日本去卖。结果都卖很高的价钱,以后,还有很多外国人还专门跑到,北京来买齐白石的画。
齐白石的画越画越好,还被北京最好的艺术学校请去进去当了教授。1937年的时候北京被日本占领了。艺术学校也被日本人管理,齐白石是很爱国的,他就离开了学校,回到家里,闭门不出,日本人想请齐白石来管理学校,还给送去聘请书,齐白石就在信封上面写上齐白石死了,然后,把原信退回去。在日本占领北京的时候,齐白石家缺吃少穿,日本人给他送来了冬天烧的煤和粮食,但齐白石都每次都说我不是这个学校的人,所以不要。齐白石告诉家里人,凡是日本人来拜访来拜访,一律回答主人不见,日本人的来信,齐白石一律不发不回复,齐白石还画了一幅画画的横行的螃蟹,然后在旁边写上,看你横行到几时,表示自己对日本鬼子的痛恨。
齐白石活到了96岁,只要他能还能起床,他每天早上都会起来画画,他曾经回忆说,自从他学画开始,一辈子只有两次连续几天没画画,有一次,那是因为他生了一声大病起不了床,还有一次是他母亲是母亲去世,非常伤心,所以没画,齐白石画得最好的是虾 ,他从三十岁就开始画虾,但是,一开始是画得不满意,觉得画得就是一团肉虫子,看不出什么活力,于是他就买了,几只虾放在碗里,每天观察虾的动作,每天不停的改进,终于在七十岁的时候终于才画好了虾。他还在乡下的时候,经常花几个小时仔仔细细地观察昆虫,看他们的每一个小动作,所以画得非常的活灵活现。
齐白石像一个老顽童,一直有一颗纯朴的童心,他画的画几乎都是他认真观察过的,他的画全部都是表达他的阳光快乐,幸福有越。他从不会画出悲伤的画。只是把最真最美最乐观留给了我们。
齐白石励志故事6
齐先生接受徐悲鸿邀请授课,可以不登讲台,不拿粉笔。徐对齐先生说:“你不上讲台,我替你讲,你在下面演示就行了。”学生自然欢迎两位名师同时授课。
但齐先生还是很少来授课,一般多是碍于交情,面子拉不下来,才去上课,所以写齐先生的文章便很少有写他授课的一些事情。抗战期间,白石老人授课四块钱一小时,授一次课三小时,十二块钱。他有辆黄包车,外面包着蓝色布幔子,帘子上绣着两个醒目的白字:“齐宅”。先生头戴毡帽,帽顶缝一个大红球,手持藤杖,鞋上缝了个铜铃,走路时发出丁零、丁零的声响。
齐先生每次上课,一般都有几个女学生特别殷勤卖力,研墨铺纸,整理课桌,再用宜兴壶泡好上等茶,等齐先生一到,好多学生跑下楼梯围着他鼓掌。老人迈步下车,满脸堆笑。当走到萧琼面前,老人伸手掐一下她的小脸蛋,问:“你爸爸在家吗?”——该学生的父亲是萧龙友,北京城内四大名医之一。萧琼回答:“去天津了。”“告诉你爸,过两天我去看他。”随后齐先生又和别的女孩子问东问西,闲聊个没完,当他走进教室时,已经过去了半个多小时。
