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设计方案范文七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设计方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设计方案 篇1
一、班会课设计理念: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爱妈妈,才能爱祖国。”因此,亲情是一切情感的基石。只有爱父母,才会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爱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才能永驻真爱,形成质朴健全的人性。针对本班学生个性中暴露的自私任性、自我中心的不良倾向,通过真情体验,感悟亲情,激发学生爱的情感,丰富情感积淀,把亲情回报付诸于实践。
二、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亲情,懂得回报亲情,学会感恩,学会感谢所有应该感谢的人,把对父母的爱付诸实际行动,从而推动学生更加努力、快乐的学习,回报家长、老师、社会。三、教学方法观看视频、讨论、师生互动四、教学过程
1、FAMILY的意思:
(1)家庭
(2)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
2、提问:
(1)哪天是母亲节,哪天是父亲节?
(2)父母生日是几月几日?
(3)父母喜欢吃什么? 让知道三个答案的学生举手,让学生反思自己作为子女对自己父母了解之少,反过来父母是怎么照顾、呵护自己的。
3、观看视频 《让生命充满爱》 18分钟。
4、全体学生闭上眼睛回忆这十多年来父母照顾自己的点点滴滴。(播放背景音乐,教师朗读以下文字) 当你还很小的时候,他们花了很多的时间,教你用勺子用筷子吃东西。教你穿衣服,绑鞋带,系扣子。教你洗脸,教你梳头发。教你做人的.道理。你是否记得,经常逼问他们你从哪里来的。所以。所以,当他们有天变老时。当他们想不起来或接不上话时。请不要怪罪他们。当他们开始忘记系扣子,绑鞋带。当他们开始吃饭时弄脏衣服。当他们梳头时手开始不停颤抖。请不要催促他们,因为你在慢慢长大,他们确在慢慢变老。只要你在他们眼前的时候,他们的心就会很温暖。如果有一天,他们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的时候。请你紧紧握住他们的手,陪他们慢慢的走。就像,就像当年牵着你一样。 有一天,你会发现父母有很多过错,但他们总是尽自己所能给你最好的,所以,从现在开始,请好好爱你的父母,除了他们没人会对你更好!
5、让学生睁开眼睛,一起学习走进父母的方法:
(1)多向父母表达你爱他们; 主动承担家务; 纪念日、节日送点小礼物; 遇特别情况写一封信表达感激; 适时为父母倒杯茶、削个水果。
(2)和父母有分歧时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去想一想。
(3)应让父母感觉你相信他们,多交流并经常给予赞美。 多向父母说说自己的情况,自己的愿望; 多倾听父母的话; 遇上烦恼,告诉父母,寻求父母的帮助。
(4)回家和外出主动给父母打招呼。
(5)时时紧记,父母只会爱孩子,决不会害孩子。 只要能理解、孝敬、尊重父母,你就和父母走近了。
6、布置作业
1.给父母送一张卡片,表达你对他们的爱。
2.平常多为父母倒杯水或分担一些家务。
设计方案 篇2
活动时间:xxxx
活动目的:
1、让学生明白环境的变化不要影响自己的'学习态度,班主任的更换,语文老师的变换不能成为学习成绩下滑的理由。
2、让学生认识到四年级是高年级了,要树立起学习的独立性。
活动班级:
xxx学校四(1)班
活动准备:
1、学生提前准备关于新学期新变化的所思所想。
2、美国纳尔逊中学校徽故事。
3、网上下载相关音乐和视频。
活动过程:
1、开场白引入儿歌《小二郎》引入学习话题。
2、为什么要学习?
3、如何快乐得学习?
