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小故事

时间:2023-07-18 11:14:12 故事大全 我要投稿

诚信小故事

诚信小故事1

  先讲一个故事。

诚信小故事

  农民老王的儿子要上大学,家里老伴正好大病一场,一辈子的积蓄基本用完了。承包的粮田还没到收获的季节,儿子几千元的学费让老王犯愁了。老王想,弟弟近几年做生意,家里面貌大变,平时兄弟间关系不错,借点钱应急应该没问题吧!

  老王硬着头皮来到了弟弟家,嗫嚅着说明了来意。弟弟很热情地招待着老王,未了叹口气对老王说:“太不凑巧了,刚进了一批货,手里的现钱一时半会也周转不过来。”老王一脸的沮丧地从弟弟家里晃了出来。

  第二天一大早,弟弟就敲开了老王家的门。他把一沓钱塞到了老王手里,一脸诚恳:“哥哥有难,我不能坐视不管。这是我想法弄来的六千元钱,先拿去用吧!”老王夫妇感动得一塌糊涂。

  晚上老王拎着捕到的几条鱼到弟弟家去拜谢,在门口,听到弟弟对弟媳说:“早上借给了哥六千元,哥嫂感动得人都呆了。借钱是有艺术的,我昨晚拒绝了,让他陷入绝望中睡不好觉,今天一早突然出现并把钱借给了他,跟他说想尽了办法,……”

  我感叹老王弟弟的聪明,把借钱这件事彻底商业化了,使收获的感激如同利润一样最大化,天才的商业头脑,可谓无处不用心计。但这“聪明”能引以为荣吗?这样的心计也只能在背后偷偷地窃喜。这样的“聪明”能长久“获利”吗?这样的心计能屡获成功吗?把诚实抛弃,聪明就会变为奸诈,这时的“聪明”只能存在于阴暗之下,这时的“聪明”就变为可耻的了。“聪明”的伎俩终究会被识破,可耻的心术最终会遭人唾弃。

  再讲一个故事。

  宋朝时建昌南城。近年关,商人陈策的生意火一样旺。赵府管家来买丝绸与银器。陈策跟管家说,丝绸没货了。管家诘问:不对呀,不久前还看过你库房里的丝绸,难道是别人预订了?

  陈策说,库房里是有些丝绸,但放得时间长了,经纬有些腐了,受不得力。听说府上千金大喜,怎么能卖给你们呢?

  陈策搬出银器,说,这些是人家抵账的货,不知道是真是假。说着,将银器一件件投到柜台里的火盆中,说,我给你验验。

  如果按照老王弟弟的商业头脑,丝绸先卖了再说,放在库房里损失会越来越大;银器管他是真是假,保证利润是首要的。陈策做生意,与老王弟弟的心计相比有些愚笨的味了。但这笨,是一种诚实。诚实是商人最宝贵的财富,有了这样的诚实,才能获取他人的信任,有了他人的信任,生意才会做得长久。相比老王弟弟的聪明,在某些方面,陈策当前能获取的利润会少许多,或者会有损失,但从长远看,因为陈策的诚实守信,他保证了铺子的最高信誉度,他的生意能源源不断,愚笨在此时就是极大的精明,“愚笨”保证了生存与发展。

  上面两个故事,聪明与愚笨。我们青年该怎样看待呢?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德失。

  我们如果没有正确的荣辱观,就会因为利欲熏心而迷失心智,像老王的弟弟一样,因一时的小聪明而洋洋得意,殊不知老王在充满感激的无意中发现了弟弟的`小聪明。可以肯定,老王会把所有的感激收回的,聪明反被聪明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明镜,千万不要让心境变成哈哈境,美丑不分,是非颠倒,善恶模糊,不知荣辱。陈策诚实守信的故事发生在千年之前,这样的故事,作为一种典范,被流传,被传诵。诚实守信作为人的优良品性,自古以来就被作为传统的社会道德标准。今天,当我们面临诚信的缺失时,当有些人在生活中以奸诈为荣时,我们再拾起往昔的故事,回味过去反思现在:只有自身的诚实守信才能换取他人的信任;只有诚实守信,才会拥有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千百年来,这是不变的社会生活准则。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不断地提升。中国人的钱包鼓起来了,可人们也发现,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的精神空虚了,社会道德水平下降了。传统的社会道德被颠覆,社会上存在着很严重的拜金主义,一切以金钱为衡量标准,见利忘义,抛弃诚实守信,以至于利欲熏心之后丧失道德原则,迷失自我。

