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计划

时间:2023-07-28 15:12:06 计划范文 我要投稿

(实用)训练计划10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训练计划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训练计划10篇

训练计划 篇1

  一、教学内容与技术要点

  跳远的技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部分组成,

  各部分的技术在跳远完整技术中是互相关联的。

  (一)助跑

  跳远的助跑是为了获得较高的水平速度,并为快速积极的起跳作准备。

  1、助跑的开始姿势

  助跑的开始姿势有两种:一种是从静止状态开始,类似"站立式"起跑姿势,两脚可前后或左右开立,从静止状态开始助跑,第一步的步幅和速度要力求稳定,这有利于步点的正确性。加一种是从行进间开始,先走或慢跑几点踏上起点,而后开始加速跑。

  2、加速跑的方法

  起跑后的加速方法也有两种:一种是积极加速,从助跑一开始就用力跑,步频快,用逐步增加步长提高速度。用这种方法可较快取得高速度,助跑距离较短;另一种是逐步加速的方法,与一般加速跑相似,开始步频较慢,在逐步加大步长的同时提高步频。它的加速时间较长,加速过程比赛均匀,助跑距离较长。采用何种方法助跑,可根据个人习惯而定。但不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在起跳前获得高速度,并有助于正确踏板和起跳。

  3、跑距离的丈量与调整

  跳远的助跑速度是获得优良成绩的关键之一,同时与踏跳时的腾空速度密切相关。优秀运动员起跳前的速度可达到每10~10、7米。男子助跑的距离一般为35~45米,约跑18~22步;女子助跑的距离一般为30~35米,约跑16~18步。一般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踏跳较差,因此,助跑距离和步数应视个人情况适当减少。

  丈量步点一般采用从踏板开始反方向跑的方法,在跑至一定步数时踏跳跃起,踏跳点就是助跑起点,然后向沙坑方向助跑,校正步点。

  正确的踏板是取得优良成绩必不可少的,也是助跑技术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所以在丈量步点时,可在最后6~8步的地方设立第二标志点,以利于正确踏板。这几步助跑一般同学为了踏上板往往故意拉大或缩小步长,这会破坏助跑的节奏,影响速度的发挥和起跑的效果。

  在测试或比赛时,助跑的距离要根据跑道的性质、硬度、气候和个人身心状况等进行调整。

  (二)起跳

  起跳的主要任务是使身体按适当的腾起角(一般为18゜~24゜)腾起。腾起的'初速度越大,越有可能取得优良成绩。优秀运动员的腾起初速度可达9、2~9、6米/秒,身体重心腾起高度可达50~75厘米。起跳过程可分着地、蹬伸和摆动三部分。

  1、起跳脚着地

  起跳是高速助跑的情况下完成的,在助跑的最后一步就准备起跳,为了加快起跳速度,起跳腿的大腿在前摆时抬得比短跑时低些,要积极下压,几乎是伸直腿快速着板。着地时起跳脚先以脚跟触及地面,并迅速转为全脚掌支撑。起跳脚着地时,起跳腿与地面的夹角大约为65゜~70゜。起跳脚的着地点大约在身重心投影前30~40厘米的地方。太远,会产生制动,那样虽然能获得较大的腾起角和跳跃高度,但损失水平速度较高;过近,会缩短起跳蹬地用力的距离,减少作用力的时间,降低腾空高度,影响起跳的效果。

  起跳脚着地一刹那,由于助跑水平速度的惯性和身体重心的作用,产生了很大的压力,近使起跳腿髋、膝、踝关节和脊柱很快的弯屈缓冲,关节弯屈缓冲要适度,太大、太小都会降低起跳的效果。

  2、起跳腿的蹬伸

  起跳过程中,当身体重心移至起跳腿支撑点的垂直部位时,因缓冲而被拉长的伸肌强有力的收缩,使髋、膝、踝三个关节迅速地蹬伸,上体挺起,摆动腿的大腿积极向前上方摆到水平位置,小腿自然下垂,完成跑跳动作,起跳时的蹬地角大约成75゜左右。

  3、起跳中的摆动动作

  起跳中的摆动作是指摆动腿和两臂的摆动动作。摆动腿和两臂摆动对提高起跳速度、加大动作幅度,尤其是加大蹬伸力量都有重大作用。摆动中两臂摆至稍低于肩关节时,摆臂动作突然停止;摆动腿积极向前上方摆动。摆动的刹那,产生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和起跳腿的蹬地力成为合力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起跳效果。

  (一)腾空

  跳远时的腾空动作是为了维持身体的平衡从而推迟落地时间,并为落地创造有利的条件。腾空初期的姿势一般称"腾空步"。"腾空步"后空中动作有三种:即蹲踞式、挺身式和走步式。蹲踞式比较易学,一般在中学都已学过,走步式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比较高,一般不易学,因些学习挺身式比较适当。

  1、挺身式的优点

  挺身式跳远的空中挺身动作,能使体前肌拉长,有利于收腹举腿和伸腿落地,同时也可较好地避免蹲踞式跳远时身体易绕横轴向前回旋而过早落地的缺点。

  2、挺身式的动作过程

  挺身式跳远的空中动作在"腾空步"后即开始,但"腾空步"保持的时间比蹲踞式短。"腾空步"后展髋放下摆动腿,同时两腿继续向后摆动,在空中形成挺身姿势,而后收腹举腿,两臂向上向前、向下向后摆动,准备落地。

  (四)落地

  正确的落地动作,有利于提高跳成绩。落地方法有向前和侧倒两种。当脚跟触地的一刹那,前脚掌下压,并屈膝前移重心,身体随惯性前倒,或当双脚落地后,一脚支撑,一脚放松,身体向放松腿一侧侧倒落地。落地动作可分解为三部分:

  1、着地前两腿屈膝高抬,膝关节向胸部靠拢,上体不要过于前倾

  2、即将着地时膝关节迅速伸直,使小腿前伸,以足跟先触及地面。

  3、在脚跟触及地面的刹那,立即屈膝或迅速挺腹,使身体重心迅速移过落点。

  二、练习方法

  (一)起跳

  1、原地模仿起跳练习。在确定起跳腿后,原地做起跳练习,摆动腿和两臂的摆动和起跳腿蹬地要同时,协调一致。

  2、从走步到慢跑连续做起跳练习。原地起跳动作比较正确后,再在走步中做,然后慢跑3~4步连续做起跳练习(可集体在跑道或平整的场地上进行练习)。

  3、4~6步助跑起跳,用摆动腿落入沙坑,而后随惯性向前跑进,注意不能用踏跳腿落地,以免踏跳腿负担过重。

  4、同上练习,起跳后用头触及或手摸高悬物。

  5、中、远程助跑起跳练习

  (二)腾空挺身动作练习

  1、原地做腾空动作的模仿练习。

  2、原地上一步起跳,在落地前快速完成腾空动作。

  3、4~6步助跑后跳后做摆动腿练习。小腿微向前、向下、向后摆动,膝关节放松,落地后继续向前跑进。

  4、利用踏跳板(台),4~6步助跑起跳做腾空动作。

  5、不用踏板做练习4,要求把注意力集中在做腾空动作上。

  (三)落地动作练习

  1、4~6步助跑跳远,落地前做伸小腿动作,不要怕后坐。

  2、6~8步助跑跳远,落地前做伸小腿动作,脚落地刹那,迅速做屈膝或挺腹动作,避免后坐。

  (四)完整技术练习

  1、中距离助跑起跳,改进腾空与落地动作。

  2、正确丈量步点,每次助跑接近起跳板时均要做起跳动作,然后以摆动腿落花流水地继续向前跑进。这样接近正式试跳的练习,容易正步点。丈量步点次数不宜过多,3~4次即可,过多因体力因素会影响后面的正试试跳。

