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的故事

时间:2024-03-13 11:14:40 故事大全 我要投稿

习惯的故事

习惯的故事1

  20世纪60年代,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叫加加林。当时挑选第一个上太空的人选时,有这么一个插曲,几十个宇航员去参观他们要乘坐的飞船,进舱门的时候,只有加加林一个人把鞋脱下来了。他觉得:“这么贵重的'一个舱,怎样能穿着鞋进去呢?”就加加林的这一个动作,让主设计师十分感动。他想:只有把这飞船交给一个如此爱惜它的人,我才放心。在他的推荐下,加加林就成了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因此有人开玩笑说,成功从脱鞋开始。原来得到赏识很简单,养成好习惯就能够了。

习惯的故事

习惯的故事2

  孙敬是汉朝信都(今冀州市)人。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视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

  孙敬读书时,随时记笔记,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瞌睡来。一觉醒来,又懊悔不已。有一天,他抬头苦思的时候,目光停在房梁上,顿时眼睛一亮。随即找来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拴在房粱上,下边这头就跟自己的头发拴在一起。这样,每当他累了困了想打瞌睡时,只要头一低,绳子就会猛地拽一下他的头发,一疼就会惊醒而赶走睡意。从这以后,他每天晚上读书时,都用这种办法,发愤苦读。

  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在当时江淮以北颇有名气,常有不远千里的.学子,负笈担书来向他求学解疑、讨论学问。

习惯的故事3

  人从诞生之日起,各种习惯就开始或早或晚地在人们的大脑中扎根。我记得我女儿小时候从跟大人一起吃饭开始就不吃带调味品的菜,比如葱姜蒜等等,直到她长成了大姑娘依然如此。这可说已经成了习惯。还有的人从小就喜欢趴着睡觉,人都奔本“好几张”了还是这种睡觉姿势。以上这两类习惯均属生活方面,说不上好坏,对他人对自己也都没有什么太不好的影响。有些习惯则不成,先不说对别人有什么影响,光是自己时间长了都吃不消——不仅妨碍自己进步,而且还会让自己的人生之路遭遇滑铁卢。根据观察,我把这些习惯列在下面,您看是不是有道理,看看这样的习惯会不会影响你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第一,拖延成性。让他十点钟来,他准保十点半。三天的工作总要四天半完成。不知是工作能力问题,还是时间观念太淡薄。这样的人生活多半没目标,晃一天算一天,不知不觉就晃到了日落西山时。

  第二,表现成癖。学问不大,还总喜欢表现自己。有一次一位老兄在静悄悄的车上大放厥词,说什么英国英语美国英语没有差别。闻听此言,半车人都笑了,因为车上有若干英语科班出身的人,这不是贻笑大方吗?其实,让人笑话倒是小事,问题是有这种癖好的人肯定是不肯学习只想表现的。他最怕的就是别人说他没学问,图什么许的呢!

  第三,不愿倾听。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离不开交流。交流无外乎你说人家听或者人家说你听。可是有些人就有一种习惯,只可以让别人听自己的,他却很少听别人的。一旦别人说点与其相左的想法,他立马回答“我知道”。真可以说没办法交流。时间长了,这种习惯准让你自以为是。自以为是的结果就是停滞不前,最终自己把自己打败。

  第四,懒于改变。有些人总是喜欢走老路,其表现就是任凭自己的性子来,做什么事情总是老一套。其实,在他冷静的时候他也知道他应该有所改变,可是一到啃节上就向自己的习惯缴械投降,比如改一改不爱学习的习惯,一说到这个问题,他会有一堆理由等着你,一会儿说自己干不下去,一会儿说自己烦闷,一会儿说自己现在踏实不下来——反正没有好时候。总而言之,身上的筋许久不抻了,就缩成一团了。北京人讲话“好好抻抻你的赖筋吧”,意思就是让你改变一下。有句广告词说得好“改变总是好的”。不思改变的人恐怕是没有出路的。

