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通史》是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历史专题片。以下是由阳光网小编整理关于中国通史试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通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第七编至第八编)
1、为以后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奠定基础的一位改革者是( )。
A、郭威 B、钱鏐 C、徐温 D、柴荣
2、建立西夏的少数民族是( )。
A、契丹 B、党项 C、女真 D、突厥
3、北宋前期出现的“交子”的地区是( )。
A、浙江 B、河南 C、四川 D、江苏
4、南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 )。
A、苏州 B、杭州 C、开封 D、泉州
5、我国古代发行纸币“交钞”的朝代是( )。
A、北宋 B、南宋 C、金朝 D、辽朝
6、元朝时,我国东北地区设立的行省( )。
A、岭北行省 B、辽阳行省 C、中枢省 D、甘肃行省
7、元朝手工业发展最为显著的是( )。
A、丝织业 B、棉纺织业 C、冶炼业 D、陶瓷业
8、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座标”的一部著作是( )。
A、《千金方》 B、《授时历》 C、《梦溪笔谈》 D、《天工开物》
9、我国第一部从全国范围对农业进行系统研究的著作是( )。
A、《农桑辑要》 B、《农书》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10、向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建议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是( )。
A、李善长 B、刘基 C、朱升 D、徐达
11、明朝知识分子要考得“举人”称号,必须通过的考试是( )。
A、州、县级考试 B、乡试 C、会试 D、殿试
12、放逐祸国殃民的魏忠贤,为东林党人平反冤狱的明代皇帝是( )。
A、明神宗 B、明宪宗 C、明武宗 D、崇祯帝
二、名词解释
1、五代十国:
2、澶渊之盟:
3、绍兴和议:
4、行省制度:
5、《资治通鉴》:
6、靖难之役:
7、古文运动:
8、、八旗制度:
9、《四库全书》:
三、简答题
1、宋元时期“三大发明”及其西传的意义。
2、郑和下西洋的经过和意义。
3、明末农民起义的意义。
4、明清科举制度对教育的影响。
5、明清科举制度对教育的影响。
四、论述题
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2、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和作用。
3、明朝前期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措施和影响。
中国通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C 4、B 5、C 6、B 7、B 8、C 9、B 10、C 11、B 12、D
二、名词解释
1、五代十国:从907年朱温废唐建立梁朝,到960年北宋建立,前后50多年,先后在黄河流域相继更迭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统称“五代”。与五代同时,在南方和今山西一带,还先后存在10个割据政权,史称“十国”。五代与十四合称“五代十国”。
2、澶渊之盟:1005年初,辽签订盟约,议定两国各守旧界,双方结为兄弟之国,每年北向辽纳“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和约是在澶州订的,史称“澶渊之盟”。签约后,宋辽形成长期并立的形势,双方没有发生大的战争。
3、绍兴和议:1141年(绍兴十一年),南宋与金达成议和条件:宋高宗向金称臣;宋金两国,东以淮河,西以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为界;南宋每年向金进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这个和议史称“绍兴议”。“绍兴和议”的订立,说明宋金相互正式承认了双方政权,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了。
4、行省制度: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管理全国政务。大都及周围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辖。称“腹里”。除吐蕃外,其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行省长官设置同中书省。各省下设路、府、州、县。行省制度的确立,是我国历史上地方政权机构的一项重要改革,并对以后有深远的影响。
5、《资治通鉴》: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这部书按年、月、日的顺序,叙述从战国到五代1 300多年的历史,全书近300卷。司马光主编这部书的目的,是为了封建统治者提供历史经验教训,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取材广泛,叙事明晰,对研究中国古代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6、靖难之役:明太祖时分封了24个子侄到各地做藩王,太祖后,由长孙朱允(火文)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鉴于诸王势力太大,采纳大臣齐泰等建议,实行削藩政策。1399年,朱元璋第四子朱棣以“清君侧,诛奸臣”为名起兵,号称“靖难”。这场战争史称“靖难之役”。1402年,朱棣攻人南京,自立为帝,他就是明成祖。
