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课后习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伛( ) 翳( ) 愧怍( ) 攥( )
2.指出下列每组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A.惶恐 肿胀 默存 冰籍( ) B.塌败 骷髅 湖涂 抱歉( )
C.荒僻 善良 取谛 闲聊( ) D.滞笨 诲辱 凑合 愧怍( )
3.辨析组词。
4.在这篇课文中,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里?老王的善良又表现在哪里?
5.试以老王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老王给“我”送香油、鸡蛋这一部分。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了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6.阅读文段,回答问题。请指出本段记叙的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7.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滞笨: 镶嵌:
8.“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将“镶嵌”能否改为“站立”?为什么?
9.“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中的“强笑”能否换成“笑着”?为什么?
10.“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作者为什么害怕?结合文段简要回答。
(二)
[甲]乞丐
我走过街头……一个老态龙钟的乞丐把我拦住。
红肿的、泪水模糊的眼睛,青紫的嘴唇,褴褛的衣衫,污秽的伤口……啊,贫穷把这个不幸的生命噬啮得多么丑陋!
他向我伸来一只通红的,浮肿的,肮脏的手……他喃喃地乞求帮助。
我摸遍了全身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怀表,甚至连手绢也没有……我身边一无所有。
而乞丐在等待……他那只向我伸来的手微微摇晃和颤抖着。
窘急、惶恐之下,我紧紧地握住这只肮脏的颤抖的手……“不要见怪,兄弟,我什么也没带,兄弟。”
乞丐用他红肿的双眼注视着我,那青紫的嘴唇流出一丝笑意——于是他也同样紧握了我那冰凉的手指。“没关系,兄弟,”他吃力地咕哝着,“这也多谢了。这也是施舍,兄弟。”
我明白,我也得到了我兄弟的施舍。
[乙]女乞
我走过繁华的闹市,四通八达的人行天桥上,一个戴着墨镜的并不十分衰老的女乞占去了大半边人行道。
她的头埋在两膝之间。身边放着一帧像片,是一个穿军装的男人头像,只是四边打着黑框。地上皱巴巴的一张纸,上面写着:自幼眼盲,父母双亡。戍守边关,丈夫阵亡……读着读着,我的心紧紧向她倾斜了。
“过路君子,抬手一帮。”我想做一回“君子”,尽一份心,可惜囊中羞涩,只摸出了一个五分硬币,丢进她身边的杯中。她听到声音,向我磕了一个头,嘴里喃喃地说了些话,大概是“祝你发财”之类的话吧。
我并不理会这些话,照样走我的路。忽然听到一声金属撞击声,一回头,正看见那位盲女用“瞎”了的眼睛瞄着离杯一尺远的硬币,用手撮起,然后准确无误地投入杯中。
我呆住了。我感到悲哀,为照片上的军人悲哀,更为那位妇女悲哀。我头也不回地走了,但我的希望却留在了她身边。
我等待着。
11.这两篇记叙文都是写乞丐的,对乞丐的描写共同使用的方法是
A.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肖像描写 动作描写
C.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肖像描写 D.动作描写 侧面描写 语言描写
12.甲文写乞丐特意点明“老态龙钟”,其作用是 ;乙文写女乞则写到她“并不十分衰老”,其作用是 。 13.在甲文中,乞丐“等待”的是 ,他得到的是 ;乙文中,“我”得到的是 ,“等待”的是 。
14.在上文中,作者“为自己悲哀”,是因为 。“为照片上的军人悲哀”,是因为 ,“为那位妇女悲哀”,是因为 。
15.通读短文后,谈谈你的体会。
(三)
感恩报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个出身贫苦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而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
这天傍晚,他奔走了一整天,又累又渴又饿,可身上只剩下一毛钱。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一口饭吃。
可是,当一位天使似的姑娘打开大门时,他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不好意思张口要饭吃,只求姑娘给他一口水喝。
姑娘看出他的疲惫和饥饿,微笑着给了他满满一大杯牛奶。
男孩饥不择食地喝完牛奶,嗫嚅地说:“我应该付您多少钱?”
