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活动方案

时间:2024-07-06 11:36:24 活动方案 我要投稿

心理课活动方案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心理课活动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心理课活动方案

心理课活动方案1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①在当今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成发展趋势、且颇受欢迎,它是学校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生主体性的充分活动,使学生心理品质受到实际锻炼,从而预防心理问题发生、维护和发展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潜能得到开发巅峰的综合体验课程,也是致力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人格健全发展的人文课程。它是以“活动、体验、内省、生成”为要素,目的不在于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学生参与富有启发意义和拓展意义的活动,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潜意识,让学生去体验、感受并内化,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②笔者结合这几年教学经验的实践与感悟,分享对于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一些思考。

  一、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反思

  上好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首先要有明确的活动主题,可按教科书的内容酌情选择,也可事先调查、与学生沟通听取建议。设计一个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活动,不仅需要激起学生兴趣、吸引其注意力,更要有教育意义、让学生在体验中有所感悟并能积极表达。若设计一个有关“人际关系问题”的活动方案,应事先做些准备,例如设计一些有关人际关系的问题、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了解他们的人际关系情况、根据各个班级访谈和调查的结果初步设计出有关“人际关系问题”的辅导方案,其主题可以是《信任之旅》《青春你我他》《和谐人际 温暖你我》《美好同学情》等。

  其次,实施之前设计好的以“人际关系问题”为主题的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辅导活动,在这里我们以《信任之旅》为例。在本次课程开始之前,应向学生阐明活动的性质、目的和要求,希望同学们能遵守活动规则并能积极参加、体验和表达。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先进行热身活动“心有千千结”,活动的规则完成之后,需要同学们分享体验并表达,引出此次活动的主题“人际关系问题”,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和讨论,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矛盾和冲突时是以怎样的心态面对和处理的,反思各自的人际关系是否良好等。

  紧接着进入主题活动“盲行”,其活动规则是:所有的成员围成里外两个圈,里圈和外圈的人数相等;里圈的人都闭好眼睛(盲人),在听到领导者喊开始的时候外圈的人开始顺时针转圈,当领导者喊停的时候,外圈的人停止转动,此时外圈的人与其相对应的“盲人”配对;“盲人”原地转三圈后,外圈的人带领“盲人”走过预定的困难路线,期间不能有任何语言交流;一轮进行完后,进行角色互换。活动结束之后学生分享体验,如在第一轮中各自扮演盲人或向导时的感受,而在第二轮中角色互换时有什么不同的感受,通过活动受到的启发或感悟等。在听学生分享体验时,教师也可以适时说说自己的感想,倾听彼此的心声,在优美的音乐声中送给学生一些寄语、适当总结并结束活动。

  最后,在每一次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结束之后应及时反思,在不同班级实施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查漏补缺、不断完善活动方案,让其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客观性、可操作性、灵活性、教育性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积极参与、亲身体验、真诚表达,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善用团体辅导室,定期开放心理咨询室

  团体辅导是教师或辅导人员面对多数被辅导者――学生,基于社会及团体动力的原理,运用适当的辅导技术,以协助个体自我了解、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其特点是省时省力、效率高;感染力强、效果广泛。方法包括: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心理剧)、行为训练、认知-行为改变法等。团体辅导形式多样,例如促进团体成员相互认识的活动有:轻柔体操、最佳搭档等;促进成员相互信任和彼此接纳的活动有:信任之旅、镜中人等;促进成员自我探索的活动有:20个我是谁、生命线、同学眼中的我等;澄清价值观的活动有:临终遗命、生存选择等;集思广益互助解难的活动有:目光炯炯、脑力激荡等;结束团体的活动有:大团圆、笑迎未来等。这些活动各具特色,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体验、思考,并能感悟和正确认知。若在教室里实施以上活动的任意一种,都很难操作,因为没有足够的空间可以施展,因此团体辅导室是最理想的选择之地。例如《敢于承担责任》这一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授课前需要同学们进行一个团体活动,其活动规则是:学生相隔一臂站成几排(视人数而定),喊一时,向右转;喊二时,向左转;喊三时,向后转;喊四时,向前跨一步;喊五时,不动。当有人做错时,做错的人要走出队列、站到大家面前先鞠一躬,举起右手高声说:“对不起,我错了!”其目的是通过这个团体游戏,学生亲身体验、分享感受,从而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敢于承担责任》,若在教室里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团体辅导室不同于教室那么拥挤、充满压力感,其温馨的室内设计、愉悦的视觉体验、宽敞明亮的空间感、轻松的环境氛围等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和喜欢,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更具有感染性和教育性,最终达到助人自助的效果。

  学校心理咨询室是面向全体师生开放的,需要提前预约,随后进行咨询。心理咨询与辅导一般是补救性的措施,它所面对的学生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心理基本健康,但在生活中有烦恼,有明显的心里矛盾和冲突。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一天,刚与某一班级的同学们探讨完有关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话题,准备离开教室时,班里有一位学生急忙向我跑来,希望我能抽出一些时间听她说说心里话,当时也没什么其他安排,就答应了,征得她同意之后带到心理咨询室慢慢聊,她与我谈了自己目前的人际关系情况及家庭中父母之间相处的模式,通过交谈发现令她担忧或困扰的,并不是自身的人际关系问题,而是最近一年父母之间紧张的、不和谐的相处方式使她害怕、不知所措。可以看出她很爱自己的父母,渴望拥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不愿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无休止地争吵。为此,希望我能想些办法帮助她和家人缓解家里紧张的气氛,让父母重归于好。这位学生的心愿是美好的,我能理解她的心情,但心理咨询师的职责是不允许帮助来访者出主意解决问题,而是排解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从而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因此,在咨询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案例,我们也可以适当的运用到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最佳效果。另一种是心理偏常的学生,他们既可能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存在心理障碍,也可能有一定的心理疾病症状。对于这类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的目的是对其进行诊断与鉴别,针对他们不同的障碍进行疏导、调整和矫正,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恢复心理健康。③若超出心理咨询范围,应及时转介,不得耽误。

心理课活动方案2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体验中,进一步了解自己与别人的不同,树立自信心,对自我有个初步的认识。

  2、明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不能盲目学习别人。

  3、学会发现别人的特点,与人友好的交往。

  活动准备:

  1、前每一位孩子准备好自己的自画像,并写好自己的特点。

  2、准备好一个“神奇宝贝 ”的箱子,制作一个美丽的花瓶,剪好各种花朵形状的纸片。

  3、每人带好蜡笔或者彩色笔。

  4、制作课件。

  活动过程:

  一、游戏活动

  1、上节课我们一起画了自画像,这节课我们一起把他们放到上面的箱子里。(学生在轻快地音乐声中放入箱子。)

  2、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箱子,出示“神奇宝贝”。

  3、指导学生上来抽取,要求其他学生嘴里喊“神奇宝贝快出来,神奇宝贝快出来!”

  4、抽出之后,请学生说说他是我们班的谁,你怎么知道是他?(叫4-5人上来抽。)

  [设计意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用游戏的导入可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这个游戏叫:“神奇宝贝”,其实蕴涵着每一个孩子本身都是一个神奇的宝贝,每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脾气爱好,让学生初步形成自我意识。

  二、涂涂画画

  1、师导入:刚才小朋友都很聪明,都抓住了小朋友的性格特征来猜,怪不得一下子就猜出来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脾气、爱好。每一个人又组成了我们这个大集体。如果把我们的集体比做是一片森林,那森林里就没有两棵完全相同的树;如果把集体比做是一棵参天的大树,那么这棵大树上就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数叶;如果把我们的集体比做是一个百花园,那么每一朵小花都会争奇斗艳。

  2、每一个小组里的成员各自选择不同的花瓣形状涂自己喜欢的颜色。要求边涂边想:你选择了这个花形,为什么给他涂这种颜色?(音乐伴奏声中学生涂色)

  3、展示:请涂好的小朋友将自己的小花拿到前面来展示,并说说为什么选择这种花形,涂上这种颜色。说好之后把小花插到花瓶里。(指名若干学生上台展示)

  4、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都有自己喜欢的形状,刚刚没有说的请你在小组里跟其他小朋友说一说。

  5、说好之后请每一位学生将自己的小花插到老师的.花瓶里。

  7、观察花瓶,你发现了什么?

