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学习计划

时间:2022-10-30 19:55:11 学习计划 我要投稿

课程学习计划8篇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了。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程学习计划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程学习计划8篇

课程学习计划 篇1

  一、项目概述

  1、开展年级:小学五年级 11岁

  2、学科:科学、美术、信息技术、语文

  3、简介:这是一个面向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远程协作学习项目,本学习项目是海沧和同安两地学生在远程协作中运用测量、实验等策略对如何利用材料与结构的知识,用报纸棒搭建一个坚固、有一定容积的框架结构的房子,并通过网络及时分享探究过程和探究发现。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始终以任务驱动,让两地学生在共同探究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围绕问题进行协作研究,进一步探索结构与材料方面的知识。

  二、学校团队

  1、项目学校: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学校 厦门市翔安区马巷中心小学

  2、项目师生:

  项目教师: 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学校 薛延燕 王慧萍

  厦门市翔安区马巷中心小学 吴娜璇 翁亮

  项目学生: 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学校五(三)班全体同学

  厦门市翔安区马巷中心小学五(一)班全体同学

  三、学习目标和任务

  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和观察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科学、信息技术、美术、数学等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任务:

  (一)收集资料,了解古今房子的差异

  两所学校的学生通过走访、观察等活动收集古今房子的图片分析古今房子的结构、材料的区别,并分享农村、城市房子的区别。

  (二)设计纸房子的框架结构图

  参考自己对房子结构的理解,老师对纸房子的要求,与小组同学一起利用word等工具画出房子的结构图。两地同学相互交流,提出修改意见与建议后完善结构设计图。

  (三)纸房子“造价”估算

  小组讨论在造房子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老师给予指导,引导学生思考需要的报纸数量、报纸如何折或卷、报纸棒如何连接每一根“柱”“梁”的长度(扣除连接的长度)等问题。同学将自己能想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发到网上进行交流,然后再通过数学方法进行计算,达成共识。

  (四)分组建造纸房子

  小组合作,记录在活动过程中新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并把自己的心得发到网上,提供其他同学借鉴。

  (五)展示作品。交流自己的制作心得。

  (六)VCT作品制作。

  根据研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制成VCT作品。

  四、问题的预置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环境,提出了以下有争议、有探究意义的问题:

  (一)不能用胶水、胶布连接,有什么方法可以连接呢?

  (二)报纸怎么折,承受力才最大?

  (三)房子要制作多大,才能容下两个1.4M的同学呢?

  (四)利用三角形能增加物体的稳定性,在什么地方增加才最省材料,效果最好?

  五、学习过程

  (一)项目研究过程(概念图):

  (二)过程分述:

  1、查找资料,了解古今房子的结构、作用。

  北师大附校和马巷中心小学两所学校的同学将自己调查到的资料发布到网上交流,分析房屋的结构,分享自己的心得。

  2、设计纸房子的框架结构图,分析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和解决方法。

  (1)分组:学生自行分组,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专长适当进行调配。

  (2)分工:小组内部推选组长、记录员、摄像员、资料员等并制定小组名称、口号、标志。

  (3)设计结构图。

  (4)分析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和解决方法。

  (5)将设计图发布到网上,两校同学交流。

  (6)完善设计图。

  3、利用数学、科学知识估算造房子的用料数量。

  附:

  我们小组的工程设计表

组长



成员



房屋尺寸


长_____宽______高_______


报纸用量



设计简图


正视图


俯视图


仰视图


  两所学校的同学对对方的.设计图提出意见与建议,相互补充自己的设计方案。

  4、搭建房子、总结经验。

  (1)选择工程地点。

  (2)准备材料:报纸、剪刀、透明胶、尺子

  5、展示作品,交流感受。

  (1)将作品相片放到网上交流。

  (2)书写制作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及解决方法,发布到网上与同学分享。

  6、根据实践研究所得结果和过程记录,制作VCT作品。

  六、学习工具与环境

  (一)概念图工具:Inspiration

  (二)作品制作工具:Office20xx、VCT

  七、项目时间表

阶段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标


第一阶段


4月1日


至4月6日


指导学生收集古今房屋相关资料,调查城乡房屋区别。


收集文字、图片资料,通过网络交流信息


提高学生资料整理分析的能力。网络协作交流的能力


第二阶段


4月7日


至4月16日


指导学生设计房屋结构图。并估算制造房子的用料。


建立学生团队,明确学习任务、学习方式,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结构图,估算用料,进行记录,发布到网上进行交流。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数学、美术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协作沟通的能力。


