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17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语文
高考作为我国选拔未来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国家、社会、家长考生关注的重点,为了使高考更加公平合理,高考试卷的命题方式一直在不断探索。下面是阳光网小编为你整理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7年高考语文考纲修订内容
更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优化考查内容,调整选考模块,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1.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
2.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
3.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2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求学生从两道选考题中选择1道作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
4.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一、考纲修订内容分析
对2017年高考语文考纲修订内容的分析除了直接研究考纲修改的具体内容外,我们不妨结合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个纲领性文件进行具体分析,在充分理解把握其精神和意旨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备考方案。
《实施意见》提出,高考的核心立场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高考考试内容改革要“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即“立德树人”的活动,“立德树人”的立场和语文考纲修订内容中的“要全面考查人文素养”就是要弥补以往高考内容中对于“人的素养”的考查的不足,从而是使我们的基础教育真正回归到“人”的培养上来,而不是培养考试的机器。而且由于以往有些考试内容不当和很多考题设计不当(如“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的二选一),根本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更别提考查人文素养了,因此造就了很多高分低能、综合素养也不高的“人才”送到了大学里,损害了高考的选拔功能。
此外,高考是教学的指挥棒,高考“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考试内容不当和考题设计不当会导致很多“走捷径”或是“极端化”的教学方式的盛行,今天高中学校普遍存在的“高一高二高三化,整个教学高考习题化”现象就是明证,所以只有通过调整考试内容和改变“怎么考”来引导教学了。研究近些年来的语文高考和语文教学就可以发现,由于以往的一些语文考题的应试根本不需要丰富的语文积累、人文素养的积淀和灵活的思维能力做后盾,仅通过投机取巧的方法就可以获得可观的分数,甚至有时还可获得高分,于是很多老师的教学基本是“舍本逐末”了——丢掉“积累、积淀”,专门灌输机械的“运用方法”,专搞大规模的的“押题训练”(当然这也是受了现代社会浮躁、急功近利、空手套白狼风气的影响),于是阅读教学上不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语感的培养、语意的玩味揣摩以及体验基础上的艺术审美鉴赏、思想的沉淀,甚至是舍弃了这些环节,一下子直接扑倒到如何做高考题上了,对于课文的教学或是浮光掠影的过一遍或者干脆把它改编成高考题来练练讲讲,整个高中三年都在进行这种枯燥的训练,这样的教学毫无生气、收效甚微,学生也了无兴趣;体现在作文教学上,大家读在追求速效的方法,套话作文的方法层出不穷,作文所需要的积累积淀是省之又省,可作文技法、模式恣意横行,话题作文的教学备考就是典例:只要求学生准备少数几则素材,选配几个论点和分论点,教给一些移花接木的方法,规定学生套用某种固定的模式就能写满800字混个42分(总分60分)以上,甚至有时还可以获得高分,这样的考题让教师作文教学“简单有效”,学生操作方便易得分,真是不费什么心力就可皆大欢喜啊!可是绝大部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又怎样呢?大家都心知肚明:绝大部分学生文史知识和文化常识知之甚少、孤陋寡闻、语言贫乏、情感淡漠、思想空洞,没有自己的主见,题目稍有变化便不知所措,哪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的思维能力。可喜的是近两年来作文的考题有了变化,改为“具体材料具体分析”的考法了,只是很多师生不适应了,因为移花接木的手段不管用了,万能的模式失效了,“几粒米就能煮成万人大餐”的好事没有了。研究近两年的高考作文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由于每则材料的具体内容不同,没有语感和整体把握材料的能力,审题就成了问题;没有丰富的思想积累和自己的主见,对材料的看法(中心论点)就无法形成;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方法和能力,没有广泛的素材积累,写作就无法展开,写够800字也成了问题。要知道这种题就是在“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啊,也是切合《实施意见》中“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因此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得改变观点和做法,只有真正提高语文素养才能应对正在改革的语文高考,语文学习没有捷径可走,还是老老实实地做好“丰富积累、积淀”和扎扎实实地学会“灵活运用”吧!
