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小高考化学真题

时间:2024-09-30 11:08:02 志彬 高考化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江苏省小高考化学真题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会有考试,接触到试题,试题是学校或各主办方考核某种知识才能的标准。一份好的试题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江苏省小高考化学真题,欢迎阅读与收藏。

江苏省小高考化学真题

  一、选择题(10道)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碘酒

  C.蒸馏水

  D.漂白粉

  答案:C。解析: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碘酒是碘和酒精的混合物;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是混合物。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CHCH

  B.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甲烷的球棍模型:

  D.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C

  答案:D。解析:乙烯的结构简式应为CH=CH;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核电荷数为17,最外层电子数为8;甲烷的比例模型是,球棍模型不是这个样子;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质量数为14,可表示为C。

  3.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2HCl=CaCl+HO+CO↑

  B.CaO+HO=Ca(OH)

  C.2HO=2HO+O↑

  D.NaCO+Ca(OH)=CaCO↓+2NaOH

  答案:C。解析:在2HO=2HO+O↑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而A、B、D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4.下列物质中,不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是()

  A.乙醇

  B.乙酸

  C.煤油

  D.水

  答案:C。解析:乙醇、乙酸和水都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而煤油为烃类混合物,不与金属钠反应。

  5.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氯气可用于制漂白粉

  B.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C.活性炭可用于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D.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

  答案:D。解析: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可制漂白粉;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去除冰箱异味;制造太阳能电池的是硅单质,而不是二氧化硅。

  6.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A.酸性:HClO>HSO>HPO

  B.碱性:NaOH>Mg(OH)>Ca(OH)

  C.氧化性:F

  D.还原性:Na>Mg>Al

  答案:A、D。解析:非金属性Cl>S>P,所以酸性HClO>HSO>HPO;金属性Ca>Na>Mg,所以碱性Ca(OH)>NaOH>Mg(OH);非金属性F>Cl>Br,氧化性F>Cl>Br;金属性Na>Mg>Al,还原性Na>Mg>Al。

  7.设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LNaCl溶液中含有的Na数目为N

  B.标准状况下,22.4LHO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

  C.16gO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

  D.1molFe与足量稀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答案:C。解析:A选项中没有给出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Na的数目;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22.4LHO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16gO的物质的量为0.5mol,氧原子数为N;1molFe与足量稀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将pH试纸直接插入溶液中

  B.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应紧贴烧杯内壁

  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器壁缓慢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D.制取氧气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答案:B。解析: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不能将pH试纸直接插入溶液中;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紧贴烧杯内壁是正确的操作;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制取氧气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

  9.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g)+B(g)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的同时生成nmolAB

  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AB的同时生成nmolB

  D.容器内A、B、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

  答案:C。解析:A选项中,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的同时生成nmolAB,反应速率之比不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未达到平衡;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容器内总压强始终不变,B选项不能作为平衡标志;C选项中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AB的同时生成nmolB,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容器内A、B、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不能说明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D选项不是平衡标志。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aCO+2H=Ca+HO+CO↑

  B.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H↑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SO=BaSO↓

  D.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u+Ag=Cu+Ag

  答案:A。解析: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离子方程式为Fe+2H=Fe+H↑;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OH+2H+SO=BaSO↓+2HO;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Ag=Cu+2Ag。

  二、多选题(5道)

  1.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NaO

  B.钠投入到CuSO溶液中,会置换出红色的铜

  C.碳酸钠的俗名是小苏打

  D.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答案:A、D。解析:钠投入到CuSO溶液中,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会置换出铜;碳酸钠的俗名是纯碱或苏打,小苏打是碳酸氢钠;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NaO,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或水反应可生成氧气,可作供氧剂。

  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是最简单的烷烃

  B.乙烯能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

  C.乙醇和乙酸都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D.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答案:A、B、C、D。解析:甲烷是最简单的烷烃;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乙醇含有羟基、乙酸含有羧基,都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苯分子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