第三阶段


4月17日


至4月23日


带领学生制作纸房子的框架。


根据前期制作的设计图,选择合适的地点,小组开展制作活动。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创新意识和网络交流等能力。


第四阶段


4月24日


至4月30日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VCT作品。


利用信息技术整理加工数据,绘制成统计图、手抄报等;总结经验,制作研究小报告并写出心得体会;汇总成VCT作品。


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总结归纳能力;让学生学会在反思中创新。


  八、项目评价

  结合国家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制定了以下评价量表,要求学生在研究活动结束后填写,对自己和他人作出评价。老师通过评价量表测量学生是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评价量表1: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

  附:

  “我们的环保小屋”远程项目协作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

小组名称



组长



组员



活动起止时间



指导老师



组长所做组织工作


很好


一般



小组合作情况


(从组织分工、参与学习、交流情况、合作效果等方面描述)



小组活动中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克服(要求填写具体的事情和详细的解决办法)?



小组活动中谁在设计、分析、讨论、总结哪些方面表现最突出,他(她)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小组活动中存在哪些不足(比如,设计、制作、分析等),怎样改进?



分析小组项目研究情况:



组长签名:


组员签名:


  评价量表2:学生评价表

  “我们的环保小屋” 小组活动学生评价表

  班级: 姓名: 时间:

评价内容


自评


互评


师评


1、能按时到位,不迟到,不早退。


☆☆☆☆☆


☆☆☆☆☆


☆☆☆☆☆


2、乐于合作,能和同学交流,尊重他人。


☆☆☆☆☆


☆☆☆☆☆


☆☆☆☆☆


3、在活动中遇到困难不退缩,并且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


☆☆☆☆☆


☆☆☆☆☆


4、能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


☆☆☆☆☆


☆☆☆☆☆


5、能用多种途径读取信息。


☆☆☆☆☆


☆☆☆☆☆


☆☆☆☆☆


6、善于提问,乐于探究。


☆☆☆☆☆


☆☆☆☆☆


☆☆☆☆☆


7、能认真听老师讲课、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


☆☆☆☆☆


☆☆☆☆☆


8、能善于倾听同学的发言,并能给出正确的评价。


☆☆☆☆☆


☆☆☆☆☆


☆☆☆☆☆


我的收获:






我还需要努力的是:





  A等,涂满五颗☆;B等,涂满四颗☆;C等,涂满3颗☆;D等,涂满二颗☆以下

课程学习计划 篇2

  坚信:海大平鱼越,天高任鸟飞!经过高考,才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为了日后能更好的在社会上立足,我要通过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学到更多的本领,提高自己认识事物判断事物的能力。这是我在大学期间的主要目的和任务。:

  一:主要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打好一定的语言基础。争取获得优良成绩,能切实在大学里学到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基础常识。增加文化素养,提升自身能力,端正学习态度,培养积极勤奋的学风。做学习计划来自我敦促,自我勉励。反思自己有哪些方面做到不足,反思自己该如何改善、反思自己继续努力的方向方法,并且反思自己有哪些反面值得肯定,只有不断地反省,才能为未来的路指明方向。

