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经验分享

时间:2022-12-09 17:05:34 考研经验 我要投稿

考研经验分享

考研经验分享1

  坛子里面有很多牛人的经验贴,在这我就不写了,下面是自己在考研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考研经验分享

  1.如果自己不会做长期计划,或者做了长期计划后不能很好的执行的话,不妨暗示自己在一周或者在十天让自己完成一定的量,这样可能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2.如果自己在看书的过程中或异常的浮躁,看不进书的时候,不防暗示自己再专注15分钟,在这15分钟里,全神贯注,这样,可能就会自然而然的专注几个小时。要有这种意识。

  3.在一周的时间里,一定要让自己休息半天,在这半天,干自己想干的事情,而不要去想有关考研的任何事情。

  4.经济学2中,政治经济学中的社会主义部分很头疼,有两点建议:a.反复听暑假经济学院的辅导班录音中这部分的内容,做好笔记,个人感觉戴老师讲的.非常好。B.看历年真题涉及到这部分的内容。个人觉得做好上述两点,考试这部分可以应付了。

  5.经济学2中,喜欢考市场失灵的部分,这部门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和 西财出版的微观经济学讲的非常清楚,如果能够在没书的情况下,自如清晰的梳理出来,那么,你已经很不错了。如果不是,请加油。(请注意,不是刚看完书,再写。而是随时都能写出。其他知识点也适合这个标准)。

  6.在看书的时候,都有自己的弱势科目和看起来比较安逸的科目。比如我感觉看数学、英语和专业课比较头疼,看政治比较舒服,那么我会在一般的时间克服弱势科目,在看累的时候,在来看政治,就会感觉看书也是一种享受。

  7.数学3,如果李永乐660题做起来比较轻松的话,那么你的数学已经不错了,那么请做题仔细。如果比较头疼的话,那么可以通过做真题,660题中比较困难的知识点,通过的方式查看全书,以点带面,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8.看政治的时候,这里看一本书5遍比看五本书适用。

  9.自己还会给自己发短信,激励自己!

  请注意,坚持到最后,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结果。

  没有100%的把握,但尽100%的努力。

  祝你好运!

考研经验分享2

  【摘要】考研路漫漫,前方多雷区,总是一不小心就中招了。这份经验谈算是我对自己整个考研历程的回顾,同时也希望能为学弟学妹们避开一些雷区,让你们的备考过程更加顺利和清晰一些。

  一.六方面经验详解

  1.提前准备

  先说明,这里的准备复习是真的全方位开始进入复习模式!建议从3、4月份开始进入正式的复习,因为很多同学也是这时候开始的,各大辅导机构的课程也会在这个时候开课。不要觉得这样复习时间太长,害怕自己后劲不足。我想说的是,当你6、7、8月份才开始复习,而你身边的同学已经刷完一两轮的时候,你真的会慌。

  2.坚持不放弃,不中断

  这里就说一句,自制力差的就别回家了。别想着自己可以怎么怎么样,很多时候那只是想想而已。建议如果可以,请一直在学校保持学习、复习的'状态。如果真的是特别特别累,或者身体出现问题了,也别中断超过2天。

  3.要从最重要的开始做,把握核心

  建议整个复习过程中不要离开真题,通过真题熟悉掌握考点、重点,按照真题去复习。真题永远都是最重要的,不要把真题留在最后。真题不怕做,就怕你做的遍数不够。

  4..先完成,再重复,绝对不要在未完成全部的时候过分纠结于某一点。

  建议先完成,再重复。可能第一遍只会40%,但是你都看全了,知道哪是哪,而且知识是贯通的,通常后面的方法才是常用又快捷的方法。然后你再看第二遍的时候,说不定就会了60%。第三遍就80%,第四遍90%……依此类推

  5.安排计划时,大方向即可,机动一些

  建议安排计划时,大方向即可,机动一些(例如:上午高数,下午政治)这样做能保证一个完整无间断的学习,真正沉浸进去。

  6.注意心态平和

  建议复习期间尽量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吵架、分手什么的尽量都别有,真的会影响。我是真心觉得这个对我影响挺大的。

  二.心得体会

  1.复习资料从来不贵多,我还是希望你们能认真的把手里的东西学会学透,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做适当补充。

  2.考研是限时的应试教育,要注重性价比

  3.每个人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其实心里都是有数的,别告诉我你没有,自己会不会哪科弱不弱你应该知道。如果后期你真的觉得自己补不回来了,某科一定过不了线,建议你关注下秋招。

  4.如果你真的是某科特别弱势,考虑下还要不要考这科

  5.英语最好天天看,是真的有效果

  6.注意时间的分配,注意不要做无用功。我希望你在前期就能有每天很充实的感觉,后期只需要安稳的复习就行。答主现在想到自己后期的慌乱,其实都是有些后怕的。

  7.考研过程中尽量远离那些负能量的研友,我希望你的身边和对面都是坚定为了梦想努力复习的人。可以交流,但是还是要有自己的节奏。提前的复习可以在交流中给你更多的底气,不用担心自己的复习量落后于他人。

