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教学论文
第一篇:新时期云南院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策略
摘要:现代物流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门新兴产业,其人才需求巨大,云南省物流教育也顺应趋势蓬勃发展,文中通过对新时期云南省物流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进行分析,探索云南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短板,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云南省物流人才培养对策。
关键词:云南院校;物流人才;培养
一、引言
云南作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是我国通向东亚与东南亚、南亚次大陆的重要通道。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云南省成为了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云南省对综合交通投资的不断增长,带动了全省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而物流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点就在于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云南经济发展模式的快速转型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有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云南院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的物流人才需求,积极地改变现有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服务民族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云南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
1.云南省物流产业区位条件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全省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八位,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全省土地面积中,约94%的部分为山地、高原、丘陵区域,全省的平均海拔达到2000米左右。云南省与我国的贵州、四川、广西、西藏四个省市自治区相接,同时和缅甸、越南、老挝三国接壤。
2.云南交通总体发展状况现状分析
新时期云南紧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积极推动云南综合交通网建设。“十二五”期间云南在综合交通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运输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升,特别是长水机场建成之后,多种交通运输方式间的有机衔接,使得全省各大区域和各级城乡交通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七出省、五出境”的干线公路不断完善,公路出省、通边的条件大为改观。在“十三五”期间铁路运行总里程有望达到6000公里,初步在省内形成铁路交通网络。以昆明长水机场为中心枢纽,以各中小型机场为支线的云南民航运输网络,成为全国民用机场最多的省份。总体来看,一个由云南承内启外,承接中国沿海和内地与东南亚和南亚,内外联动的交通枢纽的“路线图”已经拟就。
3.云南物流人才岗位需求分析
相比国内经济发达地区,云南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起步较晚,从市场需求层次角度看,云南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大致可归纳为三类:操作岗位类、管理岗位类和战略岗位类。操作岗位类人才属于企业物流的工作执行层,主要负责具体工作的操作,偏重于体力劳动,约占企业岗位的44%;管理岗位类物流人才属于中层管理人员,要求熟练掌握物流相关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实践工作经验,约占企业岗位的36%;战略岗位类物流人才属于企业的高层,起着决定企业发展路线的关键作用,约占企业岗位的20%。企业对于操作岗位类人才的能力和经验要求不高,一般只要求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类职位的物流人才并不缺乏。而战略岗位类人员,企业需要拥有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目前云南物流企业普遍紧缺的是管理岗位类物流人才,从此来看,需求比例最高的正是院校培养的具有物流专业知识的实践型人才,尤其是制造类企业对物流人才有大量的需求。
4.云南院校物流管理人才教育存在的问题
(1)课程知识结构陈旧
云南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院校所安排的课程无法跟得上物流行业发展,所教授的课程也无法反映出当今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课程教学落后于经济发展实际情况。
(2)院校师资力量短缺
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的短缺与教学实践经验的缺乏,一些专业建设起步相对较晚的院校优秀的师资尤为缺乏,教师往往缺乏从业经验或企业实践经历,科研与产业结合度不高。
(3)教学实践资源不足
云南省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学校中,绝大部分的学校没有建立实验室,缺乏良好的实践教学。而校外实践教学由于需要企业的参与,利用校外的企业资源来进行人才培养,实施起来难度非常大,省内未有成熟的校企实践教学模式。
(4)专业建设起步晚,人才培养仍需探索
云南省院校自2003年开始开设物流类专业,由于教学层次的制约,培养的学员普遍存在着理工科基础支撑不足、知识面狭窄、动手操作能力差等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物流专业毕业生不能敏锐地发现市场变化,无法较好满足现代物流的需求,无法在对口岗位就业,造成人才浪费。而存在这些制约的重要原因是,目前云南院校对物流人才的培养普遍起步较晚、专业建设发展规模小、师资力量不足等特点。
三、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经济社会的互联网化,倒逼出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新要求。物联网时代的物流人才应该首先具备四大思维:一是需要具有创新思维,能够紧跟行业趋势,敢于同时结合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市场情况,推动技术和管理创新;二是需要具有更新思维,能够随时抓住行业的最新动态,主动迎接市场的快速变化;三是要具有沟通思维,能够与不同领域的人员进行沟通合作,顺利地进行管理和指挥;四是要有转化思维,能够联系本行业的特性,通过引入其他领域的先进模式,转化成适应本行业的运营模式。物流管理专业是以经济学与管理学为基础,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依托物流工程技术,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新兴专业。由于云南院校的教育对象具有独特的教育背景,其语言、文化特征等方面也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要根据自身培养特点设置合适的课程,制定与之相对应的课程目标。