  二:具体安排

  1。 坚持预习,坚持在上课前先预习一遍课文,在上课之前对所上的.内容有所了解,能提高听课效率。并且在老师上完一章的内容后,能够主动复习。温故而知新。

  2。 每天早起一个小时时间背诵英语课文。

  3。 每天坚持到自习室上晚自习两个小时。

  4。 对于课程知识,要多想多问,并且把其中有收货的部分记入笔记之中。

  5。 每个月进行一次学习清算,反思自己这个月是否达成了学习计划,有哪一些做得不足的地方,下个月要注意改进。

  6。 订阅英语辅导报,自学报纸上出现的一些英语单词,并且完成报纸上的练习题。

  8。 在这学期通过全国大学生英语三级考试,建筑是我的专业,我系一直都比较重视建筑的学习,抓好建筑学习对我说也是很重要的,尤其大学英语三级考试关乎大家的毕业证书和专业证书。为进一步提我的英语成绩,能够更加自信、坦然地面对三级考试。

  7。 身为一个建筑专业的学生,对于建筑的绘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应该坚持在平时多写一些练笔。

  8 。争取利用周末时间多学一门外语。

  9 。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关键是积极的学习、主动的学习。渐渐把自己带进书的海洋中,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使自己爱上学习。古人说:学为立世之本,学可以立德,学可以增智,学可以致用。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础,是人生的出发点,也是人生的极致。在这世间,任何事都讲究公平,公平,人心就平,心平了就和,和谐安乐由之生焉。学习也是如此,你爱它,它也会回馈于你。

  以上各项内容便是本学期的大体计划。如有不妥请老师同学指正。

课程学习计划 篇3

  为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层次,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特制订学习计划如下:

  一、学习目标

  通过网络学完本科课程和教育理论、学校管理等内容。

  二、学习时间

  1、周一至周五,每天晚上7:30—9:00学习一个半小时。

  2、周六、周日,学习六个小时。

  4、每天上网学习相关资料 1个小时。

  5、每天用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时间阅读当天报纸、杂志,了解国内外的重大新闻、政策形势,提高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

  三、学习内容

  专业课程

  《大学英语I》《计算机应用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C语言程序设计》

  《计算机统考》《网上学习导论》《数字电路》《英语统考》

  1、每天坚持上网学习2个小时以上,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2、利用周六、周日加强学习。

  3、定期完成布置的作业。

  四、学习原则

  1、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2、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做到学习与工作有机统一,努力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3、融会贯通,学以致用。通过不断学习业务知识来提高的业务水平,通过不断实践来丰富工作经验,把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升华为思维模式的'更新,进而转化为工作创新的源泉和动力。通过学习,有效解决在组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真正使思想有明显提高,作风有明显转变,工作有明显推进。

  4、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用学习来提高实践能力,用实践来验证学习效果。

课程学习计划 篇4

  一、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使自己对新的课程标准能有所理解,对新的课程结构有新的认识并明白新的课程结构的含义。知道如何开发利用课程资源,通过教师的互相学习、交流,对自身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对新教材内容、教法不仅做到心中有数,对新教材的评价体系也要有新的认识,明确自己在新教改形势下的地位。通过努力的学习,让新的理念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在学生中大力开展素质教育,让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二、学习内容

  1、认真学习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景透视、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课程结构、课程资源、校本课程、学习方式、课程评价、教师角色转换等相关内容。

  2、重点学习心理健康健康观的革命、心理卫生实现心理健康的必由之路、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新乐章、教师的社会角色与心理素质、教师的压力与挫折、教师的合理认知与心理健康、教师的情感与心理健康、教师的性格与心理健康、教师的教学观与心理卫生、教师的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与业务素养、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等重要内容。

  3、主要学习课程文件的转型: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课程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课程目标:致力于全面提高数学素养、

  数学新教材:从“多本化”走向多样化、学习新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新评价:注重多元、质性、过程的'发展性评价、教学新课题:数学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创生、课程新发展:拓展数学课程的新领域、与新课程同行: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专业化建设等主要内容。

  三、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自己自学。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把理论和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每天抽出时间认真研读《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2、合作交流:在学习中有不明白的地方,和同事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和坐班时间在一起进行研究和讨论,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3、撰写教学反思:通过反省、思考、探索,来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四、预期成果

