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计划

时间:2023-05-29 09:14:08 计划范文 我要投稿

精选行动计划范文合集六篇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行动计划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行动计划范文合集六篇

行动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进一步健全政府领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全面开展消除疟疾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各项目标。

  二、疟疾流行特点与流行区分类

  我市属疟疾的非恒定性和低流行区域,以间日疟为主,主要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经过多年综合防治,我市消除疟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年达到了卫生部确定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近年来,全市疟疾疫情时有波动,但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连续多年控制在0.5/万以下。卫生部根据年疟疾疫情报告,确定疟疾流行区以县为单位分四类:一类县(区)为3年均有本地感染病例,且发病率均大于或等于万分之一;二类县(区)为3年内有本地感染病例,且至少1年发病率小于万分之一;三类县(区)为3年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的流行县;四类县(区)为非疟疾流行区。对照上述标准,我市9个市(县)、区中,江阴市、宜兴市、锡山区、惠山区、新区为二类县(区);滨湖区、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为三类县(区);无一类县(区)和四类县(区)。

  三、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年,全市实现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到年,全市达到消除疟疾标准,并继续开展巩固监测工作;到20xx年,全市通过省消除疟疾考核认证;到年,巩固消除疟疾达标成果,确保疫情不反复。

  (二)阶段目标

  1.到年, 4个三类县(区)和3个二类县(区)实现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的目标,年底前达到消除疟疾标准。

  2.到年,江阴市、宜兴市实现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的目标,年底前达到消除疟疾标准。

  3.到年底,所有市(县)、区达到国家消除疟疾标准,并继续开展巩固监测工作;到年,全市通过省消除疟疾考核认证;到年,巩固消除疟疾达标成果,确保疫情不反复。

  (三)工作指标

  1.技能培训

  (1)市、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从事疟疾防治相关业务人员,接受过疟疾防治知识及消除疟疾工作技能培训的比例:年达到95%以上;年达到100%。

  (2)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妇产、儿童、传染等专科医院从事内科、妇科、儿科、急诊科、感染性疾病科等临床专业的医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医生以及二类县的村卫生室医生,接受疟疾防治知识和诊断、治疗技能培训的比例:年达到95%以上;年达到100%。

  (3)市和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妇产、儿童、传染等专科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相关检验人员,接受疟原虫血片镜检技能培训的比例:年达到95%以上;年达到100%。

  (4)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相关工作人员接受过疟疾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比例:年达到95%以上;年达到100%。

  2.发热病人疟原虫血片镜检

  (1)到年,市和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妇产、儿童、传染等专科医院全部能够开展发热病人疟原虫血片镜检。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够开展发热病人疟原虫血片镜检的比例:年达到90%以上;年达到100%。

  (4)所有网络直报的疟疾病例(包括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接受实验室检测的比例:年达到100%;镜检阴性的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得到基因检测的比例:年达到75%;年达到100%。

  (5)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自境外疟疾流行区入境的发热病人进行疟疾筛查的比例:年达到100%。

  3.病例报告、治疗和个案调查

  到年,疟疾病例诊断后12小时内网络直报率达到100%,疟疾病例规范治疗率达到100%,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率达到100%。

  4.疫点处置

  到年,疟疾疫点处置率达到100%。

  5.媒介防制

  在疟疾传播季节,二类县(区)居民使用蚊帐、纱门纱窗等防护设施的比例:年,达到80%;年,达到90%。

  6.健康教育

  (1)到年,二类县(区)居民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0%,中小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5%;边境口岸和卫生检疫相关工作人员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100%。

  (2)在出入境口岸、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等场所放置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材料的比例:年达到90%;年达到100%。

  7.到年底,以市(县)、区为单位,全部通过消除疟疾考核认证。所有通过认证的市(县)、区,县级综合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继续保持完备的疟原虫血检设施和能力,所有疑似疟疾病人均能及时得到实验室疟原虫血检,流行病学不能确定感染来源的疟疾病例均进行实验室基因鉴定。