1.教学模式的创新
教学模式的创新具体是指针对当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分配不合理的现象,进行教学创新探索。首先教学模式的创新设计要考虑到教学活动本身的直观性和实践性,其次要能够掌控具体教学过程的操作方法,降低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因失误而对教学整体效果产生的不良影响。第一,观察教学模式。这种方法具有实施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教师直接组织学生实地参观物流运转中心,或者对物流公司工作流程进行观摩。此种教学模式除了可以加深学生印象,更重要的是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实践观摩的教学活动中去。第二,目标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给学生指定一个教学的目标,让学生分组独立进行实践操作,通过搜寻与目标相关的资料,并通过分析研判,得到最终结果,进行总结汇总。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具体实践操作进行讲评,点评出学生实践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教学结果。
2.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
物流管理教育中实践教学的创新非常重要,而对实践教学的创新,首先需要建立长期有效的实践教学规划,使得实践教学的实施步骤和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保障。而最终确定实践教学的目标,则是以行业需求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行业发展方向的科学分析来确定。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还需要明确实践教学的具体操作过程,建立起科学的系统运作方式,通过将教学内容进行目标化、模块化设计,使得学生分步骤地自主解决实践中的专业学习的难题,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3.校企合作新方向
建立校企通力合作的完善机制,是解决云南院校实践教学问题一种十分行之有效的手段。虽然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不再是一个新课题,但对于物流管理专业来说,此种目标为“双赢”的合作模式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例如:如何能够达到校企双方的“双赢”目标,让校方通过企业的资源,进行更加科学的实践教学,实现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和保证理实教学的有效结合?企业如何通过与院校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专业人才储备库,从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如何避免出现实践教学效果差,实践企业把学生当作低廉劳动力的局面?正是因为校企合作模式对于院校和企业来说是“双赢”的方式,因此如何发展这种良性循环的合作模式对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来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4.教学方法的创新
实现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学方法的创新。有研究表明优秀的专业教师会选择正确的教学手段获得学生的关注,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讲解枯燥的理论,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收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小结
物流行业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一个正在迅猛发展的新兴行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也正起着愈加重要的作用,随之物流专业人才短缺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整个行业对物流人才的专业性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在“一带一路”的战略大背景下,就要求云南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集中精力解决如何培养出同时具备扎实理论和动手操作能力,能为物流企业起所需要的现代物流人才。当前,云南院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依旧存在许多不足,要培养配合上述要求的物流管理人才,就要求根据物流行业对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要求来制定培养目标,教师要高度关注物流行业发展信息,努力保持物流人才培养的时代前瞻性,注重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此外,还要努力建设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的的师资队伍,从而才能保障云南院校物流管理创新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严锋,谷丽娟.对云南发展现代物流的思考[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8(1):63-64.
[2]戴时清.关于云南省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发展现代物流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10(11):151-157.
[3]杨彬彬.云南省物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几点思考[J].旅游研究,2006,17(3):90-93.
[4]苟建华.校企深度合作模式下高职物流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探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10月,27(10).
[5]黄玲青,钟承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J].成功教育,2013(7).
[6]李选芒,赵居礼.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09).
[7]曹允春.特色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08(04).
