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旁观者清成语故事
旁观者清成语故事1
【成语】:旁观者清
【拼音】:páng guān zhě qīng
【解释】:当事人被碰到的问题搞糊涂了,旁边观看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成语故事】:
唐朝有位很有学问的人,名叫元澹,字行冲。他撰写的《魏典》三十篇,受到当时许多学者的称赞。有一次,一位大臣上疏唐玄宗,请求把唐初名相魏征修订、整理的《礼记》列为儒家经典。唐玄宗觉得这个主意好,便命元行冲等人仔细校核,再加上注解。
过了一个时期,元行冲完成了任务,把魏征的本子编成五十篇,并加了注解,呈送给玄宗。不料右丞相张说对这样做有不同意见,他认为,戴圣的本子使用到现在已近千年,东汉的郑玄也为它加了注解,为什么要改用魏征的本子呢?玄宗觉得他说的也有道理,便改变了主意。但元行冲认为本子还是改换一下为好,他写了一篇文章,起名《释疑》,用来表明自己的`观点,这篇文章是采用客人和主人对话的形式写成的。
客人问:“《礼记》这部书,究竟哪个编的好?”主人答:“戴圣编的本子,从西汉到现在,已经过许多人的修订、注解,矛盾之处很多。魏征考虑到这个情况,对它进行了修订、整理,哪知那些墨守成规的人竟会反对!”客人说:“就像下棋一样,局中人反而迷糊,旁观者倒看得清楚。”
旁观者清成语故事2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此成语源起于南朝宋时《宋书 王微传》中的一封书信,据史书记载,从晋朝到南北朝时期,王氏家族不少成员精通围棋。后又见于《旧唐书 元行冲传》:“当局称迷,傍(旁)观见审。”
当局者之所以迷,乃是其执着于棋秤局部之胜负得失;旁观者之所以清,则是其不为眼前个人利害所动,而能纵观全局,考虑整体利益。从修炼角度来看,人之所以迷于世间万物、而无法超越人类所存在的这个空间,乃是人执着于名利情之得失、并为之造业无数所致,因此,必先修炼身心、放下执着、断欲还业,方能返本归真、晓悟宇宙真理,
旁观者清成语故事3
【拼音】páng guān zhě qīng
【典故】当局称迷,傍观见审。 《旧唐书·元行冲传》
【释义】当事人被碰到的问题搞糊涂了,旁边观看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用法】作宾语、定语;常与“当局者迷”连用
【结构】主谓式
【相近词】了如指掌、洞烛其奸
【相反词】当局者迷
【同韵词】素昧平生、贯甲提兵、人不聊生、谈议风生、千里同风、暴殒轻生、人生如风灯、夏虫不可以语冰、口角春风、辞喻横生、......
【灯谜】裁判
【歇后语】当局者迷
【成语故事】唐朝大臣魏光上书唐玄宗要求把魏征整理修订的《类礼》列为经书。唐玄宗命元澹校阅,右丞相张说认为已经有郑玄作注成为经书。元澹写《释疑》表明自己观点:郑玄的注过时了,魏征不是下棋人,他是旁观者所以注解得比较真实
【示例】俗话说:“旁观者清。”这几年姑娘冷眼看着,或有该添减的去处,二奶奶没行到,姑娘竟一添减。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五回
【成语例句】
◎ 旁观者清,近二十年来,一个一个的运动,你上台我下台,我下台,你上台,老地主看得多了。
◎ 您看,无论什么事都是旁观者清,卖鸡的.劝他:
◎ 反之,经友人介绍,旁观者清,即使未必准是半斤八两,到底是过了磅的有个准数。
【旁观者清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经典美文:“旁观者清”12-09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01-04
经典成语故事01-04
成语故事02-03
经典成语故事精选12-07
经典成语故事12-09
中国成语故事03-01
战争的成语故事03-02
(精选)成语故事作文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