  诚信者自明,奸诈者自愚,聪明与愚笨是相对的,自以为的“聪明”事实上往往就是愚笨,看似“愚笨”其实包容着聪明。在是非面前,我们不能颠倒、混淆、错位道德荣辱观。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诚信小故事2

  18世纪英国的一位有钱的绅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儿拦住了。“先生,请您买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儿说道。“我不买”。绅士回答说。说着绅士躲开男孩儿继续走,“先生,请您买一包吧,我今天还什么东西也没有吃呢”小男孩儿追上来说。绅士看到躲不开男孩儿,便说:“可是我没有零钱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给你换零钱”。

  说完男孩儿拿着绅士给的一个英镑快步跑走了,那个绅士等了很久,男孩儿仍然没有回来,绅士无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绅士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工作,仆人说来了一个男孩儿要求面见绅士。于是男孩儿被叫了进来,这个男孩儿比卖火柴的`男孩儿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烂。“先生,对不起了,我的哥哥让我给您把零钱送来了”“你的哥哥呢?”绅士道。“我的哥哥在换完零钱回来找你的路上被马车撞成重伤了,在家躺着呢!”

  绅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儿的诚信所感动。“走!我们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儿的家一看,男孩的家里只要两个男孩的继母在招呼受到重伤的男孩儿。一见绅士,男孩连忙说:“对不起,我没有给您按时把零钱送回去,失信了!”绅士却被男孩的诚信深深打动了。当他了解到两个男孩儿的亲父母都双亡时,毅然决定把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担起来。

诚信小故事3

  樊於期三缄其口

  秦始皇嬴政的父亲叫嬴异人,年轻的时候在赵国充当人质。当时,赵国有个叫吕不韦的富商,他想利用嬴异人提高自己的地位。为了巴结嬴异人,吕不韦送给嬴异人一个美女做妻子,这个美女就是嬴政的母亲。后来,在吕不韦的'帮助下,嬴异人回到秦国,做了秦国的国君,立嬴政为太子,封吕不韦为丞相。

  嬴异人死后,嬴政继位当了国君,后来他发现自己并不是嬴异人的亲生儿子,他的生身父亲是吕不韦。按照当时的规定,嬴政不是皇室子孙,不是真龙天子,不但不能继承王位,还要被处死。嬴政为了保住王位,就把所有知道事情真相的人都一一给杀了。最后剩下的是大臣樊於期,樊於期知道嬴政要杀他,就逃到燕国避难,住在朋友荆轲家里。

  樊於期深知这个秘密一旦传出去就会引起整个秦国的动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于是他决心保守秘密。

  后来,嬴政让燕国交出樊於期的人头。樊於期知道了这件事以后,主动找到荆轲要他向秦国献出自己的人头,以免秦国找借口发动战争。他在死前对荆轲说:"轲要他向秦国献出自己的人头,以免秦国找借口发动战争。他在死前对荆轲说:"见到秦王后,你告诉他,我没对任何人说过后宫的秘密。"

  嬴政要燕国交出樊於期的人头只不过是个借口,他早晚还是要攻打燕国的。为了阻止秦国发动战争,燕太子丹决定以送樊於期人头为名刺杀嬴政,这个任务就交给了荆轲。

  荆轲刺杀秦王失败,被嬴政用剑刺穿了胸膛,在临死的时候他对嬴政说:"樊於期让我告诉你,后宫的秘密他没对任何人说过。想不到秦国这样不讲信义的国家,还有樊於期这样舍生守信的人啊。"

  秦王非常后悔当初迫害樊於期这样一个正人君子。

  换位思考:

  虽然秦王对樊於期不义,但樊於期还是做到了从国家利益出发,舍生取义,真是大丈夫。生活中,也许你无意中发现了同学或朋友不为人知的个人隐私,假如说出来,可能会伤害到他人的自尊或情感,你能做到守口如瓶吗?