我们男学生因为受到冷遇,心里不平衡,低声向女学生喊话“半袋面粉没有了”,因那时一袋面粉四元钱。齐先生迈步走进教室张望一下,见课桌上纸已铺好,墨也研好,就拿了一支大斗笔醮墨,但不画,又开始闲聊。女生围着桌子两三圈,把我们男生挤在外层。齐先生问问这个女孩子,又问问那个女孩子,一个钟头过去了,才画了一个像大萝卜一样的'东西。同学们都不知道画的是什么,只见他又取了小笔,信手勾几笔,原来是一只雄鹰,同学们又拍掌叫好。
隔壁是西画科的教室,我们的声音引得隔壁的老师学生跑来围观。他们感到很奇怪,上课怎么还拍巴掌。齐先生让女孩子把画挂在墙上,半天不吭声,然后才添松枝。同学争着说:“齐老师给我题款呀。”他说:“题款就不够本了。”老人家心里明白,薪资一共才十二元,抵不上一张画。半天勉强画了两张画,都不题款。
得了画的女孩子高兴极了。她们想出了一个点子,过两三天拿着画去齐家,说:“齐老师,我们来看您了。”于是出示画件:“齐老师给我们题上款呀!”齐先生摇摇头,这时上去两三个女孩子,逮住他的左右手,另一个拿笔舐墨说:“你题不题?”齐先生无可奈何,笑着说:“好,好,我题,我题。”放开他的右手,左手还逮着,题了款,还得盖章。齐不肯盖。女孩子们就到处找图章,齐的图章很多,有两百多方,找到几方,齐见了摇摇头,忙说:“那些图章不能用。”他用嘴努一努,指指抽屉里。同学们打开抽屉,取出图章,在一张画上盖了六七个。“齐老师,我们走了,过几天再来看您。”老人家捋着胡子,目送几个女孩子的身影,两眼眯成一条线,甜甜地笑着。我的女同学收藏着齐先生的一些画,那都是精品。
齐白石励志故事7
齐白石是我国最有名的画家之一,他最善长画小虾小虫等小动物,另外,在篆刻方面他也颇有建树。
齐白石年轻的时候,他就很喜欢篆刻。有一日,他去拜访一位老篆刻家,老篆刻家说:“你去挑一担础石回家,等这一担石头都变成了泥浆,你的印就刻好了。”别的.人都以为老篆刻家戏弄齐白石,劝他不要理那老家伙,齐白右却真的挑了一担础石来,夜以继日地刻着,一边刻,一边拿古代篆刻艺术品来对照琢磨。刻了磨平,磨平了又刻,手上起了血泡,他不在意,他就那么专心致志地刻呀刻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础石越来越少,而地上的淤泥却越来越厚。最后,一担础石统统都化为泥了,齐白石也练得了一手好篆刻艺术,他刻的印雄健、洗炼,独树一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有一次,他过生日。由于齐老是一代宗师,学生朋友来了很多。 从早到晚,客人络绎不绝,老人笑吟吟地迎来送往,等到夜晚送去最后一批客人,老人再也支持不住了,他躺下很快睡着了。
第二日,齐白石老人一早就起床了,他顾不上吃饭,先到画室去做画,家里人都劝他吃饭,他却不肯歇一歇。总算五张画画完了,家人都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等着他吃饭。谁知他摊纸挥毫又继续作起画来。家里人怕他累坏了,都说:“您不是已画够五张了吗?怎么还画呀?”
