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实用15篇)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1
全球昼夜长短以及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要以动态的眼光(直射点的移动)分析。
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感觉得出,而在实际的光照图中,主要是通过晨昏线切割纬线圈的'比例来判断。
晨昏线是由太阳光线决定的,且是垂直关系。
太阳直射点移动,晨昏线发生偏转,相切在不同的纬线圈(与直射点度数互余),全球各地昼夜长短产生变化。自己画二分二至日图(三线图)梳理。
二分日晨昏线平分所有的纬线圈(跟经线或地轴垂直),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夏至日,直射点在北回归线,相切在极圈。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冬至日,直射点在南回归线,相切在极圈。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且纬度越高,白昼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注意:有时候也会以晨昏线与经线(或地轴)的夹角来体现直射点的纬度。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2
1.晨昏线的概念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晨昏线(圈)。它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
2.晨昏线的判读
在日照图上,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一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二是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18时是昏线。
3.晨昏线的特点
(1)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同时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散射作用,那么,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应相等,时间管理,即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小于0。(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4)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5)晨昏线在夏至、冬至时与极圈相切。(6)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小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4.晨昏线的移动
一般地,如果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晨昏线在如图1~3范围内移动。1、2、3分别表示冬至、春秋分、夏至日时晨昏线的位置。即3月21日与9月23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导致全球昼夜平分;6月22日摆动幅度,导致北半球昼最长,南半球夜最长;12月22日摆动幅度也,导致南半球昼最长,北半球夜最长。
知识点总结
1.提供能量:●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来源:内部的核聚变。
●纬度差异热量差异: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生物量多;反之。
2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分为:日冕(最外层)、色球、光球(太阳表面、最亮)。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周期11年)。
耀斑也是重要标志,它是太阳活动烈的显示。
●太阳风在日冕层;太阳风暴发生于太阳表面。
●太阳活动的三大影响:
(1)太阳电磁波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2)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电磁场产生磁暴
(3)带电粒子流进入大气层产生极光。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3
一、气压带性质和风带风向与气候特点
低气压带负极地低气压带为气流上升区,降水多;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为气流下沉区,降水少;极地东风由高纬吹向低纬,性质干燥;西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性质湿润。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东岸降水则较多;受单一气压带、风带的影响,气候季节差异小;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气候季节差异大。
二、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及热力环流原理
1、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第一,纬度因素。纬度不同,年平均中午太阳高度不同,第二,下垫面因素。下垫面状况不同,吸收和反射的太阳辐射比例也不同。第三,气象因素。大气状况不同,影响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同。
2、热力环流原理
形成原因。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差异分布。形成过程。地面间冷热不均,导致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再间接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变化,从而引发大气中的水平运动。
三、水循环的主要类型、主要环节、地理意义
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4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它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能和重力能。水循环的类型,包括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3种主要环节有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而径流分为地表和地下径流。
2、水循环的'意义,第1个是是联系四大圈层在他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塑造地表形态,第二是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第三更新陆地水资源。
3、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是对地表径流及对小范围的蒸发降水环节进行影响,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见的形式。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4
人口与城市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长。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生产力水平(根本因素)
3、人口发展模式:
原始型(“高高低”):极高的死亡率,平均寿命短,极低的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慢。
传统型(“高低高”):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代表:尼日利亚)
过渡型:死亡率低,出生率高但开始下降,人口压力大(代表:巴西)
现代型(“三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老龄化(代表:德国)
4、人口发展模式地区分布:
全世界:属于“过渡型”,正处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
发达国家:“现代型”德国、匈牙利等负增长,美、加、澳、新西兰等国自然增长率稍高,日本等大多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接近零增长
发展中国家:多为“过渡型”,但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中国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
人口一亿以上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巴基斯坦
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①人口增长阶段——人口问题
发展中国家――增长减缓阶段-—过渡模式--过渡型——人口压力大
发达国家――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
②承受人口经济压力最大的.国家是儿童与老年人比重大的国家。
③城市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的原因:人口老龄化问题更突出
6、人口迁移迁出区:发展中国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发达国家的城市中心区。
人口迁移迁入区:发达国家西欧、北美、西亚(中东),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城市。
7、环境人口容量:即环境承载力,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人口消费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地域开放程度
8、合理人口容量 —人口适度规模,一般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9、城市化
①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②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