  8、小结:这瓶美丽的的花就代表我们的班级,每一朵花颜色不同,形状不同,你我更不同。正因为每一朵花与众不同,所以我们班也就多姿多彩了。

  [设计意图]:本活动主要通过涂涂画画,选择自己喜爱的颜色,谈谈自己的想法,让孩子进一步认识人的与众不同,其实那一朵小花就是我自己,我是美丽的;一个花瓶代表了一个集体,我是必要的,相机渗透集体教育。

  三、心理诊断

  1、出示图片,老师介绍《芳芳的故事》。

  2、听完之后,你想对芳芳说些什么呢?小组讨论。

  3、交流:哪位小朋友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4、小结:生活在集体当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不同的性格、脾气、特长,我们该学的一定要学,不该学的千万别学,为什么呢?因为我就是我。

  [设计意图]:本环节注重教学实际,从儿童生活中捕捉教育的敏感信息,针对教育实际,进行拓展,让学生明白大事情要学,小事情就不用学了,长处优点更要学习。懂得学习有了目标才会有进步,时刻记住我就是我,我有我的特点。

  四、编唱儿歌

  1、这里有一位小朋友就把自己编成了一首儿歌。出示:

  小眼睛,塌鼻子,个子也不高,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就是我。

  能跳舞,会唱歌,本领可不小,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就是我。

  2、熟读儿歌。

  3、唱一唱,配上《小小粉刷匠》背景音乐

  4、跳一跳,自由表演、指名表演、最后集体活动自己来玩。

  5、根据自己特点,创编儿歌。

  师引导: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每个人都喜欢自己,那就让我

  们来说说自己,因为那就是我。

  [设计意图]:配上背景音乐,给学生带来了轻松,创设了一种愉悦的课堂气氛。通过读读说说、唱唱跳跳,增进了孩子学习的自信心,加速了对自我的认识,明白了我就是我,我有我的优点,我为有我而感到自豪。

心理课活动方案3

  辅导目标:

  1、引导学生形成开朗,乐观,坚强的性格,形成正确的挫折观。

  2、帮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学会正确面对人生中的艰难困苦。正确认识挫折,勇于挑战困难,从而形成能够经受考验的健康心理。

  3、让学生知道挫折是人生的正常现象,学会战胜挫折的方法,迈向人生的成功。辅导重点:

  能够正确面对自己遇到的挫折,学会战胜挫折的方法。

  辅导难点:正确认识挫折,勇于挑战困难,形成能够经受考验的健康心理。

  辅导对象:四、五年级

  辅导课时:一课时

  辅导过程:

  一、热身游戏,引出挫折

  游戏:进化论

  1、师开场白:“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小游戏,看我们是怎样从一个鸡蛋成长为凤凰的。”

  2、课件出示游戏方法:全体同学先蹲下作为鸡蛋,而后相互找同学进行猜拳(用“剪刀、石头、布”的形式)。赢者进化为小鸡,而后猜赢者找同是小鸡的同学再猜拳,猜赢者进化为大鸡,而后再找同是大鸡的同学猜拳,猜赢者进化为凤凰,猜输者退化为鸡蛋。以此类推。

  3、全班开始游戏活动,活动结束后记住自己的身份。

  4、师采访成功进化为“凤凰”的学生:“在游戏中,你的感受是什么?”

  5、师分别采访还是“鸡蛋”、“小鸡”“大鸡”的学生:“在游戏中,你的感受是什么?”

  6、小结引出:在游戏中,我们并不是一帆风顺,有的同学进化成功,有的同学进化失败。同样,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成功,也有失败,有顺境,也有逆境。这些失败,这些逆境,也就是挫折(板书:挫折)。

  二、主题活动,认识挫折

  1、师: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随时都可能遇到挫折,那遇到挫折是好事还是坏事呢?请看小明、小刚、小红三位同学遇到挫折后的表现。(出示课件:挫折是坏事?

  小明:期中考试成绩退步5名,从此一蹶不振;

  小刚:竞选班长失败,从此自暴自弃经常违反纪律。

  小红:是奶奶一手带大的,她对奶奶的感情特别深,奶奶的`去世她无法接受。她不上学,不出家门。)

  2、对于小明、小刚、小红三人来说,挫折是坏事。那遇到挫折会是好事吗?请看屏幕

  (出示课件:挫折是好事?

  被人誉为乐圣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一生中屡遭磨难,尤其是耳聋对他的打击最为惨重。

  创作出气势雄伟,举世闻名的命运交响曲。)

  3、贝多芬在遇到耳聋这么大的挫折的情况下还创作出了举世闻名的命运交响曲,挫折对于贝多芬来说,变成了好事。大家对于美国总统林肯也是比较熟悉的,他的一生也遇到了很多挫折,让我们一起来看《林肯的挫折》。(出示课件:林肯的挫折)你发现了什么?数一数林肯经历了多少次失败才获得成功的?林肯经历了哪些挫折?

  4、小结引出:课件出示:挫折既可以使弱者倒下去,也可以使强者站起来。强者面对挫折和失败,不是手足无措、被动等待,而是积极总结经验。我们是强者,我们不怕挫折。(板书:我们不怕)

  三、指导行为,战胜挫折

  1、请学生讲讲自己的心路历程

  师:如果说人生是一条路,我敢说没有一个人的人生之路是平坦大道,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是充满坎坷的,这些坎坷就是我们所经历的困难和挫折。

  (点击出示课件)在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回忆一下,

  A、你曾经遇到过怎样的困难?遭受过怎样的失败?承受过怎样的挫折?当时你心中的感受是什么?你是怎么做的?

  B、用小纸条写下来。

  2、从同学们的讲述中,我们发现了很多面对挫折的好方法,请说一说。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出示课件:面对挫折的好方法:

  A、找自己信赖的人倾诉

  B、适当发泄:如运动式发泄打沙袋、打球

  剪纸、撕纸、到空旷的地方大喊等等

  C、补偿转移:如听音乐、跳舞、画画、做运动等等

  D、幽默对待:幽默对待自己及发生的事情

  E、升华:加倍努力,战胜挫折,提升自己

  师:对于挫折,我们有能力面对,让我们把刚才写满挫折的纸条粘贴到气球上并踩

  在脚下,让我们全班同学喊倒计时:三,二,一,踩!

  四、总结升华,笑对挫折

  1、师:面对挫折,强者站起来,弱者倒下去。(点击课件出示)挫折带来的不同结果完全取决于一个人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

  2、欣赏诗歌《笑对挫折》。(课件出示)

  面对失败与挫折,一笑而过是一种乐观、自信,然后重整旗鼓,这是一种勇气。面对误解和仇恨,一笑而过是一种坦然,宽容,然后保持本色,这是一种达观。面对赞扬和激励,一笑而过是一种谦虚、清醒,然后不断进取,这是一种力量。面对烦恼和忧愁,一笑而过是一种平和,释然,然后努力化解,这是一种境界。

  3、同学们,失败和挫折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勇于微笑,只要我们笑对挫折,我们就会驱逐忧伤的阴霾,快乐起来。请欣赏《学会快乐》。出示课件《学会快乐》。

  五、师总结:

  同学们,当我们遇到挫折时,要变挫折为动力,做生活的强者。在一个人漫长的生命历程中,没有人能永远成功。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只要我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和挫折,就可以做到“不在失败中倒下,而在挫折中奋起”。

  (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

  课后延伸:

  1、收集名人、伟人战胜挫折,取得成就的事例。

  2、收集有关抗挫的名人名言,读一读,熟记于心。

心理课活动方案4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简单讲解爱情的定义以及大学生如何处理各种两性关系,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而通过团体辅导的方式,则有效地避免了这种现象。在课堂上,教师先做了一些理论的铺垫之后,通过四个环节(“来自心海的消息”“男女拼盘”“情感擂台”“爱情价值拍卖”)的团体活动开展教学,当学生听到这些环节时即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在活动中男女生混搭组成各个小组,在“来自心海的消息”中,男女生共同讨论:①当异性对你有何种行为表现时,会让你疑心他(她)可能对你有意思?②如果你对某位异性的示爱不来电时,你会如何反应?男女生现身说教,起到了很好的启示效果。“男女拼盘”环节中,通过抽取一些题目,如发现对方与自己并不合适,如何妥善中止这段恋情?遇到心仪异性,如何与之接触、认识、展开邀约?让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道具,在20分钟内以心理剧的形式展示出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课堂气氛高涨,在欢声笑语中引起大家的思考。而在“爱情价值拍卖”环节中则把课程推向了高潮,先请大家各抒己见,表达“我心目中理性女性(男性)具备的品质”,如温柔、善良、孝顺等,以此为物品进行拍卖,每个学生手中所有的钞票是一样的,通过这个活动,让大家更加深刻体会和反思在进行爱情抉择时哪些是更重要的,课堂教学以活泼的形式收到了比说教更好的效果。

  二、其他主题举例

  如在如何正确面对就业压力主题中,采用了“百花齐放都是春”的活动,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极大地增强了自信心;在面对挫折和失败主题中,采用“逆风飞扬”活动,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提高应对挫折的勇气和能力;在“我是国王还是兵”的活动中,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了如何分配工作、承担责任;在“寻找网络中的自我”主题中,通过“E海沉浮”“沉迷E时”“快乐E人”三个环节的游戏活动,并增加一些“网虫”案例,帮助大家对网络有了正确的认识等。

  三、团体辅导的体会

  1.团体辅导提高教学效果。在以上的举例中可以明显看到,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把团体辅导理念应用到教学课堂中,根据授课的专题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关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新奇感、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参与特定情境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亲身体验和实践中学习到了知识。通过成员的分享,促进了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教师也得到了有效的反馈,提高了教学效果。

  2.引导比游戏更重要。团体辅导的`一大特点是通过游戏和活动,加强师生互动。但是,开展团体辅导活动时,指导者(教师)需要确立并维持一个安全和温暖的环境、信任和理解的气氛,引导成员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并对问题做出恰当的解释,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深入,最后升华到心理的理论高度,否则团体辅导就成为游戏课程。

  3.人数要适当。课程效果受场地、人数的限制,在团体辅导过程中,需要教师有很好的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在学生较多的情况下,教师组织活动并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很困难,各种道具如纸、笔、卡片、胶带、彩笔盒等也会由于人数太多受到限制,因此,团体辅导课堂人数不宜太多。根据笔者的经验,1名教师对20名左右的学生开展团体辅导比较合适,同时可以根据课堂实际,在每个小组中确定1名组长协助老师负责各种活动,最后带动全体成员共同成长。