老人轻轻抬起头说道:“昨日生日,客人多,没作画,今天追画几张,以补昨日的‘闲过’”。说完,他低下头继续作起画来。
正是凭着这种勤奋精神,齐白石老人的画越作越精,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爱。
齐白石励志故事8
齐白石原是一个雕花木工,学画只是他的业余爱好。36岁那年,他遇到了书画家湖沁园。
那时,齐白石已小有名气,按胡沁园出题“飞来佳禽对语”,画了一个人打开窗户,窗外一对燕子正展翅归来。胡沁园很满意,就鼓励他研读古典名著。胡沁园还让齐白石观摩自己珍藏的.古今名画,使他眼界大开。由于齐白石刻苦学习,并博采百家之长,他的绘画技艺突飞猛进。与此同时,他还刻苦练书法和篆刻。
从那之后,齐白石每天都坚持作画,一年只允许自己休息两天,一天是自己的生日,一天是国庆节。
85岁时,齐白石一天连画了4张条幅,吃午饭时还在挥笔,想要再画一幅。画完最后一幅时,他在上面题字:“昨日风雨,心绪不宁,不曾作画,今朝特补之,不教一日闲过也。”这种惜时的精神令后辈敬佩。
名人取得成就,除了天分之外,还要用时间来打磨。
齐白石不仅喜欢画画,而且十分勤奋,一年中除去两天,每天都与画为伴。
他充分利用每一天,潜心创作,最终成为世人仰慕的艺术家。
坚持是一种态度,它能让零散的时间连贯起来,成就一番事业。
生活中有人慨叹:时间都去哪儿了?与其感伤,不如珍惜。
齐白石励志故事9
书画家太多出于清高,耻于言钱。而齐白石则认准凭手艺挣钱无可非议,卖画卖印从不耻于要钱,甚至在客厅贴满价码表:“四尺12元,五尺18元,六尺24元,八尺30元,册页折扇每件6元”;“题上款者加10元”;“花卉加虫鸟,每只加10元,藤萝加蜜蜂,每只加20元”;“常用名印,每字三金,石广以汉尺为度,石大照加。石小二分,字若黍粒,每字十金”……且不论是谁,都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能赊账,不能还价,不能以物代钱。墙上甚至专门告白:“送礼物不画,请客不画,为外国人翻译者无报酬”;“君子有耻,请照润格出钱”;“减价者,亏人利己,余不乐见。”
齐白石还常到荣宝斋“灵市面”,别的画家价格一有上浮,他紧跟着往上调价,生怕吃亏。
为卖个好价,齐白石屡屡和夫人对来客演“双簧”。
听到来客敲门,齐白石便轻手轻脚地走到门前,从小洞里往外张望,问:“外面贵客是哪位呀?”
来客:“请问齐老先生在家吗?”
若拿不准来客是否诚心买画,齐白石就说:“齐先生不在家哩。”
客再问:“真的不在吗?我可是专程前来,想买他老人家的大作。”
听说人家诚心买画,齐白石便改口道:“那我就是齐先生呀,请贵客进来吧。”
客人进门后,齐白石先领着看墙上诸如“润笔先惠,点景加倍,”“无暇闲谈,贵客自重”之类的标语。如果客人说:“齐老先生的`草虫,最为出名,可否割爱一册?”
齐白石答:“年纪老了,眼神不好,工笔草虫不画了,真是对不起。”
客人再请。齐白石故作为难地说:“有倒是有一部,不过太太藏起来了,不知她肯不肯出让。”
客人求之更切,说是愿意出大价钱。齐白石于是拉直了嗓门:“太太,有位贵客要看看你那部虫草册页哩。”
齐夫人在房中回答:“哎,这部册页不卖的!”
齐白石又大声说:“贵客看得中意,能出大价哩。”
于是在一问一答中,一部册页以大价成交了,来客兴冲冲地辞别。齐白石夫妇则再等“贵客”前来割爱。
为让卖画卖印所得生点利息,齐白石通常将拾元钞十张为一叠,积满一竹篮后,就与太太存到冷僻的小银行里。后来通货膨胀厉害,为了不让钱贬值,齐白石将一生的积蓄兑换成60根金条,装在一只长长的口袋中,终年放在身边,直到去世前几个月。
为节约开支,别说是值钱的东西,就是一坛油、一桶米,齐白石都会锁起来,每餐做饭,必亲自开锁,以香烟筒计量取米。有时他伏案作画,家人在一旁择菜叶,齐白石会放下画笔,走上前捡起几片菜叶,满脸不悦地说:“这些还能吃,怎么就扔了?”
齐白石励志故事10
谁都知道齐白石,就是那位著名的画虾画家嘛!
谁都知道齐白石画的虾,那可是千金难求一只的!但你知道他一生娶了相当多的年轻的女人吗?他到九十三岁他还高调吵着要迎娶二十二岁的新娘!