  8.远离手机,番茄工作法,学习计时器都没有关机好用。

  9.累肯定是会累点,但是考过了,有过这段经历我觉得挺值得的。常和家里人打个电话。

  10.不要沉迷于订计划的满足感,计划不如变化快,有大致计划即可,记住想不如做。同时我还希望你的计划是符合实际的。

  最后我希望决定考研的学弟学妹们都能追随本心,选择自己合适的学校,喜欢的专业,然后考出理想的成绩。

  我知道,我们终将有一天会成为自己的英雄。

考研经验分享3

  经过艰苦的复试后,昨天在网上知道我被录取了,心中却是极端的平静,没有预想中的狂喜,这个结果,也许是对我这五个月辛勤努力的回报吧,[考研征文]考研祭(续)。

  我得初试成绩:政治66,英语58,数学130,专业课118,总分372,虽然成绩还算不错,但是回想起来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其一,政治

  我得政治考的太低,最大的原因是由于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政治不必要背诵每一个知识点,由于当时比较担心政治,最后我将红宝书几乎每个知识点都疯狂的背诵,但是由于知识点太多,所以虽然对每个知识点都涉及到但是基本上都没有记的很清楚,所以对于政治的复习在十一月之前,学习之余(我得意思是看别的科目累了)看一看红宝书,十一月之后,开始系统复习政治,开始有选择的背某些知识点,当然是背那些当年的热点,其余的争取能有个大概的记忆,不要死记硬背,也不需要背的太清楚。至于资料,不要做所谓的“两千一百题”“一千题”等等垃圾资料,时间根本不够,再者题量太大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会弄得头晕转向。把历年的考研题弄的清清楚楚,然后再稍微的做点题,比如四百题,就足够了。

  其二,英语

  上了考场之后,我就觉得,自己的单词还是不过关,所以,单词一定要背的劳,记得清清楚楚,各个词的用法,各个用法的词义,都要搞清出,还有一点必须注意的是:在复习中要注意分析句子,形成一种英语句型思维,就像汉语一样的句型思维,经验故事《[考研征文]考研祭(续)》。

  英语试卷中最重要的是作文和阅读,这两项共七十分,占到试卷的`绝大部分,我当时忽略了作文,仅仅考前看了一下,背了几个模板,根本不够,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注重写作能力的培养。至于,其他题型例如完型,平时注重积累,但是不要把它放在重要位置,翻译每年的得分率都很低,平时练一下,也并非重点,新题型每年都很难,所以放弃了也无所谓。

  其三,数学

  数学一定要注重做题的正确率,和速度,其实数学不难,任何一个理工科的学生都能学好。我当时在考场上没有做完,所以比较懊悔。

  其四,专业课

  专业课一定要搞到所报考学校的推荐教科书,大纲,复习时对照大纲一遍一遍的看书,做课后题,最好能搞到所报考学校的内部资料,包括期末试题,内部复习资料,历年考研试题。复习了几遍课本后,对照试题的重点再看,然后对照大纲看,最后汇总,把各个知识点都要搞清楚,各个需要记的公式记清楚,还有各个使用条件等。专业课的题量很大,我所考的专业课总共五页题,密密麻麻,刚开始觉得能做完,有些松懈,但是最后还是有十六分得题没有做,看着会做的题而没有时间,这是很令人郁闷的事情。所以一定要提高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

  至于复试,有很多人发过文章,我就不赘述了,希望xx年考研的师弟师妹们都能成功,只是要记住一点,付出绝对有回报,并且回报是与付出成正比的。

考研经验分享4

  初试

  其实大家都知道,初试对考研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在初试中成绩排名靠前,那录取的机会也会大一点。下面我来说说我的几门课程初试的准备情况。

  1.数学。可能对文科生来说,数学是一门比较麻烦的课程,我从高中就是文科生,所以我能体会其中的心酸。不过,这也不是不能战胜的!我是从3月10号开始复习数学的,本科时的数学成绩比较优秀,所以一开始复习起来并不十分痛苦,不过有一点要强调,那就是,真的要沉下心来,一个字一个字的看,一道题一道题的做,虽然有些题没什么做的必要,但如果你真的细节都做好了,我相信这对你的信心是大有好处的。

  考研是个考心志考毅力的过程,信心是个不可或缺的东东啦。我自己是做的陈文灯的《复习指南》,这真是一本好书,但难度有点大,我觉得一边看书一边做题并不适合我,所以我是先把书看了一边,比如先把微积分看完后,做其相关的题目,然后继续下。这是要看个人啦,你们可以先试试看,看自己能接受哪种方式。这本《复习指南》我是在6月份期末考试之前结束了第一遍,在4到5月份我上了文登数学辅导,个人感觉还是不错的,虽然没能有什么提高,但确实是巩固了我的基础知识。暑假时,我把《复习指南》又做了一遍,把第一遍和第二遍都没做对的题目摘录下来,开学后和研友讨论