  4.场地要适宜。在开展团体辅导时,教师首先要预见到活动的安全性,有些活动还要考虑到不能干预其他班级的正常教学;有的教室是固定的桌椅,移动不方便,影响活动的开展,这些场地因素都需要教师对团体辅导活动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周密的计划。

心理课活动方案5

  OH卡牌(The OH Cards)在心理学中又被称为潜意识直觉卡,是一种心理投射测试及心理咨询工具。它由一位在加拿大攻读人本心理学硕士的德国人Moritz Egetmeyer和一位墨西哥裔的艺术家Ely Raman共同研发。自1982年初次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21种语言。20xx年,OH卡牌被正式翻译成中文,并逐渐从我国台湾、香港传播到内地。OH卡牌由88张图卡和88张字卡组成。图卡为水彩图案,内容主题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类情景;文字卡可以作为图卡的背景,当选择将任意一张图卡置于任意一张字卡中(如图1),则会有7744种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

  一、OH卡牌的心理学原理及主要用途

  OH卡牌的图卡可以体现内在心理主题,图画能够刺激人的右脑,引发我们的直觉与情感,从而使内在情绪与心中的渴望被激发出来。字卡主题跟人性阴影面的能量有关,借此刺激左脑,引发我们的理性与分析。OH卡牌利用了心理投射原理,主要融合了经典精神分析的自由联想和荣格的意象原型及集体潜意识,其作用机制类似于沙盘治疗、心理剧治疗和房树人等心理技术,在使用上也更兼具趣味性和便携性。

  OH卡牌的心理学用途较为广泛,并且可以用在许多不同层面,从个体辅导到团体辅导,从轻松地说故事到深度的自我探索。心境的投射,可以如镜子一般,帮助我们重新发现自己,多角度了解自己;说故事和故事接龙,可以激发创造力,开启直觉力,增进我们的想象力。个体咨询中,OH卡牌可以辅助来访者找到内在的困扰,澄清自己的想法,并帮助其寻求、探索解决困扰的方法;而在团体辅导中,OH卡技术又得以与团体动力学原理相结合,来帮助我们探索自己和他人的沟通模式,增强自我觉知,锻炼我们的倾听与反应能力,同时可以在保护隐私的情况下促进团体成员交换感情、想法和直觉,在沟通互动中获得支持、感悟与心灵成长。

  二、OH卡牌用于中学心理健康活动课的适切性分析

  正是由于OH卡牌在使用上的诸多优势,使得它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教育、医疗以及企业人员培训等诸多领域。而从整体上来说,OH卡牌的应用对象多以个体和小团体为主,至今未见到将其应用于中学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实践案例或相关研究资料。

  笔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将OH卡牌的使用融入中学心理辅导活动课之中收效甚佳,具备良好的适切性。

  (一)主题内容的适切性

  中学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主题及内容选择应当符合不同年级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对于OH卡牌,特别是其中的88张图卡,涉及到的内容可以联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自我认知、人际关系、学习心理、挫折、环境适应等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见主题都能够从卡牌中找到对应图卡,心理辅导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对象及课程主题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而由于每个人的内心状态及困扰的不同,投射在相同图卡上所反映出的问题和结果也不尽相同,这不仅可以加深教师对学生心理状态的了解,同时也可以为主题内容的深入探讨提供多种的思路和角度,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作用。

  (二)形式及理念的适切性

  心理辅导活动课遵循团体心理辅导模式,依据团体动力学的原理,强调在活动中的师生、生生间互动。而OH卡牌在团体中的应用同样如此,注重在交流中了解自己与他人间的沟通模式,培养倾听、反应能力以及在安全的环境中表达自我,在与同伴的互动和反馈中得到成长。因此,从形式上来说,OH卡牌的使用方式与技巧同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要求是相契合、相一致的。

  (三)教学方法的适切性

  首先,为达到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心理辅导活动课在设计过程中,力求通过多种多样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参与热情。而OH卡牌在激发学生兴趣上有其独特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图画和色彩本身对大脑的刺激;第二,OH卡牌在使用中能够变换出多种“玩法”,例如轮流编故事、编排心理剧、补充图画内容、总结归纳感悟等。

  其次,心理辅导活动课期待能够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省、创造等方面的能力,OH卡牌就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有效工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应当面对不同对象,明确不同的教育目标。例如,对于初中生群体,可侧重对学生表达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而对于高中学生,则应当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OH卡牌加深对问题的探索,学会深入思考和理性分析。

  三、OH卡牌在心理辅导活动课各阶段的应用方法探索

  OH卡牌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上应用的良好适切性是课程效果的重要保证。笔者尝试在课前预测及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不同阶段(即热身阶段、转换阶段、工作阶段、结束阶段)使用OH卡牌,现对其应用的方式方法进行归纳汇总。

  (一)课前辅助测试功能

  作为一种投射测验,OH卡牌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情况、发现潜在问题、设计活动主题,并辅助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具体方法:为每名学生随机抽取三套图卡、字卡(内容有意涉及亲子关系、学习生活、自我认知、挫折等方面),由学生以“我”为开头,为三套图卡、字卡编写完整故事。

  (二)热身阶段应用方法

  抽取7张字卡及一张图卡,由学生进行观察连线,选择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文字卡。将选择相同文字卡的成员组成一组,人员“先到先得”,每组人数额满为止(即认为“最合适”组额满,则选择“第二合适”的对应图卡组)。组成小组后,每个人轮流分享选择该字卡的原因。该活动可用于课堂分组,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创设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同时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同组成员都是想法相似、志同道合的人,有助于成员间通过相互交流加深对彼此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小团体的凝聚力。

  (三)转换阶段应用方法

  心理辅导活动课转换阶段是一个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成员探索成长困惑的欲求、逐步催化团体动力的过渡时期。这一阶段活动设计的重点是:以形象具体的方式提出某个被团体成员共同关心的问题,引出团体成员中不同观点和不同的认识方式、行为方式的碰撞,催化团体动力。OH卡牌在此阶段的使用方法可以采用结合课程主题及牌组内容,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编写小故事或编排一段心理剧等,引发对问题的探讨。

  (四)工作阶段应用方法

  工作阶段是心理辅导活动课具有实质性意义的阶段,教师可以运用团体讨论、创意思考、联想活动、辩论活动、机智问答、角色扮演、身体活动、回馈活动、比拟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本阶段OH卡牌的使用方法也较为灵活多样。以下结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钟志农所著《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中所涉及到的工作阶段的课程操作方法进行说明。

  1、联想活动

  教师根据课程主题,选择适宜的图卡或字卡内容。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每人随机抽取一张图卡(或字卡),结合自己的卡牌内容,按照次序每人用一句话进行叙述,小组共同编一个完整故事,并向全班进行展示。此活动过程可以促进小组内的交流互动,并展示在描述同一话题时不同小组各自的思路和独特创意,有助于对活动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2、角色扮演

  在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工作阶段使用“心理剧”的方法,即利用图卡或图字搭配卡编排心理短剧,进行角色扮演,从而起到辅导效果。

  3、纸笔练习

  将图卡内容印在白纸中间,结合课程主题,以小组为单位在图片空白处进行补充作画,形成一幅完整画面,并结合课程主题内容编故事,向大家说明图画所蕴含的.道理。集体作画的环节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级所设置的目标应有差别。对于初中学生可侧重创造力培养和表达能力训练;而对于高中学生,则应当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培养其自省力及理性分析能力。例如,图2为高一年级学生的小组作品《面对死路》。学生叙述:“两个人同时走进死胡同,一个止步退缩,另一个人坚持向前。结果坚持前行的人走到跟前发现铁丝网下有洞,墙上还有梯子可以通往外界。”该小组完成的困境图片,旨在告诉大家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只要坚持不退缩,就会看到希望。

  4、身体活动

  小组成员站成一列,教师随机选取一张图卡或字卡,呈现给小组最后一名学生,组员利用表情和动作在小组内传递卡牌内容,其形式类似于团体辅导活动中的“驿站传书”“人体拷贝”。该游戏能使学生在互动中体验无声的沟通过程,了解信息的传递方式,促进团队合作,提高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初中及高中年级学生均可操作,可用在“沟通”“合作”等主题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中。

  5、比拟活动

  心理教师根据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课程主题选择适宜的图卡,要求每名学生结合图卡内容及内心想法,以诸如“父母的责备像……”“同学之间就像……”等形式造句,让学生通过比拟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6、回馈活动

  每个小组随机分配一张图卡,并按组员数分发相应数量的字卡,字卡在图卡绕成一圈,如图3所示。每名组员依次将此图卡放在认为最合适的字卡上,过程中无语言交流,其他成员进行体验。一轮之后,组员轮流分享感受。本活动更加适合于高中学生,可应用于“人际交往”类主题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目的在于培养训练学生在人际互动中的共情能力及换位思考能力;其次,还可以围绕心理辅导课所设定的相应主题,指导学生深入交流和探讨。

  (五)结束阶段应用方法

  心理辅导活动课结束阶段的目的在于为本次主题探索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并引导、激励学生将课堂上的活动体验与课后的生活实践更好地衔接起来。在此阶段,OH卡牌同样可以作为辅助工具开展活动,并起到积极良好的效果。