  四、防治策略和措施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不同地区疟疾流行特点、防控工作和能力状况,采取适当的防治策略和措施。其中,二类县(区)实施以清除疟疾传染源、阻断疟疾在当地传播为重点的综合措施;三类县(区)实施以加强疫情监测和输入病例处置、防止继发传播为重点的综合措施。

  (一)加强传染源控制和管理

  1.及时发现疟疾病例。按照逐级培训的原则,开展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业务人员的疟疾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由市培训到市(县)、区,市(县)、区培训到社区和乡村,按期达到疟疾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工作指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具备开展疟原虫血片镜检的能力,配备发热病人血片镜检所需器材,及时对“三热”病人开展疟原虫血片镜检,按期达到发热病人疟原虫血片镜检工作指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通过网络直报的所有疟疾病例(包括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都要进行疟原虫血片镜检,并采制滤纸血;镜检阴性的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要进一步进行实验室基因检测,按期达到疟疾病例实验室检测工作指标。

  2.规范治疗疟疾病例。对发现的所有疟疾病例(包括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都要按照卫生部制定的《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进行规范治疗,其中对境外输入的疑似恶性疟病例可直接采用青蒿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对所有疟疾病例要进行全程督导服药。为提高临床治疗及时率,市和市(县)、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按规定储备一定数量的抗疟药品,并加强对药品保存和使用的管理。年底前,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储备用于治疗间日疟的氯/伯喹至少30人份,用于治疗非重症输入性恶性疟的复方青蒿素类口服药至少10人份,用于抢救治疗重症输入性恶性疟的青蒿素类注射剂至少10人份(蒿甲醚和青蒿琥酯各5人份);每个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储备氯/伯喹至少10人份,复方青蒿素类口服药至少5人份,蒿甲醚、青蒿琥酯各1人份。年后的药品储备数量根据各地消除疟疾工作进程进行调配。

  3.依法加强疟疾疫情报告与病例核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发现的所有疟疾病例(包括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都要在1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对网络直报的所有疟疾病例进行疟原虫血片镜检核实,并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所有镜检阴性的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的.血片,要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复核;所有镜检阴性的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的滤纸血,要送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进行基因检测。

  5.有效落实休止期根治和人群服药。各地要在每年疟疾传播休止期,组织对上年度发现的所有间日疟病例进行休止期根治。

  (二)加强媒介防制

  2.抓好个人防护。提高居民防蚊意识,提倡在疟疾传播季节使用驱避剂、蚊香、蚊帐、纱门、纱窗等防护措施,减少人蚊接触。

  (三)加强健康教育

  1.强化公众疟防宣传教育。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要结合“全国疟疾日”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疟疾防治知识和国家消除疟疾政策,提高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和参与疟疾防治工作的积极性。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开发和制作健康教育材料,为开展公众宣教提供技术支持。

  2.强化出入境人员健康教育。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要在出入境口岸设置公益广告宣传栏或电子屏幕等设施,在出入境旅客通道摆放疟疾防治宣传材料,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旅游部门要在卫生部门指导下,组织对领队、导游人员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培训,向旅客和游客宣传疟疾防治知识。

  3.强化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教育部门要对辖区内中小学健康教育进行部署和安排,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加强工作指导。中小学校要结合健康教育课或主题班会活动,每年开展一次疟疾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并通过发放规范性宣传教育制品等方式,向学生家庭宣传相关防治知识。

  4.强化社区宣传教育。二类县要在各医院候诊大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大型工程建设工地等场所,设立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栏,定期更新宣传内容。三类县应在大型工程建设工地等场所设立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栏。

  (四)加强流动人口疟疾防治

  1.建立健全信息通报制度。建立卫生、教育、公安、商务、旅游、检验检疫等部门参加的流动人口疟疾防治工作机制,加强信息沟通与工作交流。卫生、检验检疫等部门定期向公众发布境内外疟疾流行状况和相关信息。旅游部门按照卫生部门的统一部署,定期或不定期向旅游者发布境内外疟疾流行状况和相关信息。