  3、全程助跑挺身式跳远练习。

  三、练习提示

  (一)注意事项

  1、教学时除指出技术要点外,要抓住练习时存在的问题,反复示范,以免混淆技术动作。

  2、教学和练习的重点应放在快速助跑和踏跳的结合上,最好每次课都安排助跑与踏跳相结合的练习。

  3、在跑道上练习起跳,开始要求在一定范围内起跳,以后逐步缩小踏跳区的宽度。测验时按规则进行。要充分发挥助跑速度,不要因凑步子上板而降速。

  (二)错误动作纠正

  1、助跑凑步子上踏跳板

  产生原因:概念不清,以为只要踩上板起跳成绩就好,不知道凑步子上板会因降速而影响跳远的成绩。

  纠正方法:请清凑步子上板的不良后果,练习时发现凑步子立即指出,并检查纠正。

  2、助跑步点不准

  产生原因:开始助跑姿势不固定,助跑加速跑的距离也不一样,形成步长不稳定。

  纠正方法:固定开始助跑姿势和加速距离,预先做好标志或固定加速步数,并注意场地和气候的变化。

  3、助跑最后几步降速

  产生原因:除了凑步子上板外,要主害怕越板犯规,过早出现起跳意识。少数同学身体素质差,前程助跑快,后程缺乏快速助跑的能力。

  纠正方法:讲清利害,克服怕犯规的心理因素;提醒学生在前程助跑时慢一些,放松些,最后不要降速。

  4、起跳腿蹬不直,起跳向前不向上

  产生原因:起跳腿蹬地不充分,争于起跳,腿部力量差,对起跳要积极向上的概念不清。

  纠正方法。手扶肋木或栏秆等物侧向站立做起跳腿蹬伸送髋动作;多做短距离助跑起跳头触高悬物;发展腿部力量。

  5、挺身过早或以挺腹代替挺身

  产生原因:概念不清,摆臂和摆腿动作不够充分;刚起跳时就出现挺身动作。

  纠正方法:弄清挺身和挺腹的区别;多做原地模仿练习。

  6、落地前没有向前伸小腿

  产生原因:向前伸小腿意识差;空中失去平衡,不能自主伸腿;腰腹力量和柔韧性差。

  纠正方法:反复讲清伸腿的作用,加强伸腿意识,做立定跳远练习要求落地时伸腿,多做短距离助跑跳远,重点注意落地时小腿前伸。

训练计划 篇2

  在中长跑项目中,如800米、1500米、3000米障碍、5000米,其耐力有相当程度是由糖酵解供能所决定的。换句话讲,中长跑项目的专项耐力是以糖酵解即通常所讲的速度耐力为特征。专项的距离越短,无氧代谢及混合代谢训练的比重就越大,对运动员耐乳酸能力的要求就越高。因此如何有效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有氧代谢、无氧代谢及混合代谢的能力是专项耐力训练能否取得最佳效果的关键。

  一、发展有氧代谢能力是中长跑专项耐力的基础

  有氧代谢能力又称一般耐力,它在中长跑项目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提高专项耐力和专项成绩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发展有氧代谢能力,首先要提高最大吸氧量,最有效的方法是持续负荷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运动员不间断地连续训练较长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可匀速也可变速,训练水平较高的运动员负荷时间可延长到40~120分钟。在训练实践中发现,每位运动员都有一个与其训练水平相适应并随着运动能力的提高而变化的负荷范围,其中负荷的强度要时时与每个人的竞技水平相一致,强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训练效果。持续负荷的强度,如果以心率来衡量,应控制在140~160次/分以内。心率在这个水平可增加心输出量,最大吸氧量可达80%左右,并产生心脏容积增大的效应。若以跑速来衡量,应以无氧阈左右区域的跑速进行不间断的持续跑。在训练现场直接测定血乳酸是确定运动员无氧阈的最好办法,并以此很容易找到与无氧阈相对应的跑速(简称无氧阈跑速)。在没有生理、生化测试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下面的简易方法粗略推算运动员的无氧阈及无氧阈跑速,具体逼作是把运动员最近测验的10000米成绩换算成米/秒,其数值就是这名运动员的无氧阈。此方法虽不像血乳酸测试那样精确,但也基本上反映出无氧阈值水平。例如,某运动员的10000米成绩为36分01秒,无氧阈值=10000米/36分01秒=10000米/2161秒=4.627米/秒,由此得出无氧阈跑速为1分27秒/400米(或3分37秒/1000米)。不同地形的越野跑、场地长时间不间断跑以及长时间的球类活动、游泳、滑雪、爬山、骑自行车等都是发展有氧代谢能力的常用训练手段,它们对改善心肺系统的功能,扩大能量储备、加速乳酸消除及提高专项耐力作用显著。教练员和运动员应重视有氧代谢能力的训练,切忌以速度耐力训练代替一般耐力训练,即使达到相当高的运动水平,有氧代谢能力的训练也是不可缺少的。

  二、发展无氧代谢和混合代谢能力是中长跑专项耐力的核心

  由于中长跑项目是以糖酵解供能为主,因此发展无氧代谢和混合代谢能力,提高机体制造乳酸、耐受乳酸的能力就成了中长跑专项耐力训练的核心。现代训练实践表明:随着对中长跑项目本质特征认识的进一步加深和成绩的不断提高,当今的训练理念和方法已有了很大的改变,主要表现在无氧代谢和混合代谢的训练比重逐步增加,已达到60%~75%,并有继续加大的趋势。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些发展糖酵解供能系统的训练方法。

  (一)间歇训练法

  实践证明,以次极限强度进行间歇训练对发展运动员的糖酵解供能系统非常有效,它可以提高运动员制造乳酸的能力,使运动员体内乳酸的堆积量超过比赛时的最高值。间歇训练法创立于20世纪40年代末,随着训练科学化进程的发展,间歇训练法演变种类较多,目前世界优秀运动员普遍采用的间歇训练法

  主要有下列几种:

