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企业家郭鹤年先生的创业故事

时间:2022-12-09 11:59:14 创业故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马来西亚企业家郭鹤年先生的创业故事

  郭鹤年是马来西亚最杰出的企业家。享有“酒店大王”和“亚洲糖王”之称。郭鹤年的名字不仅家喻户晓,而且已成为财富和成功的代名词。

马来西亚企业家郭鹤年先生的创业故事

  郭鹤年(Robert Kuok,1923年10月6日—),男,祖籍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郭宅村,出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市。郭鹤年是马来西亚最杰出的企业家。享有“酒店大王”和“亚洲糖王”之称。郭鹤年的名字不仅家喻户晓,而且已成为财富和成功的代名词。

  郭氏集团渗透到世界各地:在他的领导下,把它发展为一个庞大的商业王国。除在本国拥有众多企业外,新加坡、泰国、中国、印尼、斐济和澳大利亚等是他的主要经营范围。经营的业务也极为多样化,从甘蔗种植、制造糖、面粉、饲料、油脂、矿山,到地产、金融、酒店、产业、种植业、商贸和船运等。郭鹤年控制了马来西亚原糖市场的80%、世界糖市场的20%。70年代,郭鹤年开始进军酒店业,成立了香格里拉酒店集团。香格里拉集团已成为世界上最佳的酒店管理集团之一、全亚洲最大的酒店集团,遍布世界各地。

  郭鹤年被福布斯归入马来西亚首富,华人富豪榜第四位,旗下资产最大部分都在香港,包括大量的香港豪宅、商场、酒店、办公室、南华早报集团、香格里拉酒店集团等等。他长居香港,而且积极开拓在中国大陆的企业版图。

  早在1960年,郭鹤年就设立了马来西亚木板厂。马来西亚森林面积宽广,仅林业工人就达100多万人,优越的资源和劳动力条件为郭鹤年发展木材加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糖王”的崛起

  郭钦鉴等钦字辈人物以经营糖米油盐起家,经过几十年的勉力经营,小有所成,草创了郭氏家族的基业。同样是普普通通的米粮生意,传到郭鹤年等鹤字辈手中,却变成了一支变幻无穷的魔术棒,开创出一个神奇的新天地。

  1947年,24岁的郭鹤年只身赴新加坡,以10万元马币作资本,创立了他生平的第一家公司——力务克公司,经营商务、船务经纪、杂货业等。次年,郭父去世,郭鹤年返回马来亚新山,在母亲郑格如的建议下,组建了郭氏兄弟有限公司,于1949年正式成立。入股者除郑格如、郭鹤举、郭鹤年外,还有郭鹤青、郭鹤尧(郭钦端长子)、郭鹤景(郭钦仁长子)、郭鹤新及郭鹤瑞(郭钦宝之子)等堂兄弟。该公司联合郭家兄弟的资产,继承了东升公司的传统业务,经营大米、面粉、豆类、食糖等。由于郭鹤年才识出众,被推举为公司的董事主席。

  1952年,由于二哥郭鹤麟参与马共游击队而被当时的英殖民政府杀害,郭家受到当局的监视。在这种情况下,郭鹤年到英国暂住和考察。他悉习研究了企业经营的方法和国际贸易知识,尤其对蔗糖买卖、经营作了深入的研究,深受启发。

  1957年,马来西亚脱离英国独立。郭鹤年敏锐地看到,随着英国传统经济势力的消退,马来亚国内消费品市场不可避免地出现真空。马来亚政府急需发展进口替代工业,以走上经济独立发展的道路。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黄金机会!郭鹤年毅然于1959年与马来联邦土地发展局合资,在槟城创办了国内第一家炼糖厂,即马来亚糖厂。他从泰国购入粗糖,在自己的糖厂加工后运销到各地,并通过设在香港的商品经纪公司销往中国。他还从古巴购进蔗糖转卖给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在短短几年内,他就控制了马来西亚的蔗糖业,获得了巨大的利润,并被人们誉为马来西亚“糖王”。

