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产业转移
(1)原因:
①选择最佳区位(资源原料供给、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容量、国家政策);
②降低生产成本;
③扩大销售市场。发达国家工资水平不断提高、传统工业区环境压力日益沉重,发展中国家工资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
(2)产业转移的方向:英国--德国--美国--日本--东南亚、拉丁美洲、我国沿海(进一步内地)
(3)产业转移的影响:
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①对于转移国来说,可以实现产业升级,但也可能会导致失业人口的增加;
②对于接受国来说,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也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4)促使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设分厂的原因是: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低廉的地价。如跨国公司在中国建芯片生产厂、汽车厂,是因为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不是因为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土地)。
利用数学方法解决时间计算
地理是一门综合学科,渗透着自然科学思想方法和人文科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如能充分利用其他学科的思想方法来解决或思考地理问题,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就如何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时间计算问题做一个总结。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它的思想方法渗透在各学科中。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应用数学思想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可以做到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一、应用数轴表示地球经度分布和时区分布
应用数轴表示地球经度分布和时区分布,使复杂的空间思维简单化。如图1,数轴中点为0°,以有箭头的表示东,没有的表示西,这样往东为东经度,往西为西经度,学生在解题时应先找出0°经线,再作其他经线排列;也可以找到东西经的度数的变化规律,东经度往东是增大的,西经度往东是减小的,学生对此容易理解和掌握。但在实际解题中,还有很多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学生常常在180°附近的经度分布上出现错误判断。因此,我们在用数轴表示经度分布时,应补充图2,数轴中点为180°,同样以有箭头的表示东,没有的表示西,往东为西经度,往西为东经度,这一表示相对图1,属于逆向思维,是很多学生对180°经线东、西经分布易错之处。将图1与图2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在解题时遇到低数字经度区就用图1解,遇到高数字经度区就用图2解。
二、利用数轴来计算时间
同样以上面的图1为例,时间的计算通过两步完成。第一步,求经度差或者时区差,坚持同侧相减,异侧相加,例如图1中,我已知45°W为9点,求90°E为几点,通过图1可以看出45°W和90°E在0的两侧,所以经度差就是相加,为135°,再转化为时间为9小时;第二步,时间的计算,坚持东加西减的原则,正确的表述是如果所求点在已知点的东边就用加,西边就用减,从图1可以看出,所求点是90°E,已知点是45°W,明显可以看出所求点在已知点的东边,应当用加,所以90°E的时间就为9+9=18时。但是如果算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日期就要加一天,时间减去24小时,如果相减的时候时间不够时,例如,8~15,时间不可能为负数,所以就只有把已知点的日期借一天,在时间上加上24小时,再减。
同样的道理,区时的计算,你只要把图上的经度改为时区就可以了,坚持东时区在0°以东,西时区在0°以西,在什么位置不重要,你可以任意画一个点表示时区,计算方法跟地方时的计算一样。
这样做有这几个好处:一、时间计算不会涉及到日期变更线,不用去考虑日期,以便出错;二、图中经度和时区的位置可以用图上任意地点来表示,只要不要标错就可以了;三、用图1来讲时间计算,直观,明了,稍作解释学生就明白。通过上课的情况来看,效果比较好。
人口迁移
⑴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地区的生存环境有很大差异。
⑵人口迁移的主要、经常起作用的原因:经济原因
⑶美国老年人口向阳光地带迁移原因:①自然原因:纬度高,气候寒冷;②社会原因: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
⑷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开发资源和发展边境贸易。
⑸四川人口迁出对当地的积极影响:①缓解了本地区人地矛盾;②加强了四川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③增加了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⑹流动人口增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利:积极推动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增加社会活力;