发达国家特点: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70%以上);发展趋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原因)
发展中国家特点: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50%以下);城市发展不合理(个别大城市畸形发展)
③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根本原因: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过度集中)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5
⑴按能源开发利用的状况分类:
①常规能源:大规模广泛应用,利用技术比较成熟的能源资源,如:矿物能
(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等。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占主要地位。
②新能源:目前技术水平所限,未被广泛应用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
⑵按能源的形成和来源分类:
①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能、水能、风能等。
②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地球内能):地热能、核能。
③来自天体引力的能量(日、月对地):潮汐能。
⑶按资源性质分类:
①非可再生能源:各种矿物燃料、核燃料。∴应该节约使用、综合利用
②可再生资源:生物能、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可以持续利用。∴应该合理利用,保护和促进更新,最充分利用。
⑷能量是否转换分类:
①一次能源:上述四种分类中除沼气外的各种能源。从自然界直接取得的天然能源
②二次能源:如:电能、煤气、焦炭、汽油、蒸汽、酒精、热水、沼气、液化石油气、激光等。
⑸清吉能源:指不污染环境的能源:如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风能、潮汐能、氢能、沼气等。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6
亚洲的东南亚
1、主要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属于东盟国家)、东帝汶。共11国
2、地理位置:在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3、地形: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群岛:山岭众多,地形崎岖。
4、马六甲在马来半岛和苏门达腊岛之间,他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的最短航线的必经之路。新加坡是咽喉要冲。
5、
6、①新加坡处于物产富饶、人口众多的东南亚地区中心,地理位置优越,港口优良。
②通过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进口原料,并发挥本国的技术力量。
③发挥本国风光优美,交通便利,服务周到的长处,迅速发展旅游业。
7、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是我国西南南北走向的横断山系向南的自然延伸,与我国西南地区的山水相连),高山大河自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上游河段落差大,切割成“V”形谷,水利资源丰富;中下游地区多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地理学习方法
地理学习的灵魂-地图的运用
学习高中地理,如果你不熟悉地图,甚至看不懂地图,那就有点难了。因此,高中地理学习必须能够使用地图,良好的地图。
地理学习的支柱——对教材的理解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教材,地理是一样的。教材从目录到每一章到附录,都有其重要的作用。目录可以帮助你一目了然地理解整本书。每一章的标题是每一章的知识点。仔细看一看附录可以帮助你理解和扩展教科书的知识。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使用好的教科书。
地理学习技巧
要点一:要明确学习的'内容。是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内容,还是人口、城市等人文地理内容?还是一个区域或是一个国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综合情况?
要点二:要知道所学习的那个区域在什么地方?这就要充分利用地球仪和地图,知道所学上述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空间联系。
要点三:要了解所学地理事物产生的原因。比如,为什么一个地区同另一个地区有差别,为什么有些地区又很相似?
要点四:要了解所学地理事物带来的影响。是有利,还是不利。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7
1、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世界分布:中亚、美国、北非)
2、自然原因:
①气候干旱,降水少;
②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春季大风日数多;③地表植被稀少
3、人为原因:
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破坏植被;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
③开矿。
5、治理措施:
①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
②控制载畜量;
③营造“三北防护林;
④退耕还林、还牧;
⑤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⑥禁止采挖发菜等。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8
备战高考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工业区
1、工业区位选择的一般规律:
(1)、从经济因素看,要考虑土地成本、原材料、运输、消费市场、劳动力价格等因素分析;
(2)、从环境因素看,需要考虑风向、河流流向等因素,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时应选择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冬夏季风垂直的郊外或城市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水污染严重的工厂则要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业则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2、区域工业发展条件分析
(一)分析思路
某地发展工业的条件,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分析: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农业基础(农业可以为工业提供粮食、副食品、原料、劳动力等);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条件;政策条件等9个大的方面。
注:
①在分析某地工业发展条件时,不需要把每个方面都分析到,要抓住当地特色,前面提供的只是分析角度;
②分析时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大的方面去分析。
(二)举例
例l:分析我国沿海四大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条件是:
(1)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海运方便,有利于对外开放,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运输连接国内各地,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
(2)当地及邻近地区资源或原料丰富,如,辽中南地区的铁、石油,京津唐地区的'煤、铁、石油、海盐、棉花等;
(3)京津唐和沪宁杭地区科技力量雄厚,辽中南地区工业基础好,珠江三角洲靠近港澳台和东南亚,为侨乡,有吸引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优势;
(4)四大基地中有不少的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享有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
例2:上海建立大型钢铁企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上海无煤无铁,缺乏原料、燃料,它之所以能发展钢铁工业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1)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上海位于长江人海处,居我国大陆南北沿海航运中点,京沪、沪杭两条铁路在此相接,是水陆交通枢纽。可以利用便利海运、廉价的河运从内地和国外输入煤铁,发展临海型钢铁工业。
(2)接近消费市场。上海市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上海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区又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各种工业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钢铁,建立钢铁企业,可以就地消费,减少运输费用,降低成本。
(3)工业用水方便。上海位于长江人海口,大型现代化宝山钢铁联合企业就建立在长江之滨,工业用水极为方便。
(4)技术力量雄厚。上海工业的发展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沿海地区老工业基地,知识技术密集,高等教育、科学技术都很发达,能为我国生产高、精、尖、新的产品,为全国钢铁企业培养和输送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3.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兴安岭以西及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主要以游牧业为主。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9