  1、完善结局法

  结合课程所感悟到的内容,为相关主题的图卡故事编写一个积极的结尾,或补充上一些图画,使它看起来更加积极美好。本活动的设计运用到叙事治疗、绘画治疗、积极心理治疗的相关理念和技术,在为课程主题内容的探讨画上圆满句号的同时,也能及时了解本堂课对学生认知及情绪转化的收效,可以作为团体辅导后的课堂反馈。

  2、分享感悟法

  每名学生利用抽到的字卡词语,结合该课程中感悟到的内容,总结一句积极的话语或建议,小组间进行分享。活动设计理念与OH卡牌类别中的“涟漪卡”“彩虹卡”相似,即归纳“正能量”的话语,并在组内及组间传递这种“正能量”。

  相比造价高昂的沙盘等心理辅导设备,OH卡牌具有价格便宜、携带方便、使用灵活等重要优势,而操作的原理及起到的作用均与沙盘治疗相类似。并且,OH卡牌对心理咨询师专业水平及咨询技术的要求较沙盘治疗也更低一些。也就是说,对于很多心理学专业基础较弱的学校心理辅导教师来讲,OH卡牌更容易上手。

心理课活动方案6

  一、活动目标

  1、认识到生活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2、感受合作能让人快乐,能让人成功。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活动重点

  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三、活动难点

  活动中引导学生明白与他人合作需要相互团结,相互帮助,不推卸责任,不埋怨,不指责。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中感受

  1师:咱们先来玩一个三条腿走路的游戏,比比谁走得快?(请每组派两位小朋友参加)

  2、三条腿走路比赛。

  3、讨论:怎么走才走得快?

  4、师小结:这就是一种合作,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中,处处需要咱们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人来共同完成一项任务,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合作?

  二、生活中寻找

  1、看他们怎样合作(课件)动手术:医生与护士,医生与医生之间怎样合作。运动会:拔河比赛中,同学之间是怎样合作的。排球场上:运动员怎样合作。航天事业上: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一太空飞人,仅靠他一个人能成功吗?

  A、看了这些人的合作,你有什么感受?

  B、合作是无处不在的,合作能使人成功,能给人带来无比的快乐,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发挥出集体的力量。

  2、师过渡语:刚才我们看了这么多人的合作,其实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还有许多碰到的、看到的或体验到的合作经历,看看谁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向大家介绍一下当时的'情景或合作时的感受好吗?

  ⑴四人小组交流。

  ⑵指名说。

  3、师小结:看来,合作确实无处不在。它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带来成功,让我们更好的发挥出集体的力量。

  三、活动中体验

  一幅画合作的时候也要讲究方法,并不是几个人凑在一起就是合作,应该有分工,扬长避短,这样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

  四、辨析深化

  合作中,我们也常常会产生一些矛盾,当矛盾发生的时候,你会怎么解决,这里有几个同学发生了矛盾需要你来帮忙解决。你觉得这些小朋友做的对么?为什么?师小结;要想做好一件事,要想发挥出集体的力量,就得互相帮助,不推卸责任,不埋怨,不指责。

  五、总结中提升

  1、通过今天的这些活动,你有什么感受?

  2、师小结:小朋友,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会碰到合作。如果缺少合作,我们将会遇到很多困难和烦恼,希望小朋友在校内、校外都能主动和他人合作,同时也希望大家记住:相互支持,是合作成功的金钥匙。

心理课活动方案7

  项目名称:

  “心理健康小卫士,呵护心灵每一天”

  ——迎校庆校园心理健康卫士评选

  项目起始时间:

  xx年4月——xx年6月

  实施单位:

  xx师范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

  支持媒体:

  xx日报 ……

  一、 背景与现状

  近年来,由于心理问题造成的大学生行为偏差的`个案不断增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中国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呈增多趋势,众多诱因导致大学生成为心理弱势群体,社会各界必须从认识、行动上充分重视这一问题,帮助"天之骄子"们远离"郁闷",重新拥有阳光般明媚的健康心态。

  二、 目标人群

  师大新校区所有学生

  三、 项目目的和目标

  关注周围心理弱势群体,缓解大学生各种心理压力,体现大学校园的温暖。

  四、 项目策略

  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人做起,通过征文的形式评选出心理健康大使,然后重点打造心理大使形象,影响校园氛围。

  五、 项目主体

  1、征文评选;

  2、通过媒体进行形象打造;

  3、活动推广。

  六、 项目评估

  1、在活动前对活动项目进行考核和评价讨论;

  2、活动过程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发展;

  3、活动结束后进行讨论,总结经验教训。

  七、 经费预算

  二千元人民币。

心理课活动方案8

  【活动目标】

  1.通过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懂得学校与幼儿园的不同之处,逐渐爱上学校生活。

  2.通过同幼儿园小朋友比一比、同爸爸妈妈比一比、同其他成年人比一比,让学生从情感上认识到自己长大了。

  3.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与同伴相处的快乐。

  【活动设想】

  “背起书包上学去”对每一名小学生来说都是人生中的重大事件。新的生活开始了,新的任务也到来了。作为一名小学,他要慢慢学会料理自己的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挥更大的自主性,通过活动,帮助一年级小学生更了解、更喜欢自己现在的角色和生活。

  【活动过程】

  一、 热身运动:欢乐蹦蹦跳

  1、师:(伴随着舒缓的音乐)—— 小鸟嘟嘟叫,夸我起得早,背上我的小书包,来到新学校。校园里,五彩缤纷的花儿向我们招手,好象在说:“早上好!”教室里,老师亲切的目光把我们带入知识的海洋,尽情地遨游,多快乐呀!就让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欢乐蹦蹦跳”。

  (游戏规则:老师先说“欢乐蹦蹦跳”,学生齐说“谁来跳”,老师根据学生的性别、衣服等特征,邀请符合条件的学生起身跳一跳,可循环进行多次)

  师:欢乐蹦蹦跳

  生:谁来跳?

  师:女生跳

  师:欢乐蹦蹦跳

  生:谁来跳?

  师:男生跳

  师:欢乐蹦蹦跳

  生:谁来跳?

  师:穿红衣服的跳

  师:欢乐蹦蹦跳

  生:谁来跳?

  师:扎辫子的跳

  二、讨论学校与幼儿园的不同

  1、师:学校的生活让我们这么快乐,不过第一天来上学,有些小朋友却还不怎么习惯,就让我们来看看大家的开学镜头。

  (播放一年级新生的录象)

  2、师:录象中,有的小朋友笑声不断,而有的小朋友却嘟囔着小嘴,拉着爸爸妈妈的手,不愿离开,王老师想问问你们,开学第一天,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交流)

  3、师:小朋友都很踊跃,与其他人分享了自己的开学感受,现在开学已经快一个月了,你们觉得学校和幼儿园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先小组讨论,我们再交流(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4、大家观察得很仔细,小学与幼儿园有许多的不同的地方,从陌生到熟悉,慢慢适应小学

  的生活,也开始喜欢这里的生活了,一定有开心的事情。

  5、师:你觉得在小学里最开心的'是什么事情呢?

  (最后点到交到了许多的朋友)

  6、师:能不能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呢?

  (请学生上台发言,讲讲朋友的特点)

  三、交朋友

  1、师:原来我们大家有了这么多的朋友,能说一说你们是怎样交到朋友的呢?(生交流)

  2、师:小朋友说得真好,我们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交到朋友,只要你真心地对待别人,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好朋友。

  四、鸡蛋pk赛

  1、师:有朋友的感觉真好,你帮助我,我帮助你,我们在一起真快乐。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鸡蛋pk赛。

  (游戏规则:全体小朋友蹲下,是一个小鸡蛋,石头剪刀布,胜利的人半蹲,变小鸡——直立,变母鸡——飞到台上来,变凤凰。)

  四、小结

  师:刚才同伴之间的游戏开心吗?鸡蛋孵化最后长大的过程就像我们每个小朋友的成长过程,在老师和爸爸妈妈的悉心呵护下,在同伴的互帮互助下,我们一定会茁壮成长。相信以后的校园生活,一定会让我们更快乐!

心理课活动方案9

  摘要:团体心理辅导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教育途径,它作为一种工作模式可以移植到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中。其方法和技术带人课堂可以增强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研究针对学生当前成长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心理困惑,尝试在心理健康教学中的进行团体辅导式教学。本文主要介绍团体辅导式心理健康教学的过程与主要方法、技巧。

  关键词:团体辅导;心理健康;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越来越受关注,高校近年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情也空前高涨。就心理健康教育而言,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始终是课堂教学。为了更富有成效的实施心理健康教学,自20xx年以来,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从我院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总结了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团体辅导式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的设想,即把团体辅导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借鉴团体辅导的理论和技术,以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前提,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途径开展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以班级或系为单位,在新生中开设心理健康课,每周2节,授课时间一般为一个学期至一学年。实践结果显示,团体辅导式的课程深受学生的欢迎。本文拟就自己这几年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中的实践和探索,探讨如何通过团体辅导的形式进行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以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提供可行性的方法和建议。

  一、构建团体辅导式心理健康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从理论上看,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的发挥个人的身心潜能与积极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改变学生消极的感受和内心体验,促进良好的社会适应使学生心理素质得以不断提高。