  1.等距离,等间歇时间训练法。例如,400米×5次,每次间歇3分钟。

  2.递增距离,等间歇时间训练法。例如,200米+400米+800米+1000米,每次间歇3分钟。

  3.等距离,递减间歇时间训练法。例如,400米+间歇3分钟+400米+间歇2分钟+400米+间歇1分钟+400米。

  4.递减距离,等间歇时间训练法。例如,20xx米+1600米+1000米+800米+400米,每次间歇时间5分钟。

  5.等距离,等间歇时间多组训练法。例如,(400米x4次)×3组,每个400米间歇2分钟,跑完4个为一组,组间歇时间为10分钟,共跑3组。

  6.不等距离,等间歇时间多组训练法。例如,(600米+间歇1分钟+200米)×4组,组间歇时间为5分钟,共跑4组。

  运用间歇训练法进行训练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训练强度与间歇时间。一般来说,应选用85%~95%的次极限强度进行训练。间歇时间应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恢复能力来确定,通常以心率恢复到20~22次/10秒开始下一次练习为宜。其次要考虑的是间歇快跑的距离,数量与专项特征及个人特点的一致性,换句话讲,就是要因人、因项、因课的训练目的来确定训练量的多少。

  (二)重复训练法

  重复训练法是指为了提高中长跑运动员耐受乳酸的能力,选用略短于专项的距离进行多次极限强度训练的方法。如800米运动员,选跑600米;1500米运动员,选跑1200米;5000米运动员,选跑3000~4000米。训练中要求跑速等于或高于专项目标成绩的平均速度。由于训练强度大,因此每次课的重复次数以2~4次为宜,重复跑之间的恢复时间应确保运动员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一般在10~15分钟之间。重复训练法对强化专项能力,提高专项成绩有着非常重要和直接的作用。

  (三)变速训练法

  在中长跑的训练中,常采用不同速度长时间的交替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变速跑。变速跑分为越野变速跑和场地变速跑两种。越野变速跑多在公路和草地上进行,由于路线多变和距离测量不精确,因此加速快跑的次数、距离和速度一般由运动员自己掌握。而场地变速跑,由于距离测量准确,教练员可以对快跑和慢跑的距离、速度提出具体的要求,而且不以运动员恢复到什么程度为标准,因此训练难度相对较大。场地变速训练法分为两种,一种是短段落,短间歇、重复次数多,如(100米快+100米慢或200米快+100米慢或400米快+100米慢)×10~20次;另一种是长段落、短间歇、重复次数少,如(1000米快+200米慢或20xx米快+400米慢)×4~8次。变速训练法对改善运动员不同代谢方式的转换能力及培养意志品质是非常有益的。

  发展中长跑运动员专项耐力的关键在于如何因项、因人,控制好有氧、无氧及混合代谢供能的训练比例,科学制定跑的速度、距离以及间歇时间。只有根据专项特征,在强化有氧代谢训练的基础上,逐步加大无氧供能训练和混合供能训练的比重,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运动员的潜力,提高专项成绩。

  专项素质训练:

  (1)一般耐力训练

  一般耐力是发展中长跑专项耐力的基础。一般耐力在中长跑项目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工作能力。在全年训练中,根据不同的任务应有所侧重地不间断地进行耐力训练。准备期比重较大,比赛期及比赛前也应有所安排。一般耐力是通过强度小、时间长的越野跑、骑自行车、游泳、滑冰、滑雪、爬山、各种球类练习进行训练。

  发展一般耐力要从增加量开始,循序渐进,波浪式前进,随着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适当增加跑量和强度。中长跑运动员的一般耐力训练,除训练课安排外,常常利用早操时间进行45′~1′30”的持续跑或各种形式的越野跑。一般耐力不仅可以提高内脏功能,提高有氧代谢能力,还可以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改进跑的技术和发展身体素质。

  (2)专项耐力训练

  中长跑运动员的专项耐力,实质就是专项能力,或速度耐力。在全年训练中,根据任务的不同应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发展专项耐力一般采用间歇跑、重复跑、变速跑、接近专项距离、专项距离或超过专项距离的计时跑,以及专项检查跑、测验、比赛等。间歇跑时,使心率保持在120~180次/分的范围内,使心输出量处在最佳水平上,在间歇时肌肉得到休息,而心脏仍处在很高的活动水平,使整个训练对心脏功能的增强都有显著效果。一般在200~600米的距离上采用间歇跑。在全年各阶段的训练中均可采用间歇训练,准备期采用较多。重复跑的训练是反复跑几个段落,休息时间较充分,跑的距离、重复次数、要求的强度应根据专项特点、训练任务而定,可采用100~300米,400~600米,1000~1600米,20xx~4000米,甚至8000米的距离。在短于专项比赛距离的重复跑时,速度应高于比赛平均速度。与比赛距离相同的'重复跑训练应适当减少,以免身心更大的负担。重复跑是发展速度和专项耐力的重要手段,还可以培养跑的速度感和节奏。比赛期采用较多。随着重大比赛的到来,检查跑、测验和适当的比赛不可少,以培养竞技状态,提高专项能力和比赛能力。

  (3)速度训练

  速度训练对中长跑运动员不可忽视,速度是提高中长跑成绩的重要条件。中长跑运动员根据各个项目的特点,衡量速度的标准也不相同。中跑运动员常以100米成绩来衡量速度,长跑则以400米来衡量速度。中长跑运动员发展速度素质,要根据各个项目的需要来发展速度。在耐力水平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往往是取胜的关键。因此,中长跑运动员在少年时期的基础训练过程中,应努力发展速度,使之达到一定的水平。速度发展到一定程度,再提高就需要花费相当大的精力,这时应着重在提高专项耐力上。速度训练仅能起到保持原有水平的作用。发展速度多采用加速跑、短距离反复跑、行进间跑、下坡跑、顺风跑等,以及60~200米之内的变速跑。中跑运动员速度练习比重大些,而且还需要增加力量、弹跳力的练习。中长跑各项在全年训练中速度占的比重大致如下:5000米约占10%,1500米约占20%,800米约占30%~40%。

  (4)身体训练

  随着中长跑技术的不断提高,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水平必须与成绩的提高相适应,中长跑运动员身体训练的关键问题是要将一般身体训练与专项身体训练结合好。在进行力量练习时,采用较长的时间的跳跃,投实心球、沙袋、轻杠铃,也可采用加大困难条件的跑、跳练习。如上坡跑、沙滩跑、草地跑、松软土地和雪地上跑、跳练习。发展力量练习时还需考虑到上、下肢、腰、腹肌的协调发展。长跑运动员更应突出耐力和力量耐力为主的身体训练。中长跑运动员还要通过各种球类、体操、武术、游泳、滑冰、跨栏及其他田径项目进行全面身体训练。身体循环训练已被实践证明是中长跑运动员行之有效的身体训练方法,它不仅可以发展身体各部肌肉,还可以改善和提高运动员的内脏器官功能。身体循环训练的内容、次数、组数和时间应根据训练任务、运动项目的特点、运动员个人的习惯进行组合和安排。

