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3-12-08 12:32:24 设计方案 我要投稿

(热)设计方案4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设计方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设计方案4篇

设计方案 篇1

  综合课

  1、认识“初”、“眉”等10个生字,会写“北”、“南”等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和了解谚语的美。

  3、有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能在积累谚语的同时增长知识。

  识字和积累谚语

  写字,尤其是“北“的字型。

  小组合作学习

  课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谚语,它不仅告诉我们很多知识,而且方便我们的生活。和它交上朋友是很有意思的。现在我们就来学几个。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小声的讲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勾画出来,再把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互听。

  3、学生说说自己的记字方法,教师注意总结推广学生中好的识字方法。

  4、教师出示字卡,指名学生读、齐读、抢读。

  做找字游戏:将本课的识字卡摆在桌上,教师发字音,请小朋友赶快找出来。(也可以小组做这个游戏)最后,开火车读字。

  5、再读课文,要求认准课文中的生字,读通课文。

  三、写字教学

  1、请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看看该怎样写才好看。

  如,“北”字,谁来提醒小朋友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北的反义词是什么?(南)你会写吗?你觉得哪里最容易写错?(注意里面不是羊)

  3、学生描红、书写。

  4、学生写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总结、表扬写的好和进步大的孩子。

  四、自读课文

  五、布置课下收集谚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1、自读生字。

  2、教师指名、齐读。

  二、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整体感知谚语的特点:这些谚语读起来押韵,像诗一样,很美)

  (2)自己读一读,感受感受。

  2、理解课文内容。

  (1)多媒体课件演示夜空月相变化的过程。

  课文中哪一句说的是这个情景?(师解释农历、娥眉、团圆)

  (2)第二句:结合观察课文插图,了解“北斗”,简介北斗星的指向。

  (3)读第三、四句,知道“蜻蜓低飞”、“大雁北飞”、“燕子南归”都与天气变化有联系。让学生通过读文,自悟上述现象各预示了哪些变化。

  (4)学生自读领会“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5)朗读课文。

  三、积累

  1、记背本课谚语。

  2、交流收集到的其他谚语,并说说谚语的意思。

  板书设计:

  8、识字

  娥眉月 将有雨

  月团圆 天将暖

  辨西东 气转寒

  知南北 要穿棉

设计方案 篇2

  一、利用微视频教学资源营造良好的英语课堂教学氛围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保证英语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营造教学氛围,而微视频教学资源的充分运用可以为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提供可靠的保障。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可结合课程内容来进行微视频教学资源的选择,以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微视频教学资源集声音、图像、动画为一体,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并且较好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这为英语教学氛围的营造创设了有利条件。[1]

  例如,教师在讲《This is my sister》一课时,就可以通过微视频教学资源来达到教学目的.,先给学生播放一小段相关的微视频并让学生注意听其中的内容,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之后,再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解就会容易很多。

  二、借助微视频教学资源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微视频教学资源突破了图片教学资源以及音频教学资源的局限,实现了二者的有效结合,同时也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2]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有效的微视频,然后在课堂上放给学生看,使学生亲身体验其语境,进而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的兴趣大增。

  例如,在讲《How much are these pants》时,由于本课所学的知识涉及商品购买问题,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教师在运用微视频教学资源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就可以有选择性地播放几段关于购买食品、蔬菜以及水果等的视频。根据播放的内容展开对话,有效完成“What color do you want?Do you have...?”等句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有效使用这些句型进行日常交流。

  三、充分借助微视频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

  微视频教学资源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能够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借用网络中优秀的、科学的视频来丰富学生的知识。所以教师应将微视频教学资源有效地应用到初中英语教学中,以达到拓展学生视野的目的。[3]播放各类影像资料,不仅为学生营造了真实的情境,还能极大地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设计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努力实施体育与健康课新课程标准,鼓励并提高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人的主动发展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二、教学内容:

  本课以篮球为主要内容,主要学习篮球的假动作后运球突破技术.