《实施意见》提出高考考试内容改革要“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把考纲修订内容和未修订的内容合起来看,考试的内容直接对应着即将颁布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语文四大核心素养,修改的内容正好弥补了以往考试考查学生四大语文核心素养不足的部分,也是我们当前语文教学缺失或落实标准不足的部分,最明显的就是缺乏广泛的阅读积累、人文的积淀和思维能力培养的不足。具体来看,“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对应的是“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和“审美鉴赏与创造”,现今题海战役的盛行让学生思考的时间都没有,只是机械的训练,思维的发展和提升是鲜有成效的;阅读教学的习题化省掉了形象感知、审美体验,哪来审美鉴赏与创造呢?“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对应的是“语言建构与运用”中的“具有良好的语感”和“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因为良好的语感是快速阅读的前提,也是信息的筛选和处理正确的保证,而语感是在大量的语言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这里的“大量的语言实践”指的是广泛的阅读和练笔中对语言的感知、联想、想象、体验、领悟、运用等,非指做高考题,课程标准中课外阅读不少于150字、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鲜有学校落实,甚至很多学校的领导和班主任把读文学名著视为违纪或不务正业,因此现在的高中生语感普遍偏弱。而信息的筛选处理不仅需要语感,还需要更多的思维方法进行加工,所以这一修订内容更多的是指向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考查。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不仅是全面考查学生的素质,更是对“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的重视,是对教学中存在的轻视文学审美教育的倾向和考试中钻空子行为的纠偏。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自然对应的是“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二、对策建议
当前考纲修订后的样题未出,很多人在推测怎么出题,其实这是不必要的,只需要针对考纲中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两个方面进行教学备考就行,考生这两个方面做实了了,语文的核心素养具备了,出什么样的题目都可从容应对。
上文说到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广泛的阅读积累、人文的积淀和思维能力培养的不足。因此我认为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教学备考策略应该是“强本实末”,这里的“强本”指的是通过广泛的阅读和思考进行充分的语文积累和人文积淀,即老老实实地做好丰富积累;“实末”就是在训练中运用一定的思维方法利用所学的知识以及考题所提供的信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前文中所说的扎扎实实地学会“灵活运用”,切莫搞没有思维参与的训练和固化思维的机械训练。不管是“强本”还是“实末”都要以思考为主线,都要运用一定的思维方法。“强本”过程中强调“边读边思”,这里的“思考”包含对所读内容(信息)的理解、鉴别、评判、取舍、内化建构到学习者自身体系等复杂的环节,而这些环节都需要不同的思维方法参与才能有质量的完成。这里的“有质量”是指“强本”要积累到丰富的语言、语文的必备知识、广博的见闻、丰富的情感体验、多元而深刻的思想等,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自己的语言体系、知识体系、情感世界、思想价值体系等,而且“边读边思”积累的过程最能培养语文最有用的能力——语感(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语感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的能力,其中牵涉到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心理经验、情感经验,包含着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联想能力等诸多因素)。积累是运用的前提,积累做好了,才能做好运用,运用时一定要调动已有的知识、正确运用已有的知识,两者都做好了,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就都具备了,语文高考就能玩转了,也能适应未来社会了。
