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故事简短

时间:2024-08-19 11:13:51 故事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孔子的故事简短

孔子的故事简短1

  孔子家的一条看门狗死了,孔子让他的学生子贡去帮他埋葬,并叮嘱道:“路马死则葬之以帷,狗则葬之以盖。汝往埋之。吾闻敝帷不弃,为埋马也;敝盖不弃,为埋狗也。今吾贫无盖,于其封也,与之席,无使其首陷于土也。”

孔子的故事简短

  孔子曾做过鲁国大司寇,并一度代摄相事,虽赋闲多年,却一直保持着当时上层士大夫的一些生活习俗,出必坐车,但终因用度匮乏,车已多年无盖,已经没有条件和往常一样遵行周礼,给死去的看门狗罩上一个旧车盖,体体面面地埋葬。但依然尽力而为,让子贡在把狗的尸体放进坑去时,盖块席子,以免狗的头直接陷到土里。怜狗之情,溢于言表。

  这事并见于《孔子家语》和十三经之一的《礼记》,前者载《曲孔·子夏问》,后者载《檀弓下》,二者均是专记周礼丧礼典型仪节和典型故事的.名篇,可见孔子葬狗在儒家礼仪中具有示范意义。

  但到孔子之时,早已礼崩乐坏,上层统治者多是人心不古,“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周礼已无人记得,更无人践行了,只有孔子牢记着这一漫溢着浓浓人情的古朴礼仪,并真心实意地加以落实。“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限于物质条件,不能严格按周礼葬狗以车盖,但“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代之以席,不仅见礼,更见真情。派自己弟子中最为干练的子贡操办,尤显对此事此礼的重视。孔子葬狗,不仅在当时,即便在今天,也能给人许多启示。

  孔子为什么要这样近乎庄重地安埋一条死去的看家狗,而不像人们通常所做的那样,食其肉寝其皮,或胡乱弃之荒野,任野兽撕食?王充认为这是孔子忆念狗的看家之劳,“为报功”也(《论衡·祭意》)。其实不仅仅是这样,孔子一生力倡仁政,其所思所行,无不以“仁”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如此葬狗,正是出于践行“仁”的自觉和本能。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并及于物,他身体力行,处处示范,尊重生命,仁爱万物。还在他任鲁国司寇的时候,一次马厩失火,孔子退朝后,听管理员汇报此事,先问伤人没有,接着就问伤马没有,爱人及物,不假思索(李泽厚《论语今读》)。

  孔子反对人间暴政,推而及之,也反对虐待家畜,提倡与动物亲和,即便对专供驱使的马牛,也要真诚善待,让其由衷感到人很爱它,感到和人一道工作是一种快乐。《韩诗外传》引先秦古书,说孔子曾讲过一个一家三代御马的故事,十分生动具体地体现了孔子这种思想和情感。有个叫颜无父的马车御手,特别爱马,马拉着车,知道御手爱它,感到很轻松,所以也喜爱拉车,一边奔跑,一边在心里说:今天跑得真快乐呀!到颜沦这一代,就差了一点,硬赶着马跑。马一边拉车,一边叮嘱自己:跑快点吧,这人在赶我呵!再到颜夷手里,就差得很了,恐吓威逼着马奔跑。马很怕御手,很怕拉车,感到车子特别重,不断恐惧地警吓自己:快跑快跑,不然这人要杀你!孔子赞美第一种做法,说:“美哉颜无父之御也!”像这样“与马和欢”,才是“役马”的正法。好个“与马和欢”,这是多么动人的人与自然相亲相爱和谐共处的境界呀!

  世间生灵,各有其生命存在方式,各有其情感诉求所需,千差万别。要与生物和谐共处,就得尊重不同物种各自的生存规律和生活方式,顺其自然。孔子深谙此理,倡行仁政,博爱诸物,却不强加于人,也不强加于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也,也不妄加不欲之物。爱一物,必先了解该物生存特点,从而投其所好,为之提供和创造理想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所以庄子在阐释什么是天下极乐之境时,便借用了孔子所讲鲁人养鸟的故事。孔子讲,鲁君爱鸟,把一只海鸟迎进供奉祖宗神位的太庙,像尊奉祖宗一样敬养起来,“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千方百计要让海鸟生活得优越快乐。谁知海鸟竟被折腾得“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鲁君把他所认为的“至乐”全部供给了海鸟,结果却是好心办坏事,海鸟未得“至乐”,却得“至悲”。为什么会如此?孔子指出:“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全然违背了鸟的生存方式,自然酿成悲剧。正确的爱鸟途径,应是尊重并遵循鸟自身的生活,即“以鸟养养鸟”,放鸟回归大自然,“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食之鳅鲦,随行列而止,逶迤而处”(《庄子·至乐》)。这在今天尚须大力普及的生态和谐观,2500年前,孔子已讲得何等生动而深刻!

  当然,生物之间,有自然和谐的一面,也有生存竞争的一面,它们之间残酷地却是无法避免地存在着一个血淋淋的食物

孔子的故事简短2

  孔子行礼

  传说,孔子年少而好礼,有一年的秋天,乌云滚滚,寒风嗖嗖,落叶从树上纷纷飘下来,随风翻飞。这时,年少的孔丘正聚精会神的在窗下读书,由于天气太冷,他又穿着单薄的'衣服,不时地搓着手。坐在一旁的母亲心痛地说:“孩子。歇一会儿吧!”

  “好啊!”孔子答应着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当时行礼用的器具),不声不响地出了屋门。

  母亲忙说:“孩子,外面风大,天又这么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里去玩了吧。”

  孔丘一脸正色地回答:“不是啊,母亲,我这是在祭祀神灵,行大礼呢!”

  “你行大礼干什么呢?”母亲问他。

  “如果我现在不学好礼仪,长大就不知道怎么做人了。”

  母亲听了孔丘的话,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在一个礼崩乐坏的年代,孔丘的举止确实是不同凡响的。

孔子的故事简短3

  有一天,孔子师徒从卫国返回鲁国,在桥上停车观赏河上风景。河上的瀑布高悬,水流旋转,鱼鳖不能游动。这时,他们却看见一个男子正要从那里泅渡过河。孔子担心,赶忙让人去阻止。男子却坚持泅渡,最后游了出来。孔子感到奇怪,问:“你在如此湍急的水流中泅渡,有什么技巧吗?”男子说:“始吾之入也,先以忠信;及吾之出也,又从以忠信。忠信措吾躯于波流,而吾不敢以用私,所以能入而复出也。”意思是说遵循水性,顺从水流,没有任何差池,这就像用“忠信”托着身躯,在急水湍流中平稳前进一样,所以能游入水中而又安全游出。

  这一场景,连见多识广的`孔子都感到吃惊。于是,他告诉弟子说:“你们记住,用忠信成就自身尚且可以用来亲近水,更何况人呢?”这里的“忠信”便是掌握自然规律,顺势而为,不可不尽心竭力,不可偏离规则。这就是“忠信”的本义。