自然地理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
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统)——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外部:
(1)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2)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自身:
(3)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周期11年
(2)影响:发出电磁波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发出高能带电粒子——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
影响地球气候、灾害——水旱灾害,诱发地震
4.自转、公转的特点
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2)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3)地转偏向力: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6.昼夜长短的变化
(1)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夏至到秋分,秋分到冬至,北半球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
(2)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3)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4)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7.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2)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3)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4)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5)直射问题:一年之中,有两次直射的是南北纬回归线之间,有一次直射是南北纬回归线。没有直射的是南北纬回归线分别到达南北极的纬度。
(6)日出日落:昼夜长短。日出变早,日落同程度变晚。(7)影子问题:太阳高度角变小,影子变长。
8.四季的变化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9.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
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的三大类
(1)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
(2)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
(3)变质岩(变质作用)。
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三大类岩石转化图)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
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u型)、流水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山前;河漫滩——河流中下游;三角洲——入海口);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
冰川侵蚀(冰斗,角峰)、冰川地貌(冰碛地貌)
3.六大板块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
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
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
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
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3)大气垂直运动
地面冷热不均。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直接原因)
(4)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示意图),山谷风、海陆风、城市热岛。
5.气压带和风带
全球近地面有7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个风带。(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图,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与气候(干湿冷热),地图册)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2)中纬度环流:
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
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
(3)高纬环流:
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
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
△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
(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
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
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7)北半球受影响的气压中心
冬季一月,亚欧大陆:亚洲高压,太平洋:阿留申低压。
夏季七月,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太平洋:夏威夷高压。
6.常见的天气系统
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
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
反气旋,中心高,四周低。多晴朗干燥天气。
7.水循环(循环示意图)
(1)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意义:维持全球水量平衡;维持全球热量平衡;更新陆地水资源;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中纬度半湿润半干旱区,若降水量不变,增温将加速陆地蒸发,使土壤中水分减少,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对工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8.常见的自然灾害
水灾、旱灾、台风、暴雨、寒潮、沙尘暴、暴风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了解它们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环境治理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
崇拜自然——采猎文明——人与自然是恐惧与依赖的关系;
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
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谋求人地协调——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2.人类所面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方面的问题
(1)环境污染:水、大气(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酸雨、气候变化)、土、固体废弃物、噪声、放射性物质、海洋污染
(2)生态破坏:荒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环境破坏(森林、湿地)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基本原则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内涵——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原则:
①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
②持续性原则: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③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环境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4.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循环经济——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则从原料开采——生产——消费——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遥感:获取,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资源普查:矿产、生物、水资源。
环境灾害监测:环境监测,灾害预警。
特点和优点:
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2.在定位导航中,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作用
3.在城市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功能
处理地理空间数据,地理空间信息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
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城市环境管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城市规划。
4.数字地球的基本含义