  心理学认为,人的感受和体验产生于人的活动。因此,要改变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最好就是通过活动的方式。另外,团体动力理论的观点认为“团体往往在人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在成长的任何阶段都需要团体的陪伴和支持。团体不仅仅能够协助人们达成目标,而且可以满足人的多种心理需要。每个人作为团体的一分子,他的内在需要在群体互动中可以获得满足。”基于以上种种,把心理健康课堂中的学生当成一个团体,以团体活动的方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团体活动中去体验、感受、反思,将使得学生在群体互动积累广泛的生活经验和亲身感受,促使他们进行自我探索,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从实践上看,当代大学生心理状态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现状,是确定团体辅导式心理健康教学的基础和依据。首先,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共同性和相似性,都是面临成长过程的如何认识自己、认识环境、调整自己的问题。因此,在心理学课堂上的全体学生就是一个天然的具有共同发展性问题的团体,心理课教师就是团体指导者。其次,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现状上看,我国高校心理健康课的探索尚属初步,心理健康教学的方法还是以传授为主,课程目标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我们需要一种富于启发的,能激活课堂的教学模式。团体辅导式教学可以把团体活动的方式引入课堂当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玩(活动)中学”。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参与课堂教学中,增加心理健康教学的实效性。

  二、团体辅导式心理健康课堂模式的框架

  团体辅导的过程主要包括“热身——自我探索——总结”三个阶段。在实践探索过程中,我们根据大学生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参照团体辅导的工作模式,在心理健康教学课堂上试行团体辅导式教学的“五阶段教学法”。

  其中,心理健康教学模式这五个基本的教学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和任务,但他们并非是完全孤立的,他们是连续的,相互影响的,很多时候是彼此相融的。在进行团体辅导式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对团体辅导式教学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有清晰的了解,才能把握住团体的发展方向,有效地引导教学目标向健康的、既定的方向前进。

  三、团体辅导式心理健康课堂模式的操作方式与技巧

  很多的研究表明,参与程度高、内心体验深刻的教育形式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获得真正的实效。因此,要在教学过程中获得预期良好的效果,学生能否在行为、情感和认知上的积极投入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根据学生学习内容精心选择团体活动方式,灵活地采用活动、讨论、游戏、案例分析、行为训练等方法进行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以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保持持续的的.学习激情和旺盛的精力。

  (一)深化认知,澄清观念的学习

  头脑风暴法:又称脑力激荡。具体做法是教师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如“有什么方法可以提升个人的交际魅力?”,学生对问题自由发言,谈出自己此刻的想法和感受。这样一来,通过一个灵感激发另一个灵感的方式,产生创造性思想,促使学生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团体讨论:很少有事情不能在团体中处理。我们可在课堂中藉由学生成长中面临的共同问题或者对现实的困惑进行团体讨论,通过相互沟通交流,集思广益,使学生通过比较获得启发,对问题有进一步的体会,从而修正一些模糊或错误的观点。讨论可以是分小组的交谈,也可以是全体学生论坛式的交流。

  问题辨析:针对学生成长过程中一些有争议的、值得关注的问题,如“大学生应该不应该谈恋爱?”等,教师可以组织不同选择的人进行辩论,谈自己做出这种选择的理由和观点,并给予点评,从而澄清模糊认识,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

  (二)情境体验学习

  团体游戏:它是一种主要的、且十分有效的游戏活动方式,它不仅能制造快乐气氛,消除精神的紧张,最主要的是它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给学生启迪和思考。教师在设计游戏类活动时注意引发出更深的思想内涵,做到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想。

  角色扮演: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的主要目的使学生能设身处地去扮演一个在实际生活中不属于自己的角色,透过不断的演练,得以尝试和体验另一种生活的方式和行为模式。教学中,针对相应的专题(如社会适应性训练,人际交往训练等)可以设计一些“心理剧”让学生在心理剧中扮演一定的角色,然后大家组织讨论,指出其中不妥当的情绪和处理方式,再由其他成员将他们认为比较合适的方式表演出来,使表演者和观看者从中受到教育。

  情景模拟:给学生提供一种情景或者氛围,让学生从中有所感受和体验。如在课堂中由教师事先安排—个人际冲突的现实情景,让学生体会当下情景下的心理状态,并学会反思和处理人际冲突问题。

  (三)新行为的训练学习

  行为示范:在教学中,教师可提供详细而具体的行为示范,学生观摩、仿效、预演;或者,教师也可让成员观察数种不同的行为,从中选出最标准的行为作为练习的标准。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习得预定的目标行为或技巧。

  行为训练:它是学习并强化适应的行为,纠正并消除不适应行为的一种心理辅导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各种训练活动,让学生在训练活动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如“沟通技巧训练”、“练习倾听”等。

  上述种种是团体辅导教学中最常用的一些方法和技术。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辅导类活动方式可以选用,比如说音乐调试、手语舞的学习,等等。

  四、实践成效

  在尝试把团体辅导移植到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对新教学模式的效果进行评估,我们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主观和客观评估。包括了对学生及教学课堂的观察和纪录、学生的作业以及实施教学期间和结束时与学生的交谈和调查、教学前后心理测量等。从教师的观察以及与学生的交谈中,我们发现随着课程教学的不断开展,每一位同学都感觉比以前更积极向上、心情更愉快,对团体辅导式教学也都给与了较好的评价。在学习期间一项调查中。98%的学生认为心理课“有必要”,90%的学生“希望课程继续下去”,94.5%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的形式“非常好”,82%的学生认为课程对自己心理素质的提高“非常有帮助”或“很有帮助”。而在教学结束后同学们对自我的评估中,均认为自己在参与过程中认知、情绪、行为有所改变,学生对心理辅导式教学总体上都是“愉快”。“轻松”,“有趣”,“让学到很多知识和道理”等正面的评价。其中一位同学在调查表上写到:“心理健康课就向一把钥匙,一把打开心中很多结的钥匙。它使我更加理性,客观的认识自我以及外界的问题。使我更成熟”;另一位同学写到“我感觉这门课很愉快,也很自然轻松,总感觉在这里是释放自我的空间。它使我把一种美好的氛围下学到了很多心理知识。也启发我思考很多的问题,学到了很多道理。谢谢老师”。

  而从教学前后对学生进行心理测量的结果对照中表明,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团体辅导教学后,同学们的得分的平均分较之前有所降低,多数成员改变显著。结合定量和定性的评估来看,学生对团体辅导式教学反响强烈,教学的效果较显著。

  通过以上的实践和探索,我们主要有以下的体会:

  (一)团体辅导式心理教学以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共性问题作为专题给学生进行辅导。教学内容适合大学生的特点,活动内容丰富,寓教于乐,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二)团体辅导式心理教学的教学方法采用团体辅导的方法和技术,大大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有利于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加大了学生对课堂的投入程度。

心理课活动方案10

  一、领导小组

  为加强对活动的领导和指导,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学校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如下:

  组长:

  副组长:

  主办:政教处

  承办:团委会、心理咨询室

  二、活动主题

  “和谐心灵、健康成长”

  三、活动目的:

  通过设计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针对性,参与性强的活动,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为学生搭建锻炼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的平台,构建和谐自我,和谐校园,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一种关注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氛围。

  四、活动对象

  全校学生

  五、活动时间

  20xx年5月9日—20xx年5月30日

  六、活动安排

  (一)宣传启动仪式

  在校内宣传栏上滚动播放宣传标语,营造氛围。

  (二)“最美的`笑脸”征集活动(负责人)

  (三)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负责人)

  活动内容:《毕业班考前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溪安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成员、凤城中学心理教师。

  活动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图书馆学术报告厅

  (四)“心理健康教育一条街”活动(负责人、学生会)

  活动目的:提高学生的心理自救意识,让更多的同学从中获益,在全校范围内宣传心理健康,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扎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活动方式:将心理趣图、心理知识、“最美的笑脸”等以展板的方式展出,让点点滴滴融进我们的心灵并茁壮成长。

  活动时间:5月30日中午

  活动地点:校道宣传栏

  (五)心理电影展播(负责人、学生会)

  活动内容:《放牛班的春天》

  活动对象:初二年全体师生

  活动时间、地点:5月17日晚6:30图书馆学术报告厅

  (六)心理健康教育课评选(负责人)

  参照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xx年修订)》选择高一年段开展一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参与“泉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评选”。

  报送时间xx年5月30日前报送泉州市教育局

  活动要求:

  (七)组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负责人)

  为进一步加强心理教师的专业技能,促进心理教师的专业成长,根据泉州市教科所《关于泉州市心理教师成长工作坊三周年纪念活动暨泉州市心理健康教育基地校第二次观摩研讨活动的通知》精神,选派专职心理教师参与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活动时间xx年5月11—12日

  活动地点:泉州市开发区实验学校

  (八)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申报工作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的通知》(闽教思〔20xx〕43号)和《泉州市教育局关于组织申报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的通知》(泉教思〔20xx〕2号)的精神,我校于本月中旬申报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提交《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申报表(负责人:胡银杉),做好心理健康中心设备的采购和建设(责任部门:总务处)。

  七、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途径,是集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方式,各班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各项活动。

  2。抓好宣传,营造氛围。各班要深入宣传和动员,扩大活动的参与面,积极配合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不断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心理课活动方案11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及Xx教体局教基〔20xx〕90号文件精神,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全面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我校决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

  一、成立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各班主任

  二、活动主题

  快乐学习,幸福生活

  三、主要目标及任务

  1、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引导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

  2、积极推进心理咨询室建设,开展“快乐学习,幸福生活”主题系列活动。

  3、以“提升师生幸福感”为核心,加强心育文化建设,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生幸福奠基。