  B.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C.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18个族

  D.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答案:A、B、D。解析: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16个族(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4.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化学平衡

  C.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当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为零

  答案:A、B、C。解析: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使用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化学平衡;增大反应物浓度,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当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零。

  5.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B.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总数一定等于阴离子总数

  C.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溶液的pH增大

  D.常温下,pH=2的盐酸和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

  答案:A、C、D。解析:酸、碱、盐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都是电解质;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但阳离子总数不一定等于阴离子总数;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醋酸的电离,溶液的pH增大;常温下,pH=2的盐酸和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氨水过量,溶液呈碱性。

  三、填空题(5道)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硫酸亚铁______。

  (2)氨气______。

  (3)氢氧化铝______。

  答案:(1)FeSO;(2)NH;(3)Al(OH)。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在氯气中燃烧______。

  (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_____。

  (3)碳酸氢钠受热分解______。

  答案:(1)2Fe+3Cl=2FeCl;(2)2Al+2NaOH+2HO=2NaAlO+3H↑;(3)2NaHCO=NaCO+HO+CO↑。

  3.在标准状况下,11.2L氢气的物质的量是______mol,含有______个氢原子。

  答案:0.5;6.02×10。解析:根据n=V/Vm,标准状况下Vm=22.4L/mol,n=11.2L/22.4L/mol=0.5mol,1个氢气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所以氢原子个数为0.5mol×2×6.02×10mol=6.02×10。

  4.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周期第______族。

  答案:三;ⅥA。解析:该原子有三个电子层,所以位于第三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为6,所以位于第ⅥA族。

  5.现有浓度均为0.1mol/L的三种溶液:①盐酸、②氢氧化钠溶液、③醋酸溶液。

  (1)三种溶液中pH最小的是______(填序号)。

  (2)将等体积的①和②混合后,溶液显______性(填“酸”、“碱”或“中”)。

  (3)等体积的③与①混合后,溶液中c(CHCOO)______c(Cl)(填“>”、“<”或“=”)。

  答案:(1)①;(2)中;(3)<。解析:盐酸是强酸,pH最小;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溶液呈中性;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和盐酸混合,醋酸是弱酸,部分电离,反应后溶液中醋酸电离出的CHCOO比Cl少。

  四、阅读大题

  阅读以下关于金属冶炼的材料,回答问题。

  金属冶炼是把金属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的过程。常见的金属冶炼方法有:

  1.热分解法:适用于不活泼金属,如汞、银等。例如,加热氧化汞可得到汞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gO=2Hg+O↑。

  2.热还原法:用还原剂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常用的还原剂有焦炭、一氧化碳、氢气等。例如,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化学方程式为FeO+3CO=2Fe+3CO。

  3.电解法:适用于非常活泼的金属,如钠、镁、铝等。例如,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铝,化学方程式为2AlO(熔融)=4Al+3O↑(电解)。

  (1)写出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H+CuO=Cu+HO。

  (2)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氯化钠制取钠,若制得2.3g钠,理论上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解:2NaCl(熔融)=2Na+Cl↑,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每生成2molNa转移2mol电子。

  n(Na)=2.3g/23g/mol=0.1mol,所以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

  (3)为什么不能用热分解法冶炼铝?

  答案:铝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其氧化物很稳定,难以用热分解法使其分解得到铝单质。

  (4)热还原法中,以焦炭为还原剂还原氧化锌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2ZnO+C=2Zn+CO↑。

  (5)比较热还原法和电解法的优缺点(各写出一条)。

  热还原法优点:设备相对简单,成本较低。缺点:还原剂可能会引入杂质。

  电解法优点:产品纯度高。缺点:消耗大量电能,成本高。

《江苏省小高考化学真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江苏省小高考化学真题】相关文章:

