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时间:2022-09-27 18:20:5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

  周末,闲暇之余,我看起了很久之前的买的亲爱的安德烈,之所以会买这本书,还是因为好奇,没想到,当我翻开亲爱的安德烈后,我就被这本书吸引了。

  “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这句话印在《亲爱的安德烈》的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觉得非常奇怪:一个儿子对自己的母亲说这样的话,难道不怕她伤心么?后来我才明白,安德烈不过是想拥有一个成年人应当拥有的自由,只是他的言语比较直率罢了。东西方文化对自由、独立的理解的巨大差异使成长在德国的安德烈对自己的中国母亲有着诸多不满和疑惑。

  那自由又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书中提到的'“性、药、摇滚乐”?绝对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样的“自由”中,只会使人不断地堕落。所以安德烈也说,“性、药、摇滚乐”只是一种隐喻,暗指生命中的种种乐趣。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应该就是每天都能感受到这种乐趣,并且无忧无虑地去享受。

  是啊,谁不想拥有自由,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青少年,在即将成年的时候,在似懂非懂之际。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后能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我觉得应该不多吧。毕竟自控能力可是一项极其高深的技能。所以也才会有那么多人觉得自己拥有的自由是父母的施舍。可是反过来想想,当我们成为家长后,我们会不管自己的孩子,给他们100%的自由吗?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说“NO”的吧。

  就我个人来说,我对自己所拥有的自由还是很满意的。因为我觉得随着我的成长,我拥有的自由也在不断增多。比如我上小学的时候,爸妈总是要限制我看电视的时间,因此在那时我是不敢随便碰电视遥控器的。当我上了初中后,爸妈对我在看电视方面就很少管了,因为我已经能合理安排看电视的时间了。又比如前不久爸妈才给我买了第一个手机,他们也是认为我有能力控制自己,才放心地这样做的。在我有了手机后,他们也从来不过问我用手机的情况,我对此也很满意。所以我觉得自由虽然像安德烈说的那样是天生的权利,但是需要父母好好控制。我认为父母就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而不是什么都把孩子管得很死,成年后放任不管。

  在我看来,安德烈真的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从书中我总能读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我总是在想,要是我也能有他这般的生活,我一定会非常满足的。可是我却又从书中读到了许多安德烈对母亲龙应台的不满,不满母亲的多管闲事,不满母亲的“无知”。我觉得安德烈似乎对自由的要求过高了一些,或许也没有,只不过又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自由其实有很多种,但我觉得最复杂的自由,就是父母给予孩子的自由。这自由是父母想给却又不想给的,也是孩子最想得到的。父母在给予孩子自由时,总是附带着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情感。虽然我身边大部分朋友的家长都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的,但也有少数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予很多自由,等孩子长大后反而管得很死,真是令人费解。

  我希望推介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给每个人读一读,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

  一直特别喜欢读这种贴近生活的书,可能是好理解或者是得到某一瞬间的共鸣。我热爱人与人之间的碰撞和交流,就像三毛书中写的朋友亲情的那些暖和怨总让我悲伤或温暖。在这种美好的生活中如果再有一点感情的点缀,让人很容易爱上这个世界。

  龙应台带有中国母亲的特点却又有一些特别,安德烈带有二十岁年轻人的心声特点却又有异国的风情。今年我二十,不得不说当读到他说我是一个平庸的人,我心里震动一下。我想我也是比他更更平凡的人。三流学校没有志向没有兴趣大概我最迷茫的时候就是此处吧。我想我就是注定平凡的人,所以我就是尽情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玩游戏时大喊大闹沉浸其中,可以夜晚叫上朋友跑出学校游荡城市的角落,可以坐在那里看上一下午的书,可以对路过的人肆意大笑,我想这是二十岁的我独特的迷茫和颓废,我没有目标便只好浪费生活。想起家中的亲人何不内疚,但是我难以迈出我的步伐达到他们的期待,只好做生命的享受着,我是一个小小平凡的人。当龙应台说出我只想让你快乐,如果我泪腺发达肯定会流泪。因为我们都想做令人骄傲的孩子,同时也渴望理解。

  俩代人的沟通带有亲情的传递也有思想的碰撞,特别有意思。我想交流才是真诚的传递方式。当我们想了解一个人,就要跟他说很多的话,真诚的说话。在中国不得不说亲情的重量是最重的,但是那是父母一昧的给予他们的爱,孩子也要尊重父母努力的达到期待。这是亲情么,是,这是几千年的亲情,但我想算一种赋予的契约,做父母的应该怎么做做孩子的应该怎么做。我们从未了解彼此。这不是那种你知道你怎么做你爸会痛扁你也不是你妈看你一眼就知道你拉的什么屎,是那种你说出一个观点,竟然是认同或者讨论,而不是那种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我想在中国很难,因为父母给予的太多,连龙应台这种开明鼓励独立的母亲,在孩子说抽烟喝酒什么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去询问和劝诫,他们不管自己孩子有没有主见或者在何种心情下做这种事,只知道这不好要停止。这就父母身上那种你永远是小孩,我要永远保护你。这种深爱,大概很多时候都让孩子喘不动就想他们能把心放在自己身上,享受自己的日子。可当我们为人父母又是如此,这是典型的中国情感。没有好坏,只是想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会慢慢改变。当读到安德烈说他看到中国二十岁的年轻人的幼稚表现,我羞红了脸,因为我也如此。