  四、活动时间

  20xx年10月8日—11月8日。

  五、活动内容及形式

  1、举行一次国旗下讲话

  各中小学在周一升旗仪式上,安排一名校领导发表以“快乐学习,幸福生活”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推进“快乐学习,幸福生活”主题系列活动深入开展。责任主体:校长室(郑敏志)

  2、召开一次“快乐学习,幸福生活”主题班会

  以班级为单位,围绕“快乐学习,幸福生活”这一主题,召开一次主题班会。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力求取得实效。主题班会要有教案。责任主体:德育处(昝洪赋)

  3、出一期“快乐学习,幸福生活”主题黑板报

  各班利用黑板报,以“快乐学习,幸福生活”为主题,出一期专刊。学生动手搜集资料,设计版面,校内组织检查评比。

  责任主体:团委(宋伟华)

  4、举办一次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

  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师面向学生举行一次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责任主体:心理健康兼职教师,负责人(李锐)

  5、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竞赛

  以市教体局编印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问答为基础,组织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竞赛。责任主体:心理健康兼职教师,负责人(李锐)

  6、举办中学生征文评选活动

  组织中学生以“快乐学习,幸福生活”为主题,撰写一篇征文,要求紧扣主题,观点正确,体裁和字数不限。在学校评选的基础上,推荐若干篇优秀征文参加区级评选。责任主体:语文教研组(查红武)

  六、强化宣传,及时总结

  活动月结束之后,德育处对活动成果进行总结、上报。

  一、班会背景:

  和部分家长恳谈并且与个别学生交流后,发现问题主要还是出在不良的学习习惯上。因此适时开一次有关“学习习惯”的班会课是当务之急的事。

  二、班会目的`:

  通过班会使学生认识到学习习惯好坏优劣对学习的巨大影响,并积极改善自己的不良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质量。

  二、班会重点:

  检查自己的学习习惯,找出存在的问题。

  三、班会难点:

  养成一个好习惯,并付之以实践。

  四、班会准备:

  1、制作三份问卷准备印发给学生填写:

  问卷1是有关“好习惯、坏习惯的区分”,这些都是在家长那了解到的或是与部分学生交流中得知的情况。

  问卷2 是学生的一份“自我报告”,内容主要为: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习惯,列出自己的好习惯和坏习惯(不能少于3条),简要说明理由或后果。(课前填写)

  问卷3是有关“养成一个好习惯的实施计划”。

  2、请四位同学准备介绍学习经验。(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

  五、班会过程:

  (一)、引入:

  初三是我们初中四年里最后的收获年级,同学们四年的努力再经过这90多天的奋斗,将结出丰硕的果实。

  进入初三后,老师欣喜地发现很多同学开始全身心投入学习了,从被动转变为主动的过程中老师认为包涵着同学们对于自己未来的规划与期待。老师很开心,也对同学们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二)、“好”“坏”习惯之争:

  1、 发下问卷1《区分好习惯与坏习惯》,要求学生在这些习惯面前选择区分。

  2、 老师结合班内现象加以指导: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学习习惯的好坏。

  比如我们班一些同学总是认真制定学习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去做,学习安排得井井有条,生活十分有规律,作业总是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一些同学喜欢就看书和做作业时遇到的问题与其他同学讨论,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就比较透彻全面;一些同学在记忆知识时,采用记住后再记上几遍的“过度学习法”,公式、定理、名句、单词等内容在要用的时候总是能很快地想起;一些同学晚上做习题前,总是先复习一下有关内容,看一遍白天老师讲过的内容,然后才开始思考问题的解法,结果题目做得又快又正确。有这些好习惯的同学,学习效果常常较好。(点名表扬为主)

  再罗列一些个别同学的不良习惯(不点名):学习时心不在焉,看了大半天书也不知道书中在讲些什么;上课时不认真作笔记,而是在纸上、书上乱涂乱划,考试复习的时候就感到没有头绪;晚上总要先看好长一会儿电视,有时还要煲电话或上网聊天,然后才开始做作业,结果弄得很迟才睡,或者干脆把作业拖到第二天完成;边做作业,边翻小说、听电视伴音、浏览网页,作业做得很慢,有时还漏做或做错。这些坏习惯也严重影响了这些同学的学习效率。

  (三)、自查与反思:

  拿出已填写好的问卷2《自我报告》:对照上述老师所说的这些好坏习惯,在各自的这份自省表中进行修改或补充。

  (四)、指点迷津:

  请五位同学简要介绍自己或他人的学习经验:

  1、 分清主次,首先完成学习任务。

  要点是:不要在玩得很累、很迟时才开始学习,这样不仅学习效率不好,做作业、背书,常常来不及,而且还会对学习产生厌倦感。

  2、 专心致志,不一心二用。

  要点是:不要边做作业边干其他的事。

  3、 有张有弛,劳逸结合。

  要点:连续学习1、2小时,中间就应该安排一次休息。

  4、 学习生活的安排有规律。

  要点:根据学校规定的上学、放学时间,结合自己的状况,制定一个更具体的作息时间表,坚持下去形成习惯。

  5、 遵循学习常规。

  要点:课前预习,课上记笔记,课后复习,做习题。课间与同学讨论,不懂就问或查资料,独立完成各项作业。今日事,今日毕。

心理课活动方案12

  ——一次有意义的心理活动课

  “今天我们上活动课,” 周教授笑着走上讲台,“记住它的题目:盲行,”

  “待一会儿,所有同学,一男一女自由搭配,从我们这个报告厅出去,其中一个人回寝室拿一条毛巾将搭档的眼睛蒙上,被蒙上眼睛的就是‘盲人’,由另一个搭档指引着穿过天桥、花园、湖边、莲花池——记住路线,湖边就是湖边,我们的湖边贴着水面,每年都有湿着裤子回来的最后仍回到这里,从讲台上绕一圈下去,方可解开。”大家一片喧哗,显然已经迫不急待。

  “明白了吗?”

  “明白了”

  “在你们‘盲行’的途中可以思考;回来后谈一谈感受,老规矩:答对即可过关,我提示一点答案就在《管理心理学》这一章,现在开始——”

  偌大的讲堂等是人头攒动,大家从前排开始,一男一女的自由结合,依次走出,五百多人井然有序。

  “你应该明白;你一生只有这一次‘盲行’的体验,而且就在今天,就在这里;在今天这堂课上,所以有人都能理解你的行为,但如果换个地方这样做,你就不会被理解,必须亲自参加才能体会到,否则将永远感受不到‘盲行’的主旨。”

  晚上19:00上课,现在19:30,除了几个不愿参加活动的,大部分同学都大大方方地携手走出了报告厅,轻柔的音乐响起来,空旷而悠远

  “现在,谁愿意到前面来谈一谈你们的体会,‘盲行’的目的是什么?”[/font ]话音未落,周教授身边一下子围上来一大群‘志愿者’”。大家踊跃发言:

  “我感觉,任何人一旦接触上了,都可以建立信任。”

  “这是一种‘互动’,它包括:上下级之间的信任与默契、沟通、以及创新探索等等。” “服从,经验,信任——我是被蒙者眼睛的,但是我始终走在前面。”

  周教授微笑着:“这都不是我想要的答案。”

  “我认为是理解。”一个女孩说,与他结伴的男生补充:“经济利益最大化;如何配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我希望他能够对我有信任感,”一个女生说,“我们一起走,每遇到台阶,转弯的什么的,我都跟他说:‘下一步就是台阶了’而他总要自己试探这不是信任。”

  “我觉得眼睛真的很重要。”

  “人生需要有人指引。”

  “心动的感觉,”一个很阳光的男孩说,话音没落,大家已经忍俊不禁了,他很认真地解释,“周老师让我谈感觉,我觉说一下我的感觉,真的是这样的。”

  之后,又有人说:“当我蒙上她的眼睛的时候,我就立刻感觉到:我的同伴正在‘危难之中’于是我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我被感动了〉”一个温柔的女声幽幽道,“在湖边走的时候,有一会儿我实在很好奇,问他说:‘我离水面近吗?’他说:‘你离水面不到半米,但,我在你和水面之间。’”声音嘎然而止,随之掌声划破了寂静。

  “我发现了,还是得靠自己!我的这个搭档就一句话:‘你扮演盲人,就自己在忙道上走吧!’”

  众笑。

  “得知周教授的安排以后,我觉得很有意思,本想找个帅一点的男生一起同行,所以,拉上他以后,有些小失望”众笑。循着她的眼神望去,是一个很腼腆的男生。“一路走来,我才深深感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心灵的接触!真的,我猜:老师是在给我们上

  人际交往课:不看外表,跨越外表的障碍!”

  周教授笑笑:不置可否。

  “我愿所有的盲人都能够看到光明。”

  “如何战胜虚伪,与真实的自我面对。”

  “人是可爱的动物,只要施与爱,认真走好每一步,就是对生活的享受,无论信任、责任也好。”

  “健康是最重要的!”

  答案是五花八门的。

  “好,我来讲几句吧!”周教授坐下来,说:“大家为什么会这样积极发言呢?因为有感而发、不说不行。有一年盲行的活动回来,一个男孩谈完了感受,接着说:‘让我的搭档也说两句。’这是相互关照;还有一个女孩说得很坦率:‘我对我的搭档和不满意,一下楼他就跑了,是我叫住他的——男生怎么能这样?当面都敢骗我(笑声),我要告诉你,起码,诚实一点!’

