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杂谈
高三杂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也在心里默默地为高考的孩子倒计时了。突然想到这个问题,我心头不由地一惊,我竟然一直惦记着那个我私底下曾经诅咒过无数次的高考。
要说高考,还是得从高三说起。众所周知,高三的日子是“黑色”的。说黑色也许并不恰当,应该说是灰色的,每天都重复地做着相同的事情——吃饭、上课、睡觉。当然如果只是机械地重复着这些事情,估计也没有什么“黑色”“灰色”了。试想猪圈里的猪不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吃饭睡觉么,人家的生活不照样有滋有味,体重不是依旧直线上升么?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是“人类”,是万物之灵,我们有其他动物无法比拟的思维。人类总是想着要如何冲破牢笼,解除束缚,而高三的日子正是无坚能摧的牢笼。一方面,高三的孩子幻想着“牢笼”外面多彩的世界,一方面不得不面对着现实的苍白,在这种矛盾心理下,他们给现在的生活色彩定调为灰色是可想而知的。
乐观来讲,高三也是无数学子日日夜夜奋斗以便逃离苦海的日子。至于他们有没有逃离苦海,或者是堕入更深的苦海,那就不得而知了。总之,在我们一部分过来人眼里,高三也许是充实而美好的。他们觉得,天天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显然,我并不属于这部分人。
现在想起来,高三似乎还是个很有秩序的集体。毕竟,像其他所有的组织一样,高三也有高三的“法律”。比如:增加考试次数;当其他年级放学了,我们还得在教室自习或者再多上一节课;各种娱乐活动都是禁止的。另外,班主任巡逻的次数有增无减,让那些蠢蠢欲动的“不法分子”只能在“地下”从事“不法活动”。我和大多数人一样,都是奉公守法的好公民,甘愿承担“上课不说笑,下课不打闹”的义务。我想高三的秩序应该就是建立在我们这一群“好公民”和那些奋斗者的基础上的吧。
高三是个有目标的集体。以前书本上总是教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如今,高考就是我们伟大的目标。这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绝佳产物,完全推翻了中国教育重理论而轻实践的观点。为了达到高考胜利的远大目标,学校另立大楼,予与特殊关照。还有什么“百日动员大会”,领导们慷慨激昂地讲述时间的紧迫性和各种复习技巧等。而且,学校还在高三大楼下竖起倒计时牌,挂起各种励志标语。这些举措不仅给我们以视觉和听觉的冲击,还触动的我们脆弱的心灵,犹如醍醐灌顶。学校的举动可谓“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为此大多数学生感动得潸然泪下,下决心一定要努力为高考而奋斗。可见,学校的所作所为确实效果不错。
高考的实施形式是考试,所以我们复习阶段必定要进行考试的,老师美其名曰“检验自己”。我是经历过三天一小考,七天一大考的。我想这样高强度的考试是否有意义,机械地重复着做着同一件事情的确会增加熟练程度,但也容易产生焦虑和烦躁的情绪,说不定还更容易导致效率下降。我想这也是部分人学习成绩不得上升的重要原因吧。学校的月考是高三人民的节日,一到月考时间,早上可以晚些起床,睡眠对于高三学子来说简直相当于面包对于饥肠辘辘的人一样珍贵。从这一点来讲,月考似乎有其可取之处。每次月考完,高三楼下就以鲜艳的红色张贴出月考成绩优异的佼佼者,引起多少人驻足瞻仰。那感觉简直就像“封神榜”,榜上有名是何等的荣耀!又像是梁山上108将的排名石碑,上榜的都是天上的.天罡地煞星。不同的是,学校的这张榜是每月换一次的,这个月你是玉麒麟,下个月说不定你又是鼓上蚤了。这或许也是一种激励学生上进的办法吧,让其中一些学生发挥“抄”常能力,以使自己的名字挤在孙山之前。
末期,学校竟然人性化地每天减少了一节课,这对于高三学生来说简直是“久旱逢甘霖”,这一伟大的“减刑”行动赢得了广泛的称赞,于是乎歌功颂德之声响彻寰宇。学校的意图是很明显的,他们都很清楚过度的压力将导致高考不正常发挥率上升,因此,学校觉得这一举措势在必行。
其实,高三不仅是莘莘学子实现所谓的“梦想”的地方,而且还为社会其他产业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高三学子整天埋头做题,各种试卷、辅导书堆积成山。学校作为一个大量购书的机构,促进了出版业和印刷业的繁荣昌盛,带动了造纸厂欣欣向荣地向前发展。难怪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植树绿化政策,万一树都砍光了,那还拿什么来造纸印试卷、考试复习呀?三年如一日的学生们,日日夜夜看书解题,近视率颇有直线上升的趋势,不得不说学校也为眼镜事业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几年拼死拼活地拉满的弦,仅在两天之内发射无影无踪,6月8号最后一门考完的时刻,简直迎来了全中国的狂欢,此时我想这一场景完全可以管窥新中国成立时全民的喜悦。此时此刻,束缚在我们头上金箍骤然消失,我们再也不怕什么紧箍咒了,所有与考试有关的东西统统去死吧!于是,人类已经阻止不了高三学生考后狂欢,所幸局外人都是明白人,对此也报以谅解的心态。
当今社会,高考作为一个选拔人才的平台,它真正起到了选拔的作用吗?高考和古代科举又有何不同呢?我很愚笨,理解不透其中的奥秘。一位高招办人士曾经说过,高考是公平的,你有失误,人家也有。可关键问题是,高考作弊能否禁止,全国统招地域之分是否公平合理以及名不副实的素质教育何时落实。
高考作弊屡禁——如果有禁止的话——不止,不少学生都有这样的想法“抄到的就是自己的,不抄白不抄”,更有甚者,监考老师帮助学生作弊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事实——或许有待考证——都发生在我们县里,整个县的考风臭名昭著。我想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的话,高考公平从何说起。
有人统计,2009年北京市有12.6万考生,山东有77.7万,其人数是北京考生的6倍,但清华北大两所大学给予山东的招生名额仅为北京的1/5,也就是说,北京考生考入清华北大的几率是山东考生的三十多倍。我不禁要问一句,这公平吗?划地域招生是否有必要,是否公平,单从这些数据老看,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政策上总是强调素质教育,可我还真没看到过素质教育。在我的印象中,除了小学一二年级时以“优、良、及格、不及格”来评定成绩外,其他时候,分数永远是学生的命根。而且,像那些高考中考不考的科目一概是不要求上的,这是赤裸裸的应试教育,还口口声声大谈特谈素质教育。这都是由高考模式决定的,我想高考制度要是不取消,或者是不改变,素质教育永远只是空谈,只会是成为不公平加分的借口。
恍惚间一年过去了,如今离高考只剩不到两周时间了,该来的终究是要来的。物极必反,高考既然来了,就让它来得更猛烈些吧。
【高三杂谈】相关文章:
1.高三杂谈散文
2.杂谈美文
3.偏见杂谈
4.足球杂谈
5.杂谈任性
6.杂谈作文
7.心情杂谈
8.青海杂谈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