  2.开展出境人员疟防知识宣传和防护。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要对出境人员宣传疟疾防治知识,提供咨询服务。旅游、商务等部门要督促旅行社、劳务派出机构等有关单位为出境人员提供抗疟药品和防蚊设施,并配合卫生部门开展对出境人员疟防知识宣传和培训。

  3.做好入境人员疟疾筛查工作。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在入境口岸对自境外疟疾高流行区入境的发热病人进行疟疾筛查,及时向卫生部门通报疟疾病例信息。各级卫生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返回居住地的境外输入疟疾病例以及居住地周围人群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相关人员特别是同批集中入境人员进行追踪随访和健康宣教。旅游、商务等部门应及时提供相关人员信息,协助卫生部门做好入境人员疟疾防治相关工作。

  4.加大境内流动人口疟疾防控力度。在疟疾流行区建设大型工程,建设单位要为施工人员提供蚊帐等必要的疟疾防护用品,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宣传,并配合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疟疾防控工作。流动人口疟疾病例实行属地化管理,由病例发现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及时向感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报信息,协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公安、卫生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做好流动人口疟疾病例追踪、重点人群筛查和相关信息沟通等工作。

  (五)加强疟疾监测检测网络建设

  1.健全全市疟疾实验室网络。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要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规范开展发热病人的疟原虫血片镜检。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所有网络直报的疟疾病例(包括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的血片进行复查,并抽查至少5%的发热病人阴性血片。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未确诊的疟疾病例血片进行复核,并抽查1%的发热病人阴性血片。各级实验室要定期进行技能考核与质量控制,确保实验室网络正常运行。

  2.开展主动病例侦查。二类县(区)每个镇(街道)在疟疾传播季节至少开展5次主动病例侦查,对近2周的发热病人进行疟原虫血检或RDT检测。

  3.做好消除疟疾地区的监测工作。对已达到消除疟疾标准的地区,继续开展相关医务人员疟疾诊治技术培训,重点加强临床疑似疟疾病例的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追踪调查,并加强对来自疟疾流行区人员的疫情监测,防止出现继发病例。

  五、政策和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机制

  市人民政府血吸虫病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血地防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全市消除疟疾工作,建立由市血地防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市各有关部门参加的多部门协作机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级人民政府要把消除疟疾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发挥血地防领导小组的作用,加强组织协调,明确职责任务,完善政策措施,解决突出问题,确保工作到位。军队系统消除疟疾工作按照军队管理体系组织,与当地政府消除疟疾工作计划同步实施。武警、公安现役部队的疟疾防治工作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由地方政府统一领导。

  (二)依照法律法规,科学消除疟疾

  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疟疾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方案,依法、科学开展消除疟疾工作。

  (三)明确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各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共同开展消除疟疾工作。卫生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和政策措施,做好综合协调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将消除疟疾工作相关内容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财政部门负责安排疟疾防治专项经费,并加强资金监管。出入境检验检疫、公安、旅游、商务等部门配合卫生部门,加强出入境人员疟疾防治健康教育、疫情监测和出入境防病管理,及时与卫生部门沟通有关信息。文广新部门负责安排多种形式的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教育部门负责在中小学校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科技部门负责将疟疾防治科研项目列入科技计划。经济和信息化部门负责协调抗疟药品、试剂的生产供应。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各级爱卫会的作用,进一步完善蚊虫等病媒生物防制管理体系和长效工作机制。

  (四)抓好队伍建设,提高技术水平

  市和市(县)、区两级分别建立消除疟疾专家技术指导组,健全寄生虫防治与病媒生物防治专业队伍,结合本地实际制订消除疟疾技术方案,为实施消除疟疾行动提供技术支持。市卫生局要组织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置负责疟疾等寄生虫病防治的专门科室并配备得力人员,负责消除疟疾行动的组织实施和督导评估;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明确承担消除疟疾工作任务的科室,并配备专职疟疾防治专业人员;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有专人负责消除疟疾工作。各级卫生部门逐级分期分批开展专业技术培训,保证培训质量,提高业务水平。