  成长感悟:

  常常说,话到口边留三分,很多话说出来可能就是对别人的一种伤害。有时三缄其口,其实也是最好的守诺。

  诚信小故事:晏殊信誉的树立

诚信小故事4

  福克斯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家,他在政界办事言而有信,有很好的美誉。

  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诚信小故事5

  蔺相如是战国时赵国上卿,他曾因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这三个事件而闻名于世。蔺相如能完璧归赵,不仅需要胆识,更要有诚实和信义。

  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玉璧。这是一块来历不凡的宝玉,相传由春秋时楚国人卞和在山中发现,原先是一块未经任何雕琢的玉璞。卞和先后献给几任国君,玉器工匠都说是块石头,使得卞和被国王砍去左脚和右脚。等到楚文王继位,卞和怀抱这玉璞在山中哭泣。楚文王知道后,让人剖开玉璞,果真是一块稀世美玉,便命名为"和氏璧"。

  秦昭王听说了赵惠文王获得玉璧的消息后,马上派遣使者送信给赵惠文王。在信里,秦昭王表示情愿让出十五座城来换赵国收藏的这块珍贵的"和氏璧",希望赵王答应。

  赵惠文王得到信后一筹莫展,就跟大臣们商量应对之策。众臣想来想去,觉得十分为难:要是答应,怕上秦国的当,丢了和氏璧,拿不到城;要不答应,又怕得罪秦国,会被秦国进攻。议论了半天,一致认为该找个有勇有谋的人去秦国交涉,罪秦国,会被秦国进攻。议论了半天,一致认为该找个有勇有谋的人去秦国交涉,但一时又想不出合适的人选。

  这时宦官头目缪贤说:"奴才推荐一人,此人叫蔺相如,他是个挺有见识的人,可堪此任。"赵惠文王问:"你觉得他真能担此大任?"缪贤回答道:"他是我的家臣,不仅有勇有谋,而且忠肝义胆。我曾经犯下罪错,因怕您惩罚,私下里打算逃到燕国去。蔺相如知道后,就劝阻我说:“您凭什么判断燕王会接纳您呢?”我说:“我曾经跟随大王在边境上与燕王会见。当时燕王私下里握住了我的手,表示愿意与我交个朋友。所以,我觉得他会接纳我。”蔺相如马上说:“但您要知道,当时赵国强燕国弱,而您又是赵王的宠臣,燕王才愿意与您交朋友。如今您是从赵国逃到燕国去,燕国害怕赵国,燕王肯定不敢收留您,只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您现在不如袒露上身,伏在腰斩人的斧子上,亲自去向大王请罪,要求饶恕,或许还能得到大王的宽恕。”我便按他的方法做了,大王您果然开恩饶恕了我。我—直认为这个人是个勇士,足智多谋,能够圆满完成出使秦国的任务。"赵惠文王立即召蔺相如上殿,要他出个主意。蔺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答应不行。"赵惠文王说:"要是把和氏璧送了去,秦国取了璧,不给城,怎么办呢?"蔺相如说:"秦国拿出十五座城来换一块璧玉,这个价值是够高的了。要是赵国不答应,错在赵国。大王把和氏璧送去,要是秦国不交出城来,那么错在秦国。宁可答应,叫秦国担这个错。"赵惠文王说:"那么就请先生去秦国一趟吧。可是万一秦国不守信用,怎么办呢?"蔺相如说:"秦国交了城,我就把和氏璧留在秦国;要不然,我一定把璧完好地带回赵国。"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了咸阳。秦昭王得意地在别宫里接见他。蔺相如把和氏璧献上去。秦昭王接过璧,看了看,挺高兴。他把璧递给美人和左右侍臣,让大伙儿传着看。大臣们都向秦昭王庆贺。蔺相如站在朝堂上等了老半天,也不见秦王提换城的事。他知道秦昭王不是真心拿城来换璧。可是璧已落到别人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他急中生智,上前对秦昭王说:"这块璧虽说挺名贵,可是也有点小毛病,不容易瞧出来,让我来指给大王看。"秦昭王正在兴头上,未及多想,就吩咐侍从把和氏璧递给蔺相如。

