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产业分工视角下国际贸易论文
1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物流产业的分工演进
国际物流的柔性化模式要求以客户需要为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必须按照消费需要所提出的多品种、多批次、小批量、短周期的原则,灵活的进行物流作业的组织和实施工作。由于现代国际物流的运行过程中,全球一体化格局的出现带动了供应链新的发展,世贸组织所推行的贸易自由化发展模式使得生产要素不断进行自由流动,与此同时资源的多层次配置优化也同期进行,传统型的大而全、小而全格局被打破,一体化潮流的影响下企业之间的合作日益加强,跨地区、跨国的合作模式日渐明显,越来越多的国际制造企业开始将大量常规业务以外包的模式提供给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同一业务模式的不同程度的理解和把控,自然对国际物流产业分工的发展以及国际物流的未来发展模式的调整提出新要求,这一要求正是国际物流进行自我调整和取得自我创新的基础。
2产业分工后影响中国国际贸易物流企业发展的因素
2.1物流企业规模较小,运行能力有限
尽管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企业在近些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由于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企业成型时间比较短、起点低、技术水平与国际物流巨头之间存在极大差异。《2009年全球集装箱班轮公司排行榜20强》中丹麦马士基、法国达飞、瑞士地中海航运作为欧洲海运经营的大户,以其相当于全球集装箱船队近三分之一的运输力而占有国际物流的绝大部分市场。在国际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国际航运巨头按照行业内部企业重组的方式不断强化对航运市场的控制力度,中国的远洋运输集团尽管已经具有冲击世界运输企业第四强的实力,但是与前三强的差距依然很大。按照全球航运资源的主要分布情况来看,地中海和欧洲区域的.集装箱船队航运总量占据总体比例的52.8%,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三地的航运总量仅仅达到20.2%。国际一体化的进程为中国国内民营物流企业的飞速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空间,但是民营物流企业还存在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仅仅依靠国内物流企业现有实力来承担中国与国外其他国家的国际贸易物流需要,显然需要长期的过渡过程。
2.2物流企业综合型管理人才匮乏
服务水平低下和物流功能薄弱已经成为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企业前进的主要障碍,而物流综合型管理人才的匮乏更是导致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企业在产业分工视角下无法及时进行自身结构调整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我国国际贸易物流行业的整体发展起步较晚,国内就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方面的专业教育与国际物流发展的当前现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国内教育体制的相对落后,以及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实施的“一个萝卜多个坑”的用人政策,导致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企业对具有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现代物流策划人才、物流专业技术人员等一直存在极大的需求,长期无法得到相应的满足。物流操作人员的专业化技术不强、整体素质的低下、对国际物流发展的认识所存在的不足、信息技术使用的不当等均对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企业的现有竞争力的提升无法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此外,受业务功能单一、管理水平落后、物流网络分散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企业的管理方式和技术革新能力均无法满足国际物流发展水平的需要。
2.3物流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在交通网络设置方面基本完成了贯穿全国的内河航运、公路、航空、铁路等运输网络的布控,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较大的拓展空间,尤其是国际物流发展所需要的航路、公路、管道、车站、港口、机场、铁路等基础设施仍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国内公路交通方面人为的收费站点以保护地方物流企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为目的,对全国范围内的大型物流产业集群的整体规划及发展已然构成了障碍,而此类问题的解决均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保障。一是我国物流行业的法律源自计划经济体制,长时间的沿用已经缺乏应有的监督功效和规范性的法规,如我国目前仍在使用1954年所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港管理暂行条例》。二是我国物流现有产业所使用的具有规范性和约束力的政策多为地方政府及国家部分所制定的条例及办法,并不具有必要的法律约束力,因此在具有执行的过程中无法对物流行业所出现的不良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尤其是在港口、水运等与国际物流密切相关的交通领域中,我国依然沿用早期制定的规定、条例等,致使国际贸易物流产业的发展无法做到有法可依。
3基于物流产业分工的国际贸易物流改革策略
3.1完善法律体系并引用诚信服务
法律体系的不够完善是影响国际贸易物流发展的硬伤,因此应立足当前国际和国内的贸易发展和物流行业分工细化的要求,本着取得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完善现有物流法律体系。由于我国很多企业目前依然保留传统经营模式,尽管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但是从采购到销售的整个流程所需要的物流活动依然依靠企业的自我服务来提供。很多企业内部物流设施被列为企业经营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最大化降低自身运营成本的前提下,存在基础设施不全、缺乏基本的修缮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企业物流高效率、社会化的推进。因此,还可以考虑使用诚信服务来提升国际物流行业的整体竞争实力,从加强物流行业协会对各企业物流操作合理性和诚信服务的监管角度予以推进。
3.2大力推进专业人才的使用
在物流专业化分工的要求下,可以将人力资源按照实际需要以及专业的优势进行优化配置,如TPL企业对具有管理才能、物流控制和操作技能、物流设计技能等多方面专业人才按照加工中心和商业集散地的分类来按需分配,进而形成有机联系的物流网络系统。严格贯彻执行物流综合类人才的激励和培训制度,不断留住和吸引新人才,鼓励并允许高等院校以市场需求为基础联合国际物流企业设置和开办现代物流专业实验课程,鼓励和引导行业组织、企业、民办教育机构参与到现代综合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来,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以行业社团为主导组织举办国际物流发展所需的从业人才的职业资格认证活动,逐步建立起国际物流和贸易行业从业人员的岗位在职培训和构建从业资格认证体系等,以此不断推动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3.3提升国际物流专业化服务质量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物流产业分工的日趋细化,物流服务质量也需要以专业化标准进行严格要求。随着大量高新科技的融入,物流管理逐步以其专门的运作技术和能力开始构建起一个新的领域。一方面工商企业开始趋向于将自身不了解的物流业务委托给专业的企业来经营,并将自身关注的重点集中于自身主业方面,而另一方面一些实力较好的仓储企业、运输企业、货运企业等抓住机遇,以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形式来提升国际物流专业化服务所需要的质量。显然,现代科学技术为国际物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创新条件,比如现代科技手段中电子数据交换、计算机辅助运输线路设计、自动化仓储系统、车辆配载等的实际应用,在极大地提升了国际物流专业化服务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也为国际物流专业化服务模式的创新奠定了科技基础。
3.4强化国际型经营管理水平
随着现代物流企业个性化服务、综合管理、一体化发展等模式的确定,强化国际型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逐步从管理方式严谨化、合理化、科学化,内部管理流程顺畅化、规范化等方向逐步加以完善。以创建国际物流合作联盟的方式来增强行业整体国际型竞争实力,一方面与货主企业构建起良好的稳定的合作关系,实行利益共享、优势互补的共生合作,另一方面继续与其他物流企业建立横向联盟,统筹并整合各具优势的企业资源,在构建规模化经营,实现服务综合一体化的目标下,利用先进的信息系统和管理技术,对传统物流资源进行管理和优化,在规范市场准入标准的前提下,不断对工商登记和税收征管等制度进行重新调整,鼓励物流服务市场融入多元化投资主体,以保障国际物流整体服务需求可以得到满足的同时实现跨区域、跨国经营。
【2018产业分工视角下国际贸易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