  到了9月份,我又把这本书大略看了下,查缺补漏啦。到了10月份,我开始做相关的真题。这个进程不用急,慢慢来,可以两天准备一份,然后好好纠正,看看哪方面的题目还是做不到尽善尽美,然后翻书去努力!到了11月份,我又把数学书看了一遍,不过这段时间重点是专业课和政治,所以也就稍微看了下,唤醒自己的记忆,呵呵:)到了12月份,可以把自己以前做的不太顺的题目拿出来再看看就可以了。到了1月份,其实也就是一样,把摘录的题目看看,把要记的公式一定要背下来,然后信心百倍准备考试。在整个复习过程中,除了指定的数学教材之外,我用了文登的《复习指南》,李永乐的考前模拟题和历年真题。我个人并不赞成题海政策,这样会扰乱自己的思绪,做到太多自己不会的题目又影响信心。我坚持书是王道!适当的习题就足够了!大家不妨专心做一本书,做懂、做透,天下习题都是千篇一律,弄懂一套就够了!我的方法让我得到了自己满意的分数,虽然不高,但我清楚自己的实力也就满足了。

  2.英语。英语成为许多考研人的绊脚石,我身边也有好几个同学都是因为总分很高,但英语差几分,结果不是没上到,就是调剂到别的专业,都不是原来的金融专业,觉得很可惜啊!我当初设想的英语分数就是要上70,后来考完对答案,是70,没想到结果和我预测的一分不差!我觉得英语这个东西的确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迅速提高的。我从大二开始,就比较重视英语的发展,本来是想对以后找工作会有帮助,结果没想到不光对找工作有好处,连6级,考研都很有好处啊!如果你准备考研,而你现在是大一大二,那么我劝你好好学习英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我个人考了上海中级口译,对我听说读写都很有帮助!

  我是从3月10日开始背英语单词的,每天背一定的量,到5月底完成了第一遍。在背单词的同时,每天坚持做4篇阅读,什么类型的都要做,我自己的辅导书有人大版的英语阅读,考试虫的阅读理解,单词也是人大版的,新题型是新东方的,也就这几本,我觉得我也足够了!其中人大版的阅读我读了两遍,觉得还是有用的。到了12月中下旬,我买了作文预测和范文书,每天背一点,呵呵,这是比较速成的方法,也是通用的方法啦。英语关键是要坚持!每天一定要做阅读和背单词,这样对培养自己语感有好处。特别是做完型的时候,你或许并不知道为什么选这个选项,但感觉就选它,结果对了,这就是语感~

  考英语时,一定不能慌乱,一步一步的来,不会就先放一放,千万不能着急!我就是先看下全卷,尤其关注一下作文,或许在阅读时能找到可以用的好句子的!还有就是要把握时间,大家都考了这么多年了,应试技巧都有吧!

  3.专业课。我的专业课考的比较失败,考下来的感觉是很不错的,但分数比较失望。对外的`专业课很有特点,今年它是100分宏微观+50分英翻汉,所以英语在这也体现了哦。专业课的复习当然是把指定的用书看完看好,因为我自己专业课考的也不是很好,觉得比较失败,所以在这也说不了什么,请专业课的高手们给大家一点建议吧。

  4.政治。我暑假上了领航的政治辅导班,其实主要是为了它的资料。然后一直到10月下旬才开始背资料。政治我觉得没什么捷径,除了背就是背,大家也只能借助资料帮自己省去总结的时间。因为自己高中就是政治文科生,觉得应该不成什么问题,谁知道,高估了自己了。所以大家要接受我的教训,不能浮躁,不管怎么样,都得好好背,踏实背!历年的真题只要做下选择就可以了,这也是我身边考研的人的共同方法!

  在考研期间,我觉得有几点甚是重要。一,找一个和自己志同道合的研友,最好不是考一个学校一个专业或一个学校不同专业。虽然说就算考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也没什么,但不免会影响有些同学的心理,无缘增加心里压力,会被别人打乱自己的复习进程。研友在考研时能帮助你,稳定你,鼓励你,尤其在你动摇时她会给你最大的定心丸,我个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二,最好要心无旁骛,考研就是考研,这期间会受到很多诱惑的。尤其是在10月以后,身边的同学都找到好的工作,我有点动摇了,想工作。可能我是个幸运的人吧,既签了农行,考研也还可以,但找工作时的确浪费了自己不少的时间,要不政治可以再多背背呢,是吧?!三,放松心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是很重要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性格和处事方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准备阶段,可以用个本子把每天的计划都列出来,争取完成每天定的目标,坚持下去,在这其中,可以适度改变自己的计划,适合自己就好!

考研经验分享5

  摘要:今天为大家分析考研数学备考过程中的基础知识的问题,希望能够让大家收获经验不走弯路,掌握技巧举一反三,用最少的时间最高的效率取得最好的分数。

  夯实基础是关键

  考研数学在很大比例上在考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掌握。这些基础性的东西需要在第一阶段充分把握。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把考研数学的各个考点、知识点系统性的过一遍。在接触辅导书之前最好先过一遍教材,以便大致有个了解,最好结合考纲,这样有针对性。同济版《高等数学》,看教材时,所有定理的证明都可以跳过,比如第一章极限,看上去就让人头晕的“ε—δ”语言是数学系的同仁作的工作,不用管它,你只需要看到一个初等函数后,会用“代入法”求其在某一点的极限就可以了,书上有很多东西写得很详细,看的时候要抓主要矛盾,有所取舍,具体说起来就是着重看考纲中要求为“理解”和“掌握”的部分。但因为了解过程也有助于记忆结论,所以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大致了解一下重要定理的证明思路。不管看不看过程,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记得公式和定理。不同于高考,考研数学要求记忆的知识点非常多,所以必须要像学习英语单词那样时常回忆,加深印象。