  弟子谨记孔子的教诲,并在为政生涯中加以实践。子路治理蒲地三年后,孔子经过那里说:“好啊,仲由恭敬而有诚信。”进入城邑,孔子说:“好啊,仲由忠信而宽厚。”孔子到了子路的官署,说:“好啊,仲由明察而果断。”子贡拉着缰绳,疑惑地问:“夫子还没有看到仲由怎样施政,就如此称赞,说来听听?”孔子说:“进入蒲地,看到田地都得到了整治,沟渠都得到了深挖,这说明他为政恭敬而诚信,因此百姓尽力劳作。进入蒲邑,看到城墙房屋都很坚固,树木很茂盛,这是因为他忠信宽厚,因而百姓毫不懈怠。进入蒲地,看到官署内很清闲,手下人都听从命令,这说明他明察而果断。”子路为政,以“忠信”治理蒲地,不仅自己恭敬诚信,而且以“忠信”教化百姓,使他们毫不懈怠,尽心竭力。

孔子的故事简短4

  一天。孔子带领着子路、子贡、颜渊等几个门生外出讲学。师生们来到海州,天空忽然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大作。当地的一个老渔翁把他们领进一个山洞避雨。

  这山洞面对着大海,是老渔翁平常歇脚的地方。孔子觉得洞里有点闷热,便走到洞口,观看雨中的海景,看着看着,不觉诗兴大发,吟成一联:风吹海水千层浪;雨打沙滩万点坑。

  老渔翁听了忙道:“先生,你说的不对呀!难道海浪整头整脑只有千层,沙坑不多不少正好万点?先生你数过吗?”

  孔子觉得老渔翁的活有几分道理,便问道:“既然不妥,怎样才合适呢?”

  老渔翁不慌不忙地说,“咱生在水边,长在海上,时常唱些渔歌。歌也罢,诗也罢,虽说不必真鱼真虾,字字实在,可也得合情合理,句句传神。依我看,你那两句应当改成这样:‘风吹海水层层浪,雨打沙滩点点坑。’浪层层,坑点点,数也数不清,这才合乎情理。”

  子路在一旁火了,冲着老渔翁说:“哎哎,圣人作诗,你怎能乱改!”

  孔子喝道:“子路!休得无礼!”

  老渔翁拍着子路的肩膀说:“圣人有圣人的见识,但也不见得样样都比别人高明。比方说,这鱼怎么打法,你们会吗?”一句话,把子路问了个哑口无言。

  孔子看着老渔翁熟练的.打鱼动作,想着他谈海水、改诗句、议“圣人”、责子路的情形,猛然间发觉自己犯了个大错误,于是把门生招拢在一起,严肃地说:为师以前对你们讲过‘生而知之’,这句话错啦!大家要记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说罢,顺口吟出小诗一首:

  登山望沧海,茅塞豁然开;

  圣贤若有错,即改莫徘徊!

孔子的故事简短5

  孔子65岁的时候,他的弟子冉有统率鲁国的军队在郎地打败了齐国。季康子钦佩冉有的才能,询问他说:“您的军事才能,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呢?还是天生就具备的呢?”冉有回答说:“是从老师孔子那里学来的。”冉有极力称赞孔子的贤能,季康子动心了,决定把孔子从卫国召回鲁国。这时候,卫国大夫孔文子准备攻打太叔,请孔子出谋划策,孔子说自己不懂军事。孔子对卫国彻底失望,决定马上离开卫国,孔文子却坚决挽留。刚好,季康子派遣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来卫国迎接孔子,孔子趁机离去。周游列国14年后,孔子终于回到久别的鲁国。

  鲁哀公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方法,孔子回答说:“处理政事首先要选拔优秀的臣子。”季康子也来向孔子求教,孔子告诉他说:“要任用正直的人,罢免奸邪的人,如果能做到这些,奸邪的人在感染下也会逐渐变为正直的人。”季康子经常担心自己的财产被人盗窃,孔子对他说:“如果你自己没有贪欲,一心为国家出力的话,就是鼓励人去干盗窃的事,也没人愿意去。”鲁国最终也没有重用孔子,对此,孔子早已料到,从此以后也就断了出来做官的念头。

  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周王室已经衰落下去,古代的礼仪制度遭到破坏,古代留传下来的典籍也残缺不全。孔子探究夏、商、西周3个朝代的礼仪制度,按照时间顺序整理编订了《尚书》和《礼记》。古代留传下来的可以配乐演奏的《诗》有3000多篇,但是内容重复过多,质量上也很不统一,孔子删除了其中重复的部分,选取其中符合礼仪的305首,编订为《风》、《雅》、《颂》3个部分。孔子刻苦整理典籍,完成了《诗》、《书》、《乐》、《易》、《春秋》的编修。

  孔子晚年非常喜欢研读《周易》,他读《周易》极其刻苦勤奋,以至于多次弄断穿书简的牛皮绳子。他为《周易》撰写了精练的解读,这就是《象辞》、《系辞》、《卦传》、《文言》等,合称《易传》。孔子说·:“假如我还能够多活几年的话,我对《周易》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全面了。”

  孔子用《诗经》、《书经》、《礼记》、《乐经》等典籍作为教材教育弟子,跟他学习的弟子大约有3000多人,其中能够精通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艺的就有72人,后人称他们为“孔门七十二贤”。至于在很多方面受到孔子的教诲但没有正式入籍的弟子就更多了。

  孔子注重从学问、言行、忠恕、信义4个方面教导弟子。他为弟子订立了4条禁律,分别是不揣测、不武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孔子认为斋戒、战争、疾病这几件事情应该特别谨慎地处理。他很少谈到利益,即使偶尔谈到,也是和命运、道德相关。他不用死板的方法教育弟子,而是采取诱导启发的方法,让弟子触类旁通。

  孔子一直格守礼仪,为弟子们做出表率。在乡里,他谦恭得像不善言谈的人,在祭祀和议论国政的时候,却又能言善辩;对待官员和百姓都一样的谦虚恭故肉如果变质或是不按照规矩切割的话,他就不吃;座位摆放不正,他就不坐;和有丧事的人一同吃饭的时候,从来不吃饱。孔子说过:“三人在一起走,里面一定有一个人可以做我的老师。”当他听到别人唱歌很好时,就请求那个人再唱一遍,然后自己也学着唱起来。他从来不去谈论怪异、暴力、鬼神等虚幻的事情。

  子贡评论孔子说:“我们都了解老师在典籍研究方面的.显著成就,但是他关于天道和人的命运的深刻见解我们就理解不了。”颜渊也感慨地说:“我越是仰慕老师的学问,就越得它高超,越是钻研它,越觉得它深厚。我已经尽最大努力去学习,但还是远远赶不上老师啊!”