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1)GPS,主要是定位,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2)地理信息系统
GIS,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人文地理
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三低(发达国家,欧洲美国,中国)、“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底和高的分界值:0.1%
3.世界人口增长
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生育)
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
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
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3.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
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土地利用)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
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二、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1.自然方面
(1)地形——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大
(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城市密度大
(3)河流——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城市区位。
2.社会经济方面
(1)农业基础
(2)交通条件:沿海、沿江、沿铁路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汇合处。
★交通线的变化,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影响。(如扬州:运河通航时—兴,运河淤塞后—衰)。
(3)政治(如行政中心)、军事防卫、宗教、科技、旅游等也能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壮大。
三、城市化
1.城市化的标志
①城市人口增加
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
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
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
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①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①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②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③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热岛效应、大气污染严重
(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
(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
(3)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一.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光热、水源、地形、土壤):
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浇水。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地租、政策、劳动力)
★市场决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条件(特别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
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
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
(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便于机械化生产)。
(3)形成条件
★自然条件:地势平坦,耕地广阔,地广人稀。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技术水平高(机械化程度高)
(4)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家庭农场为主
2.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典型地域:亚洲
区位条件:
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
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利于耕作
劳动力: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
特点:小农经营以家庭为单位;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3.混合农业
主要牲畜和谷物的混合农业。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主要是渔业与林业的混合农业。
六、传统工业区
1.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传统工业区多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我国鞍钢发展的条件: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我国宝钢发展条件:交通便利、市场广阔(铁矿石主要从澳大利亚、印度等国进口)
2.存在的问题
(1)以重工业为主,生产结构单一;
(2)原料、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经济效益下滑;
(3)环境污染严重等。
3.解决措施(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1)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和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2)发展科技:发展科技,促进旅游,繁荣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3)优化环境:消除污染,植树造林,美化环境
七、新兴工业区
1.主要新兴工业区:美国“硅谷”、日本“硅岛”等。
2.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科技发达、交通便利(高速公路和机场)、环境优美
八、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大气的影响: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造成大气污染。
(1)全球气候变暖: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大量砍伐森林,使大气中CO2浓度升高
(2)酸雨:燃烧煤炭排出大量SO2所致。我国——硫酸型酸雨,发达国家——硝酸型酸雨
(3)臭氧层破坏:厂矿企业、家庭等使用冰箱、制冷设备等,排出大量氟氯烃。
(4)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排放出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在紫外线的作用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
★治理思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①改善能源消费构成:开发利用水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③减少有害物质排放:综合利用,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寻找替代品
2.水污染: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造成水体污染——重金属污染、水体的富营养化
3.固体废弃物污染
九、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包括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等
1.重要性
沟通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动。
(1)政治意义——有利于人民的交往和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有利于巩固国防安全。
(2)经济意义——促进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促进经济发展。
2.主要运输方式
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
3.通信
包括邮政(传递信件、物品等)和电信(传递声、像、图等,包括电报、电话、互联网)。
4.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
(1)稳定的商品来源区
(2)稳定的销售区
(3)交通发达
十、交通运输布局
1.主要区位因素
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河流、自然灾害等);技术因素
★线路的总体走向决定于经济因素,而某一段的具体走向可能取决于地形、地质或技术条件。
2.区位因素变化过去自然因素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因素越来越重要。
3.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
水域条件(航行条件,停泊条件),陆域条件(筑港条件,腹地条件,以城市为依托)
4.机场建设
(1)要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
(2)要有良好的地质条件,以保证地基稳定;
(3)要避开低湿地点;
(4)与城市保持适当距离:用地广、城市有烟幕等。