  建议大家在复习过程中自己多总结,总的来说,记得知识点不是难事,但是一定要注意同时把某一知识点对应的适用条件也掌握好。只有同时把这两方面把握住了,概念这一块才算过关,才算打好了基础。

  注重运算能力的培养

  这里所说的运算能力包括速度和准确率两个方面,多数人一定有这样的感受:一张数学卷子发下来,题目都会做,都有思路,但是一做起来就漏洞百出,总有地方出错,结果时间自然不够。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自己平时从来不练,看到一道题,先想思路,如果方法上没有什么障碍的话就认为不会有问题了,其实事实上如果真的动手去做很可能发现并非想象那么简单。因此,建议在初期阶段就过运算能力这一关,否则到后期就成为考研数学一道坎,事倍功半。

  善于归纳,学会总结,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很多同学做题的过程就到对完答案或是纠正完错误就简单的结束了,一套题的价值也就到此为止了。大家在纠正完错误之后,再把这套试题从头看一遍,总结一下自己都在哪些方面出错了,原因是什么,这套题中有没有出现我不知道的新的方法、思路,新推导出的定理、公式等,并把这些有用的知识全都写到你的笔记本上,以便随时查看和重点记忆。对于大题的解题方法,要仔细想一想,都涉及到哪些科目和章节了,这些知识点之间有哪些联系等,从而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系统化,以达到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才能使你做过的题目实现其最大的价值,也才算是你真正做懂了一套题。如果你能够这样做了,那么做过的题在以后的复习中如果没有时间了,就不用再拿出来重新看了,因为你已经把要掌握的精华总结好了,只需看你的笔记本就行了。解数学题一定要从思路,原理的角度入手。

  重视历年真题

  据统计,每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内容较之前几年都有较大的重复率,解题的思路和所用到的知识点也很相像,所以要求考生重视历年真题。做真题可分两步,第一步一套套地做,这样一是可以检验复习水平,发现不足的地方。另外为合理安排考场上答题时间积累经验。第二步,按照章节进行做,在第一步基础上,有些题目有可能会做错,接下来,在各个章节中在专题中做,把该类型的题目,最近十年考试题好好研究,弄清楚常考的是哪些情况,有可能怎么变化,还有可能怎么考。另外,要求考生通过对考研的试题类型、特点、思路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有意识地重点解决问题对提高考生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是有很大帮助的。对于那些具有很强的典型性、灵活性、启发性和综合性的题,要特别注重解题思路的培养,尽管试题千变万化,其知识结构基本相同,题型相对固定。

考研经验分享6

  写在前面

  我本科所在的大学仅是北京一所非“211”的普通大学,本科专业是自动化,纯工科的专业。由于兴趣和自我定位,在考研的时候我舍自动化而选经济类专业。当然这个选择是需要胆量的,因为当时我没有任何的经济学基础,而经济类每年近400分的分数线高得让人咂舌,这就意味着专业课需要考一个非常高的分数。

  虽然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我一直担心因为基础差而被淘汰,但是我始终在高效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下认真学习,最终在考场上独步天下,以专业课132分、总分407分的成绩杀进了中央财经大学的国际贸易专业。

  “笨人”的破茧成蝶

  这个世界什么时候都不缺“聪明人”,恰恰相反,每个时代都是“聪明人”太多了,“笨人”太少了,但是往往最缺的还就是“笨人”。在学习一途上,很多“聪明人”并不如笨人取得的效果好,究其原因:“聪明人”不舍得在基础上下笨功夫,认为下那种难度小耗时多的笨功夫不划算。许三多凭着那股子傻劲,做大回环,不停地跑步,练习最基本的对练动作(因为高难度的他确实学不来),靠最基础的重复,他成了比武冠军。

  其实大家不要把考研专业课想象得有多复杂,它考的很多东西都是很基础的,只要你把基础原理、基本概念掌握了,题目也是万变不离其宗。就从我报考的央财来说,有一道简答题考的是“需求的变化和需求量的变化有什么区别”。这道题目算是很基础的,相信只要是学过经济学的人都能回答。

  但是对于跨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课基础的薄弱是一个非常大的劣势,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复习伊始,我经济学的基础为零,就像小孩子学走路一般,从最基础的开始,这个过程虽然痛苦,但真的是个破茧成蝶的过程。

  打基础的阶段是在大三下学期,这学期伊始我就在老师的建议下选择了报考中央财经大学的国际贸易学专业,其专业课的参考教材只有两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但都是中级课本,对于我这样没有任何经济学基础的人来说确实有点难度。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我想到了去旁听。其实大部分的考研科目在本科院校都有开设,我就对照我要考的两门科目去学校网站上查询,发现学校那个学期开了三门关于经济学的课程,即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中级微观经济学,并且幸运的是,上课时间与我本专业的上课时间都不冲突,于是我每周都会去旁听那三门课程,把它当成自己的必修课。说实话,那个时候自己本专业自动化的课程还是蛮多的,平均每天4~6节课,但即使这样,经济学的课程我依然一节不落地去听,在课堂上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对我来说都很新鲜,我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老师说的点点滴滴。