  孔子认为君子最担忧的就是去世以后不能给后人留下一个好的名声。他根据鲁国的历史写下了《春秋》,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之间鲁国的历史。当初孔子担任司寇审理诉讼案件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和别人商量后再拟定文辞,但是撰写《春秋》时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写。写成后,就连擅长文字的子夏也无法增删一句话。孔子也把《春秋》作为教材教诲弟子,他说:“后人会因为《春秋》而了解我,也会因为《春秋》而怪罪我。”

  子路在战乱中被杀,孔子很伤心,得了重病,子贡来看望他。孔子对他说:“天下混乱很久了,可又没有哪位国君能够奉行我的主张。昨晚我梦见自己坐在两根柱子中间享受别人的祭祀,按照礼仪,夏朝人死了棺材放在东面的台阶;周朝人死了,棺材放在西面的台阶;殷朝人死了,则把棺材放在堂屋的两根柱子之间。我原本就是殷朝人,可见我不久于人世了。”7天后,孔子去世,享年73岁。鲁哀公亲自为他作了一篇悼词说:“老天爷真是不仁慈啊,不肯留下这位老人。你扔下我一个人走了啊,我是多么孤独悲伤。”孔子死后,埋葬在鲁国的洒水岸边,弟子们为他服丧3年,子贡一直服丧6年。鲁国人世世代代都要到孔子墓前祭奠,儒生们也经常来这里讲习礼仪,举办各种活动。

孔子的故事简短6

  孔子之死

  鲁哀公十二年冬,孔鲤先孔子而死。鲁哀公十四年,颜回先他而去。孔子有所感慨:“昔从我於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哀公十四年夏,齐国陈恒弑其君,孔子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恳请伐齐,哀公让他“告季孙”,孔子又向季孙请求出兵,结果遭到拒绝。

  前480年,孔子另一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而且还被剁成肉酱。经过一这系列打击后,孔子知道自己时日不多。

  前479年的`一天,子贡来见孔子,孔子柱杖依于门前遥遥相望。他对子贡说:“赐,你自怎么来得这么晚?”于是叹息道:“太山(即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说完,流下眼泪。接着他又对子贡说:“夏人殡于东阶,周人殡于西阶,殷人殡于两柱间。我昨晚梦到奠于两柱之间。我是殷人。”

  七天后,孔子逝世,终年七十三岁,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众弟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为孔子守坟6年。

孔子的故事简短7

  战国时期,孔子及他的弟子经常到其他国家游学。

  那次,孔子到晋国游学。途中,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就要来临。于是,子路就去向附近的`一户人家借伞,可是,这户人家生活贫困,如果是雨天,要么不外出,要么摘莲叶或芋叶挡雨,根本用不起雨伞,更别说有雨傘可以借给别人了。子路一脸无奈,只好无功而返。

  子贡听说子路借不到伞,便自告奋勇地再次去借伞。他来到另外一户人家,见房舍整齐,牛羊成群,鸡鸭绕户,心中暗暗自喜,这下肯定能借到了。可是这家主人看到是陌生人,语言又不通,只是一个劲儿赶他走,子贡根本没有机会与他交流,只好失望而归。

  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子路突然说:“先生,子夏家就在附近,咱们到他家去借伞吧。”孔子一听,连忙摇摇头说:“不要去!不要去!”子路着急地说:“先生,我们连续去了两家,都借不到伞。子夏是你的弟子,肯定能借到。”孔子捋着胡子,微微一笑,说:“我们还是到另外一家去借吧。”说完,孔子带领子路他们,继续向下一户人家走去……

  事后,子路请教孔子,孔子感慨地说:“子夏是个护财的人,如果看到是老师来借伞,就会勉强借给我,但他内心会很痛苦;如果他不借,别人就会说他吝啬,说他不尊敬师长。我不去借伞,既可以让他不痛苦,又可以保全他的名声,何乐而不为?”子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在与人交往时,宁愿自己多受点苦,也不勉强他人做其不愿意做的事,也要维护别人的声誉,这正是孔子被后人尊称为“圣人”的原因之一。

孔子的故事简短8

  早在西周时期,有关麒麟的各种说法,就已经传遍天下,与凤、龙、龟,并称为“四灵”。这四种动物,除了龟之外,麒麟、凤和龙都被认为是传说。龙和凤,后来被皇家所独占,成了禁口之物,人们也就不敢妄议了。而麒麟,民间则俗称为“四不像”,说它身体像鹿,尾巴像牛,蹄子像马,脑袋像龙。实际上,“四不像”是羚牛的俗称,而羚牛却不是麒麟。

  有人说,麒麟是真实存在的灵兽,一般不为老百姓所见,如果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它才会出现,所以,人们常将麒麟看做是祥瑞之兆的象征;而又有人认为,麒麟只是神话传说之物,只是人们美好想象的产物。在古人眼里,麒麟还是长寿的象征,据说有20xx年的寿命,与植物中的银杏树一般。

  那么,麒麟到底存在过没有?

  有人提出,从造字上来看,造字的古人肯定看见过龙、凤和麒麟,否则,造出这些字就没有依据,就是凭空想象。这个说法不能令人信服。鬼、神之类,想来造字的古人也没有见过,但还是造出了这些字。不过,从“麒麟”二字都以“鹿”为偏旁来看,想必麒麟的形象,是从鹿演化过来的,倒也有一定的`道理。

  说麒麟曾经存在过的一个有力证据是:孔子见过麒麟。孔子是我们尊崇的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老人家一生慎言谨行,从不说怪力乱神,不谈论虚妄不实之物事。他的著述都是微言大义,有所指摘;他所修订的《春秋》,向来以记载谨严著称。就是在这部书里,却记载了有关“麒麟”的事情,《春秋哀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

  春秋末期鲁国西境大野泽地,人们捕获了一头即将死去的麒麟,孔子得知后亲往察看,并将此事写进了《春秋》里,充分证明孔子是见到过麒麟的。因为,孔子绝对不会骗人,所以,人们就坚信历史上曾经有过麒麟;至今再也见不到麒麟的原因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笔者以为,孔子是可信的,而孔子的所见,未必可信。孔子不是动物学家,他在记下“西狩获麟”之前,也没有见过麒麟。所以,眼见并不一定为实,即使是圣人也不例外。传说已过古稀之年的孔子,见到这头麒麟后掩面大哭,涕泪沾襟,认为它作为“灵兽”,在早已“礼崩乐坏”、世事混乱的时期,出现得很不是时候,从此不再操刀捉笔,遂有“获麟绝笔”之说。

  至于那头被孔子亲自察看、并被他记载于《春秋》里的“麒麟”,到底是一种什么动物,只能存疑了。

孔子的故事简短9

  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金钱的补偿和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不(向国家)领取金钱。孔子说:“赐(端木赐,即子贡),你错了!圣人做的事,可用来改变民风世俗,教导可以传授给百姓,不仅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为。现在鲁国富的.人少穷人多,(向国家)领取补偿金,(对你)没有任何损失;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孔子的故事简短10

  孔子之郯,遭程子于涂,倾盖而语终日,甚相亲。顾谓子路曰:“取束帛以赠先生。”子路屑然对曰:“由闻之士不中间见,女嫁无媒,君子不以交,礼也。”有间,又顾谓子路。子路又对如初。孔子曰:“由,诗不云乎:‘有美一人,清扬宛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今程子,天下贤士也,于斯不赠,则终身弗能见也,小子行之。”

  评议:古语云:“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就是孔子与程子故事的注脚吧?“倾盖而语终日”,相得何其深也!喻程子为美人,相知之乐溢于言表;而念及“终身弗能见”,又禁不住忧从中来:孔子就是这样一个既讲原则,又懂得变通、富有感情的人。

  坚守原则固然可敬,扬弃原则显示的灵活性,则更彰显出人内心的丰富活跃,以及除旧布新的.创造力。

孔子的故事简短11

  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

  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孔子的故事简短12

  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

  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国国君。

  鲁君批准他前行,并给了他一车二马一童一御,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

  老子见孔子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

  问孔子:“你已经得道了吧?”