弊:对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影响城市交通以及社会经济秩序。
⑺人口迁往边疆和工矿区的影响:
利: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工业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综合环境。
弊:加剧生态环境问题。
(8)人口迁移的影响
对迁入地影响:①获取足够的劳动力;②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③给城市环境造成影响。
对迁出地影响:①加强与外界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②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③有利于增加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上海成为人口迁入地原因:经济发达,收入高,就业机会多)
人口流向城市的影响:(1)有利影响—①人口流动给城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②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城市的收入;③改变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经济结构体制改革深化发展作出贡献;④促进城市第三产业发展;⑤促进城市周围地区的农、牧、渔、副业的发展;(2)不利影响:①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增加城市的住房、交通等压力;②加剧城市的环境污染;③给城市的社会治安管理带来问题;④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本文就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知识点(人口迁移),希望能为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不断进步,取得优异的成绩。
城市问答
⑴ 分析我国武汉市的城市区位因素:
地理位置:位于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中国大陆的中部
自然因素:
①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
② 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
③ 长江、汉江汇合处,方便人流、物流的集散和中转。
社会经济因素:
① 附近铁矿、棉花资源;
② 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京广铁路穿过,交通便利;
③ 科技发达;
④ 劳动力丰富,素质高;
⑤ 湖北省省会城市,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
⑥ 现代工业、新兴高科技产业(光谷)。
(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棉纺织、光谷等)。
⑵ 第一批城市诞生的地区:世界上一些大河冲积平原,如:长江黄河中下游平原;恒河和印度河、尼罗河中下游平原等。
原因分析: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农业发达; 便利的水运。1 2 3 下一页 尾页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美国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降水适中,水热条件适于栽培多种农作物;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和大规模经营。
社会经济条件:商品经济发达,经济效益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首要因素;交通运输发达;先进的科技与发达工业为美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力的保障。
2、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目的:根据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条件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合理布局,规模生产,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美国主要农业带:
3、美国农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题:过度垦殖和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和“黑风暴”的发生;能源消耗大;化肥、农药污染严重。
措施: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等多种农业生产方式;保护耕地和农业生态环境,推广休耕、免耕、轮作等保护性耕作技术。
八百年淮水终入海
一、淮河入海通道建成启用
2003年6月28日淮河入海水道建成通水,7月4日23时48分,江苏省开启淮河入海水道闸门泄洪,这标志着因黄河夺淮失去入海水道800多年的淮河,重新有了独立的入海通道。淮河入海水道是淮河流域下游的战略性防洪骨干工程,它位于江苏省淮安、盐城两市境内,经过清浦、楚州、阜宁、滨海4县区。淮河入海水道与苏北灌溉总渠平行,紧靠其北侧,西起洪泽湖二河闸,东至滨海县扁担港注入黄海,全长163.5千米。水道南北堤距750米,工程分两期实施,近期工程中间挖两道偏泓,设计排洪流量2270立方米/秒,强迫行洪流量2890立方米/秒,使洪泽湖防洪标准从目前的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远期工程再将滩面全部挖成深泓,设计排洪流量7000立方米/秒,洪泽湖防洪标准可进一步提高到300年一遇。淮河入海水道的建成,扩大了洪泽湖的泄洪能力,大大改善了区域引水排水条件,对确保淮河下游地区2000万人口、200公顷耕地的防洪安全,对保障淮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曾经独流入海的河流和富饶的两岸