  (5)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

  中长跑运动员的一个特点是具有良好的耐乳酸能力。提高有氧与无氧训练水平是中长跑运动员努力的方向。中长跑各个项目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的比重是不同的,跑的距离越长,有氧训练比例就越大,无氧训练比例则越小。从某种意义上讲,一般耐力、长跑是有氧训练。现代医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研究证明,氧债占70%时为无氧代谢;氧债占30%时为有氧代谢。 中长跑虽然以发展乳酸供能为主,但也要相应发展磷酸供能,特别像800米和1500米这样的项目发展磷酸能就更为重要。磷酸能是提高速度的关键,发展磷酸能不仅使其在中跑运动中有相当一部分能量可以供给,而且对于胜负的最后冲刺,它的作用就更为明显了。中长跑运动员在进行各自专项训练时,必须考虑到有氧训练的比重,以保证专项能力的提高。

  1.技术训练

  从事中长跑训练的运动员,要学会在跑的途中尽量节省体力,适宜地发挥身体素质的作用,合理的技术是关键。中长跑的技术训练主要是在大量跑的练习中进行。还可针对运动员的技术情况,利用各种跑的专门性练习改进技术。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都是改进腿部技术、发展腿部力量和灵敏协调性的好方法。此外,如加速跑、支撑高抬腿跑、二人并列同步跑、跨步跑、多级跳、原地摆臂等练习,也是改进技术的有效方法。步幅与步频,腾空与支撑之比,呼吸与跑的节奏,上、下肢的配合,跑的距离与步长的关系等,都是中长跑技术训练不应忽视的。只有处理好这些关系,才能节省体力的消耗,使中长跑技术合理。

  2.战术训练

  中长跑的战术非常重要,在水平相当的条件下,正确地实施战术是取胜的关键。运动员在比赛中要根据本人的实际和习惯确定战术方案,对手情况、场地、气候、风向、环境等条件进行分析研究,要知己知彼,掌握比赛的主动权。合理地分配体力是取得理想成绩的主要战术。匀速跑一般能取得好成绩。一般耐力好的运动员常采用领先跑。速度好的多采用跟随跑,为了摆脱对手还可采用变速跑。战术训练也要在困难条件下进行训练,以培养意志品质。平时训练还要培养速度感和跑的节奏,以便在比赛中掌握速度、节奏,灵活运用战术。战术训练还需要在测验、比赛中进行,通过参加测验比赛逐步提高应变能力、实战能力和临场经验,通过测验比赛,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自己的战术水平。

  3.心理训练

  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不仅体力消耗大,心理能量消耗也很大,在艰苦训练中,在实力相当的激烈比赛中,心理训练水平的高低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理训练就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培养运动员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使其在困难条件下充分发挥运动能力。要培养中长跑运动员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对训练和比赛充满信心和激情;能承受大负荷的训练;不畏强手,敢于拼搏,有必胜的信念。培养意志品质要从小抓起,从易到难,逐步提高,要利用困难条件,变换困难环境,提高在任何困难条件下都能较好地完成训练任务的能力,遇见气候的变化(风、雨、炎、寒),教练不要轻易改变计划,以培养意志和信心,提高心理素质的稳定性。在训练中还可以模拟比赛环境和对手进行训练,以增强比赛时的信心。中长跑运动员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感情,比赛之前可通过意念、思维、表象重现加深技术和战术的概念。通过轻松的散步,合理地安排学习、文化生活、休息,调节神经系统和运动器官的疲劳。

  4.恢复训练

  恢复训练是中长跑运动员重要训练内容之一。训练负荷离不开恢复,恢复训练有助于完成新的训练和比赛。在多年训练中,参加重大比赛之前,要进行恢复和调整;一般采用球类活动,野外、公园轻松跑和其他体育项目的练习。轻松和小强度的活动较好。中长跑运动员在大负荷的训练下,在比赛后,绕场或在草地做上轻松的跑步,各种徒手放松体操能够加速恢复。研究表明中长跑运动员用小强度做一些练习比完全静止休息恢复得更快。加强医务监督和自我医务监督也是恢复的一个方面。分析训练资料和医务监督资料,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安排训练负荷。常采用的简便方法是早、晚、训练前、训练间歇、训练结束后测量脉搏,掌握心率的变化,了解体重、食欲、睡眠、身体状况、训练欲望、训练中自我感觉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定期进行心电图、脑电图、血、尿蛋白、血乳酸及全面体检,根据所掌握的情况综合分析,安排训练和积极性休息,恢复身心机能的稳定性。

训练计划 篇3

  学生现状分析:本班大部分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但仍有少部分同学存在厌学语文的情绪,在厌学情绪的影响下,这部分学生对语文课失去了兴趣。在不良心理状态的引领下,语文课上这部分学生就出现了“混日子”的状况,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爱发言。为了真正落实面向全体的教学原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语文中来,现做计划如下:

  一、使学生养成上课积极发言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锻炼中不断得到提高。

  1、我要努力建立较为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小学生的学习情绪与自尊自爱心理有关。当学生的内在求知欲受到激励时,就会产生一种愉快、积极的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来。所以在教学中,我要严格恪守这一原则,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坚持做到相信学生,用善意的鼓励去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2、统一要求,因材施教。在提问的设计上,要考虑各类学生的思考与理解水平,为学困生设计达到基本要求的问题,提供思考的“阶梯”,使学困生思维也活跃起来。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都有发言的欲望。

  3、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会对培养学生的发言习惯起到十分大的作用。儿童勤奋主要于兴趣,愉快的内心世界是产生力量的源泉。要把学生吸引到有兴趣的快乐的学习活动中,激发他们吸取知识、增长能力的渴望,使他们对学习语文入迷,从而对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能力。

  二、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课内阅读:(1)说话做到语句通顺连贯,结构完整;(2)去掉口语毛病。课外阅读:(1)默读,用双眼看书,不指读,不动嘴唇,不出声,在理解的基础上有一定的速度。(2)边读边想,善于积累语言。(3)广泛阅读。

  训练措施:

  第一阶段:提高认识,启发自觉。在第一阶段要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坚持正面教育,循循善诱,用浅显的道理、具体的事例讲清每一项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意义,并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形成一种内驱力。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使学生既有信心又乐于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小学生认识提高了,并形成内驱力,才具有按一定方式行动的'坚强决心。

  第二阶段:严格要求,具体指导。首先,要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明白应该怎样做,必要时还要给予示范。其次,要深入调查了解,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有的矢。此外,还要引导学生用良好学习习惯去根除与之对立的不良习惯。

  第三阶段:要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让学生有更多的仿效机会。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树立榜样。教师应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言行。其次,充分发挥学生榜样的作用。另外,还需要加强个别辅导,教师了解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提高训练的针对性。

  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探索,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不断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情操,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训练计划 篇4