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真题12-09

理综化学高考真题及答案12-09

高考物理真题12-09

江苏省高考语文附加题11-24

江苏省小高考补考政策11-23

高考化学实验题节选12-09

高考化学推断题归纳12-08

高考英语真题试卷题目12-08

高考英语真题试卷及答案12-08

江苏省小高考化学真题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会有考试,接触到试题,试题是学校或各主办方考核某种知识才能的标准。一份好的试题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江苏省小高考化学真题,欢迎阅读与收藏。

江苏省小高考化学真题

  一、选择题(10道)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碘酒

  C.蒸馏水

  D.漂白粉

  答案:C。解析: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碘酒是碘和酒精的混合物;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是混合物。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CHCH

  B.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甲烷的球棍模型:

  D.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C

  答案:D。解析:乙烯的结构简式应为CH=CH;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核电荷数为17,最外层电子数为8;甲烷的比例模型是,球棍模型不是这个样子;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质量数为14,可表示为C。

  3.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2HCl=CaCl+HO+CO↑

  B.CaO+HO=Ca(OH)

  C.2HO=2HO+O↑

  D.NaCO+Ca(OH)=CaCO↓+2NaOH

  答案:C。解析:在2HO=2HO+O↑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而A、B、D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4.下列物质中,不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是()

  A.乙醇

  B.乙酸

  C.煤油

  D.水

  答案:C。解析:乙醇、乙酸和水都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而煤油为烃类混合物,不与金属钠反应。

  5.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氯气可用于制漂白粉

  B.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C.活性炭可用于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D.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

  答案:D。解析: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可制漂白粉;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去除冰箱异味;制造太阳能电池的是硅单质,而不是二氧化硅。

  6.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A.酸性:HClO>HSO>HPO

  B.碱性:NaOH>Mg(OH)>Ca(OH)

  C.氧化性:F

  D.还原性:Na>Mg>Al

  答案:A、D。解析:非金属性Cl>S>P,所以酸性HClO>HSO>HPO;金属性Ca>Na>Mg,所以碱性Ca(OH)>NaOH>Mg(OH);非金属性F>Cl>Br,氧化性F>Cl>Br;金属性Na>Mg>Al,还原性Na>Mg>Al。

  7.设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LNaCl溶液中含有的Na数目为N

  B.标准状况下,22.4LHO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

  C.16gO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

  D.1molFe与足量稀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答案:C。解析:A选项中没有给出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Na的数目;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22.4LHO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16gO的物质的量为0.5mol,氧原子数为N;1molFe与足量稀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将pH试纸直接插入溶液中

  B.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应紧贴烧杯内壁

  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器壁缓慢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D.制取氧气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答案:B。解析: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不能将pH试纸直接插入溶液中;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紧贴烧杯内壁是正确的操作;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制取氧气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

  9.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g)+B(g)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的同时生成nmolAB

  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AB的同时生成nmolB

  D.容器内A、B、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

  答案:C。解析:A选项中,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的同时生成nmolAB,反应速率之比不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未达到平衡;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容器内总压强始终不变,B选项不能作为平衡标志;C选项中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AB的同时生成nmolB,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容器内A、B、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2,不能说明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D选项不是平衡标志。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aCO+2H=Ca+HO+CO↑

  B.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H↑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SO=BaSO↓

  D.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u+Ag=Cu+Ag

  答案:A。解析: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离子方程式为Fe+2H=Fe+H↑;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OH+2H+SO=BaSO↓+2HO;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Ag=Cu+2Ag。

  二、多选题(5道)

  1.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NaO

  B.钠投入到CuSO溶液中,会置换出红色的铜

  C.碳酸钠的俗名是小苏打

  D.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答案:A、D。解析:钠投入到CuSO溶液中,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会置换出铜;碳酸钠的俗名是纯碱或苏打,小苏打是碳酸氢钠;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NaO,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或水反应可生成氧气,可作供氧剂。