古代淮河水系由独流入海的淮河干流以及干流南北的许多支流组成。古淮河干流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向东流经豫、皖、苏三省,在江苏盱眙境内折向东北,经淮阴向东,在涟水县云梯关入海。1194年黄河决口夺淮入海,淮河失去了自己的入海通道,1851年,黄、淮同时发生大水,洪泽湖南端蒋坝附近大堤决口,洪水在三江营入江,形成了入江水道的雏形。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阳(现兰考)铜瓦厢决口北徙,终于结束了黄河夺淮的局面。但因黄河夺淮,使淮河下游河床提高,在淮河入海水道建成以前淮水大部已不能直接入海,而是经入江水道进入长江,少部分经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沭新河排出。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部,位于东经115°55′~东经121°25′,北纬30°55′~北纬36°36′之间,面积约27万平方千米。流域西起桐柏山、伏牛山,东临黄海,南以大别山、江淮丘陵、通扬运河及如泰运河南堤与长江分界,北以黄河南堤和泰山为界与黄河流域毗邻。古淮河流域大部为平原地形,西部、西南部及东北部为山区、丘陵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3,其余为广阔的平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3,平原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从气候上看,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自古以来,淮河与秦岭、白龙江的连线就作为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早在《晏子春秋》中就有“桔生淮南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的记述。淮河流域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1℃~16℃,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888毫米,适合多种农作物生产,再加上便利的交通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淮河流域成为我国经济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
从隋唐至北宋时期,淮河流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均得到较大发展。民间流传着“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赞誉,唐朝时还有“天下以江淮为国命”之说。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文化的繁荣,淮河流域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岳嵩山位于淮河最大支流颖河之源,其嵩山书院则是我国古代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安徽的寿县和江苏的淮安都曾经成为军事重镇;具有4000年历史的徐州古城更是历来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源远流长的齐鲁文化成为我国古代文化中光辉的一页。
三、黄河带给淮河流域的灾难
众所周知,黄河流域在世界上拥有最大的黄土区域,黄土层深松散。干旱时,“风吹沙飞满天黄”;雨涝“土随水流满河黄”。由于黄河携带着大量的泥沙,到处泛流,使淮河下游的河道、湖泊严重淤积。特别严重的是,原来的淮河入海通道逐渐被淤成一条地上悬河,即现在的废黄河。加上淮河流域特定的地理条件,使得淮河流域水旱灾害频频发生。据历史记载,从1194年到1855年的661年中,淮河流域共发生了1000多次水旱灾害,真正是“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1921年发生大水,使几十个县沦为汪洋泽国,受灾人口数千万,死者以百万计;1931年,淮河流域再发大水,中游堤防到处溃决,下游淮扬之间洪水漫流,淹没了庄稼,冲毁了房屋,人畜尸体顺水飘流,全流域受灾面积达7700513万公顷;1929年和1942年淮河流域发生旱灾,又是一幅“赤地千里,饿殍载道”的惨象,其中1942年的旱灾仅河南省就饿死、病死100万人以上。
在水旱灾害不断发生的漫长历史时期,淮河两岸人民饱受痛苦的煎熬,虽然也在同大自然做斗争,但由于当时封建王朝或腐朽堕落,或治理不力,终究未能摆脱黄河夺淮带来的灾难。明清两朝,推行“蓄清、刷黄、济运”的政策,还在洪泽湖大堤上陆续修建了“仁、义、礼、智、信”五坝。堤旁还铸立着高大的“九牛二虎”,以示镇压淮河洪水这条千年不驯的孽龙就范。铁牛腹部还铸有铭文:“维金克木蛟龙藏,维土制水龟蛇降,铸犀作镇奠淮扬,永除昏蛰报吾皇”。其意思是,借助牛虎神力,镇堤压浪,驯服洪水。可是,每当洪水暴涨时,“龙虎相斗”,肆虐的“蛟龙”常将“牛虎”击于水下。“牛虎”怎能制服“蛟龙”,换得一个太平天下呢?被“蛟龙”冲得七零八落的“铁牛”,到解放后找到了五头,成了“历史文物”。其中两头放在今三河闸管理处大门口,两头放在高良涧进水闸旁,还有一头在淮阴县高埝渡口,其余的牛虎不知被洪水冲到哪里长眠于地下。