当然现在高三的学生面临着时间不足的问题,在“强本”上面临着困难,但也要最大限度的做好积累、积淀,而“实末”一定要做好做实,也就是宁可少做题做题时必须要思考,养成思考的习惯,要运用一定的思维方法尽量盘活已有的积累和利用已有信息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文言文知识积累薄弱的同学做全国卷文言文题目时可先阅读文言文选择的第三道题(前提是四项中选错误的一项),这里的信息绝大部分是正确的,利用它就能预先基本把握文本所讲的一些主要事件和传主的主要特点,然后调动已有的文言知识积累,就能基本读懂文言文了。当然还有很多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有助于提高语文能力和获得分数的,要知道只有有了良好的习惯才能获得与之对应的能力,现代研究表明只要连续实践21次就能基本形成一种习惯,这届高三的学生还是有这个机会的,关键要看有没有贯彻的意志力了。比方在第一遍读文言文读到要翻译的句子时就把翻译写在句子旁边,如果碰到不会翻译的词可空在那里,等读了下文再联系上下文推断一下词义补充在那里,这样做题才符合“结合语境推断文言文的词义”,而且这样做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正确率。如果把整个文本读完把选择题做完再来做翻译题,要想贯彻“结合语境推断文言文的词义”的原则就得重新回到到文本中再读一遍,这在时间上不划算也不允许,事实上很多考生就是读完文言文做完选择题根本不再回到语境中就在想当然的翻译这两句话,结果自然是错漏甚多,甚至闹出大笑话。还有平时养成读书“提要钩玄”(划出文中的关键词和或关键句)的习惯,这也能提高阅读速度且能筛选出重要要信息。这里要补充一下的是考纲修订了不仅要考学生略读能力,也要考学生的精读、细读能力,考查鉴赏评价能力就是基于此。
三、语文学习和考试要用的一些思维方法
1.整体把握。所谓整体把握,就是从文章的整体上着眼,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文章主体部分的大意,能找出表达全文主要内容的中心句,理解文章的寓意,概括文章所表现的对象的主要特征,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文章的情感倾向,理解文章的基本写法和表达技巧。这是判断是否读懂一篇文章的起码的标准。不管是一段文字的理解,还是一篇文章的阅读都要首先运用这种思维方法,高考题中除了以句为单位的病句题和成语题(有时也以一段文字出现)外也都首先要用这种思维方法。
2.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因的感知迅速地对问题答案作出判断,猜想、设想,或者在对疑难百思不得其解之中,突然对问题有“灵感”和“顿悟”,甚至对未来事物的结果有“预感”“预言”等都是直觉思维。语感就是一种直觉思维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积累和言语实践才能获得。语感是语文学习必备的一种能力,可见直觉思维训练的重要性。
3.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用在语文高考中最典型的就是作文多角度的审题立意,如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就是要在整体把握材料的基础上多角度发散思考得出多个观点,然后择其一端作文。
4.收敛思维。收敛思维也叫聚合思维、集中思维等,与发散思维相对应。其表现形式有几种,其中之一就是以某个思考对象为中心,尽可能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将各种信息重新进行组织,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将思维集中指向这个中心点,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作文就需要这种思维,如议论文的写作就是以中心论点为中心将各种信息重新组织进行多角度的论证,主观题中的探究题、信息的归纳整合也要用到这种思维。
5.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指以变化发展视角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通常被认为是与逻辑思维相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在逻辑思维中,事物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而在辩证思维中,事物可以在同一时间里“亦此亦彼”、“亦真亦假”而无碍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简言之就是“一分为二”的认识事物,即所认识的对象不是绝对的好或坏,既有好的.一面又有不好的一面,既有合理的一面又有不合理的一面。这种思维在议论文的审题立意和写作中运用得好往往会高人一筹。运用这种思维立论,关键是要找到其合理一面的范围,如“咬文嚼字是一种坏习惯”辩证思维后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这就是作者找到的一个道理成立的范围。辩论赛最需要也最能培养这种思维能力,如辩题是“不以成败论英雄”,正方的观点是“在事实判断上要不以成败论英雄”,反方的观点是“在价值追求上要以成败论英雄”,双方都找到了观点成立的范围,建立了各自论辩的阵地,以此为基础辩论就可攻防兼备了。