  第五,不可取代。有些人总是以为自己的作用大得不得了。在家里,跟自己“亲爱的”动辄就是“这个家没有我会怎么样怎么样”。家里人宠着你,到了社会就没有人宠着你了。有那么一句话兴许他没听说过,那就是“离开谁地球都转”。有这种习惯的人通常缺乏一种危机感,一旦危机来到眼前,就是哭天抢地也来不及了。

  第六,取悦他人。不知各位注意过没有,不论到了什么地方,都会有这样一种人,不张嘴则已,一张嘴就是“过年话”。不过,有这种习惯的人有个特点,那就是过年话无一例外地都是当着你的面说的——背后说给谁听呀!至于他心里怎么想的,谁也不知道。前不久,我看中国青年报就有过这样的报道。不过,让所有人都满意恐怕是不可能的。让所有人满意就意味着有人满意有人不满意。八面玲珑的人能得逞于一时,但是不能得势于一世。一旦刀枪不入的人掌握了他的命运,失败便是他唯一的结局。做人还是要有点原则性!

  第七,文过饰非。一个人一辈子不犯错误似乎是不可能的,犯了错误,出了问题并不可怕,只要人还存在就能弥补过来。不过,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勇于承认错误。我就认识这么一位,做投机生意十数年,栽了一次又一次,别人提醒了也无数回,可就是不知道承认过错,找借口是惯用伎俩。实在没得说了,就在人家的态度上做文章。即便你用确凿的事实来开导他,他也是推诿之言一大车。你说他不失败谁失败!点灯熬油操劳了十几载,最终又回到了原点——不,还不如原点呢。别忘了还欠一屁股债呢!

  第八,斤斤计较。有了事情斤斤计较,不仅计较多少报酬,还计较别人的`态度,甚至念念不忘别人驴年马月还得罪过自己呢。我就碰到过这样的人。有一次初中同学聚会,三十多年没见面应该是感慨万分才对,谁承想话不投机半句多,菜刚过了三味就回忆起当年某某对不起他,一听这话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也难怪这位仁兄混不好,整天想着陈年老账能好得了吗?

  第九,不动脑子。有些人说话办事不动脑子。报纸上曾经多次报道街头兜售假元宝得逞的案子,被骗的人大脑无一例外地缺根弦。股神巴菲特说起玩儿股票,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不相信报纸怎么说,只相信常识是什么。有的人喜欢听别人说什么,自己从来不动脑筋,就像一部电视剧中的宋小菲,张嘴就是“我妈说”、“我妈告诉我”等等。不动脑筋的人确实省却了不少“麻烦”,可是有了事情,不动脑子的习惯兴许会让你付出惨痛的代价。

  第十,缺少准备。有些人总是习惯于临时抱佛脚。要考英语了,弄两个通宵。会上要他发言了,站起来结结巴巴,不知说什么好。要评职称了,赶紧央求别人发表文章的时候署上自己的名字(这是作假!)。你早干什么去了?有一句话不是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吗?平时没有准备,特别是才干、心理素质上的准备,关键时刻来临怎么可能取得成功呢?

  第十一,尽是幻想。有的人平时不苦练“杀敌”本领,事情来了,幻想重重。我认识一个人,平时不学习、不看报,分析能力差,判断水平低,可是做起事情来总是希望一鸣惊人。既然没有实力,又想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寄希望于不切实际的地方,比如“我说成功就成功”。要知道,自信没有基础就成了幻想,没有根据的幻想是靠不住的。还有的人对自己的能力和为人抱有幻想,好像周围的人,特别是领导人,都很欣赏他。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时,爱幻想的人往往有一种措手不及的感觉。