  在一系列的学习中弄清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对新课程标准有新的认识,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有进一步的认识,对教师的健康心理形成自己的看法,对新课程的目的、理念有清楚的认识。

课程学习计划 篇5

  崇明县建设中学创建于1960年,位于崇明县建设镇北首,毗邻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和开发中的崇明新城,是一所较为优质的农村初级中学。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包括1个根宝足球基地班),学生298人;在编教职工62人,其中专任教师49人,中学高级教师6人,一级教师25人,县、校级骨干教师各5人。学校坚持“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勤学善教,务实求新,博大精深,团结奋斗”的校训,把“师资优质,学生优秀,教育优化,质量优胜,校风优良,校园优美”作为管理目标,积极实施精细化教育教学管理,努力打造人文和足球特色,办学效益和质量稳居农村初中前列。现为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百佳创新学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红十字工作示范学校、崇明县文明单位、崇明县行为规范四星级示范校和崇明县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一、学校背景分析

  (一)教师资源

  优势:

  1、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协作,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多年的办学实践与人文积淀,使教师在新课改的教育实践中,积极转变观念,潜心钻研,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全校教师充分意识到,只有立足课堂,不断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与行为,才能真正提升教育质量,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2、骨干教师队伍日趋成熟。学校开展多层次的结对拜师活动,为教师搭建不同层次的发展平台,从不同层面提升了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业务素质,加速了教师的成长步伐,为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3、校际合作交流常态化。借助托管资源,建立了与海南中学两校互动的校本研修机制。学科对学科,年级对年级,互帮互学,获得双赢。两校教师共同参加课改实验基地和兄弟学校的重大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研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举措,交流针对性教学材料。推进了校本研修互动机制运作的常规化和“主动有效”课堂的实施。

  不足:

  1、教师专业发展有一定的差异。学校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但部分教师自我发展意识不强,不重视自身学科素养的提升。受主客观因素限制,学校缺少县内有影响力的领军的人物。

  2、教师发展不够均衡。自觉性高的教师与主动性有待提高的教师并存,成熟型教师与缺乏经验与方法的教师并存,创新意识与愿望强烈的教师与重短期效应靠经验处于较保守状态的教师并存。

  3、个别学科的团队教研能力不强,研讨氛围不浓。组长的工作能力和积极性有待培养和提高,研修管理机制需要健全和完善。

  4、国家基础型课程已能按照上海市课程计划的要求执行,但对照上海市二期课改的标准和要求,学校三类课程体系门类和科目不够丰富,教师缺乏对开发校本课程的思考和尝试,有待培育教师教学研究文化自觉的态度和能力。

  (二)学生资源

  优势:学生来自农村,比较朴实,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不足:学校生源数量和质量整体下降。由于地处城区边缘,二三产业发展滞后,相当数量的家长外出务工,优质生源流失严重。我们的.生源中,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家长文化水平很低(家长的学历都在初中及一下),农民进城务工后家庭教育出现缺位现象,特殊家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家庭教育质量难以提高。这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参加各类活动的态度和水平产生直接的不利影响。导致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学习习惯不佳,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能力较弱;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业水平等方面参差不齐;创新能力不足。

  (三)地方资源

  优势:学校毗邻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前卫村和开发中的崇明新城,为教师与学生进行课程开发及课题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资源,凸显了学校和地方特色。

  不足:地方资源与学校教育的整合力度有待提高。应加强与社区的沟通交流,为拓展型课、探究型课程的开发、开设提供有力的指导、帮助。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发展目标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精神,一方面学习实践,优化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内容方式,另一方面结合学校地域文化、教师专业特点,学生需求和社会的需要,努力建设以学生健康发展和现代社会需求的符合学校校情和生情的课程。积极夯实基础型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因地制宜开发学校的拓展型课程,在分析学校情况和开发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开设探究型课程,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建设学校的课程文化。