6.具象到抽象。具象到抽象就是从具体的形象或事件的感知体验中领悟或分析出形象所蕴含的意义、事件包含的道理、经验教训等,它需要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理性思维的转换,转换之中有时遵循科学的逻辑,有时又遵循非科学的逻辑,如古典诗词意象的理解,要“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更多遵循的是情感逻辑、审美逻辑、文化逻辑。语文学习中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事件型材料要事中见理,现象中把握本质都需要这种思维。
7.一般到个别。我们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是共性知识(一般),这些共性知识是从同类的众多个别事物中抽象出来的,继承性学习获得了很多共性知识,而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共性知识认识不同的具体对象,考试也是为了考查学生能否运用已有知识对个别具体对象进行剖析、鉴赏评判的能力,所以这种思维必不可少。
8.想象和联想。“想象”指想出不在眼前的具体形象或情景,在语文上主要指在依靠语言文字想出不在眼前的具体形象或情景,是感知、体验文本内容得以实现的方式。“联想”指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作文中调动已有的素材进行写作就需要联想的能力。
9.由果溯因。事物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有一种关系就是因果关系,我们在生活中总面对着各种各样的现象和不断发生的事件,这些“果”总会引起我们的思考,思考这些现象和事件发生的原因,这种思维方法就是由果溯因,这种思维可广泛地应用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和议论文写作的论证部分。
10.由因探策。我们由果溯因找到了某类现象或某一事件发生的原因,如果要消除某类现象或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消除其产生的原因就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反之如果要某类好的现象形成大潮流或好的事件遍地开花,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如何保证每条发生的原因更好的存在,这种针对原因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思维就叫由因探策。
11.对比思维。对比思维就是通过对两种相同或是不同事物的对比进行思维,寻找事物的异同及其本质与特性。对比有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类比论证、对比论证就是对比思维的结果。在阅读题中也会用到对比思维,如文本明示了“开门”的含义,题目要考“关门”的含义,运用对比思维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12.假设推理。一件事的的确确发生了,且产生了一个客观结果,但如果条件或人的做法发生改变,就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这种利用假设各种可能来验证自己观点的方法就叫假设推理。如2016年广州一模作文论证“男孩不慎损坏名画主办方未报案这则材料最暖心”论点时有考生就运用了这种思维方法:“如果主办方一味去追究男孩的责任,虽然且这样做也理所应当。但那将会在小男孩纯白如纸的内心划下怎样的一道墨线,在小男孩干净如初生婴儿的档案上刻下无法挽回的裂痕!”
13.评论性思维。评论性思维指在已有的结论面前,系统的提出一系列常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的是这些结论的真伪、依据、内涵和影响,借助这些问题,对结论进行全面的审查。它重点是对人的思维结果、精神创作的审查,包括对他人和自己认识结果和过程的审查。这是一种综合性的高级思维,把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都纳入其中,这种思维方法才能培养当代和未来人才的核心能力——对信息的迅速获取,敏锐地判断它的意义,科学地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的好方法,契合了高考和时代的需求。试想,如果学生有了这种思维品质,还会出现大学生一个电话就上当受骗而致死吗?如果每个公民具备了这种思维品质,西方国家的网络信息颜色革命能掀得起浪花吗?