齐白石在湖南,与第一任夫人生了五个孩子。他五十三岁背井离乡、拿着画笔开始了自己的北漂岁月。移居北京四年以后,在他五十七岁时,娶了十八岁、佳人惊鸿的胡宝珠为妻。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貌若天仙的.宝珠又为他接连生了七个孩子。第七个孩子名唤齐良末,是在齐白石七十八岁时所生的,齐白石自以为这是他这一世最后的一个孩子了,所以取名“良末”。没想到,五年以后,八十三岁的他又让四十四岁的宝珠怀孕了。在分娩他第八个孩子时,宝珠却因高龄难产,香消玉殒了。
就在齐白石第二任妻子胡宝珠因难产去世后的第二年,八十四岁的他闹着要续弦,然后娶他娶了协和医院的护士长、二十七岁的夏文珠为妻。
在齐白石九十一岁时,夏文珠撒手人寰,他又找了一位芳名叫伍德萱的三十岁女士为继任妻子;齐白石九十三岁时,伍德萱故去了,家人又给他介绍了一个当年四十四岁的漂亮女人,齐白石摇着头说:“四十四?也太老了啊!”
后来,有人给他找来了一位二十二岁的姑娘,这女孩唇红齿白、肤如凝脂,齐白石很是喜欢,天天耳鬓厮磨的,每日都急着、吵着要把结婚的喜事儿给办了。不过,那一年,白石老人仙逝了,最终没能同这位女孩结成神仙眷侣。
纵观齐白石这一生,他十四岁作木匠,二十五岁兼职卖画,三十二岁开始学刻印旋即一举成名,三十五岁就在当地功成名就、富甲一方了。四十岁时,他开始周游全国,五十三岁便抛家舍业独自一人闯北京,人生地不熟,操着一口湖南口音的他遍访京城名师、大家。在北京的四十年,木匠成了书画巨匠、一代宗师!八十三岁他还跟夫人生了孩子,八十五岁他闹着要续弦,到了九十三岁,他仍喜欢看年轻漂亮美眉!在自己临终的那一刻,他仍吵着要与二十二岁小美女喜结连理。
男人们,这,是不是一个相当励志的故事?回答绝对应该是肯定的!
朋友们,你们已经五十三了吗?亦或你们都还相当的年轻,又都是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的人,那就为梦想加油努力吧,把二0XX年做为自己实现梦想的元年!
只要有梦想,年龄,从来就不是问题。加油吧,朋友!
齐白石励志故事11
我国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有一次去北京城南办事。这一去不要紧,却引出一段故事来。
也巧,在街旁地摊上,有人卖齐白石的画,一看,全是假画。如此损伤齐老声誉,使他十分气愤,便厉声喝问:“你为什么冒充我的名字在这儿卖假画骗人?”
卖画人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笑了一下,郑重地答辩出一套话来,齐老听了如何呢?出人意料,他怒气尽消,竟闭口无言。那么,一副伶牙俐齿的嘴巴到底吐出的是什么呢?
他说:“齐先生,你好不懂道理!不错,这都是些假画。你要明白,凡是大画家没有不被别人造假的。造假的人越多,说明他的名气越大;无名之辈,谁也不造他的`假画,再说,我这些画卖的便宜。有钱的人,还是买您的真画,您又何必生气呢?这番话竟使齐老先生怒气全消,闭口无言。”
齐白石励志故事12
齐白石出身贫寒,作过农活,当过木匠,后以民间画工为生。57岁时,齐白石到达北京,住在法源寺,以卖画度日。他的一个扇面,定价银币两元,比平时一般画家的价码还便宜一半,尚且很少有人问津。可见齐白石当时生意落寞得很,生活何等惨淡!