7、古文运动: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大力反对骈文,倡导在继承先秦两汉优秀散文的基础上,创造一种活泼流畅、明白易懂的新文体。他们的倡导得到社会上的支持,形成文体、文风的改革运动。这就是“古文运动”。古文运动对后世的散文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8、八旗制度: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过程中,在女真原有氏族组织的基础上,创立了八旗制度。他把女真壮丁编入八旗,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平时耕猎,战时出征。八旗各级长官既管行政,又是军队首领。这种军政合一的制度,对女真社会的发展起了很大促进作用。
9、《四库全书》:清朝乾隆年间,政府令纪昀等编辑《四库全书》。全书分经、史、子、集四大部分,共收书3 400多种,它是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
三、简答题
1、宋元时期“三大发明”及其西传的意义。
(1)11世纪中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元代又发明了木活字和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传播,方便了书籍的流传,结束了欧洲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历史,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2)北宋时期,我国人民发明了指南针。北宋末年,我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指南针的西传为欧洲的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发现美洲大陆、完成环球航行提供了条件。
(3)南宋时,发明了突火枪,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管状火器。元朝时,制造出大型管状火器,叫“火铳”。火药传到欧洲后,使西方的作战方式发生了变革,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一定作用。欧洲人又进一步把火药用于采矿和筑路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郑和下西洋的经过和意义。
经过:从1405年到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前后七次率领船队出使西洋。船队从刘家港出发,经南海,空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再经印度半岛,到波斯湾,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沿途到过30个国家。船队出发时,满载金银、布帛、瓷器、铁器等,返航时又带回珠宝、珊瑚、香料、象牙等物品。
意义:(1)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他的远航同欧洲航海家哥伦布、达伽马的远航相比,不仅规模大,而且时间上要早半个多世纪。(2)郑和的远航,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了解和友谊。它与穷兵黩武和殖民掠夺有着根本的区别。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功绩是辉煌的,但也有消极方面。庞大的船队需要巨额开支,而换回的物品多是供宫廷、贵族消费的奢侈品。
3、明末农民起义的意义。
战争经过可按教材抓住几个重要事件所发生的地点,连点成线:陕北首义(揭开序幕)→进入河南(提出口号)→攻破洛阳(杀死福王)→攻下西安(建大顺政权)→进入北京(推翻明朝)。
明末农民战争的意义可从两个方面分析:(1)与过去的农民战争相比较,明未农民起义是中国封建社会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它推翻了明朝的统治,打击了地主阶级。特别是起义军明确提出“均田免粮”口号,反映了封建社会后期农民对土地的强列要求,标志着我国农民战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2)在这次农民战争过程中,地主土地所制受到了冲击,部分土地回到农民手里,使明朝后期以来土地高度集中的现象有所缓和,这种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为清朝前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前景。
4、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州县级考试,考中者叫“秀才”;省级考试叫“乡试”,考中者叫“举人”;中央级考试叫“会试”,考中者再通过“殿试”,可得“进士”称号。
(1)明清时期,由于受科举制影响,一般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都与科举有直接关系。这些学校往往成为科举的预备场所,一些与科举无关的.学科,则不受重视。明中期以后,书院逐渐兴盛,但在科举制盛行的时代,书院成为科举的附庸。清代,书院成为官府所办,教学内容全为四书五经和八股文,直接为科举服务。
(2)当时,许多知识分子热衷科举考试,整天钻研空洞的八股文,很少有人认真求学问,结果大多数学生知识贫乏,对天下大事和国计民生茫然无知。在这种学风影响下,书坊刻印的应考书籍大量充斥市场,算命、卜卦、祈求神灵的迷信风气在读书人中间广为流传。