第二篇:物流管理实验教学中情景模拟法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对于人才综合素质需求的逐步提升,为了满足物流管理实验教学的实际需求,要充分的注意到对于物流管理实验教学的总结研究,充分的结合“新课程教育”的实际要求,总结出适合学生群体的物流管理实验教学方法。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本文中,将具体的结合现阶段物流管理实验教学情况,并结合物流管理学科概念知识点多、实践性强的实际情况,进行对于物流管理实验教学方法的思考研究。与此同时,进行的物流管理实验教学还要充分的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探索应当如何通过关于物流管理实验教学模式的优化设计,促进学生物流管理学习能力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情景模拟法;物流管理实验;应用策略
在进行物流管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物流管理实验涉及到了很多高深的管理理论,也结合了很多的复杂物流管理案例,学生往往容易出现难以理解理论、综合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要对学生的物流管理实验学习特点以及物流管理实验教学特点进行总结研究。从综合分析的角度进行考虑,通过对物流管理实验教学特点进行充分的考察研究,并在物流管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模拟相应的情景模式,促进传统物流管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情景模拟教学的基本概念
所谓情景模拟教学法,就是通过在课堂上创设案例情景,全方位、多角度的剖析物流课程知识点,进而提升学生对于物流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在进行物流管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深化物流管理实验教学的基本内涵,并按照物流管理学科涉及到的知识点的实际特点,打破传统的物流管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桎梏,不仅仅重视到对于物流管理知识点的传输,更要让学生感受到物流管理实验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循序渐进的理解物流管理知识点涉及的内容,进而有效促进物流管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情景模拟法在物流管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关键区域探析
1.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物流管理素养层面的应用
在进行物流管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提升对学生对于基本物流管理理论的理解程度是物流管理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就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利用情景模拟教学法促进物流管理实验教学研究的全面性,并在后续的物流管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和先进的情景模拟教学法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可以看出,在物流管理实验教学运用过程中,要充分的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以及物流管理知识点的总结汇总,培养学生物流管理素养,是物流管理实验教学关注的重点领域范围。
2.情景模拟教学法对于物流管理实验教学目标区域锁定层面的应用
从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物流管理实验教学的应用层面来进行分析研究,可以看出,在培养学生的物流管理思维意识过程中,情景模拟教学法主要发挥的作用就是创设关于核心知识点的情景,进而有效锁定物流管理实验教学目标区域。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学生对于物流管理知识理解深度的提升,在进行物流管理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过程中,要充分的发掘出学生的物流管理学习潜力,并有序提升学生的物流管理知识应用能力。针对这样的情况,在后续的物流管理实验教学应用过程中,需要物流管理教师持续进行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引用研究,从教学核心锁定角度进行对物流管理实验教学的完善。
三、情景模拟法在物流管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
1.明确物流管理实验教学的基本内容
在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过程中,充分的强调了对“情景创设”这一定义的解读。因此,在进行物流管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物流管理教师要对涉及到的物流管理核心知识点的定义进行解读,以情景模拟教学法作为教学突破口,加深学生对于基础性的物流管理知识概念的理解程度。例如,在进行物流管理实验课程《“玛莎公司管理运输服务系统”分析实验》这一堂课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改变单纯的PPT演示的实验教学方式,而是加深学生对于物流管理元素的理解程度,在课堂上模拟玛莎公司的个管理部门,让学生分别模拟担任玛莎公司的管理职能,并对玛莎公司的整个物流管理系统进行扮演。在这样的背景下,就会在物流管理实验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通过让学生了解到物流管理知识点的基本定义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对于整个物流系统运行规律的了解,进而促进这一堂课教学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后续的概念逐步的归纳进入相应的情景之中,以及各个部门物理管理的特点进行归纳,促进学生对于这些物流管理知识理解程度的提升。
2.重视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物流管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途径创新
