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备考的总结

时间:2022-12-04 05:07:00 高考物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考物理备考的总结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今年高考我校的物理考得出了历史最好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800分以上2人,700分以上7人,平均分达585.5分,应届平均分高达596.5分,如此佳绩固然值得庆贺,然而我认为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却更为重要,回顾一年来的备考经历,真是感慨万千,其中有苦也有乐,苦中取乐,乐在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存在许多的遗憾,如姚泽鹏,罗文海,陈碧燕等几位物理尖子生出现了难以想象的失误,本着总结过去,放眼未来的思想,我们认真分析和总结了一年来高考备考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希望能对下一届的高考备考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高考物理备考的总结

  一、备考策略。

  1、坚持集体备课。

  我校历来注重集体备课,我们物理科组的最大特点是同事间的合作意识特别强,能充分利用和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对于教学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每位老师都能毫无保留的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经常在一起认真研究教材教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精心挑选例题,习题和考题,认真审核,尽量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认真做好教后反思,考后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高考备考复习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它不同于上新课,上新课时,学生对新的知识有一种好奇心,注意力比较集中,而高考总复习时,学生对所讲的内容已经有所了解,尽管不少学生是一知半解,但他们已失去了那种对知识的好奇心,如果老师还是像上新课一样的进行授课,学生一定会感到很枯燥乏味,很多学生不愿意听,很难达到预期的复习效果,因此,高考复习备考中必须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和策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届毕业班教学中,我们改变了以往那种每个章节一开始就满堂系统复习和灌输物理基本概念,定理,定律的教学模式,而是把基本概念溶入到精心编制的习题中去,让学生通过做题去体会和感悟,然后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帮助和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最后通过课堂或课后练习题加以巩固。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模式的效果比以往的要好得多。

  2、少讲多练,及时测试,及时反馈。

  老师讲得多,不如学生做得多,任何事情都是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在下面也听得明明白白,可是,如果你不让学生做一些类似的题,而是在几天后去考类似的题,结果会怎么样呢 不用我回答,所有的老师都能回答。

  经过认真的总结和分析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制定了这样一条教学思路,"少讲多练,及时测试,及时反馈",只有亲身经历的事情才能记忆犹新,我们每周至少安排一节测试课,通常是利用晚练课的时间进行小测试的(我们学校为每个学科安排了一节晚练课),你可别小看这一节晚练课,它能及时检测一周来教与学的效果,因此,我们每周都会非常认真的精心编制一份小测试题,让学生自我检测(不需要监考),并及时收回,及时批改,有时为了能在第二天及时把试卷发放给学生并及时讲评,及时反馈,我们经常是加班加点到深夜,因为我们深知,只有及时讲评,及时反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最佳效果,如果过几天以后才去讲评,学生已经失去了那份对试题答案渴望的热情,必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也就是说必须做到"及时反馈"。

  3、认真分析和研究各地高考试题,尤其是上海的考题。

  通过认真分析和研究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和2010年的广东试题,发现广东命题的思路有向上海试题靠拢的趋势,譬如,上海的考题中每年都会有涉及到物理学史以及著名科学家主要贡献方面内容的考题,为此,我们认真研究教材,编写了关于物理学史以及著名物理学家主要贡献的一份资料,碰巧的是今年的物理考题中涉及到这方面的题目达10分之多,这也许是今年我校物理考得较好的原因之一吧。

  4,立足基础,重视课本。

  平时的教学中,不能离开课本而只依赖于各种复习资料,必须在备考教学过程中不断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内容,特别是高考前夕十多天,我们就停止上课,要求学生回归课本,回归错题,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课本中的插图以及课本中的小实验等等),要求学生看以前的考题,错题,但为了保温,每天还是要求学生做少量的基础练习题。

  二、存在的问题。

  1、实验教学缺乏有效性。

  教材中有相当数量的基础实验,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创新性实验,这些实验都放在第一轮和基础知识内容一起复习。这样对基础实验复习的系统性,整体性较差,二模后,虽然开设了实验展示,但与专题复习交叉进行,时间安排也仓促,造成基础实验复习不到位,导致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综合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而且由于今年高考的实验题确实太难了,尤其是11分的电学实验,全省平均分只有1.3分,因此,实验成了绝大多数学生甚至尖子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不仅如此,更严重的是很多学生在实验题上消费了太多的时间,导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后面的计算题。

  2、数字运算能力训练欠缺。

  据了解,由于这一届学生在初升高时可以使用计算器,因此,他们在初中就习惯了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平时的教学和考试以及历年的高考题中涉及具体数字计算的题目不多,所以也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进行专门的训练,然而,今年的高考题中却出现了大量的复杂的具体数字的计算题,6道计算题中就有4道题涉及到繁琐的数字计算,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由于对具体数字计算不熟练而花费了很多时间,不仅丢失了很多结果分,而且信心也受到很大的打击,影响了后面试题的顺利解答。