  第十二,害怕冲突。走向工作岗位,绝大多数人都是想干好工作的。工作的同时有一件事是躲不掉的,那就是跟人交往。衣分五色,人分五等,一旦有人跟你“过意不去”的时候,一味怕事,怕冲突往往适得其反。我有个朋友就是这样小心翼翼,尽管他在一个单位当领导,他还是这也不敢说,那也不能做。结果怎么样呢?“欺负”他的人不仅没有因为他的“君子”风度而减少,反而变本加厉。今天中午有个正在大学读书的朋友告诉我,她利用暑假在一个公司实习,有一个人对她不太友好。我就告诉她首先不要主动挑衅,其次要低调做事。如果实在躲不掉,就要勇敢面对,否则你就会没有好日子过。

  第十三,容易沮丧。有些人遇到困难,总是心情沮丧,好像这个世界就是跟他过意不去。在单位不得志怪领导不赏识,学习成绩不优秀怨老师不好好教,收入没有他人多嫌工作没前途,凡此种种,一大堆不良情绪积累下来,不沮丧才怪呢。要知道,世界不会为你而改变。换句话说,当你不能改变世界的时候,就要主动去适应它,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实现你的人生目标。

  第十四,倾倒垃圾。我说的垃圾是情绪中的不良东西,那种给人以不良影响的东西。有些人一有事情就喜欢跟别人倾诉。这种倾诉是必要的,也是有好处的。然而,一旦不良情绪的倾诉成了常态,不倾诉就不能调整自己,这就有问题了。倾诉之后你舒服了,可你想过别人没有?如果你的倾诉尽是抱怨或者愤恨,这对他人而言无异于垃圾情绪。如果你动辄向他人倾倒垃圾情绪,你现有的朋友会离你而去,别人也会对你敬而远之。没有朋友,结果会是怎样?不难想象吧?

  第十五,缺少恒心。做什么事情都是不容易的,都是需要时间和汗水的。爱迪生就说过,他的成功中百分之一是天才,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可是有些人却缺少这种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我有几个朋友希望提高英文水平,向我请教方法。看他们如此诚挚,我便告诉他们如何去做。鉴于以往的经验,我特别告诫他们要想成功必须坚持,结果还是没有坚持下来。

习惯的故事4

  一根矮矮的柱子,一条细细的链子,竟能拴住一头重达千斤的大象!

  这令人难以置信的景象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

  原来,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把它绑在柱子上。由于力量尚未长成,无论小象怎样挣扎都无法摆脱锁链的束缚,于是小象渐渐地习惯了而不再挣扎,直到长成了庞然大物,虽然它此时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但是大象依然习惯地受制于铁链,因为在它的惯性思维里,仍然认为摆脱链子是永远不可能的。

  故事中,小象是被实实在在的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看不见的习惯绑住。习惯是某种刺激反复出现,个体对之作出固定性反应,久而久之形成的类似于条件反射的某种规律性活动。而且,心理上的习惯,即思维定式一旦形成,便会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决定我们思维和行为的方式,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习惯的故事5

  有一次,大哲学家柏拉图就一件小事毫不留情地训斥了一个小男孩儿,因为这个孩子总在玩一个很愚蠢的游戏。小男孩不服气:“您就为这一点小事而谴责我?!”“你经常这样就不是小事了,”柏拉图回答说:“你会养成一个终生受害的坏习惯。”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

  当前教学改革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和学会生存。实际上学习习惯就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是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

  好的.学习习惯非但重要,而且应及早培养。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那种认为树大自然直的观点是不可取的。一棵带有枝枝权.杈又弯弯曲曲的小树,长大能直吗?学生要学会学习,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古人说的“养其习于童蒙”也就是这个意思。

习惯的故事6

  小事也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一些看似细节的东西不容忽视,所以,做事要认真从细节做起,小的完美才能造就大的成功。不能因为马虎的习惯影响了我们的一生,因为习惯在养成之后就像成了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一样,我们很难改掉。