2017年高考大纲解读
近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对部分学科考试大纲进行调整。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就相关热点问题作出回答,来自清华、北大、清华附中、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八中等学校的专家作出解读,一起来看看吧~~ ★热点问答★问:为什么要修订考试大纲?答: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修订和颁布年度考试大纲是一项例行工作,教育部有关部门每年都邀请专家,依据高校人才选拔需求、国家课程标准调整以及考生实际水平变化,对考试大纲进行修订。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2017年要全面推进考试招生制度各项改革,考试大纲作为考试内容与形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进行适当的修订调整。 问:考试大纲修订坚持怎样的原则?答:本次大纲修订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整体稳定,推进改革创新。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稳定与创新的关系,在保证考试大纲总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巩固考试内容改革成果,确保高考内容改革的顺利推进。二是优化考试内容,着力提高质量。科学设计考试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三是做好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衔接,在高考考核目标中适当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梳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层次与关系,体现素养导向。 问:主要修订了哪些内容?修订的过程是怎样的?答:这次大纲的修订工作是在广泛调研、听取包括高考命题专家、课程标准修订专家、教育测量专家、中学教学研究人员以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意见基础上形成的。考试内容的主要变化是:在强调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合理设置必考内容与选考内容,满足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契合课程标准的修订方向。语文科是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设为必考内容,以适应高校对新生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物理科是将以往的动量和近代物理等选考内容列为必考,目的是满足高校对人才选拔和未来培养的基本素质要求,又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加强对物理基本理论的教育教学。数学、历史、地理、化学等科删掉了部分选考内容,以减少重复考查。此外,考试大纲还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育人导向。如,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等内容。 问:如何保证新大纲更好地引导教学和复习备考?答:为了保证新大纲更好地指导教学备考,教育部有关部门日前组织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考试机构相关人员和基础教育教研部门负责人开会,集中宣讲2017年考试大纲修订的目的、意义和内容,部署考试大纲宣传和适应性测试等工作,指导各地及时合理调整有关学科的教学安排和学生的复习备考,保证考试内容改革平稳顺利实施。同时组织专家,对部分重点学科大纲修订内容进行解读,正确引导教学;全国各省教育考试机构和教研部门也将组织本地区的基础教育研究专家、高中一线名师对考试大纲修订内容做深度解读,并为考生备考提供指导。 ★专家解读★坚持高考“立德树人”的导向功能谢维和 清华大学教授,著名教育社会学家,教育部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高等教育学科评审组组长 在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的修订文件中,有一个反复出现并且不断强化的非常核心的理念,就是“立德树人”,即高考考试大纲的育人导向与功能。这也是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取向与特征。
大纲将“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作为高考的核心立场与基本功能,由此设计和制定了能够充分体现这种核心立场的“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尤其是在第四圈层“核心价值”的部分中,强调高考应该考查和引导学生在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和素质养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同时,考试大纲还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育人导向。如,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在汉语中增加文言文、传统节日、民俗等内容,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等等。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高考所承载的“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更重要的是,这种立德树人的导向也渗透与体现在相关学科的考试要求中。 这种“立德树人”的高考导向是非常重要和广泛的。它涉及到全国1000万左右的高三备考考生,全国3000万以上的高中在校学生,以及影响整个教育。因此,在考试大纲中强调这种“立德树人”的功能,是十分合理与必要的,希望引起社会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高考的首要任务是服务高校人才选拔陈志文
