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永恒与虚无之间,曾有人如此存在读书笔记
——《夏日终曲》,关于绝唱与残响
标题花哨,主要还是感觉这之中待解读的概念太多而一时无从理清枝叶。面对这个故事,总是难以找到合适的语言来形容自己的观感,电影如此,原作小说同样。电影的话,看过一些影评,自觉没有太多好补充的了。至于小说,至今仍然在啃原文,目测一时半会儿还消化不完,但是想趁感觉还相对新鲜,先对译文内容进行一些个人(盲目)探究。
以下。
还是要先从电影开始。
电影是冬天时候看的,冰冻三尺的天气里它却让人能够灵敏地捕捉到那属于夏日的所有颜色。它们旺盛,葱茏,带着不知疲倦的热情,在一整个感官的世界里燃烧起来。琴声,蝉鸣,恋人的言语;衬衫,凉鞋,肉体,年轻的情欲;失语者经过一百次尝试才说出“我想要”;盲人在黑暗中摸索一千回才得以描摹身边来者的轮廓。如一场盛大的筵席,只存在于你我彼此之间。而在此之后,筵席散场,夏日风景落幕,发生在埃利奥年少岁月里的这场刻骨铭心的爱情就此无疾而终:火车带走奥利弗,现实带走奥利弗,时间带走奥利弗。
过于唏嘘,却又过于喜欢。清洁腼腆的男孩(柠檬黄、紫罗兰色、地中海蓝还有蜜桃粉)和成熟睿智的青年(天蓝色、金黄色、火红色和绿色),时而大胆时而含蓄的示爱,眼神,话语,还有肢体的形态。这段宁静的夏日时光静静流淌,于逝去之后的某个冬日,在熊熊炉火前男孩的眼中缄默回放,得到最终的固定,便成为永恒。
从这里看,其实内地译版小说的标题安放在电影上还挺合适。夏日终曲,取一个节点,在此之后这段回忆成为绝唱。没有后续的未来要交代,没必要去猜测埃利奥回过身去的下一个动作。他只是刚刚结束了一段恋情,而那之中一切都很美,且我们可以(并倾向于)相信所有美丽的事物是永不褪色的。
回到原作,就从“永恒”这个话题说起。纵然叙述者自称那个夏天的一切是永恒,我却怀疑这份“永恒”是否已被打了折扣。
这同小说文本的特点与叙述者所处的维度相关。
就文本而言,不同于电影,利用肢体和言语,面对一个广大的观众群体来由内向外进行表现,小说叙述的指向是往内收束的。它描摹感官、刻画形象、渲染色彩,但这些实则都是经过主体加工的意象,是主观世界里涌现、排列出来的具有象征性的符号。在这段内向型文本之中,外部信号通过“书写”这一动作进行转录,从而幻化为一种极其私人的语言。换言之,小说文本处在一个全然主观的语境中,反映的是叙述者本人独有的即时性的感受。它们被放置于意识无尽的绵延流动中,本就无法被截取定格出一个固定的形态。
紧接着再进一步,意识既是绵延的、流动的,那么小说的叙述者又处在这条意识长河中的哪个位置呢?在我看来,他不过是站在河流的下游回溯一些过往。他曾经抵达了那个特定的夏天,曾经成为那个特定的埃利奥,而后随着时间不可避免地离开了那个夏天,不再是那个埃利奥。像是多年以后打开一段封存的记忆,某日他将自己浸泡在这记忆中,于他的观念之中试图返回到那里,再度成为那个已逝的自己。也因此,他在感受一些东西、叙述一些事物时会带上一种当事人所不具备自觉性。就即是说,他在回忆他的过往,而所谓过往其实是已经消散的风景在当前投射出的残缺剪影,他浸身于片段与片段之间,试图为前后寻找一些联系,为动作赋予一些意义,会不自觉地在过去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之上挂上附加的重量。
由此,所谓“永恒”,实则是叙述者在叙述的时间下心中所绘制的图景,是一个为主观所认定的永恒。其中省去了什么,增添了什么,又修饰了什么,他全然不知。而那首夏日终曲,它曾在过去成为绝唱,如今被吟唱出来的部分,亦不过是其在一颗隐隐还留有激情、欢愉和感伤的心中回荡无尽的残响。
“那年夏天我爱上钓鱼,因为他爱。爱上慢跑,因为他爱。爱上章鱼、赫拉克利特和《特里斯坦》。那年夏天我听鸟唱歌,闻植物的气味,感觉雾气在阳光普照的温暖日子里从脚下升起,而我敏锐的感官总是不由自主地全涌向他。”
意识的河流,像是经历一千个拐弯后兜兜转转地又流了回去,流归故里,流往倒映着奥利弗的影子并将其围困圈禁起来的那方静止的湖泊。可实际上奥利弗已不在那里,没有人还留在那里,能够回去的恰恰是也仅仅只是那最具不确定性、最为不可靠的意识。那又有什么永恒是足以被断定呢?