  (五)加大财政投入,落实经费物资

  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根据当地疟疾流行程度和消除疟疾工作实际,将消除疟疾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全球基金项目管理要求,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二类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建立全球基金项目单独账户,三类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有消除疟疾专项经费账目。合理利用全球基金和各级财政安排的疟疾防治资金,切实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和审计,保证专款专用,提高使用效益。广泛动员和争取社会力量提供资金和物资,支持消除疟疾工作。

  (六)强化工作责任,严格督查考核

  各地要根据国家和省、市行动计划的要求,结合实际制订消除疟疾实施计划和方案,并将工作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签订目标责任书。根据“科学、定量、随机”的原则,制订详细的督导检查方案,定期不定期开展自查和抽查。到年, 4个三类县(区和3个二类县(区在达到消除疟疾工作目标并完成自查自评的基础上,向市血地防领导小组办公室申请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到年市、市在达到消除疟疾工作目标并完成自查自评的基础上,向市血地防领导小组办公室申请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到20xx年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全市参加省级达标考核认证。市血地防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对各市(县)、区进行复核,并确认达到相关考核标准后,报请省人民政府血地防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考核评估。

行动计划 篇2

  对于制定行动计划,我有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第一,制定行动计划意义重大,一份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甚至等于成功了一半。我记得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中有这样一句话: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就是说,任何事情,如果有计划地进行,那么就可以成功;反之,就会失败。期中这个“预”字,就是“计划”的意思。

  第二,计划制定容易,执行难,难在个人意志力。在制定行动计划之前,如果我们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和方法、策略,安排好进度和时间,准备充足的资源,我们就可以制定行动计划了。也就是说,只要充分考虑了制定计划的因素、条件等,就可以顺利地制定出一份行动计划了。但是,我们要知道,没有一份计划在执行中是没有困难的。所以,在执行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执行计划的障碍、困难,如个人工作压力、学习、生活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外部条件的实施等等。当我们遇到很多这些困难、障碍时,面对重重阻力,我们是否还能坚持我们的初衷,还能按计划去做?这是最能考验个人意志力的时候,意志坚强者,一定能执行计划,意志薄弱者,就很难说了。

  第三,执行计划过程中,能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修改并认真按修改后的计划去做,这将是更难,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按计划行事。当我们在执行最初的计划遇到困难、障碍时,就说明我们的`制定计划时有些因素考虑欠周,没有预先考虑可能会遇到我们无法克服的困难,此时肯定执行不下去,如果不修改,计划就作废,之前的努力也就白费。回想我们制定计划的目的、任务完成了多少等等,所以我们必须修改计划,根据具体情况,寻找解决问题、克服困难、障碍的有效方法与措施。修改后,无论出现什么困难,只要我们能克服、解决的,一定要根据计划行事,否则计划也就是一纸空文。

行动计划 篇3

  打造成都市产业技术研究院

  今年,成都市将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签订共建世界一流大学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深化校院地协同创新。在此方面,我市将推进科技成果“三权”改革,推动在蓉高校积极探索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的“三权”改革,推广西南交大混合制所有权改革成果,系统推进川大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计划,力争在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方面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此外,成都市将打造成都市产业技术研究院,拟设立20亿元产业技术研究院专项资金,在精准医学、生物医学材料、大数据、智慧信息、轨道交通等领域,今年力争建设4至5个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

  今年,成都市将规划建设环高校成果转化区和环高校知识经济圈,拟设立“千万级”市校合作专项资金,与所在区(市)县配套,引进校友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等资金,共建市校合作基金池,支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科技成果“三权”改革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区、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建设。

  申办20xx中国成都全球创交会

  今年,成都市将打造成都“创交会”国际创业品牌,努力申办并办好“20xx中国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力争打造成为“国际化、国家级、成都牌、永久性”全球创新创业年度盛会、国家对外开放的创新创业资源聚集平台、国际间互利共赢的创新创业要素交易平台和国家全面创新改革的成果展示平台。