一天,在一个无人理睬的场合,梅兰芳跟他寒暄了几句,使他稍微挽回了一点面子。为此他心存感激,回去用心画了一张《雪中送炭图》送给梅兰芳,并题句云:“而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可见梅兰芳也并不能改变齐白石在画坛的地位。
齐白石认识了陈师曾后,齐白石的艺术生涯才得以转变。陈师曾虽然比齐白石小13岁,但其时已名满天下,是吴昌硕之后革新文人画的重要代表。他鼓励齐白石尽快自成一体,走艺术的创新之路。于是齐白石开始了“衰年变法”。用他自己的话说:“扫除凡格实难能,十载关门始变更。”
从1920年到1929年,他“十载关门”大胆突破,艰难探索,终于“扫除凡格”,“变更”了面貌。他在美术史上可以自立门户了。然而,他在北京依然是知音寥寥。正像他自己说的:“懂得我的画的,除陈师曾外,绝无仅有。”
陈师曾于1923年便英年早逝了。失去唯一知己的齐白石遭到了同行们的口诛笔伐。北京画坛保守派们骂齐白石的画是“野狐之禅”、“俗气熏人”,“不能登大雅之堂”等,极尽攻击之能事。
但绝望中亦孕育着希望。齐白石在“十载关门”的最后一年————1929年,被到北京不久的徐悲鸿慧眼识珠,一眼就发现了“衰年变法”之后的齐白石。此时的齐白石年已66岁。在徐悲鸿看来,齐白石绝对是大师级的画家。在反对派的鼓噪声中,徐悲鸿大声疾呼:齐白石“妙造自然”;齐白石的画“致广大,尽精微”……徐悲鸿在不仅在展览会上贴条预定齐白石的画以提升其地位,而且为齐白石编画集,亲自写序,送到上海出版。除此以外,徐悲鸿还请齐白石到自己任院长的北京艺术学院做教授,并亲自驾马车接齐白石到校上课。徐悲鸿对学生说:“齐白石可以和历史上任何丹青妙手媲美,他不仅可以做你们的`老师,也可以做我的老师。”
齐白石曾在一封写给比自己小32岁的徐悲鸿的信里说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君也!”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齐白石的成名,主要得益于徐悲鸿的慧识与提携。
齐白石励志故事13
很多人不理解齐白石在门口和客厅里都贴着卖画刻印的润格,诟病于老人的吝啬。他们哪里知道齐白石的艺术道路是怎么走过来的,若知道,也许就不会怪罪了。
齐白石的小儿子齐良末回忆父亲时说:“经济上他很拮据。他也是考虑到今后,他有两家子人要养。家乡那些人都没办法了,也没有田地,什么都没有,常常有亲戚会到北京来看他,临走时再带走点钱,没办法。这两家的困难都压在他一个人的肩膀上,他的压力是相当沉重的。”
《白石老人自述》里有这样的话:“我不希望发什么财,得到一点润笔的钱,就拿回家去,奉养老亲,抚育妻子。只图糊住了一家老小的嘴,于愿已足。”
从齐白石卖画的润格中,不仅可以见其吝啬,见其性情、心境,也可见得白石老人的耿直,见其冷涩的幽默。
1920年,他写道:“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请照润格出钱。庚申秋直白。”
后来,此润格增补如下文字:“花卉加虫鸟,每一只加十圆。藤萝加蜜蜂,每只二十圆。减价者,亏人利己,余不乐见。庚申正月初十日。”
1922年增补:“有为外人译言买画者,吾不酬谢。”
1940年的一则,则有弦外之音:“绝止减画价。绝止吃饭馆。绝止照相。自注:吾年八十矣。尺纸六圆,每圆加二角。卖画不论交情,君子自重,请照润格出钱,切莫代人介绍。心病复作,断难报答也。与外人翻译者,恕不酬谢,求诸君莫介绍,吾亦苦难报答也。”