  孔子说:“我求了二十七年,仍然没有得到啊。”

  老子说:“如果道是一种有形的东西可以拿来献人,那人们会争着拿它献给君王。如果道可以送人,人们就会拿它送给亲人。

  如果道可以说得清楚,人们都会把它告诉自己的兄弟。如果道可以传给别人,那人们都会争着传给自己的子女了。

  然而上面说的那些都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一个人心里没有正确的对道的认识,那道就绝不会来到他心中的。”

  孔子说:“我研究《诗经》、《书经》、《周礼》、《周乐》、《易经》、《春秋》,讲说先三治国之道,深明周公、召公成功之路,我以此谒晋了七十多个国君,但都不采用我的主张。看来人们是太难说服了!”

  老子说:“你那‘六艺’全都是先王时代的陈旧历史,你说哪些又有什么用呢?你现在所修的,也都是些陈陈相因的旧东西。‘迹’就是人的鞋子留下的印迹,脚印和脚印,还能有什么不同吗?

  初次会话之后,老子又引孔子访大夫苌弘。苌弘非常擅长乐理,教授孔子乐律、乐理;并且引领孔子观祭神的典礼,考察宣教的地方,察庙会礼仪,使孔子感叹不已,获益不浅。

  孔子在这个地方逗留了几天。

  孔子向老子辞行。

  老聃送他到馆舍之外,说:“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

  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

  大意就是说,我没有什么好送你的,就送你几句话吧,不要诽1谤别人,也不要过分夸奖别人,不要自傲。

  孔子说:“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孔子走到黄河边的时候,见到河水滔滔,浊浪翻滚,气势如万马奔腾,声音如虎啸雷鸣。

  孔子站在岸边很长时间,不觉感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

  河水不分昼夜地流,人的'生命也是如此,不知道人生将会走到哪里啊。

  听到孔子说这些话,老子就说:“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

  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

  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

  孔子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

  过了一会,老子指着浩浩黄河,对孔子说:“你怎么不学习水的德行呢?”

  孔子说:“水有什么德行啊?”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

  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孔子听了之后,恍然大悟,说:“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老子点头说:“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

  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

  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圆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

  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

  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

  孔子说:“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

  说完,告别老子,与南宫敬叔上车,依依不舍地向鲁国驶去。

  孔子从老子哪儿回来,三天没有说话。

  子贡很奇怪地问是怎么了,孔子说:“我如果遇见有人的思路像飞鸟一样放达时,我可以用我似弓箭般准确锐利的论点射住他制服他。

  如果对方的思想似麋鹿一样奔驰无羁,我可以用猎犬来追逐它,一定能使他被我的论点所制服。如果对方的思想像鱼一样遨游在理论的深渊中,我可以用钓钩来捕捉他。

  然而如果对方的思想像龙一样,乘云驾雾,遨游于太虚幻境,无影无形捉摸不定,我就没法追逐和捕捉他了。

  我见到老子,觉得他的思想境界就象遨游在太虚中的龙,使我干张嘴说不出话,舌头伸出来也缩不回去,弄得我心神不定,不知道他到底是人还是神啊。老聃,真吾师也!”

孔子的故事简短13

  孔子对于周朝文化的继承,《史记·孔子世家》有记载,公元前518年,34岁的孔子出了趟差,地点就是周王朝的中心,在这里见到了史上最牛的图书管理员——老子。他特意向老子学习礼,课程结束后,李耳老师将孔子送到门外,送了几句心诀,其中一句译成现代文就是:人别把自己看得太重了,“毋以有己”。

  这话说到要点了,孔子并不把自己的个人命运和功名看得太重,他在乎的不是个人,而是个人所承担的文化传承。

  儒家的一句名言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出自《论语·卫灵公》。啥意思?就是说人能够弘扬光大“道”,但是别指望着“道”来让人获得好处,诸如荣华富贵之类的,传道的人与所传的道,未必是互惠的。在道面前,别把自己看得太重了。在这上面,道家和儒家达到高度的统一。

  正因为孔子心中只有文化使命感,时刻以文化,以道为核心,因此他经得起一次又一次的被拒绝,如果反过来,他想拿着文化来博取个人的出路,当成一门换取生存和富贵的专业,那么,他的.气度和勇气一下就没了,周游列国14年没找到如意的工作,就够他崩溃十几回了。

  受儒家这种以人弘道思想的影响,中华历史上的圣贤都不计较个人待遇和前程,为文化,为苍生,为大众,舍生取义,舍小我而成大我,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对本国的优秀文化有信心,这才是真正的乐观,真正的豁达,真正的看得开,是中华文化最优秀的部分。

  感谢孔子,在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的地平线上,他给我们留下一个乐观坚定的身影。

孔子的故事简短14

  孔子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翻译过来就是我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孔子毫不讳言自己小时候家里贫穷、身份卑微,所以会做各种琐碎的事情。

  20~30岁,孔子日子过得还不富裕。这段时间他在鲁国三大贵族之首季孙氏家当低级小吏,做过仓库管理员和牧场管理员。

  小职员的工作孔子干得很不错,后来当了司空,在季孙氏封地里管基建工程。

  季孙氏家的工作收入有限,养活老婆孩子不够花。孔子常做一个兼职,在贵族人家当司仪和主管,帮人家筹办婚丧嫁娶、红白喜事。他很擅长也很喜欢这个工作。

  年轻的孔子求知欲很强,他的主要时间和精力都在学习。有点儿学问了,孔子开始自己当老师,主要还是想增加点儿收入。孔子最早的学生是颜家庄的老亲戚们和喜欢找事的街头少年子路。

  34岁时,孔子成了孟孙氏继承人孟懿子的家庭教师。孟懿子这个学生,在世时间比较长,在生活、工作上也尽量帮助老师。

  但是,尴尬的是,孟懿子和孔子这对师生的政治立场和理念并不一致。

  孔子的一贯主张,就是遵照周人灭商后周公建立的那一套政治秩序,诸侯服从天子,贵族服从诸侯,百姓服从贵族。这套道理掌权者都懂,但都不愿实现。

  40~50岁之间,孔子没做官,主要就是讲学、招徒弟。这段时期是孔子的学术声誉迅速增长的时期,很多有名的弟子,就是这段时期投到他的名下的。

  50岁,孔子终于有机会做官,践行他的政治理想了。

  孔子在鲁国执政,主要有两大事业。

  一是促成齐、卫、鲁、郑四国“东方联盟”(核心国家齐、卫、鲁都在中原的东方)对抗收留了阳虎的西方大国晋国,阳虎是背叛了鲁国的季孙氏家臣。

  二是搞“堕三都”,就是号召三桓家族拆掉自己封邑的城墙,孔子的首要目的是不希望三桓依托自己的封邑对抗国君,_,明面上的理由是防止再出现阳虎之类的叛臣。

  三桓家族很快就回过味来了,原来孔子不是那么好使唤的,他有自己的主张,而且还会损害三桓的利益。但他们没有马上解雇孔子,阳虎和晋国是心腹大患,他们还需要孔子给他们维持局面、装点门面。

