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考研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18-04-25 10:11:52 教育学试题 我要投稿

教育学原理考研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教育学原理考研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1.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孟子

  B、墨子

  C、孔子

  D、荀子

  2.提出白板说的是( )

  A、华生

  B、洛克

  C、卢梭

  D、格塞尔

  3.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 )

  A、高水平的智力

  B、实践能力

  C、健康体魄

  D、创新精神

  4.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 ( )

  A、实践能力的培养

  B、思维能力的培养

  C、想象能力的培养

  D、创新能力的培养

  5.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 ( )

  A、必然要求

  B、必然结果

  C、心理前提

  D、必要保证

  6.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 ( )

  A、条件

  B、任务

  C、途径

  D、结果

  7.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 ( )

  A、基本要求

  B、基本原则

  C、基本手段

  D、基本途径

  8.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是 ( )

  A、安排课程表

  B、分析教学任务

  C、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D、组织教学活动

  9、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

  A、教学程序

  B、教学步骤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阶段

  10、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 ( )

  A、分组教学

  B、个别教学

  C、道尔顿制

  D、班级上课制

  11.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 ( )

  A、温故而知新

  B、不陵节而施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学而时习之

  12、实施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 )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B、课外校外活动

  C、劳动

  D、共青团活动

  13、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的方法是( )

  A、榜样法

  B、说服法

  C、陶冶法

  D、锻炼法

  二、简答题

  1.关于学校文化的界说有哪些不同的观点?

  2.简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3.对教师概念是如何界定的,应从哪几个方面来理解教师概念?

  4.简述课程实施的运行结构。

  5.怎样理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

  三、论述题

  1.试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2.试述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3.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D 4、D 5.D 6.A 7、D 8、D 9、C 10、B 11、B 12、A 13、C

  二、简答题

  1.关于学校文化的界说有哪些不同的观点?

  (1) 学校文化不仅包括学校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的一些观念和行为,而且也包括部分成员共同遵循的观念和行为;

  (2) 学校文化既可能会给预定教育目的达成带来积极意义,也有可能阻碍教育目的的达成;

  (3)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2.简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

  3.对教师概念是如何界定的,应从哪几个方面来理解教师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概念界定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在理解教师这一概念时,必须把教师作为一个集合体,从其职业的特性、扮演的社会角色、承担的社会职责及与活动对象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考查。

  4.简述课程实施的运行结构。

  课程实施作为一个动态的.序列化的实践过程,具有一定的运行结构。 (1)安排课程表,明确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2)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 (4)选择并确定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5)对具体的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和结构进行规划;(6)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为下一轮的课程实施提供反馈性信息。

  5.怎样理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在教学活动中。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是他们进一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和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低。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让的内在机制。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应注意以下条件。

  第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

  第二,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

  第三,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三、论述题

  1.试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能否正确履行教师角色,根本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教师应该对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能广泛而准确的掌握,对基本的技能熟练运用,对学科的基本结构能深入的理解。

  第二,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包括学科间的相关点、相关性质、逻辑关系等。

  第三,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包括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动向,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了解学科发展的因素,该学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及在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的表现形态。

  第四,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包括领悟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层次及思维的工具和方法等。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愿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对教育功能有全面的认识,全面理解素质教育;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全面理解学生的发展,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第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比如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第三,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重视进行科研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的研究还包括教育研究,通过教育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更大发展。

  2.试述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

  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

  意,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作出的行为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

  (2)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是相互作用的,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确定从哪开始。

  3.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

  (1)原则的含义:启发性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贯彻原则的基本要求:第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启发的首要问题。第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注意提问、激疑,启发他们的思维,不仅启发学生理解知识,还要理解学习的过程,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第三,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3)举例,略。

【教育学原理考研测试题及参考答案】相关文章:

1.教育学原理考研测试题以及答案

2.教育学考研原理试题及答案

3.机械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4.编译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5.电工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6.微机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7.美学原理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

8.美学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