  亚历山大城金碧辉煌的图书馆遭受火海屠城的厄运时,只有一本书幸免于难,不过,不是什么贵重的书。一天,有个只识几个大字的穷人,花了几个铜板买下了这本书。这本书不怎么精致,然而书中却蕴藏着最令人感兴趣的东西:是薄薄的一册羊皮卷,写着.“点金石”的秘密。

  “点金石”不过是一块小石头,却能把普通的金属变成黄金。书中记载着石头源自黑海岸边,和其他成千上万块一模一样的石头混在一起,可是,这里有一个秘密:惟独这块石头能感到温暖,而其他普通的石头都是冷冰冰的。于是这个人卖掉了仅有的几件东西,买了简单的行装,风餐露宿,到达了目的地。他睡在海岸上,醒来就捡起一块又一块的石头开始试起来,这就是他的'计划。

  他想,要是拾起来的是块普通的石头再扔到地下,下一次有可能还拾到同一块石头,甚至可能拾上几百遍呢!所以他拾一块石头,惑觉一下,不热,然后就扔到了海里。接下来,—个星期,—个月,一年,三年过去了,他还是没有找到“点金石”。可是,他还是按部就班继续着自己的方法,拾一块石头就扔到海里,再接着拾,如此继续。

  一天早上,他拾起了一块石头,是“热的”,可是他还是把它给扔进了海里。因为他已经形成了把石子扔进海里的“习惯”,他已经非常习惯了扔的动作,当他真正期待的东西出现时,他还是扔掉了。

  有多少次,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这种巨大的力量就在我们手上,可我们还是把它扔了。我们看到它的次数还少吗?多少次,看见这个巨大的力量,就在我们眼前展现出来,可是我们依然没能看到它所有的可能,所有奇妙工作的效果。这个力量就是:习惯的力量。

习惯的故事7

  一个猎人在一次打猎中捡回一只老鹰蛋,回到家里,他把老膺蛋和母鸡正在孵的鸡蛋放在一起。

  没过多久,小鹰和小鸡一起出世了。在母鸡的照顾下,小鹰开心地和小鸡们生活在一起。

  小鹰当然不知道自己是一只鹰,它和小鸡们一样学习鸡的各种生存本领。母鸡也不知道它是一只鹰,母鸡按照教育其他小鸡那样教育小鹰。就这样这只小鹰一直按照鸡的习惯生活。

  在它们生活的地方,不时有老鹰从空中飞过。每当老鹰飞过时,小鹰就说:“在天上飞翔多好啊,有一天我也要那样飞起来。”

  听它这么说,母鸡每次都要提醒它:“别做梦了,你只是只小鸡!”

  其他小鸡也一起附和:“你只是一只鸡,你不可能飞那么高!”

  被提醒的次教多了,小鹰终于相信它永远不可能飞那么高。小鹰再看到老鹰飞过时,它便主动提醒自己“我是一只小鸡,我不可能飞那么高。”

  就这样,这只鹰直到死那一天,也没有飞翔过——虽然,它拥有飞翔蓝天的翅膀和体格。

  看看我们自己,看看我们周围,看看芸芸众生,好习惯造就了多少辉煌成果,而坏习惯又毁掉多少美好的人生!习惯一旦形成,它就极县稳定性,心理上的'习惯左右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决定我们的待人接物:生理上的习惯左右着我们的行为方式,决定我们的生活起居。所以,当我们的命运面临抉择时,是习惯帮我们作的决定。

习惯的故事8

  离离开大学的广播站已经有一段日子了,每当翻看哪篇文章,阅读某部书籍,发生什么事情总想着去与大家分享,让大家聆听。习惯了每周的同一时间独自一人与他人反向走在经往广播站的那条小路,等待技术和搭档的到来,也许这是我一生最惬意的生活了吧。每读完一个人物,自己便走过了一种人生,在每个人身上看到了那些闪光点,细细品味总会有些共鸣,那些故事已经终结新的故事也在不断上演。这里的日常是我离梦想最近的地方,可以说梦想已经在这里实现。