  (二)教师发展目标

  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培养一支师德高尚,学识优良,业务精湛,爱岗敬业,会教学,能教研的师资队伍。教师基本功扎实,学科知识丰富和完备,能有效地解读和整合教材,面对不同的群体能因材施教,教师的基础型课程校本化的能力,拓展型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能力,探究型课程的指导与管理能力有较大提升。学校骨干教师积极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青年教师成长迅速,有在区域层面有影响的教师。

  (三)学生发展目标

  目标: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有所长(zhǎng)。

  “学会做人”即培养学生具有民族情感,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懂礼仪、懂感恩、讲诚信、能抗挫,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向着自己的追求奋勇前进。

  “学会学习”即培养学生具有勤奋、刻苦的品质。不断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尤其是实验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促使学生愿学习、会学习、乐学习。

  “学有所长”即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学有所获,都能得到生动活泼地成长。

  三、课程设置

  (一)课程设置原则

  1、多样性原则:坚持以上海市课程标准为课程设置准则,兼顾以学校办学目标、特色要求的校本课程的开发,科目设置力求丰富多彩,可供学生充分选择。

  2、主体性原则:教师是校本课程建设和开发的主体,在课程的建设、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开发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根据学生的需要不断优化校本课程。

  3、开放性原则: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选择具有自主权。校本课程在实施中,教师要灵活地创造性地实践课程并不断反思出现的各种问题,对课程随时予以补充、调整。

  4、可行性原则:在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时,充分考虑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根据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努力使校本课程实用、可行。

  (二)课程实施结构

  按照《上海市中小学20xx学年度课程计划》结合本校实际,在充分研究课程结构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基础型课程校本化;拓展型课程弹性化,即“统一+菜单(选择)”的模式,既有共同必须学的拓展型课程,也有自主选择的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学校特色化,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课程学习计划 篇6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的要求,为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较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更要提高自身素质修养,提高自身能力,更要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及相关知识,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使自己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抓出工作成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身为教师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按照本阶段教师新课程岗位培训及新一轮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相关内容、要求标准和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人自身的实特拟定本阶段的学习计划。

  一、学习内容

  除了《校本研修面对面》、《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新时期师德修养》、《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新课程学科及其它培训》等必修的课程外,自己还要挤出时间来学习,比如《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课程的反思与重建》、《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心理健康素质与教师心理素质》等诸多方面的知识来提高自己综合业务水平。

  二、学习形式及措施

  (1)以自学为主,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中培训。

  (2)认真完成作业,作好学习笔记。

  (3)参加年级组学习。课标解读、教材研讨、观摩示范课。

  (4)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和互联网个人自主选择式学习,参与网友在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的讨论与学习。

  (5)勇于实践,勇于开拓创新。

  三、个人达标计划

  (1)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作为一名教师,都必须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在工作中才能得以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2)做一名快乐、轻松、幽默具有亲和力的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3)学会做一名“善于反思、勤于积累”的老师。

  (4)积极主动参加信息技术的学习,提高其应用能力。

  (5)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6)积极参与各项课题研究,认真参加各种专业培训或讲座学习活动,认真写好学习心得体会。

  (7)紧密与教师团结协作,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做好领导和教师之间的桥梁角色,促进学校与教师关系的良好状态。

  (8)深入了解学生的世界,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是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9)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增强自己的管理能力。

课程学习计划 篇7

  为了切实让广大教师学习好新课程标准,把握好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思想,实施好新课程标准,制定如下实施计划。

  一、加强领导完善制度

  1、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科研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抓新课程的实施;进一步完善教研教改制度,建立教科研工作制度,定期召开新课程研讨会,组织研究课,作好研究记录,保证研究探讨的连续性和完备性。

  2、完善考评制度。学校制定出详细的考评细则,对教师实践新课程进行考核,对教师成绩并入本学期综合考评,记入个人档案,作为评优的重要依据。

  二、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

  1、严格学习制度,规定每周四下午为固定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内容,落实保障措施,将学习情况纳入对教师的考核量化。本学期的重点学习内容是各科《新课程标准》,《解读新课程》及有关新课程方面的`理论文章,每位教师本学期做新课程学习笔记不少于5千字。