1941年的一则亦颇有意思:“凡藏白石之画多者,再来不画,或加价。送礼者,不答。介绍者,不酬谢。已出门之画,回头补虫,不应。已山门之画,回头加题,不应。不改画,不照相。凡照相者,多有假白石名在外国展卖假画。厂肆只顾主顾,为我减价定画,不应。九九翁坚白。”
这里竟然要用到“坚白”二字!其实,这样的润格告白,内里也应该是辛酸以至于无奈的。齐白石身上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1921年,他从北京到长沙,遇到老友索画,多年故交,老人欣然画了给他。第二年,齐白石再到长沙,这位朋友照样又拿着画纸来索画。齐白石无奈又画了,不过把画画好后,在上面题写了一首诗:“去年相见因求画,今日相求又画鱼,致意故人李居士,题诗便是绝交书。”
绝交书似过于严肃了。可是白拿人家用来养家糊口的画,也不合适吧。
还有一件事,也能说明齐白石老人的性格。
1932年,家里来了客人。是熟客。也就不是讳,可是客人走后,老人一幅心爱的《虾》却不是了。老人气不过,后来写了一幅《告白》贴在墙上:“去年将毕,失去五尺纸草虾一幅,得者我已明白了。壬申。白石老人。’即便是清楚谁拿去了,老人也不会去追索。不过是用这种方式泄一点儿埋怨;再见面时候,那人自然羞愧,不过是两个人心照不宣罢了。
白石老人靠卖画为生,难免有应酬,也难免有无奈之作.齐良末说:“应酬之作是有,有些他不喜欢但人家非强买强卖这一类的,他不得己也画。比如说画一只虾10块钱,两只虾就是20块钱。人家说了,我没有那么多钱,只有15块钱,怎么办?他就这样了,那边画—只整虾,那上头再画一个虾脑袋,15块。这样的事常常有。所以有时候那一张纸四尺长,右下角底下就画俩小鸡。四尺长条一尺宽,左上角写着‘白石老人’四个字,中间全是空白。因为人,家不给钱,或给得少。这类画现在成了了不起的绝版画。我父亲跟人家说,您哪有这样做的明?你弄那么一张纸来逼着我这么弄,我给你画俩小鸡就完了,别的没有。我父亲是很执着的一个人。”
白石老人一辈子不画没见过的东西,可址偶尔也有例外,毕竟南北两大家子人要生活。
一次一个买主非要齐白石画一条龙。齐白石没画过,可是一转念,有了办法。只见齐白石在纸上画了一只大花瓶,又在花瓶上画了一条龙。画完,齐白石笑了,买家也笑了,俩人痛快成交。
毋庸置疑,生活的压力很深地影响了齐白石对于金钱的意识和行为。齐良末回忆道:
“他有钱了不存银行,东西都放在身边,就在院子里头。就这么大的一木头疙瘩,平常谁也不注意,就扔在院子里,风吹雨淋日晒都没事儿。后来有收破烂的过来,我妈一看这东西没用,就想换点火柴。破木头有什么用?那么大,劈又劈不开,我妈就把它卖了。我爸正巧回来——就说我爸不破财——我爸看见了,说,哎!这不是我们家的嘛。人家说卖给我了,我爸说那不行,你回来,这个我不卖,我还有用处呢。我爸把这木头弄回来后,狠狠地骂了我妈一顿。他说这个你怎么能卖?那里头藏着金条!他托人给弄的金条,他就怕别人拿,扔在那不起眼的'墙犄角里。
“还有一个,我们家那院子、那房子该整修了。年久失修,政府说帮忙给弄弄吧。那会儿我爸还活着呢。政府说修,就让拆吧,从上头拆,拆到墙半腰往下头一点儿了,突然上头的工人就在那儿打起来了。大家伙/L说怎么回事?哎哟,那里有金条出来了。我爸在砖头里头藏了金条。我爸说别挖了,他突然又想起可能底下还有什么东西,他说你们都走吧,这房不修了。从此我们家那房就拆到这儿,底下没再拆,就重新给恢复了。”
在拍摄的齐白石的纪录片里,能看到他身上挂着一大串钥匙。他管这个家,早晨起来他会去把大门打开,晚上亲自关门。屋子里的哪个抽屉里放了什么东西他都是有数的,他闭着眼睛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东西。