  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是最简单的烷烃

  B.乙烯能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

  C.乙醇和乙酸都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D.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答案:A、B、C、D。解析:甲烷是最简单的烷烃;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乙醇含有羟基、乙酸含有羧基,都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苯分子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

  B.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C.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18个族

  D.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答案:A、B、D。解析: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16个族(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4.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化学平衡

  C.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当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为零

  答案:A、B、C。解析: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使用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化学平衡;增大反应物浓度,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当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零。

  5.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B.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总数一定等于阴离子总数

  C.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溶液的pH增大

  D.常温下,pH=2的盐酸和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

  答案:A、C、D。解析:酸、碱、盐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都是电解质;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但阳离子总数不一定等于阴离子总数;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醋酸的电离,溶液的pH增大;常温下,pH=2的盐酸和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氨水过量,溶液呈碱性。

  三、填空题(5道)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硫酸亚铁______。

  (2)氨气______。

  (3)氢氧化铝______。

  答案:(1)FeSO;(2)NH;(3)Al(OH)。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在氯气中燃烧______。

  (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_____。

  (3)碳酸氢钠受热分解______。

  答案:(1)2Fe+3Cl=2FeCl;(2)2Al+2NaOH+2HO=2NaAlO+3H↑;(3)2NaHCO=NaCO+HO+CO↑。

  3.在标准状况下,11.2L氢气的物质的量是______mol,含有______个氢原子。

  答案:0.5;6.02×10。解析:根据n=V/Vm,标准状况下Vm=22.4L/mol,n=11.2L/22.4L/mol=0.5mol,1个氢气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所以氢原子个数为0.5mol×2×6.02×10mol=6.02×10。

  4.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周期第______族。

  答案:三;ⅥA。解析:该原子有三个电子层,所以位于第三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为6,所以位于第ⅥA族。

  5.现有浓度均为0.1mol/L的三种溶液:①盐酸、②氢氧化钠溶液、③醋酸溶液。

  (1)三种溶液中pH最小的是______(填序号)。

  (2)将等体积的①和②混合后,溶液显______性(填“酸”、“碱”或“中”)。

  (3)等体积的③与①混合后,溶液中c(CHCOO)______c(Cl)(填“>”、“<”或“=”)。

  答案:(1)①;(2)中;(3)<。解析:盐酸是强酸,pH最小;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溶液呈中性;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和盐酸混合,醋酸是弱酸,部分电离,反应后溶液中醋酸电离出的CHCOO比Cl少。

  四、阅读大题

  阅读以下关于金属冶炼的材料,回答问题。

  金属冶炼是把金属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的过程。常见的金属冶炼方法有:

  1.热分解法:适用于不活泼金属,如汞、银等。例如,加热氧化汞可得到汞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gO=2Hg+O↑。

  2.热还原法:用还原剂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常用的还原剂有焦炭、一氧化碳、氢气等。例如,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化学方程式为FeO+3CO=2Fe+3CO。

  3.电解法:适用于非常活泼的金属,如钠、镁、铝等。例如,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铝,化学方程式为2AlO(熔融)=4Al+3O↑(电解)。

  (1)写出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H+CuO=Cu+HO。

  (2)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氯化钠制取钠,若制得2.3g钠,理论上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解:2NaCl(熔融)=2Na+Cl↑,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每生成2molNa转移2mol电子。

  n(Na)=2.3g/23g/mol=0.1mol,所以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

  (3)为什么不能用热分解法冶炼铝?

  答案:铝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其氧化物很稳定,难以用热分解法使其分解得到铝单质。

  (4)热还原法中,以焦炭为还原剂还原氧化锌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2ZnO+C=2Zn+CO↑。

  (5)比较热还原法和电解法的优缺点(各写出一条)。

  热还原法优点:设备相对简单,成本较低。缺点:还原剂可能会引入杂质。

  电解法优点:产品纯度高。缺点:消耗大量电能,成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