  三桓家族和在任的鲁定公都想拉拢孔子。孔子的态度是骑墙,他希望为君的定公和为臣的三桓能彼此相安,和平共处,把周武王、周公开创的_面维持下去。

  但这不是历史的趋势。历史的趋势是国君任命肯为自己卖命的底层人士,搞变法,消灭寡头家族,建立君主集权。有些战国君王也是从春秋寡头变来的,比如赵魏韩三家分晋、田氏篡齐。

  能走到这一步的国家,都成了“战国七雄”。可鲁国寡头共和的底子太厚,谁也改变不了,后来越来越弱小,被楚国吞并。

  孔子是可以选择和鲁定公合作,算计三桓家族的。但是他看到了君主集权的另一面:暴君专制,为害天下。他就不想冒这个风险。

  孔子的政治主张和骑墙派作风,让两边都觉得委屈和不满。

  “堕三都”不符合三桓利益,自然搞不下去。三桓为了补偿孔子,让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也就是当了代国务总理,孔子到达了权力巅峰。

  孔子踌躇满志,决心要干更大的事业——整顿鲁国的世道人心。开头3个月,鲁国一派祥和,祥和背后暗涌不断。

  反对者们终于下手了,孔子两个弟子公冶长和南容先后被捕。孔子这几年干大司寇,判的官司多,都是学生们替他具体办案子,找点由头指控他们不难。

  公冶长老实,义正词严跟对方争辩,最后言多必失,被抓了个把柄,判了几年,进了_。南容咬死什么都不说,一旦落实了,他就要叛死刑。反对派撬不开南容的嘴,无奈放人。

  这对孔子打击很大。为了补偿他们,孔子把女儿嫁给公冶长,把侄女嫁给南容。

  这事看出来孔子很有担当。后来他周游列国,弟子们照样追随,吃苦受累担风险,非常坚定团结。

  可以说,孔子不是个出色的行政官僚,但是个合格的政党领袖。

  后来,三桓家族对孔子采取冷处理的态度。孔子明白自己该辞职了。

  孔子不会走极端,他效劳过的贵族、国君很多,干得不顺心就换地方,标准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双方权利义务对等。上级如果不靠谱,孔子就跳槽换东家,绝对不会以死效忠。

  辞职之后,孔子开始周游列国。他想找到一个理想国度,可以践行自己的政治理想——恢复君权、复兴“周礼”。

  14年内,孔子周游了卫国、曹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有些国家他还去了好几次,但是很可惜,等待他的总是失望,当权者的态度不是高傲冷漠,就是敬而不用。

  其实孔子不是没有机会的。在南方,他遇到了楚庄王,两人互相欣赏。

  楚国非常适合孔子从政。他提倡君臣尊卑,搞“堕三都”,目的就是建立起和楚国一样的政治秩序,楚庄王非常赞同孔子的政治主张。

  大概是孔子这一生最接近政治理想的时候。

  但是孔子面临更大的“道义”问题。因为如果为楚国效力,就等于承认在洛阳周王之外,还有个对等的楚王。更何况历代楚王一直想问鼎中原,取代周王。

  孔子一直自命为商、周文化的`正统传人,他为楚国做事,等于颠覆自己的政治理念。

  而且很可惜的是,明君楚庄王很快就病死在前线。

  新任楚王是什么样的国君,新王能否像楚庄王那样重用他,一切都是未知的。

  孔子已经60多岁了,可以尝试的时间不多了。

  于是,孔子离开淮河流域,去了卫国。在那里他给卫出公当了5年的顾问。

  这时孔子很多弟子在鲁国供职,季孙氏继承人季康子想和孔子师徒和解,专门备了厚礼去卫国请回孔子,以国师之礼相待,但仍是敬而不用。

  这次孔子一直在鲁国待到去世。

  孔子特别想当官,推行他的政治主张,这一点儿到死都没有改变。但是他的原则又很明确,不会在政治沉浮中丧失基本的人性,这是他做人的底线。

  孔子所开创的儒家,第一次把“人”作为政治的目的。他主张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核心思想是“仁”和“礼”。儒家的“仁”不分族类和地域,这是20xx多年前的共同价值观。中国能克服自然地理的巨大差异,成就幅员辽阔的大一统国家,这个共同的价值观起了关键作用。这种仁也潜移默化地成为我们中国人骨子里的温良,推动着中华民族砥砺前行,最温柔也最有力量。

  论起来,孔子最喜欢的弟子当属颜渊,视颜渊为衣钵传人。最亲近的则是子路了,子路豪气率真,年纪也和孔子较相近,敢和孔子吵架,敢怼孔子,也很尽心地充当孔子的保镖。但他最依赖的则是子贡。

  子贡比孔子小了三十一岁,是孔子中年阶段所收的弟子。子贡由于经商致富,成为孔门弟子中的首富,便承担起侍奉老师的责任。

  孔子的晚年十分孤独,他的儿子孔鲤、他最喜欢的两个弟子颜渊和子路都过世了。比他早去世的还有冉伯牛和让他头痛的宰我。幸好还有子贡陪伴他。老年孔子几次最迷茫、最需要人安慰的时候,陪伴他的都是子贡,一直到他离世那天。

  孔子和子贡两个聪明人,经常有很有趣的对话。

  孔子周游列国到了卫国,当时卫国发生内乱,蒯聩父子忙着争夺王位。冉有想知道老师愿不愿意在卫国做官,但他不敢问,怕孔子不高兴,于是就去问子贡。他问子贡:“老师会不会在卫国做官呢?”子贡说:“我来请教老师。”

  要是我们,大概会直接问:“老师,您想不想在卫国做官呢?”而子贡是这样问的:“老师,伯夷、叔齐,是怎么样的人?”乍听之下,完全风马牛不相及。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再问:“他们两个会不会抱怨呢?”孔子说:“他们所求的是行仁,也得到了行仁的结果,还抱怨什么呢?”