  还有一个女生说:‘我对我的这个男生也很有意见,他让我拿毛巾,我说,你去,他才去;我在楼下等着,他拿个毛巾就拿了半天,时间长,效率低。’随后那个男生说:‘我的搭档很漂亮,脸很白,可男生寝室的`毛巾都从来没有勤洗的,我找了几个宿舍,都已经没有能看到的了,我之所以下来晚,是为你找一条干净的毛巾。’

  ‘盲行’能带来很多很多感受和有趣的事情,答案就在课本第12章——感激之心 我不允许在答案上又高于这个的,你们应该补上这一课。你们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上天给你的,却压根儿不去感激;有人买了手机都会很开心,买了电脑也会很兴奋,甚至别人送了手机电脑也会很感动而所有这些东西,和眼睛相比算得了什么呢?有人经常感到‘灾祸临头’、感到郁闷,都是缺少感激之心。 课本告诉你:‘感激之心乃幸福之匙’,‘钥匙’少了就打不开‘幸福之门’,感激之心少了,就对什么都总是永远的不满足。写上吧:‘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感激上苍!’

  建议你们回去以后看看《带着感激之心生活》这篇文章,读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感受一下。

  我们生命当中最宝贵的东西,上天都赋予了给你们了:你们有一双手,跟它相比,电脑算得了什么?你们有一双眼睛,一切不如意跟它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感激之心’,今天开了个小头,你们回去自己理解。美国唯一一个以人类美德命名的节日就叫做‘感恩节’。明天起,学会感激有饭吃,有衣服穿不是人类任何时候任何人都有眼睛,我建议,我建议你们将这段话铭记于心——

  对于每一个人而言,感激之心可以说非常重要。从另一个角度看,可以说是人类一切幸福的源泉。所以,如果没有心存感激,断然不可能有幸福可言,甚至会导致灾祸临头。 心存感激越多,幸福也就越大。换言之,感激之心乃幸福之匙。如果失去了这把钥匙,幸福必然会在刹那间归于乌有,由此可见感激之心的重要。

  背下来,传给你的太太、你的孩子、你的家人、你的公司,它能让你的事业长治久安。对于中国人来讲,这一段话抵过十四年的知识。

  心理学的最高原则:‘感激之心’。下课。”

  全体起立,热烈的掌声久久不去。

心理课活动方案13

  活动目的:

  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稳定的情感,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拥有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生活环境,我校以心理健康周教育契机,以“沐浴心育阳光健康快乐成长”为主题,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促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并使之学会心理调适的基本技巧,为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此次主题活动周,让更多的同学进一步意识到在认真学好知识的同时,还应积极地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活动主题:

  沐浴心育阳光健康快乐成长

  活动时间:

  第14周

  活动地点:

  xx中心小学

  活动内容:

  一、心理健康活动周启动仪式暨观摩研讨活动(具体议程如下):

  1、宣布心理健康活动周启动仪式开始

  2、顾问代表讲话

  3、教委办领导讲话

  4、宣读紫峰中心小学心理健康活动周方案

  5、学生代表发言

  6、大型手语操

  7、团体心理活动观摩课

  8、心理讲座

  二、黑板报

  各班以“沐浴心育阳光健康快乐成长”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低年段以学生的学习为内容,比如: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怎样让孩子们快乐学习;中年段以如何调节情绪,快乐每一天,或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为内容;高年段以沟通、互动、和谐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内容。(于5月8日前完成)

  三、宣传栏(美术作品、书法、作文)

  负责各宣传栏的老师(其中有美术、书法、作文)围绕“沐浴心育阳光健康快乐成长”收集好相关作品,高年级的作文可让外来生谈谈自己的成长经历,生活、学习、交往所遇到的烦恼或挫折。(于5月8日前完成)

  四、心理辅导课

  各班的辅导员在周五第三节上一节心理辅导课,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主题与黑板报的主题相一致。

  五、广播站

  与校广播站的老师合作,推出午间“心灵之声”栏目,负责的老师收集关于心理方面的小知识、小测试、歌曲等等,于星期二~四中午播放。

  六、展板

  制作心理展板,其一为学生作品展示板,其二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简介,由心理课题组的老师完成。

  七、活动乐园

  (一)团体心理活动

  时间:星期二下午

  地点:操场

  内容:感统训练(夹弹珠、袋鼠跳、走s型、弹乒乓)

  对象:一、二年级学生

  (二)团体心理活动

  时间:星期三下午

  地点:操场

  内容:合作之旅(纸板渡河、赶鸭子、人椅、结对而行)

  对象:三、四年级学生

  (三)心理知识竞赛

  时间:星期四下午

  地点:多媒体教室

  对象:五年级学生

  (四)心理影片欣赏

  时间:星期三下午

  地点:多媒体教室

  内容:《隐形的翅膀》

  对象:六年级学生

  活动要求:

  1、每项活动由各负责人组织实施,确保活动质量,并注意收集整理活动资料。

  2、本届心理健康活动周是我校首次推广心理健康教育,希望各班能够能认真落实活动的.各项安排,使更多的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得到快乐,受到教育。  教学目标:

  1、通过辨别几种常见的面部表情去感知、判断人的良好与不好情绪。

  2、知道良好的情绪使人健康、初步学会去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

  3、在观察、感知、辨认、判断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情绪识别力。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5、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辨别面部表情来判断良好的与不好情绪。

  活动难点:如何引导幼儿积极想办法,来初步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

  活动准备:

  1、六个表情面具(大笑、微笑、生气、哭泣、愤怒、害怕)

  2、准备《健康歌》、《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的歌曲磁带及录音机;

  3、课前排练好《他落入了情绪的深渊》的小品。

  教学过程:

  一、谜语趣导

  现在老师给你们猜一个谜语:"人人身上一大宝,既会哭来又会笑。生起气来眉上翘,高兴起来哈哈笑。"你们知道是什么吗?(脸)

  二、情绪大变脸

  (一)辨别面部表情

  1、你们见过哪些表情的脸?(启发幼儿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表情面具)

  2、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同表情的脸?

  3、教师小结:"脸"真是一位大魔术师,时时刻刻都能发生很大的变化:一会儿笑,一会儿哭,一会儿又生气,一会儿又愤怒……真的变化无穷,我们可以通过脸上的表情他人的情绪。

  (二)"变脸"游戏现在我们来玩玩变脸游戏好吗?

  1、集体游戏。教师出示表情面具,幼儿做相应的表情。

  2、同伴之间互相游戏:你说我来做。

  (三)引导幼儿将表情面具按情绪进行分类

  1、刚才我们在玩变脸的游戏中,你觉得哪些脸让你心情高兴?哪些脸让你心情不好呢?

  2、引导幼儿将几个表情面具从良好情绪和不良情绪进行归类。

  3、教师小结:当我们微笑、大笑时我们的心情好,高兴、快乐属于良好的情绪;而当我们生气、哭泣、愤怒、害怕时,我们的心情不好,属于不好的情绪。情绪有"喜"、"怒"、"哀"、"乐"四种类型,原来,我们可以从我们脸上的表情知道他的情绪怎样。

  (四)玩"脸谱转盘",巩固对情绪的理解

  1、规则:每次请1位小朋友来玩转盘,转动指针,指针指到哪一处脸谱,这位幼儿就试着做出这种脸谱的表情,判断出情绪大类(好的还是不好的情绪),并说说自己对这种情绪的感受。

  2、讨论:你喜欢哪种情绪?不喜欢哪种情绪?为什么?(知道不良的情绪不利于自己的身体健康,愉快的情绪有利于自己的身体健康)

  三、联系生活实际

  1、请幼儿观看教师事先录制好的幼儿园的生活片断。

  问:录像中哪些小朋友表现出好的情绪?哪些小朋友的情绪是不好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从面部表情进行判断)

  2、这些小朋友为什么会有不好的情绪?你能想什么方法帮助他们有良好的情绪?(引导幼儿说说调节情绪的方法)

  3、教师归纳小结:是呀,我们长大了,当我们不开心或害怕、想哭的时候,我们可以想很多办法,如把不高兴的原因讲给别人听,或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去跑步、做游戏等,慢慢就会把不开心的事给忘了,同时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也要变得坚强、勇敢,不要随便掉眼泪。如果我们经常保持快乐的情绪,我们的身体才会更加健康。

  四、活动结束

  一起来跳舞最后,让我们随着《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欢快的旋律唱起来、跳起来。让我们时刻能像现在一样高兴、快乐,保持一份好心情。

  五、活动延伸:

  1、布置"心情墙",引导幼儿学习用脸谱娃娃的表情进行自己心情的记录。

  2、开展"小小心理咨询师"的活动

心理课活动方案14

  目前,用工单位对毕业生的考察内容已经从专业课成绩、英语能力、计算机水平等常规指标向多方位、多层面发展。目前的高校人才培养往往局限在学生专业领域拓展或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这种定性的培养方案不仅无法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会埋没一些学生的才能和潜能。可通过建立一个以学生辅导员为核心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弥补现存培养方案的缺陷。该培养方案与以往方案不同,更加贴近学生。以辅导员和学生社团相配合,通过个性化档案建设和针对性培养计划,达到最佳的培养效果。