配合高考改革,考试内容的改革是其中关键一环,此次新的考纲,应该说是一次系统的思考与回应,从考核目标到考试内容,以及规范格式体例,甚至阅卷都做了清晰的描述。此次考纲修订,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点。第一,强调了在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下,高考将更好地为高校人才选拔服务,同时发挥对基础教育教学的重要导向作用。第二,新的考纲配合高考改革,对我国高考的评价体系进行了一次系统的顶层设计,这就是新考纲中首次提到的“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值得相关方面研究思考。这个高考评价体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未来高考命题的基本遵循,当然,最后还是需要通过每一次高考命题来逐步实现。 此次修订较大,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就是语文和物理两个科目,增加了必考内容,也引来对增加负担的担忧。原则上我还是比较赞同这种修订的,比如语文中实用类文本阅读列入必考。从高校选拔人才的需要出发,实用类文本应该受到重视。美国的SAT,以及托福,雅思等语言测试,就是以实用文体为主的。 至于大家担忧因此造成负担加重,我觉得过虑了。每年考纲都会有一些调整,有增,有减,每次也都是微调,并不是大幅度的改变或者调整,不会影响考试本身的平稳与连续性。另外,原则上讲,考试的难度也和负担没有直接关系,只和个人期望值相关。期望值高,负担就必然重。在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一点,一味以降低高考难度来降低负担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能实现的。像高考这种重要的选拔性考试,如果试题容易了,分数“毛”了,不仅不利于选拔人才,也会在客观上鼓励更多的人“刷题”,过度分分计较,应该引以为戒。
发挥高考对中学教学正面“指挥棒”作用温儒敏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标修订专家组召集人,人教版《高中语文》执行主编 2017年的语文考纲做了一些调整,这些调整是切实可行的、科学的,将有利于提升高考语文试卷命制的质量,更好地满足高校人才选拔的要求;同时也有积极的导向性,将发挥高考“指挥棒”正面的“指挥”作用,有针对性地解决语文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某些问题。比如,以往试卷现代文阅读部分有 “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两个模块,要求考生二选一。由于“文学类文本”阅读能力更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累,很难“速成”。因此,历年高考选“文学类文本”的考生很少,许多学校也都不重视“文学类文本”的教学,甚至基本放弃这方面的学习。而从人才培养的语文综合素质要求看,不光要语言运用能力,以及与此相关的对信息筛选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也要有审美鉴赏的能力。所以文学审美教育是语文不可或缺的内容。这次考纲修订把两类文本的二选一形式,改为都是必考,意义重大。这不但能对考生素质做更全面的考查,也将对一线教学中存在轻视文学审美教育的倾向起到纠偏作用。再如,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也是必要的。这将促进语文教学更加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但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如何结合作品的阅读去命题,而不是简单的考名词概念的记忆,也是一个难点。 另外,语文加大考阅读速度和阅读量,不能不说是一个好的发展方向。阅读速度和阅读量也是衡量语文能力的重要指标。当前,为何语文教学效果不好?原因之一就是拘泥于精讲、讲读和反复训练。直接的结果是学生对训练和考试更加熟悉,却未必培养起了良好的读书兴趣和习惯。读书太少始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弊病,如果高考能适当增加考阅读速度和阅读量,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养成多读书的习惯和比较好的阅读能力,也有助于语文教学的改进。
回应语文教改呼声 肯定一线实践成果余党绪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此次考纲修订,着力于澄清“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层次与关系,探索能力目标设计的学科化,在命题上强化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对语文教学有着特别的值得关注和思考的意义。修订所涉内容,都是目前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重点、难点或热点,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持续的聚焦与探索。比如,改善学生的阅读素养,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注重高阶思维的培养,突出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修订,既是对我们一线教学教研的回应、总结与肯定,也是语文教学改革走向深入和具体的需要。 从具体内容看,将“实用类文本”与“文学类文本”由以前的选考其一改为二者必考,看起来是个较大的变化。两种文体在内容、形式及阅读的功能、方法和规律上都存在差别,但实际上也有彼此交会融通及相互促进的一面。多元化的阅读有助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为学生未来的个性化发展奠定宽厚扎实的基础。事实上,无论是国家的课程方案与标准,还是各版本的语文教材,在这个问题上都有清醒的认识和精心安排。针对这个修订,一线的高考备考工作确实需要做一些相应的调整,但总体上它依然在教学的范围之内。 这次修订的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强化传统文化的检测。传统文化的教学,重在认知、理解和传承,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核心内容,在日常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次修订明确地提出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意在引导学生掌握必备的文史知识,理解传统文化的精华神韵和价值理念,不大会加重死记硬背的`负担。 在“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上,这次修订尤其值得期待。语文学科有着显而易见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厘清学科的能力目标,对于一线教学和备考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人们常说高考是教学的指挥棒。高考不仅是“指挥棒”,还要成为教学的“撬棒”。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翘起地球。期待这个考纲能够成为这样的一个支点,“撬”起广大一线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热情与智慧。