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物流管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途径研究过程中,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综合素质要求提升的实际情况,物流管理教师在调查研究学生的物流管理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合理的规划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应用实际和途径。与此同时,物流管理实验教学过程往往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特点,这就要求在进行物流管理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的进行对物流管理实验教学方法的设计,发挥出物流管理实验教学的作用。例如,在进行物流管理《物流系统的信息技术认知实验—POS系统》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物流管理学习特点和《物流系统的信息技术认知实验——POS系统》所介绍的POS系统的运行情况,并对该系统的运行过程在课堂上设置相应的教学情景模拟,从“方法论”的角度,制定出相应的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策略,让学生充分的理解到《物流系统的信息技术认知实验——POS系统》中蕴含的基础性的物流管理知识内容。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物流管理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的发挥出情景教学法的优势和特点,深化物流管理的基本定义,优化物流管理实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对物流管理知识的理解程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罗勇,芦娟.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08)
[2]刘芳.我国现代物流人才培养现状及未来发展模式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03)
[3]李莉,朱向宇,田菲,赵旸.论我国物流人才的需求及培养——基于本科物流专业建设的视角[J].物流技术.2009(02)
[4]王海燕.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研究[J].物流技术.2007(10)
[5]蒋玮荻.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期的应用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6(22)
第三篇:高校物流管理翻转课堂中微课的应用
摘要:围绕物流管理教学过程,将知识点以微课视频的形式作为起点,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着重解决重难点问题,课后借助在线测试类微课加强教学效果评价,形成“知识获取—思考与提升—在线测试”三位一体的闭环式教学模式,保证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合理与丰富,以践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改变课堂教学中单向知识传递的弊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翻转课堂;微课;物流管理
翻转课堂从2007年开始出现,2011年以后迅速扩展至全球。作为一项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变革,客观地说,其实施效果对学科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是显著的。然而,翻转课堂对高校教学的影响并不大,特别是物流管理这类知识更新较快的专业,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案例屈指可数,其重要的原因是缺乏优质的微课视频资源。每个学科的教学内容、知识体系、知识点组合等情况均有很大差异,要想在物流管理教学中推行翻转课堂这种全新教学模式,并且要力争做到“常态化”的话,需要开发一定数量完整的微视频资源[1]。因此,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合理选取学科知识点,将其微课化并与翻转课堂结合起来,建立起适用于学科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将具有相当的价值。
一、传统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改革与教师教学方法落后的矛盾
教育信息化发展将教学改革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随着“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传统的授课方法面临巨大的挑战,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化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实中大多数教师难以突破以往的课程教学模式,实践能力和自觉反思有些欠缺,教学手段落后,在课堂上往往放不开,也不敢放开。
(二)网络教学资源繁杂与资源有效化利用的矛盾
现代网络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大范围的深入到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不断延展,水平也较之以前提高很多,网络上每时每刻都有新的教学资源上传,网络的教学资源相对以前更加丰富,可是我们也看到真正适用好用有效的教学资源却不多,利用率也不高[2]。究其原因,目前很少看到以学科专业为基础的系统教学资源库,更多的是一些零散杂乱的资源,分散了教师的精力,效果却不甚理想,教学资源大部分以一课时或者一个单元为单位,既占空间又需要较长的时间去学习,课程视频的时间以40分钟为标准,教学重难点不够突出,时间太长,学生会有疲劳感,这就使得资源利用有效性大大降低。
(三)课时有限与知识量扩大的矛盾
目前,高校向应用型方向转型,这就要求其面向区域或行业发展需求,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在课程教学内容的比例上,加大了实践教学比重,理论课时会相对减少。而与此同时,物流管理行业发展迅速,跨境电商、移动互联网、物流设备自动化与智能化等新生概念将颠覆传统的物流管理知识结构,物流管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要想适应市场的需求,必须掌握科学的技术方法和顺应行业变化的操作管理能力,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容量与有限的课时分配产生了矛盾。
二、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引入微课程的必要性
(一)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需要
物流管理课程大多是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而知识点涉及到大量概念、方法和实际操作等内容。要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既能懂得专业理论知识,又能结合实践进行操作和问题分析,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学生课堂后的思考与实践,提高学生自主能力,仅靠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且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厌学情绪,这是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3]。将翻转课堂的优势运用于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中,通过课前微课交互式学习,在学生对课程内容有预先学习的基础上,集中精力将课堂重点放在课堂交流探讨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互动性,从而发挥课堂教学效果,这就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不足,解决传统教学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体现物流管理学科特点的需要