  一个母亲能与孩子这么交流,是一种多大的感动。我们都退让一步,不能全部认同但我学着理解你的世界。以上吐槽了可多,其实是随心写。我知道这边本书感动的是亲情,我也羡慕能如此真诚的同最爱的人交流。我更喜欢他们讨论的.香港人的快生活对政治的讨论对恐惧的讨论去爱情的见解,这才是内容,是生活。是俩代人的不同是碰撞,但是我读了共鸣也读到了感悟。原来每个人都是如此有意思。说是心灵鸡汤吧,也算,但我不认同。因为我并不是求鸡汤而来,我只想看看这对母子的不同和思想的不同阶段,一个二十岁的世界和一个四十的世界和增加我们对生活的感悟。

  不管是谁,只要我们爱,都要想着去了解,在生活中永远不要忽略与他人的沟通。这是爱应该有的最初步骤。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3

  寒假,读了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合作写的《亲爱的安德烈》一书,受益匪浅。整本书我读出了两个词,尊重和自由。

  龙应台对儿子的尊重和儿子与母亲交谈的自由,颇让我们感动与羡慕。我们常说,对待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可是能做到的家长又有多少?龙应台女士在这36封家书中给我们做出了榜样。记得书中这样叙述到,龙应台非常讨厌自己的儿子吸烟,每当他吸烟的时候,都想狠狠地训斥安德烈,但终于还是忍住了,理智告诉他,安德烈已是成年人,他有选择的权利。而我们做家长的和龙女士所区别的,就是我们面对这样的行为,常常忍不住训斥孩子,甚至对他们大打出手。因为我们恐惧,恐惧孩子走弯路,恐惧孩子走向我们所不希望的道路。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甚至亚洲的传统教育方法。《独立宣言》一文中写道:

  一天,一些中国大陆记者来采访龙应台,她的二儿子菲利普恰好在跟前。朋友刚离开,菲利普便说道:“妈,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女的华人朋友的特征?”

  他说,“就是当他们要问我什么问题的时候,他们的眼睛是看着你的,而且就站在我面前,却用第三人称‘他’来称呼我。”

  从这可以看出,在我们中国,甚至亚洲传统思想中,孩子无论多大,在父母跟前都是孩子。这也是我们做父母的常常不尊重孩子的原因之一,因为这种思想是根深蒂固的。

  其次,龙应台女士对于孩子的尊重还表现在,能够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的“平庸”。作为中国的家长,我们常常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形当中,便给孩子施加了压力。在我们周围,有很多孩子和安德烈一样,害怕自己的平庸,害怕自己所获得的成就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值。这里,很喜欢龙应台女士给安德烈的这样一段话与家长们共勉:

  “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

  这两句话使我醍醐灌顶,因为我也是一名家长,我也渴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够不平庸,但是对于不平庸的`意义,我理解的很狭隘,能上一流的大学,能有一份非常体面的工作。并没有考虑到孩子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其实,正如龙应台女士对安德烈说的“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

  其次,这本书给我的另一个冲击就是安德烈在母亲面前是自由的。从书中可以看出来,安德烈,想谈什么就谈什么,毫无顾忌,就像对待自己的同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即使说得有些过分,有些无礼,对方也不会因此而大发雷霆。记得,第14封信,《秘密的、私己的美学》中,安德烈在和妈妈讨论音乐,说了这样一段话:

  “拿着曲子和同样有兴趣的朋友分享,大伙一起听,然后会有无穷无尽的讨论,讨论歌词里最深刻的隐喻,和最奇怪的思想观念,那真是不可言传的独特经验——我不能给你解释,因为那种经验是只为那一个时刻和气氛而存在的,就如同那些歌曲本身,不可言传而独特。”

  又在结尾时这样写道:“我不知道你要怎么回复我这封信,因为你不是乐迷,但是,MM,你‘迷’什么呢?你的写作,或者文学,所带给你的,是不是和音乐所带给我的一样,一种独特的、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能窥探的一种秘密的、私己的美学经验?”

  这哪是和妈妈对话呀,这就是和同龄人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在探讨自己的隐私。

  真好,通过这样的对话形式母亲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儿子,儿子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4

  “也就是说,你到这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这句话印在《亲爱的安德烈》的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觉得十分个性:一个儿子对自己的母亲说这样的话,难道不怕她悲哀么?之后我才明白,安德烈但是是想拥有一个成年人应当拥有的自由,只是他的言语比较直率罢了。东西方文化对自由、独立的明白的巨大差异使成长在德国的安德烈对自己的中国母亲有着诸多不满和疑惑。

  那自由又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书中提到的“性、药、摇滚乐”?绝对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样的“自由”中,只会使人不断地堕落。因此安德烈也说,“性、药、摇滚乐”只是一种隐喻,暗指生命中的种种乐趣。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就应就是每一天都能感受到这种乐趣,并且无忧无虑地去享受。

  是啊,谁不想拥有自由,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青少年,在即将成年的时候,在似懂非懂之际。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后能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我觉得就应不多吧。毕竟自控潜质但是一项极其高深的技能。因此也才会有那么多人觉得自己拥有的自由是父母的施舍。但是反过来想想,当我们成为家长后,我们会不管自己的孩子,给他们100%的自由吗?有职责心的人必须会说“NO”的吧。

  就我个人来说,我对自己所拥有的自由还是很满意的。正因我觉得随着我的成长,我拥有的自由也在不断增多。比如我上小学的时候,爸妈总是要限制我看电视的时刻,因此在那时我是不敢随便碰电视遥控器的。当我上了初中后,爸妈对我在看电视方面就很少管了,正因我已经能合理安排看电视的时刻了。又比如前不久爸妈才给我买了第一个手机,他们也是认为我有潜质控制自己,才放心地这样做的。在我有了手机后,他们也从来但是问我用手机的状况,我对此也很满意。因此我觉得自由虽然——像安德烈说的那样——是天生的权利,但是需要父母好好控制。我认为父母就就应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而不是什么都把孩子管得很死,成年后放任不管。