  面对生活、工作,不同的人体现了不同的态度,我留在这里的是最深沉的爱,最真实的自己,面对物欲惑心的未来,也许这里的我是最真的。华丽的文字掩盖不了内容的空洞,匆匆的离别掩饰不住内心的不舍。

  昨日试听考研课听到楼道里传来的学弟学妹播音的声音,不自主的跟着音乐的旋律走入她们的声音,在他们听来干扰了他们的.学习,在我的心里却是一份欣喜,最遗憾的是也许就是从未在走廊里安静的听到过自己的声音。

  不管昨日发生过什么都已不重要,留下来的只是看不完的故事,忘不掉的习惯。

习惯的故事9

  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 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注〕: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 他们这种努力学习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们这种发奋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

  凿壁偷光

  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囊萤映雪

  “囊萤映雪”这则成语的囊萤是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后用“囊萤映雪”比喻家境贫苦,刻苦读书。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车胤(yin)传》,胤......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孙康情况也是如此。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

  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也当了高官。

  李密牛角挂书。

  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管宁割席分坐。

  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宁其后终于事业有成!

  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车胤囊萤夜读。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屈原洞中苦读。

  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范仲淹断齑划粥。

  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玄奘苦学佛法。

  玄奖是唐代一位高僧,为了求取佛经原文,玄奘从贞观三年八月离开长安,万里跋涉,西行取经,终于到达印度,历时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记》,为佛教和人类进步、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岳飞学艺。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厉归真学画虎。

  五代画虎名家历归真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虎,但是由于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总把老虎画成病猫,于是他决心进入深山老林,探访真的`老虎,经历了千辛万苦,在猎户伯伯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其的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几可乱真。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猛兽,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沈括上山看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徐霞客志在天下。

  有一天,江边发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捞落水的石狮,却怎么也找不着。这时,一个叫徐霞客的小孩说,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狮。果然石狮找到了,大家都赞誉这个聪颖的小孩。原来他就是长大后成为伟大地理学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李晟练成神箭手。

  李晟的父亲是一员威武的大将,李晟希望长大成为父亲一样的人。可是,父亲却总是说他年纪小,不能习武。李晟不甘心,偷偷学习射箭,终于练成了百发百中的神箭手,让父亲刮目相看。

  陆游书巢勤学。

  南宋诗人陆游他从小就刻苦勤奋、敏而好学。他的房子里,桌子上摆的是书,柜中装的是书,床上堆的也是书,被称作书巢。他勤于创作,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诗,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大文学家。

  刘勰佛殿借读。

  夜深了,佛殿里忽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小和尚们吓坏了,以为里面有鬼,立刻报告给老和尚。于是,老和尚带领小和尚捉鬼,没想到“鬼”原来是一个叫刘勰穷孩子,他在借佛灯读书呢。刘勰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了伟大的文学家。

  阎若璩口吃成大器。

  著名的考据学家阎若璩小时候是个口吃的孩子,常受到大家的嘲笑和欺负,在母亲和老师的鼓励下,阎若璩凭着勤能补拙的精神,刻苦读书,付出别人几倍的努力,赶上了正常的同学,此后,阎若璩仍旧凭着这股好学肯吃苦的精神,成为了著名的学者。

  顾炎武读破万卷书。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童年非常不幸,天花病差点夺走了他的生命。虽然他体弱多病,但是在母亲的教导和鼓励下,顾炎武勤奋苦读,以过人的毅力手抄《资治通鉴》,终于成为一代大学者。

习惯的故事10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定义来阐述:习惯就是人的行为倾向。也就是说,习惯一定是行为,而且是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用心理学的话来说,习惯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联结。坏习惯是一种藏不住的缺点,别人都看得见,他自己看不见。因为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潜意识表现的行为,并不一定是他自己希望的行为。我们每个人身上一定有很多好的习惯,也一定有些不好的习惯。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北京有一家外资企业招工,对学历、外语、身高、相貌的要求都很高,但薪酬挺高,所以有很多高学历的人都来应聘。这些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到了最后一关:总经理面试。

