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统计学专业建设的新思考论文

时间:2018-08-03 16:02:16 统计学 我要投稿

对统计学专业建设的新思考论文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步伐的日益加快,知识经济、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不仅需要了解大量的各种信息,而且需要分析、探讨不同信息之间的联系及其背后隐藏的规律。统计作为信息分析、处理的主要工具,在国民经济管理、公司企业经营、投资决策等各个领域中的重要性愈来愈被社会各界所认识,一方面为统计学科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另一方面也对目前我国高校统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故此,对现行重理论、轻实践,重方法、轻应用的高校统计学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建立理论方法与实践应用并重的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我国高校统计学专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统计学专业建设的新思考论文

  一、当前我国高校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缺陷

  经过广大教学科研人员的长期努力工作,我国高校统计学专业教学研宄和人才培养均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统计学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了统计学课堂教学气氛,促进了统计学科的发展和高校统计学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为社会培养了一批统计学专业人才。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当前我国高校统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尚存在诸多的缺陷和不足,使得当前统计学专业毕业生所拥有的专业技能还不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统计专业人才的要求,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统计学科的性质有差距经过考察,笔者发现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均将统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例如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以及太原理工大学统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都强调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宄和教

  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笔者认为这样的培养目标是值得商榷的。首先,从学科性质上来讲,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生命力就在于应用,实践应用是统计学科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正如著名的经济学家、统计学家萨维奇所说:‘统计学基本上是寄生的:靠研宄其它领域内的工作而生存”。统计学实践性、应用性的学科性质要求统计学专业人才应当具有从事信息、生物、经济、医学、法学、教育及心理等各个领域中有关统计实务工作的专业技能,为政府或企业决策、科学研宄提供可靠的依据,这就必然要求统计专业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统计学专业知识,还应当具备信息、生物、教育等所从事行业的基本知识。然而,目前‘高级专门人才”的统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导致统计学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过于狭窄:大多数学生除了统计学专业知识外,对于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掌握甚少,这直接影响了统计专业毕业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对统计实务工作的适应能力。其次,随着高等教育在我国的日益普及和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将统计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定位为高级专门人才”显然是不合适的。再次,这一培养目标范围过于狭窄和单一,学生就业的渠道很窄,不仅限制了统计专业的发展,也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2、传统的统计学专业难以适应社会统计工作实践的需求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我国高校学科中统计学曾经长期被作为基础理论学科对待(直到1992年11月国家技术监督局才正式批准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反映在教学理念上就是教师着重于统计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众多公式的推导或者证明,对于统计数据的利用还只是停留在计算平均数、百分数的初级阶段;严重忽略了学生统计思想和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偏离了统计学专业实践性、应用性的学科性质。

  受传统统计学教学理念的限制,众多的统计学教师满足于利用一块黑板、一本教案、一张嘴巴来讲授统计学课程。这种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内容空洞、枯燥、乏味,虽然教师讲授了大量的统计学方法和基础理论知识,但是因为没有与统计实务工作结合起来,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也难以满足社会统计实践对统计专业人才的要求。考试制度是高校统计学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教师教学任务完成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长期以来,统计学专业课程的考试内容却囿于考察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运算能力,这使得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大搞题海战术,为了死记硬背概念、公式投入大量的精力,却不求甚解只求高分。最终,学生虽然在历次考试中得到了较高的分数,却难以胜任统计实务工作。

  二、改革并完善高校统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由于存在上述诸多的缺陷,使得目前中国高校统计学科的教育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于中国统计实践的需求,与国外统计学科教育相比也有比较大的差距。为了适应社会统计实践对统计人才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的现实,使我国高校统计学科教育向现代化、国际化的方向快速发展,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现有统计专业教育模式的缺陷,并相应借鉴国外统计教育的成功经验。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新的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健全和完善,市场对统计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日益提高,综合素质好、实践应用能力强、统计专业知识扎实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青睐。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重新思考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设计:首先,统计学是进行经济企业管理的得力助手,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应用性、实践性,因此,统计学专业人才应当具备运用所学到的统计学专业知识解决政府、企业等经济管理统计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统计学作为一门重要的方法论学科,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适用于金融、经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教育、心理等各个领域。这就要求统计专业的毕业生既要有扎实的统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具备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背景,才能适应社会各方面的需求。最后,当今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新事物层出不穷,作为新时代的统计学专业毕业生,还应当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以发展统计专业理论和统计方法,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服务。基础理论知识是管理的得力助手,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应用性、实践性。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应当将我国高校统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界定为:培养具有良好的统计专业思想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有扎实的统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并具有相关行业知识背景;能够在政府、企业、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管理、风险监控、统计调查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统计专业人才。

  2、培养目标决定教学方法

  为了培养、提高学生应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除了要重点讲解统计思想、统计方法正确应用的条件以及对统计结果的分析和解读,还要通过介绍统计实践中统计方案设计应当考虑的核心问题、相关因素,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判断,培养其创造性,至于具体的计算工作由计算机去完成就可以了。其次,在运用案例教学时,应当保持案例的原貌,不要把其理想化,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判断选取所需要的数据,决定应当使用的统计方法,并组织学生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其可信性,以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另外,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比较简单的社会公益调查分析,比如对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统计调查等等,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统计知识的理解,提高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统计学应用的领域极其广阔,而不同领域的统计调查又具有各自的特点,这就要求当今的统计学专业人才不仅要有统计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懂得不同行业统计调查的特殊性。故此,除了开设统计学专业课程之外,我们还应当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统计学专业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爱好,增加相应的统计专业选修课程,比如医学统计学、风险管理统计学、生物统计学、经济统计学、市场调查统计等等,使统计专业的学生成为复合型专业人才,为其今后就业创造有力的条件。统计专业选修课的开设形式可以比较灵活,既可以聘请在统计实务部门工作的专业人士以系列讲座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选用实务操作性比较强的教材由学校具有实践经验的老师讲授。

  培养目标、教学方式的改变使得传统的考试方式和内容已经难以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考试作为评估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完全可以采取灵活的方式进行,例如教学过程中的讨论、统计调查实践、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等等,这样既能够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避免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盲目的搞题海战术,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总之,我国高校统计学专业教育必须根据社会对统计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进行相应的变革和完善,才能更好的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服务,才能促进统计学科的发展壮大。

【对统计学专业建设的新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1.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思考论文

2.对关于高职高专统计学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

3.应用统计学实际应用教学的思考的论文

4.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应用统计学专业的思考论文

5.统计学专业毕业论文

6.经管类学生统计学教学的思考的论文

7.统计学课程试题库建设探析论文

8.统计学专业开设统计案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