  推进众创空间建设,成都市今年将加快构建“3+M+N”布局的众创空间引领区、集聚区和专业特色区建设,重点支持郫县建设菁蓉小镇,成都高新区建设菁蓉国际广场,成都天府新区建设菁蓉创客中心,打造众创空间引领区;支持武侯区联合川大建设磨子桥创新创业街区,高新区和成华区联合电子科大建设“一校一带”,金牛区联合西南交大建设环交大智慧城,打造众创空间集聚区;支持区(市)县围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创业人群,因地制宜建设专业孵化器,打造具有“成都味”的`特色众创空间。

  深化科技金融结合,成都市今年将完善“创业投资+债权融资+上市融资”投融资服务体系,扩大债权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总规模至50亿元,引进北上广深大型创投机构在成都设立分部,支持创投机构加大对创业企业B轮、C轮投资。此外,还将完善创业天使投资引导资金,引导区(市)县共建行业、特色投资基金,创新融资个性化服务模式。探索建立成都股权众筹交易所,搭建股权众筹交易流转平台。

  编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

  今年,成都市将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成都科学城,编制完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率先落实中关村“6+4”政策,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科技金融结合、新型创新组织培育、产城融合等方面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同时,加快成都科学城建设,打造创新驱动的核心源头和政产学研结合的对接平台,并汇聚国内外知名企业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推动诺基亚全球技术中心、中铁轨道研发设计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成都市今年将修订《成都市专利资助管理办法》,培育一批知识产权领军企业,实现发明专利年增长10%以上,并筹建成都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交易中心,依托科技成果“三权”改革试点高校建设多个分中心,形成“1+N”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交易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将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建设,出资“千万级”资金,参与组建全国首只四川省知识产权运营投资基金。

  加速打造国际孵化器

  今年,突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成都市将支持创新型骨干企业积极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技项目,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牵头实施成都市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重大项目,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收购境外科技企业或研发机构,设立境外研发平台,参与国际科研活动,全年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5家以上,实施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30个以上。同时,扶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全年培育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品和重点新产品500个以上,支持研发机构100个以上,培育初创期科技企业,全市全年新增科技企业达10000家以上。

  走国际化之路,成都市今年将推进成都科技国际化进程,探索建设中外合作园区,以成都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起步区、核心区,启动中韩创新创业合作园区建设,形成“一园一基地”(中韩创新创业孵化园、中韩成都创新创业产业化基地)的空间布局,加快打造亚太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新创业中心。此外,加速打造国际孵化器,加强中法、中德、中韩、中美、中古等国际创新合作,开展国际资本与技术对接、高科技项目与人才引进等,全面融入全球技术创新体系。

行动计划 篇4

  对于制定行动计划,我有几点想法:

  第一,制定行动计划意义重大,一份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甚至等于成功了一半。任何事情,如果有计划地进行,那么就可以成功;反之,就会失败。期中这个“预”字,就是“计划”的意思。

  第二,计划制定容易,执行难,难在个人意志力。在制定行动计划之前,如果我们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和方法、策略,安排好进度和时间,准备充足的资源,我们就可以制定行动计划了。也就是说,只要充分考虑了制定计划的因素、条件等,就可以顺利地制定出一份行动计划了。但是,我们要知道,没有一份计划在执行中是没有困难的。所以,在执行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执行计划的障碍、困难,如个人工作压力、学习、生活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外部条件的实施等等。当我们遇到很多这些困难、障碍时,面对重重阻力,我们是否还能坚持我们的初衷,还能按计划去做?这是最能考验个人意志力的时候,意志坚强者,一定能执行计划,意志薄弱者,就很难说了。

  第三,执行计划过程中,能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修改并认真按修改后的计划去做,这将是更难,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按计划行事。当我们在执行最初的计划遇到困难、障碍时,就说明我们的制定计划时有些因素考虑欠周,没有预先考虑可能会遇到我们无法克服的困难,此时肯定执行不下去,如果不修改,计划就作废,之前的努力也就白费。回想我们制定计划的目的、任务完成了多少等等,所以我们必须修改计划,根据具体情况,寻找解决问题、克服困难、障碍的`有效方法与措施。修改后,无论出现什么困难,只要我们能克服、解决的,一定要根据计划行事,否则计划也就是一纸空文。

