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关推荐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
第一部分:成果展览厅。(20分)
1、看拼音写句子:3%
Lu hóng bú shì wú qíng wù, huà zu chūn ní gèng hù hu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七步诗》《凉州词》《出塞》《从军行》中任选一首诗默写。2%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名句积累:5%
(1)路遥知马力,______________。
(2)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
(3)书读百遍, 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5)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
4、按要求查字典。3%
要查的字音序音节部首再查几画词意
各抒已见 5、读一读,说说句子的意思。3%
(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不试之以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上下文,说说从句子中体会到什么?4%
(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响着周围的一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快乐收藏屋。(20分)
1、成语天地:4%
平易( )人 盛气( )人 身( )其境 翠色( )流 无微不( ) 一( )千里 斩钉( )铁 举世( )名
2、找对应的词语填上。2%
春雨对潮湿 进步对勤奋 高尚对伟大
正如秋风对( ) 正如退步对( ) 失败对痛苦( ) 正如成功对( ) 正如卑鄙对( )
3、按要求写句子。
A.我们心里牢记祖国。3%
(1)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
(2)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
(3)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
B.榕树躺在河面上。2%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
C.美丽的春天悄悄地来到了辽阔的大草原。2%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原句上修改。1%
这次期终考试我们班差不多根本没有不及格的现象。
5、本册课文中,我们认识了为人民服务而牺牲的( ),冻死街头命运悲惨的( ),心地善良的穷人( ),在茺无人烟的小岛上漂流了二十多年的( )。2%
6、仿照《勿勿》的写法,具体描述日子去来的勿勿。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创新实验田。(30分)
一、阅读下面短文,创造性地回答文后问题。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的,北京的春风似乎不是把春天送来,而是狂暴地要把春天吹跑。在那年月,人们只知道砍树,不晓得栽树,慢慢地山成了秃山,地成了光地。北边的秃山挡不住来自塞外的狂风,北京的城墙,虽然那么坚厚,也挡不住它。寒风,卷着黄沙,鬼哭神号地吹来,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青天变成黄天,降落着黄沙。地上,含有马尿驴粪的黑土与鸡毛蒜皮一齐得意地向天空中飞。半空中,黑黄上下,渐渐混合,结成一片深灰的沙雾,遮住阳光。太阳所在的地方,黄中透出红来,像凝固了的血块。
(1)给短文加个题目。1%
(2)最能概括画线部分所描述的情景的两个词语是1%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黑黄上下,渐渐混合”中中的“黑”指的是_______,“黄”指的是_______,向上飞的是_______,向下落的是_______3%
(4)从这段话中给下面的词各找一个近义词。1%
晓得( ) 挡( )
(5)从文中找一个比喻句:_____2%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2%
二、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练习。20%
后生可畏
“哦!爸爸认输了,爸爸认输了!”随着弟弟的叫喊声,响起了爸爸爽朗的笑声:“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小脑袋,一边用慈爱的眼光看着我。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豪的笑容。
在我家里,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也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哪里来的气,在吃饭桌上就教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成哑巴?”弟弟受了顿训,虽然很委屈,张一张嘴便不知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眼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作风。”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有力的理由:“您知道美国的旧金山公立学校吧。他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有个太守阎伯屿重修膝王阁,想请人作序。但是在场名人不敢放肆,都谦虚地谢绝了。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少年气盛,一口答应。结果呢,他写出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
谁知我这两个理由竟把爸爸“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慨地对妈妈说:“是呀!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A、赏析加油站
①本文用答案方法写。
②“疾言厉声”字典中的解释为:答案
③王勃:答案朝著名诗人, 答案是他的优秀代表作。
B、信息收集库
1、读第三自然段,把你认为值得积累的词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摘录文中的反问句。(两句)(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阅兵操练场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爽朗( ) 浮现( ) 会意( ) 慈爱( )
2、用文中的词句解释下列词义。(2分)
①疾言厉色:________________
②少年气盛:________________
3、爸爸原来认为______,我对此持不同观点,先后举出两个事例进行反驳。这两个例子概括地说,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2分)
4、那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件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找出首尾呼应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下来。(1分)
6、理解题目“后生可畏”在文章里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解释打√。
(1)“后生”原意是晚辈、年轻人的统称,在文中指:(1分)
①“我”()
②美国的智力超常儿童()
③王勃()
④泛指晚辈(包括我)()
(2)“畏”是敬畏,不可低估、轻视的意思。爸爸说“后生可畏”是因为:(1分)
①少年王勃才华横溢,名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②“我”能言善辩,驳得爸爸无言以对。()
③“我”观点大胆,认识深刻,说理透彻,使爸爸口服心服。()
(3)这篇文章说明:(1分)
①大人说话时小孩不但可以而且应该插嘴。()
②大人们的家长制作风是要不得的。()
③晚辈不一定不如前辈,应该提倡“敢想,敢说,敢做”的风气。()
7、这篇文章最打动你或值得你学习的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部分:情感寄存库。(30分)(任选一题)
习作1:《路》
提示:路有宽敞大路,弯曲的小路;有水泥路,有泥泞小道。但最难走好的是人生之路。请你试着说说你准备走怎样的人生道路。怎样使自己的一生过得最辉煌。
习作2:《家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期末测试题12-08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03-09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的测试题03-09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03-09
人教版小学语文期末测试题12-09
语文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03-09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题12-09
语文期末测试题精选12-09
小学六年级数学的下册期末测试题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