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外名人的高考励志故事
张艺谋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
在下乡插队做了三年农民,又在咸阳棉纺织厂当了七年的搬运工之后,1978年,机会终于来了:北京电影学院到西安进行全国恢复高考后的首次招生。
他趁着去沈阳出差的机会,带着前妻肖华给他连夜煮的鸡蛋,从自己拍摄的大堆摄影作品中挑出60幅作品,奔赴北京电影学院招生的考场
张艺谋回忆说:进了电影学院,我发现同学大多是电影或艺术世家子弟,像我这种从外地来的很仰视他们,我不觉得电影学院是我能进的学院,我觉得它更像一个贵族学校。而从农民、工人再走进贵族学校非易事。
张艺谋说:我上大学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谋出路。再实际就是得到免费教育,包分配,是大学生出身,地位好像不一样,要是体院收我,那我就进体院了。
无疑他是优秀的。
1982年,他毕业后被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张艺谋新的人生命运再次开始。
时势弄人。时势造人。这两句话同时体现在了他身上。
与张艺谋同期的另一个人物,是郑渊洁。
说到拒绝高考,他应该算得上韩寒的前辈。
据说他是因为觉得自已思维太发散完全不能适应考试而坚决不参加高考,而后又因为赌气说不参加高考也要混出点样子来给抛弃他的女朋友看,就开始了写作。
郑渊洁与张艺谋现在都是功成名就的人,很难说两人谁对社会的贡献更大,不过张艺谋拍出红高梁的时候正是我只识看郑渊洁的年纪,如果单就这一点来说,我还是投郑渊洁一票。
而且,郑渊洁这件事是真挺有意思:
他拒绝高考。他的儿子也没经历过高考,而是在老爸编织的童话故事里成长了。郑渊洁甚至不让自己的孩子去学校受教育,他亲自编写了50万字的教材,自己给孩子上课。有趣的是,也许是由于逆反心理,郑渊洁的小女儿却因为喜欢学校而上了学。对此郑渊洁说,要是将来女儿参加高考,他也会和别的考生父母一样:等闺女高考的时候,我就在在考场外等着,手里拎着一桶王八汤。
70年代代表人物:高晓松
高考前本来我是被推荐去浙江大学的,我特别想去,那里山清水秀美女如云多好呀。开始我爸妈不知道,后来看我整天不看书才知道,我父母都是清华毕业的,我从小在清华园里长大,上清华是他们从来没有怀疑过的必然选择。这也是我后来为什么一定要退学的原因,我太想去远方了。后来他们让我选,如果要民主就去上浙大,但是学费自理,如果听他们的话就必须上清华,他们供我读到博士后也没问题。
我们那会儿心理压力倒不大,家里都好几个孩子,不会把所有的希望倾注到一个人身上,当时我上了清华,家里人一点反应都没有,连辆自行车也没奖励我。唯一高兴的是拿分那天我们老师告诉我,我一向学得最烂的化学居然考了北京市最高分。
这是一个一帆风顺的人,虽然最近看起来似乎在韩寒处栽了个小跟头,但并不妨碍他在东方卫视好男儿的评委席上侃侃而谈。
在他的高考经历后,我想,嗯,太顺的人多摔几下才是好的。
80年代代表人物:韩寒
严格意义上说,不参加高考的他好像是一个反面教材。
其实高考的压力是完全的经济压力,如果高考前一天,忽然告诉你你爹妈都死了,但是居然卖烧饼的爹妈有几个亿的遗产,我想绝大部分的人会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参加考试,并且在碰到一个诸如叫你分析居然和竟然两词除了笔画不一样多以外有什么区别之类的题目的时候高呼一声:爷不考了!
很多人有这种观点,你初中辛苦三年,高中再辛苦三年,到大学的时候就轻松了。这种想法是很多父母、老师的想法,所以他们就不把大学当成学习知识的地方,而且我们学生也不把大学当做一个学习东西的地方。很少人会说把考大学当做学习知识的地方,很多人回答是想到大学体验一下大学的生活,大学的生活不就是谈恋爱吗我想还是把大部分人赶到大学去感受生活。
【中外名人的高考励志故事】相关文章:
中外名人励志故事-经典中外名人励志故事04-01
中外名人的励志故事-名人的励志故事精选04-12
中外名人励志故事04-04
中外的名人励志故事04-05
中外的名人励志的故事04-05
中外名人的励志的故事04-05
中外名人励志的故事04-04
中外名人励志的学习故事04-05
中外名人励志志故事精选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