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气象知识的谚语

时间:2022-12-09 18:34:36 灾害防范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民间有气象知识的谚语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气象类的谚语多数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下面是阳光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民间有气象知识的谚语,供大家参阅!

民间有气象知识的谚语

  民间谚语中的气象知识

  天上鲤鱼斑,晒谷不用翻(透光高积云)

  棉花云,雨快临(絮状高积云)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钩卷云)

  鱼鳞天,不雨也风颠(卷积云)

  南风不过午,过午连夜吼。

  天上扫帚云,三五日内雨淋淋(密卷云)

  云自东北起,必定有风雨。

  处暑落了雨、秋季雨水多。

  火烧乌云盖,大雨来得快(积雨云)

  云从东南来,下雨不过响。

  处暑雷唱歌,阴雨天气多。

  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恶劣天气下的碎雨云)

  西虹跨过天,有雨在眼前。

  处暑一声雷,秋里大雨来。

  天上花花云,地上晒死人(毛卷云)

  处暑晴,干死河边铁马根。

  蚊子聚堂中,来日雨盈盈。

  月亮生毛,大雨冲壕(毛指晕或华)

  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

  春吹东风雨咚咚,冬吹东风雨无踪,秋吹东风毛毛,夏吹东风雨漰漰

  古代故事中的气象知识

  皇帝与蚩尤的“气象之战”

  黄帝战蚩尤是中国上古神话的典型代表。这场战斗十分激烈,涉及“风伯”“雨师”等天神,风、雨、旱、雾等气象要素和气象环境则成了双方相互进攻的利器。

  双方开战之初,蚩尤凭借良好的武器和勇猛的士兵,连连取胜。后来,黄帝请来龙和其他猛兽助战。蚩尤败逃。黄帝领兵乘胜追杀,忽然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雷电交加、暴雨如注,黄帝的兵士无法继续追赶。原来蚩尤请来了“风伯”和“雨师”助战。不过,“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黄帝也不甘示弱,立即请来天上的“女魃”帮忙,制服了“风伯”和“雨师”。顷刻之间,风止雨停,晴空万里。不料,蚩尤又用妖术制造了一场大雾,使黄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寸步难行。黄帝通过天上的北斗星找到北极星,确定了南北方向,迅速制造了一辆“指南车”,指引兵士冲出迷雾。

  黄帝与蚩尤的“气象之战”虽然是个神话故事,但是从中折射出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有“呼风唤雨”的.梦想。经过后人的不懈努力,如今,“呼风唤雨”的梦想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人工增雨、人工增雪、人工防雹和人工消雾等人工影响天气已经成为现实。人工消雨、人工抑制闪电和人工削弱台风等难度更大的人工影响天气实验,在美国等国家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李愬雪夜袭取蔡州

  李愬雪夜袭取蔡州、擒获吴元济之役,是一次成功利用气象武器制胜的典型战例。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十月,唐宪宗决定对淮西用兵,讨伐叛军首领吴元济,并以名将李晟之子太子詹事李愬为西路军统帅。元和十二年(817)十月初十,李愬利用风雪交加、敌军放松警戒、利于奇袭的天气,突袭蔡州直取吴元济。

  彼时,天气条件恶劣,不仅刮大风还下大雪,军队的旗子都被吹破了,人马冻死随处可见。四更天,李愬的军队到达蔡州城下,城内无一人知晓。城门打开后,官兵顺利入城。吴元济被抓。李愬大胜。

  蔡州在今日的河南省汝南县,从李愬雪夜袭取蔡州这一案例来看,当时的天气应该是一次冷锋过境给汝南县带来的寒潮降温降雪过程。河南省农历十月出现寒潮降温天气是正常的,李愬正是利用这一恶劣的气象条件掩盖自己、麻痹敌人,攻其不备,巧取完胜。

  古代气的象观测机构

  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先民们便注意到了天气气候对人类生存、生活的影响,阴晴寒暖,风霜雨雪,电闪雷鸣,洪涝干旱,为了生存、繁衍、生产、生活,迫使着先民们不得不对万千气象予以关注。伴随着黄河流域大河文明的初始,为了掌握天气气候变化的规律,做到趋利避害,黄河流域中原的原始气象科学开始萌芽。

  河南省安阳殷墟甲古文中涉及旱灾、下雨、打雷、冰雹、刮风、祭云等气象方面的骨片很多,多是卜问未来天气气候,希望风调雨顺,以利于农作物的长势,使他们有丰收的年成,生活平安幸福。进入农耕社会,尤其是到了汉代,农业的发展推动了气象观测的进步,用作天文和气象观测的观象台,便成了历朝历代必不可少的`建筑,司天也便成了常设机构。周代有太史,秦汉以后有太史令,隋代设立太史监,唐代设立太史局,宋元有司天监,明初置太史监,后改为太史院,后又更名为司天监、钦天监,沿袭至晚清。

  夏代便有了司天的阏伯台,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商丘。西周时期有了周公测景台,位于今天的河南省登封,是周公姬旦研究天文的圭表和观测日影的地方。汉武帝刘彻于太初元年建有建章宫,东汉建武中元元年建有灵台,是两处测天观象场所,前者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为王者亲自观天所用,后者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偃师县,是天文气象专职人员的观测处。东晋、隋代都设有内外观象台,晋代内观象台对外观象台负责监督,隋代外观象台由太史令亲自统辖。唐代更进一步加强了对天象和气象的观测管理。河南省登封有一处观星台,由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建,是华夏古代测量日影、验证四时和计年的人文遗址。

  历朝历代均有气象观测,南宋首创测雨验雪,明代已有气象观测,清朝定期上奏晴雨录,各地报告雨雪粮价。古代已经有了气象观测,并在观测物候、气候、天气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由于受到政治文化和科学水平的局限,发展是缓慢的,一直到清朝前期,对气象的认识很少有理论性的突破。

【民间有气象知识的谚语】相关文章:

气象民间谚语05-02

关于气象知识的谚语05-09

谚语中的气象知识05-09

小暑的民间谚语有哪些05-11

春天的民间谚语有哪些05-04

天气气象的谚语有哪些04-08

关于气象的农业谚语有哪些05-05

处暑节气民间谚语有哪些-处暑节气相关谚语04-14

有关于小暑节气的民间谚语有哪些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