削枝强干 强化数学学科体系刘和平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
2017年数学考试大纲中删去了选考模块4-1“几何证明选讲”的内容,体现了削枝强干,减少重复考查,强化学科体系的导向。考查内容删去“几何证明选讲” 模块的直接理由是因为这部分内容考查的是初中平面几何的知识,几何的主要知识内容在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中均有体现,不需要再单独列为专题考查。同时在过去的教学大纲和2017年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中,都不包含这部分内容。实际上,这也体现了对数学教育的更深层次的认识。曾有一种看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即认为初中平面几何的知识内容在现代数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虽已不如过去重要,但这部分内容对学生逻辑思维和推理论证能力的培养训练是无可替代的。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数学能力,包括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等(考试大纲分为7个能力进行具体解析和说明),是一种综合的能力,其培养训练应体现在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对数学各种能力的考查应体现在数学学科完整的知识体系中。修订后的大纲强调“对推理论证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考查贯穿于全卷,是考查的重点”,考查内容删去“几何证明选讲” 模块并不意味削弱了对推理论证能力的考查。
知识与能力并重 科学与人文兼顾加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考查教育部王殿军 清华附中校长、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
《数学考试大纲》是指导中学数学复习和备考纲领性的文件,也是高考数学命题最根本的依据。本次数学考试大纲修订使考查思路更加清晰,要求更加明确。这次修订有以下两个显著的特点:首先明确提出了从三个方面考查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即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数学的科学与人文价值。体现了知识与能力并重、科学与人文兼顾的精神,特别是明确提出了在数学考试中增加数学文化的要求,有利于引导中学数学教学更加注重思想性、文化性和灵活性,有利于实现全面提升和培养学生综合的数学素养。 其次在强调了考试在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和数学文化的要求之后,为了进一步强化数学学科体系结构,减少枝节繁难程度,在大纲中删去选考模块“几何证明选讲”。这是研究成果的一个体现,既符合中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又保持了与数学教学大纲和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更有利于中学数学的教学和复习备考。 总之,这次数学考试大纲的修订整体是非常成功的,在照顾到了大纲的继承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进行了富有内涵和前瞻性的修订,完全符合教育综合改革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需要。
物理增加必考内容是满足高校人才选育的必然选择张国辉 北京大学理学院教授
修订后的物理考试大纲将动量、近代物理等内容纳入必考,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有利于学生进入高校后的继续学习,满足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动量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几乎所有的经典力学的教材乃至牛顿的整个经典力学体系,都是以动量作为最基础的物理概念建立起来的。动量守恒定律是与能量守恒定律同等重要的基本物理规律,在宏观、宇观、微观世界都成立。动量的概念起源于力学,但贯穿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领域。对动量的学习,不仅有利于理解力学现象、掌握力学规律,而且有利于深入理解其他内容。比如,动量的学习有利于理解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光子动量的概念等。动量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认识和解决实际的问题,例如,理解火箭发射的基本原理等。 近代物理与现代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关系十分密切,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例如,核聚变的学习能够让学生理解太阳的巨大能量产生的原因;波和粒子的学习对于正确认识物质世界的本性有重要的作用,也让学生初步了解到微观世界的物理规律,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
主动适应考纲变化 讲求教学备考方法唐挈 北京八中副校长、特级教师
考虑到动量首次纳入到必考内容,在试卷设计时会适当控制涉及动量内容试题的考查难度,保持物理试卷总体难度的稳定。建议在教学中对模块3-5的内容拆分成三部分,在复习其他模块知识的过程中,以拓展的方式进行教学。
动量的学习,可以在力与运动、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的复习之后进行。从物体相互作用的角度,得到系统动量守恒,然后引入动量和动量定理。这样可以增强力学知识的系统性,也可以丰富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如果学生还选学模块3-3,在气体的压强部分可以继续复习有关动量的内容。 有关“波粒二象性”的教学,如果学生选学模块3-4,可以放在“光的反射和折射”复习之后,从对光的本性的研究角度进行拓展,既是知识的比较、认识的深入,也提高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内容自成体系,可以在复习的最后学习。
【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语文】相关文章:
2017高考考试大纲语文全国卷104-04
2017高考语文考试大纲04-04
2017山东高考语文考试大纲04-04
2017高考考试大纲语文04-04
高考地理考试大纲12-08
高考语文大纲解读12-09
2017高考考试大纲语文背诵篇目04-04
2017高考考试大纲语文必背04-04
2017高考语文试卷考试大纲样题及答案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