  我认为要开展教学研究首先要认识农村教育的现状,当前农村教育的现状依然是办学条件艰苦,没有一定的教学设备,教师上课依然还是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同样还是用传统教育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这样的办学条件完全达不到教学要求,更不要说开展教学研究了。其次是师资配备的不平衡性。当前的农村教育很多教师都是以前民办教师转公办教师的,很多老教师都没有经过师范类的专门培训,这样使很多教师不能够按现在新课程的教学大纲来实现教学质量,而且还有很多老教师不会使用现代的教学设备。因此,教师的务水平不提高,再讲教学研究也只是口头实践。所以,我觉得只有实现办学条件和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才能更好去实现新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才能更好的去完成教学研究,才能更好去为教师、为学生服务。

  教书育人是一项关系国家、社会未来的大事,教师的责任也是异常的的重大。作为教师这么多年,每天日复一日的重复很多都是相同内容的工作,如果没有提高自身素质的想法,就会产生“职业倦怠”。于是我参加了此次网络培训,受益颇深。

  首先,我通过此次学习,学习到了很多宝贵的理论知识,掌握了一些网络信息技术,我通过网络平台与很多老师交流,讨论,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得到了提高。其中包括网络信息检索,还有制作思维导图等技术。

  其次,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我的教学实践也受到了启发,理论指导了我的教学实践,了解到要分析学习目标,学习者,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适当选择等。反思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不足的地方,三位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很好的实现,流于形式,学情分析不充分,教学策略选择没有充分考虑学生。

  总之,这次学习帮助我解答了很多教学上的疑问和困惑,有了理论的指导,今后工作的思路会更开阔。

  本次学习活动中,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感触很多,但总的来说,我掌握重要的理论知识,学习了很多实用的信息技术,我会用所学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和课外教学研究。通过网络学习,我收获很多,言之不尽。

  通过学习,我体会到了教学准备工作要全面,要考虑到各种情况,我明白了要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我要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和适当的教学模式。适当的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和实用性,要做好这些事情,我必须要制定好计划,毕竟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带领学生做研究性学习,更要注意计划的制定。没有制定计划的研究性学习是空话,学习成果很难推出。因此我们要做好很多准备工作,当然,制定计划就是重中之重。

  另外,我学会了运用思维导图来呈现教学目标。进一步了解思维导图之后,我觉得在语文方面大有作为,如采用思维导图总览全文、采用观点导图来解决问题、采用拓展导图迁移知识等,在训练学生逻辑思维方面大有可为,这个可以作为教学准备工作,也是教学计划的一部分。

  评价量规的作用将可以广泛应用于教学的全过程,及时和科学的评价学生,促进其个性发展,以评促学。

  此次培训提示我要时时刻刻保持严谨治学的态度,加强自己的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使用适当的信息技术实现教学的效果。网络教学有无可比拟的有点,我在导师助学的启发下,我获得了很多。

  这次网络学习的全新体验,使我认识到,网络的支持为教师的终身学习提供了方便,即便没有时间脱产学习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系统的学习,在导师的启发下,同学的讨论间也可以解决很多疑问。

  建议

  1. 学习结束后依然可以登陆这个平台,关注其他学生的发展。

  2. 提供更多的教学视频作为范例和案例

  3. 讨论的问题设计引导一线教师应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帮助教师自我反思。

行动计划 篇5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安置帮教工作成效,20xx年,我镇制定"关爱行动"工作计划如下:

  1、认真排查,深入了解,确保关爱到位

  一是通过深入排查、走访确保关爱对象确定合理有据。通过深入排查、走访,全面了解关爱对象家庭情况、生活困难、学习表现等,将家庭经济困难、各项表现良好、真正需要关爱的对象纳入到关爱范畴内,确保"关爱行动"不流于形式。二是全面掌握关爱对象困难情况,依据对象个体差异量身定制工作方案,确保关爱措施出实效。分析、研判不同对象个体需求上的差异,提供针对性的帮扶和关爱措施,确保"关爱行动"出实效。

