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问题分析论文
摘要;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学生必修课程之一。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已经普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计算机应用能力也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必备能力之一。信息时代背景下任何学科和专业都与计算机应用存在必然联系。所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承载者学生应用能力、就业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提升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率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该文就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突出问题,结合实践生活和学生特点,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为深化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适应不断变革的社会发展要求的终身学习能力。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突出问题;解决措施
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应用能力已经成为人才必备的就业能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能力同时也渗透到生活和学习当中。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就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开设的基础教育课程,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比如软硬件组成、操作系统软件、常用办公软件等等,这些内容都是学生今后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生活实践要求的必备基础能力。所以,提升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但是在实践教学中,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也会出现许多教学问题。比如;学生学习计算机意识不强,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单一,计算机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要求脱节,理论与实践教学不能有效协调,教学评价注重形式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有效实施。所以,有必要针对这些实践问题提出相应有效的优化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基础能力,为培养社会发展需求的终身学习能力奠定基础。本文就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问题及措施。
1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的意义
现阶段,信息技术已经广泛普及,各领域的信息化趋势越加明显,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对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已经成为就业的必备基础能力。在此发展形势下,高效计算机基础课程占据明显优势。其次,鉴于其他高效专业与计算机应用存在必然联系,培养各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发展方面,计算机办公、计算机远程技术、大数据概念、信息检索、数据库技术和程序设计等都与计算机基础能力相联系,这些方面也是大学生就业和择业过程中的必备基础能力要求。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快适应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对计算机的应用趋势,同时从大学初级阶段培养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有积极作用。所以,无论是从社会发展对计算机应用方面的需求,还是对人才自身发展要求,再有就是高校课程体系建构的要求等方面来看,提升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效率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满足社会发展、人才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多方面需求,解决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问题,完善高校计算机基础科恒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但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理念较为陈旧,依然停留在“重教轻育”的层面上,并没有将计算机基础能力与专业教学放在同等位置上。因此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着不同方面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点。1)师生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认识不足大部分高校学生认为在信息时代下自身已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并不感兴趣,甚至认为基础课程趋于形式,实践意义不大。学生的认知主要停留在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关注,并没有意识到计算机基础课程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信息能力的重要作用。以“计算机只要会用就可以”“反正与专业不挂钩,只要会用办公软件就行”等思想。这些片面的认知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在教师方面来安,教师较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延续“填鸭式”教育方式,并没有了解不同专业学生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求,按照同样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师看来,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多注重形式,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基础应用已经有了一定了解,不用过多深入讲解。这样的教学观念也导致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更难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对计算机能力的学习需求。2)教学内容单一缺乏与学生专业的联系现代计算机已经在大部分家庭中普及,日常生活中计算机应用随处可见。同时,信息技术课程也进入了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当中,从小学、中学到高中都有信息技术课程。因此,在学生读大学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大一新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文字编辑排版、多媒体课件制作、信息搜集处理等都已经初步掌握。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主要是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教学,学生已经在大学前学过这些内容。所以,学生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热情并不是很高。这也使得学生形成一种错误的学习观念,那就是计算机是辅助性工具,并不需要学习太深。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的陈旧和单一,使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其中原因包括学生已具备相应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力,还有一定原因是基础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专业学习目标不存在必然联系,这就使学生忽视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的重要性。3)师资力量不集中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也要渗透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信息素养。但实际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只对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较少整合课外实用性知识。其次,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方法相对单一,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师资队伍年龄跨度较大,教师的素质和学历参差不齐,师资水平很难得到有效保障。师资力量也是直接影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改革完善的关键因素。4)教学方法中理论与实验缺乏有效衔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缺乏有效衔接。特别是一些有关计算机的实验参与项目,内容陈旧,与现阶段计算机应用发展趋势不符。所以实验项目也存在内容陈旧、缺乏科学性、缺乏创新性等问题。理论知识的教学能够结合发展趋势给予更新,但实验项目的研发需要一定时间,高校针对计算机实验项目开发还没有设立有效的体系。所以,这就造成大学生所接触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缺乏统一性。同时,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较常用到的是投影教学,将教材内容以投影方式进行演示。这种教学模式缺乏师生互动,学生学习兴趣较难激发起来。教师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很难达到有效的学习效果。5)教学评价形式与学生个体发展不协调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学评价形式较为单一,主要利用国家级计算机考试的过关率来衡量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学科成绩,这样的形式也延续了应试教育的弊端,那就是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实际能力,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一味追求考试合格率,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际学习并不感兴趣。学生只注重形式,忽视学习内涵的.重要性。在这样的教学评价形式下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综合能力较难得到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也没有得到有效培养。
3优化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问题的措施
1)克服师生片面认知,强化计算机基础教育意义教师和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一定的认知不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强化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践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首先,教师在讲解中突出计算机基础课程对今后工作和个人发展的影响。教师根据学科专业和具体实际应用相结合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比如;针对机械专业学生,利用计算机演示机械构件成型的过程,展示计算机辅助机械生产加工的步骤,让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技术对专业领域的重要作用。有效整合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的重要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升知识技能和学习能力。同时,针对教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片面认知,学校可以组织与计算机应用相关的教育研讨会,整合校内外优秀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精品课程,互相交流学习,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养。2)结合专业需求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学校应首先深入了解大一新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能力。通过考试对学生的基础理论和基础操作能力进行评测,通过学生的能力评测结果将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对于基础能力一般的学生应加强学习指导,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办公软件。而对于基础能力较强的部分学生,应结合专业需求。首先明确专业对学生计算机基本技能的具体要求,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与专业需求联系起来。比如;针对艺术设计类的专业,设置Photoshop和3D设计等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内容整合提升不同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3)提升教师综合能力,突出教学评价的推动作用对于师资力量而言,学校应适当组织教师参与学科理论培训,激励教师参加骨干教师培训计划等。同时,校内开展教师互动学习活动,通过多元化方式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和专业教学能力。其次,受到“重科研”的高效教育环境影响,考核机制也应注重计算机基础课教师,支持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活动,并鼓励教师创作研发报告,提升教师的综合教育水平。4结语总之,随着社会信息化趋势的加快,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成为提升大学生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关键课程。本文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通过课程内容,构建与学生专业相协调的教学模式,来进一步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效率。高校应从“以人为本,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终身能力”方面入手,构建符合大学生发展特点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雍强,苟爽,陈亮.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计算思维培养[J].中国新通信,2017,19(5):129.
[2]武航星,姚琳.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计算机教育,2014(4):40-42+50.
[3]张韧志,田进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0(32):7695-7697.
作者:段婷婷 单位: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问题分析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