4、学生上台畅谈最近的学习状态。
5、教师总结让学生明白乐学的含义,根据班级情况,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6、教师总结并点题。
7、延伸:校训中的感恩、健康、阳光有给你带来什么启发呢?留给同学们思考。
8、齐背诵校训,结束活动。
设计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让学生从小树立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理念: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快乐一辈子。实施大课间活动是重要途径之一。活动的开展能保证每天有足够的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
二、活动名称:摘星星
三、设计构思:
手帕、围巾、纱巾都是学生日常生活用品,由于便于携带,是非常适合小学生进行课间活动的“小器木才”,“摘星星”就是巧妙利用这些物品,设计出活泼有趣、简便易学、易于推广、安全性高的课间活动。活动既能让全体学生动起来,又能培养勇敢机智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运动能力。
四:活动内容及过程
活动器木才:手帕、围巾、纱巾等
活动人数:10至20人
活动时间:五分钟
活动具体规则及过程:
玩法一:自由跑摘星星
学生将自己的手帕或围巾、纱巾放在脖后衣领里,露出一部分,在圆上自由站立,选出一名学生站在圆中当指挥员。活动开始时,学生手牵手一边围着圆圈走一边念儿歌“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上放光明,对着我们眨眼睛;一闪一闪亮晶晶,我们要摘小星星。”当念到“我们要摘小星星”后,指挥员发令“开始”,学生们在长方形场地内自由跑追逐,想办法拿到其他同学脖后的手帕或围巾、纱巾,既为摘到了一颗“小星星”,在限定的十秒时间内,看那位学生 “摘星星”最多,就可当下一次活动的指挥员。当摘到星星后,也可到“避难所”躲避,其他同学就不能再摘“避难”同学的“星星”。
玩法二:单脚跳摘星星
基本玩法同上,但再指挥员发令后,由自由跑摘星星变为单脚跳摘星星。
玩法三:矮人走摘星星
基本玩法同上,但在学生念儿歌时是在圆上蹲着拍手进行,指挥员法令后,学生可学矮人走或学青蛙跳摘星星。
活动注意事项:
1. 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不得随意出界,出界者按犯规处理。
2. 摘星星时要避免故意推、挤的动作,要“巧”摘星星。
活动建议:
1.“摘星星”活动设计特点是由易到难,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调整,低年级学生可以进行玩法一的游戏,高年级学生可以三种玩法都游戏。
2.活动人数不可超过20人,否则场地有限,易造成学生拥挤现象,引发安全事故。
设计方案 篇4
一、 课题的提出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在这个时代中,科技的突飞猛进、社会的日新月异以及人类的多元发展使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选择。作为基础阶段的小学教育,要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不断总结反思教育的成败和得失,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创新教育机制,不断规范教学行为,尽可能地为未来一代人的发展提供最优化的教育保障。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是体现“教育创新”和“创新教育”的永恒主题。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如何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的目标,是学校的工作重心。新的课程改革纲要的核心宗旨是“使教育更好地关注人的发展”,因此,探索“创新性的课堂教学”理念和运行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课堂教学是教学领域中诸多因素的矛盾统一体。研究和实践“创新性课堂教学”是实现课堂教学优质高效的关键所在,也是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必然保证。我们学校于20xx年5月启动课题《小学创造性教育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把研究的重点定位在探索创造性的课堂教学上,我们对“创造性地教”“创造性地学”以及“创造性教学”,不论在理论探究上,还是在操作措施上都进行了有效的研究,也总结提炼出了课堂教学改革的“三大原则”和“三大模式”(“三大原则”即:教师要做到“三有三不”——有强烈的创造意识,有灵活的创造头脑,有坚韧的创造意志;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不迷信已经取得的经验。学生要做到“三于三不”——乐于发现问题,善于研究问题,敢于解决问题;不盲目随从,不思维定势,不满足于已有的结论。教学要做到“三能三不”——能引导学生探究,能鼓励学生尝试,能激发学生超越;不死板僵化,不保守封闭,不囿于统一的规格。“三大模式”即:自主活动式教学模式,尝试探究型教学模式和问题发现法教学模式。)纵观整个研究过程,应该说,我们在教学理念上初步实现了创新,也在操作层面上进行了尝试;然而对课堂教学诸环节的研究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运行体系,对课堂教学全过程的优化尚未形成较为具体的操作框架,尤其是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值得我们重新审视“研究流程”.为此,我们确立了“十五”期间的研究课题“小学创新性课堂教学研究”.一方面体现课题研究的阶段性和发展性,另一方面使研究更为深入、更为具体、更为实在。从而,进一步彰显“让校园成为创造的乐园”“让教学充满创造的活力”“让师生成为创造的主人”的鲜明办学理念和科研特色。
二、 概念假设和理论依据
小学创新性课堂教学是体现“育人为本”思想的,适应新课程思想的,面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的,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理念和可操作性举措。其“创新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的目标指向是富有创新性的,即它所面向的是学生的智慧发展,在人才观、质量观和价值取向上与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明显的突破;二是课堂教学的运作流程本身是富有创新性的,即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要求的建构,教学内容的组合,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评价的调控等方面形成独特的个性,从而突破传统教学的模仿性和程式化。
确立以上概念假设的理论根据是:
1、创造性教育理论。我们把“创造性教育”看作是与“传习性教育”相对应的,面向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解放的教育,它着重在于通过施教者本身创造素质的提高和创造性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力和创造性人格。