  为了彻底改变马来西亚糖业依赖进口的落后面貌,1968年,郭鹤年向马来西亚政府租借位于玻璃市州约1.44万英亩的土地,开垦为种植园,种植甘蔗,并成立玻璃市种植有限公司,从事蔗糖的种植和提炼。马来西亚虽然土地肥沃、气候宜人,适合甘蔗生长,但却主要种植稻米、胡椒、可可、烟草、腰果等经济作物,很少种植甘蔗。因此可以说,郭鹤年开创了马来西亚大规模种植甘蔗的先河。随着甘蔗面积的扩大,郭鹤年糖厂的产量迅速增长,使马来西亚迈出了糖业自给的第一步。

  1970年,他抢在世界糖价上涨之前,收购了大批原糖,并投巨资于白糖期货贸易。随着糖价的上涨,他一举购进60万马元,震惊了国际糖交易市场。郭鹤年的郭氏兄弟公司不但掌握了大马糖业市场的80%,而且通过多边贸易,每年控制的食糖总量达150万吨左右,约占当时国际糖业市场的20%。年仅40出头的郭鹤年,又登上了 “亚洲糖王”的宝座。

  据华商韬略报道,回忆这一段在国际糖业市场打拼的经历,郭鹤年曾在总结其成功经验时表示,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是他通向世界的重要法宝。他说:“一个人如果能够改善他的沟通技巧,那么这个世界就会更加靠近他。”因为早期在华文和英文学校的学习背景,郭鹤年不仅同时具备了英文和华文的沟通能力,还和很多马来西亚日后的政界要人成为了好友,这些都非常有利地支持了他其后事业的发展。

  企业王国

  郭鹤年不是一个容易满足的人,他于60年代在白糖业取得辉煌成就之后,一鼓作气地向其它众多领域进军,走上了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如今他已在多个领域取得成功,被称为国际商场上的“多面人”。

  粮食及副食品加工业仍是郭氏兄弟公司的重要产业。它从泰国买米,卖给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从北美和澳大利亚输入小麦,运到属下的面粉厂加工。1962年,郭鹤年创建了联邦面粉厂,总部在吉隆坡,在巴生和新山拥有4个面粉厂。这些面粉厂的年产量约22万吨,占马来西亚面粉市场的45%。此外,他还在北马、吉隆坡、北海拥有糖厂,在巴生拥有食油厂和饲料厂。

  早在1960年,郭鹤年就设立了马来西亚木板厂。马来西亚森林面积宽广,仅林业工人就达100多万人,优越的资源和劳动力条件为郭鹤年发展木材加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现今,他的木材厂已成为东南亚具有一定地位的大厂,产品的95%远销到欧美和东南亚各国。

  由于郭鹤年长期从事国际商品贸易,因此他很自然地将业务扩大到航运业。早在1947年创办的力务克公司(1965年后改称郭〈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就是以航运业及相关业务为主。1971年,他在马来西亚前财政部长陈修德的邀请下,出面组建了马来西亚国际航运公司。在总共2000万元资本中,政府占61%,郭鹤年占10%,其它的资金大部分由他多方筹措而来。郭鹤年曾任该公司的董事主席,为马来西亚本国航运业的发展及打破远东货运船队专利权的垄断做出了贡献。现今,马来西亚国际航运公司总吨位达140多万吨,运载量占全马远洋运输总量的1/5。此外,郭鹤年还在马来西亚拥有Pan船务公司,在新加坡拥有太平洋航运公司和Leo船务公司,在香港拥有凯利航运公司。其中太平洋航运公司是拥有30多家子公司的航运企业集团,也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运载干、散货物的运输公司,1990年营业额高达5400多万美元,纯利1800多万美元。