  三、教学目标 :

  通过学习假动作后运球突破,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和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的优良品质。

  四、组织教法:

  1、根据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和生理机能等的变化规律,提高认识、培养兴趣,主动参与。

  2、在教师的“导演”下,把练习内容作为达成目标的手段和途径,通过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组织形式,作到“严而不死、活而不乱”。

  3、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积极探索的学习氛围,达到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目的。

  五、课的安排

  1、开始:各小组长报告本组出勤,师生问好,导出本课内容

  2、准备部分:利用球操热身,利用各种运球练习以及运球打球游戏来熟悉球性并提高控球能力。

  3、基本部分:

  ① 持球进行假动作练习(以右脚为中枢脚为例)

  ② 使用标志物练习

  ③ 用真人防守练习

  ④ 向学生介绍其它过人方法

  ⑤ 分组比赛

  4、放松运动及小结:利用心理暗示方法放松身心

  体育与健康课教案(水平五)

  即墨市第一中学 赵刚

  一、学习内容

  篮球基础运球技术----假动作后运球突破

  二、学习目标

  学习并基本掌握假动作后运球突破技术,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培养机动灵活、奋力拼搏的精神。

  三、学习步骤

  1.导入 阶段:明确课的目标,教师简单陈述

  2.学习体验:篮球运球技术----假动作后运球突破

  (1.)求实:热身运动 : 篮球场名称识记

  ( 球操一套 )

  头部运动、肩部运动、体转运动、腰部绕环、俯背运动、胯下运球、垫步绕环、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五分钟时间进行提高控球能力练习(可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练习)。游戏:运球打球(两人一组运球,在保护好自己的球的前提下,把对方的球打掉) 而后可进行多人练习

  ◎◎◎◎◎◎◎◎◎

  ◎◎◎◎◎◎◎◎◎

  ◎◎◎◎◎◎◎◎◎

  ◎◎◎◎◎◎◎◎◎

  ▲

  (2.)求知:建立正确概念

  提示1、持球的技术:两脚左右开立,两手持球置于体侧

  提示2、身体重心的运用

  ① 提问与说明:攻守两人对峙,采用何姿势

  提示:在不采用传球、投篮前提下

  ② 简介假动作后运球突破的特点、作用、注意事项(以右脚为中枢脚为例):进攻队员持球面对防守队员,左脚向左跨一步,做假动作迷惑对方,让他误以为要从他的右侧突破。待防守队员重心向右移动时,进攻队员左脚迅速向对方左侧跨一大步,将对方置于身后,运球突破过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解:▽为标志物或人,◎为进攻队员

  (3.)求学:学与练: 形成正确的技战术概念

  学练方法:可让学生先尝试

  练习1:持球做假动作练习

  练习2:利用标志物进行练习,并让学生展示。

  练习3:面对防守队员进行练习,并让学生展示。

  学练要求:面对防守,果断突破

  学练重点:假动作逼真,过人的.步法

  提示1:突破前用假动作摆脱防守

  提示2:突破时注意侧身控制好球

  提示3:把握时机,第二步迈的要大、果断

  (4.)求精:学生自练、自评、互评,教师引导

  (5.)求美:选部分学生进行展示,教师和学生集体评价阶段

  (6.)求高:让学生展示其它突破过人技术(右侧突破、体前变向、背后运球过人、转身突破),让学生分组练习.

  3、挑战体验:教学比赛

  (7)求乐:三对三半场比赛

  提示1:前提:尽量不直接投篮或传球,多运用所学技术(假动作后运球突破)后投篮得分

  提示2:文明比赛、感受竞争

  提示3:注意安全

  ▲▲

  四、身心调节

  (1.)本课采用心理暗示的放松手法,目的是为了在短时间内使学生调节神经系统兴奋性,消除生活和心理上的疲劳,使情绪很快稳定下来,集中注意力便于更好的进行室内文化课学习。时间:2-4分钟

  要求:师生必须相互配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2.)师生评议,并介绍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3.)回收器材

  场地器材:篮球场三个、篮球37个、录音机一台

  加上教材分析、学情分析、预计效果、通过学习,学生的掌握情况

设计方案 篇4

  课题一:除法的意义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除法的意义和第68页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完成第68页上“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五的第l一6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在已学的除法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除法的意义,掌握乘;除法之间关系以及乘除法运算各部分问的关系。

  教学重点: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乘;除法之间关系以及乘除法运算各部分问的关系。

  教具准备:把第67页除法的意义中的三个例题分别写在三张纸条上,把下面教学过程()二中的4栏式题写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