  在我看来,安德烈真的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从书中我总能读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我总是在想,要是我也能有他这般的生活,我必须会十分满足的.。但是我却又从书中读到了许多安德烈对母亲龙应台的不满,不满母亲的多管闲事,不满母亲的“无知”。我觉得安德烈似乎对自由的要求过高了一些,或许也没有,只但是又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自由其实有很多种,但我觉得最复杂的自由,就是父母给予孩子的自由。这自由是父母想给却又不想给的,也是孩子最想得到的。父母在给予孩子自由时,总是附带着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情感。虽然我身边大部分朋友的家长都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的,但也有少数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予很多自由,等孩子长大后反而管得很死,真是令人费解。因此我也很推荐那些内心矛盾很大的父母或孩子来看看这本书,必须会获益匪浅的。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5

  亲爱的安德烈,一本母子三年互通书信的书。然而这本书中的交谈却并非日常琐事,更多的是一种对文化,对人生,对社会,对民主制度的思考与探讨。母亲与儿子之间的探讨。

  虽然我的母亲她在我心中永远伟大,无人可取代。但是我是有些许羡慕安德烈,能有可作为知己的母亲。让我惊讶的是,安德烈在他20岁的年纪,竟有如此的思想。民主与自由,这也是他与身在德国的朋友经常谈论的话题。然而在我们中国,可以看到的是,到处是迷惘,沉沦,麻木的青年一代,包括我自己,总认为政治离我太远,自由,又是什么东西。也许是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什么是自由?能交谈,能旅游,能运动,能选择,这就是自由吗?可是言论自由,选举自由,我们没有。然而,没有言论自由,对于我们大多数来说,仍然不算是什么坏事,我们无所谓,是因为我们根本没有思想的自由,社会也并没有鼓励我们青少年去思考我们的制度,我们的社会希望的是,你接受,习惯并服从这个制度吧。当一个社会禁锢了人们的言论,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这个社会还能发展吗?不是死水一潭吗?

  文化,是个很沉重的东西,沉重的文化,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格调。经历了纳粹之后的德国,是严谨,低调的,同时又深深忏悔的。人们甚至不愿意去触碰那段历史。我想至少这点,让我对这个日耳曼民族深深的喜爱,深深的敬仰。对于纳粹所犯下的罪行,他们能够深深忏悔,并一直牢记于心。日本与之相比,又如何。

  我们的文化呢?中国的文化是什么?身处国外,我能引以自豪的是什么?我想,只有我们悠久的5000的历史了。可是悠久的历史并不是我们的文化,历史已成过往,历史沉淀下来的有什么?我看到的是我们青年一代的中庸,隐忍,浮躁,麻木,没有思想。甚至我自己都活在迷茫与麻木中。没有了思想的文化,没有了思想的社会,多么可怕!

  人文关怀这点是龙应台,这位曾经的文化部长,一直在书中反复提到的。人文关怀,是什么?我个人的看法是,是在一种文化下,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和谐的交流,社会对身处此社会之下的人们的一种态度。百度如此解释,“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接下来是长篇累牍的社会主义下的人文关怀政策,当然少不了领袖的人文关怀,再配上人文关怀图片。个性的自由解放,尊重人的理性思考,这些,在我们中国可以看到吗?主流媒体每天将那些毫无意义的新闻以及评论以各种方式灌入我们脑中,充斥我们的视线,麻木我们的思想。谈何思想的自由解放,又谈何尊重理性思考?我们的人民缺乏批判性,缺乏质疑与反抗性,这不都是在中国这个社会制度的人文关怀下的结果吗?

  最近突然悟了一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张爱玲说这句话时是以一颗女人的心态,在见过无数次的个性签名以及转载后,让我觉得这句话是在很酸很腻。现在想来,这句话说的很对。因为体会过痛苦,受过创伤,所以懂得深受苦难的人。因为懂得,所以有悲悯之心,所以以这颗慈悲之心去关怀他人。若普天下人人可以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想来这世间便多了许多和谐,少了许多伤痛。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6

  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读完这本《亲爱的安德烈》。也许有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本记录母亲与孩子成功交流的书。就书的形式和内容来看,也确实如此。

  只是,掩卷之后,想到龙应台对安安的用心,突然间感动地落下泪来。

  曾经,你的孩子,只是个柔软的躺在你的怀里的小婴儿,大声地啼哭,傻气地笑,流着口水努力地叫着mummy。你微笑地看着他悄然地成长,一点一点地变得成熟,一点一点地学会独立,然后毅然决然地奔向那个未知的世界。而你,只能远远地站在他身后,愁怅地望着他的背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可是,在你的心里,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个柔软的躺在自己怀里无助啼哭的婴儿。而他,却仿佛在一夜之间变得浓眉大眼,玉树临风,嘴上有淡淡的胡须,并且,叛逆地表示,他没有话想和你说。这个时候,你会心痛吗?

  当时间一天天地流逝,你知道从来没有后悔过对他的付出,也没有将自己的渐渐衰老放在心上,可是,你却清楚地感觉到:你在一点点地失去自己所爱的孩子,不会心痛吗?心痛的时候,你会做什么?听之任之吗?还是放下母亲这个无用的称号,真正地将自己放空,去了解一个十八岁少年的心事呢?当他轻易地告诉你他们这一代的生活就是“性,药和摇滚乐”时,你难道不会吃惊和担心得立刻打电话去求证或是暴跳如雷吗?