  谁知蔺相如一拿到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宫殿上的一根大柱子,瞪着眼睛,怒气冲冲地说:"大王派使者到赵国来,说是情愿用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璧。赵王召集大臣们商议,他们都说秦因贪婪,仗着自己的强大,想用空话骗取和氏玉璧,而答应用来交换的城池我们是不可能得到的,大家本来商议不把玉璧送来。可我认为,哪怕是平民之间的交往都要讲诚信的,何况秦国是个堂堂大国呢?而且,我们也不能因为一块玉璧而伤了两国的和气。赵王诚心诚意派我把璧送来,可是,大王并没有交换的`诚意。如今璧在我手里。大王要是逼我的话,我宁可把我的脑袋和这块璧在这柱子上一同砸碎!"说着,他两手举着和氏璧,对着柱子做出要砸的样子。

  秦昭王怕蔺相如真要砸坏了璧,连忙向他赔不是,说:"先生别误会,我哪儿能说了不算呢?"于是命令大臣取来地图,并且把准备换给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蔺相如看。蔺相如想,可别再上他的当,就说:"赵王送璧到秦国来之前,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堂上举行了一个很隆重的仪式。大王如果诚意换璧,也应当斋戒五天,然后再举行一个受璧的仪式,我才敢把璧奉上。"

  秦昭王想,反正他也跑不了,就说:"好,就这么办吧。"他吩咐人把蔺相如送到公馆去歇息。

  蔺相如回到公馆,叫一个随从打扮成买卖人的模样,把璧贴身藏着,偷偷地从小道跑回赵国去了。

  过了五天,秦昭王召集大臣们和别国在咸阳的使臣,在朝堂举行接受和氏璧的仪式,叫蔺相如上朝。蔺相如不慌不忙地走上殿去,向秦昭王行了礼。秦昭王说:"我已经斋戒五天,现在你把璧拿出来吧。"蔺相如说:"秦国自秦穆公以来,前后二十几位君主,没有一个讲信义的。我怕受欺骗,丢了璧,对不起赵王,所以把璧送回赵国去了。请大王治我的罪吧。"秦昭王听到这里,大发雷霆:"是你欺骗了我,怎么反说我不讲信义?"蔺相如镇静地说:"请大王别发怒,让我把话说完。天下诸侯都知道秦是强国,赵是弱国。天下只有强国欺负弱国,绝没有弱国欺压强国的道理。大王真要那块璧的话,请先把那十五座城割让给赵国,然后派使者跟我一起到赵国去取璧。赵国得到了十五座城以后,决不敢不把璧交出来。"秦昭王听蔺相如说得振振有词,不好翻脸,只得说:"一块璧不过是一块璧,不应该为这件事伤了两家的和气。"结果,秦昭王还是让蔺相如回赵国去了。

  蔺相如凭借自己的智勇谋略,不仅信守承诺将和氏璧完归赵国,更保住了自己的人身安全顺利回国,也使强秦对赵国的虎狼之心有所顾忌。

诚信小故事6

  一次,曹操统领大军去打仗,途中要经过一片麦田,曹操下令说:"所有将士都必须小心,凡有践踏麦子者,不论是谁,立即斩首示众。"老百姓开始并不相信,都躲在暗处暗自观察曹操军队的行动。

  只见官兵们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小心地走过麦田,没有一个敢践踏麦子的。老百姓纷纷称颂。

  突然,从麦田里飞起一只小鸟,将曹操的坐骑惊得一下子蹿入麦田。受惊的马儿嘶鸣着,践踏了一小块麦田。曹操立即叫来随行的`官员,要治自己践踏麦田的罪过。官员说:"怎么能给丞相治罪呢?"曹操说:"我亲口说的话,如果自己都不遵守,还有谁会心甘情愿地遵守呢?"随即抽出腰间的佩剑,就要自刎。众将领赶忙拦住。

  这时,有一位叫郭嘉的大臣走上前说:"古书《春秋》上说“法不加于尊”。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刎呢?"曹操沉思了好长时间,才说:"既然有“法不加于尊”的说法,我现在又肩负着天子交给我的重要任务,那就暂且免去一死。但是,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于是,他挥剑割断了自己的一绺头发,扔在地上说:"我就以割发代替砍头吧。"

  古时候的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头发和皮肤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随便割掉头发被视为大逆不道,是不孝的表现。因此,在当时的人看来,曹操当众割断头发和砍头是一样重的刑罚。从此以后,军中将士对曹操更加信服了。

  换位思考:

  曹操身居丞相高位,却能严以律己,称得上是一个称职的领导者。我们也应学习曹操这种品德,不应只说空话而不行动。想一想,在学习中你有欺骗老师、家长的行为吗?