  2、积极组织有关新课程方面的论文撰写、评选及征文活动和教案评选活动,要求教师围绕新课程标准的内涵、目标、任务、措施等展开进一步的讨论,并结合自己在实践新课程中的教学体会,写出有独到见解的优秀论文,鼓励教师精心设计教案,实践好新教材,对优秀论文和优秀教案及时向上推荐和上报。

  3、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促进新课程的学习,本学期打算请区教研室的领导就新课程方面进行理论讲座和发表指导建议。积极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外出培训学习,通过学习我们力求达到三个认识和四个转化:

  达到三个认识:

  (1)提高对新课程的认识,增强教育改革的责任感。

  (2)提高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提高能力意识,树立新的教育质量观。

  实现四个转变:

  (1)传授知识教学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转变。

  (2)实现由单向交流向多维互动转变。

  (3)实现有封闭性课堂向选择性、开放性、实践性课堂转变。

  (4)实现由重结果教学为重知识形成过程的转变。

  三、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1、把年轻的教学能手、教学骨干作为实践新课程的领头兵,鼓励他们积极投身于新课程的学习实践和研究,为他们创造展现才能的时空。

  2、有重点的培养。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让他们参加大型的或较高层次的理论学习和研讨会,增强课程改革意识和改革能力。

  3、充分发挥能动作用,鼓励教师从教学中发现问题,主动研究,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课外活动等教学环节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4、压担子。每学期给教师定目标、定任务:学校规定每位教师都要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对研究课题要有计划、有实施方案、有研究记录、有阶段性总结,每位教师都要结合教研教改实际,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和精心设计一篇教案,每人上好一堂公开课或示范课。

  5、发挥示范作用,提高整体素质,采取一帮一结对子的形式,营造出一个互相激励,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改革氛围,用集体的智慧来解决新课程实践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总之,我们将在区教育局和学区的领导下,依照区教研室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认真研究、勇于探索,积极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及时调整思路和方法,把新课程实施好,使我校教育教学水平有一个大提高。

课程学习计划 篇8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重要意义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2、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学会分享与合作;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组织管理

  1、学校课程改革办公室负责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总体规划和协调课改办: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主要承担者,负责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策划与管理;负责对教师的培训;负责为组织成果展示提供资源保障;组织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进行评价;协调与校外有关方面的联系。

  2、各职能部门的职责

  教务处:负责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时间安排、教师调配、学校教学资源的组织、学分登录,负责对教师指导研究性学习和其它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政教处:负责为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提供安全教育与安全保障,负责对班主任指导研究性学习和其它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评价。

  总务处:负责为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提供后勤保障。

  3、教师职责

  (1)班主任职责:

  对全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负责。协助课改办进行培训,负责各个实践环节组织协调,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文档和评价材料整理归档,组织班内展示与评价。

  (2)指导教师职责:

  指导教师由各科任课教师兼任。任务是介绍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与同学一起研讨提出课题、选定课题、指导开题报告、准备开题答辩、指导课题实施方案、记录整理材料、指导结题报告和参加结题答辩等。每学期指导任课班级的研究小组不少于2组,指导总数不超过6组。每位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老师在学期结束时要写出工作总结,其指导情况和成果将作为学期的考核依据之一。教师不得随意拒绝担任课题组的导师,如果有特殊原因不能充当,必须向学生清楚地说明原因。教师一旦成为课题组的导师,就要全面担负起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职责。导师要作好指导学生的原始记录。学校将组织班级研究性学习课程情况作为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的工作业绩的指标之一,学校将指导研究性学习和其他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评优和职称评聘及绩效工资评定条件之一。

  三、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分安排

  研究性学习课程为高中生的必修课,共15个学分。

  学生参加一个课题的研究,符合规定的要求,完成一个课题可获得5个学分;每个学生高一、高二两个学年中必须参加三个课题的研究,才可获得15个学分。

  四、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程序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