5.公路建设
(1)平原地区:避开沼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和城镇发展的关系。
(2)山区:在陡坡上成“之”字形弯曲,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陡坡。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十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
(2)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
①不同运输方式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南方以水路交通为主,聚落临水布局
②不同环境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
★北方地势平坦开阔,聚落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
★南方河流密集的平原地区,聚落沿河流、铁路、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呈带状。
(3)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河流航运的起点、终点、与其他交通线的交点处常形成城镇。
(4)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如运河航运地位的变化与扬州的兴衰、城市中心的迁移。
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影响:交通便捷,有利于人流和物流的集散。
(2)交通运输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许多商业集聚在高速公路和城市结合部。
★随着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出现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超市、连锁店等。
★随着城市交通的改善,人们出行范围扩大,一些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诞生。
★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购物、电子商务、无人售货等得到发展。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1.区域(区域划分,有无明显界限)
(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2)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①地理位置差异:长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产资源条件差异:长矿产资源贫乏,松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2.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对农业:长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一年两熟至三熟;松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一年一熟。长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对商业:长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早期:长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农业社会:
(1)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长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2)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长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3)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长人口越来越稠密。
(4)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农业社会后期:
(1)工商业的发展使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
(2)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
(3)今天长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1.两类能源
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和能源基地建设
开采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2)市场广阔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
三条产业链
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
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2)调整产业结构;
(3)“三废”的治理
3.流域的发发——以田纳西河为例
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不同地段的保护
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
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气候:亚热带地区,冬末春初降水多。
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定。
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1)18世纪下半叶: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2)19世纪后期:人口急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
(3)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流域的综合开发
TVA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
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工业走廊”的原因
大规模的火电和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1.东北地区地理条件
(1)气候条件: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2)地形、土壤条件: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3)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农牧兴工、共促农牧
交通: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
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三山脉三平原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小兴安岭、大兴安岭、长白山
农业布局特点
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地区。
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
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三河牛、三河马;
松嫩平原西部:东北红牛
东北商品粮基地生产特点
(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2)地区专业化生产
农业发展方向
平原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山区农业: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条件
(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3)良好的区位条件: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工业化城市化推进的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90年,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
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主导产业。
问题与对策
(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产业结构调整
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
(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加强规划与管理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1.西气东输
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和酸雨)
(3)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天然气分布总体特征
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四大气区
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的鄂尔多斯。
油气发展战略
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2.产业转移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3)市场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欧、北美是日本农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20世纪末,东亚和东南亚因经济增长强劲、市场需求大而成为日本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并成为日本企业主要投资地区。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如果一个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如日本;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减缓就业压力。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10