  答案出来了。孔子既然尊崇义不食周粟而饿死首阳山的伯夷、叔齐,自然就不会认同父子相残、争夺王位的蒯聩父子了,也就不可能去卫国做官了。

  仔细想想,子贡太厉害了,他进去完全没提在不在卫国做官,只是看似不经意地提起一个周朝典故,然后看孔子的评价。孔子评价完了,他就明白了,老师不会做官。

  子贡曾被老师称为“瑚琏之器”,“瑚琏”比喻人特别有才能,可堪大任。观子贡一生,确实如孔子所言。他真的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并且实现了“跨界”发展,是成功的政治家、外交家以及商人。孔子也说过“君子不器”,他的意思是在现实利益之外追求点儿超脱的东西,或者说关心社会的情怀,就算“不器”了。

  司马迁对子贡的评价很高,他在《史记》中写道:“夫使孔子名布扬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意思是,孔子过世以后,他的名声可以传扬于天下,主要是子贡的功劳。子贡周游列国,一手搞外交,一手做生意,但无论到了哪里,都不忘宣传恩师的才德,孔子身后名声愈发高炽,子贡实在是功不可没。

  和孔子相比,子贡看到了人性更现实的一面:大多数人,包括列国的国君,三桓这种掌权贵族,他们处理的是现实政治,关注的是自己的现实利益,不需要人再来讲真实的历史和现实究竟是什么,更不接受那些克制欲望、建设理性政治的说教,那样太败坏他们的生活乐趣。

  子贡的个性、追求几乎和孔子完全不同,但两者综合起来,才缔造了儒家。

  孔子去世后,子贡想把孔子塑造成神人、圣人的形象,要是孔子活着,他可不敢这么胡来。

  但子贡神化孔子的事业没有成功。因为他是搞政治的,没时间著书立说,只能编造一些孔子的神异故事口头流传。

  把孔子真实事迹写下来,形成《论语》和《礼记》的,是子贡的小师弟曾参。曾参几乎毁了子贡神化孔子的事业。

  这是历史的幸运。如果编写《论语》《礼记》的人是子贡,他就不会像曾参这样,记录下一个真实的孔子。孔子早年母亲去世停丧不葬,到处打听孔纥葬在哪儿,就是出自《礼记》。这也是孔子私生子身份的直接证据。

  但把儒家学说搞得不近人情,没人性,埋下“吃人的礼教”的伏笔,也是因为曾参的愚蠢,主要代表是《礼记》。当中最反人性的是关于丧礼的规定。比如亲人刚死,家人三天三夜不能吃不能喝,要做到“伤肾、干肝、焦肺”,把自己往死里折腾,同时还要嚎啕大哭,接待吊唁者。

  到了宋代,书生们把《礼记》里压抑和奴性的东西翻出来,要在生活中全面贯彻,这就是所谓“理学”或“道学”。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兴起,批判儒家思想是“吃人的礼教”,这有必要,因为儒家思想里确有这些污点。但这和孔子关系不大。

  孔子是个懂得变通的人,什么时候可以搞点儿变通,什么时候要坚持原则,他是很灵活的。孔子在世时,对曾参的评价是“鲁”,也是笨拙的意思。

  但毋庸置疑,曾参和子贡一样,在发扬光大儒家学派上,贡献很大。

  令我们感叹的是,后世再没出现有记载的像孔门师徒这么坚定团结、能折腾的师生团队了。

  孔门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当中以十大弟子最能得孔子之心。

  十大弟子性格不同、资质各异:颜渊聪颖好学、子路豪气率真、子夏谨慎深思、曾参勤勉进取、子游胸怀天下、宰我巧言善辩、子贡通达灵透……还有曾点、闵子骞、子羽、樊迟,在圣人之光之下,孔门弟子也各现光华。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他们各自的缺点。

  还有一些学生地位很高,比如孟孙氏家的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兄弟二人与子服景伯,孔子不敢把他们列到自己的弟子名单里,所以“孔门七十二弟子”里就没这三个人。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份光,经七十二贤人、三千弟子及他们的弟子、门人、信徒的传递和守护,而生生不息,代代永继,直到穿透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烟尘,被我们所望见。

孔子的故事简短15

  孔子是个好学的人,他从来不满足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而是不断地搜寻资料,扩大视野,增广见识。山东嘉祥武氏词中的“孔子见老子”画象(该石现存于洛宁汉碑馆)对这次历史性会晤有生动的描绘。

  当时孔子年仅34岁,却是鲁国上上下下都知道的博学多才的学者。鲁国有个贵族孟僖子,临终前把自己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南宫适)托付给孔子教育,孔子也由此结交上了贵族。为了利用这一条件拓宽自己的知识范围,一天他对南宫适说:“我听说在洛邑当守藏史(类似今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或博物院院长)的老聃,是个博古通今的学者,他既通礼乐之原,又通道德伦常之理,这样有学问的人,应该是我们的老师,能在洛邑拜访他一次,是我生平之愿。”

  南宫适向鲁昭公报告了孔子的意愿。鲁昭公是个明君,对孔子的想法表示赞赏。鲁昭公送给孔子一辆车子、两匹马和一个驾车的仆人,支持他远道求师之举。

  洛邑(今河南洛阳)离鲁国国都直线800里,绕道走有1000多里,驾车要走好多天才能到。洛邑是西周初年以来周王朝的统治中心,有大量简册图籍、文书档案,是周王朝的文化荟萃之地。当时任国家守藏史的是老子。据《史记》记载:“老子,楚国苦县后乡仁里人。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是当时德高望重、博学多才的知名学者。尤其是他所经营的文物典籍,更是国家秘藏的文物珍宝。

  老子听到鲁国的孔丘不远千里前来求教的消息后,十分高兴,令僮仆赶快把街道打扫干净,又令仆人套上车,亲自到郊外去迎接孔子。

  据记载:老子约比孔子大30岁,60多岁的`人在当时已属于年迈之人。从阅历、学识等方面来看,老子都应比孔子高。孔子在洛阳逗留了好几日,他观明堂、入厉穆庙,并饱览了周王室丰富的藏书档案。同时,他虚心向老子求教、学到不少东西。

  孙子返回鲁国,临行前,老子说:“我听说有钱的人在送行的时候,送人的礼物是钱财或宝物;有道德的人送人的时候,送的是金玉良言。我没有钱,那么就只好权当有道德的人来送你几句话了。你学习古代的东西,固然很好,但不要拘泥于古代,不要生搬硬套古代的东西。通常会做生意的人,不会一开始就把最好的货拿出来兜售;真正有学问的人,不要一开始就流露他的才学,更不要随意议论别人,特别是别人的缺点;你要注意,做事不要做过了头,矫枉过正是结仇的根源。做人不能出现骄气,不要过于任性,更不要趾高气扬地摆阔气……”

  老子的这番话,使孔子受益匪浅。他一直牢记在心,后来他在对弟子们的谈话中,把老子比做天上的龙,龙能自由自在地乘风上天,使人们无法捉摸。老子的学问就和天上的龙一样玄妙高深。

孔子的故事简短16

  关于孔子的家庭,司马迁的《史记》直白地写着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和他的母亲颜氏女“_而生孔子”。

  先秦时代男女关系不太严谨,某些学者把“_”理解为当时的风俗“交之于田野,桑间濮下”,但《史记》里的“_”只是曲笔,指的是非婚的男女关系。

  孔子的父母,没有明媒正娶结过婚。

  为什么呢?

