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滚滚红尘》读后感

时间:2017-04-21 16:24:03 好书推荐 我要投稿

三毛《滚滚红尘》读后感

  《滚滚红尘》,是三毛所著的第一个中文剧本,也是三毛的遗作。以下是由阳光网小编整理关于三毛《滚滚红尘》读后感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三毛《滚滚红尘》读后感(一)

  《滚滚红尘》是三毛的最后一部作品。

  《红尘滚滚》中的女主角是一个二十二至二十三岁的人,她是一个生来就极度敏感的人。她对生命中发生的一切现象,都比一般人承受的更多。沈韶华一生的追寻不过两件事情:一是情感的归位,二是自我生命的展现。沈韶华是该书中个性极为鲜明的人物之一。男主角章能才是一个约三十九至四十二岁的人,他是个苦学之后,在大学时代方才接触到城市的知识分子,此人相当独立。他替日本人做事,他觉得“不是一桩罪恶的事”,他也是该书中的一个亮点人物。

  三毛原名陈懋平,因学不会写“懋”字,就改名陈平。旅游和读书是她生命中的两颗一级星,最快乐与最痛苦都夹杂其中。她没有数字观念,不肯为金钱而工作,写作纯粹是为了让父母开心。她与荷西在沙漠中结婚,接着,安静的归属却突然急转直下,与挚爱的荷西锥心死别,让她差点放弃生命,然而还是因为荷西的死,她最终缢死在医院中。《滚滚红尘》主要描述的是一对世间男女在战乱年代里的悲欢离合,欲仙欲死的爱情。

  《滚滚红尘》中最富个性色彩的男女主人公是我十分喜欢的人物。剧中沈韶华因为实在出于对爱的“从来没有得到过”,二产生更大的“爱情执着”,将爱情与生活混为一体。她对男主人公章能才的爱从未动摇过,就算他最后沦落到逃窜的地步,也愿意跟随着章能才。正如第四十一场中的沈韶华对章能才说:“我‘一家一当’都来了啊——!你知道我来这里是为了什么吗?是为了爱你。”在地六十六场中沈韶华将自己的船票交给了章能才,这一幕幕无不真真切切地表现出沈韶华对于爱情的付出与对于爱情的追求与渴望。一旦让她找到可以倾倒的归宿便是浓烈得刻苦铭心,无法收拾。沈韶华的极度渴望让她盲目了生活的眼。

  剧中的男主人公章能才因沈韶华写的小说而被吸引,于是便开始看与沈韶华的交往。章能才第十七场说道:“随波逐流的人,是不会有好的结果的。韶华你没有披肩,我没有灵魂。”章能才在说自己是替日本人做事的汉奸。在第二十场,章能才送给了沈韶华一条五彩花绸带流苏的“货真价实的披肩”,沈韶华被包裹在她的缺乏里,她没有披肩,物质上的。章能才成就了沈韶华小小的怅然。然而章能才所向往的爱情是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之上的,真诚以致成了懦弱。在第四十一场中,沈韶华来找章能才,章能才却说:“其实——我不过是个要吃饭的人——韶华,我当不起你。”从中表现出了章能才对于沈韶华的爱还不足以共苦。

  剧中的沈韶华与章能才的爱情故事不经让人想起张爱玲与胡兰城的爱情故事。沈韶华与张爱玲有相似的家世,一样的才情,一样的承受世间的责难的恋情。

  我个人觉得《滚滚红尘》这本书中的女主人公沈韶华带有三毛的影子。剧中沈韶华与章能才的凄美爱情故事不正是有点像三毛本人与荷西的爱情吗?剧中结尾:“章能才捧着沈韶华的出版小说《白玉兰》,纵使阴阳相隔,韶华仍是他一辈子追忆的女人。如同三毛追忆荷西一般。”

  三毛虽已离去,但是,她的作品将会被后人所熟知,让后人从她的书中去了解她,去认识她,让后人在她的书中明白她所向往的生活。(谢芳丽)

  三毛《滚滚红尘》读后感(二)

  我很喜欢读三毛的文字,如果可以的话,真希望她可以一直写下去,只是《滚滚红尘》却成为三毛的封笔之作。于是我带着沉重的心情读完它并且写下这篇读后感。

  沈韶华的身世是离奇和坎坷的。于是我一直觉得,她那满身才气和独有个人魅力,都与其家庭遭际有着很大的关系。自杀未果,父亲死后,韶华独自离家靠写作为生,于是才有了章能才看了韶华文章后,写信慕名而来。只是这一来,就让韶华为这一爱付出所有。她的际遇身世是以张爱玲为引子的。但是韶华比张爱玲幸运,至少能才至始至终都是全心全意爱着韶华一个人的。我感动于最后那个在码头上,人潮拥挤中,能才始终拥紧韶华,想要与她一起离开永不分开的决心,只是那是个乱世啊!韶华把唯一一张船票给了能才,她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能才一个人离去。我也感动于,余老板虽然知道韶华是利用他,但她对韶华的那份痴情是有多深。从他从船上跳下来,放弃离开的那一刻就足以衡量。而书中还有不得不提到的是韶华的挚友月凤,为了爱情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春望与玉兰在那个年代中,被挤压迫害的爱情,造就了韶华的《白玉兰》。

  不知不觉已经写完才发现自己已经泪流满面,那是为三毛手下爱情的感动,也是为旧事吃人和动乱的社会而感慨气愤。而最后三毛的那篇余作《滚滚红尘》是好样的`、三毛更是如此!