  我校管乐队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规模日趋壮大,小学管乐队训练计划。有铜管组20名,木管组24名,打击乐3名。这支队伍将在20xx年上半年继续追求创造,探索实践,特制定如下计划:

  (1)管理改革

  乐队规模日趋壮大,从本学期开始,我们想借助班主任、家长和学生的力量来组织好乐队。

  ▲学生参与

  为了激发学生练习乐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本学期开始,将选出乐队表现好的学生担任乐队队长、组长、首席、各声部声部长,极大地培养他们的管理才能。以上乐队中属干部负责协助老师通知学生紧急事情、谱子发放纪律管理等管理工作。

  ▲家长参与

  我们学校各乐器老师就是两个,学生每次训练,都很忙,每次学习、示范、检查与监督,难免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选部分家长代表来帮助乐队老师管理乐队。如果有的家长有时间,不妨借此机会来帮忙,不仅能了解了你小孩的学习情况,能回家给您的小孩予以科学的指导,而且能对我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监督作用。

  ▲班主任支持

  这支队伍能顺利有序地开展,离不开各班班主任老师的支持,为了保证乐队的正常进行,我希望学校对各班主任作一些规定。具体规定如下:

  1.每次上专业课、乐理课、临时会议、乐队排练都将会有家长和乐队干部记录迟到、缺课的学生及班级.如因班主任扣留的',不仅对班级扣分,还将影响到班级的年终考核。

  2.班主任应当明确自己班级中哪些学生参加管乐团,明确每位学生的训练时间,应经常督促,鼓励学生坚持训练。这方面做得好的,给该班班主任予以奖励。

  训练时间表:

  (2)加强基本功训练

  训练采取集体训练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法,精心准备每一次的训练计划,在探讨交流中不断寻找新路子,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方法,力求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得。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加强:①降B音阶练习,进行持续性的调性练习阶段。②要求吐音的音头、音尾、换气、节奏等。③速度要求(变速练习)。在音符、节奏正确的基础上逐渐提速。④强音、弱音练习。⑤练习乐曲《欢迎进行曲》、《迎宾曲》《儿童团歌》、《当兵的人》等。

  (3)继续重视齐奏、合奏,培养合作能力

  从本学期开始乐队排练课,我们将从易到难,逐步进行。这样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乐器的积极性。

  (4)进一步完善编制

  本学期如果有可能,需加4支降B萨克斯管等乐器。

训练计划 篇5

  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关于公布20xx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名单的通知》(教高司函[20xx]41号),我校16项大学生科研项目获批立项。

  今年4月份,校团委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报送20xx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的通知》(教高司函〔20xx〕13号)和省教育厅相关工作要求,积极组织,认真筹备,经学生申报、院系初审、校内专家评审,共推荐16个项目(创新训练项目15项,创业训练项目1项)报送省教育厅,经省教育厅审核通过后推荐国家级项目,全部获批立项。

  近年来,校团委贴近学生需求,通过组织大学生“雏鹰”科技训练营、引导大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专家库等,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成效初显。

  5月13日下午,广东省政协主席王荣,在省政府副省长,肇庆市委书记徐萍华、市长赖泽华,大旺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陈家添等领导的陪同下,到我院大旺科技园区进行调研。

  在研发大楼五楼第一展厅,我院副董事长莫秀全、院长王元良等向王荣汇报了我院长春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区建设和发展情况。在第二展厅,华南环境治理医院负责人向王荣汇报了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与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在我院科技园区组建“华南环境治理医院”的进展情况。在研发大楼四楼,王荣等了解了光电公共实验室建设情况。

  王荣一行细心听取了汇报,饶有兴致地考察观看了长春理工大学公共实验室,对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深入询问。

  据悉,王荣一行还到广佛肇片区其它企业和单位进行了调研,目的在于检查珠三角九市去年以来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推进“九年大跨越”的新进展、新成果。

  10月17日,烟台港深水码头一条浮吊船的餐厅里,驻守在此的我校科研团队20多位老师围成半圆,目不转睛地盯着水下监控系统传回的监控视频,当画面终于出现我校自主研制的自治式潜器(AUV)钻入基站的图像时,兴奋的欢呼声让这个狭小的空间瞬间沸腾起来,海试半个多月来横在他们心头的阴霾消散了大半。近4年,几经波折与艰难、焦虑与期盼,终于等到成功的这一刻。在来自学校3个学院4支团队和中船重工702所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这只橘色、状如海豚的AUV,终于在海况条件较差的21米水深海域被“驯服”,“聪明”地钻进喇叭形状的基站,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堪比“天宫一号”对接的海下搭载对接,为哈工程的“共和国第一”名录再添精彩的一笔。现在,就让我们将镜头聚焦到海试的那些日子,探寻成功背后的故事。

  堪比天宫一号的对接:大家都拼了AUV海下搭载对接技术是建设深海空间站的一项基础性关键技术,其完成的难度堪比天宫一号对接。通俗讲,就是让AUV可以远距离地在海下运行,自己找到要钻入的搭载对接基站,并顺利进入其中,从而实现非接触式能源补给和信息传输。这项技术对于人类充分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开发海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涉及到极其复杂的AUV智能控制技术和水声定位引导技术,并且需要两种技术高度集成,长期以来,国内没有成功的先例。

  我们知道,让海豚、海狮等高智商动物听话地钻圈、顶球,驯兽师只需要通晓它的性情、摸清它的脾性再加以利诱就可以了。可是要想驯化AUV,让它像有生命的.动物一样会思考、做判断,自主完成海下智能操作,帮助人类完成对未知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考验的就是科研人员是否有过硬的整体技术水平、复杂环境应变能力和超强的技术集成、联合攻关能力。

  我校集合船舶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所、水下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水声技术重点实验室、水下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研究所的“精兵强将”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

  经过前期技术方案充分的准备、不断地完善和探索,AUV海下对接在理论上已经“通了”。我校科研团队通过缜密地分析,为AUV量身设计了最优的航线,采用国内领先的位姿测量技术、AUV精确导航、自主规划与运动控制技术以确保AUV向着目标“畅游”。反复的技术演算和仿真究竟能不能真正行得通,最后还要靠海试的检验。

  从8月到10月的三个法定假日,团队的老师们无暇与家人团聚,全部在海试中度过的。李岳明老师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不到10天,他就“出征”海试了。

  长期搞科研、做海试的团队负责人王庆老师对此的心得是“我们经常做海试,但也最怕做海试。”如果将完成项目的整个过程比喻为一场马拉松比赛,那么海试就相当于最后的冲刺。考验的是技术理论的积累,也考验科研人员闯的劲头和拼的能力,这是“真刀真枪的真功夫”。这次国家863计划项目海试的成功,让王庆老师最为“终生难忘”,因为“大家都拼了”。