  不是每个母亲都能象龙应台这样成功地与孩子交流的。如果你仔细地读这本书,会发现在太多的时候,那位认真的母亲,正在努力而小心翼翼地用自己的经历,去换取孩子的信任和友谊。她的'措辞,不再有《野火集》中脱口而出的愤怒,不再有《孩子你慢慢来》中满溢的幸福和满足,更多的是在面对一个叛逆的青春期孩子时,用尽可能与他类似的语言和对自己青春年少的回忆换取他的信任,用尽可能不伤及他感情的措辞去限制他的错误举止,用尽可能让他感觉到信任的委婉语言给他的生活和学习带去帮助和指导……所以,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不仅仅是一个母亲和儿子的书信集,而是,一颗充满母爱的赤诚之心。做为孩子的一方,在青春年少的时候,,很难读懂这颗心的全部,直到——他自己成为父亲的那一天。

  同样的,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象安德烈这样愿意与母亲以书信的方式交流生活的全部的。更多的孩子对于给母亲写信,是做为任务去完成,而非发自内心。就算是安德烈在书中承认,自己以这样的方式写信,其实只是为了赚取“稿费”,我仍然认为:安德列在这本书中表现不俗,他的文笔,他的真诚,以及他思考问题的方式,深得母亲的真传,假如安德烈看到这句话,想必会不高兴,因为他不希望自己是妈妈的附属品,在他看来,他写得甚至比妈妈更好,可是,骄傲如他,也许不会愿意承认这与母亲的遗传、培养以及尊重有关。

  书的封面,是英俊的安德烈沉思的样子。再叛逆的孩子,在母亲面前,其实仍然只是一个孤独成长的少年,在面对学习、爱情、生活时常常困惑,却努力地去适应和排解的少年。他感性,率真,诚实,幽默,他的身体里,流淌着龙应台优秀而骄傲的血液。

  书的封底,是恬淡的龙应台微笑的样子。再优秀强悍的女人,在孩子面前,也只是一个焦虑地帮助他在迷途中寻找出口的平凡母亲,她放下自己所有的尊严,忍受孩子对自己的嘲笑,只是为了,重新找回这个属于自己的孩子。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

  初识龙应台是因为《目送》,在当当网上很是畅销。尤其是那一句“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可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让我很是感慨。当时很难想象母亲和孩子竟能够这样的交流。当龙应台遇到了所有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和自我的孩子终归还是渐行渐远时,甚至她的问题更为严重,在孩子最重要的成长过程中并未陪伴在孩子身边,并且两人中间还隔着一堵巨大的中西文化的差异之墙。可是龙先生选择的是“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关系,可是我能够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于是两个人便一齐写了三年专栏,经过一封封跨越大洋的书信,一次次深夜的交谈,让所有人看到了,找到了和父母和儿女沟通的方法。36封家书谈论的资料包含生活,社会,经济,政治,人生,母亲与孩子思想的碰撞交流融合清晰的展此刻所有人的面前。如果说《傅雷家书》是父亲对孩子谆谆的教诲,那《亲爱的安德烈》就是母亲与孩子深刻的交流。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虽是以母子交流为主,但大多经过对时事,对人生,对事情的`交流来体现。文中涉及了许多问题,实在是太多了,我就只拿一两个我很有感触的说一说。第8封,第9封信中,两人讨论了“两种道德”的问题。主要针对日益明显的贫富差距问题,不仅仅在台湾在德国,在大陆也是,整个世界也是。我们在吃着好几百块的大餐时,是否能够想到还有孩子在山区里不明白什么叫披萨不明白什么叫汉堡。在我们倒掉残疼剩饭的时候,是否能够想到非洲那些因饥饿导致水肿、肚皮滚圆最终死掉的孩子。这是个十分严峻的现实问题,也是个十分严峻的道德问题。于是龙应台就提到了两种道德,消极的和进取的。我们能够节俭,能够不浪费,能够随手关掉无人房间的灯,在并非很热的时候不开空调,可是这个只是消极的道德。进取的道德是主动的抵制,主动的做一些事。而我觉得其中最令我有感触的话是“菲利普(龙应台二子)说,唉呀妈妈,那你鸡也不要吃了,你明白他们是怎样很多养鸡的吗?他们让鸡在笼子里活活被啄成一堆烂肉,你说人道吗?我说,我又不是圣人,我只管我记得、做得到的。道德取舍是个人的事,不必须由逻辑来管辖。”虽然这话听起来自私,却确实解决了我的问题,许多次我徘徊于消极和进取的道德之间不知如

  何取舍——那只是个人的事。

  第27封信《给河马刷牙》更是使无数人潸然泪下。文中龙应台主要写到他的儿子觉得自我会一向平庸下去,而问他是否会失望,龙应台的回答是只要觉得有意义,能够带来欢乐便不是平庸,平庸是和别的比的,自我的事情本就不需要和别人比较,何来平庸?“我怕你变成画长颈鹿的提摩,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期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也让我明白了父母的心,他们要求我们好好学习的目的并不是要让我们成为什么人,而是让我们有选择成为什么人的权利。

  “龙应台的文字,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仿佛微风吹过麦田。从纯真的《孩子你慢慢来》,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的写作境界逐渐转往人生的深沉。”这样的文品、人品,值得我们去品读。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

  《亲爱的安德烈》,第一次听到这个书名是在学校举办的青年教师读书沙龙活动中,有那么一位教师介绍了这么一本书。此书是知名作家龙应台和18岁儿子安德烈合著的,书中收录了母子之间三十多封书信。通过阅读我知道这书里不是母子之间互道思念、感恩之情,而是母子两人对价值观、社会观等问题的讨论,向我们真实地展现了两代人不同的思想观念。在信中,可以这样说儿子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的认真;母亲有八分的认真,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对母亲嘲笑有加,母亲对儿子认真研究。