  三毛《滚滚红尘》读后感(三)

  书是高中的时候就买了,但是一直拖到现在才看。整本书大红色封面和底面,诠释了这个“红”字。书不厚,说是书,其实毋宁说是一个简单的剧本。书中三毛还提示了灯光、音乐和演员台词各种电影细节。所以三毛写完了此剧本,电影也就随之诞生了。

  电影的搭配倒是相当给力的,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故事原型,三毛的编剧,加上林青霞、秦汉、张曼玉的主演,罗大佑和陈淑桦的主题曲演唱,虽然情节有些单薄,但也足够成为经典了。

  书里,沈韶华(影射张爱玲)是一个上海女人,出身倒是上层的,但从小就缺少爱,她的母亲不爱他父亲,导致在韶华幼年丧母后,父亲对她不屑一顾,将对其母的怨恨发泄在女儿身上,可以说,沈韶华缺少爱,因此,她的后半生都在寻求爱,而这种爱,是模糊不清的,包括情爱和父爱为一体的爱。韶华的好友玉凤(影射的是张爱玲的好朋友炎樱),是一个性格活泼,烂漫纯真的女子,她俩的外在表现可能不太相同,但是在内心深处二人是一致的,所以一直以来都是跟亲人一般,患难与共,就连彼此的心上人,都要专门领回来让对方见一见过目。在最困难的时刻,是玉凤拯救了韶华,让她重新振作。章能才(影射胡兰成),是一个面容英俊,颇有才气,懂得欣赏,却又甘愿沦为汉奸的文化人,这种风流倜傥的人对于女性的杀伤力是很大的,而他本人也是到处留情,很难说他对每个女人都不是真心,恐怕在每个阶段他都还是诚恳的对待女性的,只不过他的责任意识就差了些,对于自己泛滥的爱意也不会收敛,表露无疑,这使得他处处留情,大小通吃。当沈韶华将她的一生托付给这样的一个错的人时,这段感情注定没有结果,只是她单方面的执着付出罢了,但即便如此,她也是乐意的,无怨无悔的,这是为爱而生,又为爱而死的女人。虽然玉凤说自己是“爱情动物”,然而对于韶华来说,她又何尝不是。当章能才在丧失权势之后以落魄的模样来找韶华的时候,她发现自己曾经的爱人居然过的这么糟糕,于是本来一颗满是恨意的心霎时间又充满柔情,不顾一切的用自己的力量捍卫了他,帮助他逃脱了危险。后来一直苦恋韶华的余老板将自己用了大量的金条换来的出国船票给了韶华一张后,而她早已决心把机会给能才,在上船的那一刻,她挣脱能才的胳膊,将船票塞到他的手上,自己含泪目送汽船离开,而此时余老板却从船上拼命跳下来,回到韶华的身边。虽然老余一介粗野之人,面相也比不上章能才一星半点,但是他对沈韶华一心一意,始终如一,不仅对自己花重金买给韶华的船票被赠与他人毫不介意,还对韶华说,他只是想要照顾她,也许过两年安定了“章先生”再回来接她,他完全不介意的。且不说他有无私心(私心想必多少还是有的),而余先生跟章能才相比,是完完全全相反的。我倒是很可怜这位余先生,一直以来对韶华别无二心,出钱出力的,但始终未曾得到自己心上人的心,看来男人啊,还是多少得有点才啊,否则再有钱,姑娘的心永远不是你的。

  电影算是准确还原了三毛的剧本吧,除了有一幕电影里面韶华打了那个小妻子,之后又被她打晕;剧本则是另一版本。我觉得林青霞演的韶华,气质还是放的太开了些,我想象之中的沈韶华,是还要内敛一些的,让我来选角,或许陈数比较适合,而张曼玉演的玉凤倒是很好(明显我是异想天开,这二人不在一个年龄段,姑且读者饶我妄言)。之前我是从未看过这样版本的张曼玉的,有点傻气,又很纯很真,当时的张曼玉很年轻,棱角也很柔和,诠释玉凤的表演,很是不错。相比之下的林青霞还是刚毅了一些,虽然我也承认她是一等一的好演员,但在我想象里,韶华女性的感觉要柔一点的,林青霞无论是从外形(一张英气的脸,下巴还有像男子的小凹陷)还是表演,都比我期待的版本过了一些。不过后半段她确实将沈韶华的痴情诠释的恰到好处。秦汉饰演的是章能才,中规中矩吧,也许我太过注意两位女主角了,导致没有在关注这个男一号,将章能才的性格倒是演绎出来了,外形也还算符合原作的剧本,但美中不足的是感觉表演张力还不太够,具体是什么张力,我也说不清,总让人觉得还差了一点什么东西,感觉跟两位女演员演,他的光芒被掩盖住了,给人感觉没有那么深刻。

  三毛写这个剧本,想必是要事先了解不少张爱玲和胡兰成的故事的。这一对名鸳鸯常常被人们所津津乐道,也是因了张爱玲的深情和胡兰成的负心,二者都是有才之人,但对于感情的方式却不相同,胡兰成之始乱终弃也让人寒心,他给了这个女人爱,也给了她以希望,让她错以为可以托付终生,那段时间也是张爱玲创作的黄金时期,大批佳作涌现,然这段保质期为三年的婚姻结束后,谢幕的不仅是爱情,还有张的才情,她也在慢慢走向陨落了,从头到尾,她也都是一个“爱情动物”,为爱升华,为爱毁灭。


看过“三毛《滚滚红尘》读后感”的人还看了:

1.《根鸟》读后感

2.读滚滚红尘读后感800字

【三毛《滚滚红尘》读后感】相关文章:

1.滚滚红尘三毛经典语录

2.读滚滚红尘读后感800字

3.滚滚红尘路爱情散文

4.感激,滚滚红尘里有你!

5.感激,滚滚红尘里有你!

6.三毛文章读后感

7.滚滚红尘舞天涯抒情散文

8.《三毛全集》读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