  成长感悟:

  十句空话,不如一个行动。人,不可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诚信小故事7

  东汉时,山阳人范式同相隔几千里的汝南人张劭读书时有深交。学成后话别,范式说:“两年后的今天,我将来府上看望你,并拜见伯父伯母。”

  到了约定之日,张劭催母亲做饭准备迎接范式。母亲笑着说:“范式远在几千里之外,怎能说来就来,两年前说的话,哪能当真。”

  张劭说:“范式最守信用,他一定会来的`。”母亲说:“他若真来了,就是真君子,我一定为他酿酒。”话音刚落,范式已到门前。

诚信小故事8

  我在书桌前望着假期作业发呆,小脑袋瓜里一直在想什么叫诚信呢?妈妈建议我查一下词典,见词典中解释意思是诚实守信用。

  于是,我想起不久前在我身上发生的一件小事。

  那是刚开学时,老师要求我们交三十元钱的保险费,这下可怎么办呢?我忘记带钱了。老师点了我的名字,我只好跟老师老实交代说没有带钱。老师让我赶快找人借 钱,明天带来还给别人。我只好硬着头皮,找了两位同学借钱,没想到有一位同学借给我二十五元钱,有一位同学借给我五元钱,一下就把钱凑齐了,我赶紧给老师 交去。下午,我回到家,跟妈妈把事情的经过说的一清二楚,妈妈给了我三十元,说明天一定要把钱还给同学,这叫“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我记住了妈妈的'话。 第二天,我把钱还给了她们,说“谢谢你们借我钱,现在还给你们”。他们说不用谢,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我心里温暖极了。

  在我的记忆中,还有很多关于诚信的小故事,记得上幼儿园时老师就给我们讲过一个“狼来了”的故事。故事里讲有一个小孩养了许多的羊,每次他都骗大人了说: “狼来了,狼来了。”可是每次大人们赶到山上去发现是小孩在撒谎。后来大人们就不再相信他的话了,有一次狼真的来了,因为没有大人的帮助,他的羊全都被狼 吃了。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不讲诚信的后果很严重的。所以,小孩子一定要讲诚信,不要撒谎哦!

诚信小故事9

  陈策,是宋时的建昌南城人。有一天,陈策去集市上买了一匹骡子。这骡子精壮精壮的,毛色发亮,走起路来四只蹄儿像翻花。喜得陈策连声说,好骡好骡。他就只会说好骡好骡。第一次用这骡子,是要从西城运一些丝绸到他的铺子。伙计将鞍放上骡子的背,想不到骡子突然暴怒起来,上蹿下跳,连鞍都摔在地上,把几个伙计吓了一跳。

  这骡怎么了?伙计把骡捉住,又试了几次。只要鞍一上骡背,它就发怒一般暴躁地蹦跳。"这是一匹伤鞍的骡,老主人整的。"陈策说。骡不能负重,废物。邻居说:"怎么来,怎么去。"可陈策这个人不忍心这样做。受了欺骗,可他就这样认了。他叫伙计把骡子关到城外闲置的老屋子里,每天供给它草料。他说,就等它慢慢地老死吧。对动物这样狠,真是动物!他的儿子对父亲的做法很有些想法,他还是想怎么来,怎么去。谁都会这么想。但这个念头他不会跟父亲说,他有点怕父亲,所以后来做的'事他都是瞒着父亲干的。他找到平时极相熟的一个人——驵。驵就是市场经纪人。