  这些年轻人想,这很简单,只不过是走走过场罢了,准十拿九稳了。

  没想到,这一面试出问题了。一见面,总经理说:“很抱歉,年轻人,我有点儿急事,要出去十分钟,你们能不能等我?”年轻人说:“没问题,您去吧,我们等您。”老板走了,年轻人一个个踌躇满志,得意非凡,闲不着,围着老板的大写字台看,只见上面文件一摞,信一摞,资料一摞。年轻人你看这一摞,我看这一摞,看完了还交换:“哎哟,这个好看!”

  十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说:“面试已经结束。”“没有啊?我们还在等您啊。”老板说:“我不在的这一段时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很遗憾,你们没有一个人被录取。因为,本公司从来不录取那些乱翻别人东西的'人。”

  哎呀,这些年轻人一听啊,捶胸顿足。他们为什么这么感慨呢?他们说:“我们长这么大,就很少听说过不能乱翻别人的东西。”

  想想看,我们哪个家庭、哪个学校,经常进行这样的教育?翻东西,是儿童时期的一种习惯,是一种好奇。小孩儿去串门,看到人家的抽屉,挨着个儿地翻。爸爸妈妈下班了,孩子就翻爸爸妈妈的包。但是,对儿童来说,这是一个特点,不是一个缺点,他就是好奇,他的社会化程度很低,他还不知道要尊重别人。

  这个就是教育的欠缺。如果大人不及时纠正和教育,孩子翻惯了别人的东西,就成了习惯。

  美国有个说法,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就是说,一个习惯的形成,一定是一种行为能够持续一段时间,他们测算是21天。当然,21天是一个大致的概念,只能养成一些简单的习惯。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不同的行为习惯形成的时间也不相同,复杂一些的习惯养成一般需要30天至40天。总之是时间越长习惯越牢。

  再来看一个正面的例子。20世纪60年代,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我们大家都知道叫加加林。当时挑选第一个上太空的人选时,有这么一个插曲:几十个宇航员去参观他们要驾驶的飞船,进舱门的时候,只有加加林一个人把鞋脱下来了。

  加加林觉得:“这么贵重的一个舱,怎么能穿着鞋进去呢?”就是这一个习惯动作,让主设计师非常感动。他想:只有把这艘飞船交给一个如此爱惜它的人,我才放心。在他的推荐下,加加林就成了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

  所以有人开玩笑说,成功从脱鞋开始。实际上就是从好的习惯开始。

  我采访过一个北京职业高中的学生。他知道自己学习不太好,不想上大学,就报考了职业高中,毕业后到一个五星级宾馆当服务员。小伙子很开心。

习惯的故事11

  思想是一个人惟一能完全控制的东西。因为你的思想会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所以,你必须借着有利的心理习惯,来控制这些影响因素,这种过程叫做“习惯控制”。

  控制习惯的过程是不可思议的,它将你的思考力量转变成行动,但如果你没有这种习惯,或所学到的是不良习惯的话,则它可能会给你带来悲惨和失败,你的成功须视你控制习惯的能力和品质而定。

  把你的思想当成一张底片,底片会记录任何反映在它上面的事物,底片不会挑选应记录的对象,也无法控制焦距和曝光时间,而你——作为一位摄影师,有机会挑选所要记录的对象,决定影像焦距、光圈和快门,最后照片的品质,就取决于你控制这些因素的技巧。