——我想,如果说这里确有什么永恒的话,那只不过是,他们曾如此鲜明地活着,曾如此存在过,如此驻足过,如此拥抱过,如此相爱过。实在是令人欣悦又悲哀。
个人在阅读时对于小说着力去描摹的那种“渴望”很感兴趣。它是人的本能,也是人存在的状态。在渴求另一生命体的时候一个人总是更加清醒地听见自己铿锵的心跳。(能否与“爱”相等同呢?这个问题暂时还没想明白。前几天正好读到加缪论述唐璜主义,他对爱给出的定义是“欲望,柔情和聪慧的混合物”,“把我与某个人紧密相连”。第一时间便联想到这里的两位主人公。从这个层面讲渴望和爱确然具有相同的指向。)
姑且划上等号。则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身体,是情欲,是冲动,它解释了十七岁男孩为何如此不顾一切地渴求一个人。往昔一位陌生的过客于不经意间播下的种子,在夏日荷尔蒙催化下悄然发芽——正好遇到奥利弗。恰巧是奥利弗,在这个时间上,充当了这样的角色。不是美妙而珍贵的邂逅又是什么?——这一部分以电影的方式呈现便更是淋漓尽致:浓情而亲密,却又不过分甜腻,是最热烈和最投入的姿态,每一分动作都显得真诚可爱。
二是两人在精神世界最深处某一点上的联系,所谓的柔情与聪慧。如果说柔情对应感性,聪慧对应理性的话,便是与二人在血脉和智力方面的相似性有关了。但往深处想,仅仅依靠逻辑上一一对应来理解这个点又似过于浅显了,它不足以回答“这个埃利奥”与“这个奥利弗”之间存有的一整个因果。事实上,抛开血脉与智力不谈,这更像是在问一个哲学式的问题:一个人要凭借什么才能去了解、接近和抵达另一个人?也即是在问:“隔着两副皮囊,我该如何解读你?”为两具躯壳所分隔开的恋人,在这为长夜覆盖的世界里将要如何触碰抚慰彼此的灵魂?
正如埃利奥告白前的苦恼:“为什么我知道,而你却毫不知情?”又如奥利弗在恋人面前的叹息:“千万别说你什么都不知道。”人与人之间最为可贵且不可求的东西即是“知道”二字。深陷层层叠叠的谜语间,迷离闪烁的隐喻令人眼花缭乱,试探复又怀疑,沮丧复又狂喜,是漫长的煎熬与折磨。在这条幽微曲折的求索路径上,恋人们日复一日地艰难跋涉,不知其须行知何处,才能找寻到属于彼此最原始、最真实的样貌,才能笃定而确信地说出:“我知道。”
作者给出的答案?
Call me by your name, and I’ll call you by mine.
