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公共基础课渗透企业文化探析论文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充分依靠企业举办职业教育”,“行业主管部门要对行业企业职业教育进行协调和业务指导,继续办好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高职教育与企业发展密不可分。高职公共基础课是高职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高职素质教育的重要帮手,是高职教育阶段引领学生领会企业文化的主要力量。
一、高职公共基础课与企业文化的关联性
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很多,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文化,但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企业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积极向上、反映社会进步、推动企业向前发展企业文化氛围;形成企业整体的意志和员工为社会和企业自觉奉献的内在动力;员工转化为自觉统一的行为,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动,他们为社会和企业的发展而奉献的价值取向就经久不变,企业也会因此得以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企业文化主要由价值观、最高目标、行为准则、管理制度和道德风尚等内容构成。
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统一的整体,而公共基础课是学校教育的基石,离开基础教育,专业课教育无法开展。当今世界是人才激烈竞争的世界,而人才的竞争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上,更体现在人才的基本素质上。这些基本素质主要包括人的远大志向、高尚情操、创新思维、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健康心理等,它们都是通过公共基础课完成的。目前,高职公共基础课有语文、英语、计算机应用技术、体育、心理健康和数学等。它们在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上具有重要作用:一是作为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课,公共基础课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高职教育是学生终身学习的一个环节,高职教学要为学生今后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终身学习预留出一定的发展空间,在这个前提条件下,能担负此重任的,唯有公共基础课,专业课是无法替代的。二是高职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更要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此,高职院校必须依托社会,依托企业,以社会所需、企业所需为依据,选择必需的社会和企业知识、职业核心能力知识、心理学知识、人文社会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理论有效地结合起来。三是公共基础课的学习是高职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需要。大学阶段,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开设公共基础课程,有助于大学生养成爱国主义情怀,具有民族观念、大局意识等政治思想素质,帮助学生培养忠诚、诚信、敬业、协作、勤奋等职业道德。
高职公共基础课与企业文化的关联表现在:内容上,高职公共基础课有政治、语文、英语、计算机、体育、心理健康、就业与创业训练等课程;作用上,高职公共基础课促进人养成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思想道德品格、健康的身心和职业核心能力。因此,无论是高职公共基础课的内容还是作用,都与企业文化的内容和核心价值是一致的。
二、高职基础课渗透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一)高职教育的需要。高职教育是与企业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企业的现实需求在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里得到充分体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所以满足企业需求是高职教育的职责。
(二)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要求毕业生能较快地适应企业环境,尽快投身于企业的生产建设。企业的发展,要求毕业生进入企业不仅要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岗位上,以适应岗位的技术要求,更应凭借良好的综合素质适应企业的.管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促进企业生产发展,同时也使自己崭露头角,赢得企业的关注与重视。换言之,很多毕业生并非不具备胜任岗位的知识和能力,而是缺乏对企业环境的适应,从而导致自己的专业技能不能很好地发挥,甚至因为这方面的原因被企业淘汰。
(三)学校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引入企业文化的教育,可以促进高职的教育改革,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创造意识,从而带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有效提升。每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组织的全国职教会议,目的就是让高职院校“借鉴优秀企业文化,培育具有职业学校特点的校园文化”,实现“优秀工业文化进校园、优秀企业文化进课堂”,提高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水平和管理能力。
(四)学生成长的需求。学生理解企业文化与文化学习之间的重要关系,激发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帮助学生塑造优良的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三、高职公共基础课融入企业文化的途径与措施
充分发挥公共基础课的功能,把企业文化渗透在基础课的教育教学中,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深入企业调研,领会企业文化的内涵。高职教育是直接为行业企业生产一线提供人才的摇篮,为了贴近企业,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满足企业的需要,高职院校必须对企业进行调研,感受企业文化带来的优势,加深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了解和领会企业文化内涵。认同企业文化,才能更好地在高职基础课中有意无意地融入企业文化。到企业调研要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是确定调研方式。调研的方式很多,有网上文献及资料收集调研、企业实地调研、电话调研、人员访谈、问卷调查等。使用哪一种方式,或者是几种方式相结合,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了解的信息的全面和真实。二是确定调研对象。企业人员由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一线员工三大类构成,对企业文化的调研,如果能够涵盖这三类人,做到调查对象的多样化,就能真正体会企业文化所折射出巨大力量和魅力。三是明确调研目的:通过了解企业文化,认识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从而在教育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四是明确调研内容,通过了解企业的发展历史、现状、趋势和企业的荣誉,企业所需的岗位群和岗位从业人员构成,与学院相关的专业结构和职业素质要求等,理解企业文化在企业建设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五是确定调研时间。