  70年代初,郭鹤年开始发展房地产业。最早的产业投资是马来西亚的彩虹集团,该集团在新山拥有规模宏大的发展计划,包括建筑彩虹花园、柏龄花园住宅区及大型购物场所。1985年,该集团资本达6725万马元。郭鹤年拥有的其它产业公司包括新加坡的“Leo产业”、香港的“凯利产业”、菲律宾的“郭产业国际”等。

  如果说白糖业构筑了郭鹤年企业王国的基石,那么“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堪称王冠上一颗闪亮的明珠。郭鹤年的酒店业务是70年代初从新加坡开始的。当时,他注意到旅游业将大有可为,而酒店业与旅游业息息相关。1971年,他在新加坡创建了第一间豪华酒店,取名“香格里拉”,在英文中是世外桃源的意思。这个极富浪漫色彩的悦耳的名字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客人,也使得香格里拉酒店一鸣惊人,盈利甚丰。从此,郭鹤年在酒店业大举出击,一发而不可收,先后在马来西亚、泰国、香港、斐济、汉城、菲律宾和中国大陆建立了香格里拉酒店,并在马来西亚槟城建有沙洋酒店和康塔酒店。在郭鹤年的悉心培植下,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已成为一个跨国性的酒店网络。据统计,到1993年,该集团的酒店数量已达到22间,客房数一万多间,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酒店集团之一。现今仍有不少酒店在建设中。各国的香格里拉酒店都是国际公认一流的五星级酒店,不少在国际酒店业评比中获杰出优胜奖。事实上,“香格里拉”这个名字已经成为高贵、豪华、与众不同和优质服务的最佳保证。郭鹤年本人继“糖王”之后,又赢得了东南亚“酒店大王”的美誉。

  除上述行业之外,郭鹤年还涉足金融、矿业、文化娱乐和电视广播等领域。创马来西亚土著银行的创办董事之一,并曾与马来西亚前财政部长达因·赛奴丁合作收购了一家在马来西亚的法国银行,并易名为“马法银行”。

  经过三十多年的苦心经营,郭鹤年领导下的郭氏兄弟有限公司已从一家单一经营米、糖的企业发展成为经营工业、种植业、矿业、航运、国际贸易、酒店业、房地产、金融等行业的多元化企业集团,属下公司遍布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尼、韩国、香港、澳大利亚、加拿大、斐济、中国大陆等五大洲众多国家和地区,其中23家公司的总部设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现今,郭氏家族在五个国家的总共11家挂牌公司中拥有控股权或巨大投资,包括马来西亚的玻璃市种植公司、联邦面粉厂、拉曼锡矿、彩虹有限公司、马来西亚国际船务公司,新加坡的香格里拉酒店、太平洋航运及GB控股,泰国的香格里拉酒店以及菲律宾的郭氏产业国际。由于郭鹤年在马来西亚经济发展中所取得的非凡成就及杰出贡献,在1985年亚洲管理学院及马来西亚银行公会共同举办的马来西亚十大企业家评选活动中,他名列榜首,被评为“最杰出企业家”,并被授予象征企业界最高荣誉的“金字塔奖”。该奖项只颁给在当地及国际上有非凡成就的企业家,郭鹤年获此殊誉,乃是众望所归,足见他在马来西亚企业界及社会中的地位和威望。

  1、把家族企业的优势与现代管理的长处相结合。

  郭鹤年的郭氏兄弟有限公司是典型的华人家族企业,集团的主要领导人多由家族成员出任,或族成员在公司拥有相当的股份。如郭鹤年的胞兄郭鹤举,曾先后担任郭氏兄弟有限公司主席、马来西亚糖厂董事经理、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董事主席等职。郭鹤年的堂兄郭鹤尧,是郭氏兄弟有限公司在新山的负责人,并管理“郭氏基金”。现今,“鹤”字辈大都年事已高,正陆续退出企业经营的第一线,而把领导权交到“孔”字辈手中。郭鹤年的长子郭孔丞已接替父职,担任香格里拉国际主席;次子郭孔辅协助管理公司在新、马的业务;三子郭孔字出任玻璃市种植公司副主席;女儿淑蔻分管槟城的酒店;侄儿孔丰和孔盛也都分别协理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业务。此外,郭鹤年的女婿、侄子、侄女都不同程度地持有公司的股份,成为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在郭鹤年的统筹、指导下,各成员密切协作,合作得十分成功,充分发挥了家族企业的团结、统一、高效的优势。