  10月15日,课题组进行了一整天的海试联调,共进行了5次试验,这个“桀骜不驯”的AUV就是不肯进靶。大家的情绪有些低落,焦急的心情却是心照不宣:“大后天就要正式验收了,辛苦了这么久,如果无功而返那就太遗憾了。”

  回到宾馆,在每天例行的工作总结会上,心直口快的郑翠娥老师拍案而起:“我就不信了!必须要把问题找出来、解决掉。不能辜负我们超短基线定位系统领跑国内的地位。”老师们已经把这次海试定义为一次“为荣誉而进行的战役”。

  临时“司令”的感叹:戮力同心,其利断金其实在一开始,受命做课题负责任人的临时“司令”王庆老师有些犯难。团队合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科研习惯,不同的团队有不同的利益诉求。自己只是个副教授,却要带领来自“校内响当当的大团队,团队负责人不是院长就是大教授”的老师们搞联合攻关,“让近30人拧成一股绳去完成一个如此棘手的任务真的不容易。”但实际工作中,他发现,来自“大宅门”的老师们全无“门派”之别的芥蒂,大家在一起紧密合作,就像一个团队。

  “这次项目担纲技术骨干的都是年龄在35岁以下的年轻老师,他们之间的精诚合作让人刮目相看”王庆老师由衷地感叹。为了完成好任务,也有激烈的争论,但只限于技术层面,大家始终紧密团结互助,出主意、想对策,竭尽全力打好配合。“没有私心、不计较”这是哈工程老师身上普遍所有的最为闪光的特质。

  “我们长年为他们‘打工’”郑翠娥老师笑着说,“做通用、基础技术就是为整体服务的嘛。”李岳明老师则表示:“水下潜器离不开水声技术。我们是多年的合作伙伴,彼此都很了解,合作起来特别顺畅,大家都不藏着掖着,有啥说啥,发现问题,处理起来就很高效。”

  戮力同心,其利断金。大家都尽力从自己承担的部分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善于给自己“揽事儿”,而不是抓对方的“小辫子”,推脱责任。

  超短基线定位系统相当于AUV在水下运行时的眼睛和耳朵,为AUV进行目标的精准导航和定位。郑翠娥、李想等老师带着这套系统在6月份已经通过湖试的“小考”,证明技术完全可靠。可是由于噪声的干扰,一装载在AUV上就处于瘫痪状态,眼耳都不灵了。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改造AUV这个大家伙那就太麻烦了,还是改我们承担的部分。”郑翠娥和李想采用了李岳明的建议,对超短基线定位系统与AUV的控制系统之间做了信号隔离,大大降低了电机噪声的干扰。另一方面,李岳明与张国成勇挑重担,连续熬了两宿,主动承担了水声定位信息的时空对准偏差修正与补偿,改进AUV自主控制策略,极大地提高了水声引导定位精度,问题从而迎刃而解。

  “联袂”出演:双第一催生新第一10月18日,专家海试验收“大日子”正式到来。副校长韩端锋赶来“坐镇”,他下令“来个‘全套’的。”即AUV不仅要在海下自主完成“钻进”的任务,还要进行15分钟的海下无线充电和信息传输,最后自动退出并返回。

  对于AUV能不能在这一天的海试验收中成功对接,大多数老师心里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海试试验不比水池与湖试试验,后两者水底情况相对简单、稳定,一旦成功完成对接,则后续试验基本上能够保持很高的成功率。而海试是在实际环境中来完成,情况复杂,不可预见的影响因素很多,特别是针对“对接”这样精度要求很高的情况,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国外类似海试试验的成功率也仅为50%左右。

训练计划 篇6

  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体育组工作将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与支持下,以学校整体工作思路为中心,以坚持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目标,与时俱进,积极稳妥地推进课程标准的实施,开创学校体育工作新的篇章。

  二、工作任务、目标

  1、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抓好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工作,努力提高教师业务理论水平,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拓展体育教学内容,不断的接受新信息、新思想,拓展自己的视野,不断的掌握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前沿动态,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通过自己的体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每位教师要认真制定教学计划,重视教学目标管理以及教学评价的设计和运用,积极上好校级公开课、研究课。

  2、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理解运用,坚持以学生为本,改进教学方法、手段,重视教学评价的多元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使每位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得以进一步的改变,在体育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技能技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逐步使体育课教学形成一种宽松、有序、和谐、民主的氛围。

  3、抓常规,抓管理,抓教学,重点抓好身体素质的教学工作。强化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决不允许由于教学、训练中的不负责任而造成的伤害事故发生。平时体育教学中要加强安全教育、防范工作,场地器材管理员学期开学要认真检查体育教学的场地、器材设施,平时要定期检查、维护,并建立书面报告制度,消除一切不安全的隐患。

  4、认真、严格、规范做好《学生体质标准》的测试、统计、为上报国家数据库打好基础。体育教师反复探讨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确保高质量的完成学生体质测试工作。

  5、切实抓好课余训练。认真总结上学年度的课余训练工作,各运动队要认真制定本年度训练计划。根据相应比赛的年龄要求,合理建制梯队。各运动队的训练中要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切忌放羊式、无计划的训练。

训练计划 篇7

  从申请SRP到现在的结题,整整一年时间,我收获了很多也体验了很多,学会了许多课堂上所无法学到的实践知识。SRP使我得到很多的实践机会,亲身感受了整个过程,我的感触很深,让我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了生活实践中。虽然整个过程十分的艰辛,困难重重,但是有所收获就是成功.

  XX年在申请SRP时,我们就遇到了很多的麻烦,那时的我们刚上大二,专业知识不足,对SRP这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只是在遇到困难时请教导师和学长,一次次的修改,在那时我们真的倍受打击后,有时真的很沮丧,完全找不到方向。但在导师的悉心指导和鼓舞下,我们还是鼓起勇气走了下来,在经过几次的修改之后,我们顺利的通过了。我知道在接下来的很长时间内,我们还会遇到比现在更大的的阻力,有许多的考验等着我们,不仅仅是对我们信心和能力的考察,也是对我们所学知识的检验。如何将所学的理论运用于实践才是我们遇到的最大的障碍。

  在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P”的实施过程中,我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大大开拓了我的视野、拓宽了我的知识面。在大量文献和实际操作的基础之上,我们认真思考,进行实验的设计和规划、策划,这锻炼了独立思考能力。平时,我们还不断的向老师、学长请教,与同学、朋友交流,无形中增强了我们的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在进入课题以前,我实践能力不是很强,我们就进行了试调查,对不熟悉的理论知识多次琢磨,使得我们很快掌握了以前不太注意的实施细节,这对我们的项目的顺利进行有很大帮助。