1、五带的划分
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四季变化明显。寒带在北极
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
2、世界气温的分布
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季相反。气温还受地势高低的'影响,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C。
3、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一般规律:.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4、巴基斯坦
位于阿拉伯半岛西侧,是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枢纽。发展滴灌和喷灌技术。
5、埃圾
位于非洲东北部,全境90%以上是沙漠,尼罗河全长6600多千米,是世界上第一长河,发源于非洲东部高原,注入地中海。过去,长绒棉一直是埃及的出口商品。近年,埃及的石油、运河、侨汇和旅游收入都超过了棉花,成为埃及的主要经济支柱。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11
一、东亚:
1、总括:
(1)东部沿海: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
(2)西部内陆:高原山地为主;
2、山脉:阿尔泰山(蒙古),昆仑山(中国),喜马拉雅山(中国);
3、高原:蒙古高原(蒙古),青藏高原(中国);
二、东南亚:
1、总括:
(1)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高南低;
(2)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三、南亚:
1、总括:
(1)北:喜马拉雅山南部;
(2)中:两大冲积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
(3)南:德干高原(亚洲的高原);
2、山脉:西高止山(印度西部),东高止山(印度东部)
四、中亚:
1、总括:以丘陵平原为主;
2、平原:里海沿岸平原(俄罗斯),图兰平原(乌兹别克斯坦);
3、丘陵:哈萨克丘陵(哈萨克斯坦);
五、西亚和北非:
1、总括:以高原为主,平原狭小
2、山脉:阿特拉斯山(非洲西北部,阿尔及利亚),大高加索山脉(西亚,为亚洲和欧洲分界线),格罗斯山(西亚,伊朗);
3、高原:伊朗高原(伊朗),美索不达米亚高原,
4、平原:尼罗河盆地和三角洲;
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总括:
(1)以高原为主,东南向西北倾斜;
(2)第二大热带雨林分布区;
2、山脉:东非大裂谷,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
3、盆地:刚果盆地(世界上的`盆地);
4、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
七、西欧:
1、总括:
(1)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内海;
(2)以平原山地为主,南北分布,东西走向;
(3)冰山地形分布:挪威峡湾海峡;
2、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阿尔卑斯山;
3、盆地:巴黎盆地;
4、平原:西欧平原,波德平原
八、欧洲东部和北亚:
1、总括:地势平坦,以平原高山为主,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2、山脉:乌拉尔山(亚洲、欧洲分界线);
3、平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4、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
九、北美:
1、总括:纵列分布,山脉与海平行;
(1)东部:高原山区;
(2)中部:平原区(冬冷夏暖);
(3)西部:高山区;
2、山脉: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
3、高原:拉布拉多高原;
十、拉丁美洲:
1、总括:
(1)北部:以高原为主;
(2)西部以安第斯山为主;
(3)东部以平原、高原为主(相间分布);
2、山脉:安第斯山脉,迪勒拉山系;
3、平原:奥里诺科平原,亚马逊平原(世界第一大平原),普拉塔平原;
4、高原:圭亚那高原,巴西高原(世界第一大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十一、大洋洲:
1、总括:
(1)东部:山地(大分水岭)大堡礁;
(2)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澳大利亚盆地);
(3)西部:低矮高原(占澳大利亚面积一半);
十二、南极:
1、总括:
(1)冰雪高原(平均海拔:2350m);
(2)90%大陆冰川;
(3)淡水水库;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12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岷山—邛崃山—锦屏山以西地区,介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的大高原,其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号称“世界的第三极”。青藏高原所在地区本是古地中海海底的一部分,后来到上新世—更新世时,在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的相互作用下,由不断扩张北移的印度洋推动刚硬的印度板块,沿雅鲁藏布江地缝合线向亚洲大陆的南缘俯冲挤压大幅度抬升形成。
因为纬度低、地势高、空气密度小、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体积偏大,青藏高原形成了冬季不太寒冷,夏季温凉,气温年较差不大、日较差大的高原季风气候。
隆起的青藏高原也深刻影响着我国的气候。
(一)、青藏高原对西风气流的阻挡作用
青藏高原阻挡了我国低空的西风气流,使之分为南、北两支气流(分支点在60°E),北支气流经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和华东等地区流向太平洋;南支气流则在流过青藏高原南侧后转变成了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西南气流,影响我国四川、贵州、云南、华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两支气流最后在青藏高原东部110°E附近汇合。如图1所示。
冬季,我国近地面的西风急流南移,其北支气流会因在近地面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势力减弱,使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气候寒冷干燥;而其南支气流则会增强并在昆明、贵阳与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形成昆明准静止锋,使四川、贵州、汉水流域乃至山东、辽宁一带出现大量降雪。
夏季,我国近地面的西风急流北移,其南支气流会因在近地面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势力减弱,使喜马拉雅山南缘一些地区风力最小,天气最稳定;其北支气流则刚好相反。随着西南季风势力的增强,西南暖湿气流会为我国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带来大量降水。青藏高原北部气流对我国影响较明显,如春季我国西北气旋活动多。
四川盆地一带冬季由于受青藏高原阻挡作用影响较大,风速较小,空气湿度较大,加上地形的影响,易出现云雾天气;夏季由于处于青藏高原“背风坡”,若西南暖湿气流偏南流,东南季风西进势力减弱,就易出现干旱。
(二)、青藏高原对冷暖气流的屏蔽作用
冬季,由于来自较高纬度地区的空气很难越过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以南的地区受冬季风影响就较小,气温下降幅度就不大;夏季,由于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极少能越过青藏高原进入我国西北地区,甘肃、新疆一带气候就会干旱。
(三)、青藏高原对我国冬、夏季风的促进作用
青藏高原的隆起,使我国东部地区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气候单元,使我国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表现得极为明显。由于地势高,夏季,青藏高原上空大气受热快,气流上升,气压降低,这加速了陆上低压的形成,使由海洋吹向陆地的`夏季风势力增强甚至影响到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如图2所示。冬季,青藏高原上空大气降温快,气流下沉,使陆上高压势力增强,促使气流由陆地吹向海洋。如图3所示。
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我国东亚季风环流势力更强大,冬夏季风更替更明显,大陆性气候特点更突出,冬季风影响的时间更长、范围更广。
(四)、青藏高原对我国华南地区降水的影响
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我国东部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季风气候区,加上台风的影响,我国华南地区的降水极为丰富,摆脱了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变成沙漠的厄运,成了北回归线上的一片“绿洲”。
总之,青藏高原的隆起不仅使青藏高原形成了独特的高原气候,也对我国气候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13
重要纬线:
00纬线(赤道):几内亚湾(0°)、刚果盆地、东非高原(维多利亚湖30°E)、马来群岛(120°E)、亚马逊河口(60°W)
地理意义:最长纬线;南北半球自然分界;全球昼夜等长.
北回归线(23°26'N或23.5°N):撒哈拉西部(0°)、红海、阿拉伯半岛中部(60°E)、印度半岛北部、恒河河口(90°E)、云南广西广东南部(汕头)、台湾海峡(120°E)及中部、夏威夷群岛、加利福尼亚半岛南端、墨西哥湾中部(90°W)、古巴以北
地理意义:太阳直射点地表最北;热带与北温带分界.
南回归线(23°26'S或23.5°S):南非高原东侧(30°E)澳大利亚西部高原(120°E)澳大利亚大分水岭(150°E)拉普拉塔平原(90°W)
地理意义:太阳直射点地表最南;热带与南温带分界.