  与此同时,郭鹤年从不轻视现代管理方法的应用。他采取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做法,聘用了一批学有专长、精明能干的人员主管企业,其中著名的有玻璃市种植公司董事主席倪郁章、联邦面粉厂董事经理胡秀南等人。郭鹤年从不死抱家族经营的传统不放,曾表示,他退休后,接班人不一定是他的儿子。他深知只有采用现代科学管理的手段,才能确保其家族大业的长久繁荣。

  2、与亚洲众多的商人和银行家保持密切而良好的伙伴关系。

  《远东经济评论》指出:“郭鹤年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于有能力维持其与广泛的亚洲商人及银行家无懈可击的联络结合,他的伙伴皆为亚洲最有势力者之中的名流,例如泰国曼谷银行的东家陈弼臣家族。”郭鹤年与陈弼臣家族密切的合作关系,以香港香格里拉酒店为代表。陈氏家族在酒店中拥有不少股份,而曼谷银行则是郭鹤年融资的主要助力之一。香港香格里拉酒店还分别有激成集团主席何瑶琨(已故)和香港影视业巨子邵逸夫的股份。80年代末,郭鹤年曾与邵逸夫共同收购香港无线电视,邵逸夫任董事局主席,郭任副主席。后来邵逸夫决定全力发展香港无线电视,他在马来西亚的主业则被郭氏兄弟有限公司收购。

  他在所有众多合作伙伴中,与林绍良的关系最为密切。他们从60年代起便成为知交和合伙人。林绍良下属的一家布洛公司专营大米和白糖的进口,几乎垄断了印尼整个米、糖进口生意。郭鹤年直接与布洛公司挂钩,通过它把米、糖源源不断地运到印尼市场。据商品期货贸易商估计,郭氏兄弟公司通过三林集团供应的白糖,约占印尼进口蔗糖量的30%。此外,郭鹤年在林绍良的一家糖厂和公司拥有股权,林绍良亦是香港香格里拉酒店的一位大股东。

  郭鹤年被国外报界评价为“伙伴制经营商业艺术的大师”。他在东南亚传统的华人伙伴制基础上,通过合股、协作等手段,逐步凝聚自己与伙伴的力量,建立起涵盖东南亚、香港、台湾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贸易与融资网络,缔造了他的庞大的企业王国。  3、以儒家传统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郭鹤年从小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受到儒家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他的父母常告诫他要待人以诚,做生意讲商业道德,一言九鼎,童叟无欺。同时,也培养了他刻苦耐劳和谦逊的品德。他一生以诚心对待合伙人和下属员工,“要照顾别人的利益”是他的口头禅。他每年年底都给员工相当好的花红,对表现好的员工更给予特别的奖励。他的管理哲学是使员工成为公司的伙伴之一,通过把公司的股份卖给员工,使他们成为公司的一部分,产生认同感和积极性。这也许正是他成功的秘诀。

【马来西亚企业家郭鹤年先生的创业故事】相关文章:

西郭先生和狼的寓言故事03-28

先生,您的眼镜歪了创业故事03-25

先生您的眼镜歪了创业故事03-25

80后企业家的家纺励志创业故事05-10

郭敬明先生经典伤感语录05-10

农村企业家创业之路05-12

没主见的鹤儿童故事03-26

成功的企业家的故事04-08

企业家成功的故事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