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教推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论文
摘 要:针对甘肃省大学生创新杯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所涉及知识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密切相关的特点,将竞赛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相结合,并在课程教学中加以实践,取得显著效果。
关键词:甘肃省创新杯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赛课结合的教学模式
甘肃省大学生创新杯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开始于2007 年,是全省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中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一项赛事。由于该竞赛涉面广,因此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也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本人从2007年开始将甘肃省大学生创新杯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与我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结合起来,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尝试用赛课结合的方式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了较有成效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1.甘肃省创新杯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简介
甘肃省创新杯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开始于2007年,是由甘肃省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省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计算机竞赛。竞赛项目包括13个模块(见表格1),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我省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检验教学效果,促进各高校教学改革经验的学习与交流,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为大学生就业和工作提供锻炼平台。这项每年一届的赛事吸引了来自省内所有高等院校的计算机爱好者参加。
甘肃省创新杯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方式独特,试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除了开放性的两个项目外,其他项目均需在3个小时之内上机完成,分数的评定由专家组成员现场打分完成。因此对选手的要求非常高, 需要选手具有扎实的基本功, 以及良好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要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该竞赛是对参赛选手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全面考核。
2. 结合甘肃省创新杯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甘肃省创新杯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中的应用系统设计(即项目03)要求学生用c语言或c++语言开发一个简单的应用系统。该项目主要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解与决问题的能力,编程实践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对参赛队伍进行训练时,本人就要求学生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在自主和协作的环境中, 在交流和探讨的氛围中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使主体意识得到激发, 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探索学习。[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编程实践的能力。从2008年开始,本人将这种训练参赛队员的思路运用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中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如下:①任务设计:每一讲以教学目标为中心设计一个趣味性很强且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问题。留给学生一段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围绕该问题展开积极的思考。②任务分析:当学生思考完毕后,由本人开始引导学生对该问题进行逻辑分析,建立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确定编程解题思路,找出合适的算法,最后讲解实现该算法的c语言语法和语句。③强化实践:要求学生在理解解题思路和算法的基础上通过上机编程实践,实现问题的求解,并且在上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排错和调试代码的能力。④总结与反思:通过分组讨论,让同学们进行深入的交流,改进本组问题求解的算法,提高程序运行的效率。⑤改革考试:将考试方式由笔试变为机试,以改变学生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观念,让学生重视平时的上机实践环节。实践证明,这种课赛结合的模式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学习兴趣的培养,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真实的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科竞赛密切相关,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参加竞赛的同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绝大多数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认可,感觉学完这门课后编程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3. 结语
依托甘肃省创新杯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在我校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这对于提高我校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人将集训参赛队员时所用的培训模式运用在我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以赛课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培养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的提高又为选拔高水平的参赛队员奠定了基础,使得竞赛与教学二者相得益彰,互相促进。这种有益的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克泉.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8(16):103-104.
[2]孟淑琴,刘芬.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计算机基础教学[J].中国职业技术育,2006(30):48-49.
【以赛促教推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