  3、对运用图像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不够。

  物理图像是一种较直观的物理语言,它容纳的信息量较大,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出错,很多学生对物理图像都有一种畏惧的心理,考试中涉及到图像的题得分率总是不高,今年的高考物理试题第15题是一道涉及力—时间图像的计算题,就是这道题害苦了姚泽鹏,罗文海,陈碧燕等尖子生,其实这道题并不难,对他们这些尖子生来说应该是一道容易的题目,也许是我平时的教学中对运用图像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力度不够,也许是他们考试中太过紧张,太过粗心,太过轻视,缺乏认真分析,匆忙下手而致吧,反正他们都犯了同样的错误,把—4N看成了+4N,这样按评分准标最多只能得3~4分而已,可见,高考备考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物理图像的认识和运用的训练。

  4、对尖子生的培养缺乏针对性。

  高考尖子生通常是各科成绩优秀,某科(或某几科)成绩特别突出的学生。今年备考过程中我校的培优方式是:语文,数学,英语,X科,综合科,英语(2)各科一齐上,每科每星期都给尖子生另外发放一份套题(不管学生的意愿和要求),这样像姚泽鹏这样的尖子生已完全没有自己的时空,后期又为了配合学校向语文和综合科倾斜的策略,所以对物理尖子生的培养可能抓得不够紧,落实不够到位,另外,对尖子生培养的思路也存在一定误区,在前期的辅导中太过重视中,难题的训练,而忽略了对基础题的练习,导致尖子生在容易题上失分较多,这也许是今年高考中我校物理尖子生没有考出真正水平的原因之一吧。

  5、对高考命题的方向把握不准。

  考后才发现,今年的物理试题与去年以及前几年的试题有很大的差异,一是具体数字计算题特别多,而平时的教学中对于具体数字的计算训练不够;二是重点知识内容的考查不突出,反而加强了对边缘知识的考查力度,甚至把Ⅰ级知识放在计算题里来考查,如远距离输电的知识历年考题中只在选择题中出现过,但今年却出了一道12分的计算题;三是去年刚出现的辨析题没有出现,而平时的教学中却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备考;四是试题难度比去年大很多,如第12题,满分为11分,全省平均得分只有1.3分,第18题的满分为17分,全省的平均分只有0.86分,全省总平均分大约只有75分左右,这样的难度与考纲的要求有很的差距。

  6、对解题规范性要求把握不当。

  本人通过参加高考阅卷才意识到,高考评卷中对解题的规范性要求不是很高,也不可能很高,因为评卷过程中平均每道题只有几秒钟的阅卷时间,根本没有时间来看大量的文字表述,主要是看你所列的公式是否合理(包括符号的运用是否准确合理,上标下标的使用是否明确合理等),但又不能只有赤裸裸的公式,这里面存在一个"度"的问题,文字表述应该是给阅卷的老师起到一个向导(路标)的作用,让阅卷的老师一看很清楚很明白你所列出的公式的对象是哪个物体或哪个物理过程,譬如,一道题中涉及到两个物体A和B,那么你在列式时可以只用两个字"对A"或"对B"来表明你的研究对象,这样很简洁很明了,一目了然。因此,教学中对于计算题的文字的表述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不要长篇大论,否则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还会吃力不讨好,因为写得越多就会错得越多。然而作增中的学生,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答题时必须有准确充足的文字说明,很多学生,尤其是尖子生,就因为害怕文字表达失分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和书写,这大大束缚了他们的解题思路,速度和效率,这也许是他们考得不够理想的原因之一吧。

  三、对高考备考的几点建议。

  1、首先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教纲和考纲以及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了解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考试内容,考试范围及题型,题量,分值。

  2、加强审题,分析,理解,实验,综合运用以及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等各种能力的培养。

  3、认真分析学情,把握复习节奏。用基础题来训练学生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正确,良好的解题习惯,要正确分析学生知识和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设计好针对性的练习。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多找些与生产生活实际相关的习题,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具体数字运算的能力。

  5、少讲,精讲,多练,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多讲些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高考真题,讲,练,考相结合,注重效益。

  6、反馈要及时,考后必须及时批改,及时讲评,及时反馈,要把做过的题翻新变化后再进行训练,以求学生真正弄懂,克服思维定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采取面批面改或互评互改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和感受改卷的艰辛,从而改变学生不良的书写习惯。

  7、要加强解题规范性指导和训练,力争书写清洁工整,语言表述简练,符号运用合理,所列方程准确规范。

  8、加强应考策略指导,培养和训练学生合理分配时间的意识,合理安排答题顺序的意识,"忍痛割爱"的取舍意识,分分必争的抢分意识。

  9、重视心理疏导,调整临考心态,充分挖掘和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平时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养成"把平时当高考,把高考当平时"的心态,对于考前心理负担过重的学生,可多谈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乐观心态,做好最坏的打算,争取最佳的成绩。

  总之,高考备考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衷心希望新一届的高三老师在高考备考过程中,能吸取上届及前几届老师在高考备考中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争取来年取得更大的丰收。

【高考物理备考的总结】相关文章:

物理高考备考复习策略12-08

高考物理备考复习指导12-08

物理高考复习备考计划11-07

高考物理复习备考计划05-01

光的反射和折射物理高考备考总结12-09

高考物理备考知识点12-08

高考备考总结11-22

高考备考总结04-21

高考物理备考三大步骤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