  在上每节课之前,我会提前把那节课的内容预习一遍,不要求理解,也无需弄懂,只要保证知道老师上课时所讲内容位于教材的哪个地方即可(因为有时老师讲课不按教材的顺序讲,如果不预习可能就不知道老师在讲哪儿,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这样听课效果就不好了)。如果老师讲的是课本上的内容,我会一边听一边在书上画出重要的知识点,做好备注;如果老师讲的是临时想到的一些内容或者是相关的补充内容,我就会快速地将其记在笔记本上,无需太工整,只要下课以后自己能看得懂,还能回忆起当时老师讲的是什么就可以了。课间休息的时候一定要抓紧时间把自己不懂的问题向老师提出来,请老师帮忙解答,其实老师们人都很好,他们非常喜欢爱学习、爱问问题的学生。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地方,就是课后作业。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弄懂,研究清楚,因为那是老师精挑细选出来的,很具有代表性。每次作业我都非常认真地完成,通过写作业也能帮我回忆当天上课学习的内容。那段时间过得非常苦,每天繁重的课业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几乎一学期都没怎么出校门,但同时自己也收获了不少,不仅是知识,还有自己的人生态度。

  高鸿业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公认的国内编得比较好的经济学教材之一,我用的就是这两本书。每天白天听完老师讲的课以后,当天晚上我会花一晚上的时间把老师白天上课的内容认认真真复习一遍,主要是看书和笔记。先看上课时在书上做了标记的地方,仔细理解每一句话,回忆老师当时是如何讲解这句话的,举了哪些例子,做了哪些说明,问问自己是否真的明白了,一旦有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记下来以便以后问老师或同学。然后重点理解书上出现的所有图表和公式,这个没有什么投机取巧的办法,只能是跟着书上的推导过程,自己一步一步尝试着证明出来,再理解所得出的图表或公式所表达的经济学意义,所涉及的假设条件。这个说起来容易,其实做起来难,因为这不是说你读懂了书上的文字就可以了,关键要读懂这句话、这张图背后的数学推导、经济学意义等。对于那些一直搞不明白的问题或者容易混淆的问题,我会把它们专门抄在一个本子上,然后反复地揣摩理解,总有一天会豁然开朗。只要这些基础工作做好了,专业课也就成功了一半。

  强渡“险滩”

  如果把打牢基础比作在平静的水面行船的话,那么重难点就是行船过程中遇到的急流险滩,虽然平静的水面占了路程的绝大多数,但是如果不重视路程极短的急流险滩,那么船毁人亡是必然的。

  打牢专业课基础是我们复习专业课的一个重头戏,同样,强化重难点是专业课的另一个重难点,同样不可小觑。重难点的复习既是对基础复习的一种深化和升华,也是对考试当中具有区分度的知识点的把握。掌握重难点也非常不容易,需要克服自己的惯性思维和反复训练。

  除了自己的努力,我的专业课强化阶段还有跨考专业课老师的帮助。强化阶段既可以从暑假开始,也可以从9月份开始,主要还是因自己的进度而定,我就是从9月份才开始强化复习的。当时基础知识复习得已经差不多了,我就给老师建议:让他讲解书中我在打基础阶段标记出来的不理解的难点和历年考试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重要的知识点。每次老师上课大概会有两个半到三个小时,书上的内容讲3~4章,先是把书上的知识点都罗列一遍,如果发现自己还有不明白的就当场弄明白,然后老师会把重点的名词解释、重点简答题的出题点挑出来,我做上记号以便回去复习。有些同学可能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限制,不能通过辅导班的形式进行辅导,但是一定要想办法找到一个指导者以帮助自己解决专业课方面的重难点,可以是本科院校的老师,读研的学长等。因为有些问题仅仅一味地靠自学,不仅耗费时间,还很难解决。

  每次上课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三个小时,但这两三个小时的知识我在上完课后要花一周的时间去巩固和消化。

  首先,我把这几章的内容仔仔细细地再看一遍,边看边在书上做标记,特别重点的地方要抄下来,书上的公式要求做到自己能在一张白纸上推导出来,这也就要求其中涉及的假设条件要熟记于心,书上的图形一定要自己在稿纸上画几遍,重点注意图形的走向趋势和一些关键点,如拐点、最低点、最高点等。此外,对于一些相似的概念一定要自己尝试着进行比较,这属于综合能力的考查,在复习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要,比如完全竞争市场定价原则和垄断市场的定价原则。

  其次,我要把老师强调的地方,如名词解释或出简答题的地方,用自己组织的语言写出来,并誊抄在笔记本上,然后加以背诵。通过复习我发现很少有参考书将名词解释写得详细而又不啰嗦的,要么是两三句话解释个大概的意思,要么是长篇大论、洋洋洒洒上千字,根本不适合答题。因此我自己整理了一本专属的名词解释。事实最终也证明,考试不会考太偏的名词解释,像今年的名词解释在我整理的本子当中都能找到。这个工作虽然有点烦琐,但特别有效。