  对于你心里那一张底片而言,构图的主题就是你的明确目标,你按照你自己的抉择挑选画面,以你强烈的欲望阐明挑选好的画面,并自行决定要让你的思想做多久的曝光。

  很少有摄影师对于重要的镜头只拍一次照的。他们多半都照好几次,每一次都略微调整一下必须掌握的各项因素,以期照出最完美的画面。同样的,你不应只让你的思想曝光一次,而应该每天都让你的思想对准你心里那张明确目标的画面进行曝光。

  久而久之,对明确目标的一再“曝光”会变成一种习惯,一种经过控制的习惯;因为你是有意识地决定你行为的性质。

  强烈欲望(发自你的情绪)的一再呈现,也会将明确目标的画面印在你的潜意识上,而你的潜意识将会不知不觉地经由想象力,激发出你想达到目标的构想和计划。

  但是这些构想不是那么简单就会出现的,你的潜意识不会自动地把一辆车放在你的车道上,也不会为你办理存款手续。正确的思考要求以百折不挠的行动,应用这些构想和其他成功原理。我之所以强调,你必须每天都保持个人进取心,是因为你必须培养出处于控制之下的行动习惯。

  刚开始时,行动可能需要你的心理控制,但是每当你行动一次,你的习惯控制能力就会有所增进,进而使得控制的'程序更为根深蒂固。你的热忱和你所应用的信心同样也会鞭策你,如果你能使行动变成一种处于控制中的习惯时,这两种特质都会有所增进。

  工作变得不再辛苦,它就像你肚子饿时吃东西一样;你会发现周围开始出现能给你带来希望和勇气的新鲜事物,而其他人也会开始不必你开口要求,就乐意主动和你合作;你会因为付出行动,而得到一些有助于你达到目标的意外机会,你的想象力会变得更加敏锐和敏捷,而且在长时间工作后,只会感到些许疲劳,你将会以希望和信心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因为处于控制的行动习惯,已使你警觉到希望和信心的可能性,随着这些改变,你将也会改善生活的其他方面。

  正确的思考深受其他好几项成功原则的影响:明确目标、自律、迅速做决定以及积极心态,它对于下一项原则——注意力控制也有相当大的影响,而这一项成功原则,将会使你更专心为实现明确目标而努力。

习惯的故事12

  美国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斯有一段对习惯的经典注释:“种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行为;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有一个小孩叫二子,二子在师傅家练剃头。初学用东瓜当“脑袋”练习技术,练习时,师娘常叫他买东西,哄小孩,二子就得停下刀,去师娘那帮忙。可刀又没处放,就只好剁在冬瓜上立着,然后回来接着干。半年来,手艺学好了,可往冬瓜剁刀的习惯也养成了。这一天,二子给师傅的邻居剃头,初试身手格外小心,正剃半截,师娘又招呼二子去干活,结果二子把剃刀往邻居头上一剁……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习惯一旦养成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很自然的就发生作用了。”二子就是这样养成这种坏习惯自己习惯了,却把别人给伤害。这就和打字一样,当你总是打一个字的.时候又打和这个差不多的字就有可能打错。

  我在嘱咐你一句如果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那么,在同样的程度上,坏习惯就是道德上的无法偿清的债务了。

习惯的故事13

  女人在厨房做饭,男人在客厅陪我下棋。

  女人喊:“你进来一下。”声音很大,语气却温柔。男人去了一趟厨房,只有几步远,用了一溜小跑。

  出来时,他拿着切开的西红柿,边咬边问我:“该轮到谁走棋?”

  我问:“你喜欢吃生西红柿?”

  男人一边咬着西红柿,一边抬头瞅瞅厨房:“不太喜欢”

  “他为什么喊你?”我继续问,“还切了这么一大块”

  “她以为我喜欢”。

  男人说,“刚结婚那阵子,家里穷,我又馋,每次炒西红柿,她都要切一块,塞在我的嘴里。那时,我爱吃,现在,我不太喜欢”

  “为什么不告诉她?”