2、智慧文化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最关键的是具备创造性的智慧,教师的天职是点燃学生的所有智慧,鼓起学生的所有热情,同时充分地培植学生的成就欲、使命感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心。这种理论认为,只有能够彰显“解放智慧”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富有创新的教育。
3、教育学、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和“新课程纲要”的基本理念。我们的教育必须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依托课程的知识体系,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成长、发展规律。“新课程纲要”更强调“围绕人的培养目标”来确定和实现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我们从原有的教学框框束缚中解脱出来,追求崭新的教学境界。
三、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本课题着重研究“新课程纲要”所规定的,本校所有年级的所有课程。同时以语文、数学学科、艺术类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为突破口。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广泛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教学经验,更好地为创新性课堂教学理念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更好地实现老师们的观念创新。
2、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强调研究的探究性和可操作性。坚持边实践、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并做到总结成果和推广运用相结合。
3、个案分析法。不断地收集典型教师的典型课例及课中的典型教学细节,从中发掘和提炼科学有效的实施举措,及时予以推广。
四、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探索与新课程纲要相适应的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资源体系。
2、通过研究,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全面优化,并力争体现出我校创新性课堂教学改革的个性,探索一条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富有学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
3、通过课堂教学的优化,使学生真正在课堂教学中“感受过程,习得规律,发展智慧”.
4、通过组织教师参与研究,整体提升教师的文化业务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水平,使老师们真正成为智慧型的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五、研究内容
此课题研究涉及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主要内容包括:
1、创新性课堂教学观念的`研究。着重根据新课程的理念,通过学习和研究先进的教学理论,解决老师的观念问题、认识问题和从事研究的指导思想问题。
2、创新性课堂教学目标的研究。着重研究不同学科教学目标的优化,以及学科之间教学目标的整合。此项研究着重探索教学目标的整合性、多样性和有效性。
3、创新性课堂教学内容的研究。着重研究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和教材内容的综合运用,语文学科着重研究“课外阅读”材料的遴选,口语交际论题的拟定和综合性学习途径的开辟。数学学科着重编制“数学实践应用”的辅助材料。综合实践活动着重建立整体的内容框架。
4、创新性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这一方面是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着重探索教学过程中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选择运用,着重处理课堂教学里面教与学的关系问题,着重探索“研究性学习”问题。
5、创新性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着重研究对学生学习方式、学习水平的科学评价,试图探索新型的学生评价机制;对老师课堂教学方案设计、角色定位、学习环境营造和教育技术运用的综合评价,试图根据不同的学科的特点制定“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
6、创新性课堂教学环境的研究。着重对课堂教学的物化环境、制度环境及人际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发挥环境的隐性功能。
以上六方面的内容均需确立相应的子课题,由课题组成员分工承担相关子课题的研究,有些方面的研究还要根据不同年段、不同学科的特征,再分解三级子课题进行研究。
六、保障措施
1、设立“小学创新性课堂教学研究工作室”,明确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和职责,落实子课题负责人。
2、建立总课题研究和子课题研究台帐资料。采用文字、图片、声像等多种形式收集过程性资料。设立课题管理小组,定期检查研究进展情况。
3、落实相关经费,建立科研专项基金,保证研究活动、教师培训和成果总结推广所需费用的落实。
4、积极争取上级教科部门的关心支持,经常邀请教育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来校指导;积极向市内外有关学校辐射,与相关学校开展协作研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5、明确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相关奖惩制度,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
设计方案 篇5
目的:
1、通过观察、实践及谈话等活动,使幼儿知道春天是种植的季节,各种植物在春天播种后都会发芽、生长。
2、培养幼儿对种植、照料和观察植物生长的兴趣,并培养幼儿热爱劳动,关心爱护植物。
活动安排:1、种植活动
2、种子发芽
活动一:“种植活动”
目的:1、让幼儿亲自参加种植活动(在家长的帮助下),亲手种植一些植物(小种子:蚕豆、花生、绿豆、红豆等),了解种子种在土里会发芽、长大、开花、结果。
2、培养幼儿种植、照料和观察植物生长的兴趣。
准备:小种子:蚕豆、花生、绿豆、红豆等,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小种子带回家,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把小种子种起来。(自己选择器皿和种植环境),种好后带到幼儿园。
过程:一、先请幼儿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种的是什么?
