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知识的资料

时间:2022-12-09 17:22:31 灾害防范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地震知识的资料

  地壳的突然的、快速的运动就会形成地震,地震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那么对于地震你了解多少呢?下面是阳光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地震知识的资料,供大家参阅!

关于地震知识的资料

  地震知识:地震的监测与预报

  问题一:为何同一地震不同机构说的震级不一样?

  世界各国对地震震级的参数标准有一定差异。当前,最基本的震级标度有4种:地方性震级ML、体波震级(mb和mB)、面波震级MS和矩震级MW。比如尼泊尔地震,我国测得8.1级是面波震级,而美国测得7.9级是矩震级。

  问题二:什么是地震烈度,它与震级有什么不同?

  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影响和破坏程度的一把“尺子”。震级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而烈度反映的则是地震的后果,一次地震后不同地点烈度不同。因此,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各地不同。一般而言,震中地区烈度最高,随着震中距加大,烈度逐渐减小。

  问题三:世界上有几个主要地震带?

  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日本列岛南下至我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这里是全球分布最广、地震最多的地震带,所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三。

  ——欧亚地震带,从地中海向东,一支经中亚至喜马拉雅山,然后向南经我国横断山脉,过缅甸,呈弧形转向东,至印度尼西亚;另一支从中亚向东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较零散。

  ——海岭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岭地区(海底山脉)。

  问题四:什么叫地震活动的周期性?

  通过对历史地震和现今地震大量资料的统计,发现地震活动在时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一段时间发生地震较多,震级较大,称为地震活跃期;另一段时间发生地震较少,震级较小,称为地震活动平静期。每个活跃期均可能发生多次7级以上地震,甚至8级左右的巨大地震。地震活动周期可分为几百年的长周期和几十年的短周期;不同地震带活动周期也不尽相同。

  问题五:地震能预报吗?

  地震预报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在国内外都处于探索阶段,大约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开始进行研究。我国地震预报的全面研究起步于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经过4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进展,曾经不同程度地预报过一些破坏性地震。

  实践表明,目前所观测到的各种可能与地震有关的现象,都呈现出极大的不确定性;所作出的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主要是经验性的。

  当前我国地震预报的水平和现状是:对地震前兆现象有所了解,但远远没有达到规律性的认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对中长期预报有一定的认识,但短临预报成功率还很低。

  地震知识:我国的地震

  1、我国为什么是多地震的国家?

  答: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东南部,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有些地区本身就是这两个地震带的组成部分。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挤压作用,我国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地震活动的范围广、强度大、频率高。在全球大陆地区的大地震中,约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发生在我国。自1900年至20世纪末,我国已发生4 级以上地震3800余次;其中,6~6.9级地震460余次,7~7.9级地震99次, 8级以上地震9次。

  2、我国地震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答: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5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5个地区是:

  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

  ②西南地区,包括西藏、四川中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③西部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以及新疆天山南北麓;

  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

  ⑤东南沿海地区,广东、福建等地。

  3、什么是“南北地震带”?

  答:从我国的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中西部直至云南,有一条纵贯中国大陆、大致呈南北走向的地震密集带,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强烈地震,被称为中国南北地震带。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就发生在该带中南段。该带向北可延伸至蒙古境内,向南可到缅甸。

  地震知识:地震的自救与互救

  (1)自救

  a、未伤人员尽快抢救家中和邻居人员,被压在室内的家庭成员,要尽可能向有空气和水的方向移动,节约食物和水,以便维持尽可能长的时间。

  b、封闭在室内的人,不可使用电气、火柴、蜡烛等,最好用手电筒照明,如闻到煤气或有毒气体时,最好用湿衣物等捂住口鼻。

  c、保持镇静,保存体力,待外面有动静时再大声呼救或敲击。

  d、对自己所处的空间,设法加固,以免余震时再次倒塌伤人。

  e、尽快离开房间,不可轻易再进房内,以免强余震再次震坍房屋伤人。

  f、煤矿坑道里的人员,应向单一巷道、竖井等地带撤离。要掉电源,不可用明火,防止瓦斯爆炸。

  g、震后住在防震棚等处的人员要特别注意饮水卫生和食物卫生,防止传染病蔓延。

  h、在野外的人员,应向开阔地或高地坡顶转移,不可往下跑,不可躲在危崖、狭缝处,并时刻提防山崩、滑坡及雪崩、冰塌。

  i、船上乘员要赶快就近登陆,以防海啸和巨浪的袭击。

  j、河岸边的人员,要迅速撤离高地,谨防上游水坝决堤。

  k、沿海岸地区的居民,地震发生后要特别注意山崩、塌方、泥石流和海浪的侵袭。

  l、地震时失散的家庭成员,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家庭取得联系。

  (2)互救

  地震后救人,时间就是生命,所以救人应当先从最近处救起,只要是在最近处有人被埋压,就要先抢救他们。此种做法可以节约时间,减少伤亡。

  营救他人时应先确定伤员的头部位置,使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的尘土,再使胸腹部暴露。如有窒息,应及时施以人工呼吸,有些伤势不重者,可帮他暴露头部和胸腹后,让其自救脱离险境,这样可以争取时间抢救更多的人。凡伤者不能自行出来的,不要强拉硬拖,应尽量充分暴露全身后才可扒出。从废墟中将人扒出来,如果是伤者、病者,他们还没有脱离危险,即使无病无伤,如果埋压过久,也有必要进行特殊的护理。流血者要及时止血,骨折者要作简单地包扎。在黑暗处呆的时间长的人,出来后要避免强光的刺激。长时间处于饥饿的人,不能一下子喂给过多食物。

  震后初期的抢救工作,大多采取手挖肩扛。若利用工具,如铲、铁杆、斧、木棍等,一定要注意安全。在挖到人时更要小心,不可用利器刨挖,最好用手一点点地抠。在一些梁柱相互叠压的情况下,挖掘时要特别注意仔细分清哪些是支撑物,哪些是压埋的阻挡物,对上面重物需进行必要的支撑,绝不能鲁莽行事。挖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不要造成粉尘碎物飞扬,以致误伤和窒息被营救者,必要时可采取洒水息尘的办法。

  现场抢救中,力争及早除去伤员身上或伤肢的重物,立即固定伤肢,不要拉扯被压埋者,以免造成新的损伤;抬伤员不能一人抬手,一人抬腿,扭曲身体,以免造成伤员瘫痪,应用竹木床板、担架运送伤员。

【地震知识的资料】相关文章:

校园地震逃生知识资料05-09

地震防范知识05-11

地震知识的儿歌05-09

最好的地震知识05-09

地震知识大全05-09

地震知识大全05-09

地震逃生知识05-09

地震逃生安全知识05-09

地震逃生小知识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