  这次srp整个项目计划都是我们成员独立完成的,以前我认为我的思维是要跟着老师走,听老师的指导。但是通过这次项目明白了一个道理,主动人生成大事、项目SRP就是训练我们独立完成的能力,要注意一个团队有机配合、共同协作的能力,困难时成功的垫脚石。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顺利完成调查并进入结项阶段,虽然项目不是很完善,但是这是我第一次对知识的探索,我很感谢方敏老师对我们的指导和教诲。对于整个项目必须严肃认真,并且需要莫大的'毅力去坚持完成它。按照计划的步骤及分工自己完成,并且对突然出现的一些问题紧急处理,锻炼了各种能力,团队协作让我对项目中分工协作有了更深的理解,此次项目让我获益终生。

  通过这次的SRP实验,使我从中学会了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怎样去自主学习,自主实践。从中我了解到我所缺乏的知识和技能,这对我以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奠定了基础,这会是我今后人生中的财富。同时我还认识到“SRP”活动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而且对于激发我学习兴趣,开阔视野,培养探究精神,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十分有意义的。通过亲自参加项目调查使我掌握了更丰富的知识,获得了更多的能力,具备了更强的竞争力,让我感觉收获颇多。我会用这次学到的经验去面对未来的生活和学习,在以后的学习中努力做到更好。在这以后我成长了很多,我会再接再厉,拿出更大的勇气与信心迎接生活的挑战!

训练计划 篇8

  指导思想:为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推行素质教育在我校的施实。学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先拔一批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参加体育训练,为将来参加各级比赛区,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人才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活动小组

  组长:李玉建

  成员:尹中倩胡善恒宋红宾

  赵中金张华锋韩学芝

  二、运动队训练安排

  男子篮球队胡善恒

  女子篮球队赵中金

  男子排球队宋红宾

  女子排球队韩学芝

  足球队训练张华锋

  田径队训练尹中倩李玉建

  三、活动时间

  每天下午第四节和课外活动时间为训练时间,按每个同学的身体素质和个人爱好分组:①田径小组②篮球小组③排球小组④足球小组

  四、活动要求

  ⑴各位教师所带运动员不得低于10人。

  ⑵各位教师所带运动队队员成绩每期向小组汇报二次(期中、期末)。

  ⑶每位教练要认真备课,写好训练计划和课时计划。组长对每个小组活动情况要及时进行检查,做到定时测验,及时向学校须知好思想训练汇报工作。

  体育活动小组

训练计划 篇9

  篮球运动是当今最为普遍的一种体育运动,它涵盖了跑、跳、拍、投等多种身体运动形式,这些运动形式也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所罗列并要求孩子能达到相应的阶段水平,同样这些运动技能全面、有效、综合地促进孩子身体素质和人体机能全面发展,让孩子能有一个健康活泼的身体。

  不仅如此篮球运动也是一向集体活动,不仅有团队队员之间合作也有与对手的竞争和对抗,通过练习和比赛的过程,能使参与者的个性、自信心、情绪控制、意志力、进取心、团队凝聚力、自我控制与约束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以及培养团结拼搏、努力协作、文明自律、遵纪守法、尊重他人等的良好道德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大班孩子较为符合开展篮球教学活动,通过以篮球为载体,利用篮球进行一物多玩在“玩球”的过程中激起对篮球的兴趣,掌握篮球的运球、投篮、防守等基本技能,同时也通过篮球游戏中的合作与对抗培养大班孩子的合作意识和自信不怕输的意志品质。

  然而篮球运动涵盖运球、投篮、防守、脚步移动的技能技巧,要掌握这些技巧需要进行不断的练习和训练,对于大班孩子来说要掌握这些技能技巧显得较为困难,很多孩子园也在开展球类活动,但往往把目标定在拍球上,孩子能单手拍球、双手同时拍球,但篮球运动的其他技巧的学习便由此止步,实际上孩子园篮球运动开展不起来也存在以下原因:

  (一)缺少专业教师指导,难以形成系统训练计划。

  一般来说孩子园都已女教师为主,在女教师当中缺少对篮球规则和篮球技巧熟悉的教师,因此女教师在进行篮球训练时往往将技巧练习放在拍球上,在拍球的过程中往往也不会注意孩子在拍球时的手型、姿势,这样一来使孩子在练习拍球时由于技巧错误而耗费更多的体力,易造成疲劳,从而降低孩子学习篮球的质量兴趣。

  另一方面由于不了解篮球教学,因此也无法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制定整个的篮球教学计划,形成不了较为系统的篮球课程。

  (二)技巧动作训练枯燥,不易激起孩子学习兴趣。

  篮球教学中往往很多技巧需要不断的练习才能掌握,在篮球教学中一些技巧或许要高出部分大班孩子现有的发展水平,在重复的练习后如果得不到成功的喜悦感往往会出现训练积极性减弱,对篮球的兴趣减少。因此如何设计有趣的训练计划也是提高孩子学习篮球兴趣的因素之一。

  在学习篮球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较为关注篮球学习的本身,将大把时间花在技巧的训练上,但却很少花时间和孩子坐下来聊聊篮球,看看球星,观看球星的比赛,聊一聊学习篮球的目的和目标,这样一来孩子们在篮球训练的过程中就会盲从很难找到主动参与感,从而降低学习兴趣。

  从以上原因中我们不难看出,除了教师对篮球技巧的掌握和熟悉外,学习篮球的兴趣是孩子学习篮球的最主要因素,如何树立起大班孩子学习篮球的兴趣,接下来我从几方面来谈谈我在篮球教学中的经验。

  一.让孩子了解篮球,让孩子进入篮球运动员角色

  (一)让环境影响孩子对篮球态度

  在进行篮球教学初期,可以将班级环境开设一块篮球专区,张贴篮球明星海报,并设立篮球新闻每周播报,要求孩子每周播报一则关于篮球运动的新闻,并将播报的新闻进行墙面张贴,在班级里逐渐形成一股篮球风,不论从班级墙面环境还是班级的氛围都体现篮球氛围。

  另外每周可以组织孩子观看部分的篮球比赛转播,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了解篮球,引起孩子对篮球的兴趣激起他们学习篮球的渴望。

  (二)进入篮球运动角色—--我是小小运动员

  在建立了对学习篮球的渴望之后,一个角色对孩子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在篮球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要以“我们是一只篮球队,我们是一支团队”的概念告诉孩子,“老师就是教练,你们就是运动员”,在我的教学中我将孩子分成男女两队一队为“中国男子篮球队”一队为“中国女子篮球队”孩子们在听到这种称呼后都显得尤为自豪和精神。

  (三)建立明星效应,树立学习榜样

  对于热爱篮球的人来说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偶像,孩子们在进行每周篮球新闻的播报后,对篮球明星也会有所了解,这时候就要找一个小朋友都熟悉的篮球明星作为自己的榜样和学习对象,我们曾以姚明为榜样,将我们的篮球队取名为“小姚明篮球队”,孩子们在训练的时候口中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将来要比姚明厉害,这时候作为老师也应该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肯定。