  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等她御任回来,已是十八岁的儿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点“冷”地看着她。他们之间似乎有了一座无形的墙,她知道儿子爱她,但并不喜欢她。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两国人,中间隔着东西文化。妈妈不能理解儿子,儿子也不能理解妈妈,于是,他们用三年的时间互相通信,以书信的方式进入对方的生活、世界和心灵。用安德烈的话说,刚开始时,母子之间的异议和情绪就像“猛兽出闸”样被释放出来,浮上了表面。随着时间流逝,三年后,他才突然察觉到,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他和母亲有了连结,而这又是绝大部分人一生中不会有的东西。他和母亲不会每天重复不痛不痒的问候,不会顶着“爱”的名义去做一些违背内心的事。

  也许是受东方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中国文化的影响,龙应台虽旅居海外多年,但还是一位不免带有些许“中国特色”的母亲,她羡慕人家二十一岁的女儿和母亲手挽着手亲密地逛街,十八岁的儿子很乖地坐在母亲身边陪着母亲访友,跟母亲有说有笑,因而当知道儿子到上海去做暑期实习,她也兴高采烈地把自己的研究行程安排到上海。并快乐地想象着母子三人共处一室,是多么幸福。然而儿子却说好不容易可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为什么又要和妈住在一起。虽失望,但最终还是放弃了和儿子共处一室的初衷,并且看到儿子凌乱的卧室时,也绝不整理。无疑,龙应台已不是一个典型的亚洲母亲,或是说中国母亲。或许正是因为不典型,龙应台才能和儿子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沟通,并试着彼此理解对方。

  安德烈,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男孩,每一封信表达的是自己对生活的见解,对人生的感慨,充满着智慧与幽默,以一种看似玩世不恭的心态独白了自己的内心,真诚、纯正。

  这样的孩子,当然不能简单地用拥抱,或是三言两语就能轻松感化的。平等的交流或许是最好的方式,而幸运的是他有一个睿智的母亲,用三年的时间彼此平等对话。

  看了这本书,我看到了龙应台和安德烈之间如此坦诚的交流。他们母子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生活、心灵和世界。这是一种很好的寻求母子沟通的方式,同时反映了当代青年与母亲之间的代沟,不同年代的教育和经历反映出来了不同的理念。

  读后不由我想起来我与学生的沟通,在学生的教育中,交流和理解是沟通的关键,一味强求命令式的教育必然失败,对于成长中特别是逆反期的学生如何因循诱导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只有用自己的行为来感化孩子,没有特权让学生听自己的,让学生按自己的模式去生活和思,。

  我深深地感受到教育不在于老师对学生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多少,对多少有所感,并且吸纳为自己的东西。就像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的书信一样,对于各种问题,从彼此对的生活出发一问一答,互相启发,才能真正的有所收获和成长。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9

  几许,无论在什么时代,写信可以变成一件稀缺的事,但它永远都不能是一件不再重要的事。——《看天下》

  因为工作关系,龙应台在儿子安德烈十四岁时离开欧洲到台北,等龙应台再次回到儿子身边时他已十八岁,四年没有在一起的生活使他们之间有了一堵无形的墙,她发现儿子爱她却并不喜欢她。所以,她决定彼此写信来了解对方。《亲爱的安德烈》就是龙应台与安德烈写给彼此的三十五封信所编成的书,信里包括了讲述时代差距,近期生活,新闻观点……

  对于《亲爱的安德烈》中的三十五封信,我是如此震惊。在这科技急速发展的时代,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交流的工具,还有多少人用信来交流?别说三十五封信,大概一封信也不愿意写吧。到底是为什么让他们能够写出三十五封信呢?

  “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这对普通人来说或许是难以跨越的鸿沟,在经历几次无果后就放弃了。但龙应台和安德烈却通过写信的方式,跨越了鸿沟,进入对方的生活、世界与心灵。龙应台说“我没想到出书,也没想到有没有读者,我只有一个念头,透过这个方式,我或许可以进入一个十八岁的人的`世界”。最后,她成功了,她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在没有看这本书以前,我觉得看别人的信枯燥无味,家书更是会让我烦燥不堪,但看了这本书以后,我发现这些信是一对母子心灵相贴的过程,如此神奇而富有真情,让我能透过这个方式,找到与父母了解沟通的方法,能让很多读者寻求心灵深处的慰籍。它们让我第一次觉得,信,拥有强大的力量。

  古时,信承载着或是父母对儿女的牵挂,或是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或是对战前战士们的鼓励……正因如此,才有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爱情是友谊的精华,书信是爱情的妙药”等名句,极言书信的珍贵。

  而今,游子因为有了电话,不再热切地盼望书信的到来,传达信息不过几秒钟的事;恋人因为有了火车,不再担心长时间没见面导致感情冷却而分手,相见不过一张车票的事;人们因为有了科技,不再那么重视书信,也许写信也不过是一时兴起的玩笑。这一切的一切,难道表示我们不再需要书信了吗?当然不。游子因为有了电话,不再有像“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样的诗句;恋人因为有了火车,不再有像“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样的诗句;人们因为有了科技,不再有更多感人肺腑的美丽诗句,这难道是一种好现象吗?或许,现在的科技时代并不是一个完全美好的时代,我们依旧需要书信,让人们创作出更多的诗句,让世界不变成一个没有诗人的世界。

  再者,当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人的信息也变的随意,感情不增反减。而信比所有科技更能表达出人们的真情实意。在写信时,会比平时发短信更认真地写,生怕出了差错,这时,信上的字能表现出写信之人的心情,感情也更加真实、浓厚。龙应台和安德烈也因此,能够更快地认识对方,更深刻地了解对方,更贴切的感受彼此的爱。所以,信不只是单单的一张纸,它也是一种语言,它有足够的力量连结相隔万里的人的感情,甚至相隔两代的人的心灵。