  他说,你想法把我这头骡子卖了,二一添作五,钱分你一半。这个驵答应了。机会来了。有一个路过南城的官人的马死了,便来到骡马市场,想再买一匹。驵瞄见了他,上前说,有一匹上好的骡子,因为负重时受了点伤,把背磨破了,主人要赶生意,急着把它卖了,你要不要看看?官人就随他过去。一匹精壮精壮的骡子,毛色发亮。官人连声夸,好骡好骡。驵说,就是背上有些伤,稍养一养就好了。骡子的背上有一些新鲜的血痂,是陈策的儿子和驵叫人磨出来的。脱毛,破皮,见血,多痛苦。骡子凄伤,可它不会说话。官人和当时的陈策一样,毫不犹豫就买下了。他说,我的行程宽裕,暂不用它,只与我随行即可。陈策还是知道了这件事。可知道也已经晚了,那官人早已离开南城,已经离开五天了。陈策骑上马,沿官道追。日夜兼程,沿路打问。他花了两天时间,赶上了那匹骡子。那骡子见了他,不走了,挨挨蹭蹭要靠近他。想说什么说不出来,只知道犟着不走。陈策向官人行礼,说,这是一匹伤鞍的骡子,不能负重。官人疑心他舍不得这精壮的骡子,要反悔,就说,伤鞍的骡子我也要。陈策解下自己的马鞍,递给官人:不信,你试试。官人说,我不试。

  陈策叹一口气,我以诚待你,你却疑我欺诈,既如此,我在家等你。说完策马回头,原路归来。又过了三天,官人返回了南城。他找到了陈策,说,我来并非为讨回银两,特为谢罪而来。你待我以至诚,竟受我小疑。哎,惭愧呀!陈策这个人就是这个样子。

诚信小故事10

  唐朝中期,科举考试中盛行推荐的风气,没有门路很难被录用。当时有个书生叫李固言,他出身低微,为人又忠厚老实,虽然自幼勤奋好学,很有才华,但是没有人举荐。经人介绍,李固言拜访了一个地位比较低的官员,想请这位官员推举自己参加科举考试。后来这位官员升了官,当了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他见李固言的文章不但文笔流畅,而且见解独到,就把李固言选为科举考试的状元。

  李固言在朝廷做官后,仍然保持自己诚实耿直的本性,不像其他官员处事那么圆滑。他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从不做不诚实的事情。

  一次,皇帝唐文宗让李固言颁布发诏书,内容是让降职的官员王堪去做太子的宾客,辅佐太子。可是李固言手捧诏书,站立不动。皇帝觉得很奇怪,就问他:“爱卿,你还有什么事吗?”

  李固言思虑着说:“臣,臣以为此事有些不妥当。”

  皇帝很不高兴地说:“有何不妥!事情已经决定了,你宣读诏书就是了。”

  李固言仍然没有宣读诏书,想如实地对皇帝说出自己的想法。他本来就有些口吃,一着急,不知怎样表达自己的意见才好。皇帝看李固言仍不肯宣读诏书,就自己生气地离开了朝堂。

  李固言回去以后,写了一份奏折给皇上:太子未来的接班人,应该由有贤德的'大臣陪伴,被降职的大臣不适合做太子宾客。

  皇上看了,觉得很有道理,就把王堪改任了。

  还有一次,群臣议事,唐文宗皇帝突然问文武百官:“朕听说有些州县官员不称职,这事是真的吗?”

  众大臣不知皇上心里想的是什么,又怕得罪人。虽然知道确实有些州县员不称职,但是没人敢说。有的说没有,有的说这是谣传,有的则低头不说话。

  这时,李固言站出来说:“启禀圣上,臣得知确有此事,而且邓州刺史李堪,隋州刺史郑襄尤其不称职。”

  李堪是朝中大臣郑覃举荐的,他怕李堪的失职对自己不利,就马上站出来辩解:“微臣了解李堪的为人。再说管理那么多事情,有些疏忽是难免的。”

  李固言还想说些什么,但是唐文宗把话题引开了,谈起别的事来。其实,皇上知道李固言是个诚实人,不会胡说,是郑覃怕受责备才巧言狡辩。可是他怕朝臣之间闹矛盾,不利于国家,就没再追问下去。

  但李固言的诚实却记在了皇帝的脑子里,不久就提拔了李固言。诚实的李固言靠自己的功绩连连高升,死后被追赠为太尉。

诚信小故事11

  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但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样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不出发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到地称赞说道:“年轻人,守信好学,然后将来必有出息!”