  二. 篮球技巧讲解儿歌故事化,运用孩子喜欢的教学语言

  在篮球教学中一些技巧动作的讲解孩子往往不能理解,比如拍球的基本要点中便有:五指分开,放在球上,掌心空出,手腕手臂配合拍球,这些技能如果作为篮球教学中的指导语很明显孩子难以接受,因此针对孩子的特点将枯燥的`拍球技巧进行简化,并配合儿歌让孩子将儿歌熟记于心:

  小手小手拿出来,

  变成小伞弯起来,

  小伞放到篮球上,

  篮球宝宝跳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将篮球技巧儿歌和教师的示范配合指导,一边示范练习一边朗读儿歌,虽然儿歌中的技巧元素并没有全部体现出拍篮球的技巧,但在此时拍球练习已经不再枯燥,孩子也有了兴趣,那么拍篮球中对于手腕手臂的运用也可以利用这种形式满满的渗透。

  又比如在胸前传球和接球的练习中,对传球和接球的技巧练习运用儿歌也能有效的让孩子掌握技巧,消除孩子在接球中产生的退缩和恐惧感。

  接球练习:

  一只小脚向前迈,

  两只小手伸出来,

  篮球飞来两边接,

  碰到球后收回来。

  胸前传球:

  小球放胸口,

  拇指向下走,

  数到一、二、三,

  手腕向前翻。

  通过儿歌化教学,孩子们便能很形象的记住篮球技巧,走到哪里,将这些儿歌念道哪里,也能激起孩子学习篮球的兴趣。

  三. 技巧训练游戏化,选择孩子喜欢的学习方式。

  孩子在一日活动中游戏占了很大的比重,因此在篮球教学中也要融入游戏的元素,这样才能使孩子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篮球。

  将篮球技巧动作设计成游戏,比如在训练孩子横向移动时,如果简单的通过儿歌和传授来练习那么孩子在很难在一节教学活动中熟悉动动作要领,因此将横向移动这一技巧和游戏结合,这些游戏往往又要是孩子门平常熟悉的,因此在横向移动中可以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运用到横向移动的训练中作为技巧训练的铺垫。

  又如在拍球的练习中要求孩子的身体重心降低,如果直接要求孩子将身体中心降低,第一孩子难掌握降低的高度,第二在降低过程中对孩子的身体控制力也是一个挑战,孩子容易坚持不了,因此我们可以结合孩子在生活中喜欢模仿的特点,和孩子进行一个老爷爷老奶奶走路的模仿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适应拍球的高度。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篮球运动也是孩子拥有健康身体和良好品质的一种很好的载体,通过好玩有趣的篮球教学活动让孩子喜欢篮球,喜欢运动,从而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坚毅自信的品质!

训练计划 篇10

  影响肩部肌肉的是三角肌、斜方肌。三角肌由前束、中束和后束三部分组成。前束较薄弱,在改善肩部形象时,既要做到薄弱部位有限,又要保证全面发展。形体的发展要匀称、协调和整体一致。

  哑铃前平举

  哑铃前平举是训练三角肌群前束部、斜方肌群,辅助训练手臂肌肉群。

  1. 双手各持相当重量的哑铃;

  2. 双脚站距与肩同宽、双膝微屈、收紧腹部肌肉,肩胛骨缩回下压,肘关节微屈;

  3. 用力将哑铃慢慢沿身体前方抬平至肩部,保持肘部微屈(可双手,也可两手交替进行),停留片刻,再慢慢放到原处,做连续动作。

  单臂哑铃侧平举

  单臂哑铃侧平举主要训练三角肌中束,同时训练手臂肌肉群。

  1. 双脚开立与肩同宽,双膝微弯、收腹,肩胛骨缩回并向下压,身体躯干稍向前倾,保持稳定,一手扶支撑物,一手持适当重量的哑铃垂直放在体侧。

  2. 用力将哑铃慢慢沿体侧抬起,保持肘关节的角度,抬起到最高点时,哑铃与肩在同一水平面上,哑铃在肩和周的近前方。停留片刻,将哑铃慢慢放回至原始位置,保持身体稳定,双臂交替各作10-20次。

  哑铃侧平举

  哑铃侧平举主要训练三角肌中束,同时训练胸部、手臂斜方肌,可起到增加肩部宽度的作用。

  1. 双手持适当重量的哑铃置于体侧或盆骨前方,双脚与肩同宽,双膝略弯,收腹,肩胛骨缩回并下压,身体躯干稍向前倾,保持稳定。

  2. 用力将哑铃慢慢沿身体两侧抬起,保持肘关节的`角度,抬起至最高点时,哑铃与肩在同一水平面上,哑铃在肩和肘的近前方,而不在同一直线上。

  3. 停留片刻,将哑铃慢慢回放至初始位置,保持身体稳定。

  坐姿哑铃上推举

  坐姿哑铃上推举主要锻炼三角肌群前束部,同时可锻炼胸大肌、肱三头肌等。使肩部丰满结实,富有弹性。

  1. 坐姿,手持适当重量的哑铃,置于颈部两侧,上臂与肩平行,上体保持挺胸收腹紧腰的姿势,目视前方。

  2. 吸气,将哑铃垂直向上推起至两臂完全伸直,稍停2-3秒。呼气,慢慢放下还原。

  动作要领:肘关节微弯,成90度左右。上体保持挺胸、收腹、紧腰,目视前方。不要借助上体摆动或躯干屈伸的力量完成动作。

  俯身飞鸟

  俯身飞鸟主要锻炼肩部三角肌后束,同时锻炼背部与手臂肌群。

  1. 双手各持适当重量的哑铃,双脚间距与肩同宽。

  2. 背部保持平直,俯身,屈膝,使上体大致与地面平行,双臂自然下垂,掌心相对,然后尽量向上抬头双臂,使肘与肩在同一平面上,保持肘关节角度。停留片刻,在慢慢还原,做连续动作。

  3. 抬起时呼气,还原时吸气,初学者应量力而行。

  杠铃提举

  杠铃提举锻炼三角肌中束、斜方肌、肩胛提肌,同时可锻炼胸部肌群和臂部肌群。

  1. 双手正握杠铃中部,两手间距离约15-20cm或与肩同宽。

  2. 两脚与肩同宽,膝关节微弯,保持身体稳定,用力将杠铃向下颚方向提升至略高于肩。停留片刻,再沿身体慢慢下落,连续做8-10次。

  动作要点:上提时,要集中三角肌、斜方肌和肩胛提肌的收缩力量,持铃屈肘,尽量贴身体起。上体保持挺胸收腹立腰的姿势,不要前后摆动,两肘尖应向上。过窄的握距,过高的提距,过大的腰部前弯都属于危险动作。建议由一定基础的人进行该项锻炼。

【训练计划】相关文章:

(精选)训练计划08-02

训练计划[经典]09-01

训练计划07-20

[经典]训练计划07-21

训练计划(精选)07-29

训练计划【经典】07-26

训练计划(精选)08-16

训练计划(经典)11-03

训练计划【精品】09-24

训练计划【推荐】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