物流管理和实际应用联系非常紧密,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物流管理的理念以及技术也在不断完善,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使得本科大学生普遍感到课堂知识的陈旧。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虽然互联网上有很多关于物流管理的网络资源,这些资源是分散的,尽管当代的大学生更倾向于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和知识,但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梳理,所以不利于学生们的学习和使用。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整理最新的物流管理知识点以及案例,辅助学生了解最新的物流管理的动向,理解物流管理中的一系列概念,微课程就为这样的教学需求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模式[3]。
(三)适应互联网时代教学的需要
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的时间都变得碎片化,移动终端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教师利用好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微课视频通过网络手段推送给每个学生,让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完成学习,占领学生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时间。通过微课程教学使得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掌握关键的知识点,从而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
(四)开展案例教学的需要
案例教学是课程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对于案例素材呈现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微课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对案例内容能起到一种很好的诠释。而大量的国内外物流管理相关案例和知识点适合以微课程的形式引入教学过程中。这就为案例教学提供了活力,使得学生更愿意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三、物流管理微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流程
(一)成立微课程开发建设小组
微课程的建设与开发需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懂多媒体制作技术,专业理论,教学方法等的项目团队,在一般的地方高校,某一个教研室或二级学院可能不具备这样的团队组建条件。因此,建立跨学科、跨学院的多方面项目团队,显然需要学校层面的支持。
(二)确定课程开发目标
微课建设的目的是提高师生之间的教学实效性。通过制作优质的微课,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最终目的是组织教师建立起各学科专业的微课资源库,并对资源库进行定期更新与维护,彻底弥补课前教学环节的缺失与不足。
(三)规划物流管理课程内容
为了规避无序和重复开发课程,要按照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对微课程内容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形成规范化体系,确定建设方案和进程。课程内容规划是微课程开发的一项重要工作,组织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和物流企业专家,共同确定物流管理课程的知识点脉络,共同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
(四)组织微课程开发制作
微课内容开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开发过程需要用到相应的微课制作软件,目前市面上制作软件多种多样,考虑到教师的多媒体制作水平,要注意选取简答而又快捷的技术。微课资源建设为了能确保其质量,一般要经过前期宣传、选题设计、技术培训、课例拍摄、后期加工、审核发布、在线报送、评价反馈等环节。其建设模式分为“原创性开发”和“吸收消化式开发”两种,前者是面向学校和机构,而后者是面向教师个人。
(五)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
微课资源建设、共享和应用的基础和载体是微课平台。平台功能要在满足微课资源日常管理和建设的基础上增加便于用户研究和应用的功能模块,从而一站式完成微课建设、应用、管理和研究的教学过程。
四、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设计———以某一堂课为例
(一)课前微课学习
教师在上课前3-5天制作一个关于课堂教学的一个知识点微课视频,例如,本次课利用IspringSuite交互式微课制作软件制作时长8分钟的微视频,通过视频详细讲述该知识点的内容,包括概念、方法运用、举例说明,并通过微视频布置课前的作业和思考题,提前将它发送到QQ群。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微视频观看,学习知识点,完成所布置的任务并进行思考。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二)课堂探讨与提升
课堂上首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包括课前作业完成情况和学生的思考,根据检查情况,发现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效果,并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当然课堂上主要用来讲解难点和重点,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效果会非常好,因为前期已经对所要探讨的课题做了预习和准备,所以这就避免了课堂教学陷入知识点的堆砌,而缺乏思考与提升,相反,它着重围绕知识点挖掘其深度和广度,提高运用知识点的能力。
(三)课后在线测验
课后主要用来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可以借助QuizCreator在线测验技术,将本次课涉及的内容以测验的形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运用在线测验可以方便学生完成任务,并可以将测验结果反馈给老师。课后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号登陆网站完成测验试题,老师可以在线观看学生的测验结果,并作出反馈,并在下次课当中提出来,达到教学过程闭环化。
[参考文献]
[1]田爱丽,吴志宏.翻转课堂的特征及其有效实施———以理科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4(8).
[2]欧凯英.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6(8).
[3]杨洋,伍京华,王冬梅.基于微课程理念的高校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J].学园,2014(20).
【物流管理教学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