  (1)研究前的知识准备

  学生要接受学校提供的培训,自主学习并掌握研究性学习方面的知识。

  (2)课题的选择和课题组的形成

  课题的确定有两种形式:一是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和客观条件,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自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二是各备课组根据我校和学生的实际,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研究确定3—5个课题。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两种类型: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在我校,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允许但不提倡个人独立承担课题研究。

  学生一般由3-6人组成课题组,聘请任课教师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实行分工合作制,课题组成员各有独立的任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长,协作互补。

  课题组的形成和课题的选择过程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负责进行协调,通过沟通和合并,将有共同志趣的人聚合在一起,组成课题组。

  (3)课题的论证

  课题论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A、对课题研究的范围和方法等进行阐述和分析 ;

  B、课题的意义分析、预设的结果;

  C、分析自己小组的研究能力(各个组员的特长)、研究的主客观条件 。

  课题论证主要是学生自主论证,对于那些范围过大、没有具备研究条件或没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指导教师要加以劝阻。如果学生坚持,准予立项。

  课题论证要在课题开题报告中反映出来。

  (4)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

  课题经过论证,要共同讨论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方案包括:课题名称,课题研究的具体范围,课题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工具和器材,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进程,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以及小组成员的具体分工等。

  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分工,制订个人的研究计划。个人研究计划的内容包括目标、条件、进程、方法设计、预期的贡献等。

  本阶段学生应准备提交的文档和电子稿: A、课题组开题报告 B、课题研究的总体计划 C、课题组成员各自的研究计划

  2、实践体验阶段

  (1)相关理论研究与文字信息资料搜集

  学生应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上网、查阅书刊杂志等获取资料的方式,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

  (2)调查研究

  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采访专家等。学生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

  (3)实验

  为了验证某种关系,为了获取某种数据,学生要进行各种实验。学生要在实验设计的基础上认真实施实验操作,并有完整、准确的实验记录。

  学校也将为学生实验积极创造条件。

  (4)分析、归纳与整理资料

  这是培养信息处理能力的重要步骤。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或者实验,积累了丰富的信息资料,下一步便是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从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形成课题成果。这将是组员之间不断地进行交流和切磋的过程。

  (5)设计或初步制作

  这是就项目(活动)设计型研究性学习而言的。对于活动设计,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可完成活动方案的设计。对于项目设计型研究性学习,也要获取全面的数据、确定需要购买器材,并完成项目设计方案。

  本阶段学生应准备提交的文档和电子稿:每次课题研究活动的记录;研究者各人在研究过程中经历的一些故事以及研究者各人在研究过程中的感受、心得和体会等。

  3、表达和交流阶段

  (1)研究成果的表达

  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可以是文字的,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实物的;更多的是多种表达形式的结合。

  文字表达包括:论文、研究报告,有一些课题组也可能没有形成最后的.结论,写不出研究论文,但必须有结题报告。文字表达还包括研究性学习课题组各成员的个人总结。

  进行项目设计类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课题组,要完成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方案或某一活动方案设计,还应包括为何这样设计的说明等等。

  口头形式的表达包括报告会、辩论会和研讨会等。

  实物形式的表达指完成科技作品(或模型)的设计和制作等。

  (2)研究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学生通过交流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有如下几种交流的形式:

  组织小组成员之间交流。

  组织班级内部各课题组之间的交流。在班级内展示课题研究成果、过程和体会。

  组织全校性交流。学校提供展台,先进课题组要对展示的东西进行陈述;陈述时要接受教师和同学的质询。

  展示和交流结束后,学生进行组间互评;指导教师和课改办要对课题组和研究者个人进行终结评价,并对研究者个人进行学分认定和学分登记,还要对表现突出的课题组和研究者个人进行表彰。