假如你愿意用你的名字来呼唤我,我便将我的名字也赠与你。我知晓你渴望成为我,正如同我夜夜奢求潜入你的身躯去亲吻你那魂魄。
互换名字,是恋人间亲密时刻的狡黠游戏,又是阔别后珍藏心底既浪漫又苦涩的陈年秘密,更是一种发动齿轮使内部所有隐秘机关相继运转的信号——每当我以我之名唤你,你也应如是回应。这代表着你明白我,且明白此刻世间只余你我二人。我们能够坦诚以对,得以凭借自身的存在来理解对方,又借接近对方的生命以体察自我,由此构成两位一体,让躯体与躯体、灵魂与灵魂之间的分际点悄然消融于唇舌上最缠绵和柔软的音节里。
以己身之名呼唤另一人,代表着一个人跨越自身的边界,去拥抱另一个相似而不同的生命。同呼吸却无法共命运,一个人可以进入到另一个人的人生,却永远无法去过属于他的生活,无法感受他正在感受的东西,无法看他眼中的颜色,这本是人类个体间永远的寂寞。而在特定的时刻,以这种特定的方式,却使两颗相互渴望着的心达成了某种神秘的默契。你们互换名字,互换身份,互换声音,互换样貌,你们毫无保留地交换一切,于是在了解他的同时你也了解到你自己,在触摸他身躯的同时,也用他的双手触摸到自己生命的形态。
以你的名字唤我,我也以我的名字唤你。只这一句,便宣告着“我知道我们之间的一切”。这个他,“知道”那个他。他们就是知道彼此,并且,享受着自身为对方所知的愉悦。“如果这世界有任何真实可言,真实就存在于你我相聚的时候。”真实的那个我,只有你知道,只在你身上能找到。寻觅到你,是我朝向自我的一次回归,是我召回了我自己,唤醒了我自己,抵达了我自己。在第一部分里,埃利奥曾将面对奥利弗的感觉形容为“回家”,恰与第三部分中诗人在泰国的游历经验相对应。一个人从属于自我的世界里往外窥探,俨然于陌生国度里一脚深一脚浅找寻着道路的旅人。你渴望与那里的人相遇,见到设想中似曾相识的面貌,你在那种目光中将他乡认作故乡,恍若重回那片“在那儿你是你、且只是你、并得以成为你”的土地。与此同时,你也涉足到那些曾对你隐藏起来的领域里,开始逐渐地领悟到一些固然便存在于你的内部却不曾被了解的事情,譬如你曾是如何地生活在蒙昧之中,你曾如何地对自己渴求的事物一无所知,又或是,你曾经如何地等候着他,就好像你穷尽一生其实只是为了等到这样一个人。
顺势往下说说第三个部分里“圣克莱门特症候群”这一隐喻。
这对阅历不深的我来说实在是有些艰深了。只依稀有一种感知,感觉这一隐喻或为全书所有内容的终极指向,是一切溪径汇流的地方。像是大千世界的万千表象,经一条幽微暗道,进入到个体内部,最终全部汇聚在一起,就往一个同一且唯一的真相而去——而那真相即是:“我”。
世界与我自己,即处于我外部和内部的两套系统,于我而言都是神秘的、莫测的、极度不确定的。而我在这之间随波漂流,从这一头到那一头,又从那一头回到这一头。就如同诗人在曼谷邂逅夜班女郎的经历:你来我往的对话,对“女郎”性别的猜测,无数特征暗示着他是男人或她是女人,最终却不得而知。诗人想说“我希望你只是一段插曲”,便说了“我希望你都是,或介于两者之间”。这话携带至少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我们今夜相爱,以今夜的注定逝去为前提。两个人可以不顾一切地相爱,只因他们之于彼此都不过是一段插曲。二是,一个人可以有无数张各不相同、甚至于前后矛盾的面目,但冥冥中属于他真实的模样始终只有一个,似已预先安置好。故而他可以是任何样子,而真相却介于这之间表明他什么也不是。经验与经验相叠加,面貌同面貌相重合,只不过引领着人重返原点,变成本来的自我,以此承载起那个名字的重量。
一千种消逝的经验,一千张枯谢的容颜,是我的没错,却又再也不属于我。如同圣克莱门特教堂,自过往的废墟之上诞生新的屋宇,而后新生沦为陈旧,夷为新一层废墟。如此周而复始,达成一次次完满的轮回,任时间将既往一切带入一片虚无之境。“像潜意识、像爱、像记忆、像时间本身、像我们每一个个体一样,教堂盖在后来修复的废墟上,没有岩石地基,没有最初,也没有终结,只有层层废墟、秘密通道和环环相扣的房间,比如基督教徒的地下墓穴,还有犹太人的地下墓穴。”我全部的记忆、经验、感情和面貌,它们一面在生长,又一面在凋亡。多年之后我还能够确信的便只是——我曾如此地与另一个人相互渴望过。我曾如此地无限趋近于世间真相。在永恒与虚无之间,我,还有他,我们曾如此谦卑而谨慎、大胆而放旷地存在。