  因为春秋晚期不允许跨阶级通婚。

  正式地说,孔子的父亲叫作孔纥。“叔梁纥”是尊称。这里的“叔梁”是字,“纥”是名,名和字放一起,表示敬意。

  孔纥在鲁国是有点儿地位的小贵族,为三桓之一的孟孙氏效力。往前追溯几代,孔纥的祖先是宋国国君。再往前追溯,宋国的`第一任国君是纣王的兄长微子启。所以,说孔子是商人的后代,压根没错。

  这里继续说孔纥,他的家在陬邑,离孔子母亲家不远。

  两人是真爱,还是露水情缘,这倒是个谜。

  孔纥个子高大,身强力壮,作战时表现英勇,具体事迹有两件。

  有一回,中原大国晋国,联合鲁国等小国,攻打一个南方蛮夷小国,遭遇了一个陷阱。联军攻城时,一冲进城门,城门就被敌军放了下来,入城的联军有全军覆没的危险。这城门是垂直的拉闸门。孔纥冲上来把城门生生搬起来扛走了,城里的联军趁机逃走了。

  再有一回,齐国打鲁国,孔纥参加了守城战役,掩护一位臧姓大贵族逃跑。

  推测孔纥作为男人是有些魅力的。

  可惜他永远不知道自己有个叫孔子的儿子。

  孔子母亲怀上孔子不久,他就去世了。

  《礼记》记载了孔子的母亲名字“颜徵在”,可信度很高,因为《礼记》是孔门弟子写的。

  颜徵在是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女。春秋老百姓没有姓氏,颜这个姓氏是随了她的主人颜氏贵族。颜氏贵族是山东本地原住民小部族头领,上级封主也是孟孙氏。

  简单说来,孔子父母都是给鲁国三大掌权世族之一的孟孙氏打工的,区别在于孔子父亲是小贵族,孔子母亲是农奴。

  古代乡间是熟人社会,有同一个封主,孔纥和颜徵在可能经常碰面,一来二去,两人就对上眼,孕育了孔子。

  两人不能结婚,孔纥又早死。孔子从小就是没有父亲的农家娃,跟着妈妈在外婆家长大。

  我们无从得知颜徵在是一生未婚,还是丈夫早亡成了寡妇。

  在古代社会,单亲妈妈带着孩子的情况并不少见。人类社会早期还保留着母系氏族遗风。姜嫄履迹而孕,简狄吞燕卵而生商,其实讲的都是单亲妈妈未婚先孕的故事。在母系社会,常常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颜徵在有好几个孩子,孔子上面有1个哥哥,好几个姐姐,这些哥哥姐姐很可能和孔子不是一个父亲。

  孔子五行缺爹,一生都羡慕有爹的人。他从小就喜欢玩祭祖宗的游戏,背后隐含的信息是他没有父系亲属,也不用对父系祖先进行祭祀,心里羡慕别人有爹,有爷爷,与太爷爷,自己做游戏磕头拜祭,这叫心理补偿。

  后来卫国内乱,卫灵公、蒯聩、卫出公祖孙三代打成一团,孔子觉得一点儿人伦规矩都不讲,希望蒯聩父子能和解,变成名正言顺的一家人。

  从这些细节可窥见孔子心底对父爱的渴慕已经澎湃如海。

  孔子是个苦孩子,先是没了爹,后来又没了妈。他15岁左右,颜徵在去世了。

  给母亲办丧事,成了孔子人生重要的分水岭。

  通过给母亲办丧事,孔子终于认回了爹。

  《史记》和《礼记》上说,孔子想让母亲和父亲合葬,但是他不知道父亲葬在哪里,就把母亲的棺材放在了鲁国都城曲阜东郊外的一条大道上。这条大道非常有名,类似今天的长安街,叫作“五父之衢”。

  而这条大道呢,就通往孔子父亲孔纥的埋葬地防山。棺材放在五父之衢上实在奇怪,路人问起来,孔子就说母亲去世,想跟父亲合葬,不知道父亲埋哪儿了。

  怎么可能呢?十里八乡谁不知道孔纥是孔子的父亲,谁不知道孔纥埋在哪儿?

  停丧不葬,而且故意放在重要的交通要道上,是在制造舆论,让孔家注意到孔子这流落在外的儿孙。

  孔子没法冒然上门认亲,因为那时贵族和农民身份悬殊,这么做风险太大。

  这里肯定有一番曲折,也许有颜家庄的老乡指点父母双亡的孩子,总之人丁单薄的孔家坐不住了,可能专门去相看了孔子,这一看不得了,孔子这么大的个子,这个长相,肯定不是冒充的。

  至此,孔子总算是有爹的孩子了。身份也从农民跃升为贵族。

  后世喜欢把孔子想象成迂腐的学者、傻里傻气的书呆子,这都是误读。作为私生子和遗腹子的孔子,在年少的时候就没少被生活毒打。生长在颜家庄,下层民众的生存智慧深深融进孔子的血液,孔子个性中有善于观察、明哲保身、寻找机会的那一面。在人生的重要关卡上,孔子的这种智慧起了很大的作用。

  孔子是个厚道人,从来没想过和颜家庄的穷亲戚们划清界限,他一生都在努力让这帮穷亲戚过上好日子。

孔子的故事简短17

  在鲁国,有一位君子叫漆雕马人。他曾事奉臧文仲、武仲、孺子容,这一家三代鲁国大夫。

  一次,孔子问漆雕马人道:“先生曾事奉过臧氏一家,三位做大夫的。您可不可以说说,哪个要更贤明一些呢。”

  漆雕马人回道:“臧氏家族有一块很名贵的.龟壳叫‘蔡’。如遇有什么大事不能定夺,就会用‘蔡’来占卜决疑。在文仲主事时期,三年内,用‘蔡’占卜过一次。在武仲主事时,三年内,用‘蔡’占卜过二次。孺子容主事,三年内,用‘蔡’占卜过三次。这都是我亲眼所见。至于这三位大夫谁最贤明,马人我就不知道了。”

  孔子听完笑着说:“先生真会说话!”

  孔子回到家里,跟弟子们谈及此事,赞叹不已地说:“马人先生可真是一位君子呀!他不愿在别人面前议论主人的贤愚,但却很巧妙地举了一个实例,将事情的真相,表露无遗。他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因智识无力察远,德慧无足见机,所以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问卜。而古人云:善易者不卜。也就是说,一个真通易道,真有智慧的人,不用卜卦,也能直觉洞悉,事物变化的规律。”

孔子的故事简短18

  孔子周游列国,四处讲学,宣扬儒家思想。一天,他正在坐车赶路,发现有三个小孩正在玩,其中一个小孩用沙土堆成了一座城。这个小孩就就是项橐。

  车被城挡住了,走不了了。可就是这个小孩仍然在玩着,兴致勃勃,就象没有看见一样。孔子下车,微笑着说“你怎么不知道车来了要让路呢”项橐这才抬起头来拿起大人的口气说:“从古至今,只听说车要绕城而过,那有城要避开车的道理?”孔子听了非常诧异,小孩如此能言善辩,而且象成年人一样镇定自若。

  孔子对这个孩子产生了兴趣,决定要考考他,就问道:“你知道什么山上没有石头?什么水中没有鱼?什么门关不上?什么牛没法生牛犊?什么马不能生马驹?什么刀上没有环?什么活没有烟?什么样的.男人没有妻子?什么样的女人没有丈夫?什么时候白天短?什么时候白天长?什么树不长杈?什么样的城没有使者?什么人没有孩子?”孔子一口起提了40多个问题。

  项橐认真听完,不慌不忙地回答:“土山,井水,空门,泥牛,木马,砍刀,仙人,仙女,冬天,夏天,枯树,空城,小孩...”