二、选用的是什么材料?
三、自己和爸爸妈妈是如何把种子种好的?
四、和幼儿一起猜想(讨论)哪种生活方式的种子先发芽。(如:土里的、水里的、用纱布盖着的等)
五、和幼儿一起把小种子放到自然角,请幼儿自己照顾小种子,并观察它的变化。
活动二:“种子发芽”
目的:一、培养幼儿观察种植的兴趣。
二、培养幼儿细心观察的能力。
三、引导幼儿发现种子发芽需要水、适宜的温度、空气等方面。
过程:一、先请幼儿观察小种子有什么变化?
二、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小种子发芽了,有的小朋友的小种子没有发芽?”为什么(互相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的?)
三、请幼儿说说怎样照顾小种子才会很快的长大?引导幼儿发现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四、请幼儿细心的照顾小种子,并观察各种种子发芽生长情况。
分析:此活动幼儿兴趣很大,由于家长工作的配合效果很好。通过这个活动幼儿更加喜欢到自然角观察了,发现小秘密就高兴地告诉我,从而在生活中幼儿丰富了一些生活经验的积累。
设计方案 篇6
11月29日下午两点整,由中国农业大学饮食文化协会主办的“创意便当”设计大赛在食品学院五楼教室拉开帷幕。大家济济一堂,尽情发挥着自己的新奇创意,享受着共同合作的乐趣。
比赛规则是要求下参赛组在限定的时间内用提供的工具(刀、案板、卷帘、饭盒)和基本食材(米饭、生菜、胡萝卜、香肠、紫菜、黄瓜)以及自备的1-5种食材,发挥创意,制作一款美味精致的便当。
比赛一开始,各个参赛队伍便热火朝天的忙活了起来,其设计理念各具特色,各有亮点。有的参赛队伍采用“软妹”主题,以一个萌萌的兔子作为主打,用鸡蛋卷和咖喱进行味蕾的撞击,让人顿生食欲。有的小队则在40分钟内做出了“姐妹款”产品,一个是用芝士做脸,以黄瓜做眼,竟然做出了活灵活现的海绵宝宝,另一个则是用米饭为基础,紫菜点缀,成功制造出了可爱的hello kitty。当然,圣诞节的即将来临,不少小队在圣诞节上下功夫。例如第三组参赛队伍的'产品创作得益于和蔼可亲的圣诞老人。因圣诞老人是每个孩子童年的渴望,因此,他们以圣诞老人为主题,创造出了一款色香味俱全的爱心便当。怀旧的童话故事,让他们的创作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经过一下午的比赛,同学们尽情地展示了自己的创新精神。随后,由10名评委当场给分。由于各个参赛队伍都独具特色,最后不得不动用大众评审,最终,本次创意便当设计大赛的一等奖由第三组何枫等人的“圣诞” 主题获得。
本次比赛中,包括主持人在内的工作人员也是十分的忙碌辛苦,他们为各位嘉宾摆好作品,收拾桌面杂物,可谓尽职尽责,他们的表现同样让人尊敬;最后,谢谢选手们的精彩表现,感谢评委们的光临,更谢谢饮食文化协会提供这样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
设计方案 篇7
一、引言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劳动者通过转让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来实现其交换价值。因此,劳动力作为一种商品,薪酬是其交换价值―即“价格”的体现。而商品的价格通常由其供求关系决定,这意味着劳动者的薪酬首先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情况决定。
除了作为劳动力的供给者,劳动者的另一身份是“社会人”,社会人的“需求”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Abraham H. Maslow(1908-1970)通过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的系统研究,建立了一个从生存、安全、社交、尊重到自我实现的需求模型,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劳动者为了满足这些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就必须获取足够的劳动力交换价值,这对劳动力的价格将产生一定水平上的要求,因此,劳动者的需求是劳动力价格的重要影响因素。
而且,供求关系和劳动者的需求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当供求关系不紧张,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劳动者处于“竞争上岗”的地位时,劳动者的需求首先是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其他更高层次的需求会被暂时压缩甚至放弃;而反之,当供求关系紧张,劳动力市场供小于求时,劳动者处于“待价而沽”的地位,这意味着劳动者的基本生存需求将很容易得到满足,此时,劳动者将提出更多的安全、社交甚至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劳动力的价格,即劳动者的报酬,实际上意味着在供求关系和人的需求的相互博弈中寻求着合理的平衡。
二、生产工人的供求关系和需求研究
1.从“民工潮”到“用工荒”