六是确定参与调研的人员。比如,在海尔集团的展览馆里,就有大量的资料全面地介绍海尔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海尔文化彰显出来巨大魅力,如激活“休克鱼”事件、人单合一、海尔文化走进哈佛讲坛等资料,可以让参观者充分了解认识海尔的企业文化。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入优秀企业核心价值观。教师的素质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养成,影响学生的成长成才。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高职师资队伍相对不足,通过各种渠道引入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教师,他们对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等的认识、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偏差。要在高职公共基础课中顺利、成功地融入企业文化,应加强师资核心队伍建设,引入优秀企业核心价值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增强教师对职业教育的认识。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高职基础课教师应充分认识职业教育新理念,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一般规律,理解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差异。二是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德水平。高职教育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技能,更应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得益于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的师德师风,通过言传身教,必然会直接影响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三是开展高职基础课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促进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提高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高水平的教师,都是非常注意学生全面的发展,在教学时会注重融入企业文化和渗透相关的素质教育。四是引进企业兼职教师,带来先进的企业文化,为高职公共基础课补充新鲜血液。企业兼职教师本身具有较强企业文化传授意识,在他们的带领下,企业的精神、企业的制度、企业的职业操守等企业文化,会潜移默化影响其他教师。五是举办企业家讲坛,让优秀企业讲师走进校园,以他们亲身经历讲述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三)贴近专业特色,加强与职业岗位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因此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要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众所周知,德国是世界上是很成功的职业教育国家之一。它成功的最大原因,是教育与职业岗位的紧密结合。比如,决定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会自己先到几个企业调研,然后选定其中一个企业作为今后就业目标单位,最后就找相应的职业学校学习,进行订单式培训。在我国,以往的高职基础课具有单一学科性、过多强调独立性和系统性的弊端,老师授课时忽略学以致用的高职教育的原则,带有很明显的高等普通教育的痕迹。与专业结合是高职教育的特色,高职教育的任何一门基础课都应该力争与专业紧密联系,在教学内容上尽可能与职业岗位结合。课前学情分析是基础课与专业贴近的重要手段,通过学情分析,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基本素质,还可以了解学生对专业教学的要求和培养目标,更可以了解职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在每一次课前,教师还应该清楚该班级的专业教学进程,以便于设计有针对性的项目训练。比如,高职语文课教学中,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除了进行传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更要结合专业特点,重点训练“说”的能力。可以模拟推销、公关、产品介绍、景点介绍等教学模块进行训练,要求学生“说”要有条理、“说”要能说出重点、“说”要能说清楚,等等。高职公共基础课同样可以贴近职业岗位要求,让学生达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四)改革教学模式,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传统高职基础课教学,以老师的教授为主,在教室进行,课后老师再布置一些作业,基本上就可以完成一个教学内容。这样的学习方式抽象、单调,很难达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实施:一是实战教学代替传统教学。所谓实战教学,就是在基础课时,设定项目,师生共同完成而不是由教师一人从头至尾的灌输。比如,在一次语文活动中,让学生组织一次读书沙龙活动。从活动策划、方案制订到组织、实施等,各个环节的进行都需要进行交流、写作、协作等才能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文化中所要求的敬业、忠诚、团结、责任等素质也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带领学生参观企业,亲自感受企业文化的魅力。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可以结合专业学习需要,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参观展览馆,了解企业的规章制度和获得的荣誉。参加一线工作环境和氛围,看看工人在流水线下上重复单调、简单的工作。让(下转第36页)(上接第20页)学生思考,如果没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对工作的热爱,这样紧张乏味的工作,很容易让人思想开小差,或不认真细致地工作。错放一颗小小的螺丝钉,有可能让一台价值百万的工程车在工作中酿下大祸。三是进行6S整理,模拟企业管理。“6S管理”由日本企业的5S扩展而来,是现代工厂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理念和方法,其作用是: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使工作环境整洁有序,预防为主,保证安全。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师利用课程结束前两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对所使用的课桌、教室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以体现个人拥有良好的素养,保证环境和场所的安全。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中,企业文化的精髓深入学生心中。
总之,企业文化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素质教育是学生可持续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应重视高职企业文化教育,推动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
【高职公共基础课渗透企业文化探析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