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创业故事
有的学生,毕业了还没找到工作;有的学生,没毕业就已经当了“老板”,他们在学校的时候就取得了一番成就,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在校创业故事,希望能帮到你。
郑州两在校大学生合伙创业 年销售额超500万
郑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有两位大三学生在家乡经营家庭农场,发展苗木经济,创业一年多,销售额达500多万元。
聂威振
首次创业
刚进大学校门 这俩人就琢磨着创业
郑州大学这两位创业的大学生,一位名叫王硕,另一位名叫聂威振。
“我们俩是睡在上下铺的好兄弟。”王硕说,从进大学校门开始,他俩关系就很铁。
王硕家是做生意的,可能是受到家人熏陶,他很有经济头脑。入学不到一个月,他和聂威振就合伙在校园里开始了第一次创业。
第一次创业,他们选择在学校卖化妆品。“有亲戚做化妆品代理,我可以从她那里拿货,自己在学校销售。”王硕说。
当时,全校一共有约40栋宿舍楼,王硕和聂威振雇了40多人做销售。“起初经营状况不错,每天能赚两三百块钱,心里特别高兴。”王硕说。
但由于他们经营的都是低价化妆品,供货渠道减少,加上学校商店化妆品专柜的竞争,他们的销售量逐渐下滑,两人最终选择放弃。
二次创业
进军苗木种植行业 首笔订单10多万元
对第一次创业的失败,王硕和聂威振归结为对化妆品行业不了解,没搞清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第二次创业,两人选择了他们相对熟悉的领域——苗木种植。“家里也有人搞苗木种植,对这个行业还算比较了解。”王硕说。
2013年初,两人通过银行贷款10万元,承包了100多亩土地,雇人种植树苗。两人主要通过网络寻找求购树苗的信息,推销树苗。刚开始,一天打出去400多个电话,订购者却寥寥无几。去年10月,他们终于接到了第一笔订单:河北沧州一个客户定购1400棵树苗。
得知消息后,两人立刻赶往周口,组织员工给客户挖树苗。白天陪同客户选树苗,晚上组织工人把树苗装车,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4点。这样持续了一个星期,树苗才全部装车运输完毕。这笔生意,让他们收入10多万元。此后,两人种植的苗木逐渐打开销路,收入也逐渐增加。
王硕
创业升级
扩大种植规模 发展立体式生态农业
如今,王硕和聂威振已是学院的名人。他们经营的家庭农场位于周口太康县,主要种植楸树、紫叶李、嫁接金叶榆等苗木品种。
上个月,王硕和聂威振拿到了营业执照,正式成立了公司。接下来,他们打算扩大种植面积,采取“公司+农户+销售”的经营模式,研发新品种,养殖家禽,发展立体式生态农业。
目前,他们的家庭农场拥有20名固定员工,700亩土地,销售额500多万元,并间接带动了近50名农村青壮年就业。
王硕说,一年多来,纯利润有40多万元。由于正在创业中,他们的银行贷款目前还没还完。
“创业肯定会影响学习,不过,我在学校有办公室有电脑,有事可随时沟通,农场也有专人照看。”王硕说,落下的课程会主动找同学帮忙补。
对于创业,王硕说,家人开始并不支持,但自从做成第一笔生意,家人的态度也慢慢地转变了。
在校创业故事(二)
在校大学生创业开水吧 年赚300万
现在,新一轮应届大学毕业生即将迈入社会。张建贵,西南大学大四在读,一个贵州山坳坳走出的大学生。凭着闯劲,他从一无所有,到现在拥有水吧、快餐超市、培训学校,年入300万元,并被共青团重庆市委评为“创业先锋”,今天,我们来看看张建贵的创业故事,或许会对应届大学毕业生有所帮助。
帮人带孩子换来副近视眼镜
在西南大学见到张建贵。24岁的他就读于该校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今年大四,戴着一副深黑色的框架眼镜,骑着一辆电动助力车。
眼镜玻璃有点厚,900度。说起这副眼镜,张建贵眼中闪过一丝泪花,张建贵的家在贵州遵义团溪镇一座深山里,他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小学时,每天他要跟二哥往返6个小时,走上好几十里的山路去上学。
小学二年级时,张建贵突然开始近视,想配眼镜,但家里穷得连饭都吃不起,自己还因交不起学费多次被赶出教室,就这样因看不到黑板上的字,成绩开始下滑。初二前的暑假,张建贵帮舅舅带了一个星期的表妹。结束时,舅舅问他希望得到一份什么样的礼物?“眼镜”,几乎是脱口而出,没有丝毫犹豫。舅舅答应了他,张建贵兴奋得几晚上都没睡着。
刚入大学卖棉被赚1270元
这时起,张建贵立志要走出大山,他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学习上。有了眼镜,加上努力,成绩直线上升,每期学费都是老师帮忙垫付。4年前,他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大学。