  2、多措并举,贯彻落实行动计划

  以助困、助学、心理援助为基本工作方法,根据关爱对象实际困难合理选择帮教志愿者,提供针对性关爱措施。

  对于家庭困难的关爱对象,按照"关爱行动"工作精神发放帮困金,同时对于有就业愿望但未能就业的`对象,发挥安置帮教工作站的联动职能,帮助推荐其就业。

  对于就学有困难的关爱对象,协助其沟通解决就学上的政策障碍,帮助其顺利就学;对于学习有障碍的关爱对象,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指导其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督促其提高学习成绩。

  在"关爱行动"中,注重换位思考、沟通交流,将心理援助贯穿行动始终,预防或改善关爱对象的自卑、自弃心理。

  在"关爱行动"中,在注重为关爱对象解决实际生活困难之外,同时应注意提供思想帮扶,帮助关爱对象理顺家庭关系,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3、注重联动,借助专业力量强化关爱实效

  借助青少年社工、劳动保障、教育等部门的专业和职能优势,联动工作,解决关爱行动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强化行动的实效。

  通过落实上述三项工作措施,我镇力争在20xx年,实现为关爱对象及其家庭切实解决实际生活困难的工作目标,从而进一步提高安置帮教工作成效。

  **镇司法所

  20xx年4月25日

行动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温州市鹿城区委区政府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决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总体要求,以信息化学校达标创建和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为主要载体,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普及与提高,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管理力度,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

  二、现状分析

  温州市义仰第二小学坐落于瓯江之滨义仰沿江工业开发区,创办于20xx年8月,占地面积18035.2平方米,建筑面积5283.7平方米,绿化面积7560平方米,设有24个标准教室,属省lll类标准化学校。目前有班级20个,950多名学生。

  自建校之日起,学校按照现代化的新农村学校标准建设,设有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双向闭路电视系统,自控广播系统,网络视频收视系统。计算机房一个,配有计算机54台,生机比仅为到23:1,且绝大多数已使用5年以上,假期还要提供成人校农民计算机培训,手推式多媒体平台2台,专用教室多媒体一台。系统及计算机都以严重老化,需要更新。新配多媒体平台6台,为1台/2.9班,教师用计算机10台,每个办公室1台,手提1台。有兼职网络管理人员1人,专职信息技术教师一名,负责计算机的维护、应用以及教本培训。目前,学科教师95%通过信息技术培训(除2位老教师外),学校每学期均要组织2次以上信息技术类校本培训。

  20xx年初,学校建立网站,设立特色德育、教育科研、特色中队等板快。实现鹿城区教育局光纤接入,信息点覆盖所有教学场所。各部处室通知、计划、工作行事历、学校活动方案等及时交流信息,并逐步形成了一个多功能综合性的网站,学校网站融合了校训通平台,利用网络平台,联结起了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纽带,为办公信息化提供了便捷。

  此外,学校还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班子成员、教研组长和教学骨干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和信息化应用指导小组。各处室分工明确,各负其责,通力合作,专题会议进行部署与研究,向全体教师宣传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效性、重要性、前瞻性。

  三、发展目标

  ——建成达到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建设i类标准。

  ——实现裸光纤联入鹿城教育城域网,完善校园网建设。

  ——依托市、区教育教学资源库,完善学校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库和教师与学生基础教育数据库。

  ——培养具有较高信息化能力的师资队伍,提高学生信息化素养。

  ——健全义仰二小教育信息化管理和应用长效机制。

  ——推进教育管理和电子政务的信息化,探索教育信息化工作创新。

  ——生机比达到12:1,2个电脑机房,教师电脑人手一台,多媒体班级比达到1:1,各项信息化指标达到全区领先水平。

  四、主要任务

  1.整合和淘汰一批过时落后的设备,争取区教育局加大对我校中心机房设备的投入,添置高性能的核心网络交换和网络安全管理设备,力争在20xx年前建成达到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建设i类标准。

  2.升级完善我校原有的校园网,建设具有我校特色的教育教学专题网站,不断丰富我校教育教学资源库体系。力争在20xx年前达到“班班通、堂堂用”的目标。

  3.落实数据备份和网络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实现网络快速、安全运行,进一步提升校园网的信息交换和存储能力,形成我校稳定可靠的校园局域网体系。