  “为什么要告诉她呢?假如她知道,我一直不爱吃她切的西红柿,你想,她会不会很失望”

  那盘棋,他赢了。冲着厨房,他扯开嗓子喊:“老婆,我赢了,吃了你的西红柿,我的精力充沛、思维敏捷……”

  爱情需要表达,一起生活久了,爱情的'表达就变成了一些鸡毛蒜皮的生活习惯。

  比如为爱人沏一杯热茶,给爱人掖好被角,跟爱人开一个小玩笑,往爱人嘴里塞一块西红柿。当然。茶可能烫了,被角可能没有掖的必要,玩笑可能稍显粗俗,或者西红柿的味道不好。

  但是,千万不要拒绝,因为你拒绝的,不是一个动作,而是爱情。

习惯的故事14

  有关于习惯的故事

  我家新装了一个门铃。以前的敲门声震得让人心烦,现在好了,有人来了,“丁零丁零”的门铃声,非常悦耳。

  星期六下午,我正在家里专心致志地做作业,忽然传来“冬冬冬”的敲门声,我以为家中来客人了呢!谁知打开门一看,却是爸爸。

  我不禁问道:“爸爸,家里装了门铃,为什么不用?”

  爸爸扰扰头说:“哎,我习惯了。”

  我刚回到座位上,“冬冬冬”,又是一阵敲门声。放下笔,去开门一看,原来是妈妈。

  我有些生气了,对妈妈说:“你怎么和爸爸一样不用门铃?”

  妈妈笑着说:“哎呀,我敲门敲习惯了,忘记家中有门铃了。”

  我忽然想出一个好办法。拿了一张雪白的纸,用毛笔方方正正地写上:“请按门铃!”然后,极认真地把纸贴在门边上。

  我一回头,才发现出来时随手把门给带上了,我急了,连忙敲门喊:“妈妈,我进不来了,快开门啊!”

  妈妈打开门,望望门上的.纸,问道:“为什么不按门铃?”

  我看看这四个字,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看来,改变旧的习惯真是一件难办的事呀。

习惯的故事15

  可爱的小猪噜噜长着一个圆圆的鼻子,鼻子上面还有两个圆圆的鼻孔。

  可是小猪噜噜有个坏习惯,就是喜欢挖鼻孔,有时还挖出血来。

  猪妈妈经常告诉它,这样做不仅会弄破鼻子,自己也会不舒服的。

  一天,小猪噜噜在家觉得很无聊。

  它看到桌子上的豆子、纽扣这些圆圆的小东西,感觉和自己的鼻孔一样大,就想把它们放到鼻子里。

  小猪噜噜把它们都塞进了自己的两个圆圆的`鼻孔里。

  不好!小猪噜噜开始有点难受了,感觉自己喘不过气来了。

  它赶紧把这些东西掏出来,可手使劲越掏,这些东西越往里钻,鼻子有点出血了。小猪脸感觉喘不过气来,脸开始发白了。

  小猪噜噜急了,大喊:妈妈快快来!

  猪妈妈赶紧带噜噜来到了医院,医生用镊子取出了噜噜鼻孔里的豆子、纽扣。

  医生说:这样做太危险了!

  从此,噜噜再也不敢把小东西塞进鼻孔了。

  小朋友们,小猪噜噜做的事情太危险了,我们平时千万不要像小猪噜噜那样。平时我们要做到不挖鼻子,不把小东西塞进鼻子里,保护好我们的鼻子。如果发现鼻子流血了,不要慌,告诉大人,告诉老师,请大人帮忙,可以先坐下来,轻轻把鼻子捏住,用药棉塞住出血的鼻子。你们记住了吗?

【习惯的故事】相关文章:

习惯的故事作文12-28

习惯的哲理故事04-03

好习惯的故事作文02-21

关于习惯的哲理故事04-03

有关习惯的哲理故事04-03

习惯的力量哲理故事04-03

美文故事-爱情习惯12-07

天价习惯的励志故事12-09

寓言故事:习惯的影响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