2009年8月底,带着暑假在老家遵义培训学校兼职赚的4000元学费,张建贵提前几天只身来到重庆。繁华的都市,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山里娃来说无比新鲜和好奇,从进入西南大学的第一天开始,张建贵便暗暗发誓要在这里留下来。
但对一个连生活费都没有的.穷小子来说,谈何容易?谈及自己的创业,他说,二哥张贵发当时建议他卖点生活用品赚钱,就在来重庆的第三天,张建贵去了北碚城区批发市场,他拿出大半学费买了15套棉被。随后用纸裁成名片大小,写上电话和销售产品。正式开学了,学生陆续报到,只要是新生,张建贵就将自己制作的“名片”送上。3天时间,棉被就只剩下两套。除了一套自用外,剩下的一套他给批发商退了回去,就这样赚了1270元,生活费有着落了。
加入创业协会崭露头角
大学生活有很多时间可供自己支配,张建贵加入学校创业协会锻炼自己,继而,他又招募遵义在西南大学就读的老乡,并被推举为老乡会会长。
在创业协会,只有钱一宸是他的好友,两人都是穷苦家庭出身,因在老乡会中建立的自信,张建贵不再畏手畏脚,他邀请钱一宸联手送外卖,月底两人盘账,竟赚了3000多元,后还发展为6人团队。
在大一结束时,创业协会换届,张建贵成功竞聘实践部部长。在新学期部长规划中,实践部想为协会做第一本《新生手册》,可这需要一大笔钱,协会没钱,唯一的办法就是外出拉赞助。前4天一无所获,还遭致不少冷眼。就在第5天下午,天空下着小雨,他们这次的目标是家眼镜店,搭档们陆续离去,但张建贵觉得还有希望。终于,室外一个下午的等待,全身湿透,为他换来了2500元的赞助。在当实践部部长的那一年里,张建贵共为创业协会拉了2万元赞助费,后来,又成功当选西南大学第9届创业协会会长。
办水吧超市年入300万元
大二,张建贵萌发了做实体店的想法。他和同学邹阳商议并找到了一个创业项目,在学校南区美食城做一家广告工作室,各出一半资金。当时,他找同学东拼西凑借来6000元,“创艺广告”开门营业了,不过没赚到钱。第一次实体创业,尽管失败,但终究踏出了第一步。
因曾有过在培训学校兼职的经历,大二下期,张建贵找到创业协会同学李明慧,共同创办了培训学校,并组建了80余人的师资团队,很快,张建贵分得了7万元回报。
利用这笔本钱,张建贵不断地拓展领域。现在,不仅西南大学南园美食城有1个水吧,杏园美食街有1个快餐超市,还在四川资阳投资了一个培训学校,累计投入已超百万元。昨天,张建贵的水吧和快餐超市的财务告诉记者,他们的月平均进账分别为10万元和15万元且有进账记录佐证,两两相加,年收入超过300万元。在员工们眼中,张建贵没有架子,买菜、送饭、清洁打扫,几乎所有的事情都亲力亲为。
事业成功的同时,各项荣誉也纷至沓来,去年12月张建贵担任了我市大学生创业联盟主席,今年3月,还获评共青团重庆市委“创业先锋”。自己走过的每一步,张建贵都会写进回忆录,现在,已有4万余字,他取名为《山里娃的创业故事》。
爱心
为贫困山区学生募善款
昨天,谈及儿子,张建贵的父母电话中有说不出的自豪。母亲杨定先说,是儿子带他们第一次走出山坳坳,还赶了火车,坐了飞机。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张建贵穿着朴实,用的手机还是直板老式手机,那是他大一时候买的。在他看来,买一套稍好点的衣服或手机,还不如将这钱拿来资助贫困山区学生有意义。
张建贵的初中和高中分别在贵州遵义铁厂镇中学和团溪中学就读,记者从这两所中学获悉,只要有空,张建贵就会回母校支教,只要遇到条件艰苦的学弟、学妹,他都会伸出援手,现在接受过他资助的学生已不下20个。
201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建贵到了贵州安顺紫云县宗地乡,那里的学生条件艰苦,他一直铭记在心。今年3月,张建贵组织发起的西南大学首届贵州老乡联谊会上,一次性便为这所学校筹得近5万元善款,他自己也捐了1500元。
声音
创业前提是不影响学业
西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伍老师表示,作为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创业,不仅可以减轻家人负担,同时还能和更多人接触,营销策划等个人能力也得到了好的锻炼。学校涌现出来的这方面人才不少。伍老师说,那些正在创业的同学,业务应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进行,张建贵的成功建立在他脚踏实地的基础上。
张建贵生意经
1.良好的心态最重要
2.梦想需要很强的执行力
3.不为放弃找理由和借口
4.时刻对顾客保持微笑
5.虚心请教学会取长补短
6.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网
7.有能力又志同道合的朋友圈
在校创业故事(三)
南开学子郭鑫:90后在校大学生创业的传奇
大学尚未毕业,他就创立了多家公司,估值过亿,缔造了一段在校大学生创业的传奇。作为青年创业典型,他荣获2015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就是南开大学大四学生郭鑫,一位敢闯敢拼的四川小伙儿。