  最后,就计算题而言,书中的例子和书后的习题一定要练得滚瓜烂熟,做到一看题目就知道考什么知识点,考哪个公式。因为这毕竟是经济学考试而不是数学考试,一般计算的难度都不会很大,也就只涉及一到两个公式,只要你知道考什么知识点,需要用到什么公式,题目也就迎刃而解了。当你把这些工作做扎实,基本上专业课就不会出问题。

  上面我已经说过,对于重难点要强化复习,熟练掌握,可能有人就要问,重难点在哪儿呢?我哪知道什么是重难点。单就书本来说,无所谓重点不重点,而对于考试来说,肯定是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几门科目中,唯独专业课没有考试大纲,也没有考试范围,只有指定教材(有的学校甚至连指定教材都没有,只有要考的专业名称),这时学校历年考试真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自己总结重要考点的主要依据也就是历年真题。

  其实专业课的复习主要指向两类书:一类是学校指定教材,一类是历年真题。真题给考生传达的不仅仅是以前考过的那几道题,关键是告诉了广大考生这个专业出题的大致范围、出题的题型、题量的大小。如何利用真题决定了你复习效率的高低,真题利用得好,可以说是事半功倍。以我自己报考的中央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为例,就出题的范围而言,我从真题中获得了不少信息,比如微观经济学,央财必考的几个知识点有:偏好、成本曲线、垄断等。主要考那本参考书的前面大半部分,后面小部分顶多出个名词解释。同样用这本书作为参考书的还有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拿北大来说,它就更偏向于考书的后面部分,比如博弈、不对称信息等。可见,从真题中把握考试范围对于复习很有帮助,能省去很多无用功。

  出题的题型,我们同样能从真题中获知。我报考的专业考的题型有名词解释、选择、简答、计算。而像其他学校如北大,用的是同样的参考书,它的题型只有简答题。就题量的大小而言,央财的试卷题量非常大,很多同学都说做不完。看题量能看出什么呢?通过题量和每题的分值你就知道每道题目要答多少文字,央财名词解释一个4分,那么只需答四五行文字就行,而简答题一个十几到二十分,这就需要分段答,答十几行。这也算是一个技巧。

  约定俗成的答题规范

  考研在我眼中就是一个见招拆招的过程,这在考试的试卷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十年磨一剑”固然可喜,但是若是因为“剑利而招不对”就着实可惜了。因此在考研战场上除了基础牢,难点通外,还需要有着应万变的答题技巧。

  注意答题技巧的细节,可以让你的成绩更上一层楼。起初,经济类的题目对于我这样一个工科生来说很是头疼,因为对于很多题目,我能理解它的意思,却难以表达。我习惯了工科的那种言简意赅的逻辑思维,比如一道计算题,我只能列一个公式代入数值算一个结果,而不会想到加上很多语言文字的描述。但后来发现,每类题目都有每类题目的答题规范,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与说明,但是每类题目都有约定俗成的答题规范,你做到了,老师自然能给你高分。这也是我在复习过程中逐渐摸索总结出来的答题技巧。

  对于名词解释,首先,要详细描述它的含义,然后要解释它相关的性质,有图的配上图形,有公式的配上公式,然后跟它相关的你能想到的都写上,尽量多写。对于简答题,首先答出题目中涉及的名词解释,然后再对问题本身作答,回答问题时要尽量详细,有图形或公式说明更好,只要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点和结论都要写上。最好是分条描述,即写上标号,这样老师看得清楚,也显得你思路清晰,回答得有条理。对于计算题,先要把涉及的相关原理和公式写出来,并对公式做适当的解释,然后对公式中每个字母代表的含义进行解释,并联系题目进行赋值,最后得出结果,如果必要的话,还要对结果进行经济学解释。

  另外,还要重视平时自己的写字速度,注重答题效率。央财的题量很大,如果自己能回答而由于写字慢却最终没来得及作答,那就太可惜了。这种情况很多人都有,包括我自己。因此在此特别提醒大家,希望能引起重视。

考研经验分享7

  先说第一次考研吧!其实我想考研,在大三就有这个想法了,但是确实在计划上没考虑很多,心理上准备也不足。具体表现在我班长职务没有退掉,所以我从没旷过课,而我们大四时每天大约六节课,这就导致我学习时间保证不了;大四开学不久,由于先进性教育,我们专业成立了党支部,我又当了党支部书记,时间就更没了保证。我算了下第一次考研只学了2个月不到,而且学习还很间断。数学只做了4套题,看了几遍复习指南;英语真题都没做完,政治随便背了些。学习必须要有时间的保证才能有效率而言,一颗不安定的心是学不好习的,学习需要全身心的投入才行。

  第二次考研是在我毕业后才开始的,为了这个决定,我放弃了很多好的工作的机会,同时这个时候我的家里也出现了些问题,我的父母有些很严重的矛盾,我的压力很大,可以说是很痛苦的。但是,为了我喜欢的专业,这些都值得。由于一系列问题,我的复习真正是从9月才开始,之前的时间被耽误掉了,9月到了科大旁租了一间房子,正式开始了我的考研生活,在这个时候我才算静下心来好好看书。这时时间已经有点晚了,我很紧张,所以我加大了我的时间投入,每天12个小时学习,具体时间表我认为,适合自己就好。