  望所有人,能够执笔,认真诚挚,书一封信,不论给谁。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0

  二十一岁,读完《亲爱的安德烈》后我才意识到,今年我也是二十一岁。

  大学生活已然两年,每天思虑的不再是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虽然大部分时间还是花在了发呆、电影和看书上,但看着周围的同学开始埋首于实习和考研的事情,写大把的简历参加大把的面试,心里不免也有一点忐忑慌张。有时会整夜整夜的睁着眼睛,忧虑前方的路看不清方向。特别是当朋友问起以后的路怎么走,是工作还是考研时,我发现我还没有想的那么远,于是也就闪烁其词搪塞了过去。

  二十一岁,是该看清未来方向的时候了吧。也确实已经过了塞上耳机就能逃避一切的年龄,不可以再任性耍赖,不可以再自以为是,不可以再觉得自己独一无二不可代替。连承认自己的局限和渺小,接受“我很平庸”这个事实也变得理所当然。诚然,天才常有,而偏偏我们不是,可是即使再不情愿,也要承认人是生而不平等的,天才只是少数人头上才有的光环。如若与其对比,只能让平庸的我们自惭形秽而毫无意义。但即便不求名垂千古流芳百世,也不甘心泯然众人。MM对安德烈说:“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我很赞同这个观点,却也让我想起电影《后悔无期》中的一句的话:在大城市,有关系有势力,就会比别人更公平。现实就是这么残酷的吧~

  站在学校和社会十字路口上的二十一岁,免不了迷惘,前方亦是迷雾,只有靠自己的双脚才能踩出自己的天地。关于学业、感情、工作,现实中残酷的一切,该来的总会来的,与其到时候不知所措睁着惶恐的眼尖叫不出声,不如直面到底。朋友今天说,美好永远是建立在现实的残酷之上的。我不赞同,却从千万个例子中举不出一两个来反对。

  安德烈问MM,当我们开始谈事业、结婚、家庭时,怎么有人已经身在其中了?二十一岁,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灵上来说,都是彻彻底底的成年人。朋友说,“成年人”这三个字的意义对他来讲就是能光明正大地看毛片,玩笑之外,我看到的是更为成熟的、能承受压力的独立自主的态度。孩子会说大人总是忙忙碌碌的活着,干自己不喜欢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然后埋怨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我很心痛,人生不该是自己给自己画的一个“不得不做”的`圈,然后乖乖的呆在里边对生活的妥协。其实没有什么是不得不做的,在被逼着做这样的妥协之前,我们应该为拥有“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的权利而努力。

  最后,关于人生,MM的比喻很精彩,分享下:

  “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伴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能愈走愈孤独。你将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从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1

  前几日去书店,给外甥女买童书,浏览了龙应台的书籍,初识她是因为《目送》,在当当网上很是畅销。尤其是那一句“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让自己很是感慨。我很难想象母亲和孩子竟可以这样的交流。当龙先生遇到了所有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孩子终归还是渐行渐远时,甚至她的问题更为严重,在孩子最重要的成长过程中并未陪伴在孩子身边,而且两人中间还隔着一堵巨大的中西文化的差异之墙。但是龙先生选择的是“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于是两个人便一起写了三年专栏,通过一封封跨越大洋的书信,一次次深夜的交谈,让所有人看到了,找到了和父母和儿女沟通的方法。36封家书谈论的内容包含生活,社会,经济,政治,人生,母亲与孩子思想的碰撞交流融合清晰的展现在所有人的面前。如果说《傅雷家书》是父亲对孩子谆谆的教诲,那《亲爱的安德烈》就是母亲与孩子深刻的交流。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虽是以母子交流为主,但大多通过对时事,对人生,对事情的交流来体现。文中涉及了许多问题,实在是太多了,我就只拿一两个我很有感触的说一说。第8封,第9封信中,两人讨论了“两种道德”的问题。主要针对日益明显的贫富差距问题,不仅在中国台湾在德国,在大陆也是,整个世界也是。我们在吃着好几百块的大餐时,是否可以想到还有孩子在山区里不知道什么叫披萨不知道什么叫汉堡。在我们倒掉残疼剩饭的时候,是否可以想到非洲那些因饥饿导致水肿肚皮滚圆最终死掉的孩子。这是个非常严峻的现实问题,也是个非常严峻的道德问题。于是龙先生就提到了两种道德,消极的和积极的。我们可以节约,可以不浪费,可以随手关掉无人房间的灯,在并非很热的时候不开空调,但是这个只是消极的道德。积极的道德是主动的抵制,主动的做一些事。而我觉得其中最令我有感触的话是“菲利普(龙应台二子)说,诶呀妈妈,那你鸡也不要吃了,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大量养鸡的吗?他们让鸡在笼子里活活被啄成一堆烂肉,你说人道吗?我说,我又不是圣人,我只管我记得、做得到的。道德取舍是个人的事,不一定又逻辑来管辖。”虽然这话听起来自私,却确实解决的`我的问题,许多次我徘徊于消极和积极的道德之间不知如何取舍——那只是个人的事。

  第27封信《给河马刷牙》更是使无数人潸然泪下。文中龙先生主要写到他的儿子觉得自己会一直平庸下去,而问龙先生是否会失望,龙先生的回答是只要觉得有意义,可以带来快乐便不是平庸,平庸是和别的比的,自己的事情本就不需要和别人比较,何来平庸?“我怕你变成画长颈鹿的提摩,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也让我明白了父母的心,他们要求我们好好学习的目的并不是要让我们成为什么人,而是让我们有选择成为什么人的权利。