勇敢追梦
闯出创业“第一桶金”
郭鑫常说:“有创业梦想的人就应该勇敢闯一次,就从今天开始做。”正是这种敢想、敢闯、敢拼的劲头,让1992年出生于四川阿坝州的郭鑫跨出了创业第一步。
2011年,郭鑫还在上大一时,了解到某县城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源地,2000年开始退耕还林,10年后原本很富裕的县城变成了国家级贫困县,他开始对中国环境生态补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区别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创业,我们的创业称为社会价值创业,以抓住社会问题、解决社会痛点为创业的核心目标。”郭鑫说。
在学校和老师的指导下,他开始着手建立“诚鑫通”跨境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把退耕还林地区农民生产的林下产品经由这一平台销售到国外,帮助农民增收。
万事开头难,创业也不例外。经过多方努力,郭鑫带着团队在河北邱县开辟了第一块2000亩的试验田,种植的产品达到了有利于土壤发育、有利于涵养水源、有利于改善气候等5个国家标准。
随后,该项目在18个省市100多个县铺开。1000多万种树农民获益的同时,郭鑫也赚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随着研究项目的推进,郭鑫成立了规范化的电子商务公司专门运作“诚鑫通”项目,通过覆盖全国的线上线下互动网络,将农产品销往全世界,帮助这些为保护环境作出贡献的人们改变困境、发家致富。
如今,“诚鑫通”项目经过两轮融资,被一家知名企业以上亿元的市值估值并购。
保持激情
开始创业“接力赛”
郭鑫在微信朋友圈里曾这样留言:“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更重要的是保有激情”。掘取了第一桶金,也看到了创业带给社会的价值之后,郭鑫开始创业的接力赛。
2013年第一家公司并购交割之后,郭鑫偶然得知由于土壤条件和气候原因,海南部分海岛许多人长期吃不上新鲜蔬菜,患上了各类疾病。
此时,创业的`激情再一次迸发。他马上联想到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的一项配置营养液技术,于是他向学校提出想去南沙群岛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的请求并得到批准。
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郭鑫从学校和社会招募了无土栽培领域的研发人员,组建起一个市场化运作的实验室。经过近4个月研制,成功将原有的无土栽培工艺工程化,研制出更加适应于特殊工作环境的无土栽培培养基,在当地得到广泛应用。
郭鑫将这个项目称为“绿源生物”,培养基里栽培上本岛的各种蔬菜,利用当地充足的光和热来促进蔬菜的生长,一般情况下,5天左右蔬菜就可上餐桌了,企业市值一度达到上亿元,目前这个项目被并购出去。
搭建平台
助力更多创业者“圆梦”
两次并购经历让郭鑫开始思考,如果能孵化更多的创业项目,服务更多的创业者岂不是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
2012年,郭鑫参与了北京创新公寓项目,申请入住的创业者,需要通过郭鑫团队的审核,符合条件的入住者,不仅享受设备完善的居住条件、低廉的房租,还会得到团队的帮助。目前,北京创新公寓已经引进了外部的投资机构,变成了一个公众的创业平台。
2014年3月,郭鑫又和合伙团队创办了“闯先生网站”,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一站式服务,从而实现“让创业如此简单”的使命和愿景。
去年年底,郭鑫又发起成立了高维“创业岛”,是一个以资源整合和商业打磨为核心的“魔鬼投资”模式,对于各类创业项目进行深度评估,挖掘其中的潜力项目进行资源注入和模式打磨,然后引入拥有实战经验的企业家担任创业者的“副驾驶”。
“对于创业者来说就好像经历了一次魔鬼训练,有脱胎换骨的感觉;而对于坐在“副驾驶”上的企业家,不禁亲身了解一线的创新,甚至获得传统企业转型或二次创业的机会。”郭鑫说。如今,很多企业希望借助郭鑫的力量,融入“互联网+”的浪潮。
创业成果辉煌的同时,郭鑫并没有耽误学业,他连续三年获得奖学金,攻读了商学院财务管理双学位,并顺利保送研究生。
【在校创业故事】相关文章:
黄森坤在校园埋下创业种子的创业故事03-26
在校大学生创业点子05-10
创业的故事11-03
在校大学生挣钱创业点子05-10
在校大学生创业金点子05-10
在校大学生创业贷款条件05-11
创业与年龄无关创业故事05-12
励志的创业故事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