姑娘仍旧微笑着对他说:“您不用付钱。妈妈经常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
泪水涌上男孩的眼眶,他轻轻地说:“那么,就请您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
其实,男孩本来是打算退学的,如今,他仿佛看到上帝在朝他点头微笑,他觉得浑身有劲,男子汉的豪气又迸发出来了。
若干年之后,有一位来自小城镇的姑娘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的医生束手无策,只好把她送到大城市去,请专家们会诊治疗。
一位有名的医生参加了会诊。当他看到病历上记载的家庭地址时,他马上直奔病房。来到病床前,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位病人就是当年送过满满一大杯牛奶给他喝的天使。他回到办公室,决心竭尽所能,回报这位“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的姑娘。
经过艰辛的努力,手术成功了,姑娘渐渐康复。这位医生要求医院把账单送到他的办公室,他付清了一切费用,并微笑着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姑娘坚持要知道她应该支付多少医药费。可是,当账单送到她的手上时,她又不敢看,因为她确信:这笔费用将会花去她所有的积蓄,或许还不够。最后,她还是鼓起了勇气,颤抖地翻开了这沓厚厚的账单。末尾的签字锁定了她的目光,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
“医药费——满满一大杯牛奶 霍华德?凯利医生”
16.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尽管它显得有些巧合。人们之所以传诵这个故事,是因为它颂扬了 的高尚品德。
17.“满满一大杯牛奶”产生不了多少热量,可它却能让男孩“觉得浑身有劲”,打消了退学的念头,直至走向成功,你觉得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18.对故事里的医生(男孩)和姑娘,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19.这个故事不长,但处处都有照应。你能找出运用了照应写法的地方来吗?请你至少举出两处,并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
照应之一,如:
照应之二,如:
好处是:
20.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很重视感恩报德,你能举出一个有关的成语(或谚语、格言、诗句、故事等)来吗?
三、写作
21.你是否观察到身边善良的人所做的善良的事吗?如果有,请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
一、1.yǔ yì zu zuàn
2.箱 糊 缔 侮
3.教诲 侮辱 忏悔 荒僻 逃避 墙壁 捎东西 树梢 稍稍
4.作者的善良是对弱者的同情,老王的善良表现在对他人的帮助。
5.提示:叙述时注意人物的语言。
二、(一)6.有一天 “我”家门口 “我”和老王 老王为“我”送来香油和鸡蛋
7.呆滞笨拙 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8.不能。用“镶嵌”可以看出老王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了,而用“站立”给人的印象,认为老王的身体较好。
9.不能换。“强笑”说明笑的不自然,体现出“我”对病危中的老王的同情。
10.因为老王身体瘦的让“我”害怕,他的病态使人害怕。
(二)11.B
12.为了表明“乞丐”已是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了 表明女乞年纪还不太大,如果眼睛未瞎,还应该能够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
13.物质上的施舍 精神上给予(真诚和友爱) 悲哀(或欺骗) 那位妇人重新寻回自我,做个真诚的人
14.自己轻信表面现象,未看到实质 他被人当成骗人的幌子 她本有靠劳动为生的条件却甘心做乞丐,骗取别人的同情或施舍
15.人和人之间应该真诚相待。
(三)16.施以爱心,不图回报
17.“满满一大杯牛奶”使得处在困境中的男孩看到生活中存在着爱心,重新燃起希望,振作起来,继续拼搏奋斗。
18.可以从精神品德方面,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19.“给了他满满一大杯牛奶”——“送过满满一大杯牛奶”“施以爱心,不图回报”——“回报这位‘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的姑娘”
使文章前后呼应,上下连贯,线索清晰,结构完整,中心突出等等。
20.感恩戴德。
三、21.(略)
【老王课后习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老王》语文课后习题集答案12-09
《老王》课后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2-09
有关老王的课后练习答案08-16
《关雎》课后习题答案06-30
匆匆课后习题答案12-09
雷雨的课后习题答案12-09
《匆匆》课后习题答案12-09
善良课后习题答案12-08
渔翁的课后习题及答案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