300N纬线:苏伊士运河、波斯湾北部(阿拉伯河口)、青藏高原(拉萨以北)、四川盆地(成都)、长江中下游平原、杭州湾南端(宁波)、密西西比河河口
400N纬线:南欧三大半岛、黑海海峡、塔里木河、敦煌、嘉峪关、河口、大同、北京、秦皇岛、鸭绿江口
(秦岭—淮河:32°-34°N;南岭:26°N;阴山:41°N)
北极圈(66°34'N或66.5°N)穿过欧洲、俄罗斯北部。
地理意义:北半球极昼极夜的最南界;北温带与北寒带分界.
南极圈(66°34'S或66.5°S)南极大陆外围。
地理意义:南半球极昼极夜的最北界;南温带与南寒带分界.
大洲经纬大致定位:
非洲最西侧正是东西半球分界线20°W左右,最东侧大约50°E左右,北侧在地中海沿岸,南侧开普敦,两地均是地中海式气候,而地中海式气候在世界各地分布为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总结起来非洲位置应该是:小东经,小纬度!同样道理,欧洲位置(小东经,大北纬)在非洲北面;大洋洲位置(大东经,南半球);南北美洲都在西半球(160°E--20°W),且北美东侧和南美的.西侧都是大致60°W,所以是:大东经,小西经;南极洲自然是大南纬,全经度了;我们亚洲是:东半球(20°W-160°E),中(30°-60°)低(30°以内)高纬度(60°N以北).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14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长。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生产力水平(根本因素)
3、人口发展模式:
人口发展模式人口特点:原始型(“高高低”)极高的死亡率,平均寿命短,极低的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慢。
传统型(“高低高”)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代表:尼日利亚)
过渡型死亡率低,出生率高但开始下降,人口压力大(代表:巴西)
现代型(“三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老龄化(代表:德国)
4、人口发展模式地区分布:
全世界属于“过渡型”,正处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发达国家“现代型”德国、匈牙利等负增长,美、加、澳、新西兰等国自然增长率稍高,日本等大多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接近零增长发展中国家多为“过渡型”,但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中国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15
(一)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了解聚落分布及交通线路选线应考虑的自然因素。
2、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有着制约作用。
(二)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据有关资料,了解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阅读图表资料,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2、正确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对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人类应如何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三)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1、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情况(概念、分类),理解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并具有社会与自然的双重属性。
2、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应有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原则。
(四)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1、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
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认识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危害),了解这种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防灾减灾措施。
地理表述能力————特征表述
(1)地形(地貌)特征——从地形种类(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地面起伏状况(坡度陡缓.相对高差),海拔高度、地势四个方面概括.
例如亚洲地形特征:地势中高周低;地形复杂、山区面积广大、平原狭小;山地、高原多分布在中部、平原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和沿海地区;地面起伏极端(大);平均海拔950米。
非洲:①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②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③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
欧洲:①欧洲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②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③冰川地形广布
北美洲:①地势东西高,中部低;②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高山,东部是低矮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③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
南美洲:①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②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
大洋洲:①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②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
(2)自然环境特征——从气候(湿.热.冷.干),植被状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发育程度等方面概括.
我国西北地区:
属温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自东向西为森林——草原——荒漠;荒漠面积广大;河流少、径流量小且多为内流河、内流湖;
(3)气候特征——从气温(高低的季节变化.年较差),降水(年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四季的变化(冬夏季节的长短)等方面概括.
A、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年降水量750-1000毫米。
B、中国气候特征: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4).河流水文特征——从流量的大小、水位的变化(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的多少、结冰期、河流落差等方面叙述
长江水文特征:
长江流域为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有较明显的汛期与枯水期,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植被覆盖率较高、含沙量小:无结冰期;上游流经山区、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5)河流水系特征——从流域面积、长度、支流、流向、河网密度、水系轮廓等方面概括:
长江水系特征: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全长6300多千米,是我国最长河流;流域面积广大,是我国流域面积河流;径流量丰富;上中游支流众多、河网密集;是典型的树枝状水系
(6).农业生产特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东北平原的农业生产特征:
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和高粱;单产高;农产品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生产以国营为主,是我国优质玉米的主要产地等。
(7).工业生产特征——从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11-30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06-07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03-09
地理高考知识点11-02
地理高考知识点03-08
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10篇)11-30
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10篇11-30
地理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11-29
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精选10篇11-30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