  “龙应台的文字,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仿佛微风吹过麦田。从纯真的《孩子你慢慢来》,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的写作境界逐渐转往人生的深沉。”这样的文品、人品,值得我们去品读。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2

  1)相差三十岁的两代人,不同东西文化差异,母亲与儿子共同的36封家书。

  2)一本历时三年母与子之间的沟通认识的家书。

  3)适合年轻人和父母一起阅读的书,类似的家书文章还有《傅雷家书》。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母与子之间共同努力,三年时间重新认识对方。

  龙应台与安德烈,两代人三十岁的相差,两种中西文化的差异,他们却又是母亲与孩子之间简单的关系。36封家书,母子两代人的心灵碰撞,中西不同文化对他们个人思想意识的影响。

  因龙应台是作家,她笔下的思考和想法在与普通父母相似对孩子关爱之外,更多的是个体独立的思考与认识,与安德烈长达三年时间通过36封家书,建立起彼此亲密的关系,两者都随着时间推移重新认识并理解彼此。

  安德烈是85年出生,年龄上比我这样的九零后大出几岁,龙应台与安德烈的重逢是在分开四年之后,安德烈早已是18岁的少年。而对于我们18岁同样是新的开始,想着总算可以脱离父母去远方求学,或是随心做自己喜欢的事。18岁的我们总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有新的想法和认识,某一方面有会挑战父母的管教。安德烈家书中提到的他的观点和看法,有很多的确与年轻的我们相似,而他妈妈龙应台给出的答案和建议,对我们自身也是有益的。

  其实,很羡慕安德烈有这样一位好的妈妈,用母爱的方式去“套”住孩子,愿意在青春期的时候再次放低自己,重新认识长大的孩子。她是一位可爱的妈妈,也很伟大。同时觉得这无疑是一本好的教育书,喜欢一个妈妈可以与成年的孩子如此沟通讨论。

  比我小三岁的弟弟在青春期的`时候同样叛逆,以前一个听话懂事,会时常与我和家人说说笑笑的弟弟,最终变得沉默不语,独来独往,而热衷他觉得对的事儿,却和他的朋友们侃侃而谈。真希望我老弟也看看这本书,可他总是“嫌弃”我没事写写画画。

  我想,每个人都会孤独,有时常常在想弟弟怎么如此喜欢张国荣,或许也是因为一份孤独,别人无法走近,无法理解,当他在下一个路口转弯,清秀轮廓淡淡,你看着他的瘦瘦高高的背影,只是感叹——长大了!不必再追上了,他的孤傲是青春的忧伤,忧伤的气息,渐行渐远的是回不去的童年,而让我如此怀念的却是手拉手的亲密,我亲爱的弟弟,到底还是满满当当的在乎。

  青春期的大男孩,19岁高高瘦瘦的个头儿,清秀轮廓分明,可,我怎么也读不懂你的心,我抓不住过去的时光;19岁的你一路向前,跳跃着自己青春步伐,我在你身后眺望着你前进,高高低低的背影,我既然觉得有一丝漠然,冷冷的表情,轻盈地转身,下一个路口我再寻不到你的背影,最后的视线消失了,仿佛在告诉我——“这段路我自己走,你不必再追了”。亲爱的弟弟,我还要等待多久,才能回到小时候手拉手的模样,我还要守望多久,才能看到你阳光般的微笑。你,离我们远了。

  同样对于比我小好几岁的九零后弟弟来讲,我是不好评价他们这些小年轻,亦或者是父母也不好评价,每个时代不同,生活的态度与方式也不同,各有各的所爱,各有各的自信,对于这些小的90后,我想只能站在他们的角度,用“爱”去关心他们。希望他是优秀的人。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3

  《亲爱的安德烈》,两代人身处不同国度地域之间的对话,妈妈虽然无法填补四年的空白,她选择的是这样的方式去主动了解儿子的十八岁,去参与儿子的成长,一封封信推倒了她和儿子之间那座无形的墙,儿子也通过书信第一次去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信是他们交流的桥梁,很真切,很生活,三年的通信时间,让他们彼此进入了对方的生活、世界和心灵。

  并不是每一位父母都会像书中的MM.一样缺失孩子成长中的四年,但为什么很多父母也渐渐对自己的孩子产生了距离感呢?比如你,比如我,会不会有相同的感受。什么时候我们开始陷入一种矛盾“孩子渴望父母的理解,父母希望孩子的体谅”?

  自打记事起,我的父母就跟我们讲他们以前的生活,怎么怎么样艰苦,那时候的他们是多么努力地才熬出了头,才有了现在的生活。我不是没有感触,只是我不了解那个时代,那段属于父辈的岁月。初读此书,我感受很深,文中的MM.也像我的父母一样给安德烈讲她的十八岁,她曾经的那些过去。想必我们这一代人永远也无法领会到那个时期的父母的艰辛。但每一代人都有他自己的路要走,我们也有我们要面对的世界,我们也知道要知足,我们也不想自己依赖着谁来过一辈子,来自外界现实的压力也是上一代人难以想象的。

  我们这一代人有与安德烈相同的思想和太多太多的共鸣,我也曾向安德烈那样挣扎着寻找什么是我真正爱做的事情;我也曾戏谑地要求别人不要浪费粮食,只因非洲很多孩子不想我们那么幸运,他们死于饥饿,死于营养不良;我也曾质问过自己,该不该给街边的乞丐一些钱,为什么我也会陷于这种给与不给的`犹豫中…..我们90后在抛开一些轻狂颓废的外壳后,你们是不是也应该发现我们的闪光点?在面对现实给予我们的重重压力时,我们希望听到的还是那句像文中的MM.那样一句话,“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是不是父母的疏于表达,还是表达了我们却未能察觉呢?