5、明清科举制度对教育的影响。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州县级考试,考中者叫“秀才”;省级考试叫“乡试”,考中者叫“举人”;中央级考试叫“会试”,考中者再通过“殿试”,可得“进士”称号。
(1)明清时期,由于受科举制影响,一般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都与科举有直接关系。这些学校往往成为科举的预备场所,一些与科举无关的学科,则不受重视。明中期以后,书院逐渐兴盛,但在科举制盛行的时代,书院成为科举的附庸。清代,书院成为官府所办,教学内容全为四书五经和八股文,直接为科举服务。
(2)当时,许多知识分子热衷科举考试,整天钻研空洞的八股文,很少有人认真求学问,结果大多数学生知识贫乏,对天下大事和国计民生茫然无知。在这种学风影响下,书坊刻印的应考书籍大量充斥市场,算命、卜卦、祈求神灵的迷信风气在读书人中间广为流传。
四、论述题
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1)行政权:在地方,推行用文官代替武将担任地方行政长官的制度;县官原由地方任命,改由朝廷委派;州官之下,另设通判,名为副职,实为互相牵制。在中央,由宰相掌管政事,正职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副职叫“参加政事”。另设枢密院掌管军事,设三司掌管财政,这样相权缩小了,标志皇权进一步提高。
(2)军事权:用“杯酒释兵权”的办法,解除了禁军将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把地方精兵编入禁军,地方只留些战斗力低弱的厢军。禁军由中央直接控制,屯驻京师,轮流戍守边地。又创禁军“更戍法”,使兵将互不熟悉,将不专兵,便于朝廷控制。
(3)财政权:北宋把地方的财政权划规朝廷设置的转运使管辖。
影响:这个制度加强了皇权,消除了分裂割据的隐患。但对武将防范过严,官僚不断增多和军队缺乏训练,又酿成了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
2、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和作用。
内容:新法的内容可分为理财、强兵和选拔人才三个方面。
理财方面有:(1)均输法,以路近价廉为原则收购国家需要的物品;(2)市易法,在东京等城市由政府出本钱,收购滞销物资,市场缺货时抛售,以打击投机商人;(3)青苗法,春季借钱给民户,夏秋交还,加收利息两分;(4)募役法,废除轮差服役制度,由政府雇人服役,原来应服役的民户要交免役钱,不服役的也要出助役钱;(5)方田均税法,清丈土地,防止偷税漏税。
强兵方面有:(1)保甲法,把民户编成保甲,每家有两个以上壮丁的,出一人为保丁,进行训练;(2)保马法,令民间养马,愿者免除部分赋税。
培养和选拔人才方面有:(1)进士科考经义策论,不考诗赋;(2)太学三舍法,太学分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考试合格的升舍,上舍生成绩上等的,不经科举考试,就可以做官;(3)编写《三经新义》,对《诗》、《书》(《尚书》)、《周礼》三部典籍重新加以注释,作为太学和州县学的教材。
作用:新法在执行过程中虽出现某些弊端,但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它使政府财政收入情况大为改善,积贫的危机有所缓和;在培养和选拔人才方面,开始效果也较好。宋神宗去世后,新法被废除。
3、明朝前期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措施和影响。
(1)行政机构方面,明太祖为加强对地方控制,废行省,设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管地方行政、司法、和军政。三司长官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在中央,明太祖借口胡惟庸案,撤销中书省和丞相,把相权分给六部,还设殿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影响:丞相的废除意味着皇权的进一步加强。从体制上保证了君主的绝对权威;明成祖时,形成内阁制度,中央和地方的政权完全由皇帝控制。
(2)军事机构方面,在中央,明太祖设五军都督府,与兵部共管兵权,相互牵制。明太祖又创立了卫所制度,各卫、所分属于各省的都指挥使,统由中央五军都督府管辖。影响:使兵部、都督府和卫所总兵将官都不能专军权,军权集中在皇帝手里。
(3)监察机构方面,明太祖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作为中央监察机关。都察院与中央司法机关大理寺、刑部合称“三法司”。“三法司”不能决断的案件,由皇帝裁决。为了监视官吏和镇压人民反抗,明太祖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设立“东厂”,明朝中期又设立“西厂”,锦衣卫、东厂、西厂都是特务机构,合称“厂卫”,明朝还有一种叫“廷杖”的刑罚,即皇帝在殿廷杖责官员。影响:使国家司法权集中在皇帝手里,厂卫机构的设立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现。
(4)在科举考试方面,明政府规定只准在四书、五经内命题,应考者不许发挥独立见解,文体为“八股文”。影响:八股取士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
(5)赋役制度。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和保证赋役来源,明太祖清查户口,丈量土地,编制了“黄册”和“鱼鳞图册”。黄册是户口清册;鱼鳞图册是耕地清册。明政府根据黄册和鱼鳞图册,把人民束缚在土地上,进行赋役剥削。
【中国通史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4.热学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