  古代诚信故事(四):

诚信小故事12

  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小时候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非常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给别人当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诚信小故事13

  在家的时候,父母几乎每天跟我讲:“诚信是金!”“是人就要诚信!”我都听烦了,他们还是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但那一次,父亲对我说的一个故事,让我对诚信有了深深的感悟。

  那时,表叔最初创业,卖的`还是一些零件。开张的第一天,就有一位顾客进了这家店,说:“请给我一个本钱价是十元的螺丝刀。”可表叔拿的却是本钱价八元的次品他以十二元的价格卖给了那个顾客。那位顾客回去一看,自己拿的是本钱价八元次品,被表叔气得不能了。从此不再向表叔买零件。原来,那个顾客是个大顾客,他想做一个大项目,需要好几千个零件,假如表叔诚信的话,他就发财了。为此,表叔懊悔不已。从此,表叔再也不敢不诚信了。凭者讲诚信,他的门店越开越大,顾客愈来愈多,业务做得风生水起。

  听完这个故事,我对诚信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对父亲说:“诚信不只是金,而且诚信能被人成功!”父亲听了,赞许的点了点头。

诚信小故事14

  步入海宁缔艺家建材家具精品馆金英马家居店,店主钟美华正在热情地向顾客介绍,近百款软体系列家居产品,在她心里早已了如指掌。钟美华说,现代家居不仅体现在物质上,更体现在精神上,利用设计语言,将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传导给家家户户。

  20xx年,钟美华做起了家居生意。对于生长在乡镇的她来说,开始并不完全清楚“家居”这个现代名词的概念,她只是朴素地认为,生活离不开起居,床、沙发、餐桌等家具是生活必需品。于是,她把家居定为经营的方向,试图从人们生活中成就自己的事业。为了让消费者、同时也让自己更多地理解“家居”的'内涵,她采取走访居民家庭的“笨”做法,无论从款式、色彩,还是规格、摆设,认真观察居民家庭的家居环境。她还常常把自己当成顾客,征询和听取消费者对家居的解读,从中汲取现代家居知识。

  通过虚心了解顾客对现代生活的需求,将消费者的意见归纳整理,钟美华渐渐地领悟到了生活并不是简单的起居,而是精神世界的升华。

  有了对时尚和幸福的诠释,钟美华用心去营造“家”的环境和氛围。她的经营从服务开始,将服务从细节做起,用细节堆积起对顾客的诚信意识。她根据顾客的年龄、个性和喜好,结合主人的文化品位、知识层面以及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上门提供专业的建议,甚至“自作主张”地帮顾客设计,直至顾客在点点滴滴的细节上满意为止。

  这么多年来,金英马家居店以特有的服务措施和服务意识,建立起遍布温州、杭州、嘉兴等地的上千个客户群。有的顾客路途远,来去不方便,金英马家居店就会将家居的图片寄过去,对方初步看中后,再来挑选实物。每过一段时间,金英马家居店就会通过电话或网络询问,反馈顾客对家居商品的使用感受。有不少顾客成了金英马家居店的朋友,逢年过节,也会给钟美华寄来贺卡。

  从顾客到朋友,体现了一种信任和尊重,这种建立在双方之间的信任和尊重,让金英马家居店悟出了诚信在经商中的重要性。

诚信小故事15

  “诚者王者之风,信者贤仁之采”,古今贤仁志士所以贵者,正以诚信为修身之本。诚信是一种百万富翁的品质,也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岁月悠悠如流云,从古至今,诚信的故事例实在难以枚举。

  美国的凯特皮勒公司是世界性的生产推土机和铲土机的公司,它的广告中郑重承诺:“凡是买了我们的产品的用户,不管在世界的`哪个地方,如果需要更换配件,我们保证48小时之内送到;如果不能及时送到,我们的产品就白送用户。”他们说一不二,有时为了把一个价值只有50美元的零件送往一边远地方,不惜用一架直升飞机,费用达20xx美元。有时实在无法按时在48小时内送到用户手中,就真的把产品白送给用户。正是由于经营信誉高,这家公司历经50年不衰。

  诚信做人,收获的一定是朋友;诚信做事,赢取的将是尊重与信赖,诚信对待生活,你终将取得成功。

【诚信小故事】相关文章:

诚信的小故事05-27

有关诚信小故事10-27

关于诚信的小故事09-30

关于诚信的经典小故事08-31

诚信的小故事大全04-21

诚信友善的小故事甄选01-06

【集合】诚信小故事15篇01-03

(实用)有关诚信小故事15篇09-14

诚信是你成功道路上的拐杖小故事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