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影评
心理描写是戏剧常用的艺术手法,通过心理描写可以更清晰的反映出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更有舞台表现力。相对于同时代的戏剧作品,《西厢记》的心理描写显得更为突出,王实甫更是被董每勘先生评价为我国第一位初步懂得揭示人物“心灵辩证法”的作手,作为《西厢记》的男一号,张生的心理状态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心理描写的把握。
纵观整部《西厢记》,张生的心理状态总是在不断变化的,从与崔莺莺的相识到相知相爱再到修成正果,张生的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初识莺莺,张生惊于其美貌,直叹道:“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平静的心灵初起波澜,开始寻思跟莺莺套近乎,于是有了硬着头皮进道场的一幕,虽说戏里写明的'是张生想:“小姐是一女子,尚然有报父母之心;小生湖海飘零数年,自父母下世之后,并不曾有一陌纸钱相报。”但他到底是不是这么想的却是有待考证,即使他就是这么想的,也多是自欺欺人,给自己接近莺莺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而已,这一点在后面很快的到了证实,从和尚那儿探消息,夜潜后花园偷看小姐上香,还不承认对小姐动了小心思,那是谁也不相信了。到了这儿,张生跟莺莺开始了正式的私人接触,一人说“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一人答“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两颗悸动的心开始相互吸引,经典爱情故事就此展开,好戏即将上演。
待到第二本开始,孙飞虎围寺逼亲,莺莺提出“不拣何人,建立功勋,杀退贼军,扫荡妖氛;倒陪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并得到了老夫人的认可,张生此时是又紧张又欢喜,紧张的是自己若是退不了这敌,煮熟的鸭子就要飞了,喜的是张生还有自己的杀手锏——八拜之交武将杜确,只要杜确帮忙,这事儿就眼看要成了。所谓大喜大悲,张生今次算是领教了,杜确准时出场,威风八面,斩得孙飞虎,张生大喜,待杜确问及他在此的原因,直言“今见夫人受困,所言退得贼兵者,以小姐妻之,因此愚弟作书请吾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心想此事已了,两人的关系也算是板上钉钉了,但在接下来的宴席之上,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儿。异常高兴地去赴宴之前,张生还有一段美妙的独白:“我比及得夫人那里,夫人道:‘张生,你来了也,饮几杯酒,去卧房内和莺莺做亲去!’小生到得卧房内,和姐姐解带脱衣,颠鸾倒凤,同谐鱼水之欢,共效于飞之愿。觑他云鬟低坠,星眼微朦,被翻翡翠,袜绣鸳鸯;不知性命何如?”张生的花花心思跃然纸上,实是入木三分有余。等到了宴席上以后,老夫人突使杀招,以莺莺已许配郑恒为由,让张生与崔莺莺结拜为兄妹,并厚赠金帛,让张生另择佳偶,这一招确实够狠,直杀得书呆子张生一愣一愣的,毫无还手之力,直接从欢喜的巅峰坠入失落的绝谷,正是“恰才个笑呵呵,都做了江州司马泪痕多”。俩有情人颇受打击,“一个价愁糊突了胸中锦绣,一个价泪揾了脸上胭脂。”“一个睡昏昏不待观经史,一个意悬悬懒去拈针线;一个丝桐上调弄出离恨谱,一个花笺上删抹成断肠诗;一个笔下写幽情,一个弦上传心事:两下里都一样害相思。”两人相思成灾,都沉默了。所谓“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或许是因为老夫人变卦的刺激,张生开始爆发了,为了爱情,面子不要了,传统思想的束缚也看淡了,待到红娘出现在他面前时,如揪住救命稻草一般,“末跪下揪住红科”“末跪哭云‘小生这一性命,都在小娘子身上了’”。张生这一爆发不要紧,可他不顾礼法翻墙入室会莺莺,可是把莺莺吓坏了,怒斥“你既读孔圣之书,必达周公之礼,夤夜来此何干?”落了个“非奸即盗”的声名,其实张生也是很紧张的,以至于在此之前曾误将红娘当作莺莺搂住,被骂做“禽兽”。经此一回,刚要爆发的张生被泼了一盆冷水,还在他的心理比身体坚毅,随后再写一简,以尽衷情,此时张生的心理状态已接近崩溃的边缘,“今日便早则死心塌地”,开始背离了他的穷书生身份,对着红娘是装可怜外加恐吓“我若是死呵,小娘子,阎王殿前,少不得你做个干连人。”一幅痴汉形象,待得听说红娘是代莺莺送药方来的,“(末做慌科)在那里?”临死的心顿时打了一针强心剂,又开始活络了。知道莺莺的心已被攻破,开始转移公关难点,只待老夫人之命,却是担心莺莺“人拘系,不能够出来。”没成想盈盈也是个胆大的人儿,到了第四本第一折,莺莺夜会张生,直接将生米做成了熟饭,成就了夫妻之实。张生自是兴奋异常,疑似梦中,“(末见旦跪云)张珙有何德能,敢劳神仙下降,知他是睡里梦里?”后又是一番“谢小姐不弃,张珙今夕得就枕席,异日犬马之报”云云。再是一番恩爱,张生的封建传统心理算是破了戒了,高尚的“柳下惠精神”跟他是无缘了。自此,张生的心理开始成熟,有了自己的思想信念。
接下来张生的路就好走了许多,有了成熟的心理、坚毅的信念,当老夫人要他“明日便上朝取应去。我与你养着媳妇,得官呵,来见我;驳落呵,休来见我”之时,张生坚定的走出了一步,走出了“十里长亭相送别”的一幕,这一段儿,作者将更多的心理描写倾向于莺莺,而张生算的是沉默寡言,却是无声胜有声,等到别离之后才叹道“今夜甚睡得到我眼里来也!”离别的深沉之痛溢于言表,张生的心理状态进一步走向成熟。
张生的心理正式成熟自当是第五本中,张生登科之后,身为玉京仙府探花郎,有了强烈的自信,心理的成熟也就有了更充足的条件,“官奉圣旨,正授河中府尹。今日衣锦还乡,小姐的金冠霞帔都将著,若见呵,双手索送过去。谁想有今日也呵!文章旧冠乾坤内,姓字新闻日月边。”一朝功成名就,意气风发,自是一番欣喜。等事情发展到张生回来准备娶亲时,得知莺莺仍然要被嫁给郑恒,此时的张生不再是哭哭啼啼、郁郁寡欢,选择沉默,而是质问“不甫能成亲,焉有是理?”这就是心理变化产生的不同结果。
故事终以圆满结局,张生从一个愣头书生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河中府尹,他的心理变化得到了作者的关注,王实甫先生给我们呈现了一段传世爱情故事,也给我们述说了一个书生的成长经历,张生的心理历程或许也会成为我们踏入社会后的经历,如何健康成长,且看张生经历——
同是书生愣头青
前看张生后看今
成功路上多险阻
不变一颗执著心
【《西厢记》影评】相关文章:
1.《推手》影评
2.《阿凡提》影评
3.《天道》影评
4.《英雄》影评
5.海洋影评
6.《曼德拉》影评
7.《游客》影评
8.西厢记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