  学习保证了时间就有了前提,其次好的方法可以提高效率,时间乘上效率就等于功了,就像是力乘力臂等于功率一样。

  关于方法:政治上,我一直是学理的,可能答题上存在不足,所以如果你也如此,那就好好把握客观题,这次我客观42分。政治学习时间不用太多,每天2 ,3小时足够了。我的方法是看大纲解析这本书,看5遍,要细看要划重点,然后做选择题集,大量做,做过后再看书,查阅知识点。考前会有大量模拟题的,可以买来做,我半小时80道选择题,具体时间大家自己确定,记住一点,见的多了,选择就没问题了。分析题我不行,就不说了。

  英语,我不太好,不过进步了20分,考了60+。真题一定要细看,阅读能力是根本,阅读能力的提高以多读为基础,同时每天记阅读中遇到的生词,我不赞成背单词书,脱离文章记单词低效且对意思把握不好。先看真题,一般一星期两套,根据个人情况调整下,做真题时注意揣摩命题的思路,题来自于文章,文章理解能力强了,自然就能答对题了。每天坚持阅读一定量的文章,真题看完了,看模拟题,一定要每天看英语才行,我建议按照套卷的形式,坚持到最后,一定每问题的。严格按照时间3小时做卷子。

  数学多考了60分,考了125。一句话多做题,总结知识点,总结体型,你会发现考试时很熟悉的。注意数形结合的思想,注意总结,我也建议按照套卷做题,前提是你对所有知识点都有了一定了解,先看书再做卷子,天道酬勤!这次我就做了20套卷子。

  专业课,我都是自学的.,还好都能看懂,又看了些笔记,考了97,也进步了20+,在学校那个考点,专业课会松一点的,所以如果可以去学校考比较好点。

  方法有他自己的个性,每个人都有所不同的,记住一点,做足你能做的,努力一定会有所回报的,不要放弃每一个知识点,调节自己的身体状况,我考前就没睡好,考前一个月就可以调节生物钟了,睡好才能发挥好,我就没发挥好。给自己一个考研的明确的理由,不要为了学位而考,给自己一颗安静的学习的心,同时给自己充足的时间。

考研经验分享8

  回想考研期间,我每天忙碌于去图书馆占坐,除了每天回宿舍午休,我其余的时间几乎都是在图书馆里 度过的,也因此认识了一些研友,大家彼此鼓励,为了 同一个梦想而奋斗着。到了冲刺阶段,图书馆九点半关门后如果感觉自己还撑得住,我就会去教室再看一会书,然后最晚11点回寝室睡觉。连洗澡都得算计着时 间。两个月不能逛街。所有这些在看到考研成绩的那一刻感觉都变成快乐的。其实,努力,成功了就是经验,失败了,就是教训,最重要的是努力过了。

  跨专业,并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做出的选择,它可能让你浪费很多的时间和金钱,而最后只能证明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也有可能让你振翅一飞,从此找到正确的方向,扶摇直上快意翱翔。所以,从一开始,这就必须是一个认真而严谨的决定。也惟有如此,无论最终是成是败,才能无怨无悔。

  一、院校专业选择

  下面是我的个人经验和看法:细分专业和学校,确定报考目标。一定要看自己喜欢哪个城市,既然想借助 这次的考研改变现状开始一段新的求学历程,一直想去 哪个城市念书就不要将就。圈出大致范围,再找到那里学校的招生简章和其他相关信息,一般网上就可以完成。要注意的是,你有意向的专业是否拒绝跨专业考生。 在进行认真细致的对比之下确定两到三个你想去的学校和你喜欢的专业。每个人情况不同,自行制定每一步适合自己的计划是必要的。就我而言,我一直想去西安, 高考的时候没有达成这个心愿,考研决定达成这个心愿。我一直对哲学,以至于玄学很感兴趣,虽然它是冷门,但行行出状元,我还是决定做一次自己命运的主人。 本科是英语专业,对英语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其实那时候选英语主要是对西方文化感兴趣,并不是对英语语言本身感兴趣。我选择的方向是西方哲学与现代社会思 潮,从某种意义上说,算的上是个交叉学科,而且本身的英语专业也可以当做是一个工具和优势。

  二、专业课的复习

  对于跨专业备考的学生来说,专业课总分300分,无疑真的是压力山大啊。定下最终要报考的学校和专业之后,就要开始行动了快去买专业课教材!当时我报考的学校都没有指 定专业课教材,这让我着实头疼。然后就是细致的专业课复习,从制定专业课的学习计 划、答疑和授课,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师兄也跟交流了很多复习过程中的心态体会。包括考前最后的一个月咨询老师针对我平时复习的漏洞,给我找出针对 性的考前模拟卷。不仅熟练知识的运用,还不断提高答题技巧。最后我的两门专业课分别考了135分和132分。