  4.加大对软件的投入力度,加强同教育局信息中心及兄弟学校的合作,积极配置和开发教育管理、后勤管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学生成长分析、学籍管理等各种应用软件。

  5.完善网络视频系统,加强与建设小学等名校合作,构建现代远程教育体系。构建我校远程教育服务平台,为我校师生提供远程学习辅导、网络讲座等实时服务,使网络视频系统的应用规范化、常态化。

  6.鼓励广大教师开设网络课程,开设网校、网络班级和网上心理健康咨询室,拓展、延伸学校课堂教学。积极开展以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为核心的各类课题申报、立项、研究和结题工作。确保每年至少保持一个以上教育信息化研究课题。定期参加各类教育部门组织开展的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课件、学校主页、学科专题网站、教师博客、网络课堂、网络的管理和维护等各类评比活动,以应用促提高。

  7.按国家课程标准开足信息技术课程;免费向学生开放机房、电子阅览室等网络资源;开展学生网络自主学习和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探索与研究,向学生推荐优秀网站,使学生得到丰富的课余学习辅导和心理健康辅导;开展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占领思想教育的网络阵地;定期举办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学生电脑作品评比、小学生现场手抄报比赛等各级各类活动。

  8.积极探索和构建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管理新模式。建设符合我校教育实际的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模块、人事管理模块和校产管理模块,构建全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科学管理体系,形成数据完整、安全可靠和使用方便的全校基础教育数据库。进一步完善学籍管理系统。

  9.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通过集中面授、网络视频、校本培训和教学专题培训网站等手段开展不同层次和要求的信息技术培训。全校教师都要掌握“四会”(即会上网搜索信息、会使用网上交流工具、会制作教学课件、会开设网络课堂)。

  五、保障措施

  1.每年从教育办公经费中,划拨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学校信息化网络维护,确保网络安全、正常运行。

  2.配备1名懂业务责任心的兼职网络管理人员。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设置教育信息技术小组,负责学校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管理工作,并与教务处合署办公。

  3.明确处室责任制,统一领导,协调配合,确保信息化发展目标按时实现。具体分工如下:

  校长室:学校网站的主页,oa系统,督出各科室网页内容及时更新;

  教导处:学籍电子化管理、学科资源库、学科智能题库的建设;

  后勤室:校产电子化管理与电子财务管理;

  德育室:数字图书馆、德育基地的.建设;

  信息组:资源维护、技术支撑和应用指导;

  大队部:少先队基地的建设。

  4.建立健全信息化激励机制。建立教育信息化应用、维护等考评制度,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教师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并逐年提高考核项目的权重和分值。从教育经费中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设立反映设备管理、应用、信息化评比竞赛等奖励。

  5.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添置如防火墙、流量管理、网络行为管理软件、杀毒软件等必备的安全设备,采取重要数据库和系统主要设备的冗灾备份措施。对各种信息的上网进行严格审核和把关,保护各种应用密码,建立日志备份制度。坚持每年一次对网络信息安全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广大师生文明上网,安全上网。

  6.建立规范的教育信息化设备更新和淘汰机制。淘汰设备按计划进行更新。建立电脑等设备新旧分类制度,按区规划要求,原则上使用5年内的电脑为ⅰ类,5—7年为ⅱ类,7年以上为ⅲ类,ⅰ类电脑使用对象为高年段学生、教学一线教师和行政后勤人员管理,ⅱ类电脑为低年段学生或学生电子阅览室等方面所用,尽量挖掘ⅲ类电脑设备使用潜能,ⅲ类电脑等设备确需淘汰的,经教学仪器站审核后方可办理相关的资产核销。

【行动计划】相关文章:

学习雷锋行动计划03-29

制定行动计划的感想范文04-24

行动计划范文(精选13篇)05-23

精选行动计划范文八篇05-07

行动计划范文5篇04-20

行动计划范文9篇04-18

行动计划范文10篇04-16

建设健康城区行动计划范文04-04

【精华】行动计划范文6篇04-18

关于行动计划范文5篇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