  一、辅导员在培养方案中的作用

  随着大学体制改革的逐步完善和深化,学生辅导员的工作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目前,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辅导和高校学生活动的制定与督促。因此,与授课老师相比,辅导员更加贴近学生群体并在学生中具有一定威信。基于以上原因,将学生辅导员引入培养方案能提高方案的适用性和普及性。培养方案的实施中,辅导员须在综合测评组织的帮助下进行以下工作。

  1.信息采集和资料库建立

  本培养方案是基于建立一个完善的学生信息库作为个性化培养趋向的依据。学生辅导员作为该信息库的维护者,需要不断更新学生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学生的自然信息和参加各种类型比赛的获奖情况等,并对学生进行交叉分类。辅导员可以通过信息库的检索功能方便的整理出具有某一方面特长的学生。

  2.人才推荐和人才培养

  培养方案中,学生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因材施教将具有特长和爱好的同学推荐到适合的组织进行技能培训。同时,学生工作辅导员还需配合相应组织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考核,以实质性的提升学生技能。对于多次尝试同一领域技能却无显著提升的同学,在征求本人意见后推荐其加入其他组织。另外、辅导员需在个性化培养同时关注学生学习成绩,对素质培养导致成绩下降的学生进行督促与预警。

  3.提升必备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心理素质、应变能力等“软实力”在日常工作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也使得辅导员的工作向更加深入、更加重要的方面发展。所以,培养方案将这些能力的提升作为必选内容,由学校有关部门进行统一培训和辅导。

  心理素质的提升包括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培养、受挫耐压能力的锻炼、心理调节能力的'提升等。应变能力等职业素质的提升主要是配合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的进行深化学习。

  二、学生社团的职能

  1.学生社团定位

  目前,高校学生社团的功能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并且普遍存在监管松散、活动模式化等缺点。因此,目前的学生社团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本培养方案将学生社团从普通的学生组织上升成为辅助学生辅导员提升学生素质、培养个性化人才的教学机构。使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资源提升素质。

  2.学生社团工作方式

  为确保学生社团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需进行下列工作:

  首先,应完善学生社团机构设置,建立一个社团监管部门。通过该部门进行社团资料采集、社团培养方向确定、社团活动审批、社团活动完成度测评、社团会员技能提升情况考察等。通过进行上述工作,对培养方向相近的社团进行整合。同时,通过技能考察结果进行社团等级评定,进行优胜劣汰的选拔以保持社团在良性竞争下逐步进步趋于完善。

  其次,定期组织个性化技能培训或兴趣提升。根据类型不同开展相应的培训和素质拓展活动。在活动进行的同时,记录学生参与情况和能力提升情况。最后,定期向学生辅导员进行人才跟踪汇报;对信息库中学生参与活动及活动中的提升情况进行汇报,并通过信息库对比功能对未获得提升或进步不大的学生进行筛选。根据个体情况,对其进行动员或建议其更改素质培养趋向。

  3.学生社团职能示意图

  三、培养方案实施方法

  1.培养方案实施条件

  为使本培养方案顺利实施,学校可根据需要在管理制度做出相应调整:

  首先,高等院校体制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辅导员的地位,但其在高校中仍属于不被重视的群体之一。故其在对学生素质培养工作中的作用受到较大限制。所以实施院校应通过相应规章制度提升学生辅导员的职能和工作权限,以保证辅导员的工作有章可依、有法可执。

  其次,高校须将信息库的建设作为办公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库中应详尽包括学生姓名、学号、所在院系、学习情况、参赛获奖情况、兴趣爱好、参加个性化培养的提升情况等。同时,授权辅导员对其进行维护和更新。并定期检查辅导员的完成情况和完成效果,作为辅导员工作能力的测评方式之一。

  最后,实施院校需定期举办或承办各种方面领域的比赛。通过这种方式,检测与鼓励学生投入到个性化培养方案中,使其在比赛中获得提升得到锻炼。同时,实施院校可创办个性化奖学金以奖励在培养方案中获得较大提升的学生。

  2.培养方案整体示意图

  四、结束语

  本文阐述了以学生辅导员为核心的高校个性化培养方案的原理、功能以及使用说明,总地来说,此培养方案有以下几方面优点:(1)方案针对性强、学生认可度高;(2)个性化培养可提升学生的职场竞争力;(3)培养方案工作原理简单、信息库软件实用性强,便于高校推广;(4)资料库亦可作为辅导员举办及参与活动的人才备选库。

心理课活动方案15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

  就业抗挫能力是指个人在遇到就业挫折时,能顺利地克服挫折带来的消极心理状态的能力。抗挫能力有两方面的构成要素:(1)自控能力。自控能力是人们以自己明确的目的,善于通过理性的思考,以达到维持心理平衡,能动地支配行为的能力。(2)应变能力。应变能力是一个人受挫后的自制力、适应性、灵敏性的综合表现。

  受过专业训练的职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遵照团体动力学和群体心理学等原理,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运用团体辅导的技巧,指导学生以团体的形式进行活动,可以有效提高职校生的就业抗挫能力,最终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一、国内外善于团体心理辅导提高职校生就业抗挫能力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团体心理辅导起步早,发展快,已从学校发展到社会和家庭,覆盖面相当广。而我国团体心理辅导起步较晚,产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但是近些年发展迅速,尤其在学校团体心理辅导领域,理论研究涉及范围颇广,但在具体实践操作上未形成系统。团体心理辅导如今最活跃的地方仍是高校,研究对象也多是面对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近年来涉及的领域开始逐渐增多,团体心理辅导的内容发生了多样性的变化,从过去的自我成长、人际交往、情绪抑郁等主要领域,开始向网络依赖等崭新领域尝试探索,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主要涉猎的领域有自我概念、厌学心理、自信、学习的适应性、学习动机等领域,但多数还是偏向于发展性团体,治疗性团体辅导因为对团队领导者的要求比较高,数量还是较少,有些职业学校开设的团体心理辅导主题上则主要针对新生适应、人际关系、团队建设等,另外团体心理辅导的辅导模式较为单一,对团体心理辅导的实践性进行论证较少,发现针对职校生的挫折教育系统研究较少,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提高职校生抗挫能力特别是就业抗挫的实践研究基本上处于空白水平,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显得非常重要。

  二、团体心理辅导提高职校生就业抗挫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1.理论基础

  (1)团体动力学理论

  团体动力学理论旨在探索团体发展的规律,它研究团体的形成与发展、团体内部人际关系及对其他团体的反应、团体与个体的关系、团体的内在动力、团体冲突、领导作用、团体行为等。

  (2)社会学习理论

  人们通常是通过他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所以团体辅导可以为各种适应不良的成员提供多个可模仿的榜样,以帮助他们改变不适应的行为。通过团体心理辅导,为职校生就业挫折教育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活动场所和一种信任的、温暖的、支持的团体气氛,使成员可以以他人为镜,反省自己,深化认识,同时也成为他人的社会支持力量。

  (3)积极心理学理论

  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2.实践依据

  作为长期从事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职教工作者,我们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就业受挫能力普遍处于较低水平。我们抽取了学校部分班级,对学生进行就业抗挫能力水平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我们的看法。近年来我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经常开展各类团体心理辅导,特别是在对班级心理委员培训中采用了各个主题的系列团体心理辅导,培训后心理健康教师对培训的效果进行了测试,结合有关班主任和部分家长的访问情况来看,团体心理辅导这种方式对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能力,提高心理素质有着较好的效果。因此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方式提高学生的就业抗挫能力,教育学生正确地面对困难、面对挫折,这是一堂重要的人生之课。

  三、团体心理辅导提高职校生就业抗挫能力的研究策略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以及将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在职校生就业抗挫能力培养上的可行性、职校生就业抗挫能力培养团体心理辅导整体方案、职校生就业抗挫能力培养团体心理辅导操作模式、团体心理辅导在职校生就业抗挫能力培养上的实效性。在实践过程中,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步骤:

  1.收集文献研究资料,完成调查研究。

  通过收集、梳理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设计两份调查问卷,分别是《职校生就业挫折状况调查问卷》和《职校生就业挫折应对方式问卷》。通过调查问卷,初步了解学生在就业抗挫能力的特点,以及面对挫折选择应对方式的情况,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比较可靠的依据。

  2.建立课题研究QQ群,搭建交流共享平台。

  在课题研究人员QQ群,把研究计划等课题研究的资料共享,将调查问卷的设计在QQ群里充分征求意见。

  3.收集学生受挫个案,提高学生抗挫能力。

  通过在学校心理咨询室担当专兼职心理咨询师,收集大量学生遇到挫折的真实案例,通过咨询老师的帮助,使学生迅速找到应对挫折的方式,从而充分了解了学生的抗挫能力,完成个案后对咨询记录进行整理,并定期进行案例分析,找到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的方法。

  4.撰写团体辅导方案设计,应用教学实际。

  在设计团体辅导方案前先讨论方案的基本框架结构,按照“导入――活动――体验――总结”模式设计团体辅导方案,完成多个方案的设计工作,主要有:“游戏破冰,成员互识”、“理想现实,分享焦虑”、“职业兴趣 自我探索”、“模拟招聘 自我认识”、“穿越生死 突破自我”等,并在心理课和心理委员培训中加以实践,最后将方案总结成册。

【心理课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方案12-06

心理活动课设计方案07-03

心理健康活动课设计方案06-08

心理活动方案09-21

心理宣传活动方案10-03

心理活动方案06-30

心理活动课设计方案【精品7篇】07-04

亲子课活动方案11-06

比赛课活动方案03-17

小学《我就是我》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方案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