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慢就业:不是所有的空白期都叫做“啃老”
不到大三就要写简历,不到大四就要去实习,不到毕业就要跑招聘。慌慌张张、匆匆忙忙中,似乎大学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就业。毕业季的学生们不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也不信“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他们只知道就业越快越好,否则就会被冠以“啃老”的名号。
慢就业成啃老?
而事实上,除了那些不得不一毕业便就业的,还有很多人打算慢就业。这个要求乍听之下并无大碍,但当你听说谁谁谁家的儿子,毕业半年多还没找工作时,“啃老”这个词一定第一个出现在你脑海里。明明有自己的打算,却抵不过一句“啃老”的风言风语,再坚定的信念,在舆论面前直接被秒成了渣渣。于是,赶鸭子上架被逼着就业的也不少。
针对这种现象,有人说现在的大学生太过懒惰,如果学校、社会、家长不步步紧逼催促就业,他们没准真的想逃避,一辈子啃老。也有人说,如果挑都不挑,捡都不捡,随随便便签一个公司,只为满足“快就业”的要求:父母想我快点找工作赚钱,学校想我快点签下三方换初次就业率,社会上不想看到这么多的“无业游民”。那我的想法我的打算呢?我想考研二战,我还想趁这个机会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为什么这些慢就业形式偏偏就叫不务正业?
盲目就业缺失幸福感
很多人说这些都是虚的,只有工作和赚钱是实实在在的。这种言论跟结婚不过是两个人过日子,不在乎有没有感情岂不是一样?很多人像渴望爱情一样渴望一份满意的工作。然而,如果对待工作没有热情、没有热爱,存在疑惑、存在迷茫,你期待的价值感、满足感、成就感都不能在其中体现,难道这就是对的?多少人一毕业就开始了工作,不是自己想做的,却错过了更多选择的机会;搞不懂自己适合什么,却已没有了想清楚的时间。
空白期是探索自己的契机
国外的学生会有间隔年,这一年一般是在大学入学前。很多学生在这一年里面去旅游、去见识,去认识不同地方的人和物,去结交不同背景的朋友,进而发现自己的兴趣,自己适合的东西。而我们没有,从小到大,我们的教育就是不许有一丝一毫的空白。胎教、早教、幼儿园、学前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工作,每一个环节丝丝相扣。看似很合理,但却剥夺了我们自由思考的时间,一味的灌输,却没有给我们机会自我消化自我发现。而到了大学毕业,当这个体制教育已完结时,我们依然要忙不迭地按照社会的意愿去继续下一项“义务”。
对于主流来说,毕业生应该做的就是尽快找工作。那么,花点时间挑三拣四不重要吗?认识自己不重要吗?冷静下来思考不重要吗?如果没有这样的挑三拣四,怎么保证自己有个好的起点好的平台?如果不能认识自己,怎么确定一份工作是否适合是否喜欢?如果不是思考,怎么知道自己期望的价值会在哪里体现?家长们,请不要期望你的孩子会在这种打了鸡血的大氛围中浴火重生,他们更有可能魂飞湮灭。毕业生们,请把你们的热血冷却下来,准备考试也好,出国游历也好,陪陪家人也好,只要你能花时间思考、试探、发现,而非盲目就业,在这段空白期中把磨刀的功夫做足了,那么就业这把硬柴,还愁砍不断吗?
【慢就业:不是所有的空白期都叫做“啃老”】相关文章:
关于啃老的作文(精选3篇)11-24
"慢就业"面面观,沉淀期也需要包容03-11
“慢就业”面面观,沉淀期也需要包容03-11
老不是理由生活感悟12-08
珍惜所拥有的作文03-04
珍惜所拥有的青春03-08
逝去何尝不是拥有的爱情美文11-18
放下所有的事情,让生活回归空白的生活感悟11-30
你想试试慢就业经典美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