但是,我们同样不能忘记的是,齐白石在京城的生活条件稍好一些之后,对来自湘潭的故人,甚至是平生未曾谋面、只要是来自家乡的生活无着的人,都会慷慨解囊。这与他日常的吝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齐良末回忆:“除了自己至亲的这些人,只要是湖南乡下来的人,湖南老家来的人,能够说湖南话,能够通报说自己是湖南什么地方来的,可能没钱回家了,不够路费了,现在很艰难,我父亲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先请人家吃顿饭,然后拿出50块钱来,给他做路费。那时候的50块钱,除去北京到湖南的往返车费,还能剩余好多。我亲眼见过一个人,拿着钱,我父亲给的钱,那人的手直在那儿抖。”
齐白石励志故事14
齐白石出身贫寒,作过农活,当过木匠,后以民间画工为生。57岁时,齐白石到达北京,住在法源寺,以卖画度日。他一个扇面,定价银币两元,比平时一般画家价码还便宜一半,尚且很少有人问津。可见齐白石当时生意落寞得很,生活何等惨淡!
一天,在一个无人理睬场合,梅兰芳跟他寒暄了几句,使他稍微挽回了一点面子。为此他心存感激,回去用心画了一张《雪中送炭图》送给梅兰芳,并题句云:“而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可见梅兰芳也并不能改变齐白石在画坛地位。
“)齐白石认识了陈师曾后,齐白石艺术生涯才得以转变。陈师曾虽然比齐白石小13岁,但其时已名满天下,是吴昌硕之后革新文人画重要代表。他鼓励齐白石尽快自成一体,走艺术创新之路。于是齐白石开始了“衰年变法”。用他自己话说:“扫除凡格实难能,十载关门始变更。”
从1920年到1929年,他“十载关门”大胆突破,艰难探索,终于“扫除凡格”,“变更”了面貌。他在美术史上可以自立门户了。然而,他在北京依然是知音寥寥。正像他自己说:“懂得我画,除陈师曾外,绝无仅有。”
陈师曾于1923年便英年早逝了。失去唯一知己齐白石遭到了同行们口诛笔伐。北京画坛保守派们骂齐白石画是“野狐之禅”、“俗气熏人”,“不能登大雅之堂”等,极尽攻击之能事。
但绝望中亦孕育着希望。齐白石在 “十载关门”最后一年————1929年,被到北京不久徐悲鸿慧眼识珠,一眼就发现了“衰年变法”之后齐白石。此时齐白石年已66岁。在徐悲鸿看来,齐白石绝对是大师级画家。在反对派鼓噪声中,徐悲鸿大声疾呼:齐白石“妙造自然”;齐白石画“致广大,尽精微”……徐悲鸿在不仅在展览会上贴条预定齐白石画以提升其地位,而且为齐白石编画集,亲自写序,送到上海出版。除此以外,徐悲鸿还请齐白石到自己任院长北京艺术学院做教授,并亲自驾马车接齐白石到校上课。徐悲鸿对学生说:“齐白石可以和历史上任何丹青妙手媲美,他不仅可以做你们老师,也可以做我老师。”
齐白石曾在一封写给比自己小32岁徐悲鸿信里说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君也!”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齐白石成名,主要得益于徐悲鸿慧识与提携。
【齐白石励志故事】相关文章:
齐白石励志故事01-29
齐白石励志故事(14篇)01-31
关于齐白石的作文04-19
齐白石经典语录04-03
励志的故事 励志名人故事04-02
经典励志故事 启迪人生励志故事04-02
经典的培训故事励志故事04-16
「感人励志故事大全」 感人的励志故事05-02
励志人生的故事-关于人生的励志故事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