  本阶段学生应准备提交的文档和电子稿:以课题组为单位完成研究报告一份或设计方案一个;课题组的自评材料;每个学生交一份个人研究小结;各人的自评材料。

  五、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系统评价

  1、评价的过程

  评价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操作时重点从三个环节,即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和结题评价着手。

  开题评价应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设想的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中期评价应检查研究计划的实施情况,研究资料的积累情况,以及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情况等。对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对于在研究中学生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要通过教师指点、学生小组内部讨论、学生小组间交流、寻求校内外帮助等方式予以解决。

  结题评价应包括对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全过程的情况、体验情况、资料积累情况、结题情况、研究结果及成果展示方式等进行评价。

  2、评价的方法

  采取指导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法。

  学生根据评价表自评,并呈交个人研究工作的所有文本材料和电子稿(包括:课题组开题报告、课题研究的总体计划、每次课题研究活动的记录、研究者个人在研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课题组为单位完成的研究报告或设计方案一份、课题组的自评材料、个人研究小结、个人自评材料等)。

  学生小组展开互评,依据参与课题研究中的贡献评出每个学生的分数等级。

  班主任老师负责,与指导教师一起,结合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情况,将开题论证的成绩、学生平时成绩和答辩成绩统一汇总,根据学校规定的不同权重,对每个学生作最后的成绩评价。班主任老师学年末对本班学生课题研究进行评价总结。

  3、评价的内容

  (1)指导教师的评价要点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重点在于学习经历与参与态度,或者说基于过程的表现;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样;但不能琐碎、过于具体、过于复杂。

  指导教师评价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课题开题阶段的可行性分析,课题研究阶段的科学性指导与激励性帮助,课题结题阶段的评价性分析与建议性指导。字数不必太多,点到就行;内容不可太空,要言之有物。

  (2)学生个人评价的相关内容和材料

  一份不少于500字的小结;一份完整的个人活动实录;在小组内交流个人小结。

  (3)课题组评价的相关内容和材料

  一份不少于3000字的报告并交电子文本;归类收集的相关资料、实验数据或调查记录;在班级内展示研究成果、过程和体会。展示、交流至少要用PowerPoint,或网页演示,或其他辅助手段。

  六、研究性学习各阶段教师任务分解

  高一备课组长:

  各备课组长带领全组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研究确定3—5个课题。写出每个课题说明(500字左右),包括课题的研究方向、方法、要求等内容,以便学生了解与选择。此项工作务必在3月20日前完成,将课题说明的电子稿汇总至课改办(刘嫚主任处)。

  高一班主任:

  第4周(3月22--26日) 各班主任组织学生根据课题说明选择课题,组建课题小组(每组3-6人)。

  第5周-第6周(3月29-4月9日) 组织学生撰写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并将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存档并上网。

  第7周-第15周(4月12日—6月11日) 组织学生进行研究。

  第16周-第17周(6月14日-25日) 组织学生做好结题工作,撰写研究报告,制作PPT。

  第18周-第20周(6月28-7月16日) 组织班级展示交流,组织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并将每个学生的评价材料存档并上网。

  高一全体教师:

  第4周(3月22--26日) 协助班主任组织学生根据课题说明选择课题,组建课题小组(每组3-6人)。

  第5周-第6周(3月29-4月9日) 协助班主任组织学生撰写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将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存档及网上指导评价。

  第7周-第15周(4月12日—6月11日) 组织学生进行研究及网上指导与评价。

  第16周-第17周(6月14日-25日) 协助班主任指导学生做好结题工作,撰写研究报告,网上指导与评价。

  第18周-第20周(6月28-7月16日) 与班主任一起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进行网上指导与评价及书面评价。

【课程学习计划】相关文章:

课程学习计划03-26

课程学习计划四篇11-26

课程学习计划15篇(精华)12-08

【精品】课程学习计划四篇12-09

新课程标准学习计划12-07

【热门】课程学习计划三篇12-08

【推荐】课程学习计划3篇11-21

关于课程学习计划三篇11-28

课程学习总结12-06

课程学习计划集合七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