  这些问题涉及天文地理,自然现象,家庭伦理道德等方面内容,内容广泛,项橐都能对答如流,滴水不漏。孔子佩服,连说六个“善哉”

  项橐并不知道自己面对的就是人们所尊敬的孔子,就反问了几个问题,结果孔子一个也答不上来。连叹到:“后生可畏也”。

  孔子又说:“我车中有棋,咱们赌一盘吧。”谁知项橐一本正经地拒绝,振振有辞地说:“我不赌博,天子好赌,天下就不能太平,天公也不作美,诸侯好赌,就无心思治理国家;官吏好赌,就会耽误处理文案;农民好赌,就会错过耕种庄稼的好时机,做学问的好赌,就会忘了诗书礼仪,小孩子好赌博,该挨揍。赌博原来就是无聊、无用的事,学它做什么?”

  孔子听了这些话,由赞赏变成了敬佩,他拜项橐为师。七岁的孩子从此名声远扬,而孔子以圣人之身,不耻以孩童为师,其举动也为天下人称赞。

孔子的故事简短19

  一日,孔子闲居无事,在室内演琴自娱。弟子曾参、子贡,坐在外厅,侧耳细听。

  一曲终了,只见曾参喃喃自语道:“咦!怎么会是这样呢?老师的琴声里,怎么会流露出,贪狠邪僻的情调呢?琴音中,趋利不仁的味道,怎么会这么严重呢?”

  对曾参所说的话,子贡在心里,也以为然。不过,他没接曾参的话,而是站起身子,朝室内走去。

  孔子见子贡进来,面有犯难进谏之色,便放下琴瑟,等他说话。子贡便将刚才曾参所说的话,如实禀告。

  孔子听完子贡的话,对曾参赞叹不已。他说道:“曾参真是天下一位大贤人呀!他已经通晓音律的奥秘。”

  接着,孔子继续对子贡解释事情的`原由。他说:“刚才,我正在几案边弹琴,有一只老鼠在室内游动,被一只猫发现了。那只猫,便循着房梁,悄悄地向老鼠接近。然后,选好地点,眯缝着眼睛、躬曲着身子,等待时机,扑住老鼠。后来,猫的如意算盘,终究没有得逞。因当时那只猫的心态,反映在我的心里,我便很自然地通过琴瑟,将它表露出来。所以,曾参说我的琴音里,有贪狠邪僻的情调,是很恰当的。”

  儒家经典《礼记:乐记篇》说:大凡音乐,都是产生于人的内心。人的情感动于衷,体现在外就是声音。声音的变化有文理,就成了音乐。所以,在太平治世,流行的音乐,通常都洋溢着安适与喜乐。它也反映此时的国家政治,处于清明祥和的状态。在动荡的乱世,流行的音乐,往往会充满着怨恨与愤怒。它也反映此时的国家政治,处于政令不畅,上下乖离的境地。而一个接近亡国的世道,它的流行音乐,会弥漫着哀伤与忧思。它说明此时的人民,已陷入难以自拔的困苦,只能靠回忆往事,来慰籍自己。所以,声音之道,与政治之道,是相通的。

孔子的故事简短20

  《史记》记载一日孔子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一孩子用土围成了一座“城”,坐在里面。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那孩子回答:“人们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见您却并不怎么样。因为自古到今,只听说车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车子的道理呢?”孔子愣了一下,问:“你叫什么名字?”孩子答道:“我叫项橐。”孔子为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连串问题来难项橐,但是都被项橐巧妙的化解。

  孔子觉得这孩子知识渊博,连自己也辩不过他,只得长叹一声,俯下身子对项橐和蔼地说:“后生可畏,我当拜你为师。”回头对弟子们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矣。要不耻下问。”经孔子这一褒奖,项橐便名扬九州,震动朝野。以后《史》、《志》有关章节都有记载。据《史记》记载,甘罗十二岁拜丞相时,还拿项橐作比喻,说服文信侯吕不韦让自己出使赵国。南宋大儒王应麟编写的`《三字经》劝诸后生说:“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盖出于此。

孔子的故事简短21

  曾经,鲁国的法律规定,如果有人,将在其他诸侯国做nv奴的鲁国女子,赎回本国,那么,这个人,可以到官府去领取赏金。

  有一次,子贡在一诸侯国,赎回了一个鲁国人,却辞谢了官府的赏金。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就对子贡说:

  “子贡呀!你这件事就做错了。圣人做事可以移风易俗,可以让人效法,可以影响后代,而不会只是为了适合自己的兴致。现在鲁国富裕的人少,贫穷的人多。如果赎人回去领赏金被认为是不廉洁,那得不到赏金的刺激,愿去赎人的人就会减少。所以,你这种仅仅只考虑自己德行修养的行为,将会造成今后鲁国人,不再愿到其他诸侯国去赎人。”

  子路在一旁听了孔子的这番教导,深受启示。后来,当他救了一位落水者时,别人要送他一头牛来答谢,子路就很恭敬地接受了。孔子知道了此事,欣喜地说:“今后愿救人于危难之中的鲁国人,会很多了。”

  不久,子路被任命为蒲城的官长。为了防备水灾,官府调集民工,春修各处沟渠。子路见大家工作劳苦,带的饭菜也不充足,就用自己的'部分薪水,接济每人,一份饭菜,一份汤水。孔子闻说此事,连忙派子贡去掀了那些饭菜,毁了那些做饮食的器具。子路发现了,非常气愤。他气哼哼地跑到孔子那里叫道:

  “老师难道会嫉妒我行仁义之事吗?子路在老师这里所学的,不过仁义二字而已。仁义之人,与天下共取所有,共取所利。如今,子路将自己多余的粮食,与大家分享,行仁义之道,老师为何禁止不许呢?我想不通!”

  孔子听完子路的诉说,摇着头道:“子路呀!你还是那么粗野,那么处事单纯。你如果觉得民工们饮食不足,为什么不去告诉鲁君呢?让鲁君开粮仓去接济他们呀?你用私人的俸禄做公义,这种行为,是在障蔽鲁君的恩泽,显示你自己的德义。现在速速停止,或许还不算晚,否则,降罪你的日子,马上就会到。”子路闻此,无语而退。果然,不久相府派人来找孔子说:“先生派弟子救济民工,是不是要跟鲁君争夺百姓呀?”

  孔子见此情形,知道解释已没什么用了。于是,便带着弟子,离开了鲁国。

【孔子的故事简短】相关文章:

孔子的故事06-03

孔子的故事作文06-01

关于孔子的故事10-15

孔子的著名故事作文07-30

孔子的故事简介文档04-20

孔子后人的创业故事03-10

孔子劝顽童谜语故事03-09

孔子断粮的成语故事12-09

关于孔子的成语故事12-09