上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经济改革措施的推进和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颁布,大量农民工进入东南沿海等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大城市务工,当时农民工的这种进城务工风潮被称为“民工潮”,从市场供求关系来看,民工潮意味着大量的劳动力进入市场,供求关系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丰富的劳动力供给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给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xx年以来。我国沿海地区逐渐产生用工荒现象,20xx年7月15日《南方周末》报道《中国国情重大变化:遭遇20年来首次“民工荒”》,文章介绍,20xx年春节后福建省晋江市工业企业开工率80%-85%,其中陶瓷行业的开工率不足50%,珠三角加工制造类企业的工人缺口20xx年高达200万人;而长沙3月份以来进城做保姆的农村妇女减少了70%……。此后十年间,“用工荒”现象愈演愈烈,在历年的春节前后表现尤为激烈,且用工荒的现象逐渐从沿海地区向内地扩大,缺工类型也在逐步多样化。
20xx年,根据经济观察网2月28日《刘福垣:用工荒是很正常的》文章报道:据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调查,广州今年节后用工缺口将达12.33万人。而中部城市武汉市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据武汉市人社局调查统计测算,今年武汉企业缺工9万到11万人,比去年增加1万到2万人。而参考人社部网站7月17日发布的《20xx年第二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发布的部分城市岗位需求和求职排行榜数据(表一),用工荒的严峻形势可见一斑。
而在愈演愈烈的用工荒现象中,技工荒的矛盾尤为突出,国际劳动组织的研究成果显示,目前发达国家技术工人构成中,高级技工以上者已占35%以上,中级占50%,初级占15%。相比之下,20xx年底我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额比例仅为25.6%,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还有明显距离。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已经是国内各行业、各地区普遍存在的现象,例如,20xx年,苏州市全市技术工人初、中、高级比例为36:56:8,与制造业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比例相去甚远。而有关调查显示,今后两三年中,北京市的技能人才缺口总量达60万人,其中,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的缺口约为13万人,产业发展与升级受到制约。
用工荒、技工荒的形成有经济发展、政策导向、劳动者结构变化和需求变化等多种因素,但其直接导致的一个结果是使得地区和企业不断提高劳动者的`薪酬福利水平,尽可能的吸引和稳定劳动者,缓解用工缺口。
2.“新生代”劳动者的显著变化
劳动者结构变化和需求变化是催生用工荒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构成劳动者主体的16岁-30岁的人群,主要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他们成为当今的“新生代”劳动者,他们在社会特征上与上一代劳动者(上世纪60-70年代)有着明显不同。
(1)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自1985年提出9年义务制教育以来,从1990年到20xx年,我国劳动人口以小学文化程度为主体提升为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体,据有关统计资料,1990年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劳动人口总规模为8400万人,仅占劳动人口总数的13%;而20xx年同口径人口总规模达到1亿8000万人,占劳动人口总数的24%。[2]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使新生代劳动者的基本素质有所提高,同时,这也使得新生代劳动者提高了对外界的感知程度,产生了更多的社会渴求和个人意识。
(2)就业动机发生显著变化。随着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的持续改善,大量的新生代劳动者就业动机不再是家庭生计,而是个人在城市中的生存与发展。家庭经济的持续改善,使新生代劳动者不必承担过多的维持生计和养家糊口的压力。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城市的快速发展、网络生活的飞速进步、以及对传统的农业技能的不熟练,都使得使新生代劳动者更加倾向在城市中能够获得稳定的生存、持续的发展和更多的个人成就。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设计方案(精选)09-26
设计方案07-21
(精选)设计方案11-04
经典设计方案12-05
消防设计方案08-04
设计方案模板08-06
网络设计方案07-24
活动设计方案11-24
项目设计方案04-06
薪酬设计方案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