  三、公共课的复习

  政治投入产出最高。基本上政治考试没有不及格的,但要考高分也很难,政治需要你天天看,可以上辅导班,一是省时间,二是重点突出,不会看偏。

  政经这门课对文科生来说似乎是比较头疼的。但所幸研究生考试的'政经并不要求很高。不过这门课光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因为它有很强的原理性和系统性。理解了,就是会者不难,融会贯通;不理解,就是难者不会,支离破碎。理解对这门课是至关重要的。

  四、英语专业跨专业考研优势明显

  有原本英语专业的基础,然后结合着钻研一下考试的做题技巧和出题的思路是相当必要的。我把过去 十年的真题研读了一番。发现其中有许多文章完全可以当做教科书来学习的,这 其实也是当然的,因为试卷选取的文章都是来源于自于西方的报纸刊物,是原汁原味的英语思维。而且,如果你认真整理分析了其中一些文章后,你会发现完型和写 作水平也会大有长进。可谓一举多得。所以,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天道酬勤,努力,才会成功!

考研经验分享9

  前两天收到录取通知书了,很欣慰,这么久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复习考研的那段时间我经常上这个论坛,大家互相分享经验互相鼓励,也让我得到了很多帮助。本来也想好了考上的话我也要来写上一些我的建议,这里不缺经验贴,但我希望有人能觉得适合或者喜欢我的方法。

  先说一下自己的情况,本科就读于普通的非211一本学校,环境工程专业,考研成绩:政治71;英语70;数学129;专业课124。

  复习考研从9月份开始完全够了,战线不要拉的太长,关键还是看自己的态度和效率。

  数学

  先说数学吧,环境考的数二,内容不多。我复习的主线是:李永乐复习全书--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基础过关660题--最后冲刺超越135分--历年真题。全是李永乐系列的。我没有看课本,直接看的复习全书,每一个知识点都认真看,每一道题都做,课本只是辅助,复习全书上没弄懂的又没有写详尽的地方再去翻课本。9月和10月过一遍复习全书时间完全够了,11月做线代辅导讲义,我之所以只做线代的辅导讲义,是因为数二的线代内容很简单,这部分在考试中是必须要做到拿满分的,所以强化下基础。然后是基础过关660题,这本书都是选择填空,基本上能考的选择填空题的题型都在这里面了。12月下旬的.时候做最后冲刺,把整个知识体系连接起来,在大脑里有完整的框架。1月开始基本就剩1个星期的时间了,这个星期内每天一套真题,从最近的往前做。

  英语

  英语其实很简单,我最反感被单词,不论是四六级还是考研,我信奉的一句话是“得阅读者得天下”。我的建议是从9月份开始每两天做一套阅读(包括4篇阅读理解,1篇新题型,1篇翻译,即除去完型和大小作文的一套试题),一直到11月份,12月开始做真题(不包括作文),3天至4天的时间做一套真题,时间自己把握。不要特意的去背单词,背单词就是浪费时间。我的方法是,做阅读的时候把不认识的单词画出来,对完答案后再去查单词的意思,然后根据单词坐在的句子和上下文去记这个单词。所以一开始做阅读的时候会感到很吃力,消化完的时间也比较长,但做到后来就好多了,划出的生词就越来越少了。1月份的时候用那一个星期的时间找本作文书来被模板就行了。

  政治

  政治我是从10月份开始准备的,买了一本大纲解析,一本李海洋的《考点比练1600题》,每天看大纲解析上的一章内容,然后做《考点比练》里对应的内容,只做选择,做完一定认真的看答案和答案详解。差不多到12月中旬的时候把政治的内容都过了一遍了,然后买本形势与政策的书,就是当年的时事政治,这种书有很多的,我用的是肖秀荣的《命题人》,把题目都做一遍,最好都背下来。最后的两个星期就是政治的关键时期了,最终的成败就在这两个星期上,这段时间内务必要买到三本书:起航的20天20题,任汝芬的序列四,肖秀荣的最后4套卷。20天20题一定要买到,越早越好,买到手后赶紧开始背,大题的内容都在这一本小册子里了,我之前没有做过一道政治的大题,也没有背过。就最后10天的时候背了这本小册子。任汝芬的序列四和肖秀荣的最后4套卷都只要做下选择就行了。

  专业课

  最后是专业课了,这对我来时候是最轻松的,环境的专业课只有一门环境微生物,内容简单而且我也有往年的真题,东大的网站上也会出大纲重点,照着背一下就行了,我11月份时候就已经把专业课看了五六遍了,最后考的时候半个小时就做完了,就A3纸一面纸的题目量。东大的专业课还是不难的,而且和往年的重题率也蛮高。

  差不多就这些了,希望对13年考研的学弟学妹们有帮助,方法都是其次,关键是自己的态度,看书的时候就认认真真看书,别听音乐别和别人聊天,按照我的方法从9月份开始每天花3个到4个小时的时间就足够。

【考研经验分享】相关文章:

考研的经典经验分享05-08

考研分享经验05-09

考研的经验分享05-10

考研经验的分享05-10

分享考研经验05-10

成功考研的经验分享05-11

成功考研经验分享05-11

关于考研的经验与分享05-07

俄语考研经验分享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