  教师:我们在前面复习总结了加法、减法和乘法的意义和有关的知识,今天我们要来复习总结除法。

  一、教学除法的意义

  1.教师出示第67页第(1)题,指名学生读题。提问:

  “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怎样计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40×4=160(人)

  “在这个乘法算式中,40和4是什么数?160呢?”教师在上面算式40和4的下面写因数,在160的下面写积。

  “结合这个例题想一想,乘法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的运算?”教师强调指出:乘法是已知两个因数求积的运算。

  2.教师出示第67页第(2)题,学生读题,提问:

  “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解答?”学生列出算式后,教师板书:160÷4=40 (人)。

  3.教师出示第67页第(3)题,学生读题,提问:

  “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解答?”学生列出算式后,教师板书:160÷4=4 (班)。

  “计算第(2)题和第(3)题所列出的`两个除法算式所涉及的数有哪些?跟乘法的一样吗?”

  “计算第(1)题所列出的乘法算式是已知两个因数求积的运算,看一看除法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的运算?”

  教师概括:除法是已知积和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让学生看教科书第67页的下面关于除法概念的结语,齐读两遍。

  “在除法算式中,已知的积叫什么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什么数?所求的另一个因数叫什么数?”学生回答后,教师在除法算式的160的下面写被除数,在已知的因数的下面写除数,在所求的因数的下面写商。

  4.让学生看黑板上的三个算式;提问:

  “刚才我们看到黑板上的三个算式所涉及的数是一样的,再比较一下,第一个算式和第二、三个算式还有哪些不相同的地方?”可以多让几个学生发言。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行概括:

  不相同的地方有:计算方法不同,一个是乘法两个是除法;已知数和未知数不同。

  接着提问:

  “在乘法算式中哪两个数是已知的?哪个数是未知的?”

  “再仔细观察一下,在上面的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中的已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概括:从上面的三个算式可以看出,在乘法算式中已知的,在除法算式中变成了未知的;在乘法算式中未知的,在除法算式中变成了已知的;这就是说乘法算式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与除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正好相反。

  “像这样条件和问题正好相反的两种运算叫什么运算?”

  教师:除法是和乘法相反的运算,通常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二、教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教师提问:

  “想一想,乘法最基本的关系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积=因数×因数

  “怎样求因数?”教师板书: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除法最基本的关系式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商=被除数十除数

  “除数和被除数怎样求?”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利用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可以做什么?”(可以进行验算。)

  让学生自己验算第68页上的乘、除法。

  3.做教科书第68页上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教师说明题意,强调不要计算,要根据题目给出的算式直接写出得数。学生做完后,核对时要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

  4.做练习十五的第1—4题。

  (1)第l题,提问:

  “第1小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已知总重量和筐数,求每筐的重量,怎样求?为什么?”

  (2)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做,核对编的题时,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编的题把什么作为已知的,什么作为未知的。

  (3)第3、4题,先让学生独立做,核对时要让学生说出每一题的根据。

  三、教学l和0在除法中的特性 。

  教师逐步出示下面各题。

  (1)10÷1= (2)0÷5= (3)5÷0= (4)0÷0=

  31÷1= 0÷25= 10÷0=

  198÷1= 0÷987= 789÷0=

  1.教师先让学生看第(1)题。提问:

  “先算出得数,再看一看有什么规律?”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一个数除以1还得原数。

  2.再看第(2)题。学生计算出得数并说出规律后,教师指出:0除以不是0的数还得0。

  3.再看第(3)题。让学生想一下,然后提问:

  “5除以0商几?想0和几相乘得5?”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5,所以5除以0得不到商。

  4.教师指第(4)题提问:

  “0除以0得多少?”先让学生发言,说出因为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所以0除以0不能得到确定的商。

  教师:从第(3)题看出,因为和0相乘不得0的数不存在;从第(4)题看出;0除以0找不到确定的商。所以0不能作除数。

  四、作业

  练习十五的第5、6题。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设计方案07-21

设计方案(精选)09-26

(精选)设计方案11-04

经典设计方案12-05

教学设计方案03-04

网络设计方案07-24

消防设计方案08-04

设计方案模板08-06

设计方案格式11-03

实用的设计方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