“在永恒和虚无之间,为你沉默。八十年代中期于意大利某处。”埃利奥在送给奥利弗的书上写下的句子。含着一层感伤,一层惶惑,像一个人欲言又止,最终不过为多年后的回忆预留下三分钟的空白。“多年以后,如果他仍留着这本书,我希望他感到痛苦,甚至,我希望有一天某人浏览他的藏书时,翻开这本小小的《阿尔芒丝》,问道‘告诉我,八十年代中期,在意大利某处沉默的是谁’,我要他那时突然涌起一阵感受,类似悲伤,比悔恨猛烈,甚至像是在怜悯我,因为那天上午在书店里,我或许已经接受了他的怜悯。如果怜悯是他唯一能给的,如果怜悯能让他伸出手臂搂着我。”多年以后,那个写下这个句子的人已经随风而逝,来者透过这小小一行文字,所能了解到的只不过是那个人曾经存在过罢了。而这位身处时间中显得过于微渺无助的书写者,却试图用笔记录下自己此刻的执着——如果你明白我也曾如你正活着一般活过,那么,就请怜悯我,就请同情我,也请为我哀悼,为我祈祷。
打个总结。经过以上这么多理解,我以为这支夏日终曲的轮廓应如是:
在“这个夏日必定且即将逝去”的前提下,将属于这夏天的一切感受到极致。从此以后即成绝唱。属于那个“我们”的全部,既未凝成永恒,亦非遁入虚无。这一切,便原原本本、以第一时刻最鲜明生动的样貌存在于连通永恒和虚无的路径上。你知道它们曾在这世界的某处真实地上演。它们只是被海淹没,或化作雾气蒸腾上天。你只是看不见。
——
遥望多年后某个为现世阳光所照耀的清晨,那时你说你和我一样,你什么都记得。
那么,就请你,试再以你之名呼唤我。请看着我们,看看我们会怎么样。
请随我一同,再度聆听,这世间至亲至爱极致温柔的夏日残响。
————————————————————
写在最后:
写这篇前后磨了将近一个星期,实在是非常痛苦了。在写的过程中有过自我吐槽,借此忽而发现一件事情,即我之所以动笔将个人的一些解读写下来,可能是想要被更多人看,可能是想要让更多人认同,但根本上,其实是为了把自己的思考固定下来,更好地去理解书中那些让我感到熟悉至极、却又从未能够给出合意的解释的东西。从这个角度讲,这篇文章本身,之于主观的意义,也就明显大过它之于客观的意义。
说起来,之前戏称自己解读的是一本“畅销书”,倒并非讽刺,但确实是隐隐地感觉,大多数阅读者对情节本身的关注似乎大于对作者希望借此表达的主题的关注。就我自身而言,当然首先也是为感官所吸引,但我是个遇到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就会动辄开始沉思的人,我发现其中一些命题似乎直接地命中了自己在内心深处存有模糊感知却又说不上来的事物,同我在过去的高三里反复思索的疑惑相重合。稍微提炼一下大致如下:
其一,是否存在近似于物我互化的方式,使人与人之间能够更好地进行理解?
其二,人是复杂的矛盾体,在属于他的千张面目里,应当怎样去确定(或说认同)自己是这样或那样?
其三,人被夹在“已逝的”与“将逝的”时间之间,如何把握住他在当下这一点上所处的位置?
我也知道文本中很多令人费解的点往往并不是通过单纯分析文本来获得理解的,可能会需要十年二十年的阅读和经验。而我也发现一个人如果身处某个特定的过程中,往往他身边的一系列事物都会将他往他的那一点上引。在此存下这几个问题,或许往后回顾,能获得新的见解也说不定。
【永恒与虚无之间,曾有人如此存在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虚无的缥缈作文11-23
少有人走的路的读书笔记11-21
走过虚无的梦作文精选11-21
希望如此,如此希望经典美文12-09
存在的作文01-21
绝对的存在12-09
他曾说作文11-22
永恒的秘密01-10
你的存在经典美文12-09
存在的意义作文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