四、制约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经过多年来的治淮,已使整个淮河流域成为我国主要商品基地之一,人均粮食产量从1980年低于全国平均数上升到目前远高于全国平均数,耕地灌溉率、人均灌溉面积均处于我国的前列。然而从经济的综合发展看,淮河流域经济仍较薄弱,1997年淮河全流域人均GDP4409元,仅为全国平均数的72%。制约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因素主要有3个方面:
(1)巨大的人口压力。淮河流域包括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江苏5省40个地(市),181个县(市),流域面积27万平方千米,总人口为1.65亿,平均人口密度为611人/平方千米,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122人/平方千米的4.8倍,居各大江大河流域人口密度之首。预计2030年~2050年全国人口达到16亿时,淮河流域人口将达到2亿左右,人口密度将达到每平方千米740人,届时的人口压力更大。
(2)资源短缺形势严峻。淮河流域虽然以平原地形为主,但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只有0.08公顷左右,约为全国平均数的80%。淮河流域人口占全国的12.7%,而水资源总量仅为全国的3 4%,将淮河流域人均和亩均地表水资源量与世界主要国家和我国其他流域比较,淮河流域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的1/20,亩均地表水资源量也仅为世界平均的1/7,淮河流域1997年总用水量575亿立方米,人均359立方米,低于全国人均458立方米水平。淮河流域矿产资源以煤炭最多,初步探明的煤炭储量约有700多亿吨,主要集中在安徽的淮南、淮北和豫西、鲁西南、苏西北等地,目前煤炭产量约占全国的1/8,但煤炭的价值低,近些年煤炭企业效益一直不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淮河流域资源紧张的状况还将进一步加剧。
(3)环境污染严重。淮河流域自古就是鱼米之乡。然而,20世纪后期淮河水越来越浑,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淮河各主要支流受到了日益严重的污染,水质急剧恶化,有一半以上河段的水质超过国家5类地表水的标准,丧失了任何利用价值,水污染事故时有发生。经过多年对淮河流域进行水污染综合治理,淮河治污已取得了很大成绩,流域内超标排污企业通过治理或关停并转,基本实现达标排放。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监测数据表明,2000年淮河干流COD(化学需氧量)浓度基本符合3类水质要求,主要支流大部分断面COD浓度符合4类水质要求。但这只是按规划实现的阶段目标,还是一个低标准的达标。目前淮河达标的主要指标是COD,而氨氮等已成为除COD外严重影响淮河水质的主要污染物。据淮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于2003年5月8日~5月13日对淮河流域30条跨省河流32个省界断面以及淮河干流、大运河等主要河流水质的监测,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2002)综合评价:监测的32个省界断面中,水质良好可作为生活饮用水源地的Ⅲ类水断面仅占6.2%,水质一般可作为工业用水的Ⅳ类水断面仅占9.4%,水质受到污染可作为农业用水的Ⅴ类水断面也仅占9.4%,而水质受到严重污染的劣Ⅴ类水断面占75.0%。这表明淮河流域污染形势仍然相当严重。
风成湖的形成过程
风成湖是因沙漠中沙丘间的洼地低于潜水面,由四周沙丘汇集洼地而形成。
1、广阔沙漠中的沙丘,有流动的,也有半固定的。
2、众多沙丘逐渐流动,形成沙丘链。
3、沙丘链和沙丘链之间,形成链间盆地或洼地。
4、如果这些沙丘间的盆地或洼地有降水或地下水补给,便形成风成湖。
5、是新疆塔里木河下游沙丘风成湖群的平面图。
这类风成湖泊都是些不流动的死水湖,而且面积小,水浅而无出口,湖形亦多变,常是冬春积水,夏季干涸或成为草地。由于沙丘随定向风的不断移动,湖泊常被沙丘掩埋而成地下湖。在巴丹吉林沙漠的高大沙山之间的低地上分布有百余个风成洼地湖,面积一般不超过0.5km2,最大的伊和扎格德海子,面积也只有1.5km2,最大水深6.2m,由于湖面蒸发强烈,盐分易于积累,故湖水含盐量很高,一般在17g/l以上,且大部分湖底有结晶盐块析出。
在新疆塔里木河下游一带的沙丘间洼地,湖泊分布较多,大多是淡水湖,愈往沙漠中心,湖泊渐少。
风成湖由于其变幻莫测,常被称为神出鬼没的湖泊。例如,非洲的摩纳哥柯萨培卡沙漠的东部高地上有一个“鬼湖”,它变幻莫测。晚上,明明是水深几百米的大湖,一旦天亮后,不仅湖水消失,而且还会变成百米高的大沙丘。其实,不是鬼在作怪,而是地下可能有一条巨大的伏流,有时(一般在晚上)地层变动,地下大河(伏流)便涌溢上来,成了大湖。有时(一般在白天)刮起大风沙时,风沙又把它填塞,湖就消失而成沙丘。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相关文章:
地理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04-14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05-12
高考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10-18
高考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合集)12-16
地理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7篇04-15
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11-03
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11-11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11-05
高考物理的必背知识点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