  其实父母表达过,我们只是不能接受他们表达的方式,是否你经常听到“撑不住了,想家了,就回来,爸妈给你做好吃的”,他们不会问你“工资多少”,只会喋喋不休地问“辛不辛苦,有没有好好吃饭”。他们就像MM.一样关心仅仅是我们,而不是我们的工作,我们的成就。永远不要埋怨你们为父母失去了自己,因为父母早在有了你们后,便失去了他们自己。我这样想过,是不是我的父母也像MM.一样曾经或者一直那么渴望想知道我的想法,是不是他们也疑惑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感到底是怎么产生的,是不是我曾经无视他们做出的改变。试着问自己这些问题时,我不知不觉地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去看,去体会,愧疚之感油然而生,我能做的到底还是微不足道的,原来父母为我们付出的要我们为他们做的事多得多。

  这些属于两代人之间的疑惑,我想在MM.这位母亲与安德烈的对话中可以找到答案。希望每一位我们这代人,都能在为人父母之前去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微妙的角色转换,把“孩子渴望父母的理解,父母希望孩子的体谅”转化为“互相理解”。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4

  这个星期,我读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令我感触颇深。

  《亲爱的安德烈》是由著名作家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合着的一本书,书中摘录了一位母亲与她的儿子通过信件来互相了解,大意是:在安德烈十四岁时,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于是,这对母子暂时的分开了,等到卸任再回儿子身边,安德烈已经是一个小伙子了,龙应台发现,四年间,儿子长大了,母子间却多了一堵无形的墙,如往往在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上,双方多次出现分歧,龙应台感到儿子变了,他们是不同的两代人,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的时间,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世界、心灵,龙应台“第一次了解了自己十八岁的儿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书中安德烈向母亲这样写道:”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和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舍‘”,书中不乏这样的片段,语言犀利,点名了安德烈不希望妈妈还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他,希望自己能独立,能长大。

  就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个的例子。我的一个好朋友——婷婷,平时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很优异,是他们班的班长,是一个有个性,有创意的女生,在他们班,她很受同学们的欢迎,有特别多的好朋友,活泼又开朗,但是,回到家中她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沉默不语,每天回到家就埋头写作业,把自己闷在房间里,不喜欢和家人交流,把心灵的窗子也关得紧紧地,似乎不想让一丝阳光照射进来。在家中不喜欢和父母倾谈,她总是说与父母没有话题可聊,但是和我在一起时,她就有说不完的话题:学校发生的趣事、她的好朋友的情况、她在学校的表现等等。后来,我与她进行了很深刻的一次交流,才知道:婷婷的爸爸又经常出差,所以没有时间与爸爸妈妈交流。

  我和她是有一些区别的,我喜欢倾诉,总觉得快乐的事情应该与每个人分享,所以,我是很喜欢和爸爸妈妈聊天,他们知道了我的情况,也会很快乐,这就让我感受到父母其实很关心我,她们在倾听我的话,我们在一起学习,他们在陪伴我成长。而婷婷不喜欢与父母交谈,觉得自己与父母之间有代沟,无法沟通,因为现在的青少年都比较新潮,对网络的词汇比较熟悉,而有些父母并不了解自己的儿女到底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儿女又总是说些网络潮语,就导致家长和儿女只见没有共同语言,婷婷的内心也就更加封闭了。

  读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我很想把这本书送给婷婷,希望她能通过阅读这本书,理解爸爸妈妈的`不容易,因为生活的重担,使他们有些无暇顾及你的一些喜好,书中的一句话点明了多少青少年想摆脱父母,独立生活的心声:“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还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恐怕婷婷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吧!使婷婷与爸爸妈妈之间的隔阂能够慢慢被清除,变回那个开朗大方的她。龙应台知道了儿子的想法,相信只要婷婷主动与父母交流,父母一定会知道她的想法的吧!

  我希望天下的父母看这本书,让同学们阅读这本书!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5

  龙先生的《孩子你慢慢来》中的安安才几岁,一个刚开始做母亲的妈妈充满欣喜和好奇的看着儿子的成长,岁月悠悠,可爱的安安已长成亲爱的安德烈,在《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的书信交流,龙应台对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给我深刻的启示。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那些在我独到的见解令我耳目一新,书中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此书中作者讨论的话题包罗万象,例如对感情世界的迷惑、自我价值的追结、对全球化的看法及讨论,也有读者的回应引申出人省思的议论。不仅动人,而且涤荡人的胸怀啊!

  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教育问题令多少人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身为教师的我也不知道如何去触动孩子的心灵,《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之间的睿智对话,触及了我的神经。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么的重要: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差异。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篇章是《给河马刷牙》,内容是作者安德烈对他的母亲说:“我觉得我将来的事业一定比不上你和爸爸……,要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而龙应台回答:“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我要你用功读书,不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能拥有有选择的权利……”“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

  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读完这一段,龙应台对要求儿子读书的精辟诠释,带出另一种想法,“用功读书”其实是让自己有更好、更多的选择权。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不是为了谋生,这才会在心中产生成就感,而成就感会给我们快乐。为了传递这一信息,我也特意让女儿也读一读这本书,特别是对于龙应台关于“读书”的精辟见解,我们母子之间还进行了一次讨论:想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就必须努力学好本领。为了将来的快乐,今天必须用功读书。看来“用功读书”并不是我们中国孩子的“专利”,我们崇羡的西方人要用功读书。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相关文章: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经典句子大全05-11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05-11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04-15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06-09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范文04-18

《亲爱的安德烈》的读后感范文04-17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04-13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心得04-03

《亲爱的安德烈》的读后感6篇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